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方言的语音特点
- 格式:pdf
- 大小:196.03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方言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
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他们分布的区域很广。
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
但由于这些方言和共同语之间在语音上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词汇、语法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
根据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目前方言调查的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
当前我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完全一致,大多数人的意见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七大方言简介:北方方言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
在汉语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
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⑴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⑵西北方言,分布在陕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方言。
⑶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外),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
⑷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客家人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省,其中以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和广西东南部为主。
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虽然居住分散,但客家方言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太大。
四川客家人与广东客家人相隔千山万水,彼此可以交谈。
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 3.6%。
湘方言又称湘语或湖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较小的一种方言。
湖南省有多种不同的方言,湘方言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种。
通行地域湘方言通行于湖南省的岳阳、南县、汨罗、湘阴、沅江、益阳、桃江、安化、宁乡、长沙、望城、株洲、湘潭、湘乡,双峰、涟源、娄底、新化、冷水江、叙浦、辰溪、邵阳、邵东、新邵、隆四、洞口、武冈、新宁、城步、东安、零陵、双牌、祁阳、祁东、衡阳、衡山等地,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小半。
134南城县位于江西省东部、抚州市中部,居盱江下游。
东邻资溪、黎川,南连南丰、黎川,西毗宜黄、临川,北靠临川、金溪。
全县面积1 698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末,南城县辖10个镇、2个乡:建昌镇、株良镇、上唐镇、里塔镇、洪门镇、沙洲镇、龙湖镇、新丰街镇、万坊镇、徐家镇;天井源乡、浔溪乡,县人民政府驻建昌镇,南城县常住人口31.622 4万人[1]。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2012),南城方言属于赣方言的抚广片[2]。
