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贵州省国土资源公报
- 格式:pdf
- 大小:45.31 MB
- 文档页数:47
概述2014年12月,国土资源部在贵州省召开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部际联席会议图6-1 人民日报刊发专版,宣传报道创建活动及新修订的指标标准体系矿产资源节约集约与综合利用推进“三率”调查和标准实施。
全国重要矿产资源“三率”调查与评价工作进入收官阶段,基本查明22个矿种“三率”、技术工艺水平现状。
制订并发布了作为行业标准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指标及其计算方法》(DZ/T 0272-2015),健全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评价体系。
在近两年发布12个矿种“三率”指标的基础上,继续发布锰、铬、铝土矿、钨、钼、石墨和石棉等8个矿种的“三率”指标要求,完成油气“三率”指标研究。
推广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
遴选发布第三批共60项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连续三年累计发布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159项,包括采矿技术59项、选矿技术40项、共伴生矿产及尾矿等综合利用技术60项。
涵盖油气矿产22项、煤炭矿产34项、金属矿产70项、非31图7-1 全国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图图7-2 “突参1井”钻获轻质原油与含油岩心重要矿产资源调查、大宗紧缺矿产调查及新兴能源和材料矿产调查成果显著。
圈定物化探异常6300处,发现矿(化)点1000余处,圈定找矿靶区300余处,新发现矿产地35处。
罗布莎矿区发现多个铬铁矿盲矿体,引领企业跟进勘探,提交铬铁矿资源量201.77万吨。
在香卡山矿区发现6个铬铁矿体,估算铬铁矿图7-3 香卡山矿区及钻获的铬铁矿矿心图7-4 海上作业图7-5 世界上最大的幻龙头骨——张氏幻龙化石和素描图及幻龙复原图通过对汶川地震破裂带的详细研究,揭示了龙门山断裂带的地震断裂、蠕变断裂及变形机制,分析了石墨层与大地震的关系,测出世界上最低的断层摩擦系数,首次记录到大地震后断裂快速愈合过程信息,完善了地震断裂理论,对深化认识汶川地震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图7-6 汶川地震断裂带——映秀-北川断裂带特征浙江龙泉岩群发现两颗冥古宙碎屑锆石。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工作的通知正文:----------------------------------------------------------------------------------------------------------------------------------------------------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工作的通知(黔府发〔2007〕26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决定自2007年7月1日起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做好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工作通知如下:一、提高对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
1996年我省第一次土地调查完成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土地调查成果已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数据,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严格土地管理,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是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地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增强做好土地调查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精心组织,密切配合,确保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按时完成。
二、土地调查的内容和时间进度(一)调查内容。
1农村土地调查。
分为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农村土地权属调查两部分。
(黔国土资发【2014】35号)贵州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贵州省土地管理条例》、《贵州省土地整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财政性资金安排的项目。
财政性资金包括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以下简称新增费)、耕地开垦费、指标流转价款、土地复垦费和土地出让金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及其他涉农资金。
第三条?土地整治项目按审批机关的级次分为省、市(州)和县(市、区、特区)三级项目(以下简称省级、市级、县级项目)。
省级项目指由省级审批,使用新增费和省级耕地开垦费等资金安排的项目。
市级项目指由市级审批,使用省级分配的新增费、市(州)级耕地开垦费、市(州)级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及其他涉农资金等安排的项目。
县级项目指由县级审批,使用县(市、区、特区)级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指标流转价款和县(市、区、特区)级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及其他涉农资金等安排的项目。
自行补充耕地的非农建设项目列为县级项目。
第四条?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负责项目的立项审批工作。
项目实行分级管理,即分级立项、分级审批、分级验收。
省、市(州)、县(市、区、特区)国土资源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分别负责本级项目的立项、设计及投资计划审查和项目验收等行政管理工作。
省、市(州)国土资源部门和财政部门,可根据项目情况,委托下级业务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市(州)、县(市、区、特区)国土资源部门和财政部门可根据项目情况,申请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进行验收。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所属土地整治机构负责组织本级土地整治项目立项踏勘初审、设计及投资计划审查和项目竣工验收中的工程复核等有关工作,承担对土地整治从业单位监管、考评等事务性工作。
