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式与试商
- 格式:ppt
- 大小:5.34 MB
- 文档页数:20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除法的多种
试商方法。
【例1】27÷3=
【分析与解】看到一道两位数除以一
位数的除法题,首先想到除法是乘法的
逆运算,从乘法口诀入手,尝试用口诀
试商。
因为3×9=27,所以27÷3=9。
【例2】28÷3=
【分析与解】同样是一道两位数除以
一位数的除法题,当我们发现不能用乘★李
媛
媛
34
法口诀直接得到商时,首先想商最大可以是几。
首先想3×9=27(比被除数小),3×10=30(比被除数大),确定商是9,然后再用被除数28减去除数3与商9的积,即可得到余数1。
记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只有余数比除数小时,才说明剩下的部分不够平均分了,否则还要继续平均分下去。
列竖式计算:
28÷3=9 (1)
1.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5÷7=38÷7=
24÷3=26÷3=2.小医生。
(将题目中的错误在原题上改正)
28
32791
366275664
75688练一
练
35。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一框《认识余数--除法竖式与试商》同步练习题学校班级姓名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2.用竖式计算。
88÷9= 40÷6= 26÷3=32÷4= 15÷2= 61÷8=3.下面的计算对吗?把错的改过来。
改正:()改正:()4.把11张卡片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可以分得()张,还剩()张。
11÷2=(张)……(张)先填出上面竖式中的数,再说说每个数的含义:()表示分的份数。
()表示每个同学分得的卡片数。
()表示已经分了的卡片数。
()表示剩余的卡片数。
5.(1)照下面这样放,可以放()堆,还剩()个。
21÷=(堆)……(个)(2)照下面这样放,可以放()堆,还剩()个。
21÷=(堆)6.÷7=……(1)余数最大是(),最小是()。
(2)当商是6、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7.22÷=(枝)……(枝)验证:×+=(枝)8.29棵树,每个小朋友种3棵,还余2棵,共有几个小朋友?9.小刀每把6角,4元最多可以买几把?10.填写中缺少的数。
11.观察下面的算式,再回答问题。
8÷4=2 12÷4=39÷4=2......1 13÷4=3 (1)10÷4=2......2 14÷4=3 (2)l1÷4=2......3 15÷4=3 (3)÷4=2……÷4=3……那么比小()。
12.“六一”儿童节,小军和6个好朋友给幼儿园小朋友做彩花,共做了45朵,其中小军做得最多,其他小朋友做的同样多,小军最少做了多少朵?此时其他小朋友每人做了多少朵?13.小丽在做一道除法题时,把除数5看成了8结果得4余1,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参考答案1.9 7 3 3 7 62.9......7 6......4 8......2 8 7......1 7 (5)3.××改正略4.5 1 5 1 2 5 10 15.(1)5 1 4 5 1 竖式略(2)3 0 7 3 竖式略6.(1)6 1(2)487.3 7 1 7 3 1 228.(29-2)÷3=9(个)9.4元=40角 40÷6=6(把)……4(角)10.9 50 48 7 3 8 1 48(或9 7 54)11.4 提示:除数是4,商相差1,余数相同时,被除数相差4。
除法试商口诀技巧(一)除法试商口诀详解什么是除法试商口诀?除法试商口诀是一种帮助学生记住除法结果的口诀,可以在计算除法时快速得到商的方法。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除法试商口诀是一个重要的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效率,减少错误的发生。
基本的除法试商口诀规则1.当被除数相同,除数为1到9时,商是依次递减的。
–例如:18 ÷ 2 = 9,18 ÷ 3 = 6,18 ÷ 4 =2.当被除数是乘法表中的数字,除数相同时,商是依次递减的。
–例如:15 ÷ 3 = 5,25 ÷ 5 = 5,35 ÷ 7 = 53.当被除数和除数都是乘法表中的数字,商为1到9时,被除数相同,商是依次递增的。
–例如:36 ÷ 4 = 9,45 ÷ 5 = 9,54 ÷ 6 = 9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方法1.当被除数是0时,任何数除以0都是无意义的,除法试商口诀不适用。
2.当除数为0时,任何数除以0都是无法进行的,也不适用除法试商口诀。
3.当除数和被除数都是小数时,可以将小数转化为分数进行计算。
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1.控制口诀的使用范围:通常除法试商口诀适用于小数点后一位或两位的除法计算,如果位数过多,可以考虑利用竖式除法进行计算。
2.掌握乘法表:在使用除法试商口诀时,掌握乘法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乘法表中的数字经常出现在被除数和除数中。
3.善于利用近似计算:有些除法的商可能是一个无限循环小数,这时可以使用近似计算法,保留一定位数的小数。
4.多练习,提高速度:除法试商口诀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通过反复计算可以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小结通过掌握除法试商口诀的基本规则和特殊处理方法,结合乘法表的知识,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除法。
同时,需要注意范围的掌握和近似计算的运用,帮助我们在数学学习中更加高效地使用除法试商口诀。
通过不断练习,我们可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除法试商的几种简易方法○江苏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海州校区 朱 凯 我们知道,除法计算基本上是按照“布列竖式※试商※乘减※试商※乘减……”的过程进行的。
