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有名的战役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7
抗日战争著名战役:1------------第二次淞沪会战2------------徐州会战3------------武汉会战4------------平型关大捷5------------雁门关伏击战6------------台儿庄战役7------------百团大战8----------南昌会战1第二次淞沪会战(1937.08.13 - 11.12)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
淞沪地区位于长江下游黄浦、吴淞两江汇合处,扼长江门户。
由于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淞沪停战协定》的限制,中国军队不能在上海市区及周围驻防,市内仅有淞沪警备司令杨虎所辖上海市警察总队及江苏保安部队两个团担任守备,兵力薄弱。
然而,日本在“一·二八”事变以后,即在上海虹口、杨树浦一带派驻重兵,专设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驻沪兵力有海军陆战队3000余人,大批日本舰艇常年在长江、黄浦江沿岸巡弋。
1937年,日本侵略军制造“七·七”事变,侵占平津后,企图侵占上海,而后进攻南京。
8月9日,驻沪日本海军陆战队官兵两人驱车闯进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被中国保安部队击毙。
日军以此为借口,要挟中国政府撤出上海保安部队,亦向上海增兵。
8月13日,日本海军陆战队以虹口区预设阵地为依托,向淞沪铁路天通庵站至横滨路的中国守军开枪挑畔,并在坦克掩护下沿宝山路进攻,被中国守军击退。
8月14日,中国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
同时,军事委员会以京沪警备部队改编为第9集团军,张治中任总司令,辖3个师1个旅及上海警察总队、江苏保安团等部,担负反击虹口及杨树浦之敌任务;苏浙边区部队改编为第8集团军,张发奎任总司令,守备杭州湾北岸,并扫荡浦东之敌。
8月15日,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声称“为了惩罚中国军队之暴戾,促使南京政府觉醒,于今不得不采取之断然措施”。
中国抗日战争中国战胜日本侵略的决定性战役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在二战期间为保卫国家独立、民族尊严而进行的一场有力抵抗。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民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然而,在这场浴血奋战的斗争中,中国取得了重要的决定性战役,最终战胜了日本侵略者。
本文将重点探讨其中三个具有关键意义的战役,它们分别是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和平津战役。
淞沪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场战役。
该战役发生在1937年8月,是中国军队和日本侵略者之间的一场惨烈搏斗。
日本侵略者企图通过攻占上海,迅速占领中国东南地区。
然而,中国军民奋起抵抗,展现了顽强的抗战精神。
由于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日军没有如愿以偿地快速攻占上海,给予了中国抗战的第一次胜利。
而在这场战斗中,中国的陆军航空力量也初露锋芒,对日军构成了有力的打击。
接下来是武汉会战,这场战役发生在1938年10月,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转折点。
在此之前,中国已经先后失去了北京、天津等许多大城市。
日本侵略者企图通过攻占武汉,进一步打击中国的抵抗力量。
然而,中国军民坚决抵抗,展现了顽强的抗战精神。
中国军队采取了顽强的抵抗,坚决保卫武汉。
在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经历了血战,最终成功挫败了日军的攻势。
这场战役不仅展示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量,也为全国人民提供了极大的士气。
最后是平津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1948年11月,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临门一脚。
在这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系列的战斗,逐渐削弱了日本侵略者的力量。
平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日本侵略者在北平和天津地区展开的一场决战。
中国人民解放军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战斗力量,凭借着坚定意志和巨大牺牲,最终在平津战役中全歼了日军,并成功解放了北平和天津。
这场战役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对于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胜利,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决定性战役。
总之,中国抗日战争中国战胜日本侵略的决定性战役包括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和平津战役。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与战略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场伟大民族解放斗争,战争期间涌现了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与战略。
这些战役与战略深刻地影响了战争的进程和最终的胜利结果。
本文将重点讨论抗日战争中的几个重要战役与战略,探索其背后的意义和影响。
一、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进行的一场重要战斗。
该战役于1937年8月13日爆发在上海附近的淞沪区域。
面对敌人的强大进攻,中国军队以顽强的意志和精湛的战术,顽强地抵抗了长时间的进攻。
尽管最终中国军队被迫撤退,但他们在战役中展现出来的英勇精神和抵抗意志对于整个抗日战争起到了积极的鼓舞作用。
二、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1933年中国军队在抗击日本关东军进攻时取得的一次重要胜利。
当时,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在山西平型关展开激烈战斗。
中国军队利用地理优势和巧妙战术,在困境中取得了反攻的机会,并最终成功地击败了日本侵略军。
这场胜利极大地振奋了中国人民的士气,也给了其他地区的抗日军队以信心,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武汉会战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持续时间长达五个多月,从1938年到1939年。
在武汉这个战略要地,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一系列的激烈战斗。
