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题归类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165.00 KB
- 文档页数:7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方法总结及类型归类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乘除法篇一、乘法:1.含有25和125的因数算式:例如①:25×42×4.我们可以交换因数位置,使算式变为25×4×42,因为25×4=100.同样含有因数125的算式要先用125×8=1000.例如②:25×32,我们要根据25×4=100将32拆成4×8,原式变成25×4×8.例如③:72×125,我们根据125×8=1000将72拆成8×9,原式变成8×125×9.重点例题:125×32×25=(125×8)×(4×25)2.含有5或15、35、45等的因数算式:例如:35×16.我们可以将16拆分成2×8,这样原式变为35×2×8.因为这样就可以先得出整十的数,运算起来比较简便。
3.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例如:56×32+56×68.我们可以提出56,将算式变成56×(32+68)。
如果是56×132—56×32,同样提出56,算式变成56×(132-32)。
注意:56×99+56应该想99个56加上1个56应为100个56,所以原式变为56×(99+1),或者56×101-56=56×(101-1)。
另外,可以综合运用,例如:36×58+36×41+36=36×(58+41+1)。
4.乘法分配律的另外一种应用:例如:102×47.我们可以先将102拆分成100+2,算式变成(100+2)×47.然后将括号里的每一项都要与括号外的47相乘,算式变为:100×47+2×47.例如:99×69,我们将99变成100-1,算式变成(100-1)×69.然后将括号里的数分别乘上69,注意中间为减号,算式变成:100×69-1×69.二、除法:1.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乘积:例如:÷125÷8,我们可以将算式变为÷(125×8)=÷1000.2.例如:630÷18,我们可以将18拆分成9×2,这时原式变为630÷(9×2),注意要加括号,然后打开括号,原式变成630÷9÷2=70÷2.三、乘除综合:例如6300÷(63×5),我们需要打开括号,此时要将括号里的乘号变为除号,原式变为6300÷63÷5.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加减法篇一、加法:1.利用加法交换律,例如:254+158+246,我们可以将算式变为246+158+254.我们发现254和246相加可以凑成整百,因此交换158和246的位置,变成254+246+158.同样地,对于365+458+242这个算式,我们可以利用加法结合律,将后两个加数相加成整百数,变成365+(458+242)。
初三物理计算题型总结归纳物理是一门重要而有趣的科学学科,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物理计算题是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初三阶段,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物理计算题,这些题目既考察了我们的计算能力,又能够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
本文将对初三物理计算题进行总结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和解题技巧。
一、力的计算题力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我们需要掌握如何计算力的大小和方向。
在解决力的计算问题时,我们可以使用牛顿第二定律,并结合分解力的方法来求解。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力的计算题目: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10N的水平力和一个5N的竖直力作用,求合力和合力的方向。
2. 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10N的斜向力和一个5N的竖直向上的力作用,求合力和合力的方向。
3.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的大小是6N,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另一个力的大小是4N,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在解决这些类型的题目时,我们需要注意将力的大小和方向进行画图表示,然后根据力的特性来求解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二、功的计算题功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表示了力在空间移动过程中所做的功。
计算功时,我们需要注意力和位移的方向。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功的计算题目:1. 一个力为10N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一个位移为5m的力,求物体所做的功。
2. 一个力为8N的物体在垂直方向上受到一个位移为10m的力,求物体所做的功。
3.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为6N,位移为2m;另一个力为4N,位移为3m。
求物体所做的功。
在解决这些类型的题目时,我们需要注意力和位移的方向,同时考虑到功的正负问题。
三、能量的计算题能量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表示了物体进行运动和变形时所具有的能力。
计算能量时,我们需要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转化的原则。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能量的计算题目: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3m高的地方自由落下,求物体在地面上的动能。
初中计算题知识点总结数学加法:加法运算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的运算。
例如,3 + 5 = 8。
减法:减法运算是指用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
例如,7 - 4 = 3。
乘法:乘法运算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的运算。
例如,4 × 6 = 24。
除法:除法运算是指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运算。
