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中山市南头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45.21 KB
- 文档页数:18
2020届中山市南头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5G是通信行业的重点,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当中,我国的电信运营商和电信设备制造商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在疫情以后,5G的网络规模、用户规模和5G的应用将会爆发。共建共享网络会成为移动通信行业的一种趋势。因为移动通信还要不断地发展,有了5G以后,将来还有6G,那么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频率资源是有限的。未来我们要取得更多的频率,难度是更加大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共建共享网络是一种方向,是一种趋势,此次疫情期间电信运营商已经在共建共享网络方面,开了一个很好的头,这会成为一种行业的趋势。
共建共享5G网络有几个明显的好处。一是加快速度。运营商加快合作,就可以加快5G网络建设的速度。二是有利于节约资源。如果把运营商的频率资源合在一起来用,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了。三是共建共享可以降低成本。专家建议国家可以制定更多的优惠政策,来支持电信运营商共建共享网络。
(摘编自《疫情之后5G领域怎么走?》)
材料二:
近年来,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不少世界级未来学家、科技作家看好。比如,《科技想要什么》的作者凯文·凯利认为,“中国将成为全球创新中心”;《大趋势》的作者奈斯比特表示:“中国在人类即将到来的新浪潮中取得领先地位。”然而,赞许并不会让我们妄自尊大,因为与其说“中国科技浪潮来了”,不如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了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中国奋力赶上了潮头。历史上,观察家们总是通过基础设施的升级,去观测技术革命推动的经济重大转型,进而预测发展模式、治理模式乃至全球话语权的改变。而在新的技术浪潮中,5G、太阳能、高铁、移动支付等应用,让人们相信中国在通信、能源、交通等新型基础设施上展现出塑造未来的潜力。
当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中国超大市场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愈发凸显。据统计,过去8年的全球数据生成量中,中国数据规模年复合增速全球第一,高达41.9%,美国是31.9%。在科技史上,场景和技术犹如两个轮子,相互激发,彼此成就。有人说,美国的路径是技术驱动新的商业场景,中国的路径则是以商业场景的发现和创新倒逼技术的进步。诚如斯言,华为5G技术的领先,正是中国路径的生动写照。
(摘自《越是被霸凌,越要寻找新蓝海》)
材料三: 伴随着政策的扎堆出台,我国5G发展步入快车道,“5G+”新经济形态正在加速构建。拓展发展新蓝海(开创全新市场),通过5G提升“新计算”是重要途径。新计算新在“快”,能够实现数据在哪里,计算就在哪里,也意味着智能可以无所不及。有了新计算,用车联网数据便可实现智能交通,用可穿戴设备数据可打造智慧医疗,用白色家电数据将形成智能家居,一系列智能想象将更快速地进入人们生活。更为关键的是,新计算将加速“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如果说,过去制造业运用互联网只是提升营销、交易、获得用户的效率,那么,如今制造业就是站在了智能化的入口,新计算将促使生产更智能,打通整个供应链,高效弹性地对物流、供需做出决策。可以说,新计算将推动互联网从消费互联网、信息互联网走向物联网、产业互联网。
从这个意义上讲,5G通信网络已经超越通信功能,正在演变成依赖于这一基础设施的下一代工业系统的中枢神经。如果说数据是数字时代的石油,那么新联接、新计算就是更好的发电机、更高效的发动机,赋予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换句话说,当新联接深入各行各业,在新计算的推动下,必将促进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落地,创造中国式的新速度。
