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降钙素原在诊断血液透析病人感染中价值的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2
降钙素原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其意义,为感染性疾病的的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我院326例病例进行PCT检测并评估。
结果选取PCT≥0.1ng/ml为阳性阈值,细菌组的阳性率为84.1%,病毒组的阳性率为22.1%。
二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疾病中高表达,可用于鉴别细菌性感染和非细菌性感染。
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降钙素原应用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6-0094-01降钙素原(PCT)是一种无活性的降钙素(CT)前体糖蛋白,在正常人体中含量很少,体外稳定性高,非感染时PCT主要有甲状腺髓质产生,但目前尚未明确其所有的产生途经,而病理情况下,甲状腺以外的其他组织器官都可产生降钙素原。
降钙素原浓度显著增高的情况有严重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脓毒症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但病毒感染、过敏和自身免疫时降钙素原不升高或轻度升高,现全面搜集我院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2013年间入住我院的感染患者326例,其中男性患者147例,平均年龄32.4岁,女性患者179例,平均年龄41.5岁。
经血清免疫学检测后,男性患者中,细菌感染89例,病毒感染58例。
女性患者中细菌感染106例,病毒感染73例。
对这326例患者分为细菌性感染组和病毒性感染组。
另随机选取50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
将上述三组进行血常规、PCT检测。
1.2 方法对住院患者当天使用药物治疗前,进行静脉抽血化验,PCT检测以及细菌培养等。
1.3 检测标准将PCT检测结果分为四个等级,即0-0.1ng/ml,0.1-0.5ng/ml,0.5ng/ml-2ng/ml,2ng/ml以上。
根据张代民2007年所著文献,采取PCT≥0.1ng/ml为阳性阈值[1]。
降钙素原(PCT)定量检测在血流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荣幸;张景艳【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降钙素原(PCT)定量检测在血流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抽调我院收治的980例患者,根据降钙素原定量检测以及送检血液培养结果分析,结果有效937例,比较血清PCT浓度与血培养结果关系,以及PCT浓度在假丝酵母菌、革兰阳性菌以及革兰阴性菌之间差异,分析其中31例经多次PCT检测的血培养阳性患者预后。
结果血培养阴性患者的PCT为0.35(0.10~1.66)μg/L,阳性患者的PCT为2.22(0.55~11.57)μg/L,PCT在假丝酵母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中阳性率分别为76.5%、71.4%、86.8%,31例多次接受PCT检测血培养阳性患者中,PCT进行性下降预后效果良好,均值预后不良。
结论降钙素原定量检测可快速准确诊断血流感染情况,为预后治疗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2页(P62-62,63)【关键词】降钙素原;定量检测;血流感染【作者】荣幸;张景艳【作者单位】吉林省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吉林四平136000;吉林省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吉林四平1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当前临床用药中,因激素以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血流感染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血流感染是指真菌或细菌侵入到血流中而导致患者出现的一种全身性感染疾病,血流感染发生后,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增加病死率,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1]。
临床认为血培养为血流感染诊断的金标准,但一次性的血培养时间最少为24~48 h,且不能排出感染,因此寻找一种快速有效的诊断方法是临床治疗的关键。
本次研究中,重点研究分析PCT定量检测在血流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从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同时接受PCT检测以及血培养的980例患者,且所选取的患者的PCT送检时间以及血培养送检的时间相差不多于24 h。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在感染疾病治疗中的价值摘要:目的:对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在感染疾病治疗中的价值进行研讨。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两个年度内进行健康检查的女性患者140例,并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无妇科感染性疾病的人员共70例,观察组的70例患者全部具有不同程度的妇科感染性疾病,观察分析两组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相比于治疗前水平明显下降(P<0.05)。
结论:在临床妇科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应用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的方法能够对患者的感染情况明确的反应,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从而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提升疗效,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感染疾病临床中有多种疾病都是由细菌感染所引起,比如妇科疾病与呼吸道系统疾病等。
而妇科疾病具有易反复发作的特点,对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一定的困扰。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对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能够很好的检出体内是否含有细菌感染,从而对是否为感染性疾病进行临床指导与鉴定,可以用来评价严重炎症性疾病的临床进展以及预后[1]。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探究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在感染疾病治疗中的价值,因而选取本院的140例患者进行此次研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本院两个年度内进行健康检查的女性患者140例,时间段为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