例如,12 ÷ 3 = 4。
四则运算的运算次序:四则运算中,乘法和除法的计算优先于加法和减法。
如果有多个运算符号在一起,先进行乘法和除法的运算,再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运算。
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
有理数之间的运算遵循一般的算术法则,包括加减乘除。
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加减乘除是初中生经常会遇到的计算题型。
分数的加减运算需要先找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并将分数化为相同的分数,然后进行相应的运算。
分数的乘法是直接将分子相乘,并将分母相乘。
分数的除法是将除数取倒数,然后与被除数相乘。
百分数的计算:百分数是指以100为基数的百分数。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有着密切的关系。
百分数的计算主要包括百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之间的转换。
小数的计算:小数是指有小数点的数。
小数的计算和整数的计算原理基本相同,主要包括小数的加减乘除和小数的化简问题。
除法的运算规则:在除法运算中,除数不为零。
当被除数与除数都是正数时,商为正数;当被除数与除数都是负数时,商为正数;当被除数与除数异号时,商为负数。
被除数除以除数的商叫做商数。
小数除法:小数除法是指被除数或除数中至少有一个是小数的除法。
小数除法的计算需要将小数除式化为整数除式或化简为简便的分式后再进行计算。
数学计算题在初中学习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不仅是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和检验,更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计算能力的考验。
希望通过这些知识点的总结,能够帮助初中生更好地掌握计算题的解题技巧,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九年级数学计算题知识点归纳总结在九年级数学学习中,计算题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涉及到各个知识点的运用和理解。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下面将对九年级数学计算题的常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整数运算1. 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法则,包括整数与整数之间的运算以及整数与分数之间的运算。
2. 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等于该数本身,负数的绝对值等于该数的相反数。
二、分数运算1. 分数四则运算:分数的相加、相减、相乘和相除。
2. 分数的化简:将分数化简为最简形式。
3. 分数的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比较。
三、代数式与方程1. 代数式的计算:将代数式中的字母与实数相结合,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
2. 多项式的运算:包括多项式的加减法和乘法。
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通过移项和化简,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四、几何运算1. 直角三角形的计算: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的运用。
2. 三角形的计算:包括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角的计算以及边的计算等。
3. 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周长计算等。
五、百分数与比例1. 百分数的计算:百分数的转化、百分数的加减乘除等。
2. 比例与比例运算:比例的性质、比例的计算以及比例的应用等。
六、统计与概率1. 统计与分析: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等。
2. 概率的计算: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计算概率。
以上仅列举了九年级数学计算题常见的知识点,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能够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
通过反复训练和巩固,同学们将能够在计算题中熟练运用这些知识点,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
祝同学们在九年级数学学习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计算题汇总机械运动 计算题1.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条90cm 长的引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引火线燃烧的平均速度是0.6cm/s,点火者点着引火线后,以5m/s 的平均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700m远的安全地区? 2.(04南宁)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 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 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求:(1)轿车从A地到B 地用多少小时?(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 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3.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若火车速度为80km /h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司机在鸣笛后2s 时听到自隧道口处的山崖反射的回声,则鸣笛时火车到隧道口的距离是多少m.4.右表是由攀枝花开往北京西的K118次列车经过一些车站的时刻表,请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列车在下列区间运行的平均速度.①攀枝花→成都; ②宝鸡→北京西; ③攀枝花→北京西.5.甲、乙两车都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甲的速度大小为20m/s ,乙的速度大小为15m/s. a. 