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外固定架
- 格式:ppt
- 大小:713.50 KB
- 文档页数:17
浅议外固定架在严重骨盆骨折救治中的应用(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严重骨盆骨折早期救治的方法。
方法采用外固定架对严重不稳定骨盆骨折急诊外固定,同期或分期处理合并损伤抗休克治疗,并对其疗效观察。
结果11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或无其他脏器损伤患者,经4~13个月随访,无死亡病例,骨盆骨折愈合良好,无骨盆明显倾斜,患肢短缩1 cm,1例出现钉道感染,2例长时间行走后出现骶髂部疼痛。
结论早期外固定不稳定骨盆骨折操作简单,能迅速完成,可有效控制出血,利于抗休克治疗,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骨盆骨折;外固定架;死亡率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of severe pelvic fractures.Methods Eleven patients with severe pelvic fractures were treated with external fixers rapidly, and managed for shock and complicated injuries at one or two stage(s). The curative effect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According to 4-13 months’follow up, no one died, all the pelvic fractures were healed.One suffered from nail path infection, and two patients suffered from sacroiliac pain after long time’s walk. Conclusion The rapid treatment of severe pelvic fractures with external fixers is simple and reliable, and can reduce the mortality significantly.Key words: pelvic fracture; external fixer; mortality严重不稳定骨盆骨折常常合并多发伤,早期死亡率较高。
2023骨盆骨折治疗的三大要点及进展分析骨盆骨折是累及骨盆环(t氐骨、骼骨、耻骨与坐骨)的骨折,其严重程度常与暴力程度呈正相关。
骨盆骨折占所有创伤性骨折的3%~5%,其中三分之二合并有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仅有三分之一为孤立性骨盆骨折。
据国内外文献统计,骨盆骨折致伤因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交通道路伤、高处坠落伤、运动伤、摔伤。
骨盆骨折通常合并头、胸、腹损伤以及血管损伤,以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休克,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severityscoreJSS)常大于25分,总体死亡率高达8%~15%。
无论骨盆创伤的严重程度如何,诊断和治疗都必须按照损伤控制原则以及损伤最小化、功能最大化的策略进行,而不能只关注骨盆骨折本身。
笔者从个人对骨盆骨折的治疗经验出发,并结合近年来相关技术的进展,来谈谈个人对骨盆骨折的认识。
01、以救为先,确保生命稳定(-)现场救治骨盆骨折常为高暴力致伤,常伴有循环不稳定。
受伤地点通常为道路、工地等远离医疗场所的地方。
有报道称如合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30%的病人则死亡于途中,所以现场救治显得格外重要。
现场救治中,即便无法明确骨盆骨折的移位情况,仍然推荐使用床单、布料将骨盆捆扎固定,或者使用胶带,将双下肢固定于内旋部位,限制外旋和下肢屈曲活动。
急救车到达后,应及时给予吸氧、大剂量补液、心电监护等。
另一种环境更少见,比如烧伤、爆炸伤甚至是战创伤。
与日常环境中的骨盆骨折不同,烧伤、爆炸伤甚至是战创伤的骨盆骨折能量更高,机制更复杂,开放损伤可能性更大。
但现场救治原则是相似的,初始管理包括止血,以及优先处理危重损伤和稳定骨盆环,并对开放性损伤进行消毒包扎,然后尽快转运。
(二)急诊救治血液动力学不稳定通常是指血压<90mmHg和心率≥120bpm,体格检查有皮肤血管收缩(皮温下降、潮湿、毛细血管充盈减少),意识水平改变和/或呼吸急促,需要输血4IU以上,以及出现明显的碱缺乏(≤6mmo1∕1X由于快速大量的失血,同时又难以止血与合并其他多部位严重损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人的死亡率可达40%,甚至更高。
