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_《线条的表现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444.19 KB
- 文档页数:16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造型的表现力——线条的重要性,了解这种绘画的线条表达方式和它的功能、用途及简单的表达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对线条造型的作品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欣赏水平及独立思考的态度,通过绘画练习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线条造型表达物象的乐趣,品味表现对象的美,了解线条造型表达艺术的实用价值或社会价值。
激发学生热爱美术、走近美术,用美术知识美化生活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和难点因为线条造型表达的实用性,确定本课的重点是对线条造型表达的意义、功能的理解体会,用线条造型表达的乐趣。
培养和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思路:我主要采取“提问——启发——欣赏——引导法”,以游戏为载体,让学生在玩中体会线条造型的方法,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加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
二、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作业纸、铅笔、橡皮、马克笔等。
三、课堂学习(一)引导阶段欣赏导入:找共同的造型特点A、教师出示一组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
B、教师提问“美术作品有素描共同的造型特征?”学生归纳出“线条。
”引入本节课课题。
(二)发展阶段1、欣赏象形文字和岩画A、教师出示最古老的文字象形文字。
B、教师出示贺兰山岩画《母子鹿》。
C、让学生感受远古时代人们对线条的运用。
2、联系生活实际谈对线条造型的运用。
A、学生先小组交流。
B、学生表述自己在学习生活中运用线条的实例。
3、游戏:我说你画A、教师请大家先画一个杯子。
B、出示四种果汁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出来。
C、对热字展开想象4、表现方法:特征的表达A、由以上游戏引出特征。
B、教师利用几何形体做简单的示范。
C、出示圆形和方形的联想图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表现方法:动感的表达A、游戏:学生参与添画游戏,从一辆静止的汽车到行驶的汽车。
B、从游戏中引入动感的表达C、欣赏动感表达的作品,拓展学生思路。
6、表现方法:过程的表达A、教师出示两幅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初中美术线条表现技法第一篇范文:初中美术线条表现技法本文旨在探讨初中美术教学中线条表现技法的应用。
通过分析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本研究提出了一套适合初中生的线条表现技法教学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美术教学;线条表现技法;初中生;教学策略线条是美术创作的基础元素,也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
线条表现技法不仅关系到学生美术技能的提升,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因此,如何教授初中生线条表现技法,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理论基础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线条是构成图形、塑造形象的基本元素,同时也是表现艺术家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段。
从古至今,无数艺术家都把线条作为创作的核心,通过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虚实等变化,表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和内涵。
初中生心理和生理特点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的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同时也面临着注意力分散、自我控制力不足等问题。
因此,在设计线条表现技法教学时,应充分考虑这些特点,采用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1. 线条基础训练对于初中生来说,线条基础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简单的直线、曲线开始练习,逐步过渡到复杂的线条组合。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教给他们如何通过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等变化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 线条表现技法拓展在基础训练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线条表现技法,如勾勒、擦除、涂抹等。
同时,还可以结合初中生的兴趣和特长,引导他们探索具有个性的线条表现技法,如中国画的勾线、西方绘画的素描等。
3. 线条与色彩、构图的结合线条不仅可以在素描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可以与其他元素如色彩、构图等相结合,形成更具表现力的作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使用线条和色彩的搭配,以及线条在构图中的运用,使作品更具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
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够运用线条大胆、果断、自信有个性地去表达物象。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
重点难点:体会用已给线条图像表达的乐趣,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达。
教学过程:1、手绘线条图像的意义:广告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的。
在文字没有产生之前,人们使用手绘图像传达信息和交流。
今天,图像传达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方面、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使我们面临“读图时代”的挑战。
以手绘图像来传达信息和从图像中获取信息,将成为21世纪的青少年适应未来社会的生存和交流的能力之一。