若甲和乙的速度方向都向西,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应向哪个方向运动?速度为多大?b. 若甲的速度方向向西,乙的速度方向向东,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哪个方向运动?速度为多大? 6.甲、乙两物体分别以2m /s 和10.8km /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甲物体在乙物体前方20m,问:乙物体能否追上甲物体,若能,则需要多长时间?7.A 车长为200m,速度是30m /s,B车长300m,速度为20m/s,求两车超车和错车的时间.8.一队士兵以v1=2m/s 的速度匀速前进,队伍长1200 m,骑兵通讯员以v 2=10m/s 的速度从队尾奔向队首传达命令,到达队首后又立即掉头以原速返回,求通讯员往返一次用了多少时间?计算题(二) 1.右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含义是什么?按交通规则要求,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凯里需要多少分钟?2.敏捷的雨燕每秒能走48m,凶猛的鹰在捕捉猎物时,每分钟飞行距离可以达到2700m ,比一比,他俩谁是冠军?3. 一辆汽车在与铁路平行的公路上行驶,追赶一列长320m的列车。
小学生计算题知识点总结
一、加法
1. 加法运算的定义:加法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的和。
2. 加法的基本性质:结合律、交换律、零律。
例如:a+b=b+a, a+b=0, a+a=2a
3. 加法的进位和不进位:个位上两个数相加小于10时,不需要进位;大于等于10时,需要进位。
4. 加法的解题方法:纵式加法、横式加法、感觉加法。
二、减法
1. 减法运算的定义:减法是指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差。
2. 减法的基本性质:减法不满足交换律。
3. 减法的退位和不退位:两个数相减时,被减数小于减数时需要借位。
4. 减法的解题方法:纵式减法、横式减法、感觉减法。
三、乘法
1. 乘法运算的定义:乘法是指两个数相乘的结果。
例如:a×b=ab
2. 乘法的基本性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例如:a×b=b×a,(a+b)×c=a×c+b×c
3. 乘法的进位和不进位:乘法的进位是指相乘的两个数上的个位相乘得到的进位。
4. 乘法的解题方法:纵式乘法、横式乘法、乘法口诀。
四、除法
1. 除法运算的定义:除法是指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商。
例如:a÷b=ab
2. 除法的基本性质:除法不满足交换律。
3. 除法的余数和商:余数是指两个数相除的余数,商是指两个数相除得到的商。
4. 除法的解题方法:长除法、短除法。
以上就是小学生计算题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小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理解,相信小学生们一定能够掌握这些基本的计算技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小学数学计算题知识点汇总整数四则运算1 整数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 整数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
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 整数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
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一个因数× 一个因数 =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4 整数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小数四则运算1. 小数加法:成一个数的运算。
2. 小数减法: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3. 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4. 小数除法: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5. 乘方: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分数四则运算1. 分数加法:成一个数的运算。
2. 分数减法: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 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专题分式计算解答题重点题型分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式计算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内容,其常见的题型包括分式的加减法、除法与乘法。
它的重点概念、解题思路、练习技巧和错误原因,都是该学科的重要知识点,因此有必要对其重点题型做一个分类的总结。
一、分式加减法1.本加减法分式加减法是分式计算中最基本的操作,涉及分子和分母的加减,最常见的题型有两类:(1)同分式加减:即分子和分母都相同的分式之间的加减,如: 2a/3+1a/3。
(2)不同分式加减:即分子和分母不同的分式之间的加减,如:2a/3+1b/4。
2. 代数式加减法此类题型主要涉及分式与代数式之间的加减运算,其最常见的题型有两类:(1)分式与整数的加减:如:1/2+3。
(2)分式与单项式的加减:如:2a/3+b/4。
二、分式乘法1.本乘法此类题型涉及分式的乘法运算,其最常见的题型有两类:(1)分式乘以整数:如:1/2×4。
(2)分式乘以单项式:如:2a/3×b/4。
2.学高阶乘法此类题型涉及分式的乘号乘以一个量的乘法运算,即常见的“三乘法”,既分式乘以一个量(一般都是有理数),如:1/2×1/3。
三、分式除法此类题型涉及分式的除号除以一个量的除法运算,最常见的题型有:(1)分式除以整数:如:1/2÷4。
(2)分式除以单项式:如:2a/3÷b/4。
(3)分式除以一个量:如:1/2÷1/3。
总之,分式计算解答题重点题型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式加减法、分式乘法及分式除法。
如何准确理解问题,采取正确的求解方法,才是学生学习分式计算的关键。
首先学生应该加强大量的练习,理解基础知识并牢记解题技巧,从而掌握解决各类问题的经验。
其次,学生应细心思考,善于思考,多查看练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免出现同样的错误。
最后,学生应合理安排昂,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对寝题中遇到的困难多加思考,以此提升分式计算的能力。
