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原理
- 格式:ppt
- 大小:139.50 KB
- 文档页数:11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关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很多刚上高中的同学弄不清它是怎么回事。
这里,我做一分析。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是文言中“之”这个词的一种特殊用法。
在文言中,为了表意更简洁,书写更简便,表达更流畅,常常把主谓结构的短语的主语和谓语中间加上一个“之”,从而取消了这个短语独立成句的自由,作结构复杂的句子的一个成分或一个分句。
“之”的这种用法称为“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作单句的一个成分,一是作复句的一个分句。
先说第一种情况:作单句的一个成分。
(一)作单句的宾语。
例如: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触龙说赵太后》)这是一个省略主语“吾”的单句。
其中,“恐”是谓语动词,“太后玉体之有所郄”是宾语。
本来,这个单句是由两个句子构成的,一个是“吾恐”,一个是“太后玉体有所郄”。
为了表意简洁流畅,文言中往往把它们合成一个句子来说。
怎么合呢?就是在主谓短语“太后玉体有所郄”的主语“太后玉体”和谓语“有所郄”中间加一个“之”字,取消它独立成句的自由,也就是不再让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句子来使用,跟另一个句子“吾恐”合在一起。
这样就变成了一个结构较为复杂,但表意较为简洁的单句了。
这个单句就是“(吾)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在这个合成的句子中,“太后之玉体有所郄”作单句的宾语。
(二)作单句主语.例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在这个句子中,“之”用在主谓短语“吾妻美我”的主语“吾妻”和谓语“美我”之间,从而取消了“吾妻美我”独立成句的自由,作“...者...也”结构的判断句的主语。
(三)作单句的时间状语分句。
例如: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
(《触龙说赵太后》)这个句子中,“之”用在“媪”与“送燕后”之间,取消了“媪送燕后”的独立性,作后面单句的时间状语分句。
译为“您送别燕后的时候”。
再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烛之武退秦师》)此例中,“行李之往来”作时间状语分句,译为“出使的人经过(郑国)时”。
取消句子独立性怎么解释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时常会提到“句子独立性”这个概念。
不过,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情况,句子独立性被取消了。
那么什么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呢?这是什么道理?本文将为大家解释这个问题,并列举三个例子进行说明,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一、什么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先来说说句子独立性。
在语文教育中,我们一般定义句子独立性为一个句子本身就具备完整的表达能力,不受其他语言单位的限制。
也就是说,一个独立的句子可以独自完成意思表达。
比如,“小明喜欢看电影。
”这样一句话就是一个完整的独立句子,能够独自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而取消句子独立性就是指,在上下文语境下,我们常常忽略一个句子原本的独立性,将其与其他语言单位联结,一起构成一段话。
这种形式不会影响语句的理解,因此也是我们在日常交流中经常遇到的情况。
二、例子1. 复句复句是最常见的取消句子独立性的方式。
复句是指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的复合句,从句本身不能独立表达完整的句子意思。
例如,“老师让我们写作业,我想早点睡觉。
”这个句子是由两个从句组成的,前一个句子是“老师让我们写作业”,后一个句子是“我想早点睡觉”。
它们本身没有完整的表达意思,但是结合在一起,使用逗号或句号等标点符号将其连接起来即可,形成了一篇通顺、有条理的文章。
2. 广告语广告语往往会采用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句式,以引起人们对产品或服务的关注。
例如,“一次刮掉20%”、“新品免费试用”等,这些独自使用作为标题或单独一句,是不能表达完整意义的,但当它们放在一个广告中,与其他信息组合在一起就能够更好地引起人们的注意。
3. 对话对话也是一个常见的取消句子独立性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朋友聊天、与同事交流时,往往惯用一些语言习惯和特定表达方式。
例如,“我们晚上吃什么?”“不知道,你有什么想吃的?”这个对话中,两句话本身没有完整的表达意思,但是结合在一起就能够清晰地表达对晚餐的询问和答复。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解释1.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是指在句子中取消主语和动词之间的独立性,即把句子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作为两部分单独处理,这是常见的语法形式。
在取消主谓间独立性的句子中,一般不再把主语和谓语分开来看,而是把整个句子看做一个整体;即使有介词,也把它当作一整句处理,不再把句子分成独立的部分。
(1) 举例说明例如,“她唱得很美”这句话,由主语“她”和谓语“唱得很美”组成,当我们取消主谓间独立性时,可以把它变成“她唱得美”这样看做一个整体,也就是说,无论主语和谓语之间是什么样的语言结构,都可以当作一个句子的整体来处理。
(2) 根据情况使用取消主谓间独立性并不是每句话都可以使用,而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
首先,如果句子的主语和谓语的意思是同义的,那么就可以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而不是看作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