『8分钟创伤』骨盆骨折的外固定和急救技术骨盆骨折的急救应当多学科联合协作,骨科医师应迅速判断骨折的损伤程度,用简单有效的方法(骨盆兜、外固定架、C形钳)尽量控制骨折岀血,综合患者一般情况、骨折情况作出下一步治疗决定。
今天,就来了解一下骨盆骨折的外固定和急救技术。
前方外固定架固定骨盆外固定架的力学特点•B1型骨盆骨折,垂直方向稳定,前方简单的外固定架可以提供足够的稳定性。
•C型骨盆骨折,同时存在旋转不稳和垂直方向的不稳,前方外固定架只能提供部分稳定性,不足以为患者提供负重行走等功能性活动。
•内固定等稳定后环后,前方外固定架辅助固定,可获得很好的稳定性。
手术适应证•严重骨盆骨折的急诊救治,以控制骨盆出血和临时固定。
•多发性损伤患者,前方外固定利于止痛和方便护理。
•旋转性不稳的骨盆骨折的终极治疗。
•与后方内固定术联合使用,增强骨盆骨折固定的整体稳定性。
体位与术前准备•麻醉:全身麻醉;•病人平卧于可透视的手术床上,可在臀部后方垫垫利于骨折复位;•术中C形臂透视;•骨盆周围消毒铺巾。
切口体表投影•骨盆前方外固定架有三种不同的入钉法,分别为髂嵴入钉法、髋臼上入钉法和髂骨翼入钉法,临床常用的是前两种方法。
•髋臼上方入钉法:在髂前上棘远端做一3~4cm切口,切口内侧缘应在髌骨外侧缘的延长线上;注意:此切口经过股外侧皮神经走行区域,切开皮肤后应钝性分离,并用拉钩保护该神经;•髂嵴入钉法:沿髂嵴做一弧形切口。
A:骨盆前往外固定架通常应用的三种入钉法:a.髂嵴入钉法;b.髋臼上方入钉法;C.髂骨翼入钉法;B:髋臼上方入钉法切口体表投影:沿髂前上棘远端做3~4cm切口,切口内缘在髌骨内缘向近端延长线上;C:髋臼上方入钉位置临近股外侧皮神经走行区域,应注意钝性分离至骨面时,用拉钩牵开股外侧皮神经,在置入螺钉时应用保护套筒;D:髂嵴入钉法切口体表投影:沿髂嵴做弧形切口。
骨折的复位与固定•髋臼上方入钉法•切开皮下组织和深筋膜,牵开股外侧皮神经,避免损伤;钝性分离,触摸定位髂前下棘、髋臼顶部。
《骨盆外固定架两种置钉方式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的效果比较》篇一一、引言骨盆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性疾病,其中Tile B型骨盆骨折因骨折位置及类型复杂,治疗难度较大。
近年来,骨盆外固定架成为治疗此类骨折的常用方法之一。
然而,置钉方式的选择对于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比较两种置钉方式在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中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方法本研究选取了近期收治的Tile B型骨盆骨折患者,按照置钉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
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置钉方式,实验组采用新型置钉方式。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类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髂前上棘置钉与耻骨支置钉的方式进行骨盆外固定架固定。
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一种改进的髂嵴置钉与耻骨支置钉的组合方式进行固定。
对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分析。
三、结果3.1 术后恢复情况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疼痛程度、活动能力恢复、肢体功能恢复等方面表现更佳。
具体数据通过疼痛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功能恢复评分等指标进行量化比较。
3.2 骨折愈合时间实验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
通过对两组患者术后X线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实验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且愈合过程中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3.3 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术后出现感染、疼痛等并发症的例数较少,且程度较轻。
而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出现一定程度的并发症,包括感染、疼痛、神经损伤等。
