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程编号规则的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2
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命名规则(初稿)一、课程编码的构成课程编码须在制(修)订或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确定,由8位字符组成组成。
其中第一、二、三位为开课学院系部代码;第四位为课程类别代码;第五位为课程开设年级代码;第六、七位为课程流水号代码;第八位为特殊课程类型代码。
同一教学内容的课程使用同一编号,不能设置多个编号。
教学内容不同的课程,须使用不同编号。
(一)课程编码的第一、二、三位为开课学院系(部)代码(二)第四位为课程类别号,代码编号如下:备注:英文字符为大写。
(三)第五位为课程开设年级:1-4(四)第六、七位为课程流水号代码(五)第八位为特殊课程代码,代码编号如下:备注:英文字符为大写。
二、课程名称命名规则1、课程名称要求分别确定“中文名称”和“英文名称”,中英文名称要准确,不能用缩写。
例如:“课程设计”不要缩写成“课设”2、英文名称中单词之间要有空格;除介词等以外,首字母应大写。
例如: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Equipment。
3、双语课程、全英文课程分别在课程名称后加 (双语)、(英文)。
例如:1010109S 社会学概论(双语)4、分多学期授课的课程在课程名称后加 (1)、(2)……,以示区别,刮号前不留空格。
例如:08101020 数学分析(1)08101030 数学分析(2)5、分难度级别的课程在课程名称后加Ⅰ、Ⅱ、Ⅲ、Ⅳ等罗马数字,Ⅰ为难度级别最高,依次递减,罗马数字前不留空格,例如:01302110 材料力学Ⅰ01302130 材料力学Ⅱ6、专设课程在课程名称后加大写字母A。
例如:08103010 科学计算A7、课程名称中具有以上3-6点特征时,按照“名称+(双语)或(英文)+难度级别+专设课程标记+分学期授课标记”的顺序命名。
例如:0810119S 工科数学分析(双语)ⅠA(1)。
关于课程编码的方法与说明
一、课程编码的方法
每门课程编码用八位数字表示
12345678
□□□□□□□□
必修课与选修课代号
课程类别代号
课程序列号
院(部)、专业代号
二、课程编码的说明
1、院(部)专业代号
2、课程序列号
课程课程序列号由院(部)按课程流水号自定,为001-899。
学校可能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最终以学校公布结果为准。
3、必修课与选修课代号
B 必修课 X 选修课
4、课程类别代号
必修课
1 通识必修课
2 --- 学科基础和专业必修课
3 实践环节
4 创新创业教育
选修课
0 各专业选修课
1―9通识选修课
1---哲学、历史与心理学 2---文化、语言与文学
3--- 经济、管理与法律 4---自然、环境与科学
5---信息、技术与工程 6---艺术、体育与健康
7---就业、创新与创业 8---社会、交往与礼仪
9---人生规划、品德与修养
说明:
课程编码原则上采用每门课程一个编码。
与2011版教学计划中完全一致的课程(课程名称、学时学分都没有变化)原则上需保持原有课程代码不变,新课程代码按如上原则编写。
部分课程编码按系统要求执行(见填表说明)。
对于分散教学课程如创新创业教育,每个学期统计一次学分,最后录入系统。
课程代码编码规则一、三年制专科课程代码编码规则(一)《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代码编码规则课程编码设置为11位连续阿拉伯数字,其具体分段如下表:1.学制年份码(1-3位)(1)第1位为学制码,三年制专科为“3”,第2、3位为修订方案的年份(年级)位,如修订19级的为“19”。
(2)今后若未对2019年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则课程、课组代码保持不变。
(3)若课程设置有变化(包括课程增减、总学时及实验学时变化),则该课程的原有课程代码停止使用,新增(包括总学时及实验学时变化)的课程代码按修订年份位“19”、“20”、“21”、“22”、“23”依次进行重新编制。
(4)今后新增加课程的课程代码按首开年级位“XX”进行编制。
2.学科/专业码(4-5位)公共课程前两位取学科码,专业课程前两位取专业码。
学科码、专业码分段取两位码。
学科码对应到相关教研室。
(1)学科码规则(2)专业码规则3.序列号位(6-8位)001-999号为给本专业开设课程的序列号;建议001-500给专业必修课程,501-999给专业选修课程。
4.学分位码(9-11位)1)“课程”学分据计划教学课时设定学分,每16-18课时折算1学分,最小学分为0.5。
课程学分的10倍值作为学分位。
如:1学分的三位码为010;2.5学分的两位码为025。
2)实践环节的学分一般为每周(约30学时)计为1学分。
例如安排4周“毕业设计”,合格为4学分。
相应学分位为实际周数乘10,不满三位时前面加0,所以毕业设计的学分位码为040。
