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日光温室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69 MB
- 文档页数:48
日光温室辣椒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无公害蔬菜是指农药残留、硝酸盐、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等有害物质含量和病原菌微生物不超标、不造成环境污染的商品蔬菜。
它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安全和营养,即对环境保证安全,对人体确实有营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变化,人们对严冬和早春辣椒供应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从调整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的种植结构和实现辣椒的周年供应出发,夏县已发展近3万亩日光温室辣椒无公害生产基地。
辣椒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含有较多量的抗坏血酸(维生素C),每l00克鲜果含水分70~93克,淀粉4.2克,蛋白质1.2~2.0克,维生素C 73~342毫克,干辣椒则富含维生素A,辛辣味是因含有辣椒素。
辣椒在青果期采收作为商品时,习惯上又称青椒。
一、主要生物学特性1.形态特征辣椒在温带地区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在热带地区则为多年生。
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构成。
(1)根辣椒的根系不发达,根系入土不深,多分布在植株周围45厘米,深度l0~15厘米的耕层内。
根的最前端有l~2厘米的根毛区,其上密生根毛。
根毛的寿命虽只有几天,但因密度大,是根系中吸收肥水能力最强的部分。
根基部不易产生不定根,根受伤后再生能力也差。
(2)茎茎坚韧直立,木质部发达。
腋芽萌发力较弱,株冠较小,适宜密植。
茎顶端出现花芽后,以双杈或三权分枝继续生长。
辣椒有无限分枝和有限分枝两种类型。
有限分枝类型多为簇生椒,一般做为观赏栽培。
生产上栽培的辣椒品种多数为无限生长类型。
主要特点提:植株高大,生长茁壮,当主茎长到7~15片叶时顶端现蕾,花蕾以下2—3节出生2~3个侧枝,果实着生分杈处。
以后这2~3个倾4枝再行分杈,如此连续不断,若条件允许可生长成灌木状。
(3)叶单叶互生,卵圆形或长卵圆形,叶面平滑,绿色,微有光泽,叶子大小依品种不同而异。
(4)花花为雌雄同株的两性花,行自花授粉,其天然性杂交率在10%左右。
为常异交植物,辣椒花冠白色,个别有浅蓝、灰紫和绿白色,基部连合成筒状;雄蕊5~7枚,围绕雌蕊生于花冠近基部,花药长卵圆形,内有花粉;雌蕊1个,子房上位,大部分为高出花药的长柱花,短柱花授粉不良,落花率高。
日光温室辣椒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摘要】日光温室辣椒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对环境友好且产品质量高。
在温室设置与环境控制方面,选择合适的温室类型和控制温度、湿度等因素是关键。
优质辣椒品种选择与扦插培育能够提高产量和品质,科学施肥与灌溉管理则是保证作物健康生长的基础。
在病虫害防治技术方面,采用生物防治和定期清理杂草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采收与贮藏处理要注意时机和方法,确保辣椒保持新鲜和营养。
日光温室辣椒生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在于提高产量及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保护环境。
推广应用该技术有利于改善农产品质量和保护消费者健康,展望未来该技术的发展将更加智能化和绿色化,为农业生产注入新动力。
【关键词】日光温室、辣椒、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温室设置、环境控制、品种选择、扦插培育、施肥、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贮藏处理、重要性、推广、应用、意义、展望、发展。
1. 引言1.1 日光温室辣椒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日光温室辣椒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是指在温室环境下,采用无污染无化学农药的方法种植辣椒,以保障辣椒的品质和安全。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日光温室辣椒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采用日光温室种植辣椒,可以有效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提高辣椒的产量和品质。
无公害生产的辣椒不含有害物质和农药残留,更加安全健康。
这种种植技术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还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近年来,日光温室辣椒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和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辣椒的产量和品质,为种植户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日光温室辣椒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推广,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温室设置与环境控制温室设置与环境控制是日光温室辣椒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日光温室辣椒栽培技术一、辣椒的形态特征及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辣椒的形态特征1、根:辣椒主根不很发达,根量少,入土浅,根群一般分布在25~30cm深的表土层中,在育苗移栽条件下,由于主根被切断,主要根群仅分布在10~15cm厚的土层内。
根系的再生能力弱,茎基部不易发生不定根。
为此,在育苗移栽时应尽量采取护根育苗。
2、茎:辣椒的茎木质化,较坚韧,可直立生长,在栽培中不需支架。
根据辣椒的分枝结果习性可分为无限分枝与有限分枝两种类型。
目前我县生产中的辣椒大都是无限分枝类,即当主茎长到7—15片真叶时,茎端开始形成花蕾,以后逐渐长出侧枝和二杈分枝。