“咧[∅i ɛ0]”和“了[∅iao 0]”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了”,承担着“了”的完成体和陈述语气两种功能,两者既有分工又有交叉。
文中方言材料来自口语实录。
一、“咧[∅iɛ0]”的用法“咧”在南城方言中是很常用的虚词,当“咧[∅i ɛ0]”用于鼻音动词之后,会受鼻音同化作用的影响相应变成[ni ɛ0]、[ŋi ɛ0]。
例如:(1)我眠咧[ni ɛ0]一个小时。
(2)渠没来,莫是生病咧[ŋi ɛ0]。
“咧”有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两种用法。
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了”。
(一)动态助词“咧[∅i ɛ0]”“咧”在句中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
但动作与时间无关,可以是过去完成的,咧可以是将来完成的,还可以是假设完成的。
“咧[∅i ɛ0]”有三种句法分布:1.动+咧+宾动+咧+宾,表示动作已经完成了。
例如:(3)我狠狠地骂咧渠一顿。
(4)渠比赛跑步得咧奖。
(5)我跟渠借咧三百块钱。
(6)我乃带咧五块钱。
动+咧+宾后接其他动作,则表示动作的承接。
如:(7)等我洗咧衣裳再讲。
(8)我是一搁下咧书包就来的。
2.动(+补)+咧动(+补)+咧,可以用在句中,也可以用在句尾。
当用于句中时,表示前一动作完成后顺接着另一个动作,或者表示前一动作是后面情况的假设条件。
例如:(9)你怎么接咧不话事?(10)你做累咧就歇会。
(11)我吃完咧。
(12)菜弄好咧。
(9)是表示动作的承接,“接”了就“说”;而(10)是表示“累”是“歇”的假设条件。
江西方言南北各有不同知道你说的家乡话是哪里的方言吗?江西方言也就是分布在江西省的汉语方言,从北端的九江市到南端的赣州市,从东边的上饶市到西边的萍乡市,不同城市的你和我,如果没有普通话的这个桥梁,可能你听不懂我说什么,我也不明白你在表达什么,这是非常有趣的。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谈一谈江西方言的分布和来龙去脉。
江西省的汉语方言主要有:赣语、客家语、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吴语和徽语。
赣语江西省最主要的方言,集中分布在江西省中部和北部,覆盖了全省面积和人口的三分之二。
全国使用赣语的人口在5500万左右,约占中国人口的5%左右,世界排名第三十八位。
赣语主要以南昌话、抚州话、宜春话等为代表。
赣语内部各方言之间的互通程度较高。
赣语历史十分悠久,还保留着许多远古时的印记,比如“站”是普通话中最普通的词汇,而赣语族群却说成“企”,商周时的华夏族就是这么说的。
“企”的甲骨文和金文描绘了一个侧立的“人形”,特别强调了“脚掌”,生动的表示了“站立”的意义。
后来随着隶书的出现,“人”和“企”开始分离。
在“企鹅”一词中,“企”字仍然保存了古义,说明它不是普通的鹅,而是站立着的鹅。
客家语客家语,省内主要分布在南部的17个县和吉安、宜春、萍乡、抚州和九江的部分市县。
全国客家语主要集中分布在粤东、闽西、赣南,并被广泛使用于中国南方(含台湾),以及马来西亚等国一些华人社区。
提到客家语,不得不说一下客家人、历史上,几乎所有的中国族群都是经历过历朝历代的迁徙而发展至今的。
而客家人,作为南方古代汉族移民群体,无疑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
历史上客家人的大规模迁徙无疑都伴随着当时国家的动乱,如东晋时期的五胡乱华,中原大地汉人几乎被胡人屠戮殆尽,因此大量汉人南逃,到了唐朝时期的安史之乱,宋朝时期的靖康之难,都造成了大规模的汉人南迁。
直到清朝入关,太平天国起义,都还影响着移民狂潮。
客家人不仅在国内迁徙,甚至迁徙到了海外,现在的东南亚华裔都是客家人的后代。
永州市南部语言区中“称呼+后缀”结构分析及其性别文化在湖南省永州市南部语言区中,人们习惯在称呼后加上称呼后缀。
常见的称呼后缀有“崽、牯、犤、婆、拐、头、麻拐、斋公”等。
这些称呼后缀和它们各自的称谓组合方式各不相同,并且由于性别的不同,其搭配也是有讲究的。