各级财政部门分别负责本级项目的预算评审、审核、办理资金拨付、审批土地整治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监督检查预算执行和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等。
2014年黔东南州环境状况公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现发布《2014年黔东南州环境状况公报》。
黔东南州环境保护局2015年6月5日一、综述2014年,全州开展环境空气、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声环境质量和凯里市辐射环境质量监测。
全州环境空气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年均值二级标准。
凯里市降尘超过南方城市限值标准0.03倍。
凯里市降水pH范围为4.82~7.68,城市平均值为6.26,城市酸雨率为2.8%。
全州“两江一河”地表水的33个监测断面中,都柳江和舞阳河的10个监测断面100%达到或优于规定水质类别,清水江受上游地区磷化工企业排污影响,23个监测断面达到或优于规定水质类别的断面仅有12个,达标率为52.2%。
全州开展16个县(市)32个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其中26个地表水型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6个地下水型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全州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位共设125个,环境质量等级为一级(好)。
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位共设581个,环境质量等级为二级(较好)。
凯里市辐射环境质量仍保持在原有水平,陆地γ辐射水平较往年无明显变化;城市大气氡浓度与往年持平;凯里市电磁辐射远低于《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3-88)中有关公众照射参考导出限值12V/m(每米伏);全市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二、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全州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8959.896吨,比2013年下降1.1%(其中工业和生活源排放量18630.4471 吨,比2013年下降1.49%,农业源排放量10228.6489吨,比2013年下降0.38%);氨氮排放量3272.0239吨,比2013年下降2.14%(其中工业和生活源排放量2313.362 吨,比2013年下降2.92%,农业源排放量954.3619吨,比2013年下降0.19%)。
(黔国土资发【2014】35号)贵州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贵州省土地管理条例》、《贵州省土地整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财政性资金安排的项目。
财政性资金包括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以下简称新增费)、耕地开垦费、指标流转价款、土地复垦费和土地出让金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及其他涉农资金。
第三条土地整治项目按审批机关的级次分为省、市(州)和县(市、区、特区)三级项目(以下简称省级、市级、县级项目)。
省级项目指由省级审批,使用新增费和省级耕地开垦费等资金安排的项目。
市级项目指由市级审批,使用省级分配的新增费、市(州)级耕地开垦费、市(州)级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及其他涉农资金等安排的项目。
县级项目指由县级审批,使用县(市、区、特区)级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指标流转价款和县(市、区、特区)级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及其他涉农资金等安排的项目。
自行补充耕地的非农建设项目列为县级项目。
第四条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负责项目的立项审批工作。
项目实行分级管理,即分级立项、分级审批、分级验收。
省、市(州)、县(市、区、特区)国土资源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分别负责本级项目的立项、设计及投资计划审查和项目验收等行政管理工作。
省、市(州)国土资源部门和财政部门,可根据项目情况,委托下级业务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市(州)、县(市、区、特区)国土资源部门和财政部门可根据项目情况,申请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进行验收。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所属土地整治机构负责组织本级土地整治项目立项踏勘初审、设计及投资计划审查和项目竣工验收中的工程复核等有关工作,承担对土地整治从业单位监管、考评等事务性工作。
各级财政部门分别负责本级项目的预算评审、审核、办理资金拨付、审批土地整治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监督检查预算执行和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等。
第五条从事土地整治的相关从业单位应符合《贵州省土地整治从业单位备案登记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资质、能力等条件要求,并通过《贵州省土地整治从业单位备案登记管理系统》备案登记取得备案登记合格证。
(黔国土资发【2014】35号)贵州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贵州省土地管理条例》、《贵州省土地整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财政性资金安排的项目。
财政性资金包括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以下简称新增费)、耕地开垦费、指标流转价款、土地复垦费和土地出让金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及其他涉农资金。
第三条土地整治项目按审批机关的级次分为省、市(州)和县(市、区、特区)三级项目(以下简称省级、市级、县级项目)。
省级项目指由省级审批,使用新增费和省级耕地开垦费等资金安排的项目。
市级项目指由市级审批,使用省级分配的新增费、市(州)级耕地开垦费、市(州)级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及其他涉农资金等安排的项目。
县级项目指由县级审批,使用县(市、区、特区)级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指标流转价款和县(市、区、特区)级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及其他涉农资金等安排的项目。
自行补充耕地的非农建设项目列为县级项目。