根据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结果分为下列两组:对照组70例,为无妇科感染性疾病的人员,年龄在28-49岁,均值(38.4±2.3)岁,观察组70例,为具有妇科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年龄在31-52岁,均值(41.3±2.8)岁,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个人资料以及基线数据无较大差异(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全部按照正常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步骤进行受检,清晨空腹接受取外周静脉血约5ml,使用离心机进行血清分离处理,注意此过程必须在采血后一小时内进行操作,并进行零下20℃的低温保存[2]。
血清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摘要】目的研究降钙素原鉴别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以及临床效果观察。
方法我院收诊的1000例患者,根据诊断结果,分为实验组一和实验组二。
实验组一为细菌感染的患者,共500例;实验组二为非细菌感染的患者,共500例,对照组人群为我院门诊体检健康人群,共200人。
比较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人群的血清降钙素原的表达水平,白细胞计数以及c反应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实验组一与对照组的白细胞计数wbc对比、血清降钙素原表达水平对比、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对比,实验组二与实验组一的白细胞计数wbc对比、血清降钙素原表达水平对比、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白细胞计数,血清降钙素原为0.92,c反应蛋白为0.68,白细胞计数为0.58。
血清降钙素原比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和白细胞计数有更好的诊断准确性。
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对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有最佳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关键词】降钙素原;细菌感染;临床价值;临床疗效降钙素原(pct)是近年发现的用于全身细菌感染诊断和鉴别诊断新的血清标志物[1-2]。
对于预后的判断有非常高的临床价值。
本文收集细菌感染患者60例,另取正常人群作为正常对照,采静脉血检测血清降钙素原的表达水平,白细胞计数以及c反应蛋白的表达水平。
血清降钙素原比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和白细胞计数有更好的诊断准确性。
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选择自2011年12月到2012年5月我院收诊的1000例患者,临床症状为炎性症状或者是发热症状。
经过实验室的检查,x线片检查等明确了患者诊断结果,分为实验组一和实验组二。
实验组一是细菌感染的患者,共500例,其中男患者291例,女患者209例,年龄在34-5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2±6.3)岁;实验组二是非细菌感染的患者,共500例,其中男患者267例,女患者233例,年龄在33-50岁之间,平均年龄(39.4±5.6)岁;对照组人群为我院门诊体检健康人群,共200人。
血清降钙素原在诊断血液透析病人感染中价值的探讨
作者:郭鹏威王洁林栩杨发奋尤燕舞李仕良
来源:《右江医学》2014年第04期
【摘要】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血液透析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52例患者,根据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结果分组,细菌感染组26例,非细菌感染组26例,选用微量双夹心免疫发光法,定量检测PCT。
对比两组患者的PCT浓度,并对细菌感染组患者,分别以1.0 ng/ml、1.5 ng/ml、2.0 ng/ml作为阳性判断标准,对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Youden指数和诊断符合率进行评价。
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PCT 浓度为(6.15±2.63)ng/ml,非细菌感染组血清PCT浓度为(2.25±1.32)ng/ml,两组血清PCT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579,P=0.0000)。
阳性标准与血液透析感染诊断的敏感度在一定程度上成反比,与特异度成正比。
Youden 指数和诊断符合率在1.5 ng/ml作为阳性标准明显高于1 ng/ml 和2 ng/ml时。
结论血清PCT 水平与感染有着密切联系,有效控制感染能降低血清PCT 水平,对临床治疗起到积极作用,其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血液透析;细菌感染;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742.1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4.04.013
感染常常会导致血液透析病人死亡[1]。
近年来,血清降钙素(procalcitonin,PCT)作为一个新的炎症指标,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2]。
笔者通过检测血液透析患者PCT,以评价PCT 对血液透析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52例患者,根据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分组,细菌感染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为22~77岁,平均(45.6±1.25)岁;非细菌感染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23~76岁,平均(46.2±2.12)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由专业医生记录血液透析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患者入院后测量体温、心率、血压、呼吸, 24 h内进行生化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动脉血气、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
患者转入病房后在无菌条件下静脉取血,一份送作普通血培养,另一份取4 ml室温下静置1 h后,1500 r/min 离心15 min,分离血清1.5~2 ml置Eppendorf管中,-20℃冰藏保存,用于PCT 检测。
选用微量双夹心免疫发光法[3],定量检测PCT,并进一步对患者痰、尿等体液进行培养。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运用SPSS 13.5 统计软件进行计算,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