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条的艺术表现力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4
线条的艺术表现力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线条的艺术表现力,学习运用线条表现物象的结构与特征。
教学目标:通过对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线条的欣赏与分析,体会线条丰富的美感和艺术表现力,在此基础上,学习提炼线条并用线条表现物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知、感受自然与美术作品中线条的特征,能够运用线条的表现方法一一速写表现简单的造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物象的线条呈现出的多种美感,并用速写的方式画出物象的特征。
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
线条是美术的造型元素之一,比如唐代画家吴道子的国画作品《八十七神仙卷》是线条的表现。
自然和生活中的线条,比如建筑高楼林立、交通四通八达、梯田层层叠叠、冰川层峦叠嶂等等自然和生活中的线条,都是线条的表现。
它们千姿百态,各具美感,使世间万物展现出多姿多彩的面目。
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思考,体会线条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活动二:教授新课1、讲解速写的定义一一速写:一边观察对象一边用简练生动的线条将其主要特点迅速的画出来的一种绘画方式。
2、用线条表现物象(玉米)的方法一一速写的方法
3、教师示范(视频)
用速写的方法表现玉米
第一步:铅笔起形,描绘玉米的基本形状
第二步:勾线笔勾画出玉米形状的线条轮廓
第三步:刻画玉米粒和玉米外部细节,调整画面活动三:总结用速写表现玉米的步骤。
2. 线条的艺术表现力-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线条艺术的基本概念。
2.掌握线条的基本表现方式与表现技巧。
3.通过线条的运用,塑造形象,提高绘画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1.了解线条的技法和表现方式。
2.掌握线条表现人物和静物的技巧。
3.学会运用线条来表现立体感和空间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呈现一些线条勾勒的人物和静物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讨论线条对绘画中的表达作用。
2.引导学生思考,在绘画中如何利用线条表现形态、位置和变形等。
二、讲解(20分钟)1.线条的基本概念:线条是绘画中表现形态和构成的基本要素,是描述事物外形和结构的形象语言。
2.线条的表现方式:轻重、快慢、粗细、弯曲、连续和断续等方式,并介绍它们的美术表现力。
3.线条表现人物: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人物的形态和特征,如面部表情、动作和形体的比例和结构等。
4.线条表现静物: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静物的形态和质感,如物体的角度、材质和纹理等。
三、实践(80分钟)1.班内自由绘画,尽量运用刚才所学的线条表现方式来进行绘画,学生可选择绘画人物或静物,师生共同点评讨论。
2.联系实景,前往教学楼前的一堵墙上,利用橡皮筋和彩笔在墙上绘制与线条相关的艺术作品。
师生共同完成一幅大型联合作品。
3.在课堂最后10分钟,让每位学生用一句话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
整堂课总结本课主要介绍了线条的艺术表现力,涉及线条的表现方式,线条表现人物和静物的技巧,以及线条运用后如何提高绘画表现力等方面。
在实践环节中,通过班内自由绘画和橡皮筋彩笔练习,学生们掌握了线条的基本表现方式,并且尝试在实景中进行了运用,对于纸上绘画和现实运用的联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小学三年级美术课教案线条的表现力美术课教案:线条的表现力【引言】线条是美术创作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在表达形象、构建结构以及传递情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小学三年级的美术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线条的观察、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线条的表现力,使他们能够通过线条的组合和运用来创作出更加丰富多样的美术作品。
【一、认识线条】1. 线条的定义:线条是由点按一定规律连结在一起形成的,具有一定长短、粗细、方向的视觉元素。
2. 线条的分类:a. 直线:具有稳定、坚定的特点,常用于表达稳定、坚定的形象。
b. 曲线:具有流畅、动感的特点,常用于表达柔和、活泼的形象。
c. 斜线:具有倾斜、运动的特点,常用于表达斜切、运动的形象。
d. 波浪线:具有起伏、波动的特点,常用于表达水的形象等。
3. 线条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a. 标示轮廓和分隔形象,使形象更加清晰、有层次感。
b. 表达形象的质感、纹理、体积等特征。
c. 表示运动、节奏与节拍,传递作品的情感与氛围。
【二、线条的表现力训练】1. 直线的表现力:a. 拐角线:指两个直线以一个锐角或者一个钝角连接在一起的线条。