第四条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负责项目的立项审批工作。
项目实行分级管理,即分级立项、分级审批、分级验收。
省、市(州)、县(市、区、特区)国土资源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分别负责本级项目的立项、设计及投资计划审查和项目验收等行政管理工作。
省、市(州)国土资源部门和财政部门,可根据项目情况,委托下级业务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市(州)、县(市、区、特区)国土资源部门和财政部门可根据项目情况,申请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进行验收。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所属土地整治机构负责组织本级土地整治项目立项踏勘初审、设计及投资计划审查和项目竣工验收中的工程复核等有关工作,承担对土地整治从业单位监管、考评等事务性工作。
各级财政部门分别负责本级项目的预算评审、审核、办理资金拨付、审批土地整治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监督检查预算执行和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等。
第五条从事土地整治的相关从业单位应符合《贵州省土地整治从业单位备案登记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资质、能力等条件要求,并通过《贵州省土地整治从业单位备案登记管理系统》备案登记取得备案登记合格证。
2014贵阳市市情介绍贵阳都市景观贵阳市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国务院确定的“黔中经济区”和“泛珠三角经济区”内的重要中心城市,是一座以资源开发见长的综合型工业城市,主要工业产品和工业行业在中国居于重要的地位。
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宜的居住条件、便利的招商政策,使贵阳的招商引资规模不断扩大、引进企业质量越来越好。
"十一五"期间进出口总额从11.19亿美元增至37.69亿美元,年均增长27.5%;实际直接利用外资从0.7亿美元增至2.79亿美元,年均增长31.8%。
累计引进内资项目8208个,实际到位资金2027.2亿元。
一批世界500强及国内500强企业相继落户贵阳。
《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9—2010)》显示,在全球500个城市中,贵阳市综合竞争力提升了42位,提升速度排列第4位。
贵阳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2009年的896.6亿元增加至2012年的1802.9亿元,年均增长2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92.3亿元增加到480.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28.3%,年均增长20.1%,2012年达22.1%,在中国西部省会城市中排位第1。
2013年一季度,贵阳市500万元口径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38.4亿元,同比增长21.3%,比1—2月提升0.9个百分点,总量占贵州省的21.6%;2000万元口径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29.7亿元,同比增长19%,位列省会城市第2位、贵州省第3位。
[12]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达2085亿元,提前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占全省比重提高到26%,增速达16%,继续在全国省会城市保持前列。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30亿元、增长22.1%。
财政总收入563.8亿元、增长18.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7.2亿元、增长20.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93.49亿元、增长14.39%。
在去年全省增比进位综合测评中,贵阳从2012年的第3位上升到第1位;5个区(县)位次前移,南明区跃升第一;10个区(市、县)全部进入全省第四轮经济强县建设行列。
贵州省自然资源贵州喀斯特地貌贵州矿产资源丰富,是著名的矿产资源大省。
截至2002年底,贵州省已发现矿产110多种,其中有76种探明了储量,有多种保有储量排在全国前列,排在第一位的有汞、重晶石、化肥用砂岩、冶金用砂岩、饰面用辉绿岩、砖瓦用砂岩等,排在第二位的有磷、铝土矿、稀土等;排在第三位的有镁、锰、镓等;此外,煤、锑、金、硫铁矿等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
煤炭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优良,素有“江南煤海”之称,2002年末保有储量为49 2.27亿吨;铝土矿保有储量为4.24亿吨;磷矿储量26.95亿吨,占全国总量的40% 以上;重晶石储量为全国的三分之一;金矿储量居全国第十二位,是中国新崛起的黄金生产基地。
贵州以“西南煤海”著称,煤炭资源储量达497.28亿吨,居全中国第五位,超过南方12省(区、市)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
煤炭不仅储量大,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为发展火电,实施“西电东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煤化工、实施“煤变油”工程提供了资源条件。
能源贵州河流数量较多,长度在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4条。
2002年贵州省河川泾流量达到1145.2亿立方米。
贵州河流的山区性特征明显,大多数的河流上游,河谷开阔,水流平缓,水量小;中游河谷束放相间,水流湍急;下游河谷深切狭窄,水量大,水力资源丰富。
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中国第六位,其中可开发量达1683.3万千瓦,占中国总量的4.4% ,水位落差集中的河段多,开发条件优越。
土地贵州省土地资源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坝地较少。
山地面积为108740平方千米,占贵州省土地总面积的61.7%,丘陵面积为54197平方千米,占贵州省土地总面积的31.1%;山间平坝区面积为1 3230平方千米,仅占贵州省土地总面积的7.5%。
可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资源不多,由于人口增多,非农业用地增多,耕地面积不断缩小。
2002年底,贵州省实有耕地面积176.94万公顷,比2001年减少6.29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05公顷,远低于全中国平均水平。