可见,除法试商的问题既是小学生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三位数除法的关键,也是除法计算教学中的难点。
试商的快慢将直接影响着小学生进行除法计算的速度。
因此,进行除数是两、三位数除法的计算教学时,教师要着重讲清和引导好小学生进行试商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科书上教给学生的主要是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即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去试商。
比如,除数是88,可以看作90去试商,除数是627,可以看作是600去试商。
然而在实际的计算中,若单一采用这种方法,有时需要调商的次数则比较多。
比如,1824÷24 24丿18249 216 改商824丿18248 192 改商724丿18247 168 14初商过大 再商仍大 商才合适 显然,这样试商要调商两次,麻烦太多,且调商的次数越多,出现错误的机会就越多。
针对这种情况,当学生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来试商以后,教师应在适当的时候,结合教学与训练,引导学生根据题里的具体情况,掌握和运用多种灵活的方法进行试商,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试商速度。
下面以除数是两位数除法为例,介绍几种简便且易于小学生掌握的试商方法,供各位老师参考。
一、随舍随入法我们在用“四舍”或“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成是整十数的同时,可以将被除数随除数的舍而舍,入而入。
比如,112÷28,当用“五入”的方法把除数28看成30来试商时,被除数112就随着除数的入而入,看成是120,可一次定商为4;再如,278÷44,试商时可看作是270÷40,则一次定商为6。
这种方法虽然要改动除数,又要改动被除数,但它初商成功的可能性最大。
二、首位试商法我们把被除数的最高位和除数的最高位称为首位。
首位试商法有两种情况:一是当被除数前两位够除数去除的情况下,试商时就取被除数的首位数和除数的首位数进行试商。
除法试商的几种简易方法除法试商的几种简易方法○江苏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海州校区朱凯我们知道,除法计算基本上是按照“布列竖式※试商※乘减※试商※乘减……”的过程进行的。
可见,除法试商的问题既是小学生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三位数除法的关键,也是除法计算教学中的难点。
试商的快慢将直接影响着小学生进行除法计算的速度。
因此, 进行除数是两、三位数除法的计算教学时,教师要着重讲清和引导好小学生进行试商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科书上教给学生的主要是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即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去试商。
比如,除数是88,可以看作90去试商,除数是627,可以看作是600去试商。
然而在实际的计算中,若单一采用这种方法,有时需要调商的次数则比较多。
比如, 1824÷2424丿18249216改商824丿18248192改商724丿1824716814初商过大再商仍大商才合适显然,这样试商要调商两次,麻烦太多,且调商的次数越多,出现错误的机会就越多。
针对这种情况,当学生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来试商以后,教师应在适当的时候,结合教学与训练,引导学生根据题里的具体情况,掌握和运用多种灵活的方法进行试商,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试商速度。
下面以除数是两位数除法为例,介绍几种简便且易于小学生掌握的试商方法,供各位老师参考。
一、随舍随入法我们在用“四舍”或“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成是整十数的同时,可以将被除数随除数的舍而舍,入而入。
比如,112÷28,当用“五入”的方法把除数28看成30来试商时,被除数112就随着除数的入而入,看成是120,可一次定商为4;再如,278÷44,试商时可看作是270÷40,则一次定商为6。
这种方法虽然要改动除数,又要改动被除数,但它初商成功的可能性最大。
二、首位试商法我们把被除数的最高位和除数的最高位称为首位。
首位试商法有两种情况:一是当被除数前两位够除数去除的情况下,试商时就取被除数的首位数和除数的首位数进行试商。
除法运算一、整数除法1、多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数一位看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
除到哪位商哪位,哪位不够零占位。
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1、从高位到低位依次除起2、相应的位置对齐3、哪位除,商在哪位4、一直除到不够除为止5、除完要验算(1)列竖式(厂字)(2)先看最高位够不够除(最高位数字比除数大就够除,反之不够),如果够除的话,直接试商,商和除数的积要满足小于等于被除数,余数要小于除数,然后被除数和积的差与被除数的下一位组成新的被除数再进行试商,一直除到被除数最后一位为止。
如果最高位不够除就看前两位,进行试商,重复上面的操作直到除到最后T立。
除法竖式真有趣。
"厂"字里外都有数,里面住着“被除数〃,外面站着的是“除数","商"几高立“厂”上部,乘法口诀来帮助,"除数"和"商"一相碰,〃得数”也往“厂"里住,"被除数"减出”积〃,正好分完差为。
