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P P T
《促织》P P T
【审美鉴赏】 1.“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造成这种后果的罪魁 祸首是谁?
《促织》P P T
《促织》P P T
【明确】造成这种后果的罪魁,是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第 1段提出“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说明祸患起宫廷,统治 者为满足宫中享乐而“岁征民间”。末段尖锐地指出:“故天子 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由于最高统治者的荒淫无道,贪 官对上的阿谀奉承,“科敛丁口”,老百姓就只能落入“贴妇卖 儿”、倾家荡产的悲惨命运。
蒲松龄励志的自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促织》P P T
《促织》P P T
【初读任务】 1.对照注释逐段通读课文,并画出不懂的词句。 2.作者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全文的? 【明确】促织,即“虫”。
《促织》P P T
《促织》P P T
3.在通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围绕课文标题 “促织”,给课文每段文字拟写一个小标题。 【明确】征促织——捕促织——卜促织——得促织 ——失促织——化促织——斗促织——进促织——议 促织
《促织》P P T (完美版)
促织
《促织》P P T (完美版)
《促织》P P T
【助读博览】 魅力作家
“写鬼写妖”的文言小说家——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淄 博)人。清代小说家,出身于一个没落地主兼商人家庭。天资聪明,学问深 厚,19岁参加科举考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却屡试不第,71岁始被 补上岁贡生,一生穷愁潦倒,郁郁不得志。大半生基本上在家乡过着清苦的塾 师生活,因而和人民接触的机会较多,对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有所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