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号编码规则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1
附件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程编码编制规则及要求一、课程编码编制规则课程编码由7位阿拉伯数字组成,从左到右第1位是课程水平代码、第2-3位是开课单位代码、第4位是课程类型代码、第5、6、7位是顺序码,其规则和含义如下:1.第1位课程水平代码,按修读顺序和难易程度分为9级,其中1~5是本科生一年级至五年级的课程、6~7是硕士研究生课程、8~9是博士研究生课程。
1××××××——本科一年级课程2××××××——本科二年级课程3××××××——本科三年级课程4××××××——本科四年级课程5××××××——本科五年级课程6××××××——硕士基础课程7××××××——硕士专业课程8××××××——博士理论课程9××××××——博士进展课程2.第2~3位开课单位代码,按表1执行。
表1 开课单位代码3.第4位课程类型代码,按表2执行,课程类型由开课单位确定。
表2 课程类型代码示例:2××0×××——本科二年级通识类选修课程2××1×××——本科二年级通识类必修课程2××2×××——本科二年级学科大类基础课程2××3×××——本科二年级学科基础课程3××4×××——本科三年级专业课3××5×××——本科三年级综合实践课6××0×××——等价课是“研究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中需要选择性使用的课程,如“硕士外国语”课程包括英语、德语、法语、日语、俄语,培养方案自动引用“硕士外国语”,研究生制订个人培养计划时根据入学语种通过下拉菜单选择对应的课程。
课程编码规则81 2 3 4 5 6 7教学部门代码流水号课程性质课程类别开课学期一、课程编码定为8位字符。
二、各位字符具体含义限定为:(一)第1、2位—教学部门代码(二)第3、4、5位—教学部门所属课程序号代码(三)第6位—课程性质代码“1”—必修“2”—限选“3”—公选(四)第7位—课程类别代码按周单独开设的实训实习课程用“2”表示,其余课程用“1”表示。
(五)第8位—开课学期代码“0”—单学期“1”—第一学期依次类推三.说明:1.课程名称不同,则代码不同。
2.课程名称相同,学分不同,则代码不同。
3.课程代码连续排列,不空号。
新开设的课程按照递增号码排列。
4.今后若有课程被取消,课程代码保留,不能更改和替换。
5.公共选修课归属在教务处6.对于一门课程开设在多个学期,需要编多个代码,课程名称后加(),括号中用一、二、三、四标记。
如听力与口语,共开设四个学期,则可用如下类似编码:0312311 听力与口语(一)0312411 听力与口语(二)0312511 听力与口语(三)0312611 听力与口语(四)附系部代码表代码系部名称01 基础部/社科部02 体育部03 外国语言文学系04 机电工程系06 电子与电气学院07 信息管理系08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10 艺术系99 教务处55 工程学院56 机电学院57 轻工学院58 纺织学院59 工业学院注:1.教材版本时间那里,只填写年如:20082.公选课的课程代码不填,专业代码填9999993.课程名称那里例如高等数学(四)。
不要填高等数学14.凡是每项上面有小标的,都是不需要自己填写,而是点击右下角的小标注,来选择的。
5.课程类型那里,一般都选“理论+实践”,除了“实训周”6.实践课时比例,请查看培养方案。
请不要把去年老版本上的内容直接剪切到发下的文档,不然最后我们用软件统计的时候是统计不成功的,谢谢合作!。
附件
厦门大学研究生课程编码规则
为规范课程与教学管理,统一管理研究生课程,我院拟启用研究生课程统一编码,各学院(研究院)应根据以下编码规则,对本单位开设的所有课程进行编码,公共课程将由研究生院进行统一编码,现将编码规则公布如下:
1.课程代码由9位阿拉伯数字或大写英文字母构成,如图:
前4位表示开课单位代码
第5位表示课程类型
后4位代表顺序号,即流水码
2.开课院系代码前2位表示学院代码,后两位表示系所代码,如0000表示开课单位是研究生院,0100表示开课单位是人文学院,0101表示开课单位是中文系(说明:开课院系代码将在进行系统课程信息库录入时自动生成)。
3.第5位代码的数字或字母标识不同学科级别、不同类型的课程,如1表示一级学科课程,2表示二级学科课程,3表示研究方向课程,Z表示专业学位硕士课程(备注:课程的学科级别根据该门课程的知识口径和教学内容的广度界定)。
4.后4位顺序号由各教学单位进行编码。
鄂州职业大学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代码编制规则
课程代码是课程主要特征和属性的体现,其编码的科学性不仅反映学校的管理水平,而且折射出课程体系的合理性,为进一步推动我校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构建“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高素质”的课程体系,在参考国内兄弟院校的课程编码体系的基础上,特制定我校课程代码编码规则。
二、课程编号:
1.课程代码统一采用6位数字编码。