本文简要地对“称呼+后缀”进行了结构上的分析,并介绍了各自所代表的性别文化。
标签:永州南部语言区称呼后缀结构性别一、引言日语经常在其称呼后面加上称呼后缀“君”,构成“称呼+君”的形式来表示对人的尊重。
在湖南永州市南部语言区中(主要包括宁远、蓝山、道县等周边地区通用的官话以及各自的土话语言区),“称呼+后缀”的格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被极其广泛地使用。
常见的称呼后缀有“崽、牯、犤、婆、拐、头、麻拐、斋公”等等。
并且某些后缀还可叠加使用,如“牯头”“牯崽”等,但这种形式的称呼没有表示尊重的意思,而往往包含着一种贬低、贱称的意味,近乎于以前农村里给小孩子取的一些贱名,如“狗剩”“二蛋”等。
但它们也没有辱骂等敌意,而是人们彼此之间开玩笑表示亲密的昵称。
在普通话中多是在姓或名后加上职务、职称、职业等来对人进行称呼(如:某某局长、某某教授、某某老师等),很少有加称呼后缀的。
据考查,此语言现象多分布于南方方言中,且各地也有许多的不同点。
遗憾的是,对此类现象进行记录和分析的并不是很多。
但在方言中对此类结构进行描写分析是非常有意义的。
为此,我们在永州市南部语言区(以下简称“语言区”)抽取了近百人的称呼情况,然后对其进行搭配上的结构分析,进而指出了各个称呼后缀中所蕴含的性别文化。
二、“称呼+后缀”结构分析称呼语就是人们当面招呼对方所使用的名称。
不同的语言或方言有不同的称呼语,它们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独特个性。
称呼人时,我们一般或称呼其全名,或称其名,或在姓前面加“老”“小”等前缀,或在其姓后加一系列称呼语等。
以下是永州南部语言区中“称呼+后缀”的结构类型。
(一)姓名+后缀姓名包括姓氏和名两部分。
试析南昌口音普通话的语音特征自国家推广普通话工作开展以来,各方言区的普通话水平有极大的提高,方便了人们的交际。
但在普通话与地方方言的相互影响下,一种两者接触的产物——地方口音普通话形成了。
本文以南昌口音普通话为例,从语音角度对具有动态性的地方口音普通话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做一探讨。
标签:语言接触南昌口音普通话语音特征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中华民族共同的通用语言和交际工具。
我国地域广阔,方言众多且差异大,为了实现各地区不同方言区人们之间的口语交流,自建国以来,国家就着手实施推广普通话的任务,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普通话推广工作开展得更为广泛深入。
作为赣语代表的南昌方言,其所在区域被认为是普通话推广工作开展得较好的地区之一。
但事实上,南昌方言区人们所学习的普通话是一种南昌口音普通话,这是普通话和南昌方言相互接触下而形成的一种中介语形式的普通话,并非规范普通话。
南昌方言区的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受方言母语的影响,往往把这种普通话当作规范普通话来学习。
那么,这种南昌口音性质的普通话具有怎样的特征?它与规范普通话的差异在何处?这样的特征和差异是怎样形成的?本文试对以上问题做一探讨。
南昌口音普通话是普通话与南昌方言接触下的产物。
我们通过实地调查,收集到了部分南昌口音普通话的真实语料,然后对其进行整理、归纳并与普通话①作比较之后,发现南昌口音普通话在语音上具有以下特征:一、声母方面1.普通话中的舌尖后音[t?]、[t??]、[?],在南昌口音普通话中一般都读成舌尖前音[ts]、[??]、[s]。
例如:注意[tsu51]、建筑[tsu51],城市[???n35]、汽车[???55],手机[sou214]、睡觉[suei51]。
这一语音特征在南昌口音普通话中十分普遍,广泛存在于老年、中年和青年三大人群②中,是南昌口音普通话主要的语音特征之一。
究其原因,这与南昌方言的语音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江西最难懂十大方言!上饶和赣州上榜最多,这些常用语你一定没听过作为一个江西人,你真的能听懂所有的“江西话”吗?江西的每个区县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地方言之间差别巨大,有些地方仅仅是隔了一条河,都可能听不懂对方在说啥!今天,为大家盘点一下江西最难懂的十大方言,并列举了部分地区的方言常用语,看看你到底能不能听懂。