习惯上把主茎上结的第一个果称为“门椒”;—级分枝上结的2个果称为“对椒”;二级分枝上结的4个果称为“四门斗”;三级分枝上结的8个果称为“八面风”;再往上因结的果较多,称为“满天星”。
这种类型的辣椒;在第一花下面的主茎与叶腋间的均可抽生侧枝;俗称之为“鸡毛腿”,栽培中应将其及早摘除(俗称打杈)以减少养分消耗,有利于通风透光。
有限生分枝类型(如三樱椒)分枝规律是:当主茎生长到14---18片真叶时,顶芽形成花芽,由花芽下面的腋芽抽生分枝,称为“侧枝”,当侧枝顶芽再形成花芽后,在花芽下面再抽生侧枝,称为“副侧枝”。
当副侧枝顶芽再次形成花芽后,植株便停止生长,不再分杈,俗称“封顶”。
3、叶:辣椒叶片为单叶,互生,卵圆形或长卵圆形,无缺刻叶面光滑,微有光泽,氮素充足时叶片较长,钾肥充足时叶幅较宽;氮素过多,夜温过高时叶柄长,且顶端嫩叶凹凸不平,夜温低时叶柄短;土壤干燥时,叶柄稍弯曲,叶身下垂;土壤含水量过高时,则会使整个叶片萎蔫下垂。
4、花:辣椒花较小,花色为白色或绿色,无限分枝型品种多为单生花,有限分枝型品种多为簇生花。
辣椒第一朵花一般出现在主茎7---15节上,早熟品种出现节位低,晚熟品种出现节位高。
辣椒花为雌雄同花的两性花,自花授粉,其天然杂交率在10%左右,为常异交授粉作物。
通渭县日光温室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1. 引言1.1 通渭县日光温室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概述通渭县日光温室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是指在通渭县利用日光温室进行辣椒种植,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进行管理,以确保辣椒的质量安全和环境友好。
这种技术结合了现代农业生产理念,旨在提高辣椒产量和质量的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通渭县日光温室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特点包括选址要求严格,需要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温室建设要符合标准,保证充足的采光和通风条件;种苗选用要注意选购优质、无病虫害的种苗,并严格进行管理和保养;栽培管理要科学合理,包括适时施肥、浇水和植物生长调节等工作;病虫害防治要及时有效,采用无公害的方法进行防治,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
通过推广通渭县日光温室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辣椒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减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为农业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在未来,该技术有望在通渭县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农民带来更丰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选址要求选址要求是日光温室辣椒无公害栽培的第一步,选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后期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
在选择种植温室的位置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选址应该选择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
阳光充足是辣椒生长的基本条件之一,可以促进植株光合作用的进行,使植株健壮生长。
通风良好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产量和质量。
选址要远离有害气体和污染源。
在通渭县日光温室辣椒无公害栽培过程中,环境的清洁度对植株的生长至关重要,如果选址附近有污染源,会对植株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影响辣椒的品质和食用安全。
选址要离水源近,方便农作物的灌溉。
通渭县地处黄土高原,降雨不足,辣椒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选择离水源近的地方可以减少灌溉过程中的损耗和成本,保障植株的水分供给。
在选址时需要综合考虑阳光、通风、污染源和水源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位置是日光温室辣椒无公害栽培成功的第一步。
无公害生产-温室辣椒的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1温室春提早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温室春提早辣椒栽培目的主要为春夏市场供应辣椒。
该茬辣椒育苗期处在冬季寒冷季节,定植后外界气温逐渐回升,温光条件对辣椒生育有利,采收期比大中棚辣椒早,前期产量也比较高。
根据辣椒植株的长势和市场需要,还可延迟采收到立秋前。
春提早栽培是温室辣椒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
1.1选用优良抗病品种为满足市场对鲜食辣椒的需求,适应该茬辣椒的生产特点,应以大果型辣椒为主,如新椒3号、新椒6号,也可选择微辣类型的品种,如津椒3号、中椒3号等。
1.2培育无病壮苗1.2.1播前准备可采用电热温床育苗。
1.2.2播种在博州地区,这茬辣椒适宜播种期为12月上中旬。
生产上多用催芽后撒播的方法,播后再作覆盖。
1.2.3苗期管理播后可紧贴床面盖一层地膜保温保湿,出苗后及时揭除,之后在床面上覆O.3厘米厚的细土一层,以防床土表层裂缝。
幼苗出齐后,降低床温,掌握温度管理为:白天高,夜间低;晴天高,阴天低。
土温一般控制在20℃左右。
尽量增加光照时问和强度,切勿使床内湿度过大,避免苗期病害。
若苗缺水,可在晴天上午酌情补水,分苗前3~4天进行低温炼苗。
分苗在3~4片真叶时进行,可分在苗床或营养钵内,分苗后3~5天内提高床温,若遇高温和强光时,可采用盖帘遮光的办法,防止幼苗萎蔫。
1.3定植1.3.1定植前的准备前茬作物收获结束后,立即清除残株杂草等地表所有杂物。
深翻20~30厘米,然后闭棚熏蒸。
每立方米用硫磺粉4克、80%敌敌畏O.1克及锯末8克点燃,封闭一昼夜,再打开通风口大放风。
每亩施入优质农家肥或腐熟沼液5OOO~6O0O公斤,磷酸二铵、硫酸钾各30公斤,与土壤混匀整平,采用膜下灌水,可提高地温,降低湿度,减少病害,有条件的地方可在膜下安装滴灌系统。
1.3.2定植当苗子长至15-20厘米,有9——11片真叶,已现蕾时可进行定植。
定植前适当炼苗,淘汰病苗、杂苗、弱苗,按大小分级,并用药剂处理幼苗,防止苗带病虫进人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