2、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用途:手绘线条图像具有叙事、说明、交流、抒情、记录等各种功能,是人类除口语、文字以外的“第三语言”。
3、教师课堂示范一组简单的手绘线条图像,以方形和菱形举例。
4、课堂游戏:分为两个小组,轮流上讲台进行添画练习,并请学生代表发言和总结。
(10分钟)5、布置作业:(20分钟)以一条直线和三角形、方形为基础,进行添画。
6、教师挑选优秀作品,并请学生自己总结和评价。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和技能,能注意物象的形态,表达能力、感知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利用手绘线条图像这一便捷的方式,表现物象的立体感和结构特征,表达一种过程或一种关系,表达自己的意图,很适合中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是进行基本造型训练的一种最佳方式。
通过对手绘线条图像的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会用简练、完整、清晰的图形表达,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美术知识能够应用于生活实际、用于交流,在今后长久时间和广大空间中充分使用。
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浓厚,部分学生还提前做好了课前预习,课堂上大多数学生能够用线条来说明所要表达的形态、结构与特征等,同时也要考虑到少数学生立体思维能力不高,学习本课则比较吃力,教师应重点辅导,同时,把美术基础较强的和较弱的学生分到一组,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与互助精神效果分析: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是功能用途很强的线条表达,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画出出色的空间图像是很难的事,因此本课利用图片对比和手绘过程的演示,使学生沿着形象简洁,手法概括,为主要的思路前提下,启发学生对空间的想象思维,增加直观性。
教学反思:本课以新课程标准贯穿始终,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通过教师讲解、分析讨论、自主探究等形式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从平常的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
教学亮点:通过教师示范,视频演示,内容讲解直观、生动,更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学会用线再现生活,表现美。
创新点:内容知识点的学习,前后呼应,导入欣赏分析作品和结尾部分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了大师作品中的美。
做一份好的教案,可以让老师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显现出足够强大的自信。
而且对于教案不仅仅是学校考核的标准之一,一个优秀的教师,他会在教案中加入自己独到的见解,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美术线的表现力教学设计 5 篇,希翼大家能有所收获!美术线的表现力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观察自然界的漂亮图形和纹理,感受线的节奏美、韵律美。
2、欣赏并参考彩陶纹样,掌握用线装饰物体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描绘出坛坛罐罐。
3、能运用流畅的线条合理组织画出有趣的发式。
4、能具体细致地装饰描画对象,在线的疏密关系的对照处理中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以线绘画为造型训练的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掌握、运用造型元素和造型组织原理进行创造表现。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线条组织的秘密,感受线罗列组合产生和节奏、韵律美感。
教学过程:一、欣赏:教师课件出示具有漂亮线条的自然景色图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欣赏,并总结出这些景物因为线条才变得这样漂亮。
二、寻觅线条:(探索活动)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户外探索学习,以四人为一小组,用不同的彩色笔把自己找到的线条记下来。
要求:在教师指定的范围内观察景物,小组共同完成采集任务。
2、小组间交流、观摩学习。
要求:1、学生能说出自己是根据什么景物来描画线条。
2、说说自己用线表现的方法。
(培养学生故意识地进行表现)3、评出线条画得的小组,并根据学生之间的评析,教师总结出:线条的美来源于线的长短、疏密、粗细的变化和线罗列组合产生的节奏、韵律美。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播放是音乐)1、作业要求:把自然现象和生活感受中漂亮的线条画一画。
2、学生自由表现,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引导学生有规律、故意识地表现线条。
3、学生自评、互评。
美术线的表现力教学设计 2生活中并不存在绘画中的“线”,是创作者根据观察和感受,为了更好地进行表现而“提炼”出来的。
从一年级起,每一个学年的《美术》教材中都至少会有一课涉及到线与造型。
但是基本都是以感受线条,体味线条造型为主。
《线条的艺术表现力》【教学设计】教学课题:《线条的艺术表现力》教学类型:造型·表现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感知自然、生活中不同物象线条的特征和美感,欣赏美术作品中线条的特点,感受线条的艺术表现力,尝试用有变化的线条概括物象的基本形态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线条的欣赏与分析,体会线条丰富的美感和表现力。
在观察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线条的基础上,学习提炼线条并用线条表现物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感受到自然、生活和美术作品中线条的状态及其美感;能在欣赏和练习的过程中感受线条丰富的变化和美感,并体会其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知、感受自然与美术作品中线条的特征,能够运用线条进行简单的造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物象的线条呈现出的多种美感,并画出物象的线条特征。
教学过程:一、创境导入创意线条动画欣赏(欣赏由一根线条组合、变化产生的故事情节)。
教师小结:动画片中所有的人物情景都是由一根线条把故事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感受到这根线条充满着神奇的魅力,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线条的艺术表现力。
出示课题《线条的艺术表现力》二、欣赏发现请你发现并找出你身边都有哪些线条?生活中、自然中发现线条(图片展示)学生总结:发现的线条有直线、弧线、曲线、折线、交叉线等。