尽管中国军队最终被迫撤离武汉,但他们在会战中展现出来的顽强抵抗精神和英勇战斗,无疑给了中国人民巨大的鼓舞,并为后续的战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1940年中国军队在敌人占领区发动的一场大规模战役。
在此战役中,中国军队利用游击战和阻击战的战术,展开了大规模的袭击。
中国的游击队和军队瞄准占领区的日本军队,成功地策动了一系列的袭击行动,对日军和保安团造成了重大损失。
这场战役有效地遏制了日本侵略势力,提高了中国人民的士气,也为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总结起来,抗日战争中的战役与战略不仅仅是对敌人的战斗,更是中国人民抵抗外来侵略的象征。
这些战役与战略在政治、军事和社会层面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分别是: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长沙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桂南会战,滇缅之战,湘西会战,太原会战1.淞沪会战简介淞沪会战自1937年8月13日晨,日军以日租界和黄浦江上的军舰为基地,向闸北一带进行炮击,我军奋起还击开始,至11月12日我军西撤结束。
[1]这次战役,日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总司令,先后投入陆,海,空与特种兵部队近30万人,动用舰船130余艘,飞机400余架,战车300余辆,狂妄地宣称1个月内占领上海。
当时的国民政府先由冯玉祥,后由蒋中正(兼)任第3战区司令长官指挥。
先后调集中央部队,广东,广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部队和税警总团,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以及部分省市保安总队,总计兵力约70万余师,奋勇迎战。
战果淞沪会战挫败了日军中央突破,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粉碎了他们3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
它是我国从局部抗战转向全面抗战的历史转折点。
这次战役,日伤亡6万多人,被我军击毁击伤飞机200多架,舰船20余艘。
但是我军以落后的武器死守被日军优势火力控制的战线,加上指挥失当,伤亡重大,有大约30万将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军团级干部损失过半,导致我军中下层出现断层,致使我军战力在后续出现下滑。
淞沪会战,一寸山河一寸血!!!2.上高会战“上高战役”闻名中外,又称“锦江会战”。
上高会战,中国军队击毙日军少将指挥官岩永、大佐联队长滨田,歼灭日军16000余人,击落敌机1架,缴获日军军马2800余匹,辎重物资无数。
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将称之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
蒋介石对担任攻击主力的74军甚为满意,特以军委会名义授予74军“飞虎旗”一面,此为国民革命军中最高奖励。
背景当时,日寇企图拔掉驻守在上高的中国军队第19集团军这颗钉子,于元月份开始,盘踞在南昌的日军,陆续将派往鄂西及武汉的部队调返原驻地,并积极补充兵员,增加给养。
日军积极进行渡河及夜战演习,并有侵华日空军第3飞行团主力先后飞抵南昌机场。
抗日战争的十大战役有哪些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以下是为你整理的抗日战争的十大战役介绍,希望能帮助你了解。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分别是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长沙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桂南会战,滇缅之战,湘西会战,太原会战。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是中国战争史上的里程碑,它代表着中国人民驱赶日本侵略者的历程,同时也象征着中国人民不畏牺牲,捍卫领土完整的决心。
上高会战又被成为锦江会战,它是抗日战争十大战役之一。
上高会战有“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之称,所以这场战役闻名中外。
上高会战爆发在1941年3月15日,日方由圆部和一郎带领,他指挥两个师团、一个混合旅团从南昌等地出发,前往上高地区进行攻击。
圆部和一郎想通过上高会战消灭国民党军第九战区第十九集团的主力。
此次上高会战中,中国军队消灭了日方指挥官岩永等人,共歼灭敌人一万六千多人,并且击落日军一台战斗机,并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
蒋介石得知上高会战大捷后,以军委会的名义授予了上高会战主力军队74军一面“飞虎旗”。
上高会战的胜利狠狠打击了日军的气势,并且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击日军的信心。
除此之外,历时2个多月的太原会战也是抗日战争十大战争之一。
太原会战身为抗日战争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它以显著的战绩歼灭了三万多名日军,沉重地打击了日军在华北战场的力量。
抗日战争的意义一: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它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极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成为抗战的最强音和主旋律: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勤劳勇敢,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自强不息,开拓创新。
三:中国抗战的胜利创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的22场大会战整个八年抗战,国军正面战场先后进行大战役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役3.89万余次,毙伤日军85.9万余人,国军总共死伤322万多人。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双方投入几十万的兵力。
由于国民革命军战略不当,武器装备落后,在付出了330000多人的损失后,最终被迫匆忙撤兵,并直接导致了南京会战的失利。
此战日军伤亡50000余人。
来源华夏历史网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淞沪会战后,日军迅速进攻国民政府首都南京。
此时国民革命军兵力凋零,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围撤退。
日军进入南京开始了长达数月,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残酷杀害中国军民300000多人。
太原会战 1937年9月13日——11月 1937年9月13日,日军占领大同后向太原进攻,国民革命军由于指挥混乱,布置不当,被迫从太原突围。
此战国民革命军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牺牲,消灭敌军20000余人。
但从此国民革命军在华北战场的正规战争宣告结束。
徐州会战 1938年1月——5月21日日军打通了津溥线,扩大了占领区,但未能消灭中国军队主力。
