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叶片泵
- 格式:ppt
- 大小:3.63 MB
- 文档页数:30
《常用液压泵——叶片泵》文字稿同学们,大家好,第三次课我们学习了《常用的液压泵——齿轮泵》,其中我们学习齿轮泵的特点、应用、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等,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种液压泵——叶片泵,本节课分为四个部分,学习目标,知识精讲,总结提升,课后练习。
本节课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是:1.能正确复述叶片泵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能说出单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
3.能说出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
我们先来看一个叶片泵工作的全景视频,请你自己先完整地观看这个视频,时间30秒(停30秒),你能看懂视频中的内容吗?在视频中,白色序号1为转子,它能绕固定轴转动,转子上的灰色序号为2的是叶片,它能沿着转子的直径方向移动,黄色序号为4的部分为定子,它固定不动,与转子、叶片构成一个密封的空间。
最外面序号3为泵体。
当转子转动时,油液从右面的管子进入,经过转子和定子之间的密封空间逆时针方向转动,最后油液从左边的管子里出来。
所以叫叶片泵。
好,最后让我们再完整地来看一遍这个视频。
通过老师的讲解,你看懂了吧。
同学们可能会有疑惑,转子和定子之间的油液是如何流动的呢?这部分内容我们将细细为大家分析。
叶片泵有单作用叶片泵和双作用叶片泵两种,接下去让我们来具体认识一下单作用叶片泵的结构。
图中1是转子、2是叶片、3是配油盘,它的作用是使油顺利进入吸油区,流出压油区,4是定子,5是泵体,定子表面为圆形,转子和定子之间有偏心距e。
当转子回转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叶片顶部紧靠在定子内壁上,这样两相邻的叶片和定子内表面、转子外表面及两端配油盘间构成了若干个密封容积。
吸油过程中,当转子按图示箭头方向回转时,右边的叶片逐渐伸出,相邻两叶片间的密封容积逐渐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大气压作用下,经配油盘的吸油窗口吸入吸油腔,实现吸油。
压油过程中,左边的叶片被定子内壁逐渐压入槽内,密封容积逐渐减小,将油液经配油盘的压油窗口压出。
叶片泵的原理与应用1. 叶片泵的定义叶片泵是一种能够通过旋转叶片的工作原理来产生流体运动并实现液体输送的设备。
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和家庭领域。
2.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叶片泵主要由泵体、叶片和驱动装置组成。
当驱动装置启动时,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给泵体,使叶片旋转。
当叶片旋转时,叶片与泵体之间形成一系列封闭的工作腔,在叶片的作用下,这些工作腔逐渐扩大并将液体吸入腔内。
随着叶片的旋转,腔内的液体被迫排出并向出口输送。
3. 叶片泵的特点•高效率: 叶片泵采用机械传动方式,可以实现高效能的液体输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可调节性: 叶片泵的流量可以通过调整驱动装置的转速来实现精确控制,满足不同场景的需要。
•用途广泛: 叶片泵可以用于输送各种液体,例如水、石油、化学品等,适用于工业生产、农田灌溉和建筑领域。
4. 叶片泵的应用领域4.1 工业领域•化工: 叶片泵可以用于输送各种化工介质,例如酸、碱、溶剂等。
•制药: 叶片泵在制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输送药液、溶液等。
•食品: 叶片泵可以输送食品原料、添加剂等。
4.2 农业领域•灌溉: 叶片泵可以用于农田灌溉,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水源。
•浇灌: 叶片泵可以用于温室、花坛等地的浇灌任务,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4.3 建筑领域•排水: 叶片泵可以用于建筑工地的排水任务,保持工地的干燥。
•供水: 叶片泵可以为建筑物提供稳定的供水,满足生活和使用的需求。
5. 叶片泵的优缺点5.1 优点•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和携带;•通过旋转叶片的工作原理,实现高效液体输送;•输出流量可调控,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5.2 缺点•叶片泵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换部件;•对液体的粘度和清洁度要求较高,不能输送粘稠或有颗粒物的液体。
6. 叶片泵的维护保养•定期清洗泵体、叶片和进出口管道,确保流体通畅;•检查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定期更换泵体密封件和润滑油,确保其正常密封和润滑。