同理,安排14周顶岗实习,合格计14学分,顶岗实习的学分位码为140。
(二)教务管理系统课程代码编码规则在上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代码后加英文格式的下划线“_”+“学期号”(两位,01-06),如31901001010_01。
二、五年制专科(师范专业)课程代码编码规则(一)《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代码编码规则课程编码设置为11位连续阿拉伯数字,其具体分段如下表:1.学制年份码(1-3位)(1)第1位为学制码,五年制专科为“5”,第2、3位为修订方案的年份(年级)位,如修订19级的为“19”。
课程编码规则81 2 3 4 5 6 7教学部门代码流水号课程性质课程类别开课学期一、课程编码定为8位字符。
二、各位字符具体含义限定为:(一)第1、2位—教学部门代码(二)第3、4、5位—教学部门所属课程序号代码(三)第6位—课程性质代码“1”—必修“2”—限选“3”—公选(四)第7位—课程类别代码按周单独开设的实训实习课程用“2”表示,其余课程用“1”表示。
(五)第8位—开课学期代码“0”—单学期“1”—第一学期依次类推三.说明:1.课程名称不同,则代码不同。
2.课程名称相同,学分不同,则代码不同。
3.课程代码连续排列,不空号。
新开设的课程按照递增号码排列。
4.今后若有课程被取消,课程代码保留,不能更改和替换。
5.公共选修课归属在教务处6.对于一门课程开设在多个学期,需要编多个代码,课程名称后加(),括号中用一、二、三、四标记。
如听力与口语,共开设四个学期,则可用如下类似编码:0312311 听力与口语(一)0312411 听力与口语(二)0312511 听力与口语(三)0312611 听力与口语(四)附系部代码表代码系部名称01 基础部/社科部02 体育部03 外国语言文学系04 机电工程系06 电子与电气学院07 信息管理系08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10 艺术系99 教务处55 工程学院56 机电学院57 轻工学院58 纺织学院59 工业学院注:1.教材版本时间那里,只填写年如:20082.公选课的课程代码不填,专业代码填9999993.课程名称那里例如高等数学(四)。
不要填高等数学14.凡是每项上面有小标的,都是不需要自己填写,而是点击右下角的小标注,来选择的。
5.课程类型那里,一般都选“理论+实践”,除了“实训周”6.实践课时比例,请查看培养方案。
请不要把去年老版本上的内容直接剪切到发下的文档,不然最后我们用软件统计的时候是统计不成功的,谢谢合作!。
专业 必修课化学与材料学院代码专业课程 的顺序号课程学分为3学分第四学期开课关于课程编码的说明一、课程编码由10位数字组成,每位数字代码如下:课程性质x 开课学院xx 顺序号xxx 学分xxx 学期x例: 2 07 010 030 4 ……《仪器分析》的课程编码二、课程性质代码表公共必修课—————————————1 专业基础课程必修课—————————2 专业方向及特色课程必修课——————3 专业方向及特色课程选修课——————4 全校公共选修课———————————5 三、学院代码:化学与材料学院代码为07。
四、我院课程顺序号编制情况:1、院内通修课顺序号以“0”开头,化学专业必修课程顺序号以“1” 开头,环境科学专业必修课程顺序号以“2”开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必修课程顺序号以“3”开头,应用化学专业必修课程顺序号以“4”开头,专业方向及特色课程选修课顺序号以“8”开头。
2、各专业课程顺序号分布范围:化学专业顺序号:专业基础课程必修课(001—004、101—120)、专业方向及特色课程选修课(801—829)环境科学专业顺序号:专业基础课程必修课(001—011、201—217)、专业方向及特色课程必修课(226—235)、专业方向及特色课程选修课(801、803、808、851—872)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顺序号:专业基础课程必修课(001—016、301—312)、专业方向及特色课程必修课(323—330)、专业方向及特色课程选修课(801、802、805、891—896)应用化学专业顺序号:专业基础课程必修课(001—016、404—416)、专业方向及特色课程选修课(801—803、806、912—927)化学与材料学院化学(教师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培养目标:化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基础教育工作者。
课程编码说明一、课程编码1、每门课程的编码由六位数组成;2、第一、二位代表开课单位名称,单位代码见单位代码表;3、第三位代表课程类型,全校通修课程代码为0,学科平台课程代码为1,学科方向课程代码为2,专业选修课程代码为3,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代码为4,集中实践环节代码为5,辅修课程不需要标明课程类型;4、第四位代表课程所在学科专业的名称,公共课程(全校通修课程)代码为0,专业课程代码由各院系根据自身学科专业分布按1到9的顺序进行编码(学科专业门类以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公布的11个一级学科和71个二级学科为准),同一个专业所开设的专业类课程中,其课程代码的第四位应该相同。