三、观察感知请你描述不同线条所带给你的感受?学生总结:自然中的线:笔直、挺拔——直线;遒劲、顿挫——折线;人工和自然完美结合的富有韵律之美的曲线。
生活中的线:硬朗、冰冷——直线;恬静、优美的弧线,让人感受到典雅浪漫的艺术气息弧线;直线、曲线有机结合,富有变化。
教师总结:线条是细而长的形态,作为美术最基本的语言,就在我们身边。
四、概括提炼线条1、绘画作品中的线来源于生活,但与生活中的线一样吗?对比欣赏(出示图片)。
小结:我们可以用曲、直,粗、细,轻重、流畅、顿挫等不同的线来表现不同的物象和感受。
2、线的情感在艺术中,线作为一种美术语言,不仅在塑造形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表达情感上作用也十分凸显,平静快乐激动愤怒……听音乐画线条认真听音乐,体会两种不同风格的乐曲,(强劲有力,轻柔舒缓)动手用线条表现出来乐曲的旋律。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造型的表现力——线条的重要性,了解这种绘画的线条表达方式和它的功能、用途及简单的表达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对线条造型的作品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欣赏水平及独立思考的态度,通过绘画练习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线条造型表达物象的乐趣,品味表现对象的美,了解线条造型表达艺术的实用价值或社会价值。
激发学生热爱美术、走近美术,用美术知识美化生活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和难点因为线条造型表达的实用性,确定本课的重点是对线条造型表达的意义、功能的理解体会,用线条造型表达的乐趣。
培养和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思路:我主要采取“提问——启发——欣赏——引导法”,以游戏为载体,让学生在玩中体会线条造型的方法,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加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
二、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作业纸、铅笔、橡皮、马克笔等。
三、课堂学习(一)引导阶段欣赏导入:找共同的造型特点A、教师出示一组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
B、教师提问“美术作品有素描共同的造型特征?”学生归纳出“线条。
”引入本节课课题。
(二)发展阶段1、欣赏象形文字和岩画A、教师出示最古老的文字象形文字。
B、教师出示贺兰山岩画《母子鹿》。
C、让学生感受远古时代人们对线条的运用。
2、联系生活实际谈对线条造型的运用。
A、学生先小组交流。
B、学生表述自己在学习生活中运用线条的实例。
3、游戏:我说你画A、教师请大家先画一个杯子。
B、出示四种果汁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出来。
C、对热字展开想象4、表现方法:特征的表达A、由以上游戏引出特征。
B、教师利用几何形体做简单的示范。
C、出示圆形和方形的联想图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表现方法:动感的表达A、游戏:学生参与添画游戏,从一辆静止的汽车到行驶的汽车。
B、从游戏中引入动感的表达C、欣赏动感表达的作品,拓展学生思路。
6、表现方法:过程的表达A、教师出示两幅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线条的表现力》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山东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中的第一课《造型的表现力》,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线条作为一种基本的造型语言,存在于现实生活和美术作品中。
本课作为“欣赏·评述”领域的教学内容,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美术欣赏来感受线条作为一种造型语言的基本特性和功能,从中受到启发,初步建立用线条表达情感的意识。
通过观察生活,感受线条,赏析美术作品,体会线条的表现力。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对生活中的线有一定的认知和感受,能够结合生活经验感知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
本课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设计,通过观察线条、感知线条、理解线条,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图片,感知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不同种类线条的美感。
2.通过对图片的欣赏了解中国的线条艺术发展的历史,激发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3.通过对图片的对比观察,了解线条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对比观察作品中不同形式的线条,感知不同形式的线条的不同美感,感受线条的表现力。
4.通过赏析中外美术作品,理解线条的表现力,体会线条如何表现主观情感,初步建立用线条表达情感的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图片的对比观察,了解线条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对比观察作品中不同形式的线条,感知不同形式的线条的不同美感。
【难点】通过欣赏中外美术作品,体会线条如何表现主观情感,感受线条具有的表现力。
课时:1课时课业类型:欣赏·评述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屏幕出示林徽因的照片)提问:同学们知道照片中的人物叫什么名字吗?(——林徽因)林徽因是我国著名的诗人,那首有名的《你是人间四月天》,就出自她的笔下。
她还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建筑设计师,我们一起来看她参与设计的作品。
(大屏幕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国徽。
)建国初期,林徽因接到设计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浮雕任务的时候,她已经重病在身。
初中美术线条运用技巧第一篇范文:初中美术线条运用技巧在初中美术的教学过程中,线条运用技巧是一项基础且重要的技能。
线条是构成图形、表达情感、创造美感的基石。
本文将从理论指导、实践操作和创意发挥三个方面,探讨初中美术线条运用技巧。
一、理论指导1.1 线条的基本类型在美术创作中,线条有直线、曲线、弧线等多种类型。
每种线条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力和美感。
•直线:简洁、有力,具有稳定性和静止感。
•曲线:优雅、柔和,具有流动感和动态感。
•弧线:既有曲线的美感,又有直线的力度,具有张力和动感。
