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时作业:专题1第2讲 化学常用计量 〖无忧资源〗
- 格式:doc
- 大小:233.50 KB
- 文档页数:9
研析最新考纲洞悉命题热点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了解物质的量(n)及其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 m)、物质的量浓度(c)、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含义。
3.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4.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5.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与应用2.溶液中有关组成的计算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全国卷]1.(20xx·全国卷Ⅲ)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关于常温下pH=2的H3P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升溶液中的H+数目为0.02N AB.c(H+)=c(H2PO-4)+2c(HPO2-4)+3c(PO3-4)+c(OH-)C.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减小D.加入NaH2PO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解析]pH=2的H3PO4溶液中c(H+)=10-2 mol·L-1.每升溶液中所含N(H +)=0.01N A.A错误;由电荷守恒知.该H3PO4溶液中存在c(H+)=c(H2PO-4)+2c(HPO2-4)+3c(PO3-4)+c(OH-).B正确;加水稀释能促进H3PO4的电离.使其电离度增大.由于以增大溶液体积为主.导致溶液中c(H+)减小.溶液pH增大.C 错误;向H3PO4溶液中加入NaH2PO4固体.溶液中c(H2PO-4)增大.促使平衡H3PO4H++H2PO-4逆向移动.抑制H3PO4电离.溶液酸性减弱.D错误。
[答案] B2.(20xx·全国卷Ⅰ)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非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不适用22.4 L·mol-1进行物质的量的计算。
(2)在标准状况下的非气态物质也不适用22.4L·mol-1进行物质的量的计算。
化学常用计量及其应用1.(2020·天水模拟)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等物质的量的Na2O和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均为N AB.常温常压下14 g CO和N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 AC.1 L 1 mol/L的亚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数小于2N AD.18 g铝溶于NaOH溶液或盐酸转移电子数均为2N A【解析】Na2O是钠离子和O2-构成的离子化合物,Na2O2是钠离子和O错误!构成的离子化合物,等物质的量的Na2O和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相等,但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 mol,故其含有的阴离子个数相等,但阴离子不一定是N A个,故A错误;CO和氮气的摩尔质量均为28 g/mol,故14 g CO和N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
5 mol,而氮气和CO中均含2个原子,故0。
5 mol混合气体中含N A个原子,故B正确;1 L 1 mol/L的亚硫酸中含有亚硫酸的物质的量为1 mol,亚硫酸是弱酸,在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故溶液中的氢离子的个数小于2N A 个,故C正确;18 g铝的物质的量为错误!=错误! mol,2Al+2NaOH+2H2O═══2NaAlO2+3H2↑,2Al+6HCl═══2AlCl3+3H2↑,反应后铝均变为+3价,故23mol铝转移错误!mol×3=2 mol电子,为2N A个,故D正确。
2.(2020·大同模拟)设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标准状况下,22.4 L的H2和22。
4 L的F2气混合后,气体分子数为2N AB.30 g乙酸和葡萄糖混合物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C.常温下pH=12的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为10-12N AD.标准状况下,2.24 L C2H6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6N A【解析】标准状况下,HF是液态,22。
4 L的H2和22.4 L的F2混合后,气体分子数少于2N A,A错误;乙酸和葡萄糖的实验式均为CH2O,式量为30,30 g乙酸和葡萄糖混合物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故B正确;常温下pH=12的NaOH溶液,由于缺少溶液的体积,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没法计算,C错误;1 mol C2H6含有7 mol共价键,标准状况下,2.24 L C2H6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7N A,故D错误。
专题一化学基本概念第2讲化学常用计量建议时间:40分钟1.(2016·海南卷)利用太阳能分解制氢,若光解0.02 mol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生成H2的质量为0.02 gB.可生成氢的原子数为2.408×1023个C.可生成H2的体积为0.224 L(标准状况)D.生成H2的量理论上等于0.04 mol Na与水反应产生H2的量解析:根据方程式2H2O===2H2↑+O2↑,光解0.02 mol水,可产生0.02 mol H2和0.01 mol O2。
则可生成H2的质量为0.04 g,A错误;可生成氢的原子数为2.408×1022个,B错误;可生成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为0.448 L,C错误;0.04 mol Na与水反应产生0.02 mol H2,D正确。
答案:D2.(2017·濮阳模拟)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 L C2H5OH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分子个数约为11.2N AB.将1 mol Cl2通入水中,HClO、Cl-、ClO-粒子数之和为2N AC.含3.0 g HCHO的水溶液中原子总数为0.4 N AD.3.4 g NH3中共用电子对数为0.6N A解析:标准状况下C2H5OH是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A错误;将1 mol Cl2通入水中,由于氯气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溶液中存在Cl2,所以HClO、Cl-、ClO-粒子数之和小于2N A,B错误;溶液中的溶质及溶剂都含有原子,所以含3.0 g HCHO的水溶液中原子总数远大于0.4N A,C错误;3.4 g NH3的物质的量是0.2 mol,由于每个分子中含有3个共用电子对,所以0.2 mol NH3中共用电子对数为0.6N A,D正确。