叶片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叶片泵由定子、转子、叶片、壳体及泵盖等组成,如图1-23所示。
转子由变矩器壳体后端的轴套带动,绕其中心旋转;定子是固定不动的,转子与定子不同心,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偏心距。
1-转子2-定位环3-定子4-叶片A-进油口B-出油口。
当转子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或叶片底部的液压油压力的作用下向外张开,紧靠在定子内表面上,并随着转子的转动,在转子叶片槽内作往复运动。
这样在每两个相邻叶片之间便形成密封的工作腔。
如果转子朝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转子与定子中心连线的右半部的工作腔容积逐渐减小,将液压油从出油口压出。
这就是叶片泵的工作过程。
叶片泵的排量取决于转子直径、转子宽度及转子与定子的偏心距。
转子直径、转子宽度及转子与定子的偏心距越大,叶片泵的排量就越大。
叶片泵具有运转平稳、噪音小、油泵油量均匀、容积效率高等优点,但它结构复杂,对液压油的污染比较敏感。
液压系统主要故障分析与消除方法1 前言液压系统发生的故障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是整个液压系统发生故障, 整个液压系统的执行机构动作失灵或速度缓慢无力, 此时可考虑是否因泵和溢流阀的突然损坏或零件的磨损以及滤油器被堵塞所引起的流量、压力不足; 另一类是个别机构动作失灵或发生故障, 一般可从发生故障的执行机构或控制机构入手分析。
对液压系统故障来说, 诊断、寻找故障的原因和所在部位较难, 而找到后排除较为容易。
2 振动与噪声的来源和消除办法液压冲击、转动时的不平衡力、摩擦阻力以及惯性力的变化等都是产生不同振动形式的根源。
在液压传动的设备中, 往往在产生振动后随之而产生噪声。
液压系统中的振动与噪声常出现在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及各种控制阀上, 有时也表现在泵、阀与管路的共振上。
2.1 振动与噪声产生的原因2.1.1 由泵和马达引起( 1) 泵与马达或系统密封不严而进入空气或泵的吸没管路浸入油面太浅而进入空气。
( 2) 泵吸油位置太高( 超过 500 mm) , 油的粘度太大或吸油管过细, 以及滤油器被油污阻塞造成泵的吸油口真空度过大而使原来溶解在液压油中的空气分离出来。
叶片泵叶片泵(vane pump),又称为齿轮泵(gear pump),是一种常见的液压泵,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中。
叶片泵通过旋转的叶片或齿轮产生液压能,将流体从一个低压区域输送到一个高压区域。
本文将介绍叶片泵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应用领域。
工作原理叶片泵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液体附着于叶片或齿轮,当叶片或齿轮旋转时,液体被推到较高压力的区域。
这是一种正液压泵,它的工作过程可分为以下几步:1.吸入过程:当叶片泵的叶片或齿轮旋转时,液体进入泵的吸入室。
因为吸入室内的体积增大,液体通过进口进入泵的吸入室中。
2.封闭过程:当叶片或齿轮将液体推至封闭室时,吸入室的体积会减小。
这使得吸入室内的压力升高,从而将液体封闭在封闭室中。
3.排出过程:当叶片或齿轮旋转到排空室时,排空室的体积增大。
这导致压力降低,使得液体从排空室排出。
这个循环过程持续不断地进行,从而实现液体输送的功能。
结构特点叶片泵的结构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壳体:叶片泵的外壳通常由铸铁或铝合金材料制成。
它具有良好的刚性和耐腐蚀性能。
2.转子:转子是叶片泵的核心部件,通过旋转来产生液压能。
转子一般由钢制成,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磨性。
3.叶片或齿轮:叶片或齿轮是叶片泵中与转子直接接触的部件。
叶片泵可以有单个叶片或双叶片设计,叶片通常由不锈钢或塑料制成。
4.进口和出口:叶片泵通常有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用于液体的进出。
5.密封件:叶片泵中的密封件可确保泵的正常运行,减少泄漏现象。
应用领域叶片泵由于其简单的结构和可靠的性能,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包括:1.液压系统:叶片泵可以作为液压系统中的动力源,用于输送液压油。
2.润滑系统:叶片泵可以用于润滑系统中,通过输送润滑油来减少机械部件的摩擦。
3.冷却系统:叶片泵可以用于冷却系统中,通过输送冷却剂来冷却设备。
液体传送:叶片泵可以用于液体传送领域,如输送石油、化工液体等。
,叶片泵是一种常见的液压泵,其工作原理简单,结构可靠。