10、上饶市上饶县难懂指数:一颗星上饶话又称上饶腔,是上饶市区、上饶县及周边的地方方言,与浙江南部的吴语相近同属吴语上丽片。
上饶话(腔)语素温软,音素娓婉,通俗易懂。
该地区方言与普通话无多少差异,外地人基本听得懂。
常用的称呼有公(爷爷)、麻(奶奶)、老嫲(妻子)、新妇(媳妇)、平肩(妯娌)、娜妮鬼(女孩子),笑类(男孩子)等。
9、吉安永丰县难懂指数:一颗星永丰位于江西省中南部,是客家话和赣语的交界地带。
方言大概分为四类:(1)永丰话属赣语吉茶片吉安小片。
妈妈不叫妈妈,叫依呀;爸爸不叫爸爸,叫爹老;睡觉不叫睡觉,叫快告;吃饭不叫吃饭,叫恰饭;说话不叫说话,叫挖事。
(2)客家话属宁龙片。
分布在潭头乡和君埠、龙冈两乡大部分;(3)淳安话-遂安话部分新安江水库移民使用;“灭老鼠”,听上去和“米老鼠”同音。
(4)畲客分布在上溪乡礼坊、上固乡汉下、君埠乡山岭、龙冈乡羊石、胜丰、表湖6个畲族村委会。
8、九江湖口县难懂指数:两颗星湖口话即湖口赣语,属赣语昌都片,当地有一个传说,女娲造就的第八个人时,就传授了他这种语言。
赣语昌都片以南昌话为代表,其特点是去声分阴阳。
入声大多数地方分阴阳,阴入调值高,阳入调值低,如此高大上的用声方法,明白些凤毛麟角已经很不容易了。
还好不咯(还好吧)、好洒得(好玩,觉得有意思)。
7、赣州信丰县难懂指数:三颗星信丰县城区话和赣州市章贡区的话比较相近都属于西南官腔又夹带客家方言,主体是西南官腔。
这种话和广西柳州话相似,信丰除县城嘉定镇外其他地方和赣南大部分地方一样都说客家话。
来涨涨“姿势”,看你能猜对几个当地方言?胺洞——洞眼;胺罐——装东西的瓦罐;庵灿——捣蛋、不通情理;阿头B——女孩,女丫头。
山西临汾十七县市方言声母特点作者:刘丹丹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7年第06期摘要:本文在田野调查所得的66个方言点材料及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古全浊声母、端组、精知章庄、日母、见晓组等的读音类型及地理分布进行描写和分析。
关键词:临汾十七县市方言声母读音类型地理分布一、引言笔者对临汾的66个方言点进行了田野调查,其中重点方言点17个,一般方言点49个。
总的来看,临汾各方言点中声母数量最少的是20个(包括零声母),如隰县下李、隰县黄土等。
多数方言点,如临汾城关、浮山寨疙瘩、蒲县山中、大宁徐家垛、安泽冀氏、临汾河底、洪洞三交河、洪洞山头、洪洞明姜、翼城隆化、翼城西阎、蒲县黑龙关、古县石壁等,声母数量均为24或25个(多[v]声母)。
声母数量较多的几个方言点,如临汾贺家庄、临汾一平垣、翼城城关、浮山响水河、乡宁光华、襄汾邓庄等,声母数量为27个,吉县柏山寺、吉县屯里、吉县城关、乡宁枣岭等方言点的声母数量为28个。
声母数量多的方言点一般是多出[pf、pfʰ、tʂ、tʂʰ、ʂ、ʐ]等声母。
下面主要讨论古全浊声母、端组、精知章庄、日母、见晓组等有特点的一些现象,与官话相近的不再讨论。
二、全浊声母总的来看,临汾方言中古全浊声母今塞音、塞擦音的字不论平仄大都与同部位的次清声母合流,读送气音。
部分仄声字白读送气,文读不送气。
邪、船、禅、崇母部分平声字白读擦音,文读塞擦音。
相应的例字如表1、表2:(“/”前为白读,后为文读,下同)。
现对中古全浊声母今塞音、塞擦音的字进行具体分析。
(一)古全浊声母塞音、塞擦音平声字的今读类型以下是《山西临汾十七县市方言研究调查条目》中的48个古全浊声母塞音、塞擦音平声字:驮~起来茄婆瘸爬茶锄抬才排豺牌柴皮池奇锤桃瓢瞧条头稠愁潭甜钱缠团全船贫存群糖墙长~短狂疼层凭棚丛虫晨纯尝承以上例字主要读送气音,只有在襄汾城关、襄汾汾城两个方言中存在部分平声字白读不送气、文读送气的现象(这两个方言点仄声字读音情况与其他方言点相同)。
学说南昌话南昌方言,是中国汉语七大方言之一的赣方言的代表。
由于赣方言内部的复杂性,真正的南昌方言只局限在南昌市区及南昌县管辖的地区,而不包括南昌市管辖的其他县。