其次,当句子的主语和谓语不能单独作为句子时,我们也可以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
例如:“买西红柿”,买在此句中不能单独作为句子,只能和西红柿看做一个整体,才能够表达出句子的意思;又如:“上学去”,上在此句中也是不能单独作为句子,只能和学去这两个词组成一个句子,才能表达出句子的意思。
(3) 句子的变形取消主谓间独立性后,此句的语法变形也会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不同的语序上。
如“她唱得很美”,如果取消主谓间独立性后,就变成“她唱得美”,其中原句的主谓语序变成了无语序;再如:“我们去郊游”,如果取消主谓间独立性,此句就变成“去郊游”,由原来的主谓语序变成了谓宾语序。
4.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必要性取消主谓间独立性对于句子的表达有着很大的必要性,有了它,我们就可以把一句话看作一个整体,而不必把它分成两个独立的部分。
这样不仅能更好地表达语句的意思,还能使句子更简洁易读,更有利于我们进行准确有效的读写活动。
另外,取消主谓间独立性还可以加强语句的节奏感,使语句变得更加有力、更富有感染力。
什么叫取消句子独立性取消句子独立性是指在写作中,一些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够紧密,导致文章整体连贯性差,读者阅读起来会感到困惑。
因此,要想提高文档的质量,就需要注意取消句子独立性这一问题。
首先,取消句子独立性会导致文章逻辑不清晰。
当一些句子之间缺乏必要的连接词或连接词不当时,读者很难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从而影响对整个文章内容的把握。
比如,当我们在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而且”、“然后”、“但是”等连接词时,往往会造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过于紧密,导致文章呈现出一种机械式的叙述方式,缺乏灵活性和层次感。
其次,取消句子独立性还会导致文章结构松散。
如果文章中的句子之间缺乏逻辑关联,就会使得整个文章的结构显得松散,缺乏层次感和逻辑性。
读者在阅读时会感到困惑,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的重点是什么,从而影响了文章的阅读体验。
另外,取消句子独立性还会导致文章内容重复。
当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够紧密时,很容易出现内容重复的情况。
比如,在文章中多次使用相同的论据或例证来支持同一个论点,这不仅会使文章显得啰嗦,还会让读者觉得作者缺乏新意,降低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为了避免取消句子独立性带来的问题,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合理使用连接词。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使用适当的连接词来表达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因为”、“所以”、“然而”等,这样可以使句子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其次,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联。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出现内容重复或者逻辑跳跃的情况,保持文章结构的紧凑和层次感。
最后,要注意整体的文章结构。
在撰写文档时,要注意整体的文章结构,合理安排句子和段落的顺序,保持文章内容的连贯性和层次感,使读者能够更加流畅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总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是一种常见的写作问题,会影响文章的质量和可读性。
因此,我们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合理使用连接词,保持文章结构的紧凑和层次感,从而提高文档的质量和阅读体验。
什么叫做取消句子独立性什么叫做取消句子独立性?在语言学中,独立部分指的是能够独自存在回答问题,也可以在上下文中不依附于任何其他句子成分的语言部分。
当一个句子中包含有两个或以上的分句,分句之间常常是平等关系,语义相对独立的。
而存在一些语法规则,会影响到句子中的分句独立性,从而使其表达的意思发生变化。
这就是所谓的取消句子独立性。
以下是关于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五个知识点。
1. 主语相同的情况下取消句子独立性当多个分句中的主语相同,而又没有显性的指代关系时,句子中的第一个分句会失去独立性。
例如:“他骑着自行车,脸上露出了微笑。
”这个句子中的主句是“他骑着自行车”,而后面的分句“脸上露出了微笑”就是支配性的,因为它不仅仅是对原始动作的陈述,还进一步解释了骑车时的心情。
2. 不同主语的情况下取消句子独立性当句子中的两个或以上的分句拥有不同的主语时,那么其中的独立性就不复存在。
例如:“学生们考试都考得很好,老师很高兴。
”这句话中的第一个分句是“学生们考试都考得很好”,而第二个分句“老师很高兴”则是由“学生们考试都考得很好”派生出来的表态句,因此失去了独立性。
3. 逻辑连接词会影响句子的独立性通常,在句子中使用逻辑连接词“因为”、“所以”、“但是”等,就会影响到分句的独立性。
这些词语用来连接分句,表示更多的依存关系,强化彼此之间语义上的联系。
例如:“他没有带伞,所以淋了雨。
”这句话中的“所以”连接了第一分句“他没有带伞”和第二分句“淋了雨”,形成了因果关系。
4. 直接和间接引语也会影响句子的独立性在句子中,直接和间接引语通常是在一个谓语之后的,而且在前后分句之间指示着一个关系。
这些引语使分句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密,进而影响到分句的独立性。
例如:“学校通知我,明天学校放假。
”这句话中的“学校通知我”是一个直接引语,而“明天学校放假”是一个间接引语,两者之间形成了不可分割的语义层面。
5. 使用连接代词会影响句子的独立性当使用连接代词作为一个分句的开端时,会强制表明这个分句的语法上依赖于另一个分句。
取消句子独立性是什么词性1. 什么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取消句子独立性是指通过某些语法手段将原本独立的句子与其他句子或语言单位组合在一起形成复合句。
通常情况下,独立的句子需要包含主语、谓语和宾语等基本成分,而在复合句中,这些成分不一定完整存在。
