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美术上册2线条的艺术表现力教案人美版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3
2. 线条的艺术表现力-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线条艺术的基本概念。
2.掌握线条的基本表现方式与表现技巧。
3.通过线条的运用,塑造形象,提高绘画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1.了解线条的技法和表现方式。
2.掌握线条表现人物和静物的技巧。
3.学会运用线条来表现立体感和空间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呈现一些线条勾勒的人物和静物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讨论线条对绘画中的表达作用。
2.引导学生思考,在绘画中如何利用线条表现形态、位置和变形等。
二、讲解(20分钟)1.线条的基本概念:线条是绘画中表现形态和构成的基本要素,是描述事物外形和结构的形象语言。
2.线条的表现方式:轻重、快慢、粗细、弯曲、连续和断续等方式,并介绍它们的美术表现力。
3.线条表现人物: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人物的形态和特征,如面部表情、动作和形体的比例和结构等。
4.线条表现静物: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静物的形态和质感,如物体的角度、材质和纹理等。
三、实践(80分钟)1.班内自由绘画,尽量运用刚才所学的线条表现方式来进行绘画,学生可选择绘画人物或静物,师生共同点评讨论。
2.联系实景,前往教学楼前的一堵墙上,利用橡皮筋和彩笔在墙上绘制与线条相关的艺术作品。
师生共同完成一幅大型联合作品。
3.在课堂最后10分钟,让每位学生用一句话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
整堂课总结本课主要介绍了线条的艺术表现力,涉及线条的表现方式,线条表现人物和静物的技巧,以及线条运用后如何提高绘画表现力等方面。
在实践环节中,通过班内自由绘画和橡皮筋彩笔练习,学生们掌握了线条的基本表现方式,并且尝试在实景中进行了运用,对于纸上绘画和现实运用的联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线条的艺术表现力》教学设计武胜县烈面初中何云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知自然和生活中不同物象线条的特征和美感,欣赏美术作品中线条的特点,感受线条的艺术表现力,尝试用有变化的线条概括物象的基本形态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线条的欣赏及练习,体会线条丰富的美感和表现力。
学习提炼线条并用线条表现物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自然、生活和美术作品中线条的状态和美感,在欣赏和练习的过程中感受线条丰富的变化和美感,并体会其中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知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线条及其美感,学会用线条来表达。
【难点】引导学生感受物象的线条美感,并画出物象的线条特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一、观察感受:你能猜出同学的手势表示的是什么吗?学生用手势表示出以下的词语:水、山、弓箭、太阳二、授新:1.欣赏自然中的线翠竹笔直、挺拔——直线;枯树的遒劲、顿挫——折线梯田人工和自然完美结合的富有韵律之美的曲线。
2.欣赏生活中的线建筑群的硬朗、冰冷——直线国家大剧院恬静、优美的弧线,让人感受到典雅浪漫的艺术气息。
立交桥直线、曲线有机结合,富有变化。
3.小结:线条是细而长的形态,作为美术最基本的语言,就在我们身边。
4.概括提炼线条。
我们可以用曲、直,粗、细,疏、密,流畅、顿挫等不同的线来表现不同的感受。
5.体验音乐中的线条变化:用线条表现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学生上黑板听音乐画出相应情感的线条)6、感受艺术家笔下的线条: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马蒂斯的《自画像》、怀素《自叙帖》以及王叔晖的《西厢记》连环画。
说一说你更喜欢本页四幅作品里哪幅的线条?为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四幅作品中的线条分别表现了圆转飘逸、轻松简练、狂放洒脱、柔美写实的画面美感。
7.教师继续出示玉米的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体会线条的变化,并大胆用线条进行表现,提问学生:同一个物象可以有几种表现方法?学生仔细观察教材当中关于玉米的三种不同形式的线描表现手法,说出分别是速写、白描和装饰的表现手法。
初中美术人美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线条的艺术表现力》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总结不同线条形态的特征和美感,了解线条的疏密、虚实、粗细、轻重、穿插。
能用线条表达出一些简单的物像和场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绘画、书法的线条;感受诗词、音乐中线条,创造主题线条,体会线条的艺术表现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寻找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线条,充分感受线条的乐趣与魅,总结出“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2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对一些绘画形式中的线条已经有了简单的了解,但还不能明确总结出不同绘画形式的线条特征。
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本课先从观察生活中的物像入手,引导他们发现物像的线条,再逐步指导他们感受绘画、书法、诗词、音乐中的线条,体会线条的艺术魅力。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认识、寻找、感受、创作线条体会线条的艺术表现力。
2、教学难点:创作线条的过程中除了能运用不同的线条形态表达物像外还能将线条的疏密、虚实、粗细、轻重、穿插等相结合。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视频导入
视频导入: 播放一段手绘线条图像动画视频,让学生们体会线条的乐趣,总结线条的功能和用途,并且走入线条的世界,引入课题。
2【讲授】认识线条、寻找线条、感受线条
(一)认识线条。