2.第一、二位:为课程类别代码
3.第三、四位:为专业代码【参见专业(含方向)代码表】。
全校性公共课第三、四位设为“00”。
4.第五、六位:为课程序号。
5.公共必修课编码(见表)。
6.课程编码由教务处、各院系部负责完成。
鄂州职业大学课程类别代号及课程编码注意事项
1、专业课程及实践课程编码(由各系编制)
①实践教学环节中,专业实训(校内项目)、专业实训(校外项目)、毕业顶岗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论文(设计)等归入专业必修课,暑期社会实践等归入专业选修课(由各专业编码)。
②课程序号以课程类别为单位编排,顺序为01、02、03…。
2、同一专业分学期或分学年开设的同一课程,在课程名称后加“Ⅰ”、“Ⅱ”……。
3、全校性公共课程由教务处统一编码。
4、各专业课程序号使用两个系列(分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按开课先后顺序编码,专业核心课程编号前加大写“TC”。
5、不同专业(含专业方向)同一门课程可以有多个编码,但一个编码只能对应一门课程。
附件:专业(含专业方向)代码表
鄂州职业大学2013年招生专业(含专业方向)代码。
课程代码的编写规则一、课程编码原则1、课程编码由两校区教务处统一编制,增设(或调整)课程编码,先由系、部在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提出需求,再由两校区教务处审核后统一编制(发号)。
统招课程编码由瑶湖教务处编制,自考课程编码及双证专业课程编码由京东教务处编制。
2、为保证课程编码的科学性、统一性,必须按照集中统一和分级负责的原则。
学科代码、教育类别代码和课程类别代码由课程承担单位确定,课程序号代码由两校区教务处确定。
3、课程编码必须具有惟一性,不同课程的编码必须不同,不同专业开设相同的一门课程的编码必须相同。
课程名称相同但所属层次、类别、学时不同视为不同的课程,编码不同。
4、同一门课程分为几个学期开设且分别记录成绩的课程,要在课程名称后加上阿拉伯数字,且课程编码的序号代码不同。
二、课程编码方法课程编码由10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一)对非自考课程,每一位数字的涵义规定如下1、学科代码(第1~4位数字)按《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一级学科的代码,见附件一。
2、教育类别代码(第5位数字)(0)统招本科(1)统招专科(2)自考本科(校选课)(3)自考专科(校选课)(4)成教本科(5)成教专科(6)双证技能班3、课程类别代码(第6位数字)(0)理论课(含课内实验)(1)集中实践环节4、课程序号代码(第7~10位,从0001开始)课程流水号编制按照不同学科代码及教育类别代码,分别从0001开始编排流水号。
5、编码图示(二)对自考课程,课程编码规则如下在国家统一规定的自考课程代码前面加5个“9”。
(三)编码示例(1)统招本科大学英语的课程编码为:第一学期,《大学英语1》的课程编码为050200XXXY第二学期,《大学英语2》的课程编码为050200XXXZ(2)自考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编码为:9999903706附件一:《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一级学科的代码0101 哲学0803 光学工程0901 作物学0201 理论经济学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0902 园艺学0202 应用经济学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0903 农业资源利用0301 法学0806 冶金工程0904 植物保护0302 政治学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905 畜牧学0303 社会学0808 电气工程0906 兽医学0304 民族学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0907 林学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0908 水产0401 教育学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1001 基础医学0402 心理学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02 临床医学0403 体育学0813 建筑学1003 口腔医学0501 中国语言文学0814 土木工程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0502 外国语言文学0815 水利工程1005 中医学0503 新闻传播学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1006 中西医结合0504 艺术学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1007 药学0601 