2. 使用连词进行句子的合并在实际语言交际中,最常见的是使用连词将句子组合起来。
比如,“我爱你。
你也爱我。
”可以这样组合为:“我爱你,你也爱我。
”,“因为我爱你,所以你也爱我。
”和“我爱你,可是你却不爱我。
”等。
3. 使用逗号进行句子的合并除了连词,使用逗号也是常见的合并句子的方式。
相较连词来说,逗号更加灵活,可以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使用。
比如,“我去过北京。
我也去过上海。
”可以这样组合:“我去过北京,也去过上海。
”4. 关系代词的使用另一种常见的将句子进行合并的方式是使用关系代词。
关系代词可以将两句话所描述的对象或人物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句子。
比如,“我见过那个演员。
他饰演了如来佛祖。
”可以这样组合为:“我见过饰演如来佛祖的那个演员。
”5. 使用分号和冒号除了使用逗号和连词之外,分号和冒号也是合并句子的方式。
分号可以表示两个句子之间的关联关系,而冒号可以在第一个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解释说明。
比如,“他很努力;他也很聪明。
”和“我需要说明一下:我的工作比较忙。
”总结:在语言运用中,将句子组合在一起形成复合句,取消了句子的独立性,实现了更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
通过使用连词、逗号、关系代词、分号和冒号等手段进行句子合并,既可以保证语言的流畅性,又可以表达更多的信息和意义。
因此,在语言学习和交流过程中,适当地运用这些语法手段是非常必要的。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在汉语语法中,主谓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主语和谓语构成了句子的核心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在汉语中,通常情况下,主语和谓语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主谓之间的关系是独立的,但有时候也会出现取消句子独立性的情况。
在汉语中,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一、主语和谓语之间存在逻辑上的紧密联系,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
例如,“太阳升起了。
”这个句子中的主语“太阳”和谓语“升起了”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逻辑联系,主谓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
二、主语和谓语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例如,“他生病了。
”这个句子中的主语“他”和谓语“生病了”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主谓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三、主语和谓语之间存在着时间、空间、条件等关系,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
例如,“下雨了。
”这个句子中的主语“天空”和谓语“下雨了”之间存在着时间关系,主谓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
四、主语和谓语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并列关系,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
例如,“他和我一起去了。
”这个句子中的主语“他”和谓语“一起去了”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并列关系,主谓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
在以上几种情况下,主谓之间取消了句子的独立性,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的,相互制约的,或者是并列的。
在汉语中,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它是语言表达的一种特殊方式。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语境和逻辑关系来理解和把握主谓之间的关系,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语法规则。
这样才能更准确、生动、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生动、简洁。
取消句子独立性“取消句子独立性”是古汉语特有的一种语法现象,指的是用结构助词“之”嵌在主谓结构中间,使得本来可以独立成句的话变得语意未完,比如“父母爱子”,主语是“父母”,谓语部分是“爱子”,可以成为完整的句子,但中间加上个“之”,变成“父母之爱子”以后,语意就不完整了,变成一个偏正词组不能离开上下文而独立成句了,语法学界管这种现象叫“取消句子独立性”。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p461)说:“所谓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就是使句子在形式上词组化,意思上不完整,如果不依赖一定的上下文,就不能独立存在。
”细分起来,有两种情况:第一,在一个分句的主语谓语之间用“之”字,表示语意未完,让读者或听者等待下文。
例如: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战国策·赵策四)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论语·颜渊)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第二,这种“之”字又常常用在充当主语或宾语的主谓结构之间。
例如: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左传·僖公四年)子之哭也,一似重有忧者?(礼记·檀弓下)以上两例“之”处在作主语的主谓结构之间。
有时候,不是在主语谓语之间用“之”字,而是在主语和“于”字介宾词组之间用“之”字,这样形成的结构再作句子的主语。