人美版美术九年级上册《线条的艺术表现力》说课稿(一)一、说教材《线条的艺术表现力》是人美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对生活、自然中线条的发现和感知,以及对艺术作品中线条的感知,使学生们初步感受到线条具有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增强学生的感受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线条独有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应用,并且可以运用本课知识创作线条艺术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欣赏自然界及美术作品中的线条,感受线条的魅力和多变的特点,创造主题线条,体会线条的艺术表现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寻找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线条,充分感受线条的乐趣与魅力。
【重难点】重点:通过认识、寻找、感受、了解线条的艺术表现力。
难点:感受线条的魅力和多变的特点,把线条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去,创造主题线条。
二、说学情九年级的学生对一些绘画形式中的线条已经有了简单的了解,但还不能明确总结出不同绘画形式的线条特征。
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发现物像的线条,再逐步指导他们感受艺术中的线条,体会线条的艺术魅力。
三、说教法、学法为了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我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丰富我的课堂;在学法我主要安排了自主合作探究法。
四、说教学过程1、交流激趣,引入课题:这一环节主要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对本课的兴趣。
展示一张狂乱的线条绘画作品,猜测画的是什么以及这组线条所要表达的心情?借此对学生说线条可以表现一个人的心情,顺势就引出新课《线条的艺术表现力》2、启发魅力,感受线条:线条是细而长的形态,作为美术最基本最重要的语言就在我们身边。
多媒体图片展示生活中大自然中的线条;通过听音乐来感受音乐中传达出来的线条;播放视频舞蹈动作发现线条,身体动起来感受线条的存在。
在生活中发现了不同的线条表现力后,最后请同学们在艺术作品中寻找线条,感受艺术作品中的线条。
3、大胆创作,情感升华:这个环节主要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作的空间。
人美版教案初中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中学美术课程中基础课,属于造型·表现。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线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了解线条的种类和特点,以及线条在绘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线条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定义、种类和特点,以及线条在绘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线条美。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教学重点1. 线条的定义、种类和特点。
2. 线条在绘画中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1. 线条的绘制和运用。
2. 发现生活中的线条美。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课件、线条样本、绘画作品等。
2. 学生准备教材、画笔、画纸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线条样本,引导学生观察线条的种类和特点。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2. 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线条的定义、种类和特点,以及线条在绘画中的应用。
讲解线条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3. 示范(10分钟)教师现场示范线条绘制,讲解绘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观察线条的变化和效果。
4. 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线条绘制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创作(15分钟)学生运用线条进行绘画创作,可以是自己熟悉的事物,也可以是想象中的场景。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线条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6. 展示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示范、练习、创作等环节,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定义、种类和特点,以及线条在绘画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线条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要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确保教学效果。
线的秘密一、教材分析线条是视觉形式中最基本的语言,也是最简便最直接用于表现形式的绘画手段。
线的秘密我们可以看到教孩子不用教生来就会用线绘画,而怎样引导学生用线传情达意呈现美感,是教学活动体现美术教育功能的关键。
本课线的秘密以线为绘画造型训练的手段。
二、教学目标1、掌握线条的各种变化,了解各种线条的绘画方法。
2、学会欣赏自然界及美术作品中的线条,感受线条的魅力和多变的特点。
3、能够把线条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去,表现身边的物体。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线的变化和画法。
难点:能够在自然界以及自然界及美术作品中的线条,感受线条的魅力和多变的特点,把线条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去,表现身边的物体。
四、教学过程1、导入:互动式游戏2、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线条(S、Z、I、C、X等)3、请同学们谈谈这些线给你的什么感受?(PPT)作品欣赏……分组讨论:问题1:同学们这幅作品中都应用了哪些线条?问题2:这些线条是怎样组合的?为什么要这样组合?问题3:这些线有哪些变化?从作品中能否感受到吴老的情感变化?问题4:我们该如何把这种线条组合、变化、情感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幻灯片5归纳总结:a、线的组合有规律的平行排列、弯曲排列;无规律的随意排列。
b、线的变化:长短变化,粗细变化,有的弯曲有的笔直,疏密变化……c、线的情感变化:有的线能使人平静,有的充满激情力量,有的柔美,有的苍凉。
古人云“怒画竹,喜画兰”就是这个道理。
线从哪里来?如何应用到作品中:线从生活中得----经过艺术家提炼、加工、组织、赋予线条情感、生命力,通过笔端表现出来。
五、教师示范(音乐伴奏)六、学生实际七、教师总结(略)八、版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