贵州省第⼆次⼟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公报贵州省第⼆次⼟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公报索引号:GZ-20140922025237-525⽂号:GZ-20140922025237-525⽣成⽇期:2014-09-22发布机构:贵州省国⼟资源厅⽇期:2014-09-22来源:贵州省国⼟资源厅作者:厅地籍处发布部门:地籍管理处点击数:1578第⼆次⼟地调查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国情国⼒调查。
我省第⼆次⼟地调查(以下简称⼆次调查)⾃2007年7⽉1⽇启动,并以2009年12⽉31⽇为标准时点汇总调查数据。
全省⼆次调查⾸次采⽤统⼀的⼟地利⽤分类国家标准,⾸次采⽤政府统⼀组织、各地具体实施、国家掌控质量的组织模式,⾸次采⽤覆盖全省遥感影像的调查底图,实现了图、数、实地⼀致。
全⾯查清了全省⼟地利⽤状况,掌握了各类⼟地资源家底。
现将主要数据成果公布如下:⼀、全省主要地类数据耕地:456.25万公顷(6844万亩)园地:15.78万公顷(237万亩);林地:900.86万公顷(13513万亩);草地:163.13万公顷(2447万亩);城镇村及⼯矿⽤地:45.4万公顷(681万亩);交通运输⽤地:14.86万公顷(223万亩);⽔域及⽔利设施⽤地:24.46万公顷(367万亩);其他⼟地:140.24万公顷(2104万亩)。
⼆、全省耕地分布与质量状况(⼀)耕地分布。
全省耕地按区域划分,主要分布在贵州⾼原区、川鄂湘黔浅⼭区,⾯积分别为279.05万公顷(4186万亩)、142.18万公顷(2133万亩),分别占61%、31%。
另外,滇黔⾼原⼭地区也有少量分布,⾯积为35.03万公顷(525万亩),占8%。
(⼆)耕地质量。
全省耕地按坡度划分:⼆次调查贵州省耕地分坡度⾯积表耕地⾯积平地坡耕地⾯积单位≤2°2°~6°6°~15°15°~25°>25°456251723098754565916252051342160818507公顷6844346818243820131228万亩100% 5.1%12.0%35.6%29.4%17.9%全省耕地主要以⽆灌溉设施的耕地为主,⾯积326.52万公顷(4898万亩),占72%;有灌溉设施的耕地⾯积129.73万公顷(1946万亩),占28%。
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2014年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7.09•【字号】筑府办函[2014]118号•【施行日期】2014.07.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正文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2014年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筑府办函〔2014〕118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高新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工作部门:《贵阳市2014年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14年7月9日贵阳市2014年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方案为做好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切实减少国土资源违法行为,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2014年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29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黔府办发电〔2014〕62号)、《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2014年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黔土资发〔2014〕22号)有关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对象2014年土地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对象为国土资源部下发的疑似违法用地图斑,包括以下四类:一是土地变更调查成果中的新增建设用地与国土资源部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建设用地审批信息套合不一致的新增建设用地图斑。
二是土地变更调查国家级外业核实认定不真实及审核未通过的设施农用地和临时用地,作为年度新增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卫片执法监督检查的图斑。
三是土地变更调查中对于路基宽度大于6.5米或路面宽度大于6米的新增道路,应按公路用地进行变更而未变更,作为年度新增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卫片执法监督检查的图斑。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砂石土资源开发管理的通知正文:----------------------------------------------------------------------------------------------------------------------------------------------------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砂石土资源开发管理的通知(黔府办函〔2014〕5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加强我省砂石土资源开发管理,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安全生产,实现资源、环境、生态、安全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严格按规划布局砂石土矿山(一)严格界定砂石土类矿产。
砂石土类矿产是指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页岩,主要为建筑石料用石灰岩、建筑用白云岩、建筑用砂、建筑用辉绿岩、建筑用花岗岩、建筑用凝灰岩、建筑用大理岩、建筑石料、砖瓦用砂岩、砖瓦用砂、砖瓦用粘土、砖瓦用页岩等12个矿种。
(二)严格实施规划管控。
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要在深入开展砂石土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区域内基本需求、环境承载力、地质条件、资源保护等因素,结合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矿山空间布局,科学划定禁采区、限采区和开采区,于2014年上半年前编制完成本行政区域砂石土资源开发规划,并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
(三)严格控制矿山数量。
按照“规划禁采区内的矿山关停,规划限采区内的矿山收缩,规划开采区内的矿山集聚”的要求,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要对辖区内的砂石土矿山进行优化调整,原则上县城所在地建制镇的砂石土矿山数控制在6个以内,其他乡(镇)控制在2个以内,确保到2015年末全省砂石土矿山总量控制数为2878个。