5、第五、六位代表课程序号,课程序号由各院系根据课程类别按顺序进行排列。
6、辅修课程的课程编码设置按照“F”加五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其中前两位数字代表院系代码,第三位数字代表该院系的辅修专业代码,第四五位数字代表该辅修专业的课程顺序。
二、单位代码表三、课程编码示例1、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该课程是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的全校通修课程,课程代码是0800※※,其中08代表开课单位为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0代表该课程为通修课程,0代表该课程公共课程,※※代表该课程在社科系开设的通修课程中的排序。
2、以《组织行为学》为例,假定该课程为公共管理学院管理学科的学科平台课程,公共管理学院确定管理学科的学科代码为1,则该课程的代码为:0411※※,其中04代表开课单位为公共管理学院,第一个1代表该课程为学科平台课程,第二个1代表学科专业名称为管理学,※※代表该课程在管理学学科平台课程中的排序。
3、以《唐诗美学》为例,假定该课程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文学院确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代码为1,则该课程的代码为:0131 ※※,其中01代表开课单位为文学院,3代表该课程为选修课程,1代表专业名称为汉语言文学,※※代表该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选修课程的排序。
课程代码的编写规则一、课程编码原则1、课程编码由两校区教务处统一编制,增设(或调整)课程编码,先由系、部在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提出需求,再由两校区教务处审核后统一编制(发号)。
统招课程编码由瑶湖教务处编制,自考课程编码及双证专业课程编码由京东教务处编制。
2、为保证课程编码的科学性、统一性,必须按照集中统一和分级负责的原则。
学科代码、教育类别代码和课程类别代码由课程承担单位确定,课程序号代码由两校区教务处确定。
3、课程编码必须具有惟一性,不同课程的编码必须不同,不同专业开设相同的一门课程的编码必须相同。
课程名称相同但所属层次、类别、学时不同视为不同的课程,编码不同。
4、同一门课程分为几个学期开设且分别记录成绩的课程,要在课程名称后加上阿拉伯数字,且课程编码的序号代码不同。
二、课程编码方法课程编码由10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一)对非自考课程,每一位数字的涵义规定如下1、学科代码(第1~4位数字)按《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一级学科的代码,见附件一。
2、教育类别代码(第5位数字)(0)统招本科(1)统招专科(2)自考本科(校选课)(3)自考专科(校选课)(4)成教本科(5)成教专科(6)双证技能班3、课程类别代码(第6位数字)(0)理论课(含课内实验)(1)集中实践环节4、课程序号代码(第7~10位,从0001开始)课程流水号编制按照不同学科代码及教育类别代码,分别从0001开始编排流水号。
5、编码图示(二)对自考课程,课程编码规则如下在国家统一规定的自考课程代码前面加5个“9”。
(三)编码示例(1)统招本科大学英语的课程编码为:第一学期,《大学英语1》的课程编码为050200XXXY第二学期,《大学英语2》的课程编码为050200XXXZ(2)自考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编码为:9999903706附件一:《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一级学科的代码0101 哲学0803 光学工程0901 作物学0201 理论经济学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0902 园艺学0202 应用经济学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0903 农业资源利用0301 法学0806 冶金工程0904 植物保护0302 政治学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905 畜牧学0303 社会学0808 电气工程0906 兽医学0304 民族学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0907 林学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0908 