分式计算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通过理解教材内容,结合例题练习,能够准确掌握分式计算的重点题型,才能达到数学学习、技能提升的目的。
初一下册计算题知识点总结一、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1. 加法计算:在加法计算中,要熟练掌握竖式加法的计算方法。
在进行竖式加法计算时,要注意对齐,从右向左进行计算,将每一位的数相加,并注意进位的处理。
2. 减法计算:在减法计算中,要熟练掌握竖式减法的计算方法。
在进行竖式减法计算时,要注意对齐,从右向左进行计算,需要借位时,要注意借位的处理。
3. 乘法计算:在乘法计算中,要熟练掌握竖式乘法的计算方法。
在进行竖式乘法计算时,要注意对齐,从右向左进行计算,按位相乘,注意进位的处理。
4. 除法计算:在除法计算中,要熟练掌握长除法的计算方法。
在进行长除法计算时,要将被除数和除数对齐,从左向右进行计算,找到商的每一位数,并进行逐位计算,注意处理余数和小数的情况。
二、有关计算的应用题1. 有关分数的计算:要熟练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法计算方法,进行分数计算时,要通分、约分,并注意化简分数的运算规则。
2. 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要熟练掌握百分数的加减乘除法计算方法,进行百分数计算时,要将百分数转化为小数或分数进行计算。
3. 有关比例的计算:要熟练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进行比例计算时,要注意各个比例项之间的关系,并灵活运用比例的计算规则。
4. 有关三角形的计算:要熟练掌握三角形的计算方法,进行三角形计算时,要灵活应用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5. 有关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计算:要熟练掌握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计算方法,进行长方体和立方体计算时,要灵活运用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6. 有关货币的计算:要熟练掌握货币的加减乘除法计算方法,进行货币计算时,要注意货币的进位和退位规则。
三、计算题中的应用技巧1. 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在进行大数计算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如在加法计算中,可以采用逐位相加的方法,而在乘法计算中,可以采用列竖式的方法。
2. 灵活运用计算法则在进行计算题时,要灵活运用计算法则,如在进行乘法计算时,要注意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等运算法则,以简化计算步骤。
小学五年级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总结练习小学数学简便运算归类练习一般来说,这四个运算的计算顺序是:当有括号时,先计算括号中的一个;如果没有括号,应首先计算二级操作,然后计算一级操作。
如果只有一级操作,则应从左到右计算。
一、简便运算一般有5种方法:1.四舍五入法:将一个数字加或减,使之成为10、100和1000的数字。
2.相交法:通常称为组合法。
几个数字被加和减,它们的位置被交换,形成一个十、十、一千的整数。
3.去括号法:有时在计算含有括号的算式时,通过去除括号,可使运算简便,但要注意的是去括号后的符号变化。
4、运用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5.减法属性:a-b-c=a-c-b=a-(b+c)除法属性:a÷b÷c=a÷c÷b=a÷(b)×c)a、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随意“带符号搬家”12.06+5.07+2.9430.34+9.76-10.3425×7×434÷4÷1.7102×7.3÷5.141.06-19.72-20.287.2+2.2×1.22.6÷1.3+8.7b、当同级操作需要添加或删除方括号时,即添加或删除方括号时,方括号前面会有一个加号或乘法号,可以直接添加或删除,而方括号前面会有一个减号或除号,并且应更改方括号中的符号。
700÷14÷518.6÷2.5÷0.41.06×二点五×45.68+(5.39+4.32)19.68-(2.97+9.68)1.25×(8÷0.5)0.25×(4×1.2)1.25×(213×0.8)三、两种典型的乘法分布规律a、括号里是加或减运算,与另一个数相乘,注意分配。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计算题汇总
机械运动计算题
1.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条90cm长的引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引火线燃烧的平均速度是0.6cm/s,点火者点着引火线后,以5m/s的平均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700m远的安全地区?
2.(04南宁)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
求:(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3.右表是由攀枝花开往北京西的K118次列车经过一些车站的时刻表,请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列车在下列区间运行的平均速度.
①攀枝花→成都; ②宝鸡→北京西
练习:
1.右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含义是什么?按交通规则要求,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凯里需要多少分钟?
2.敏捷的雨燕每秒能走48m ,凶猛的鹰在捕捉猎物时,每分钟飞行距离可以达到2700m ,比一比,他俩谁是冠军?
3. 若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右图为他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 发票。
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
4. 一物体作直线运动,在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后4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求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凯里 12km 40km/h
5. 南京长江大桥下层铁路桥全长6772m ,其中江面正桥长1572m ,一列长428m 的火车完全通过正桥用了100s ,试计算这列匀速行驶的火车完全通过铁路桥共需多少时间?