(来源同材料二,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中“5G”技术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通信行业的重点,5G技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后疫情时代将迎来规模和应用的爆发。
B. 频率资源影响着5G和未来6G技术的发展,加之未来我们获取更多频率的难度会更大,那么,共建共享网络就成为了一种趋势。
C. 5G网络建设速度的加快,可以加速运营商的合作。运营商如果把各自的频率资源合在一起来用,将能发挥更大作用。
D. 华为5G技术选择了与美国相反的发展路径,使场景和技术相互激发,彼此成就,是华为5G技术领先世界的主要原因。
2.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尽管世界级未来学家、科技作家普遍看好中国,但我们不会因此妄自尊大,因为我们只是赶上了数字化、智能化的潮头而已。
B. 中国数据规模年复合增速超美国十个百分点,居全球首位,彰显了中国超大市场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在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背景下的优势。
C. 通过5G提升的新计算使智能无所不及,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能家居等更快速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加速“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
D. 未来,新计算将打通整个供应链,高效地对物流、供需做出决策,推动传统互联网走向物联网、产业互联网。由此可见,5G通信网络已经超越通信功能。
3.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助推我国在5G发展上取得领先地位的有利条件。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不是个好儿子
贾平凹
①在我四十岁以后,在我几十年里雄心勃勃所从事的事业、爱情遭受了挫折和失意后,我才觉悟了做儿子的不是。母亲的伟大不仅因为生下血肉的儿子,还在于她并不指望儿子的回报,不管儿子离她多远又回来多近,她永远使儿子有亲情,有力量,有根有本。
②七年前,父亲作了胃癌手术,我全部的心思都在父亲身上。父亲去世后,我仍是常常梦到父亲,父亲依然还是有病痛的样子,我醒来就伤心落泪,要买了阴纸来烧。在纸灰飞扬的时候,突然间我会想起乡下的母亲,又是数日不安,也就必会寄一笔钱到乡下去。寄走了钱,心安理得地又投入到我的工作中了,心中再也没有母亲的影子。
③老家的村子里,人人都在夸我给母亲寄钱,可我心里明白,给母亲寄钱并不是我心中多么有母亲,完全是为了我的心理平衡。而母亲收到寄去的钱总舍不得花,听妹妹说,她把钱没处放,一卷一卷塞在床下的破棉鞋里,几乎让老鼠做了窝去。我埋怨过母亲,母亲说:“我要那么多钱干啥?零着攒下了将来整着给你。你们都精精神神了,我喝凉水都高兴的,我现在又不至于喝着凉水!”去年回去,她真的把积攒的钱要给我,我气恼了,要她逢集赶会了去买个零嘴吃,她果然一次买回了许多红糖,装在一个瓷罐儿里,但凡谁家的孩子去她那儿了,就三个指头一捏,往孩子嘴一塞,再一抹。孩子们为糖而来,得糖而去,母亲笑着骂着“喂不熟的狗”,末了就呆呆地发半天愣。
④小时候,我对母亲的印象是她只管家里人的吃和穿,那时少粮缺柴的,生活苦巴,我们做孩子的并不愁容满面,平日倒快活得要死,最烦恼的是帮母亲推磨子了。常常天一黑母亲就收拾磨子,在麦子里掺上白包谷或豆子磨一种杂面,偌大的石磨她一个人推不动,就要我和弟弟合推一个磨棍,月明星稀之下,走一圈又一圈,昏头晕脑的发迷怔。磨过一遍了,母亲在那里筛箩,我和弟弟就趴在磨盘上瞌睡。母亲喊我们醒来再推,我和弟弟总是说磨好了,母亲说再磨几遍,需要把麦麸磨得如蚊子翅膀一样薄才肯结束……
⑤我成不成什么专家名人,母亲一向是不大理会的。一部《废都》,国之内外怎样风雨不止,我受怎样的赞誉和攻击,母亲从未说过一句话。当知道我已孤单一人,又病得入了院,她悲伤得落泪,要到城里来看我,弟妹不让她来,不领她,她气得在家里骂这个骂那个,后来冒着风雪来,她的眼睛已患了严重的疾病,却哭着说:“我娃这是什么命啊?!”