水产0401 教育学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1001 基础医学0402 心理学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02 临床医学0403 体育学0813 建筑学1003 口腔医学0501 中国语言文学0814 土木工程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0502 外国语言文学0815 水利工程1005 中医学0503 新闻传播学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1006 中西医结合0504 艺术学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1007 药学0601 历史学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1008 中药学0701 数学0819 矿业工程1101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0702 物理学0820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1102 战略学0703 化学0821 纺织科学与工程1103 战役学0704 天文学0822 轻工技术与工程1104 战术学0705 地理学0823 交通运输工程1105 军队指挥学0706 大气科学0824 船舶与海洋工程1106 军制学0707 海洋科学08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1107 军队政治工作学0708 地球物理学0826 兵器科学与技术1108 军事后勤学与军事装备学0709 地质学0827 核科学与技术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0710 生物学0828 农业工程1202 工商管理0711 系统科学0829 林业工程1203 农林经济管理0712 科学技术史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1204 公共管理0801 力学0831 生物医学工程1205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0802 机械工程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
课程编码规则81 2 3 4 5 6 7教学部门代码流水号课程性质课程类别开课学期一、课程编码定为8位字符。
二、各位字符具体含义限定为:(一)第1、2位—教学部门代码(二)第3、4、5位—教学部门所属课程序号代码(三)第6位—课程性质代码“1”—必修“2”—限选“3”—公选(四)第7位—课程类别代码按周单独开设的实训实习课程用“2”表示,其余课程用“1”表示。
(五)第8位—开课学期代码“0”—单学期“1”—第一学期依次类推三.说明:1.课程名称不同,则代码不同。
2.课程名称相同,学分不同,则代码不同。
3.课程代码连续排列,不空号。
新开设的课程按照递增号码排列。
4.今后若有课程被取消,课程代码保留,不能更改和替换。
5.公共选修课归属在教务处6.对于一门课程开设在多个学期,需要编多个代码,课程名称后加(),括号中用一、二、三、四标记。
如听力与口语,共开设四个学期,则可用如下类似编码:0312311 听力与口语(一)0312411 听力与口语(二)0312511 听力与口语(三)0312611 听力与口语(四)附系部代码表代码系部名称01 基础部/社科部02 体育部03 外国语言文学系04 机电工程系06 电子与电气学院07 信息管理系08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10 艺术系99 教务处55 工程学院56 机电学院57 轻工学院58 纺织学院59 工业学院注:1.教材版本时间那里,只填写年如:20082.公选课的课程代码不填,专业代码填9999993.课程名称那里例如高等数学(四)。
不要填高等数学14.凡是每项上面有小标的,都是不需要自己填写,而是点击右下角的小标注,来选择的。
5.课程类型那里,一般都选“理论+实践”,除了“实训周”6.实践课时比例,请查看培养方案。
请不要把去年老版本上的内容直接剪切到发下的文档,不然最后我们用软件统计的时候是统计不成功的,谢谢合作!。
课程编号规则说明安徽工业大学新编的课程编号由八位数字组成,其规则定义如下:(一)课号8位:x x x x x x x x①②③④说明:①开课学院代码。
②课程归属号[开课系(或教研室)代码](全校公共选修课统一为00)。
③课程属性代码,详见(三)。
④课程流水号。
(二)开课学院代码、课程归属号(开课系或教研室)代码(三)课程属性代码:表一:表二:说明:1.“其它类型选修课”的课程编号基本定义为:XXXX49XX。
主要包括(1)无方向的专业选修课,课程流水号“01-20”;(2)不同专业或同一专业各方向共有的专业方向选修课,课程流水号“21-30”;(3)无定型选修课,即对于不同专业来说,某门课程可能是公共基础选修课,也可能是学科基础选修课,或者是专业(方向)选修课,此类课程流水号“31-40”。
