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外科病例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3.03 KB
- 文档页数:19
口腔病例分析默认分类2010-04-22 11:25:01 阅读11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编辑:口腔医生QQ联盟一、病史分析失误病例1;女性,36岁主诉:拔牙后创口剧烈疼痛3天现病史:缘于三天前在当地牙医拔除┏8,术程1小时多,,麻药退后疼痛剧烈,经服去痛片及到当地卫生院处理均未奏效。
检查:全口牙完好无龋,有食物残渣,┏8拔牙创空虚,可探及牙槽骨,但无腐臭味。
诊断:干槽症。
处理:经双氧水、生理盐水清洗后,碘仿置牙槽窝,可吸收明胶海绵填塞,患者自觉疼痛缓解。
但次日患者复诊仍诉拔牙创疼痛,放射至前牙及耳颞部,并觉左侧头痛。
再次对左侧上下牙作较详细的检查,未发现感染途径,冷水试验(-)。
同上处理及口服安定、去痛片等药。
第三天再次就诊,诉昨晚疼痛时间更长,也更剧烈。
经详细检查发现┏7远中颈部深龋,被食物残渣填塞,探痛,热试验反应敏感。
修正诊断:┏7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
处理:局麻下去髓,三天后复诊疼痛未再发作。
病例分析:造成本例误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病史了解不够详细。
如疼痛的性质是否与拔牙前相同,没有作全面的了解;2.对症状及检查结果分析错误。
片面考虑拔牙创的主诉和处理后的结果;3.检查不够详细。
虽然对其它牙也做了检查,但只作冷试验没有采用热试验,对急性牙髓炎晚期冷刺激不敏感认识不足,因而造成误诊误治。
尤其是与拔牙创相邻的┏7没有作认真的检查,把牙髓炎反射痛误认为干槽症。
干槽症虽然也会有放射痛,但一般为持续性的,不会出现阵发性疼痛,更不会出现夜间痛加重。
拔牙后也可出现反应性疼痛,尤其是复杂阻生牙抜除后疼痛较重,但一般多在拔牙后第1天,第2.3天大都可缓解。
干槽症多出现在拔牙一周之后,而本例拔牙后即有剧烈疼痛,显然与干槽症疼痛出现的时期不符。
本例虽然在拔牙创处理后疼痛有缓解,但可能为牙髓炎疼痛的间歇期。
忽视了8倾斜阻生有发生┏7颈部龋的可能,更因没有认真探查导致误诊误治。
病例2:女性,64岁,农民.主诉:右下牙槽脊牙龈疼痛反复发作20余天。
实用文档一、患者,男,68岁。
主诉:戴全口义齿8年,咀嚼无力二年。
检查:上、下颌8—8磨损,息止颌间隙5mm。
义齿摘除后,见基托所覆盖区域的粘膜潮红。
生活史:饭后不清洁义齿,夜间不摘取。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上、下牙列缺失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义齿性口炎3、分析咀嚼无力的原因:①镶复时间长,基托与粘膜不贴合,义齿固位稳定差。
②4、若重新修复,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有:①利用息止颌间隙确定②面部比例平分法③面部外形观察法④旧义齿作参考⑤拔牙前的记录。
5、校对垂直距离的方法:①指感髁状突撞击法②指感颞肌纤维收缩法③面部外形观察法6、非主诉疾病发生的原因:①义齿清洁差②夜间不摘取。
二、患者,男,56岁。
主诉:上前牙修复二年变色,影响美观。
检查:左上1烤瓷冠,外形如图(显示冠颈缘变黑),全口牙结石(++ .实用文档— +++),X片如图(显示牙槽骨水平吸收)。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上颌牙体缺损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慢性牙周炎3、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拆除修复体②重新制作4、非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龈上洁治术②龈下刮治术③口腔卫生宣教④定期复查,维持疗效。
三、患者,女,52岁。
主诉:下前牙缺失三个月。
检查:下颌1│1缺失,下颌3│3稳固,下唇及颊粘膜处可见3~4个溃疡点。
上颌│2邻面龋。
X片如图(显示:龋达牙本质浅层)。
既往史:溃疡有反复发作史。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下颌牙列缺损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①复发性口腔溃疡(单纯型)②左上2中龋。