1.2 线条的表现力线条的长度、粗细、浓淡、虚实等因素,都会影响其表现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这些因素,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意。
•长度:线条的长度决定了图形的大小和远近关系。
•粗细:线条的粗细体现出了物体的质感和空间感。
•浓淡:线条的浓淡变化可以表现出光线的明暗和色彩的层次。
•虚实:线条的虚实处理能够突出主题,营造空间感。
二、实践操作2.1 基本技巧训练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应掌握以下基本技巧:•直线、曲线、弧线的绘制:要求笔触稳定,线条流畅。
•线条的转折:要求转折自然,过渡均匀。
•线条的叠加:要求层次分明,不混淆。
2.2 创作实践创作实践是提高线条运用技巧的关键。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线条创作练习,如描绘自然风光、人物形象、抽象图形等。
在创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线条的运用,培养其审美素养。
三、创意发挥3.1 线条与情感表达线条是情感的载体,不同的线条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
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用线条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3.2 线条与创意发挥创意发挥是美术创作的灵魂。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用线条创作出具有独特视觉效果的作品,如线条拓印、线条拼贴等。
线条运用技巧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理论指导、实践操作和创意发挥,学生可以掌握线条的基本运用技巧,提高审美素养,为今后的美术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以上是关于“初中美术线条运用技巧”的教育文档示例,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现场“线的表现力”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王建春线条不仅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更是表达情感、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
在湘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中,“线的表现力”是三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本文将以该教学内容为例,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线的运用策略,旨在通过实际教学,让学生掌握线的表现方法,理解线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下面是具体的教学过程。
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线,了解线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掌握线的表现方法。
2.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学生能够运用线表现生活中的事物和情感,提高绘画技能。
3.学生能够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感受线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激发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4.通过观察、分析和创作,了解线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掌握运用线表现物体形象的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线条的表现方法,能够运用不同的线条表现物体的形态和质感。
(2)理解线条的情感表达,能够运用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和观察能力,对色彩、构图、造型等有一定的认识。
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意和想象力,但在表现力和情感表达方面还需要加强。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找线、比线等教学方法,总结线的种类,运用所学线的知识表现生活中的物体和场景,基本掌握线描的技能。
教学难点:充分认识利用线表现情感的方法,合理地排列、组织、运用线。
【教学方法】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发现线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示范法: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表现生活中的事物和情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线的表现方法和情感表达,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
实践法: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运用线表现生活中的物体和场景,提高绘画技能。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小组,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共同探索线的表现方法和技巧,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风格、不同国家的线的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
初中美术线条表现第一篇范文:初中美术线条表现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美术教学中线条表现的重要性和方法。
通过分析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提出了适应初中生特点的线条表现教学策略。
同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系列线条表现的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初中生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
关键词:美术教学;线条表现;初中生;教学策略;创造力线条是美术创作的基础元素,也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