2.课程名称后[ ]内标有大写字母“E(E lective选修课程)”的,是用来标识同一门课程在某个专业的课程性质为选修。
如:《AutoCAD基础》是必修课,但《AutoCAD基础[E]》却是选修课。
3.课程名称后[ ]内标有大写字母“B(B ilingual双语的)”的,是用来标识同一门课程在某个专业为双语教学。
如《基础会计学》为中文授课,而《基础会计学[B]》则是双语授课。
4.课程名称后[ ]内标有专业简称的,是用来区分课程名称相同而开课对象不同的课程。
如:专业英语[冶]表示冶金工程专业用的课程。
5.课程名称后标有“A、B、C、D”等大写字母是用来区分课程名称相同而学分不同的课程,课程名称和字母之间应没有空格或括号,如高等数学A。
但《英语口语H》与《英语写作H》是特指合作培养专业的课程。
6.《工业概论》课程开课单位归口于学校,由课程组承担。
课程编号为“00004001”。
7.课程名称后[ ]内标有两个大写字母是用来区分课程名称和学分相同,而开课单位不同的课程。
如:线性代数[JJ]表示经济学院开课。
各学院代表字母如下:冶金学院:YJ;材料学院:CL;化工学院:HG;建工学院:JG;机械学院:JX;电气学院:DQ;计算机学院:CS;数理学院:SL;管工学院:GG;管理学院:GL;经济学院:JJ;文法学院:WF;外语学院:WY。
关于课程编号的说明1、课程编号由10位数字组成,每位数字代码如下:课程性质X 开课学院XX 顺序号XXX 学分XXX 学期X例1: 2 05 001 040 1(《解析几何》课程编号) 例2: 3 05 011 020 5(《软件工程》课程编号) 2、全校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中的军事训练、生产劳动、教育实习、科研实践与毕业论文等实践类课程、教育学类课中的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综合课Ⅱ等师范类课程由学校统一编号。
3、课程性质代码: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中的实践类课程、教育学类课中的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综合Ⅱ等师范类课程编号为1;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中的其他必修课程编号为2;专业方向选修课中的限定选修课程编号为3;非限定选修课程编号为4;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编号为5。
4、学院代码: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代码为05。
5、课程顺序号与学分号:课程顺序号指各专业所开设课程的序号。
学分号由各门课程所设定的学分来编制。
如果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的专业开设,若课时和学分不同,则用相同的顺序号,不同的学分号;学分号为三位数,尾数代表小数点后的学分。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师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及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科研能力的初步训练,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中等学校数学教师、教育科研人员以及其他工作者,能够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
规格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了解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敬业奉献、团结协作精神,能为人师表;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数学、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近现代数学学科发展趋势和主要成就,获得科研能力的初步训练;熟悉常用的数学软件、数学教育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初步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的教学规律和技能,能胜任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关于课程编码的说明课程编码是指为了方便统一管理、识别和标识不同的课程而设立的一种唯一编码系统。
该编码系统可以包括字母、数字或符号的组合,用于唯一识别和辨别每门课程。
课程编码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课程信息的统一性和标准性,方便学校、教育机构以及学生进行课程管理和选课操作。