那么,作为一个区域的文化系统,南昌方言究竟是怎么产生与形成的?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它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形容物理特性:厚——哒厚薄——奢薄轻——飘轻重——脱重软——东软硬——壳硬冷——冰冷热——飞滚松——乓松脆——博脆干——焦干湿——辣湿圆——纠圆粘——哒粘大——托大小——嗲子大胖——哒壮高——莽形容颜色:红色——宣红黄色——森黄紫色——肚紫白色——雪白绿色——桔绿黑色——蔑乌透明——町清形容味道:甜——鲜甜酸——纠酸淡——刮淡鲜——劈鲜腥——鳖腥咸——寒臭——学球动物:青蛙——蛤蟆蝌蚪——蛤蟆林子壁虎——壁蛇子麻雀——奸雀子蝉——嘉劳子蝙蝠——檐老鼠公鸡——样鸡蚯蚓——寒斤子称呼:你——嫩我——饿他(她)——解男人——男客火哩女人——女客火哩小孩子——细伢子男孩子——崽俚子女孩子——女崽子奶奶——婆婆弟弟——老弟夫妻俩——俩八老子媳妇——新妇师傅——老坐活宝——元宝乞丐——告化哩傻子——蝉头动词:说——哇推——宣试——高蹲——跍站——绮踢——尖睡——困跳——纵吃——恰指——药扛——洒追——搔拦——短抱——孪顶——嘟灌——竹照——萨摔——搭溜——贤拧——撅(皮肉)拧——救(螺丝钉)动词:说——哇推——宣试——高蹲——跍站——绮踢——尖睡——困跳——纵吃——恰指——药扛——洒追——搔拦——短抱——孪顶——嘟灌——竹照——萨摔——搭溜——贤拧——撅(皮肉)拧——救(螺丝钉)常用语:什么——哂哩漂亮——克气故意——特试没有——冒有这样——咯样怎样——啷样作对——斗把赶快——咋戏泄密——腥水吹牛——梭泡晚上——夜晚现丑——嫌戏太阳——逆头一个——一杂家里——屋里聊天——谈驮担心——着革能干——煞辣多少——几多聪明——精灵历害——结棍赶时髦——作习子零钱——刨皮子交情深——穴货除夕——三十夜晚傍晚——夜晚边子遗失了——丢拨了坏——雀博好好的——好哩哩完了——切了货懂了——晓得了差点儿——差嗲子耍小聪明——玩脑浆光说不做——帕雀转个圈——打个都包张开——沙开严肃认真——做顾拧真黑暗——来顾达黑搞笑——罗羡慕——候发脾气——发火、发毛玩耍——蹑下子好——平整、全箭、过劲、吃价、冒有挡走翘步街——专门做对立的的事驮了搭子——中了别人公开或暗里实施的诡计噶沙高——骂人语(通指多事惹人嫌的女性)搭到了头——做的事让人不可想象个词解释:犀利==什么如“搞犀利东西啊”结棍==好厉害如“你好结棍哦”坐顾拧真==非常认真,非常严肃如“我坐顾拧真地和你说”雀博==坏如“你怎么这么雀博哦”夹沙羔==一般指的是女的,说女的非常的泼如“你这个夹沙羔”嫩==你如“嫩最近在做犀利东西哦,老看不到嫩是”接==他或她如“接最近到广东去了”握==我如“握最近过的不错,嫩怎么样”龙样==怎么样如“嫩是龙搞的吗,犀利事情都做不了”梭泡==吹牛如“又在梭泡”灭顾达黑==周围很暗,没有光线如“这里龙灭顾达黑哦。
山西临汾十七县市方言声母特点作者:刘丹丹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7年第06期摘要:本文在田野调查所得的66个方言点材料及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古全浊声母、端组、精知章庄、日母、见晓组等的读音类型及地理分布进行描写和分析。
关键词:临汾十七县市方言声母读音类型地理分布一、引言笔者对临汾的66个方言点进行了田野调查,其中重点方言点17个,一般方言点49个。
总的来看,临汾各方言点中声母数量最少的是20个(包括零声母),如隰县下李、隰县黄土等。
多数方言点,如临汾城关、浮山寨疙瘩、蒲县山中、大宁徐家垛、安泽冀氏、临汾河底、洪洞三交河、洪洞山头、洪洞明姜、翼城隆化、翼城西阎、蒲县黑龙关、古县石壁等,声母数量均为24或25个(多[v]声母)。
声母数量较多的几个方言点,如临汾贺家庄、临汾一平垣、翼城城关、浮山响水河、乡宁光华、襄汾邓庄等,声母数量为27个,吉县柏山寺、吉县屯里、吉县城关、乡宁枣岭等方言点的声母数量为28个。
声母数量多的方言点一般是多出[pf、pfʰ、tʂ、tʂʰ、ʂ、ʐ]等声母。
下面主要讨论古全浊声母、端组、精知章庄、日母、见晓组等有特点的一些现象,与官话相近的不再讨论。
二、全浊声母总的来看,临汾方言中古全浊声母今塞音、塞擦音的字不论平仄大都与同部位的次清声母合流,读送气音。
部分仄声字白读送气,文读不送气。
邪、船、禅、崇母部分平声字白读擦音,文读塞擦音。
相应的例字如表1、表2:(“/”前为白读,后为文读,下同)。
现对中古全浊声母今塞音、塞擦音的字进行具体分析。
(一)古全浊声母塞音、塞擦音平声字的今读类型以下是《山西临汾十七县市方言研究调查条目》中的48个古全浊声母塞音、塞擦音平声字:驮~起来茄婆瘸爬茶锄抬才排豺牌柴皮池奇锤桃瓢瞧条头稠愁潭甜钱缠团全船贫存群糖墙长~短狂疼层凭棚丛虫晨纯尝承以上例字主要读送气音,只有在襄汾城关、襄汾汾城两个方言中存在部分平声字白读不送气、文读送气的现象(这两个方言点仄声字读音情况与其他方言点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