贵州大西南矿业有限公司Guizhou Southwest Mining Co., Ltd.贵州大西南矿业有限公司大方县安乐乡安益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法定代表人:李时冠技术负责人:郑西林二○一八年七月二十五前言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进一步深化依法打击和重点整治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的通知》(煤安监监察〔2018〕16号)、《省安委办关于进一步深化依法打击和重点整治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的通知》(黔安办〔2018〕25 号)、《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根据国家对煤矿重大风险危险源辨识分析、监控管理的重要指示和贵州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为确保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煤矿重大风险危险源的监控管理,以防范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为目标,深化专项行动,坚持查大系统、控大风险、治大灾害、除大隐患、防大事故,聚焦重特大事故风险和重大隐患,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狠抓责任落实。
我矿经深入井上、下现场勘查,根据收集的有关资料,结合现场勘查情况对我矿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其存在的重大风险危险源进行了分析研判及等级划分;最后得出分析研判的结论与对策建议。
这项工作对防范减少煤矿事故损失和职业伤害,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由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有效遏制和防范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帮助。
本研判报告是我矿依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进一步深化依法打击和重点整治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的通知》(煤安监监察〔2018〕16号)、《省安委办关于进一步深化依法打击和重点整治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的通知》(黔安办〔2018〕25 号)、《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以及《煤矿系统性安全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行动重点检查表的13项内容》的有关企业技术资料,通过现场实地勘查,形成的本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自然生态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与评价作者:蒋雨欣刘强何静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9年第08期摘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自然生态空间管制的科学依据之一。
从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两个方面设计了10个评价指标形成指标体系,并依照层次分析法完成模型量化,计算出综合评价值,形成量化的评价结果,实现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
关键词: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价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重视,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也作为加强自然生态空间保护的重要举措。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自然生态空间管制的科学依据之一。
几十年来,我国学者关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开展了大量研究。
Li Hongwei等利用模糊评价与层次分析方法,对相关地区生态安全进行估计,获得生态系统的评价结果[1]。
王彦彭从环境纳污能力、资源供给能力以及人类支持能力三个方面建立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集成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进行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2]。
王坤岩等研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客观确定指标权重[3,4,5]。
封志明等提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应从理论到方法、从实践到应用[6,7]。
依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要求》,并结合贵州本身的区域特色,归纳出所选取的评价因子,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
一、评价技术路线首先,收集多源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DEM、DLG等地理基础数据,以及社会经济与人口数据等,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原则进行指标筛选,权重确定,构建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等统计分析方法,构建承载力评价模型,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最后,加载承载力评价成果入自然生态空间监管信息数据库。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收集多源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DEM、DLG等地理基础数据,以及社会经济与人口数据等,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原则进行指标筛选,权重确定,构建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相关数据来源于 2003-2013 年《贵州省统计年鉴》、《贵州省国土资源公报》、《贵州省水资源公报》、《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贵州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官方统计部门。
《2014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发布
佚名
【期刊名称】《矿产勘查》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4月22日,国土资源部发布了《2014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下称《公报》)。