例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孟子·梁惠王上)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同上)此外,作宾语的主谓结构之间也可用“之”字隔开: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左传·宣公二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雕也。
(论语·子罕)举几个例子也许你比较一下就明白了:如:我爱香山。
但是,如果在主语与谓语之间加上一个“之”字,成了“我之爱香山”,本来意思完整的句子却变得不能单独表达完整的意思了,必须说出爱香山的理由以后才算完整了。
这里的“之”的功能就是取消句子独立性。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人。
取消句子独立性是什么意思近年来,国内语文教育的改革迅速推进,各种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涌现,其中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提倡的就是取消句子独立性。
那么,什么是取消句子独立性?为什么要取消句子独立性?如何落实这一理念?本篇文章将从多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一、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含义取消句子独立性,简单来说就是在写作中不再强制地要求每个句子都要完整、独立、成立,而是允许句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语境关系,以此实现句子的紧凑、连贯效果。
在具体实现上,我们可以适当使用一些连接词,如“然而、因此、同时、但是”等等,通过衔接上下文来表达作者的思想,而不是仅仅依靠单独的一句话。
二、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例子1、使用连接词在写作中,我们可以采用一些连接词来表达复杂的思想,从而实现句子之间的紧密联系。
比如,下面这个例子:龙卷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因此许多人受到了伤害。
这一句中,使用了“因此”来连接前后两个句子,表明龙卷风的破坏性极大,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2、利用包容句有时候,在一句话中加入两个或多个不同的概念,似乎看起来有些混乱。
但是,如果我们使用包容句,将这些概念包含在一个更大的整体中,就能更好地表现出全局性思考和总体性思考。
比如:智能手机成为许多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具备通信功能外,还有相机、播放器、记录器等多重功能。
这句话使用“除了...外”这种连接方式,将手机的多功能性都包含进来,同时突出了手机的重要性。
3、通过并列句体现连贯性有时候,一个复杂的概念,要用一个句子难以完整地表达出来。
这时候,我们可以使用并列句,采用同样的语法结构,表达同样的结论,来达到思想的连贯。
比如:要想获得一个好成绩,既需要良好的学习习惯,也需要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
这一句使用了“既...也”这种反复重复的语法,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信息和关系。
三、取消句子独立性的意义和实现取消句子独立性有很多意义。
一方面,它能够使得句子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在表达主旨思想的同时,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如何理解“取消句子独立性”“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是古代汉语中特有的语法现象。
“之”字的这种独特作用,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被取消独立性的主谓结构在全句中作主语,表示语意未完,让读者或听者等待下文。
例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这句话中“师道不传”本来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独立的主谓句,但在整个句子中只能以一个主谓短语的形式作整个句子的一个成分——主语。
例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例句中的“吾妻美我”本可以构成一个主谓句,但是加了“之”后,就变成了一个主谓短语而作整个句子的主语了。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等句子也是这种用法。
2.被取消独立性的主谓结构在全句中作宾语。
例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松柏”“后凋”之间加“之”字,主谓结构被取消独立性后,变成了一个主谓短语,作“知”的宾语。
例4“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勾践灭吴》)全句的大主语是“寡人”,大谓语是“不知”,大宾语是“其力之不足”。
“其力”“不足”之间加上“之”,取消独立性后变成短语,作为整个句子的宾语。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不知东方之既白”等句子也属于这种用法。
3.被取消独立性的主谓结构在全句中作状语。
例5“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烛之武退秦师》)“臣之壮也”如果没有“之”字,就变成“臣壮”(我年轻),这是一个独立的句子。
加上“之”,“臣之壮也”就不是句子,而变成了一个短语,作整个句子的时间状语。
例6“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捕蛇者说》)“悍吏来吾乡”本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但加上“之”后,就变成了一个表时间的短语而作为全句的状语。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中的“始臣之解牛之时”,在全句中也是作时间状语。
4.两个被取消独立性的主谓结构连用,分别作主语和宾语。
例7“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孤之有孔明”和“鱼之有水也”这两个取消了独立性的短语分别作主语和宾语,此句的谓语是“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