线条表现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因此,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进行线条表现的教学,成为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初中生线条表现的特点初中生的线条表现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正在逐步提高,但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其次,初中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较为丰富,他们能够通过线条表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最后,初中生的线条表现受到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他们的线条表现往往具有个性化和独特性。
线条表现的教学策略针对初中生的线条表现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首先,通过观察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其次,通过启发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最后,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特性,鼓励他们进行自由探索和创作。
教学实践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活动来进行线条表现的教学:首先,让学生进行线条的基本练习,如直线、曲线、弧线等。
其次,让学生进行线条的组合和变化,如交叉线、螺旋线、波浪线等。
然后,让学生尝试用线条来表现物体、人物、场景等。
最后,让学生进行线条创作的练习,如线条画、线条雕塑等。
线条表现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和探讨初中生的线条表现特点和教学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线条表现的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采取合适的教学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线条表现的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作空间和机会。
以上就是关于“初中美术线条表现”的详细教育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线条的艺术表现力》【教学设计】教学课题:《线条的艺术表现力》教学类型:造型·表现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感知自然、生活中不同物象线条的特征和美感,欣赏美术作品中线条的特点,感受线条的艺术表现力,尝试用有变化的线条概括物象的基本形态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线条的欣赏与分析,体会线条丰富的美感和表现力。
在观察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线条的基础上,学习提炼线条并用线条表现物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感受到自然、生活和美术作品中线条的状态及其美感;能在欣赏和练习的过程中感受线条丰富的变化和美感,并体会其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知、感受自然与美术作品中线条的特征,能够运用线条进行简单的造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物象的线条呈现出的多种美感,并画出物象的线条特征。
教学过程:一、创境导入创意线条动画欣赏(欣赏由一根线条组合、变化产生的故事情节)。
教师小结:动画片中所有的人物情景都是由一根线条把故事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感受到这根线条充满着神奇的魅力,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线条的艺术表现力。
出示课题《线条的艺术表现力》二、欣赏发现请你发现并找出你身边都有哪些线条?生活中、自然中发现线条(图片展示)学生总结:发现的线条有直线、弧线、曲线、折线、交叉线等。
三、观察感知请你描述不同线条所带给你的感受?学生总结:自然中的线:笔直、挺拔——直线;遒劲、顿挫——折线;人工和自然完美结合的富有韵律之美的曲线。
生活中的线:硬朗、冰冷——直线;恬静、优美的弧线,让人感受到典雅浪漫的艺术气息弧线;直线、曲线有机结合,富有变化。
教师总结:线条是细而长的形态,作为美术最基本的语言,就在我们身边。
四、概括提炼线条1、绘画作品中的线来源于生活,但与生活中的线一样吗?对比欣赏(出示图片)。
小结:我们可以用曲、直,粗、细,轻重、流畅、顿挫等不同的线来表现不同的物象和感受。
2、线的情感在艺术中,线作为一种美术语言,不仅在塑造形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表达情感上作用也十分凸显,平静快乐激动愤怒……听音乐画线条认真听音乐,体会两种不同风格的乐曲,(强劲有力,轻柔舒缓)动手用线条表现出来乐曲的旋律。
《线条的艺术表现力》【教学设计】教学课题:《线条的艺术表现力》教学类型:造型·表现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感知自然、生活中不同物象线条的特征和美感,欣赏美术作品中线条的特点,感受线条的艺术表现力,尝试用有变化的线条概括物象的基本形态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线条的欣赏与分析,体会线条丰富的美感和表现力。
在观察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线条的基础上,学习提炼线条并用线条表现物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感受到自然、生活和美术作品中线条的状态及其美感;能在欣赏和练习的过程中感受线条丰富的变化和美感,并体会其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知、感受自然与美术作品中线条的特征,能够运用线条进行简单的造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物象的线条呈现出的多种美感,并画出物象的线条特征。
教学过程:一、创境导入创意线条动画欣赏(欣赏由一根线条组合、变化产生的故事情节)。
教师小结:动画片中所有的人物情景都是由一根线条把故事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感受到这根线条充满着神奇的魅力,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线条的艺术表现力。
出示课题《线条的艺术表现力》二、欣赏发现请你发现并找出你身边都有哪些线条?生活中、自然中发现线条(图片展示)学生总结:发现的线条有直线、弧线、曲线、折线、交叉线等。
三、观察感知请你描述不同线条所带给你的感受?学生总结:自然中的线:笔直、挺拔——直线;遒劲、顿挫——折线;人工和自然完美结合的富有韵律之美的曲线。
生活中的线:硬朗、冰冷——直线;恬静、优美的弧线,让人感受到典雅浪漫的艺术气息弧线;直线、曲线有机结合,富有变化。
教师总结:线条是细而长的形态,作为美术最基本的语言,就在我们身边。
四、概括提炼线条1、绘画作品中的线来源于生活,但与生活中的线一样吗?对比欣赏(出示图片)。