国民革命军的防御作战和主动转移为此后的武汉保卫战赢得了4~5个月的时间。
其中台儿庄大捷消灭鬼子10000多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兰封会战 1938年5月21日——6月日军试图在徐州会战后继续扩大战果,板垣征四郎师团孤军深入,被以薛岳为指挥的国民革命军包围。
最后由于蒋军嫡系将领的无能,国民革命军最终功亏一篑。
武汉会战 1938年6月——10月历时四个半月的武汉会战虽然最终以武汉失守而结束,但国民革命军的正面抵抗取得了毙伤敌军40000人、近100000名日军因战斗、气候、疾病等原因暂时丧失了作战能力的巨大战果,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抗日战争从此进入相持阶段。
转载注意来源随枣会战 1939年5月1日——20日武汉会战后,日军为消除鄂北、豫南方面国民革命军对武汉的威胁,向湖北省枣阳地区发动进攻。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与战略在中国近代史上,抗日战争是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
这场战争持续了八年之久,中国人民以巨大的勇气和牺牲精神,成功抵抗了日本侵略者的入侵。
在这场战争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和战略,它们对于最终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一、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开始阶段的一场重要战役。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军发动了进攻上海的行动。
中国军民以顽强的抵抗精神,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尽管中国军队在装备和数量上处于劣势,但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战术,成功地抵御了日军的进攻。
最终,日军在淞沪会战中遭受了重大损失,中国军民的抵抗精神也得到了彰显。
二、武汉会战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938年10月,日军发动了对武汉的进攻。
武汉作为当时的国民政府所在地,具有重要的政治和军事意义。
中国军队在武汉会战中采取了积极的防御策略,通过炮火和地雷等手段,有效地阻止了日军的进攻。
同时,中国军队还利用地形和河流等自然条件,成功地消耗了日军的力量。
最终,日军在武汉会战中遭受了重大损失,中国军队成功地保卫了武汉。
三、八年抗战的持久战略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采取了持久战略,这是一种与日军实力不对等的战略选择。
中国军队通过采取游击战、地道战等战术,有效地消耗了日军的力量。
同时,中国军队还利用广大的人民群众,组织起抗日游击队和抗日义勇军,进行了有效的游击战。
这种持久战略有效地削弱了日军的战斗力,使其无法迅速占领中国的大片土地。
四、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的一次重要反攻行动。
1940年8月,中国军队在中共中央的指挥下,发动了对日军的全面进攻。
中国军队通过集中兵力、密切配合的战术,成功地发动了一系列的攻势,对日军的防线造成了重大破坏。
这场战役不仅使日军遭受了重大损失,也提振了中国军民的士气,对于整个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的一次重要胜利。
1933年9月,日军发动了对平型关的进攻。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战斗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伟大斗争,持续了8年之久。
在这场艰苦卓越的战斗中,中国人民顽强抵抗,进行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和战斗,为最终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以下将介绍其中一些重要战役和战斗。
一、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进行的重要战役之一。
1937年8月,日军发动了对上海的进攻,淞沪会战随即爆发。
中国军队以舍生忘死的决心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坚守防线,保卫上海。
尽管最终中国军队被迫撤退,但他们表现出的英勇和不屈的战斗精神,对于鼓舞全国民众的抗战信心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平型关战役平型关战役是抗日战争中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战斗。
1937年9月,日军进攻太原,中国军队奋勇抗击,展开了平型关战役。
在战斗中,中国军队用实际行动向日军展示了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精神,以及对国家的忠诚。
最终,中国军队成功击退了日军的进攻,有效地保卫了平型关地区。
三、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中一次有着重要战略意义的战斗。
1940年1月,日军进攻山东地区,台儿庄成为战场。
中国军队在台儿庄进行了英勇抵抗,采取了多种灵活战术,最终成功击退了日军的进攻。
这次战役展示了中国军队的战斗技巧和顽强抵抗精神,对于为抗战争局带来转机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顽强抗击日军的一次重要战斗。
1940年8月,中共中央发布了抗日救国的“百团大战”指示,要求各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武装力量,发动群众,组织百团战斗,对日军进行全面打击。
在战斗中,中国军队以小股部队进行游击战,采取伏击、袭击等战术,给日军造成了重大打击。
这次战斗展现了中国军民的统一战线精神和浴血奋战的决心,对于抗日战争的后期阶段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重庆保卫战重庆保卫战是抗日战争中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战斗。
1940年秋,日军对重庆进行猛烈的轰炸,试图迫使中央政府迁离。
然而,中国军队和人民坚守不屈,展开了英勇的抵抗。
这场战斗表明了中国人民决心不屈不挠,无论敌人如何猖獗,都不会屈服。
抗日战争十大经典战役抗日战争中,我国经典的战役就有十大。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抗日战争十大经典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抗日战争十大经典战役:长沙会战在二次世界大战中,长沙是举世罕有的受灾最严重城市之一,整个城市被大火连续烧了两天两夜。
在这场大火的背后,正是持续6年的四次长沙会战。
1938年至1944年,腥风血雨的四次“长沙大会战”,是八年全国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日军66万人次,中国军队100余万人次)、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大会战。
这场震惊世界的会战前三次以中国军队的大获全胜而告结束,日军受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日军共伤亡10.7万人,中国军队共伤亡13万人。
