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面试重点课文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4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谏逐客书》试讲稿【试讲课文】谏逐客书李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城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由此观之,客何负於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马□□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登泰山记》试讲稿【试讲课文】登泰山记姚鼐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也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
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
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试讲稿件】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高中语文教师的XX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登泰山记》,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新课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同学们,祖国的名山大川不可胜数,今天我们就要走进一处,看视频,猜猜这是哪?视频播放到一半,去过的同学就开始小声议论了。
没错,这就是五岳之首泰山。
哪位同学能和大家分享攀登泰山的经历?靠窗的男生,请你。
你中学的时候和父母一起去泰山游玩,那时是坐缆车上去的。
坐缆车是咱们现代人才能享受到了便捷方式。
后面的那位有话想说,快来说说。
你是和家人一起爬上去的,在山顶看了日出,觉得非常壮观。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阿房宫赋》试讲稿【试讲课文】阿房宫赋杜牧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试讲稿件】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面试高中语文教师的XX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阿房宫赋》,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新课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视频,这段视频是展示秦朝修建的阿房宫的。
大家认真看,一会儿找同学谈谈感受。
看完了,谁想发表下自己的意见。
靠窗的戴眼镜的男同学,你说。
真是富丽堂皇啊!这位红衣服扎马尾的女同学来说一说。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故都的秋》试讲稿【试讲课文】故都的秋郁达夫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高中语文面试重点篇目
一、古诗词
1、《望庐山瀑布》
2、《静夜思》
3、《江南春》
4、《芙蓉楼送辛渐》
5、《鹿柴》
6、《春晓》
7、《赤壁怀古》
8、《汉宫秋》
二、古典散文
1、《春望》——佚名
2、《赤壁赋》——刘禹锡
3、《卧薪尝胆》——贾谊
4、《杂说》——王勃
5、《登崖州台歌》——张汉简
6、《渔家傲·塞下曲其三》——李白
7、《枫桥夜泊》——柳宗元
8、《定风波·序》——陆游
三、文言文阅读
1、《山海经》
2、《毛诗序》
3、《韩非子》
4、《正义》
5、《论语》
6、《孟子》
7、《史记》
8、《庄子》
四、古文观止
1、《淮南子》
2、《庄子》
3、《大秦汉书》
4、《周礼》
5、《吴越春秋》
6、《史记》
7、《荀子》
8、《慎子》
五、新语文读本
1、《现代汉语基础》
2、《现代汉语基本要素》
3、《新编汉语入门》
4、《现代汉语名词词典》
5、《汉语日常用语》
6、《新华字典》
7、《现代汉语综合教程》
8、《汉语语法大系》
六、古典名著
1、《红楼梦》
2、《三国演义》
3、《水浒传》
4、《西游记》
5、《儒林外史》
6、《鬼谷子》
7、《还珠格格》
8、《神雕侠侣》
七、实践创新
1、设计汉字绘本
2、汉字文化典籍探究
3、作文对比分析
4、宋词大比武
5、古典作品改编默剧
6、古文书法体验
7、古诗词唱谣乐曲
8、乐府古风乐曲改编。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孔雀东南飞》试讲稿【试讲课文】孔雀东南飞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
“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38套目录:1、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兰亭集序》说课.2、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再别康桥》说课稿.3、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出辞气远鄙倍》说课稿.4、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创造宣言》说课稿.5、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劝学》说课稿.6、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大堰河——我的保姆》说课稿.7、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孔雀东南飞》说课稿.8、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寡人之于国也》说课稿.9、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师说》说课稿.10、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归去来兮辞》说课稿.11、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12、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故都的秋》说课稿.13、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月是故乡明》说课稿.14、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15、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16、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说课稿.17、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沁园春·长沙》说课稿.18、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滕王阁序》说课稿.19、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20、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说课稿.21、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琵琶行》说课稿.22、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短歌行》说课稿.23、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祝福》说课稿.24、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窦娥冤》说课稿.25、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荆轲刺秦王》说课稿.26、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荷塘月色》说课稿.27、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