小结:我们可以用曲、直,粗、细,轻重、流畅、顿挫等不同的线来表现不同的物象和感受。
2、线的情感在艺术中,线作为一种美术语言,不仅在塑造形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表达情感上作用也十分凸显,平静快乐激动愤怒……听音乐画线条认真听音乐,体会两种不同风格的乐曲,(强劲有力,轻柔舒缓)动手用线条表现出来乐曲的旋律。
美术课堂中《线的表现力》教学案例一、教学内容本课《线的表现力》是湘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课,属于造型与表现类型。
一课中三个活动里的第二个活动----《坛坛罐罐》。
二、教学方法引导、观察、提问、实践、小组合作等方法。
提前准备PPT课件、教材,教师装饰好的罐子。
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线条和了解罐子,用示范引导学生在作品当中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以及最后用互知互评的交流让学生看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扬长避短。
三、教学分析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利有句名言“用一根线条去散步”,线条是最基本的造型语汇。
线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
直线有水平线、垂直线、斜线等;曲线有波浪线、螺旋线、弧线等。
线的表现力极其丰富:水平线有广阔、宁静感;垂直线有升腾、挺拔感;斜线有危急或空间变化的感觉;短线水平排列则产生跳跃急促的的节奏感;流动的曲线使人感到柔和、轻巧、优美,给人轻快愉悦的感觉。
线的粗细、刚柔、滑涩、虚实、疏密等变化产生不同的美感,课本中的图片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界中神奇的线条:生涩、古朴的线产生稚拙美;斑马身上黑白相间的自然曲线产生韵律美和装饰美;钢构的大桥和建筑简括、挺拔,有一种力度美;缀满露珠的蜘蛛网飘逸连绵、纤细雅拙;线是他们绘画当中最基本的语言,活动一是用看到的自然现象强调视觉感受到的长短、粗细、曲直、疏密的线;而活动二把自然中的线转移到人们密切的生活中,那就是“彩陶”,通过彩陶身上规律的花纹让我们的学生了解并掌握线的综合运用,从而把感性升华到理性;紧接着活动三就是把规律中的线合理组织到自己或周围人物发式上去。
所以本活动二即是独立的一课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环节课,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
由于我校农村学生偏多,对线的认识不够充足于是我把活动一和活动二结合在一起,先让他们了解线的形态以及各种各样的组合方式,并运用到罐子上进行装饰。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线条的表现力,学习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进而体会、认识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魅力。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造型的表现力——线条的重要性,了解这种绘画的线条表达方式和它的功能、用途及简单的表达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对线条造型的作品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欣赏水平及独立思考的态度,通过绘画练习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线条造型表达物象的乐趣,品味表现对象的美,了解线条造型表达艺术的实用价值或社会价值。
激发学生热爱美术、走近美术,用美术知识美化生活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和难点因为线条造型表达的实用性,确定本课的重点是对线条造型表达的意义、功能的理解体会,用线条造型表达的乐趣。
培养和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思路:我主要采取“提问——启发——欣赏——引导法”,以游戏为载体,让学生在玩中体会线条造型的方法,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加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
二、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作业纸、铅笔、橡皮、马克笔等。
三、课堂学习(一)引导阶段欣赏导入:找共同的造型特点A、教师出示一组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
B、教师提问“美术作品有素描共同的造型特征?”学生归纳出“线条。
”引入本节课课题。
(二)发展阶段1、欣赏象形文字和岩画A、教师出示最古老的文字象形文字。
B、教师出示贺兰山岩画《母子鹿》。
C、让学生感受远古时代人们对线条的运用。
2、联系生活实际谈对线条造型的运用。
A、学生先小组交流。
B、学生表述自己在学习生活中运用线条的实例。
3、游戏:我说你画A、教师请大家先画一个杯子。
B、出示四种果汁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出来。
C、对热字展开想象4、表现方法:特征的表达A、由以上游戏引出特征。
B、教师利用几何形体做简单的示范。
C、出示圆形和方形的联想图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表现方法:动感的表达A、游戏:学生参与添画游戏,从一辆静止的汽车到行驶的汽车。
B、从游戏中引入动感的表达C、欣赏动感表达的作品,拓展学生思路。
6、表现方法:过程的表达A、教师出示两幅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初中美术线条表现实战第一篇范文:初中美术线条表现实战本文以初中美术教学为背景,探讨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表现实战。
通过分析线条的特性、线条的表现技巧以及线条在实际创作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美术教学;线条表现;实战;创作能力;审美情趣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线条是基础造型元素之一。
线条不仅可以塑造形象,还可以表达情感、展现美感。
本文将从线条的特性、表现技巧以及实战应用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进行线条表现实战。
一、线条的特性1.线条的本质:线条是由无数个点按照一定顺序连接而成,具有长度、方向和位置三个基本属性。
2.线条的种类:根据线的粗细、曲直、浓淡可分为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3.线条的情感表达:线条可以通过其形状、长度、方向等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如直线给人以坚定、刚毅的感觉,曲线给人以柔和、流畅的感觉。
二、线条的表现技巧1.线条的绘制技巧:掌握线条的绘制技巧是表现线条美感的关键。
学生应学会用笔、用墨、用色等方法,使线条富有变化和活力。