抗日战争十大经典战役:中条山战役1941年5月7日至月底,日军华北方面军集中了10万余人的部队,包括从华中中国派遣军和关东军中抽调部队和飞行团,进攻晋南中条山地区中国第1战区的近18万部队,结果日军以1比20 的极小伤亡代价打败了中条山地区的国民党军,蒋介石称此役为“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
自太原会战后以来,日军一方面重点对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大举“扫荡”,一方面也多次攻击中条山国民党军队,但始终没有大的进展。
进入1941年后,日军鉴于百团大战后八路军消耗很大尚未恢复,遂决定先打击中条山的国民党军。
然而,中条山国民党庞大部队竟然不堪一击。
从5月7日日军发起攻击开始,中国军队“一经中间(被日军)突破,各部皆陷于包围零乱之中竟至不可收拾”。
抗日战争十大经典战役:衡阳保卫战历时48天的衡阳保卫战终因寡不敌众而以衡阳的陷落宣告结束。
但它却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
据美国国会图书馆记载:衡阳保卫战,10万以上的日军包围了1.7万名中国军人。
当中国军队在衡阳击败日本的第二波进攻并击毙2.5万日军之后,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倒台。
经48天血战之后,衡阳于8月8日陷落。
日军死伤超过7万人,其中4.8万人被击毙;中国死伤1.5万人,其中7400人捐躯……抗日战争十大经典战役:常德会战1943年11月2日,日军10多万人兵分四路,动用空军、毒气瓦斯部队等向常德发起攻击。
【导语】记住今天!9⽉3⽇,中国抗⽇战争胜利纪念⽇ 9⽉3⽇ 是每个中国⼈都应该铭记的⽇⼦ ⼗四年浴⾎奋战,3500万同胞伤亡 73年前的这⼀天,终于迎来了中华民族的胜利 中国⼈民抗⽇战争,是中华民族历最伟⼤的卫国战争,是中国⼈民反抗⽇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侵第⼀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战争虽然远去,但历史告诉我们,⼀个民族的振兴与崛起依然要不断努⼒进取,奋发向前!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和搏击者,历史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和畏难者。
历史回顾: 1931年9⽉18⽇,⽇本侵略者发动"九⼀⼋事变",进⽽侵占中国东北。
1937年7⽉7⽇,⽇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侵华战争。
中*民奋起抵抗,抗⽇民族统⼀战线正式形成,中国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 1937年12⽉13⽇,⽇本军队侵占南京后,发⽣了震惊中外的南京*,作为摧残中国民众⼠⽓的⼿段,约三⼗万⽆辜的中国⼈被⽇本军队*地杀害(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为26万)。
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的抗⽇民族统⼀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民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同⽇本侵略者进⾏了历时⼗四年的艰苦卓绝的⽃争。
1945年9⽉2⽇上午9时(东京时间)同盟国联合受降典礼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舰"密苏⾥"号上隆重举⾏。
⽇本政府全权代表和⼤本营全权代表分别在投降书上签字,美国、中国、英国、苏联、法国和荷兰、澳⼤利亚、加拿⼤、新西兰的全权代表(中国代表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部长徐永昌将军)在⽇本投降书上签字确认,接受⽇本投降,投降书即刻宣告⽣效。
⾄此,中国⼈民抗⽇战争胜利结束,宣告⽇本帝国主义彻底失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完全胜利。
之后每年的9⽉3⽇,被确定为中国⼈民抗⽇战争胜利纪念⽇,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
抗⽇战争⼗⼤战役故事 1 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称⼋⼀三战役,⽇本称为第⼆次上海事变),是中⽇双⽅在抗⽇战争中的第⼀场⼤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战争中进⾏的规模、战⽃最惨烈的⼀场战役。
TOP1:淞沪会战时间: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地点:上海中国军队伤亡:25万人(有些史料记载20万人)1937年8月13日,日军向上海大举进攻,炮击闸北一带,中国军民奋起反击,这就是“八·一三”事变。
8月14日,日军开始总攻,空军也到上海协同作战,15日,日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司令官,率领两个师团的兵力开往上海,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张治中将军对日本侵略军发起全线进攻,出动空军轰炸虹口日军司令部,双方展开激烈战斗。
分为三个阶段:中国军队反击、双方相持、日军反攻。
中国军队投入75个师和9个旅60余万人,伤亡达25余万人;至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淞沪会战结束。
淞沪会战十分惨烈,常常是一个整编师开赴上去,三四天不到就被打残,每天从战场上抬下来的尸体至少在3000具以上。
日军甚至一度对中国军队使用毒气。
但是淞沪会战反应了中国人团结一致、英勇不屈的精神。
中央军、川军、湘军、桂军摒弃前嫌协同作战。
战役中最著名的是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给予日军重大杀伤。
淞沪会战,中国军队用鲜血打破了日本为妄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幻想。
TOP2:中国远征军第一次缅甸作战时间:1942年3月——1942年5月地点:缅甸中国军队伤亡:6万余人(远征军损失过半)简介: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此后,日军分兵出击东南亚各地,连接中国和外部世界的两大运输线——滇越铁路和香港通道相继被切断,西方援华物资只能先运抵缅甸仰光,然后经过滇缅公路辗转运抵昆明。
“倘若日寇进犯缅甸,我后方军民则无异困守孤城,坐以待毙。
”日军妄图切断滇缅公路,困死中国抗日军民。
中国军队应英美要求派出10万精锐部队赴缅甸作战。
中国军队在异国发扬军威。
戴安澜将军死守东吁,写下战争史诗,孙立人将军在仁安羌以寡击众,解救3000余英军,获得英国女王颁发的勋章。
但是中国军队进入缅甸是仓促应战,而日军却蓄谋已久,所以远征军苦战三个月,在没有任何生力军支援的情况下,终于未能取胜而败退。
四大会战1. 抗日战争时期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起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前后共历时3个月,日军投入9个师团和2个旅团3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75个师和9个旅75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至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淞沪会战结束,中国军民浴血苦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并争取了时间,从上海等地迁出大批厂矿机器及战略物资,为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作用。