一、编码结构课程编码的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背景进行设计和规划。
一般而言,课程编码由多个段组成,每个段代表不同的信息。
1. 学科段:一般以字母表示,用于指示该课程所属的学科领域,例如'A'代表数学,'B'代表外语,'C'代表文学等。
学科段的设置可以根据具体的教育机构或学校的需求来决定,确保各个学科领域都能被合理划分和区分。
2. 年级段:一般以数字表示,用于标识该课程所针对的年级或年级范围,例如'01'代表小学一年级,'09'代表高中三年级。
年级段的设置应该根据学校的年级划分来确定,确保编码能够清晰地体现出课程的年级属性。
3. 课程段:一般以数字表示,用于唯一标识该课程在所属学科和年级中的序号。
课程段的设置应该遵循逐级递增的原则,确保每门课程都能够有一个唯一的标识。
二、编码应用课程编码在教育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管理:通过课程编码,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对各门课程进行统一管理。
通过对编码的排序和分类,可以实现课程的按学科、年级、序号等不同维度进行检索和查找,方便对课程进行管理和分配。
2. 选课操作:学生在选课时,可以根据课程编码来查找和选择自己所需的课程。
通过直观的编码结构,学生可以快速找到符合自己学科和年级需求的课程,使选课操作更加便捷和高效。
3. 教学评估:课程编码也可以用于教学评估和学生成绩管理。
通过对课程编码的对应分析,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与具体的课程进行关联和比较,为教学改进和学生成绩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三、注意事项在设计和应用课程编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课程代码编制原则
第四条我校课程代码结构为:专业代码+课程类型编码+课程流水号
第五条我校课程代码一般由10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现将各顺次数字含义公布如下:
1.左起前6位数字是专业代码。
属于不同专业开设的相同专业课程名分别设置课程代码(因此可能出现多个课程代码代表相同的课程名,但注意专业教学内容应有区别);公共基础课若无明显专业教学区别则设置相同课程代码。
2.跨学期的课程只算一门课程。
同一专业不同年级课时数有变化的课程代码不变,其他不能确定的由教务处决定。
3.1-6位为专业代码,第7位数为课程类型编码,各类型对应代码为:公共必修课—1;公共选修课—2;专业理论课—4;专业方向课—5;专业限选课—6;实践课—8
4.第8—10位表示同一专业开设课程的课程流水号,该流水号由各教学单位自己确定报上;
5.公共课必修代码见附表
附表。
关于课程编号规则的说明一、编码形式:第一级(或称课程简码) 第二级注:课程归属指课程承担和管理所归属系部的专业或教研室;周期号指课程开设的学期数;区分号是指相同课名编号时不同课程的区分代码。
编码目的是为了对不同的课程加以区别,每门课程都有一个唯一的代号。
一个具有良好性能的编码,既能反映课程间的区别,又能反映课程间的关联,从而便于对课程的识别和管理,便于学生选择课程。
编码的第一级:主要从“横向”反映课程之间的关系(区别与联系)。
课程名称是此课程区别于它课程的重要标志。
从全院来看,许多专业的课程合在一起,会有许多同名但内涵不尽相同(有的是包含关系可体现在学分上,有的是因不同专业而各有特色)或异名而内容相近的课程,为便于反映课程间的联系,则用同一课名编号,并用区分号反映课程间的区别。
从全院来讲,某一专业的必修课可能是另一专业的选修课,某一专业的选修课也可能是另一专业的必修课等等,因此,课程编号不区别必修、选修这方面性质。
编码的第二级:主要从一门课程的“纵向”“长度”反映一门课程的不同阶段。
在课名相同,并且第一级编码所反映属性也相同的前提下,用课程周期号反映课程纵向长度的级。
因此,在需要区别课程所进行的学期数时,就需要编码的第二级,也才需要编码的第二级。
而本期学分则是本期“教、学”量的标志。
编码产用节点法:为了解决单独用数字叠加带来的字符多、冗长难辨等问题,特采用节点法把不同要素的代码用一个节点分隔。
编码的第一级由四个要素组成(课名、区别、归属、总学分),中间包含三个节点;编码的第二级由二个要素组成(学期数、学分),中间包含一个节点。
采用节点的办法,对同一要素到底用多少位数码可不必过于强调一致。
(实际上,从全校范围来讲,确定一门课程需要六维,在不需要区别课程所进行的期数时,则需要四维)有了课程编号,可明确地告知或规定学生,下列两种情况的课程不需重复学习(重修除外):1、课程“长度”只有一个学期的课程,课程名号相同的课程不需重复学习;2、课程“长度”有二个及以上学期的课程,同名同周期号课程不需重复学习;二、关于课程编码的管理为了保证课程编号的科学性、全院统一性,必须按照集中统一和分级分工的原则。
附件:
课程编码规则及说明
一、在教务管理系统内未获得编码的课程,均须重新编制课程编号,一般按以下原则编制:
1.课程编号由8位数字组成,一般为:学院(部门)代码(2位)+学制代码(1位)+专业序号(1位)+课程模块代码(1位)+课程性质代码(1位)+课程序号(2位)。
单位代码一览表
学制代码表课程模块代码表课程性质代码表
专业序号由专业所在单位按本科专业,依次从1-9编序号;0专门作为区分本单位开出通识课、学科基础课的识别号。
课程序号分别按开课先后顺序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依次编为01-99。
一般跨学院开设专业课程的课程编码由学生所在
学院按上述规则编制。
2.非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课程编号依据理论课产生,为相应理论课程编号+sy;独立实验课程单独编制课程编号。
3.安排多学期完成的课程,课程名称应设置不同序号区分,如***(课程名)1,***(课程名)2,编制不同课程编号。
二、举例说明:编码共8位如下:。
课程编码规则为进一步规范课程管理,适应教务综合管理系统运行需要,我校实行新的课程编码。
新的课程编码由八位数码构成,其规则定义如下:X/1 X/2 X/3 X/4 X/5 X/6 X/7 X/8其中:第一、二位数表示课程承担单位代码;第三、四位表示课程所属号(表示归属的专业方向);第五位表示课程性质。
第六、七、八位表示课程的流水号。
详细编码规则如下。
一、承担单位、课程归属专业或部门编码(续上表)二、课程性质编码0 预科1 专科基础课2 专科专业课3 专科、本科共同课程4 本科公共基础课5 本科专业基础课6 本科专业课7 硕士课程8 博士课程9 其它A 实践环节课程X 公共选修课三、课程名称命名规则1、尽量使用规范的名称,不要用简写。
对于同样的课程名,但是学分要求不一样的课程,可以按照课程的难以程度,在其后加A、B、C、……,以示区别。
例如:02034001~002 高等数学A(一~二)8个学分,分两个学期02034003~004 高等数学B(一~二)6个学分,分两个学期2、对于仅供专科修读的课程,可以在课程名称后加:(专)。
例如:02032056 高等几何(专)3、同样的课程开设的学期较多,在课程名称后加:(一)、(二)、……,以示区别。
例如:02034001 高等数学A(一)4个学分,开两个学期,第一学期开02034002 高等数学A(二)4个学分,开两个学期,第二学期开05124001 大学英语(一)3学分,开四个学期,第一学期开05124002 大学英语(二)3学分,开四个学期,第二学期开05124003 大学英语(三)3学分,开四个学期,第三学期开05124004 大学英语(四)3学分,开四个学期,第四学期开。
关于课程编号规则的说明
一、编码形式:
第一级(或称课程简码) 第二级
注:课程归属指课程承担和管理所归属系部的专业或教研室;周期号指课程开设的学期数;区分号是指相同课名编号时不同课程的区分代码。
编码目的是为了对不同的课程加以区别,每门课程都有一个唯一的代号。
一个具有良好性能的编码,既能反映课程间的区别,又能反映课程间的关联,从而便于对课程的识别和管理,便于学生选择课程。
编码的第一级:主要从“横向”反映课程之间的关系(区别与联系)。
课程名称是此课程区别于它课程的重要标志。
从全院来看,许多专业的课程合在一起,会有许多同名但内涵不尽相同(有的是包含关系可体现在学分上,有的是因不同专业而各有特色)或异名而内容相近的课程,为便于反映课程间的联系,则用同一课名编号,并用区分号反映课程间的区别。
从全院来讲,某一专业的必修课可能是另一专业的选修课,某一专业的选修课也可能是另一专业的必修课等等,因此,课程编号不区别必修、选修这方面性质。
编码的第二级:主要从一门课程的“纵向”“长度”反映一门课程的不同阶段。
在课名相同,并且第一级编码所反映属性也相同的前提下,用课程周期号反映课程纵向长度的级。
因此,在需要区别课程所进行的学期数时,就需要编码的第二级,也才需要编码的第二级。
而本期学分则是本期“教、学”量的标志。
编码产用节点法:为了解决单独用数字叠加带来的字符多、冗长难辨等问题,特采用节点法把不同要素的代码用一个节点分隔。
编码的第一级由四个要素组成(课名、区别、归属、总学分),中间包含三个节点;编码的第二级由二个要素组成(学期数、学分),中间包含一个节点。
采用节点的办法,对同一要素到底用多少位数码可不必过于强调一致。
(实际上,从全校范围来讲,确定一门课程需要六维,在不需要区别课程所进行的期数时,则需要四维)有了课程编号,可明确地告知或规定学生,下列两种情况的课程不需重复学习(重修除外):1、课程“长度”只有一个学期的课程,课程名号相同的课程不需重复学习;2、课程“长度”有二个及以上学期的课程,同名同周期号课程不需重复学习;
二、关于课程编码的管理
为了保证课程编号的科学性、全院统一性,必须按照集中统一和分级分工的原则。
1、课程编码的规则由教务处统一确定;增设(或调整)课程的课名编号和区分号,先由系部提出意见建议,再由教务处审核后统一编制(发号);归属号和总学分由系部确定。
2
→→。
增设(调整)课程编码联系单
教务处:
专业教学计划拟增设(调整)课程,(原
填报人:审核人:
日期:
增设(调整)课程编码联系单
教务处:
专业教学计划拟增设(调整)课程,(原
填报人:审核人:
日期:
增设(调整)课程编码联系单
教务处:
专业教学计划拟增设(调整)课程,(原
填报人:审核人: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