2.线条的组合技巧:线条的组合是形成画面结构的基础。
学生应学会如何运用线条的粗细、曲直、长短等关系,形成富有节奏感和层次感的画面。
3.线条的表现力培养:通过线条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线条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线条在实际创作中的应用1.线条塑造形象:线条是塑造形象的基础。
学生应学会运用线条表现物体的轮廓、结构、质感等,形成生动的形象。
2.线条表达情感:线条可以传达作者的情感。
学生应学会运用线条表现自己的情感,使作品具有感染力。
3.线条创造美感:线条是创造美感的要素。
学生应学会运用线条的节奏、对比、和谐等关系,创造富有美感的画面。
四、教学实践与案例分析1.案例一:以“线条描绘风景”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观察自然景观,运用线条表现风景的轮廓、色彩、氛围等,提高学生对线条的运用能力。
2.案例二:以“线条表达情感”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运用线条表现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线条的表现力》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山东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中的第一课《造型的表现力》,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线条作为一种基本的造型语言,存在于现实生活和美术作品中。
本课作为“欣赏·评述”领域的教学内容,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美术欣赏来感受线条作为一种造型语言的基本特性和功能,从中受到启发,初步建立用线条表达情感的意识。
通过观察生活,感受线条,赏析美术作品,体会线条的表现力。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对生活中的线有一定的认知和感受,能够结合生活经验感知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
本课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设计,通过观察线条、感知线条、理解线条,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图片,感知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不同种类线条的美感。
2.通过对图片的欣赏了解中国的线条艺术发展的历史,激发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3.通过对图片的对比观察,了解线条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对比观察作品中不同形式的线条,感知不同形式的线条的不同美感,感受线条的表现力。
4.通过赏析中外美术作品,理解线条的表现力,体会线条如何表现主观情感,初步建立用线条表达情感的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图片的对比观察,了解线条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对比观察作品中不同形式的线条,感知不同形式的线条的不同美感。
【难点】通过欣赏中外美术作品,体会线条如何表现主观情感,感受线条具有的表现力。
课时:1课时课业类型:欣赏·评述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屏幕出示林徽因的照片)提问:同学们知道照片中的人物叫什么名字吗?(——林徽因)林徽因是我国著名的诗人,那首有名的《你是人间四月天》,就出自她的笔下。
她还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建筑设计师,我们一起来看她参与设计的作品。
(大屏幕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国徽。
)建国初期,林徽因接到设计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浮雕任务的时候,她已经重病在身。
在研究好了设计方案以后,她让自己的学生去画草图。
一个周以后,学生来交作业,她只看了一眼就说,“这样的线条怎么行?!这是康乾线条,线条要到汉唐去找,到霍去病的墓上去找。
”为什么要到汉唐去找?学生带着疑问到霍去病的墓地走了一趟。
(大屏幕出示霍去病墓地上的《马踏匈奴》、石牛、石马等作品。
)霍去病墓地上的《马踏匈奴》、石牛、石马等作品,线条拙朴、雄浑、苍凉,虽已历时千年,依然显示着那个时代的辉煌、开放、不拘一格和国家的强盛。
学生豁然开朗,清朝是封建社会的强弩之末,奢华、繁缛的康乾线条怎么能够表现新中国如日初升的景象呢?!(大屏幕出示《马踏匈奴》拓片线条、清朝官服线条图片)说到这,同学们一定会问,线条真有这么强大的表现力吗?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线条,感受线条强大的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出示课题——《线条的表现力》)(设计意图:通过一个小故事激发学生对线条探究的欲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新授(一)线条不同种类的美感在自然界和生活中到处都是行云流水般的线条,无论方圆、曲直皆具美感。
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
(大屏幕出示水平线、斜线、垂直线、曲线、原线的图片)同学们观察图片中一条主要的线是什么线?给你一种什么感受?学生回答问题,谈不同线的不同感受。
同学们能够领略到自然界和生活中各种线条的美感,那么接下来老师来考考大家,看看大家对美术作品中的线是否也有同样敏锐的感觉?(大屏幕出示四张美术作品中线条的图片以及表示不同感觉的四个词语)不同的线条给人不同的感觉,原始人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开始用线条记事和达意。
当他们用石头和树枝在土地和洞壁上很随意地画出一些线的时候,他们最原始的情感就从那些线中流淌出来。
(大屏幕上出示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和西班牙洞窟壁画)这是一、两万年前的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和一万五千年前的西班牙洞窟壁画,他们都是用线条表现出来的。
由此可见线条是最原始、最质朴、最基础的造型语言。
(设计意图:学会通过对图片的对比观察,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优美的线条,并感知各种线条的美感,初步认识到线条的表现力。
)(二)中国线条艺术发展的历史中外艺术家都把线条作为最基本的造型手段运用到美术创作中,我国的艺术家更是把线条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我国的线条艺术发展的历史。
1.新石器时期的彩陶纹饰是我国最早用线的作品。
鲜明、生动的线条描绘了漩涡纹、弦纹、人面、鱼虫等形象,体现了原始艺术朴素、稚拙的美感。
(大屏幕出示新石器时代彩陶)2.奴隶社会的夏商周是青铜艺术辉煌的时期,青铜纹饰主要是由线条构成的。