名称: 淞沪会战 地点: 中国上海时间: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参战方:中国,日本 结果: 日本获胜,上海沦陷参战方兵力:中国 75余万人 日本 30万余人 伤亡情况:中国宣布伤亡30万人日本宣布死伤4万余人主要指挥官:蒋中正,松井石根2. 太原会战太原会战包括有:天镇战役、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
名称: 太原会战 地点: 山西太原时间: 1937年9月11日-11月8日参战方:国民政府和日本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结果: 中方战败参战方兵力:中方 约580000日方 约140000 伤亡情况:中方 约100000日方 约30000中方指挥官:阎锡山,卫立煌 日方指挥官:寺内寿一,板垣征四3. 抗日战争时期一次大规模的防御战役 徐州会战名称: 徐州会战地点: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陇海地区 时间: 1938年1月至5月参战方: 中国、日本结果: 失败 主要指挥官:李宗仁 4. 武汉会战:整个抗日战争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庞大和最出名的战役。
名称: 武汉会战地点: 湖北武汉和邻近地区时间:1938年6月11日-1938年10月25日参战方:中华民国,日本结果:日军惨胜,战争转入长期相持阶段参战方兵力: 国军1,100,000人,日军350,000人伤亡情况: 400,000名国军,140,000名日军100名苏军主要指挥官: 蒋介石、陈诚,冈村宁次、畑俊六。
中国抗日卫国战争十大著名战役第一战役:淞沪会战(先后两次,中日双方参战部队累计高达100万人次,战争场面规模宏大,号称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方几乎出动了国民革命军的所有精锐部队,蒋介石亲自指挥全局作战。
由于双方均是大兵团作战,武器以重装备为主,故双方均伤亡惨重,故战场被称为人血磨房和绞肉机)第二战役:徐州会战(双方参战兵力达几十万人,在鲁南和苏北地区反复拉锯作战,其中,国军在李宗仁、白崇禧的指挥下取得了著名的台儿庄大捷,一战击溃日军两大精锐师团的合围)第三战役:太原会战(包括忻口战役、太原战役、娘子关战役和平型关战役等一系列战事,国民党部队损失极为惨重,两名军长阵亡,最后太原失守,但却坚持贯彻了国民政府以时间换空间的战略意图)第四战役:武汉会战(先后两个阶段,中日双方参战部队高达100万人次,日军纠集十二个师团,配合海军陆战队及飞机五百架分四路进攻武汉。
国民政府则调集陆海空三军,计有战舰40余艘,飞机100余架,陆军110个师总兵力约120万人。
中方主帅蒋介石亲自坐镇武汉直接指挥,并亲自到广播电台发表了悲壮的讲话:“中国人民和政府已被日本侵略者欺侮压迫到最后限度,中国军队为了民族之生存,决心在武汉地区与日军决一死战。
抗战爆发以来,已经作战的经历,足以证明在阵地战上我军力量之坚强,将士作战之勇敢无畏。
”同时,蒋介石在保卫武汉各部官长会议上,一再要求各高级将领务“抱必死的决心……与士兵共患难同生死……虽天崩地裂,此志不移”。
并制定了“此次保卫武汉,当取韧性,无论攻取进退,皆可立于主动之地位,而决不能陷于被动形势” 的战略决策……详见蒋介石日记)第五战役:长沙会战(先后进行了三次,中日双方参战兵力达几十万人次,战斗空前惨烈,双方均动用了飞机、大炮和坦克,双方均损失惨重,在会战前夕,意外地发生长沙大火,使“焦土抗战” 不幸成为了严酷的现实)第六战役:上高会战(总指挥薛岳,副总指挥罗卓英,参战主力74军王耀武、张灵甫部队取得万家岭大捷,几乎全歼日军松蒲106师团,是一次完胜日军的大战役,为74军赢得抗日铁军的称谓)第七战役:滇缅会战(1944年初,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在滇缅边境、即缅北进行反攻,全歼日军两个师团,重创日军两个师。
抗战中的战役有哪些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上海,严重威胁到蒋介石的统治,国民党政府被迫实行抗战,从此,全国进入了抗日战争抗战中的战役有哪些。
那么你知道以下是为你整理的抗战中的战役,希望能帮到你。
抗战中的战役有哪些1937年10月11日,日军突破淞沪战线中国守军第一道防线后,发动了大场战役。
日军凭借战车及优势炮火的掩护,由蕴藻浜北岸强渡苏州河。
中国守军左翼兵团、中央兵团主力,构成以大场为核心的环形防御。
日军则对中国守军形成马蹄形包围圈。
中国军队顽强阻击日军,激战几昼夜,给敌人以大量杀伤。
10月15日,中国守军第二十一集团军奉命增援大场。
17日,秦庆武团1400余人全部牺牲。
18日晚起,中国守军左翼兵第六十六军,中央兵团第四十八军和第八十七师等部,以3万兵力组成3路敢死队,实施反突击,激战数昼夜,大部战死。
日军倾其兵力大举反攻。
25日,大场阵地被日军攻陷。
淞沪战场的中国军队四面受敌,被迫战略转移,撤至苏州河阵地,从市区北郊转入市区。
淞沪会战:卢沟桥事变爆发37天后,日本侵略军又向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中国军队英勇抗击,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
1937年8月9日,驻沪日海军陆战队官兵两人,驱车闯入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当即被中国守军击毙。
8月13日,日军以此为借口,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
驻上海的中国军队第九集团军,在张治中率领下奋起抵抗。
国民党政府陆续调集6个集团军70余万人抗击,初战获胜。
从8月23日起,日军多次在长江口登陆,攻击守军左翼,遭顽强抗击。
随后,日军逐次增兵,加强上海派遣军的力量。
中国军队也陆续增援,不断调整部署。
9月11日以后,蒋介石自兼第三战区司令长官。
9月下旬至10月初,日军增援部队陆续在上海登陆。
9月30日拂晓,日军向中国军队发起猛攻,中国守备部队陷于苦战,伤亡惨重。
10月26日晚,守卫大场防线的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连夜西撤。
三大战役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的坚定抗击和不懈努力,形成了三大战役,为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对中国人民在这三大战役中所展现的英勇斗争进行探讨。
第一战役: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武装保卫本土的战斗。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中国上海。
面对敌中有敌,国内又有内患的复杂情况,中国军队和人民群众奋起抵抗。
即使面对日本军队装备先进的优势,中国军民依然用顽强的抵抗、巧妙的战术和坚定的意志组成了强大的抗战力量。
淞沪会战中,中国人民耐心地进行阻击战,通过多次阵地死守,迫使日军付出巨大代价。
无论是震天的炮火声,还是滚滚的硝烟,都无法动摇中国人民战斗到底的信念。
随着日军的一次次进攻被击退,中国人民的抗击精神在这场战役中得到了彰显,他们的英勇牺牲和顽强抵抗为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推进打下了第一道坚实的基石。