在学生绘画作品中引导学生练习描绘各种拐角线,培养他们对于角度和方向的敏感性。
b. 线的粗细:通过绘制不同粗细的直线,引导学生体会粗细对于视觉效果的影响,如粗线可以表现出力量感,细线则会显得柔和。
2. 曲线的表现力:a. 曲线的弧度:引导学生练习绘制不同弧度的曲线,例如:圆弧、半圆等,使学生对曲线的流畅性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b. 曲线的变化:通过绘制波浪线、螺旋线等不同的曲线形式,培养学生对曲线的变化和表现力的掌握。
3. 斜线的表现力:a. 斜线的角度:指倾斜的直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通过引导学生绘制不同角度的斜线,增加学生对角度感知能力的培养。
b. 斜线的运动感:通过绘制斜线的重复和变化,营造出不同的运动效果,激发学生对线条运动感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线条的艺术表现力》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认知“线”是重要的美术语言之一,认识线条有很强的表现力,能够用线条进行表现,感受线条的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观察感受、提炼概括、动手绘画,提高对线条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线条的兴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初步建立用线条表情达情感的意识,逐步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运用线条进行表现、描绘对象。
【难点】
建立用线条来表达情感。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________。
”
学生思考回答:发现美的眼睛。
教师总结: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
生活中的美充斥在各个角落,要的是你学会发现,学会欣赏他们。
接下来,同学们就跟随老师去捕捉线条中的艺术,顺势引出课题:《线条的艺术表现力》。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直观感知
1.教师通过大屏幕出示4张自然生活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图片中哪些是主要线条?这些线条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建筑-直线-挺拔、笔直;立交桥-曲线-流畅、快速、饱满;爆竹-射线-尖锐、强烈、发散;大树木-不规则-自由、舒放、伸展。
2.教师继续展示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图》,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作品中的艺术家是怎样用线条表现作品的?
学生思考回答:线条流畅概括,轻盈飘逸(五官、衣服、飘带),疏与密,虚与实。
教师总结:画家通过对线条的疏与密,虚与实的关系把握,将画中的人物赋予生命,充分体现了线条的表现力。
小学三年级美术线条的表现力培养艺术审美能力在小学三年级的美术课程中,线条的表现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它对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线条的表现力来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一、线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线条是美术作品中最基本的形式元素之一,它通过不同的形态和变化来传达信息和表现情感。
在艺术创作中,线条可以用来勾勒物体的轮廓、创造空间感、塑造形象等等。
因此,掌握线条的表现力对于学生在美术创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对线条的感知能力要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对线条的感知能力,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1. 观察线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观察周围的环境,注意观察各种线条的形态,如直线、弯曲线、曲线等。
并鼓励学生发现身边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线条。
2. 比较线条:让学生在一幅画中比较不同线条的形态和特点,分析线条对整幅画的表现力所起到的作用。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线条在艺术中的重要性。
3. 模仿线条: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简单的线条图案,鼓励学生模仿画出相似的线条。
通过不断的练习,学生可以逐渐提高他们对线条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线条的表现力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线条的表现力在小学三年级的美术创作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应用:1. 描绘物体轮廓:通过运用不同形态的线条来描绘物体的轮廓,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并描绘身边的物体轮廓,加深他们对线条表现力的理解。