历史学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1008 中药学0701 数学0819 矿业工程1101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0702 物理学0820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1102 战略学0703 化学0821 纺织科学与工程1103 战役学0704 天文学0822 轻工技术与工程1104 战术学0705 地理学0823 交通运输工程1105 军队指挥学0706 大气科学0824 船舶与海洋工程1106 军制学0707 海洋科学08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1107 军队政治工作学0708 地球物理学0826 兵器科学与技术1108 军事后勤学与军事装备学0709 地质学0827 核科学与技术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0710 生物学0828 农业工程1202 工商管理0711 系统科学0829 林业工程1203 农林经济管理0712 科学技术史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1204 公共管理0801 力学0831 生物医学工程1205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0802 机械工程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编号
标题: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编号说明
一、前言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组织幼儿园中班的数学教学活动,我们引入了数学教案编号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帮助教师更有效地跟踪和记录每个学生的进度,同时也可以方便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二、编号规则
1. 年份:教案编号的第一部分是年份,用四位数字表示,如2023。
2. 学期:第二部分是学期,春季学期用"S"表示,秋季学期用"A"表示。
3. 班级:第三部分是班级编号,根据实际班级名称进行编码,如中班1班可以用"ZB1"表示。
4. 教案类型:第四部分是教案类型,数学教案用"MJ"表示。
5. 序号:第五部分是序号,用于区分同一主题下的不同教案,从01开始递增。
三、示例
例如,一个2023年春季学期,中班1班的第3个数学教案的编号可以表示为“2023S-ZB1-MJ03”。
四、总结
通过使用这种统一的教案编号方式,我们可以更有效地管理我们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并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五、附录
本教案编号系统适用于所有幼儿园中班的数学课程,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附件2:山东大学(威海)课程号编码规则一、课程号编码定义课程号为10位:第1-3第4-5第6-8第9第10位为外语教学类别码③其中①课程类别码:10—通识必修课11—通识核心课—国学修养类12-通识核心课—创新创业类13—通识核心课—艺体审美类14-通识核心课—人文学科类15-通识核心课—社会科学类16-通识核心课—自然科学类17—通识核心课—工程技术类18—通识选修课20—学科基础课31-专业基础课32-专业必修课33-专业选修课②课程教学类型码:1—理论课(可含少学时试验、上机)2—实验课(0.5学分以上)3—上机课(0.5学分以上)4—实习课5—见习课6—课程设计7—其他环节③外语教学类别码:0—普通课程1—双语教学课2—英语教学课二、说明1、独立开设的实验课在课程名后加“实验”,独立开设的上机课在课程名后加“上机”,独立开设的课程设计课在课程名后加“课程设计”……,独立开设的课程教学环节一般应独立计算学分,独立考核,考核方式可以自定。
2、多学期开设的同课程名课程,在不同学期开设的课程名后加(1)、(2)、(3)。
3、不同学分课程在课程名上无区别,如确需区分,可在课程名后加I,II,III,V等罗马数字。
4、学时与学分的换算(1)理论课:1学分=16学时(2)实验、上机、体育、部分综合素质课:1学分=32学时(3)见习、实习、课程设计:1学分=1周或32学时(4)理论课中含讲课、实验、上机三个环节时总学时的计算方法:先按“2实验、上机学时=1讲课学时”折算成讲课学时,从标准讲课学时扣除,用所得实际讲课学时加实验、上机学时即为总学时。
如:2学分课程中有6学时实验、4学时上机,则实际讲课学时=32 - 6/2 - 4/2 =27总学时=27 + 6 + 4 =37。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课程代码编制规则