第二战役: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抗日战争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战役,发生在1937年9月25日至10月8日。
在这场战役中,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在平型关一带展开激烈的战斗。
中国军队经过艰苦努力和天险地形的有力利用,成功地击退了日军的进攻,并取得了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平型关大捷中,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得到了更加深厚的展示。
中国军队和人民群众团结一心,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了一道道坚实的防线。
面对来势汹汹的日本侵略军,中国人民不怕牺牲,勇敢地与之抗争,坚决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独立。
平型关大捷的胜利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和力量,激励着他们继续前进。
第三战役:淮海战役淮海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斗。
这场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至12月10日期间进行,中国解放军采用灵活机动的战略,与国内的敌军进行了激烈的较量。
最终,中国解放军取得了空前的胜利,歼灭了大量敌军,迅速解放了包括苏北、豫东、皖南等在内的广大地区。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故事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浴血奋战的岁月,是中华民族为了捍卫国家独立、民族尊严而进行的一场伟大斗争。
而在这场抗日战争中,有许多英勇无畏的抗日将士,以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书写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战斗故事。
下面将介绍抗日战争中十大战役故事。
1.“淞沪会战”:1937年,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进攻上海的战役,中国军队展现了顽强的抵抗,用铁血和生命向日军展示了中国人民决心保卫家园的坚定意志。
2.“台儿庄战役”:黄河以南最大一次战役之一,中国军队以智慧和血性顽强抵抗,最终击退美军。
这场战役堪称中国抗战中的一次光荣胜利。
3.“平型关战役”:1933年,日本侵略者进攻河北平型关,中国军队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进行英勇抵抗,以稳定的阵地和神勇的战斗力击退日军,展现出中华民族的豪情与勇气。
4.“百团大战”:1940年,中国军队发起了大规模的百团大战,展现出了中国军队的强大战斗力,给日军以有力的打击。
5.“牛郎店战斗”:中国军队与日军在一次次激烈交战中,展示了决心与勇气,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最终使敌军遭受惨重损失。
6.“淮海战役”: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在淮河以北地区展开了一次规模宏大的战斗,最终以解放中国大部分地区为结果,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胜利。
7.“辽沈战役”:1948年至1949年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沈地区对国民党进行了全面战役,以强大的战斗力和战略智慧,完全击败国民党军队,进一步巩固了解放区地位。
8.“渡江战役”: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渡江战役,成功的将解放军部队渡过长江并击败国民党军队,从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9.“解放战争”:1946年至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了长时间的殊死搏斗,最终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中国真正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10.“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日本投降,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在这漫长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回顾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一场伟大斗争。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为保卫国土、捍卫民族尊严和争取独立自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其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将回顾其中几个重要战役。
1. 1937年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战役,于1937年8月13日在上海市郊的淞沪一带爆发。
此役中国军队奋起进行顽强抵抗,成功牵制日军并坚守阵地,减轻了北方抗日战线的压力。
淞沪会战的胜利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标志着中国人民的抵抗战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
2. 1938年武汉保卫战武汉保卫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一次重要战役,日军以武汉为目标展开进攻。
中国军队和民兵组织坚守武汉,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
然而,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强大压力,最终无法挡住日军进攻,但武汉保卫战的艰苦抵抗为中国抗战中的其他战役树立了榜样。
3. 1939年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一次重要的战略反攻战役。
此战中国军队采取了积极的战术布署,组织军队和游击队展开全面进攻,有效削弱了日军的实力和志气,取得了巨大的战略胜利。
百团大战的胜利证明中国军队在战略和战术层面上具备了一定的优势,也极大鼓舞了抗战局势。
4. 1940年八路军晋绥战役八路军晋绥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大战略行动,旨在削弱并消灭日军在晋绥地区的势力。
八路军采取了秘密机动和集中兵力的战术,与日军开展了激烈的战斗。
通过坚决的斗争,八路军成功地消灭了大量的日军,削弱了日军的实力,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5. 1942年太原保卫战太原保卫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次关键战役。