2. 表现动态与静态:线条的形态和运动方向可以反映出物体的动态特征。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线条来描绘动物奔跑、风吹树叶等场景,培养他们的动态表现力。
3. 创造空间感:线条的近大远小、密度稀疏等变化可以创造不同的空间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线条来描绘不同的空间景象,如远处的山峦、近处的建筑等,帮助他们理解线条在空间表现中的作用。
四、美术线条的表现力对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对美术线条表现力的理解和运用,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观察力:线条的表现力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感知事物的细节,培养他们对美感的敏感性。
人美版美术九年级上册《线条的艺术表现力》说课稿(一)一、说教材《线条的艺术表现力》是人美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对生活、自然中线条的发现和感知,以及对艺术作品中线条的感知,使学生们初步感受到线条具有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增强学生的感受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线条独有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应用,并且可以运用本课知识创作线条艺术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欣赏自然界及美术作品中的线条,感受线条的魅力和多变的特点,创造主题线条,体会线条的艺术表现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寻找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线条,充分感受线条的乐趣与魅力。
【重难点】重点:通过认识、寻找、感受、了解线条的艺术表现力。
难点:感受线条的魅力和多变的特点,把线条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去,创造主题线条。
二、说学情九年级的学生对一些绘画形式中的线条已经有了简单的了解,但还不能明确总结出不同绘画形式的线条特征。
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发现物像的线条,再逐步指导他们感受艺术中的线条,体会线条的艺术魅力。
三、说教法、学法为了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我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丰富我的课堂;在学法我主要安排了自主合作探究法。
四、说教学过程1、交流激趣,引入课题:这一环节主要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对本课的兴趣。
展示一张狂乱的线条绘画作品,猜测画的是什么以及这组线条所要表达的心情?借此对学生说线条可以表现一个人的心情,顺势就引出新课《线条的艺术表现力》2、启发魅力,感受线条:线条是细而长的形态,作为美术最基本最重要的语言就在我们身边。
多媒体图片展示生活中大自然中的线条;通过听音乐来感受音乐中传达出来的线条;播放视频舞蹈动作发现线条,身体动起来感受线条的存在。
在生活中发现了不同的线条表现力后,最后请同学们在艺术作品中寻找线条,感受艺术作品中的线条。
3、大胆创作,情感升华:这个环节主要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作的空间。
线条的艺术表现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线条在艺术中的重要性和表现力;2.掌握线条的基本分类和表现方法;3.提高学生的线条表现能力,培养其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线条在艺术中的重要性和表现力;2.线条的基本分类和表现方法;3.线条的艺术表现力实践。
三、教学过程1. 线条在艺术中的重要性和表现力1.引入:通过展示一些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线条在艺术中的重要性和表现力;2.讲解:讲解线条在艺术中的作用和表现方式,如线条可以表现形态、质感、空间、情感等;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艺术作品中线条的运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线条的表现力。
2. 线条的基本分类和表现方法1.讲解:讲解线条的基本分类和表现方法,如实线、虚线、粗线、细线、曲线、直线等;2.实践:让学生在纸上练习不同类型的线条,体验线条的不同表现效果;3.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和评价。
3. 线条的艺术表现力实践1.指导:让学生选择一个主题,如自然风景、人物肖像等,指导他们如何运用线条表现主题;2.实践:让学生在纸上进行线条表现实践,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线条表现方式;3.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是否认真听讲、是否积极参与实践等;2.评价学生的作品,如线条表现的准确性、表现力等;3.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是否达到;2.教学内容是否有足够的针对性和实践性;3.教学过程是否流畅、生动;4.学生的反馈是否积极。