⑥我告诉母亲,我的命并不苦的,什么委屈和劫难我都可以受得,少年时期我上山砍柴,挑百十斤的柴担在山砭道上行走,肩膀再疼腿再酸也不能放下柴担的,从那时起我就练出了一股韧劲。而现在最苦的是我不能亲自伺候母亲!父亲去世了,作为长子,我是应该为这个家操心,使母亲在晚年活得幸福,但现在既不能照料母亲,反倒让母亲还为儿子牵肠挂肚,我这做的是什么儿子呢?把母亲送出医院,看着她上车要回去了,我还是掏出身上仅有的钱给她,我说,钱是不能代替了孝顺的,但我如今只能这样啊!母亲懂得了我的心,她把钱收了,紧紧地握在手里,再一次整整我的衣领,摸摸我的脸,说我的胡子长了,用热毛巾捂捂,好好刮刮,才上了车。眼看着车越走越远,最后看不见了。我回到病房,躺在床上开始打吊针,我的眼泪默默地流下来。
4.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主要记叙了一些家庭生活琐事,这些琐事中,渗透了作者与母亲之间真挚深厚母子情,读来感人肺腑,而无琐碎之感。
B. 第③段末尾,母亲“笑着骂着‘喂不熟的狗’,末了就呆呆地发半天愣”,是因为想起了我的因胃癌去世的父亲而倍感孤独落寞。
C. 文章两次写到“钱”,第③段中母亲把钱塞在破棉鞋里,而第⑥段中却“紧紧地握在手里”,看似矛盾,实则表现出母亲心疼儿子,处处为儿子着想。
D. 纵观全文,作者采用了顺叙、插叙相结合的叙述方式,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情感厚重,含蓄隽永。
5. 阅读全文,概括出作者母亲的形象特点,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不久,这条线正式营运,人们挤在村口,看见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
可是,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列车的时刻表上,还是多了“台儿沟”这一站,每晚七点钟,由首都方向开往山西的这列火车在这里停留一分钟。
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如今,台儿沟的姑娘们晚饭刚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她们洗净蒙受了一天的黄土、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的乌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最好的衣裳。有人换上过年时才穿的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脸上涂点胭脂。然后,她们就朝村口,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
七点钟,火车喘息着向台儿沟滑过来。姑娘们心跳着涌上前去,像看电影一样,挨着窗口观望。只有香雪躲在后面,双手紧紧捂着耳朵。看火车,她跑在最前边,火车来了,她却缩到最后去了。她有点害怕它那巨大的车头,车头那么雄壮地吐着白雾,仿佛一口气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它那撼天动地的轰鸣也叫她感到恐惧。在它跟前,她简直像一叶没根的小草。
“香雪,过来呀,看!”凤娇拉过香雪向一个妇女头上指,她指的是那个妇女头上别着的那一排金圈圈。
“怎么我看不见?”香雪微微眯着眼睛。
“就是靠里边那个,那个大圆脸。看,还有手表哪,比指甲盖还小哩!”凤娇又有了新发现。
香雪不言不语地点着头,她终于看见了妇女头上的金圈圈和她腕上比指甲盖还要小的手表。但她也很快就发现了别的。“皮书包!”她指着行李架上一只普通的棕色人造革学生书包。就是那种连小城市都随处可见的学生书包。
尽管姑娘们对香雪的发现总是不感兴趣,但她们还是围了上来。
开车了,绿色的车门就在姑娘门面前沉重地合上了。列车一头扎进黑暗,把她们撇在冰冷的铁轨旁边。很久,她们还能感觉到它那越来越轻的震颤。
一切又恢复了寂静,静得叫人惆怅。姑娘们走回家去,路上还要为一点小事争论不休……
不管在路上吵得怎样厉害,分手时大家还是十分友好的。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日久天长,这五彩缤纷的一分钟,竟变得更加五彩缤纷起来,就在这个一分钟里,她们开始挎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地做买卖。她们踮着脚尖,双臂伸得直直的,把整筐的鸡蛋、红枣举上窗口,换回台儿沟少见的挂面、火柴,以及属于姑娘们自己的发卡、香皂。有时,有人还会冒着回家挨骂的风险,换回花色繁多的纱巾和能松能紧的尼龙袜。
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做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旅客们爱买她的货,因为她是那么信任地瞧着你,那洁如水晶的眼睛告诉你,站在车窗下的这个女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受骗。你不忍心跟这样的小姑娘耍滑头,在她面前,再爱计较的人也会变得慷慨大度。
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那是她偶然在同桌的一本书上看到的)。有一回她向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妇女打听能自动开关的铅笔盒,还问到它的价钱。谁知没等人家回话,车已经开动了。她追着它跑了好远,当秋风和车轮的呼啸一同在她耳边鸣响时,她才停下脚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可笑啊。
香雪是学生,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台儿沟没有学校,香雪每天上学要到十五里以外的公社。尽管不爱说话是她的天性,但和台儿沟的姐妹们总是有话可说的。公社中学可就没那么多姐妹了,虽然女同学不少,但她们的言谈举止,一个眼神,一声轻轻的笑,好像都是为了叫香雪意识到,她是小地方的,穷地方来的。她们故意一遍又一遍地问她:“你们那儿一天吃几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