日军企图攻占太原,中国军队凭借艰苦顽强的斗争精神,坚守太原,成功抵挡了日军的进攻,保卫了太原。
太原保卫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为抗日战争的继续开展奠定了基础。
总结起来,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各个重要战役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贡献。
这些战役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展现了中国军队和民众的坚决抗战决心和顽强意志。
淞沪会战:卢沟桥事变爆发37天后,日本侵略军又向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中国军队英勇抗击,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
1937年8月9日,驻沪日海军陆战队官兵两人,驱车闯入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当即被中国守军击毙。
8月13日,日军以此为借口,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
驻上海的中国军队第九集团军,在张治中率领下奋起抵抗。
国民党政府陆续调集6个集团军70余万人抗击,初战获胜。
从8月23日起,日军多次在长江口登陆,攻击守军左翼,遭顽强抗击。
随后,日军逐次增兵,加强上海派遣军的力量。
中国军队也陆续增援,不断调整部署。
9月11日以后,蒋介石自兼第三战区司令长官。
9月下旬至10月初,日军增援部队陆续在上海登陆。
9月30日拂晓,日军向中国军队发起猛攻,中国守备部队陷于苦战,伤亡惨重。
10月26日晚,守卫大场防线的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连夜西撤。
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下,守卫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孤军奋战,誓死不退,坚持战斗4昼夜,击退了敌人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的数十次进攻。
11月5日,日军一部从杭州湾登陆,迂回守军侧后,合围上海。
守军被迫撤退。
11月12日,上海市区陷落。
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上海,严重威胁到蒋介石的统治,国民党政府被迫实行抗战,从此,全国进入了抗日战争。
>>>平型关战役:1937年9月中旬,沿平绥路西进的侵华日军占领大同后,分兵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进逼太原。
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的攻势,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奉命开抵平型关地区集结待机。
9月23日,第115师派出独立团和骑兵营插到灵丘—涞源—广灵之间地区活动,以钳制和打击增援平型关之日军。
24日夜,又以3个团的兵力冒雨设伏于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山地,等待来犯之敌。
25日7时许,日军第5师团(板垣师团)第21旅后续部队全部进入设伏地域,八路军预伏部队居高临下,迅速向敌发起猛烈攻击,顿时打乱了日军的指挥系统,敌军的车辆自相碰撞,人仰马翻,乱成一团。
抗战有名的战役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
那么你知道有哪些著名的战役? 以下是为你整理的抗战有名的战役,希望能帮到你。
抗战有名的战役淞沪会战:卢沟桥事变爆发37天后,日本侵略军又向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中国军队英勇抗击,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
1937年8月9日,驻沪日海军陆战队官兵两人,驱车闯入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当即被中国守军击毙。
8月13日,日军以此为借口,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
驻上海的中国军队第九集团军,在张治中率领下奋起抵抗。
国民党政府陆续调集6个集团军70余万人抗击,初战获胜。
从8月23日起,日军多次在长江口登陆,攻击守军左翼,遭顽强抗击。
随后,日军逐次增兵,加强上海派遣军的力量。
中国军队也陆续增援,不断调整部署。
9月11日以后,蒋介石自兼第三战区司令长官。
9月下旬至10月初,日军增援部队陆续在上海登陆。
9月30日拂晓,日军向中国军队发起猛攻,中国守备部队陷于苦战,伤亡惨重。
10月26日晚,守卫大场防线的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连夜西撤。
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下,守卫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孤军奋战,誓死不退,坚持战斗4昼夜,击退了敌人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的数十次进攻。
11月5日,日军一部从杭州湾登陆,迂回守军侧后,合围上海。
守军被迫撤退。
11月12日,上海市区陷落。
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上海,严重威胁到蒋介石的统治,国民党政府被迫实行抗战,从此,全国进入了抗日战争。
平型关战役:1937年9月中旬,沿平绥路西进的侵华日军占领大同后,分兵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进逼太原。
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的攻势,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奉命开抵平型关地区集结待机。
9月23日,第115师派出独立团和骑兵营插到灵丘;涞源;广灵之间地区活动,以钳制和打击增援平型关之日军。
24日夜,又以3个团的兵力冒雨设伏于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山地,等待来犯之敌。
25日7时许,日军第5师团(板垣师团)第21旅后续部队全部进入设伏地域,八路军预伏部队居高临下,迅速向敌发起猛烈攻击,顿时打乱了日军的指挥系统,敌军的车辆自相碰撞,人仰马翻,乱成一团。
这时,我军战士勇猛地冲向公路,对敌实行分割围歼,双方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肉搏战。
经过一天的激战,八路军取得了平型关战役的胜利。
八路军在平型关战役中共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火炮1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忻口战役: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晋北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
战役从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历时二十一天。