声现象
一、声与光的问题 由于光速远远大于声速,且日常问题涉及的路程不长,因此光传播所用的时间常可忽略不计,故声传播所用时间近似等于看到光后与听到声音的时间间隔即
声v S t /=∆
例1. (河北)某人看见闪电经过5s 才听到雷声,那么,打雷处到这个人的距离约为___________m 。
例2. (江西)百米赛跑时,起跑点的枪声需要经_______s 时间才能传给终点的计时员。
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问题
我们首先要明确声音在两种不同介质中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不同,声音在介质I 中传播快所用时间少,声音在介质II 中传播慢,所用时间多,两次听到的时间间隔∆t t t =-21,即 ∆t S v S v =-21
例3. 为了测定声音在钢中的传播速度,取一长L =664米的钢轨,在其一端
用铁锤沿钢轨方向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记录指出两次响声相隔时间t=1.87s,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 m s
空
=332/,求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
三、回声问题的计算
这一类问题,一定要注意产生回声时,声运动的路程是声源发声时(声
源不动)距障碍物距离的二倍,即S
v t =声
2
例4. (新疆)人对着山崖喊话,经过t=2s后听到回声,喊话人到山崖的直线
距离是()
A. 680m
B. 340m
C. 170m
D. 17m
例5. 一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S1=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
行驶S2=40m后,司机刚好听到笛声的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
分析:画草图
密度计算典型题分类
质量相等问题:
1、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煤油、硫酸,则液面最高的是
2、一块体积为100厘米3的冰块熔化成水后,体积多大?
3、甲、乙两物体,质量比为3:2,体积比为4:5,求它们的密度比。
4、一定质量的水全部凝固成冰,体积比原来
一定质量的冰全部熔化成水,体积比原来
体积相等问题:
1、一个瓶子能盛1千克水,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千克酒精?
2、某空瓶的质量为300 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800g,若用该瓶装满某液体后
总质量为850g,求瓶的容积与液体的密度。
3、工厂里要加工一种零件,先用木材制成零件的木模,现测得木模的质量为
560g,那么要制成这样的金属零件20个需几千克这样的金属?(木模密度为0.7×103Kg/m3,金属密度为8.9×103Kg/m3。
)
4、某台拖拉机耕1m2的地需消耗柴油1.2g,若拖拉机的油箱容积为250升,
问装满一箱柴油可以耕多少平方米的土地?
(柴油的密度为0.85×103Kg/m3)
5、某工程师为了减轻飞机的重量,将一钢制零件改成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
少1.56Kg,则所需铝的质量为多少?(钢的密度为7.9×103Kg/cm3,铝的密度为2.7×103Kg/cm3)
6、某烧杯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50克,放入一合金块后溢出部分水,这时总
质量为500克,取出合金块后,烧杯和水的质量为300克,求合金的密度。
密度问题:
1、地质队员测得一块巨石的体积为20m3,现从巨石上取得20cm3的样品,
测得样品的质量为52g,求这块巨石的质量。
2、某同学在“测液体的密度”的实验中,
测得的数据如右下表。
⑴该液体的密度是 kg/m 3
⑵表中的m 值是 g 。
3.一体积为0.5dm 3的铜球,其质量为2580g,,问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
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多大?
4.用盐水选种需用密度是1.1×103kg/m 3的盐水,现要配制500cm 3的盐水,称得它的质量为600g ,这样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需加盐还是加水?应该加多少?
5、有一捆细铜线,质量是8.9 kg ,横截面积是2 m m 2,铜密度是8.9×103 kg/m 3
,
求这捆铜线的长度。
6、一天小明看到液化气公司价格牌上标有:冬季 55元/瓶,夏季 51元/瓶。
他寻思为什么夏季价格低?查资料可知:液化气冬季密度为0.88×103 kg/m 3 ,夏季密度为0.8×103 kg/m 3 ,液化气瓶的容积为0.015 m 3 通过计算比较冬季与夏季液化气价格的高低。
若两季价格一样,则夏季应标价多少?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g) 22 38 m 液体的体积(cm 3) 15 35 40
7、某地要塑造一个花岗岩人体的全身像,已知模特质量为50千克,塑像高
度为模特身高的3倍。
若花岗岩的密度为2.6×103kg/m3,人的密度为1.0×103kg/m3,求塑像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