蜀道难》说课稿.28、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谈中国诗》说课稿.29、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赤壁赋》说课稿.30、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长亭送别》说课稿.31、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阿房宫赋》说课稿.32、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陈情表》说课稿.33、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雨巷》说课稿.34、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雨霖铃》说课稿.35、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雷雨》说课稿.36、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鸿门宴》说课稿.37、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桂枝香·金陵怀古》说课稿38、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定风波》说课稿全文内容下载:百度:星宿人才网搜索: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部分内容节选: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桂枝香·金陵怀古》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桂枝香·金陵怀古》。
109篇⾼中语⽂试讲稿-逐字稿1、奥斯维⾟没有什么新闻试讲稿 12、包⾝⼯试讲稿 43、别了,“不列颠尼亚”试讲稿 64、采薇试讲稿 75、⼤堰河──我的保姆试讲稿 96、短歌⾏试讲稿 117、故都的秋试讲稿 138、寡⼈之于国也试讲稿 159、归去来兮辞试讲稿 17⼤家好,作者作者薇公众号是:学姐考编,⾼中语⽂试讲稿记录了109篇,⾯试逆袭、成功上岸,⼀直创新、从未改变。
!!!!!1、奥斯维⾟没有什么新闻试讲稿我们今天来学习《奥斯维⾟没有什么新闻》这篇课⽂。
标题⾥有个地点——奥斯维⾟,⼤家对这个地⽅了解吗?有没有同学通过课前的预习简单地介绍⼀下“奥斯维⾟”是什么地⽅?(学⽣回答,教师总结:⼆战期间德国纳粹在波兰建⽴的⼀个集中营。
)⽼师给⼤家准备了⼀个短⽚,我们来了解⼀下奥斯维⾟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
(放视频)看完这段纪录⽚后,⼤家有什么感受啊?(恐怖、残忍)想必⼤家对奥斯维⾟集中营有了⼀个更为全⾯的了解,那⾥曾经就是⼀个臭名昭著的死亡⼯⼚,⼈间地狱,也为世⼈所熟知。
题⽬说道“奥斯维⾟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为什么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为什么还要写?这个问题⼤家先不⽤急着思考,让我们通过⾛进课⽂寻找答案。
题⽬说奥斯维⾟没有什么新闻,既然没有什么新闻,那么⽂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现在给⼤家五分钟时间快速浏览⼀下课⽂,理清⽂章脉络,想想这篇⽂章写了什么?⼜是通过谁的视⾓写的?写了奥斯维⾟的恐怖、可怕。
怎样描写的呢?让我们⽤⼀张⽰意图说明。
众多的参观者游客参观了奥斯维⾟集中营的残酷遗迹,产⽣了恐怖可怕的感受与反应,记者罗森塔尔对这些参观者的感受与反应进⾏观察和记录,⽤这种特殊的视⾓向世⼈展⽰了奥斯维⾟的恐怖与可怕,同时也成就了新闻史上的⼀篇佳作。
2.那么参观者在集中营⾥参观了哪些地⽅?他们在看见这些东西时有什么反应?请⼤家从7-15段寻找答案。
从⽂本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地⽅有毒⽓室——焚⼫炉——⼥牢房———实验室——纪念墙——以及绞刑室。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答司马谏议书》试讲稿【试讲课文】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试讲稿件】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面试高中语文教师的XX号考生,我抽到的试讲题目是《答司马谏议书》,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新课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人,有人曾称他为胆大包天的“妖人”,也有人说它是挽救大宋的“罪人”,还有人说他是被无情抹黑的救星。
他是谁?看大家疑惑的表情,别着急,老师提醒你们一下,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卓越的改革家、政治家、文学家。
没错,就是王安石。
公元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但是却遭到了士大夫们的极力反对,也正是这场变法,让王安石有了这样毁誉参半的评价。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他的作品《答司马谏议书》去一探究竟吧。
二、初读课文正式学习之前,谁来给我们介绍下本文的写作背景?别犹豫了,就请你。
是呀,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
王安石力图通过变法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
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语文试讲重点篇目真题汇总精品文档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语文试讲重点篇目真题汇总必修二楚辞于2018年1月1日整理第一单元这个单元研究写景状物散文。
这些散文名篇,凭借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对大地山川、风物美景做了生动细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
这些作品带着XXX的清香、雨的气息、山的雄姿、水的光彩,像一幅幅清新优美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引领我们领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彩多姿。
阅读这一类写景抒情的散文,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述的美景,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
对文中精彩的语句,不妨做一些圈点批注,写下你的心得;对那些美妙的段落,要反复朗读,熟读成诵,逐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荷塘月色》采莲曲删与不删的效果,指导朗读。
读第1段,阐发语文神韵。
阐发末了几段情感。
(2017年上半年)第4段设计活动讲授叠词用法,荷塘月色中写景的文字,要求是范读,鉴赏品读文中的方法,适当板书。
最后的采莲曲描写,删与不删的效果,指导朗读,适当板书。
朗读课文,并讲第5自然段。
(2016年下半年)《故都的秋》两段写景的文字。
1、任选一段朗读,注意语音语感。
2、把握景物描写的情感。
3、板书4、课后思考题,示例赏析一首关于秋的诗文1、给了一段评论文字,思考与文中记叙文字的关系。
2、指导朗读答辩:1、你对XXX的了解XXX,原名XXX,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
他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
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怀鲁迅》、《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1945年,XXX被日军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
1952年,XXX 追认XXX为革命烈士。
1983年,XXX授予其革命烈士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