六、教学拓展1.让学生在实践中尝试不同的线条表现方式,如点线结合、线条交错等;2.让学生在实践中尝试不同的线条材料,如铅笔、钢笔、毛笔等;3.让学生在实践中尝试不同的线条风格,如写实、抽象等。
线条的艺术表现力教案教案标题:线条的艺术表现力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线条在艺术中的表现力和作用。
2. 发展学生对线条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3.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艺术技巧和创作能力。
教学资源:1. 幻灯片或投影仪2. 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或绘画工具3. 艺术作品图片或艺术家的线条作品示例教学活动:1. 引入活动(10分钟)- 使用幻灯片或投影仪展示一些艺术作品,重点展示线条在这些作品中的表现力和作用。
- 引导学生讨论线条在艺术中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线条的观察和感受。
2. 线条观察练习(15分钟)- 分发画纸和铅笔给学生。
- 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线条,并试图用铅笔在画纸上模仿这些线条。
-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类型的线条,如直线、曲线、粗细线条等。
3. 艺术家线条作品欣赏(15分钟)- 展示一些艺术家的线条作品示例,如毕加索的素描作品、梵高的线条画等。
- 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这些作品中线条的运用方式和表现力。
4. 创作线条艺术作品(30分钟)- 提供彩色铅笔或其他绘画工具给学生。
-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线条表现技巧,创作自己的线条艺术作品。
- 学生可以选择任意主题或场景进行创作,但要求线条在作品中起到重要的表现作用。
5. 展示和评价(10分钟)- 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 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线条表现能力。
6. 总结和延伸活动(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 提出延伸问题,如“你认为线条在其他艺术形式中的表现力如何?”或“你还能想到哪些线条表现的方式?”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教学评估:1. 学生对线条的观察和感知能力的展示。
2. 学生创作的线条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创意程度。
3. 学生在讨论和展示环节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继续探索不同类型的线条表现方式,如虚线、实线、弯曲线等。
2. 引导学生尝试将线条与其他艺术元素结合,如色彩、形状等,创作更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
线的秘密一、教材分析线条是视觉形式中最基本的语言,也是最简便最直接用于表现形式的绘画手段。
线的秘密我们可以看到教孩子不用教生来就会用线绘画,而怎样引导学生用线传情达意呈现美感,是教学活动体现美术教育功能的关键。
本课线的秘密以线为绘画造型训练的手段。
二、教学目标1、掌握线条的各种变化,了解各种线条的绘画方法。
2、学会欣赏自然界及美术作品中的线条,感受线条的魅力和多变的特点。
3、能够把线条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去,表现身边的物体。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线的变化和画法。
难点:能够在自然界以及自然界及美术作品中的线条,感受线条的魅力和多变的特点,把线条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去,表现身边的物体。
四、教学过程1、导入:互动式游戏2、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线条(S、Z、I、C、X等)3、请同学们谈谈这些线给你的什么感受?(PPT)作品欣赏……分组讨论:问题1:同学们这幅作品中都应用了哪些线条?问题2:这些线条是怎样组合的?为什么要这样组合?问题3:这些线有哪些变化?从作品中能否感受到吴老的情感变化?问题4:我们该如何把这种线条组合、变化、情感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幻灯片5归纳总结:a、线的组合有规律的平行排列、弯曲排列;无规律的随意排列。
b、线的变化:长短变化,粗细变化,有的弯曲有的笔直,疏密变化……c、线的情感变化:有的线能使人平静,有的充满激情力量,有的柔美,有的苍凉。
古人云“怒画竹,喜画兰”就是这个道理。
线从哪里来?如何应用到作品中:线从生活中得----经过艺术家提炼、加工、组织、赋予线条情感、生命力,通过笔端表现出来。
五、教师示范(音乐伴奏)六、学生实际七、教师总结(略)八、版术设计。
《线条的艺术表现力》一、教材剖析:线条作为一种基本的造型语言,存在于现实生活和美术作品中。