3、主诉疾病的修复设计:①固定义齿②可摘局部义齿③种植义齿④粘结桥4、非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消炎止痛,促进愈合②局部、全身用药③消除病因④左上2垫底充填。
5、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溃疡3~4个②有自限性③周期性反复发作④红、黄、凹、痛⑤左上2邻面龋达牙本质浅层。
四、患者,男,36岁。
.实用文档主诉:左下后大牙咬合痛,面部肿胀三天。
检查:下颌8近中阻生,龈袋内有少量渗出物。
口腔医学实践中常见病例分析及处理方法:我的总结与经验分享口腔医学实践中常见病例分析及处理方法:我的总结与经验分享在我作为一名口腔医生的职业生涯中,我见过和处理过了很多不同的病例。
这些病例让我不断追求更好的口腔医疗服务和更优秀的治疗技能。
为了帮助口腔医生能尽可能地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我将我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在一起,分享给大家。
1. 牙周疾病牙周疾病是非常常见的口腔问题,它是由于口内细菌群的不良作用引起的。
对牙周疾病的初步诊断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可能引起牙齿松动和脱落的情况。
在治疗上,我们通常会在每次清洁时检测口腔中各种类型的细菌,根据情况决定使用何种抗生素或刮除牙齿表面上的细菌。
2. 牙齿脱落牙齿脱落是一个严重的临床现象,它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如疾病、事故、牙齿龋坏等问题。
我们的治疗重点是了解脱落背后的原因,然后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
比如,牙齿龋坏是造成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需要检测哪些牙是患病牙,并及时进行治疗。
3. 牙齿缺损牙齿缺损属于最为常见的病例,它会导致患者出现牙痛等不适症状。
治疗上,我们会进行全息照射CT技术,对牙齿缺损进行评估,然后再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适当的方法。
这既包括修补牙齿,也包括进行种植牙等手术操作。
4. 牙齿排列不齐牙齿排列不齐是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它会导致患者的咬合问题,从而导致疼痛和不舒适感。
在治疗上,我们需要对这种排列不齐情况进行详细评估并确定合适的矫正措施,常见的矫正方法包括牙套、矫正器和牙齿手术等。
5. 牙髓炎牙髓炎是一种痛苦的疾病,它会引发牙根出血和牙龈肿胀等症状。
治疗上,我们需要使用手术切除,以保证细菌不会进一步扩展。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根管治疗,以确保牙齿接下来不会再次感染。
综上所述,口腔医疗行业需要掌握多方面的技能和知识,以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治疗方案。
我的建议是,成为一名口腔医生需要严肃且盲目,你应该从每一个病例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最终成为一个更好的医生。
试题 1 答案患者,男,8 岁主诉:上前牙被门把手撞伤 1 天(母代诉)。
检查:上唇轻度肿胀,1|1冠完整,松(Io),叩(++),X 线片示根尖1/3根折线。
余未见异常。
答案1)诊断:1|1 根折2)诊断依据:外伤史;X 线片示根尖1/3 根折线。
3)治疗:固定1|1,范围321|123;定期复查,监测牙髓活力状态。
试题 1 答案患者,男,59 岁。
主诉:左颊部白色斑块 1 个月。
现病史:于 1 个月前发现左颊部有白色斑块,无任何自觉症状。
检查:左颊部粘膜咬合线处有一1.0cm×0.5cm 的长方形病损,呈灰白色,略高于粘膜面,触诊病损粘膜较硬。
组织病理检查:上皮单纯增生。
答案1)诊断:白斑(均质型)2)诊断依据:①无明确发病原因。
②口腔粘膜单发的白色斑块。
③组织病理所见证实。
3)鉴别诊断:①口腔白色角化病:一般有明显的局部刺激因素;损害基底部柔软,致病因素去除后,损害常在 2 周内消失。