四、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新型置钉方式的骨盆外固定架在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新型置钉方式能够更好地固定骨折部位,促进骨折愈合,缩短愈合时间。
同时,该置钉方式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
新型置钉方式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更准确地定位骨折部位,实现精确固定;二是减少了手术操作过程中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降低了术后感染的风险;三是能够更好地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为骨折愈合提供了有利条件;四是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骨盆外固定架手术步骤
骨盆外固定架手术是一种用于治疗骨盆骨折的手术方法,它通过外固定架来固定和稳定骨盆骨折,促进骨折愈合。
下面将详细介绍骨盆外固定架手术的步骤。
一、患者准备
在进行骨盆外固定架手术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影像学检查,以确定骨折类型、位置和严重程度。
同时,还要评估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和手术风险。
二、手术麻醉
手术开始前,患者会接受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三、骨盆外固定架的安放
1. 术前准备:医生会在手术区域进行消毒和铺设手术巾,以确保手术区域的清洁和无菌。
2. 穿刺:医生会选择合适的穿刺点,通常是在耻骨联合和髂嵴上方,然后用针或导丝穿刺到骨折部位。
3. 扩张:通过针或导丝扩张穿刺点,以便于插入固定架。
4. 固定架插入:医生会将固定架的引导针或导丝插入穿刺点,然后沿着骨折线的正确路径将固定架插入骨折部位。
5. 固定架固定:一旦固定架插入到正确的位置,医生会使用锁紧螺
钉或固定环将固定架稳定在骨折部位,确保骨折的稳定性和愈合。
四、术后处理
手术完毕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伤口缝合,并进行必要的包扎和固定。
患者还需要进行术后的康复护理和康复训练,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恢复功能。
总结
骨盆外固定架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骨盆骨折的方法。
通过固定架的插入和固定,可以稳定骨折部位,促进骨折的愈合。
然而,这种手术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
同时,患者术后还需要积极配合康复训练,逐步恢复骨盆功能和活动能力。
骨盆外固定支架手术步骤嘿,咱今儿个就来唠唠骨盆外固定支架手术步骤这档子事儿。
你想想啊,这骨盆就好比是咱身体的一个重要根基呢!要是它出了啥问题,那可不得了。
骨盆外固定支架手术呢,就像是给这个根基加个稳固的支撑。
首先呢,医生得做好充分准备呀,各种医疗器械都得备齐咯,这就好比战士上战场,家伙什儿得带全乎了。
然后呢,病人得乖乖躺在手术台上,这时候可不能调皮捣蛋哦。
接着呀,医生就开始在合适的位置消毒啦,把那一片区域弄得干干净净的,可不能让细菌啥的来捣乱呀。
消毒完了,就该打麻药啦,这麻药一打,病人就不那么疼啦,就跟睡了一觉似的。
等麻药起作用了,医生就开始动手操作啦。
他们得小心翼翼地找准位置,就像瞄准射击一样,要准得很呐!然后把那些支架呀、钉子呀啥的给安装上去,这可不是随便拧拧就完事儿的,得恰到好处才行呢。
你说这像不像在搭一个特别的架子,得稳稳当当的,不能摇摇晃晃。
医生们就像最厉害的工匠,精心雕琢着每一个细节。
安装好了之后,还得检查检查,看看稳不稳固,有没有啥问题。
这可不能马虎,万一没弄好,那不是白折腾啦?手术做完了,病人可得好好养着呀。
不能乱动,得听医生的话,该休息就休息,该注意啥就注意啥。
就好像刚盖好的房子,得好好维护着,不然可容易出问题呢。
这骨盆外固定支架手术步骤听起来是不是挺复杂的呀?但咱医生那都是专业的呀,他们有本事把这些复杂的事儿都搞定。
咱普通人呢,平时可得多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别让骨盆出啥问题。
不然到时候遭罪不说,还得麻烦医生们费这么大劲儿来给咱弄。
所以呀,大家都要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别等出了问题才后悔莫及呀!这骨盆外固定支架手术步骤虽然咱不是医生可能不太懂,但咱得知道这是医生们为了咱的健康在努力呀!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