,你说好记不好i己?2、多位数除以两位数:(1)列竖式(厂字)(2)先看前两位够不够除,够除的话试商,不够的话看三位,进行试商,商和除数的积要满足小于等于被除数,余数要小于除数二、小数除法(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的除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计算:①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②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③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时,就在余数后面添O,再继续除。
例1:117÷36=3.25(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计算:①先把除数的小数点去掉使它变成整数;②看除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把被除数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几位(位数不够时补0);③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例2:104.4÷7.25=14.4。
竖式与试商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掌握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并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2.通过沟通平均分小棒、语言描述、列除法横式、书写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感受有余数除法的多种表征方式,体会事物间的普遍联系。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目标解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之上。
通过平均分小棒的操作活动,沟通平均分小棒的操作过程与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每个学生准备13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操作交流,沟通联系(一)出示题目,明确题意。
1.出示: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2.交流: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每4根分一组是什么意思?3.尝试解决。
(二)交流方法,体会意义。
1.平均分小棒。
(1)指定一名学生在视频投影仪上摆,其余学生仔细观察。
(2)引导学生了解分小棒的过程。
①一共摆多少根小棒?(13根)②按几根圈一个圈?(4根圈一个圈)③圈了几个圈?是多少根小棒?还剩几根?(3)学生完整地说一说分小棒的过程。
2.列横式计算。
(1)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3÷4=3(组)……1(根)(2)引导学生说出13、4、3、1各表示什么意思?(3)13÷4=3(组)……1(根)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三)比较发现,沟通联系。
比较分小棒的过程和列横式计算的过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都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设计意图:沟通图形表征、语言表征、符号表征三者之间的关系,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多种表征方式,运用直观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为下一步理解除法竖式的写法提供有力的支撑。
正视错误,强化除法竖式计算思维运算是小学阶段数学课程的一条主线,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素养之一。
除法和加法,减法,乘法并称数学的四则运算,其中最难学的当属除法,在教学实践中,数学老师也对其重点关注。
除法和其他三种运算相比较,运算过程复杂,书写格式独特,除法运算时先要进行估算和试商,除法的竖式运算中还需要进行乘法和减法的运算,对于小学生来说,它是一种复杂的混合运算,学生在计算时容易出错。
一、细心收集,列举除法竖式计算常见错误类型1.学生在试商时,竖式商的书写位置出错,导致商的末尾多零。
2.学生在试商时估算不足,商小了导致余数大于除数,这是除法竖式计算中普遍存在的错误。
3.书写格式。
学生受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影响,将商与除数相乘,而在商是一位数时,这种错误则暴露不出来。
4.遇到被除数不够除时,商中漏写0。
5.余数末尾不写0。
学生在解题时已经学过了商不变的性质,在做题时多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倍以求得商,但是余数的末尾又往往不写零,从而造成计算出错。
6.竖式运算进退位错误。
余数不为零,并且在部分商与除数相乘的过程中需要进位,并且在用所截除数与部分商和除数乘积相减的过程中需要退位,由于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除法运算上,这使得原来在加减法计算时出现的问题反而暴露出来了。
二、立足知识角度,理性分析错误原因1.对除法公式的盲目套用。
错误地去掉除数和被除数的全部小数点,将其改为整数除法。
这是学生将商不变规律和小数除法相混淆的典型案例,究其原因是学生没能理解透彻两者的算理,只看表面就盲目套用公式所致。
2.计算技能不过关。
除法运算集乘法与减法于一身,试商后常出现乘错减错现象,好多学生商与除数相乘会乘错,竖式中间两数相减会减错,遇到连续进退位加减时更是错误百出,这是学生的计算技能不过关所致。
3.算理理解不够深入。
有些除法习题商中间常会出现0,而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遇到被除数不够商时,不及时商0而是在余数后添0再除,这种错误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商中间出现0的除法”的运算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