《公报》从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法治国土建设、国土资源领域改革、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地质调查、地质环境、科技与信息化、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等10个方面,对2014年的国土资源工作进行了盘点。
【总页数】1页(P209-2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08
【相关文献】
1.国土资源部发布《2012中国国土资源公报》
2.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年产值近千亿元——国土资源部发布《2010中国国土资源公报》
3.积极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国土资源部发布《2009中国国土资源公报》
4.国土资源部发布《2010中国国土资源公报》
5.国土资源部发布《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4年国土资源主要统计数据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5-02-03 08:48 来源:国土资源部网站【字体:大中小】打印本页分享一、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全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61.0万公顷,同比下降16.5%。
其中,工矿仓储用地14.7万公顷,同比下降29.9%;房地产用地15.1万公顷,同比下降25.5%;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31.1万公顷,同比下降1.9%。
二、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情况2014年四季度末,全国105个主要监测城市综合、商业、住宅、工业地价分别为3522元/平方米、6552元/平方米、5277元/平方米和742元/平方米。
四类用地价格环比增长率分别为0.94%、0.39%、0.69%和1.45%,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16%、3.90%、4.85%和6.03%。
三、地质勘查投入情况全国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投入401.8亿元,同比减少12.6%。
其中,中央财政投入81.7亿元,同比下降8.4%;地方财政投入99.1亿元,同比下降20%;社会资金投入221.0亿元,同比下降10.4%。
新发现矿产地221处,其中大型31处,中型64处,小型126处。
四、矿业权出让情况全年共出让探矿权1270个,同比下降5.1%,出让价款59.5亿元,同比增长331.6%。
出让采矿权2326个,同比增长18.6%;出让价款62.9亿元,同比增长19.1%。
以招拍挂方式出让探矿权、采矿权的比例分别为39.2%和86.5%,占比较上年分别提高20.9和5.2个百分点,矿产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程度进一步提高。
五、地质灾害防治情况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10907起,共造成349人死亡、51人失踪、21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4.1亿元。
与上年同期相比,地质灾害发生数量、造成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均有所减少,同比分别下降29.2%、40.2%和46.7%,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好于往年。
全年全国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417起,避免人员伤亡33723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8.1亿元。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正文:----------------------------------------------------------------------------------------------------------------------------------------------------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黔府办函〔2014〕33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中央驻黔有关单位: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和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以来,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和省各民主党派、团体及专委会、界别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领域改革等中心工作,共向省人民政府提出建议和提案1153件(其中:省人大代表建议568件,省政协提案585件)。
为认真做好2014年省政府系统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根据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的有关规定,经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加强领导,明确办理责任各承办单位要把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与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
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着力推动建议提案的办理,对重点建议提案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促。
严格落实“四确定”制度,确定一位负责人直接分管,确定一位综合处室负责人日常协调,确定业务处室具体办理职责,确定一名工作人员作为办理联络员,切实做到每件建议提案有人管、有人办、有着落。
二、协调配合,规范办理程序(一)重点建议提案的办理。
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督办建议、省人民政府领导领衔督办建议和提案、省政协主席会议督办提案以及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商有关部门确定的重点提案属于重点建议提案。
重点建议提案实行主会办制度,主办单位要在办理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主动与会办单位协商、研究,形成一致意见;会办单位要积极配合,在规定期限内将会办意见函告主办单位,并抄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