为了强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务管理的过程管理,促进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使教学管理工作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实际工作情况,特制定课程代码编制规则。
一、学校课程编码以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分类体系和高等学校精品课程(本科)分类体系为基本原则,结合学校教务运行实际情况和专业群的划分,增加了公共选修课和按周安排的实践类课程、部分公共基础课的编码。
二、课程编码具有唯一性,同一课程名称开课部门不同或学时差异超过10%的,需编制新的课程代码;同一专业连续性开课并分别计算成绩的同名课程也需按学期数编订课程代码。
三、课程停开者,课程代码仍予保留。
四、所有课程代码的编制均由教务管理系统自动生成,公共选修课的课程代码由开课部门申请开课时生成,全校性公共基础课的课程代码由教务处会同相关基础课部进行编制,在每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前予以公布,其他课程代码由专业负责人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生成。
教务处有权在不影响教学管理的情况下进行代码调整。
五、课程代码由7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其中第1、2位为课程大类代码、第3、4位为本大类中课程小类的顺序号,后3位为本类课程的顺序号。
六、专科课程类别代码对照表
本表40—43大类均指按周安排的实践类课程,不包括与课程一起进行的不单独进行考核的实验实训课。
七、本科课程类别代码对照表(课程小类略)。
附件4:山东大学课程命名及课程号编码规则一、课程命名规则1.课程名称要符合专业要求与国际规范,严格准确。
对于使用汉语或双语授课的课程,要分别确定“中文名称”与“英文名称”,对于使用英语授课的课程,可只确定“英文名称”。
其中,“中文名称”不能用缩写或简称,“英文名称”可根据国际惯例使用缩写或简称。
2.课程的“英文名称”中单词之间要有空格,除介词之外,首字母应大写。
3.双语课程不在课程名称后面标注“双语”字样,而是根据课程号来区分;全英文授课课程的课程名统一采用“英文名称”,同样根据课程号区分。
4.独立开设的实验课在课程名后加“实验”,独立开设的上机课在课程名后加“上机”,独立开设的课程设计课在课程名后加“课程设计”等。
5.分多学期开设的课程,在课程名称后面加(1)、(2)、(3)等以示区别,括号前面不留空格。
6.分难度级别的课程,在课程名称后面加I,II,III,V等罗马数字以示区别,I为难度级别最高,依次递减,罗马数字前面不留空格。
7.其他专设课程等特殊情况,根据需要在课程名称后面添加区别标志。
二、课程号编码规则课程号为8位:000 0 000 0第1-3位为开课单位代码;第4位为课程层次代码第5-7位为流水号,从001开始;第8位为区别码。
见下表:其中:开课单位代码:3位数字,指该课程的开课单位或者课程负责建设单位在综合教务系统中的代码,不足3位的,前面补充“0”。
课程层次代码:1位数字,表示该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层次。
“1”表示通识类课程,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核心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2”表示基础类课程,包括学科基础平台课和专业基础课;“3”表示专业类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4”表示高级课程,包括与研究生对接课程等流水号:3位数字,某个开课单位或课程负责建设单位的所有课程统一编号,不按课程层次重新编排。
对于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完全一致仅授课语种不同的两门以上(含两门)课程,采用同一个流水号,依靠区别码来区分。
关于课程编号规则的说明一、编码形式:第一级(或称课程简码) 第二级注:课程归属指课程承担和管理所归属系部的专业或教研室;周期号指课程开设的学期数;区分号是指相同课名编号时不同课程的区分代码。
编码目的是为了对不同的课程加以区别,每门课程都有一个唯一的代号。
一个具有良好性能的编码,既能反映课程间的区别,又能反映课程间的关联,从而便于对课程的识别和管理,便于学生选择课程。
编码的第一级:主要从“横向”反映课程之间的关系(区别与联系)。
课程名称是此课程区别于它课程的重要标志。
从全院来看,许多专业的课程合在一起,会有许多同名但内涵不尽相同(有的是包含关系可体现在学分上,有的是因不同专业而各有特色)或异名而内容相近的课程,为便于反映课程间的联系,则用同一课名编号,并用区分号反映课程间的区别。
从全院来讲,某一专业的必修课可能是另一专业的选修课,某一专业的选修课也可能是另一专业的必修课等等,因此,课程编号不区别必修、选修这方面性质。
编码的第二级:主要从一门课程的“纵向”“长度”反映一门课程的不同阶段。
在课名相同,并且第一级编码所反映属性也相同的前提下,用课程周期号反映课程纵向长度的级。
因此,在需要区别课程所进行的学期数时,就需要编码的第二级,也才需要编码的第二级。
而本期学分则是本期“教、学”量的标志。