答案:D3.(2015·全国卷Ⅰ)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56470071)A.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2 L 0.5 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2N 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解析:D和H的质量数不同,则18 g D2O和18 g H2O的物质的量不同,所以含有的质子数不同,A错误;亚硫酸为弱酸,在水溶液中不完全电离,所以溶液中氢离子数目小于2N A,B错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则氧气来源于-1价的O元素,所以生成0.1 mol氧气时转移电子0.2N A ,C 正确;NO 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但常温下,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之间存在平衡,所以产物的分子数小于2N A ,D 错误。
专题一基本概念第2讲化学常用计量1.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58870008)A.在常温常压下,2.24 L SO2与O2混合气体中所含氧原子数为0.2N AB.50 mL 12 mol/L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C.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 AD.标准状况下,20 g D2O分子中所含中子数为10N A解析:A.在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 L/mol,所以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错误;B.只有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发生反应产生Cl2,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后,溶液变为稀盐酸,反应就不再发生,所以50 mL 12 mol/L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3N A,错误;C.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是O2获得电子,若消耗标准状况22.4 L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4N A,错误;D.标准状况下,20 g D2O的物质的量是1 mol,由于一个分子中含有10个中子,则1 mol分子中所含中子数为10N A,正确。
答案:D2.(2015·课标全国Ⅰ卷)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 58870009)A .18 g D 2O 和18 g 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 .2 L 0.5 mol/L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数为2N A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 .密闭容器中2 mol NO 与1 mol 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解析:A.D 和H 的质量数不同,则18 g D 2O 和18 g H 2O 的物质的量不同,所以含有的质子数不同,错误;B.亚硫酸为弱酸,水溶液中不完全电离,所以溶液中氢离子数目小于2N A ,错误;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则氧气来源于-1价的O 元素,所以生成0.1 mol 氧气时转移电子0.2N A ,正确;D.NO 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但常温下,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之间存在平衡,所以产物的分子数小于2N A ,错误,答案选C 。
2021年高考化学大二轮总复习专题二化学计量及其应用讲练[考纲要求] 1.理解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关计算不作要求)。
2.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能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4.了解溶液的含义。
5.理解溶液、溶解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6.掌握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一、抓“两看”,突破“状态、状况”陷阱一看“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
二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为“气体”(如CCl4、H2O、Br2、SO3、HF、己烷、苯等在标准状况下不为气体)。
题组一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 A( )(2)常温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 A( )(3)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9N A( )(4)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5)标准状况下,2.24 L HF含有的HF分子数为0.1N A( )二、排“干扰”,突破“质量、状况”陷阱题组二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状况2.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常温常压下,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为0.2N A( )(2)标准标况下,18 g H2O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 A( )(3)常温常压下,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 )三、记“组成”,突破“物质组成”陷阱题组三物质的组成与结构3.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在常温常压下,32 g 18O2中含有2N A个氧原子( )(2)17 g —OH与17 g OH-所含电子数均为10N A( )(3)相同质量的N2O4与NO2中所含原子数目相同( )(4)m g CO与N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为m28N A( )(5)4.5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的数目为0.3N A( )(6)30 g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4N A( )四、审“要求”,突破“离子数目”判断陷阱一审是否有弱离子的水解;二审是否指明了溶液的体积;三审所给条件是否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如pH=1的H2SO4溶液c(H+)=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无关;0.05 mol·L-1的Ba(OH)2溶液,c(OH-)=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