参加作战的部队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又称第十八集团军)。
这次战役是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朱德、卫立煌、黄绍竑副之)指挥实施的太原会战的中心战役。
该战役创歼敌逾万的纪录,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在军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范例。
>>台儿庄战役总指挥李宗仁台儿庄战役: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和日本侵略军在山东南部台儿庄(今属枣庄市)地区进行的一次会战。
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
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它位于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扼守运河的咽喉,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
1938年3月23日,濑谷支队主力沿台枣支线向台儿庄阵地突进。
此时,第五战区为确保台儿庄阵地,以拱卫徐州,进行了部署调整。
24日,濑谷支队向台儿庄发起进攻,与中国守军第2集团军第31师展开激战。
日军一部突入东北角,被守军击退。
27日,濑谷支队主力一部突入北门,第31师与敌展开拉锯战,守军伤亡甚重。
28日,突入台儿庄的日军被第31师围攻,敌方损失甚重。
29日,日军第十师团长命濑谷支队迅速击败台儿庄附近守军,同日,在徐州督战的蒋介石也下达了死守台儿庄的命令,命令说“如果失守,不特全体官兵应加重惩,即李长官、白副参谋总长、林次长亦有处分”。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遂令第2集团军死守台儿庄阵地,并再次严令庞炳勋部南下,协助第2集团军解决台儿庄之敌。
至31日,中国军队将进入台儿庄之敌完全包围。
4月3日,中国军队向日本侵略军发起攻击。
日军拚力争夺,占领了市街大部。
中国军队一次又一次反击,展开街垒战,夺回被日军占领的市街。
双方陷于苦战。
6日晚,中国军队全线攻击,围歼被围之濑谷支队。
战至7日凌晨,除一部日军突围至峰县附近固守待援外,被围之敌大部被歼。
台儿庄战役在历时半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
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抗击下,共歼日军1万余人。
此次战役是继平型关大捷之后全国抗战的又一重大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斗志。
>>百团大战:1940年8月20日夜,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
战役发起第3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
这次战役经历了两个主动进攻阶段和一个反“扫荡”阶段。
第一阶段(8月20日至9月10日)。
八路军在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主要交通线发动总攻击,重点破坏了正太铁路。
经过20天的战斗,预定计划全部完成。
正太铁路线的路轨、桥梁、隧道、水塔、车站等均被破坏;平汉、同蒲(北段)、石德、北宁铁路以及主要公路也被切断;华北各交通线陷于瘫痪。
第二阶段(9月22日至10月上旬)。
任务是继续扩大战果,摧毁交通线两侧和深入各抗日根据地的敌伪据点。
在这段时间里,我晋察冀军区主要进行了涞灵战役,第129师主要进行了榆辽战役,第120师主要破袭了同蒲路。
在这些战斗中,八路军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但是,我军计划要拔除的敌据点未能全部拔除。
第三阶段(10月6日至翌年1月24日),主要任务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
在这段时间里,八路军先后粉碎了日伪军对太行、太岳、平西、北岳、晋西北等抗日根据地的大规模扫荡。
百团大战历时5个多月。
从8月20日至12月5日的3个半月中,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共计毙、伤、俘和投诚日伪军达46480人。
其中包括: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日军自动携械投诚者47人,伪军反正者1845人。
同时,缴获各种枪5942支(挺),各种炮53门;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桥梁213座,火车站37个,隧道11个;破坏煤矿5个,仓库11所。
此外,还缴获和破坏了其他大量军用物资。
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
>>黄土岭之战:1939年11月7日,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在河北涞源黄土岭伏击日军,击毙号称“名将之花”的日军阿部规秀。
此役歼敌900余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
昆仑关大捷:1939年12月18日,中国第五军在军长杜聿明指挥下,向被日军占领的位于广西南宁东北50公里处的昆仑关发起攻击,到12月31日,昆仑关战役胜利结束。
此役沉重打击了日军中素称精锐的第五师团。
昆仑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罕见的一场成功的正面攻击战。
中国军队也付出了极大的牺牲,有11000人负伤,5500人为国捐躯。
五原大捷:1940年3月20日晚,傅作义亲率主力奇袭五原。
至3月22日彻底消灭日伪军,击毙绥西警备总司令永川信夫、特务机关长桑原中佐以下日伪军3000多人。
上高战役:1941年3月15日至4月9日,中日军队在赣北上高进行了为时25天的会战。
中国军队毙伤日军指挥官岩永以下1.5万多人。
对中国军队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始终掌握战场主动权的会战。
仁安羌大捷: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了保障当时中国惟一有效的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并援助新结成的盟友英国,1942年3月,中国10万远征军入缅作战。
1942年4月17日,远征军派新编66军38师113团前往解救被日军围困在仁安羌的英军。
经过激烈战斗,我军终于占领了仁安羌油田地区,使7000余名被围被俘英军及500余名美国传教士、新闻记者得救脱险。
仁安羌大捷是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第一次主动进攻日军取得的重大胜利,英军脱险被称为是“亚洲的敦刻尔克奇迹”。
常德会战:1943年秋,日军集中8万余人的兵力和130余架飞机,对常德地区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
中国军队集中28个师约19.4万人、飞机100余架,进行防御。
1943年11月2日,会战打响。
常德会战历时65天,这在抗战相持阶段是少见的。
战斗激烈、伤亡惨重。
日军伤亡4万余人,战死3名联队长;中国军队死伤5万余人,3名师长阵亡。
中国军队不仅顶住了日军的进攻,而且将日军赶出了常德,保住了这一战略要地,使中国入缅远征军无后顾之忧,打通了中印、中缅公路。
常德会战被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