②白色水肿:一般无自觉症状,发生于双颊咬合线附近。
呈半透明或乳白色薄膜,牵拉时变浅,扪之柔软。
4)治疗:①切除局限病损。
②定期追踪复查。
试题 1 答案患者,男,23 岁主诉:右下后牙胀痛 3 天,伴张口受限 1 天。
现病史: 3 天前患者自觉右下后牙胀痛,后渐有咀嚼及吞咽时疼痛加重等症状,1天前出现张口受限,无冷热刺激痛及牙齿浮出感。
检查:双侧面部对称,右面部嚼肌区无红肿热痛,张口度一指。
8| 近中阻生,周围软组织及牙龈发红,水肿明显,龈瓣边缘糜烂,触痛明显,龈瓣内有脓溢出。
答案1)诊断:8| 智齿冠周炎。
2)诊断依据:右下后牙区肿痛 3 天,右下智齿近中阻生,冠周牙龈红肿、溢脓,开口受限。
3)鉴别诊断:右下磨牙后区或颌骨中枢恶性肿瘤继发感染:该患者无肿瘤特征表现,病史有较长的牙痛史,抗生素治疗有效。
4)治疗:局部冲洗上药,消炎后择期拔除8| 。
试题 1 答案患者,女,36 岁。
主诉:右上后牙自发性疼痛 1 天。
口腔典型病例分析口腔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涵盖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病症。
本文将分析一个典型的口腔病例,探讨其症状、原因以及治疗方法。
这个典型的病例是一个患有牙周炎的中年男性。
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由于牙菌斑引发的慢性牙龈炎症,进而导致牙周组织的破坏。
该患者主诉牙龈出血、牙齿松动以及口臭等症状。
通过对该患者的症状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首先,牙龈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牙周炎症状。
正常情况下,牙龈应该是粉红色的,而患有牙周炎的患者的牙龈通常会变得红肿,并容易出血。
这是由于牙菌斑中的细菌引起的牙龈组织炎症反应。
其次,牙齿松动是牙周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当牙龈炎症严重时,它会蔓延到支持牙齿的骨质和牙槽骨,导致这些组织的破坏。
这种破坏使牙齿失去了稳固的支撑,导致牙齿松动。
最后,口臭是牙周炎的另一个常见症状。
患有牙周炎的患者往往会有口腔中的细菌过度生长,这些细菌会产生恶臭的气味。
此外,病灶和脓肿的形成也会导致口臭。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这个患者的牙周炎的原因。
由于口腔卫生不良是导致牙周炎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怀疑这个患者的口腔卫生习惯不佳。
不正确的刷牙技巧、不定期的口腔卫生检查以及不规范的饮食习惯都可能对牙周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帮助这个患者缓解牙周炎症状,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建议以下治疗方法。
首先,患者需要改善口腔卫生习惯。
他应该每天使用牙线和漱口水来清洁牙齿和牙龈区域,并定期刷牙。
此外,患者应该定期就诊于牙医,接受全面的口腔检查和清洁。
其次,患者可以考虑接受牙周治疗。
牙周治疗可以包括拔除松动的牙齿、清除牙菌斑和牙石以及修复受损的牙周组织。
这将帮助患者恢复牙齿的稳定性和功能。
最后,患者需要改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过多食用高糖和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会增加牙菌斑的形成,进而加重牙龈炎症状。
患者应该适度控制饮食,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并减少糖分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总结起来,这个典型的口腔病例呈现出牙龈出血、牙齿松动和口臭等症状,主要原因是口腔卫生不良。
口腔颌面外科试题1、患者,女,19岁.主诉:上前牙外伤3小时现病史:3小时前奔跑时与他人相撞,当时感觉上前牙痛,触碰时加重,牙松动,有伸长感,牙龈出血,上唇肿胀.检查:上唇肿胀,并逐渐加重,右上中切牙处可见粘膜下淤血.11龈沟出血,叩痛(++),松动I度,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牙无明显的移位。