【师说雄关漫道】2015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课时作业1.(2013·江苏卷)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
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A.称量B.溶解C.转移溶液D.定容解析:称量时应左物右码,A项错;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需要玻璃棒引流,C项错;定容时不可将胶头滴管伸入容量瓶,D项错。
答案:B2.(2013·湖北联考)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苯中约含有N A个碳原子B.标准状况下,22.4 L H2中含中子数为2N AC.1 L 1 mol/L醋酸溶液中离子总数为2 N AD.1 mol Mg与足量O2或N2反应生成MgO或Mg3N2均失去2N A个电子解析:本题考查N A的计算及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的原理。
标准状况下,苯是液体,2.24 L苯远多于1 mol,A错误;H原子中没有中子,B错误;醋酸是弱酸,只能部分电离,C错误;完全反应时,1 mol镁只能失去2 mol电子,D正确。
答案:D3.(2013·太原模拟)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 mol O2与金属钠反应,O2不一定得到4N A个电子B.常温常压下的33.6 L氯气与27 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 AC.标准状况下,1.12 L水所含的分子数小于N AD.在含4 mol Si—O键的石英晶体中,氧原子的数目为4N A解析:当O2与钠反应生成Na2O2时,1 mol O2只能得到2N A个电子,A正确;1.5 mol Cl2与27 g铝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只有在标准状况下33.6 L Cl2的物质的量才是1.5 mol,故B错;1.12 L水在标准状况下为1 120 g,分子数远大于N A,故C错;在二氧化硅晶体中每有一个Si就形成4个硅氧键,所以含4 mol Si—O键时,为1 mol硅原子,对应的就为2N A 氧原子。
课时作业2 化学常用计量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双选)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18g18O2中含有N A个氧原子B.1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 AC.1mol H2与1mol Cl2反应生成N A个HCl分子D.1mol Ca变成Ca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 AE.1mol羟基中电子数为10N AF.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 N A解析:18g 18O2正好是0.5mol,1mol 18O2含有2mol氧原子,所以18g18O2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即为1N A,A项正确;1mol Cl2与金属、与氢气反应时,转移电子是2mol,与水、与碱反应时转移电子是1mol ,B项错;1mol H2与1mol Cl2反应生成2mol HCl,故C 项错;1mol Ca生成Ca2+时失去2mol电子,即2N A,D项正确;E项,1mol羟基中有9N A个电子;F项,在该反应中,每生成3mol I2,转移5N A个电子;本题选A、D。
答案:AD2.(2010·上海,7)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 AB.1.7g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 AC.1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D.标准状况下,2.24L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N A解析:“等物质的量”并不一定是1mol,故A错误;B中所含电子数为1.7g34g/mol×18=0.9mol,故B正确;1mol Na2O2中所含的离子总数为3N A,其中包括2mol Na+和1mol O2-2,故C错误;标准状况下,戊烷是液体,故D错误。
答案:B3.(2011·泉州模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在标准状况下,0.2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均为4.48L②当1mol气体的体积为22.4L时,它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③标准状况下,1L HCl和1L H2O的物质的量相同④标准状况下,1g H2和14g N2的体积相同⑤28g CO的体积为22.4L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A.①②③④B.②③⑥C.⑤⑥ D.④⑥解析:①错在不是任何物质,只能是气体。
②结论太片面,1mol 气体在温度和压强符合一定关系时,也能使体积占有22.4L 。
③错在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
⑤错在没有标明标准状况。
答案:D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量筒取 5.00mL 1.00mol/L 盐酸于5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可配制0.100mol/L 盐酸B .将固体加入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制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C .用10mL 质量分数为98%的H 2SO 4,用水稀释至100mL ,H 2SO 4的质量分数为9.8%D .质量分数为10%的氨水与质量分数为20%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的质量分数小于15%解析:A 项,有两点错误之处,第一步量筒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第二点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内进行,不允许在容量瓶内溶解;B 项,容量瓶不能用来直接盛装固体配制溶液,要将固体先在烧杯中溶解,冷却至室温转移到容量瓶中,B 项错误;C 项,由于硫酸的密度随着浓度的减小而减小,当加水稀释体积变为原来的10倍时,设浓、稀溶液的密度分别为ρ1、ρ2,由浓、稀溶液中溶质守恒得:1 000ρ1×98%98×10mL=1 000ρ2×w %98×100mL 整理得:w %=ρ1ρ2×9.8%,因ρ1>ρ2,故w %>9.8%,C 项错误;D 项,由于氨水的密度随着浓度的减小而增大,分析类似C 项,故不同浓度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时,混合液的质量分数小于15%。