本课作为“造型、表现”领域的教课内容,要点在于指引学生经过美术赏识来感觉线条作为一种造型语言的基本特征和功能,从中遇到启迪,从而在美术实践中去表达自己想要的线条,以线条来表达个人感情。
作为造型语言,线条拥有表现性、委婉性、象征性和抽象性,怎样把这些特征以简单易行的方式传达给学生,使其可以在废弛愉悦气氛下获取启迪,发挥想象,表达感悟是本课教课的要点和难点。
所以,在教课中教师应指引学生不追求“形”的酷似,而表现“线”的生动风趣。
二、教课目的:1、用生活中的图片指引学生认识线条的基本特色。
2、在赏析例外风格的音乐作品中,指引学生学会用词语表达对音乐风格的理解,并经过画线体验进一步认识线条的特色和表达方式。
3、在美术作品赏析中学习线条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
4、在美术实践中沟通创作思路,体验线条造型的欢喜,培育联合协作精神。
三、教课要点与难点:1、教课要点:在艺术赏析中感觉线条、认识线条;在美术实践中体验表达方式,学会“线表达”。
2、教课难点:在赏析中进行愉悦的线条创作体验,在体验中教授创作方法,从中遇到启迪和感悟,从而进行生动风趣的线条表达。
四、教课准备:生活图片;例外风格的音乐作品片段;中西方绘画大师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线造型的美术作品。
五、教课方法:启迪、体验、沟通六、教课过程:一、看生活、认线条领会线条在生活中带给我们的美感。
看图片、找线条、剖析哪些线条感动了你?(用词语适合的描述线条)在进行语言表达中明确线条的基本特色用词语描述的过程中能用一个适合的形容词表述出线条的特色。
二、听音乐、画线条每一段音乐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激动、安静、欢喜、悲痛,你能试着用线条表达出。
赏析音乐片段,用线条在画纸长进行感情表达。
借助音乐帮助学生理解线条也富裕情绪特色,在语言表述的基础上用例外特色线条分别表达对每一段音乐的理解,来表现自己的主观感觉。
线条的艺术表现力—教学设计【教学参考】美术课课时教案教学过程分步指导法分步指导法一、导入新课活动一:联系生活,认识线条教师多媒体播放生活中有关线条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尝试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纤体哦啊有哪些?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什么样的线条使你感觉轻盈?什么样的线条使你感觉充满力量?二、讲授新课学生自由发言,生活中的线条有直线、曲线以及粗细之分等,分别给人挺拔、优越等感受。
教师总结线条带给人的不同美感及以艺术表现力,引出课题并板书《线条的艺术表现力》。
活动二:赏析作品,引导想象分步指导图示分步指导图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探讨怎样画好看,为什么?带领学生搞清什么是线条美。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与同学的作品比较,与教材图片中的形象对比。
让学生感受对称体现出的庄重和稳定感。
学生理解均衡的道理和均衡创造的美感。
引导学生观察,有目的的对比观察比直接看图片1. 教师带领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书中四幅作品,分别是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马蒂斯的《自画像》、怀素《自叙帖》以及王叔晖的《西厢记》连环画。
组织学生体会线条在这些美术作品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说一说你更喜欢本页四幅作品里哪幅的线条?为什么?学生交流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四幅作品中的线条分别表现了圆转飘逸、轻松简练、狂放洒脱、柔美写实的画面美感。
更有效果学生讨论并练习,仔细体会线条的力度和质感等,以及用不同工具可以画出不同形态的线条。
学生观看课件中的美术作品,欣赏画家笔下的线条。
总结:线条是细而长的形态,美术作品中的线条通过粗细、轻重、刚柔、走向等生动的变化描绘对象,表达情感。
学生观看美术作品2.教师继续出示玉米的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体会线条的变化,并大胆用线条进行表现,结束后说一说在体验过程中是如何运用线条的。
学生自由体验并谈谈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说出线条的粗细、疏密变化带来的不同感受。
3.教师接着追问——仔细观察中的线条以丰富的表现力和美感区别于几何定义的线条学生用线条进行表现,并互相观摩评价。
《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
2、选择一幅你喜欢的作品,描述线条在作品中的应用。
不少于两百字。
课堂练习照着如图的蝴蝶轮廓中填充线条,并标出你想通过这些线条的组合来向别人传达什
么。
完成作品运用学到的线
条知识,将知识
运用于实践,提
高学生的动手
能力和创作能
力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线条的基本造型,感受了线条在大自然和生活中的
无处不在,体会线条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魅
力,了解了线条在绘画中的重要地位,感受
画家用线条传达出的不同感情,学习了如何
用线条表达所思所感。
认真回忆、
感受、总结
课堂总结
回顾所学
加深印象
板书线条的艺术表现力
一、认识线条,感受线条
二、作品赏析
三、线条的不同表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