X线片示:11牙周膜增宽,牙槽骨无异常。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2)诊断依据?(3)鉴别诊断?(4)治疗设计?【参考答案】(1)主诉疾病的诊断①11脱位②上唇粘膜挫伤(2)诊断依据①局部外伤史②上唇肿胀,黏膜下淤血③11叩痛(++),松动I度;X线片示:牙周膜增宽(3)鉴别诊断牙槽突骨折:如为骨折,检查患牙时,邻近数牙及骨折片随之移动。
(4)治疗设计:①上唇冷敷。
②11固定3~4周。
③确定牙髓坏死后行根管治疗。
2、患者,男,18岁主诉:上前牙外伤后牙齿变短半小时现病史:半小时前骑自行车不慎摔倒,嘴唇先着地,发现牙齿变短,但不松动。
既往史:否认有全身系统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及药物过敏史等。
检查: 11、21牙龈红肿,龈沟渗血,牙冠完整,内倾,但比邻牙短2mm,叩痛(++),松动(+)。
中切牙开合。
上唇粘膜红肿,约有1cm 长的裂口,渗血。
X线片示:11、21根尖周膜间隙消失,未见根折线,38、48地位垂直阻生,龈瓣红,水肿,覆盖咬合面远中,盲袋无分泌物。
病例分析:(1):诊断?(2):诊断依据?(3):主诉疾病的治疗原则?(4):全口其他疾病的治疗原则?【参考答案】(1)主诉疾病的诊断①11,21嵌入性脱位;上唇挫裂伤.②非主诉疾病的诊断:38,48冠周炎。
(2)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患牙有外伤史,11,21牙龈红肿,龈沟渗血,牙冠完整,内倾,但比邻牙短2mm,叩痛(++),松动(+)。
中切牙开牙合.②上唇粘膜红肿,约有1cm长的裂口,渗血。
③X线片示:11,21根尖周膜间隙消失,未见根折线.(3)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38,48低位垂直阻生,龈瓣红、水肿,覆盖咬合面远中,盲袋无分泌物.(4)主诉疾病治疗原则:①局麻下复位、固定.②局麻下行上唇挫裂伤缝合。
一、病例概述患者,男,45岁,主诉:右下后牙区肿胀、疼痛1周。
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后牙区肿胀、疼痛,伴有咬合不适,夜间疼痛加剧。
曾服用抗生素治疗,症状稍有缓解,但未痊愈。
现为进一步治疗,前来就诊。
二、病史分析1. 病史采集: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后牙区肿胀、疼痛,伴有咬合不适,夜间疼痛加剧。
曾服用抗生素治疗,症状稍有缓解,但未痊愈。
2. 既往史:患者既往无特殊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三、临床表现1. 口腔检查:右下后牙区肿胀,牙冠部分露出牙龈,牙龈红肿,触痛明显。
右下第二磨牙牙体部分缺损,牙髓暴露。
2. 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四、辅助检查1. X线片检查:右下第二磨牙根尖周阴影,提示牙髓炎。
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未见异常。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 诊断:右下第二磨牙牙髓炎。
2. 鉴别诊断:(1)根尖周炎:患者疼痛部位与牙髓炎相似,但根尖周炎疼痛部位较局限,且伴有牙松动、牙槽骨吸收等症状。
(2)牙周炎:患者疼痛部位与牙髓炎相似,但牙周炎疼痛部位较广泛,伴有牙周袋、牙松动等症状。
六、治疗1. 牙髓治疗:行根管治疗术,清除牙髓炎病变组织,根管充填。
2. 牙体修复:对牙体缺损部分进行修复,恢复牙齿功能。
3. 抗感染治疗: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
七、预后1. 根管治疗效果良好,牙齿功能恢复。
2. 定期复查,观察根管治疗效果及牙周状况。
八、总结本病例为一例右下第二磨牙牙髓炎患者,通过病史采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手段,明确了诊断。
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口腔牙髓炎是常见的口腔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恢复牙齿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口腔颌面外科试题1、患者,女,19 岁。