答案:D5.(2010·江苏卷,5)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下,1L 0.1mol·L -1的NH 4NO 3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 N AB .1mol 羟基中电子数为10 N AC .在反应KIO 3+6HI===KI +3I 2+3H 2O 中,每生成3mol I 2转移的电子数为6 N AD .常温常压下,22.4L 乙烯中C —H 键数为4 N A解析:羟基(—OH)为9电子微粒,B 错;I 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每生成3mol I 2转移的电子数为5N A ,C 错;常温常压下,22.4L 乙烯不是1mol ,C —H 键数不是4N A ,D 错。
答案:A6.下列示意图中,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方框代表容器,容器中间有一个可以上下滑动的隔板(其质量忽略不计)。
将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同时充入容器,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同温同压下,分子数等于气体体积比,只有A 正确。
答案:A7.如图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两瓶内气体的描述一定正确的是( )A .所含原子数相等B .气体密度相等C .气体质量相等D .平均摩尔质量相等解析:在同温同压时,气体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成正比,和分子数也成正比,所以相同体积的气体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也相同,又因为所给的气体都是双原子分子,所以所含的原子数也相等,A 选项正确;因为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N 2和O 2只有在等物质的量混合时的平均摩尔质量等于NO 的摩尔质量;根据ρ1ρ2=M 1M 2和ρ=m V =M V m可以判断气体的质量和密度也不一定相等。
答案:A8.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l 2的摩尔质量与N A 个Cl 2分子的质量在数值和单位上都相等B .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 H 2,转移电子数为N AC .500mL 0.5mol·L -1Al 2(SO 4)3溶液中,含SO 2-4数目为0.75N AD .常温常压下,0.5 N A 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11.2L解析: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是“g·mol -1”,物质的质量单位是“g”,A 不正确;B 中转移电子数应为2N A ;500mL 0.5mol·L -1Al 2(SO 4)3溶液中,SO 2-4的物质的量为3×0.5mol·L -1×0.5L=0.75mol ,含SO 2-4数目为0.75 N A ,C 正确;0.5 N A 个一氧化碳分子为0.5mol ,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为0.5mol×22.4L·mol -1=11.2L ,但常温常压下要比11.2L 略大,D项不正确。
答案:C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把100mL 3mol·L -1的H 2SO 4跟100mLH 2O 混合,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变为1.5mol·L-1B.把100g 20%的NaCl溶液跟100g H2O混合后,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0%C.把200mL 3mol·L-1的BaCl2溶液跟100mL 3mol·L-1的KCl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c(Cl-)仍然是3mol·L-1D.把100mL 20%的NaOH溶液跟100mL H2O混合后,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0%解析:A错,因为100mL 3mol·L-1的H2SO4跟100mL H2O混合后的体积小于200mL;B 正确,w=100g×20%/(100g+100g)=10%;C错,因为3mol·L-1的BaCl2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为6mol·L-1,混合后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大于3mol·L-1;D错,因为NaOH溶液的密度大于1g·mL-1,加入水的质量等于100g,所以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10%。
答案:B10.有3份等质量的小苏打,第1份直接与过量盐酸反应;第2份先加热,使其部分分解后,再与过量盐酸反应;第3份先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后,再与过量盐酸反应。
假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实际消耗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和V3,则V1、V2和V3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V1>V2>V3B.V1>V3>V2C.V2>V3>V1D.V1=V2=V3解析:3份小苏打质量相等,无论是直接与盐酸反应,还是部分分解或完全分解后与盐酸反应,最终得到的是NaCl溶液,其中Cl-来自于盐酸,Na+来自于NaHCO3,3份小苏打消耗盐酸的体积相同。
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50分)11.(12分)(2011·龙岩模拟)一定质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标准状况下的一定质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Y2(l)+3O2(g)===XO2(g)+2YO2(g),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是672mL,密度是2.56g/L,则:(1)反应前O2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XY2分子中X、Y两元素的质量比是3:16,则X、Y两元素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写元素符号)。
解析:(1)由反应XY2(l)+3O2===XO2(g)+2YO2(g)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变化为0,故V(O2)=672mL。
(2)由m=ρV,生成物的质量m=0.672L×2.56g/L=1.72g,XY2+3O2===XO2+2YO2,0.01mol 0.03mol所以M (XY 2)=1.72g -0.03 mol×32g/mol 0.01 mol=76g/mol ;(3)由A r 2A r =316,A r (X)+2A r (Y)=76,得A r (X)=12,A r (Y)=32,则X 为C ,Y 为S 。
答案:(1)672mL (2)76g/mol (3)C S12.(12分)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神,臭氧比氧气具有更强的氧化性。
实验可将氧气通过高压放电管来制取臭氧:3O 2=====放电2O 3(1)若在上述反应中有30%的氧气转化为臭氧,所得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g/mol(保留一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