(大屏幕出示商朝司母戊方鼎)3.战国时期的楚墓帛画造型生动、线条劲健,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正式确立了中国绘画以线造型的主体地位。
(大屏幕出示战国时期的楚墓帛画)4.秦汉时期的线条出现了多样的变化,迅疾的用笔产生了强烈的线条面貌。
(大屏幕出示汉代画像石)5.魏晋时期的线条表现力进一步增强。
这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同学们观察画面中的线条的粗细有什么特点?(——细劲、圆润、流畅)顾恺之用“春蚕吐丝”的笔法创造了“游丝描”,圆润、细劲的线条表现出洛神的缥缈与唯美,充满浪漫主义的想象,使观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大屏幕出示东晋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6.隋唐时期是线条的成熟时期。
这是唐代画家吴道子的作品《八十七神仙卷》,同学们观察画面中表现衣裙、飘带的线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流畅、飘逸,像是被风吹起的感觉)吴道子的线描有“吴带当风”的美誉,体现了节奏感和运动感。
(大屏幕出示唐代画家吴道子的作品《八十七神仙卷》)7.宋元明清直至现代,线条作为造型的主要手段,依然有着强劲的生命力。
(大屏幕出示宋瓷器、元青花、明清家具)8.现代画家吴冠中的作品《春如线》,作品中的线条超越了传统绘画中的线,富有装饰性、写意性,同时又充满浓厚的抒情和抽象意味,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大屏幕出示吴冠中的作品《春如线》)(设计意图:通过对图片的欣赏,了解中国的线条艺术发展的历史。
)(三)线条的形式美1.线的不同形式自然界有山水花鸟,人有骨肉皮毛的区别,这就需要用不同形式的线来描绘不同的质感和特征,因而线条就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
同学们观察这四组图片,表现的都是哪些不同形式的线?(——长与短、粗与细、曲与直、干与湿)(大屏幕出示四组不同形式的线)2.不同形式的线的不同美感下面我们就通过《朝元仙仗图》这幅作品来了解不同形式的线产生的不同美感。
(大屏幕出示《朝元仙仗图》)《朝元仙仗图》描绘了诸多神仙朝拜元始天尊的场景,画面上的神仙神采奕奕,前后穿插,顾盼有致,充满飘逸流动的仙家气氛。
千丝万缕的线条千变万化,轻轻地奏鸣出节奏和韵律,成功塑造出帝君的庄严、神将的威武和仙女的风姿神韵,令人叹为观止。
(大屏幕出示《朝元仙仗图》放大的帝君、神将、仙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局部,提问学生:每个局部分别有哪两种不同形式的线?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回答问题师总结:不同形式的线条塑造出各具特色的艺术形象,为我们带来视觉上的饕餮盛宴。
(设计意图:通过对图片的对比观察,了解线条不同的表现形式。
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对比观察作品中不同形式的线条感之不同形式的线条的不同美感,感受线条的表现力。
)(四)用线条表现主观情感(大屏幕出示中国飞天、西方天使)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东西方绘画的用线各不相同。
同样是画飞的感觉,中国画用线表现出飞的姿态,用曲线画出飘逸的彩带给人带来飞的感觉,西方传统绘画则认为飞必须要有翅膀。
中国画注重用线表现情感,富于韵律和装饰美,西方传统绘画注重用线造型,模仿自然。
1.中国画中用线表现主观情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扎根南国》(大屏幕出示吴冠中的作品《扎根南国》)这幅作品表现的是南国的榕树,吴老先生为什么要画榕树呢?同学们想不想看看榕树长什么样?我们来看榕树的照片。
(大屏幕出示榕树树干照片)榕树不仅有地下根,还有气根。
气根能够在极度干旱的情况下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同学们看气根临空垂下,像虬龙盘旋缠绕,树干粗大,强壮有力。
同学们想不想看看树冠长什么样?(大屏幕出示榕树树冠照片)树冠硕大,枝繁叶茂。
榕树不畏酷暑,不惧严寒,历经百年沧桑,依然魏然屹立,它是顽强坚韧的象征。
引导学生观察《扎根南国》。
提问:画面都用了哪些不同形式的线?这些线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这些线表现出榕树什么样的美感和精神特质?(大屏幕出示吴冠中的作品《扎根南国》)学生回答问题。
整个作品吴冠中用多种不同形式的舞蹈般的水墨线条来表现,给人扎实、稳健的视觉感受和苍润遒劲的力度美感,表达了吴老先生对榕树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西方绘画中用线表现主观情感二十世纪,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增进,西方现代艺术家对中国画的线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被中国画中线条强大的表现力震撼到。
西方绘画泰斗毕加索就曾赞叹说,“中国画真是神奇,齐白石画鱼没有一点颜色,用一根线画水,却使人看到江河,嗅到水的清香,真是了不起的奇迹。
”毕加索从中国线条艺术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作品。
(大屏幕出示毕加索及其作品《梦》、《哭泣的女人》)毕加索的这两幅作品,都是用线表现出来的。
提问:同学们猜猜看,这两个女人分别在干什么?毕加索分别用什么样的线条表现的《梦》?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回答问题。
提问:同学们再来观察《哭泣的女人》,用什么样的线条表现女人的眼睛和睫毛?苍白如骨的嘴唇又是用什么样的线条表现的?牙齿紧咬着的手帕又是用什么样的线条表现的?画面人物表现出怎样的情感?(——《哭泣的女人》用粗硬的黑色直线条表现出画面中女人歇斯底里的悲恸。
嘴唇因痛苦而紧皱,苍白如骨,牙齿紧咬着用锯齿状的粗直线条画成的手帕,让原本柔软的手帕看起来坚硬无比。
扭曲变形的脸,滚滚而出的泪珠,表现了底层人们肝肠寸断、痛苦无助的情景。
)西方用线最具创造性的画家当属梵高。
我们一起来欣赏梵高的作品。
同学们观察《乌鸦群飞的麦田》和《星月夜》这两幅作品都用了什么样的线?(—粗短的斜线、强劲的曲线)这样的线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急促、跳跃、强烈的动感)梵高用粗短、强劲、扭曲、急促的线条群来表达生命的骚动与不安。
无论是流动的星空、金黄色的滚滚麦浪,还是灿烂的向日葵和那树绝世独立的杏花,无论是优雅的鸾尾还是桀骜又纯真的自画像,梵高无不用线条宣泄着内心炽热的情感。
(大屏幕出示梵高作品)线条已经成为中外艺术家美术作品中重要的抒情手段。
(设计意图:通过赏析中外美术作品,理解线条的表现力,体会线条如何表现主观情感,初步建立用线条表达情感的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三、课堂小体验欣赏了中外艺术家们的作品,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
从以下三个题目中任选一个,用一组线条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
1.考试前2.考试中3.发卷后绘画时请注意线条应用的要求:构图完整饱满,用线要注意概括流畅,疏密、粗细、曲直、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