主诉:上前牙外伤 3 小时现病史: 3 小时前奔跑时与他人相撞,当时感觉上前牙痛,触碰时加重,牙松动,有伸长感,牙龈出血,上唇肿胀。
检查:上唇肿胀,并逐渐加重,右上中切牙处可见粘膜下淤血。
龈沟出血,叩11痛(++),松动I 度,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无明显的移位。
X线片示:11牙周膜增宽,牙槽骨无异常.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2)诊断依据?(3)鉴别诊断?(4)治疗设计?【参考答案】( 1 )主诉疾病的诊断①11 脱位②上唇粘膜挫伤(2)诊断依据①局部外伤史②上唇肿胀,黏膜下淤血③11叩痛(++),松动I度;X线片示:牙周膜增宽3)鉴别诊断牙槽突骨折:如为骨折,检查患牙时,邻近数牙及骨折片随之移动。
(4)治疗设计:①上唇冷敷。
②11固定3~4周。
③确定牙髓坏死后行根管治疗。
2、患者,男,18岁主诉:上前牙外伤后牙齿变短半小时现病史:半小时前骑自行车不慎摔倒,嘴唇先着地,发现牙齿变短,但不松动。
既往史:否认有全身系统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及药物过敏史等。
检查:11、21牙龈红肿,龈沟渗血,牙冠完整,内倾,但比邻牙短2mm,叩痛(++),松动(+)。
中切牙开合。
上唇粘膜红肿,约有1cm长的裂口,渗血。
X 线片示:11、21根尖周膜间隙消失,未见根折线,38、48地位垂直阻生,龈瓣红,水肿,覆盖咬合面远中,盲袋无分泌物。
病例分析:(1):诊断?(2):诊断依据?(3):主诉疾病的治疗原则?(4):全口其他疾病的治疗原则?【参考答案】(1)主诉疾病的诊断①11,21嵌入性脱位;上唇挫裂伤。
②非主诉疾病的诊断:38, 48冠周炎。
(2)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患牙有外伤史,11,21牙龈红肿,龈沟渗血,牙冠完整,内倾,但比邻牙短2mm叩痛(++),松动(+)。
中切牙开牙合。
②上唇粘膜红肿,约有1cm长的裂口,渗血。
③X线片示:11,21根尖周膜间隙消失,未见根折线。
(3)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38,48低位垂直阻生,龈瓣红、水肿,覆盖咬合面远中,盲袋无分泌物。
(4)主诉疾病治疗原则:①局麻下复位、固定。
②局麻下行上唇挫裂伤缝合。
③观察牙髓症状,酌情行根管治疗。
(5)全口其他疾病的治疗设计:38,48龈瓣切除术。
3、患者,男,20岁主诉:左下后牙痛3天伴左侧颌下肿胀1天余现病史:约3天前患者左下后牙出现疼痛,1天前左侧下颌下出现肿胀,并伴有剧烈疼痛,口服消炎药无明显缓解,自述有发热病史。
既往史:既往健康,否认有系统性疾病史。
检查:左侧下颌下区丰满,下颌下三角区肿胀,下颌骨下缘轮廓消失,皮肤紧张、压痛,按压有凹陷性水肿。
左侧颌下可触及一边界清楚的肿大淋巴结,压痛。
张口度约 1 横指,口内38 部分萌出,远中龈瓣覆盖,周围牙龈红肿,龈沟内可见少量粘稠液体流出。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2)诊断依据?(3)鉴别诊断?(4)治疗原则?【参考答案】(1)主诉疾病的诊断①38 冠周炎。
②左侧下颌下间隙感染。
(2)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病史:先出现左下后牙疼痛,后出现左侧下颌下肿胀。
②检查:下颌下三角区肿胀,下颌骨下缘轮廓消失,皮肤紧张、牙痛,按压有凹陷性水肿。
(3)主诉疾病的鉴别诊断:①化脓性淋巴结炎:脓肿局限于一个或多个淋巴结内,皮肤表面无明显凹陷性水肿。
(4)主诉疾病的治疗原则:①抗感染治疗。
②脓肿切开引流。
③局部冲洗。
④全身症状明显者给予支持疗法。
4、患者,男,38岁主诉:左面部被人用拳击打击肿痛7天,加重2天现病史:7天前左面部被人用拳击打,肿痛至今,2天前,肿痛加重。
伴全身发热38.80C 2天,经口服抗生素无效就诊。
检查:左侧颊面部弥漫性肿胀,局部皮肤发红,皮温增高,有明显触压痛,可触及凹陷性水肿;开口度约0.5cm,左侧颊粘膜红肿,相当于25及26处轻度糜烂,穿刺检查可抽出灰白色粘稠脓液,25稍松动,叩痛(+),周围牙龈组织稍红,X线片示:25牙周膜增宽,余未见明显异常。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2)诊断依据?(3)鉴别诊断?(4)治疗设计?【参考答案】(1)主诉疾病的诊断①左侧颊间隙感染②25挫伤。