叶片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叶片泵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叶片泵主要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3. 学会分析叶片泵的性能特点及其适用场合。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叶片泵并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2.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叶片泵;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叶片泵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备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其学习动力;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使其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机械设备在节能环保方面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机械设备类课程,以叶片泵为教学对象,旨在让学生掌握叶片泵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本课程针对的是高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3.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掌握叶片泵的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叶片泵概述- 叶片泵的定义、分类及其应用领域;- 叶片泵的发展历程及前景。
2. 叶片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叶片泵的主要部件及功能;-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 叶片泵的优缺点分析。
3. 叶片泵的选型与应用- 叶片泵选型的依据和步骤;- 常见叶片泵的类型及其适用场合;- 叶片泵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4. 叶片泵的安装与维护- 叶片泵的安装方法及注意事项;- 叶片泵的维护保养技巧;- 叶片泵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5. 叶片泵的性能测试与优化- 叶片泵性能测试的指标和方法;- 叶片泵性能优化措施;- 叶片泵在节能降耗方面的应用。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叶片泵概述及发展历程;第二课时:叶片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第三课时:叶片泵的选型与应用;第四课时:叶片泵的安装与维护;第五课时:叶片泵的性能测试与优化。
叶片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叶片泵是一种常见的离心泵,它由泵体、泵轴、叶轮和叶片等组成。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叶片旋转,使液体产生离心力,从而将液体输送到所需位置。
叶片泵的结构主要包括泵体、泵轴、叶轮和叶片等部件。
泵体是叶片泵的壳体,泵轴则是叶片泵的动力部分。
泵轴与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通过电机的转动,驱动泵轴和叶轮旋转。
叶轮是叶片泵的旋转部分,它通常由叶轮盘和叶片组成。
叶轮盘是一个圆盘状的部件,上面装有若干根固定的叶片。
叶片是叶轮的关键部件,它们类似于风扇的叶片,通过叶片的旋转,产生离心力,推动液体流动。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离心力的作用。
当电机启动后,驱动泵轴和叶轮旋转。
当叶轮旋转时,叶片会形成一个密闭的腔室。
当叶轮旋转到入口侧时,腔室扩大,形成一个低压区域。
此时,周围的液体会被压入腔室内。
当叶轮继续旋转到出口侧时,腔室收缩,形成一个高压区域。
高压区域会将液体推出叶片泵。
液体通过泵体的出口流出,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启动:当电机启动后,驱动泵轴和叶轮旋转。
2.吸入:当叶轮旋转到入口侧时,腔室扩大,形成一个低压区域。
此时,周围的液体会被压入腔室内。
3.推出:当叶轮继续旋转到出口侧时,腔室收缩,形成一个高压区域。
高压区域会将液体推出叶片泵。
4.流出:液体通过泵体的出口流出,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
叶片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输送能力强:叶片泵能够产生较高的流量和压力,适用于输送大量液体或高位输送。
2.结构简单:叶片泵的结构相对简单,易于维修和使用。
3.运行平稳:叶片泵的叶轮是平衡设计的,因此运行平稳,噪音低。
4.适用范围广:叶片泵适用于输送各类液体,并且能够适应各种工况。
总之,叶片泵是一种通过叶片旋转产生离心力,将液体输送到所需位置的离心泵。
它的结构包括泵体、泵轴、叶轮和叶片等部件。
通过叶片的旋转运动,叶片泵能够产生高压区域,推动液体流动,实现液体的输送。
叶片泵具有输送能力强、结构简单、运行平稳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