编码产用节点法:为了解决单独用数字叠加带来的字符多、冗长难辨等问题,特采用节点法把不同要素的代码用一个节点分隔。
编码的第一级由四个要素组成(课名、区别、归属、总学分),中间包含三个节点;编码的第二级由二个要素组成(学期数、学分),中间包含一个节点。
采用节点的办法,对同一要素到底用多少位数码可不必过于强调一致。
(实际上,从全校范围来讲,确定一门课程需要六维,在不需要区别课程所进行的期数时,则需要四维)有了课程编号,可明确地告知或规定学生,下列两种情况的课程不需重复学习(重修除外):1、课程“长度”只有一个学期的课程,课程名号相同的课程不需重复学习;2、课程“长度”有二个及以上学期的课程,同名同周期号课程不需重复学习;二、关于课程编码的管理为了保证课程编号的科学性、全院统一性,必须按照集中统一和分级分工的原则。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编号
标题: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编号指南
一、前言
幼儿园中班的教育是孩子们认知世界的重要阶段,而数学则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学科。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实施教学活动,我们需要为每个数学教案进行编号,以便于教师们快速查找和使用。
二、教案编号原则
1. 系统性:教案编号应具有系统性,能够反映出课程的整体结构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2. 唯一性:每个教案应有唯一的编号,避免混淆和错误。
3. 易用性:教案编号应简单明了,方便教师查找和使用。
三、教案编号方法
以“M”代表“数学”,“ZB”代表“中班”,具体教案内容的编号可以按照教学主题或知识点进行,例如:
1. M-ZB-01: 数字的认识
2. M-ZB-02: 形状的认知
3. M-ZB-03: 比较和排序
4. M-ZB-04: 基本加减法
5. M-ZB-05: 时间和日期的认知
四、教案编号管理
建议将所有教案编号整理成一个清单,并定期更新。
同时,也可以利用电子文档或数据库进行管理,便于快速检索和修改。
五、结语
教案编号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其实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保障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希望各位教师能够重视并合理运用教案编号,共同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
以上就是关于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编号的一些基本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灵活调整。
西北大学本科生教务管理系统课程编码规则一、课程编码说明
课程编码规则为:课程层次代码+12+课程分类代码+3+456
课程层次代码:
U:本科生课程
数字第1、2位:开课院系(单位)代码
课程分类代码:
G—通修课程
C—通识教育课程
M—学科专业课程
E—开放选修课程
O—其他课程
数字第3位:课程教学类型码
1—理论课(含少学时实验、上机)
2—实验/实践类课程(独立设课)
3—上机课
4—实习课
5—课程设计
6—其他
数字第4-6位:课程序号
二、其他说明
1、既有理论又有实验的课程在课程名后加“(含实验)”,双语教学的课程在课程名后加“(双语)”,独立开设的实验课在课程名后加“实验”,独立开设的上机课在开设名后加“(上机)”,独立开设的课程设计在课程名后加“(课程设计)”。
2、同一课程如分多个学期开课,须在课程名后加Ⅰ、Ⅱ、Ⅲ、Ⅳ等罗马数字加以区分。
例如,形势与政策Ⅰ、形势与政策Ⅱ、形势与政策Ⅲ、形势与政策Ⅳ。
3、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新生专业导读、军事理论、军事技能训练等特殊课程由教务处统一进行编码。
4、该课程编码规则仅适用于2018级及以后的本科生培养方案使用,2017级及以前的本科生依旧使用旧版教务系统里的课程代码。
三、课程代码编写示例
仅供参考,非实际课程代码。
从2011级开始课程编号采用新的编码方法,部分公共基础课由教务处编码(编码见公共课程一览表),其余课程由各学院(部)或教学单位编写,编码说明如下:
新课程编号采用8位编码:X 0 18 1 0 31
第一位为管理级别代码(X-校管课,Y-院管课,Z-专业课,S-实验实践教学环节);
第二位为区别码(目前全部为0);
第三四位为课程任课单位代码(代码见下表);
注:其他未列单位代码仍以教务系统中代码为准。
第五位为课程类别代码(0-选修,1-必修);
第六七八位为课程顺序代码(每个任课单位X、Y、Z、S四个类别都从001开始编)。
注意:各任课单位只负责对本单位所任的课程进行编号,在编号时不要与教务处统一编写的代码重复,自行编写的代码也不能出现重复。
对于个别课程名称、学时相同,但不同专业所学内容不同的课程,要分别编号并分别编写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