(2)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左侧颊面部弥漫性肿胀,局部皮肤发红,皮温增高,有明显触压痛,可触及凹陷性水肿;开口度约为0.5cm,左侧颊黏膜红肿,相当于左上第二前磨牙及左上第一磨牙处轻度糜烂,穿刺检查可抽出灰白色粘稠脓液;发热388C;X线检查:全口牙齿及骨质未见明显异常影像。
②25稍松动,叩痛(+); X线检查:25牙周膜稍增宽。
(3)主诉疾病的鉴别诊断:左上前磨牙根尖周脓肿:左上前磨牙龋齿引起牙髓感染,继而引起根尖周感染。
可出现剧烈疼痛,为搏动性跳痛;牙齿松动,并产生浮出感。
临床检查患牙有明显叩痛,牙龈或相应前庭沟出现红肿及压痛,淋巴引流区淋巴结肿大及压痛。
可伴颌面肿胀,可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发热、白细胞增咼。
(4)治疗设计:①脓肿切开:应在脓肿低位,即口腔前庭,上颌龈颊沟肿胀明显部位切开,切口长0.5~1.5cm,最长不超过脓肿直径的73。
②建立引流:放置橡皮片或碘仿砂条引流,保持引流通畅。
③换药:每日选用1%过氧化氢溶液、生理盐水交替反复冲洗,至溢出液清亮为止。
根据病情变化确定每日换药次数。
④全身抗菌治疗:静脉点滴抗生素抗感染。
⑤脓肿切开后,调牙合,接触25牙合接触,观察处理。
5、 患者,男, 26 岁主诉:因交通事故造成面部外伤而来就诊。
检查:耳鼻出血,并证实有脑脊液鼻漏,面部两侧不对称,右 侧眶下区肿胀、淤血,右侧下颌骨下垂,后牙早接触, X 线片 显示:右侧上颌骨骨折,骨折线自鼻额缝向两侧横过鼻梁、眶 内侧壁、眶底,经颧上颌缝达翼板。
病例分析:( 1) 主诉疾病的诊断?(2) 诊断依据?(3) 鉴别诊断?( 4) 治疗设计?【参考答案】(1)主诉疾病的诊断:上颌骨右侧(2)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 ①骨折线自鼻额缝向两侧横过鼻梁、 翼板。
② 右侧下颌骨下垂,后牙早接触。
③ 右侧眶下区肿胀,右下眼睑肿胀、淤血。
④ 伴有脑脊液鼻漏。
(3)主诉疾病的鉴别诊断: ① Le Fort I 型骨折:由梨状孔下方、牙槽突上方(基部)向两侧水平 后延至上颌翼突缝; 摇动骨折块上的牙齿, 整个骨块皆动; 伤区疼痛、 肿胀、鼻出血、牙龈粘膜撕裂。
可无右下眼睑肿胀、淤血;患侧牙齿 早接触,健侧开牙合,Le Fort II 型骨折。
眶内侧壁、眶底,经颧上颌缝达或后牙早接触,前牙开牙合等不同的错牙合;一般不伴有脑脊液鼻漏。
②Le Fort III型骨折(高位骨折):骨折线横过鼻根、眶部,经颧额缝向后达翼板;眶周皮下淤血,眼球运动障碍、复视;面中部塌陷、变长;常合并颅脑损伤、脑脊液漏。
(4)治疗设计:①应首先处理颅脑损伤。
②需切开复位,进行骨间内固定,同时辅以颅颌固定。
③有牙合关系问题者,增加颌间固定。
④选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⑤骨折固定时间一般为 3 周左右。
6、患者,男,58 岁,农民。
主诉:右侧下颌后牙拔除后不愈 3 个月现病史: 5 年前,患者于当地口腔诊所修复右侧下颌缺失的一颗后牙,后经常引起修复义齿周围的牙龈粘膜出现溃烂疼痛,未及时修改义齿。
约半年前义齿前方邻牙开始出现明显的松动,疼痛,于 3 个月前在当地口腔诊所局麻下予以拔除,术后拔牙创不愈合,疼痛明显,抗感染治疗无明显效果。
既往史:否认有各种系统性疾病史检查:41、42、43、45、46、47 缺失,46 拔牙创空虚,周围牙龈组织可见新生肿物,表面粗糙似菜花状,肿物中心溃疡,轻微凹陷,边缘略隆起、质硬,溃疡表面可见明显的坏死组织,口腔异味明显,口腔卫生差,菌斑指数3,牙石(+++),牙龈红肿、易出血,探诊出血(+),无牙周袋,全口牙位曲面体层X线片提示:45、46区域牙槽突骨质破坏吸收,似虫蚀状。
病例分析:(1)疾病的诊断?(2)诊断依据?(3)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4)主诉疾病的治疗原则?(5)全口其他疾病的治疗设计?【参考答案】(1)诊断:①主诉疾病的诊断:下颌右侧牙龈癌。
②非主诉疾病的诊断:慢性龈炎,右侧下颌牙列缺损。
(2)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病史:右侧下颌后牙拔除后不愈3个月,抗感染治疗无效。
②检查:41,42,43,45,46,47 缺失,46 拔除创空虚,周围牙龈组织可见新生肿物,表面粗糙似菜花状,肿物中心溃疡,轻微凹陷,边缘略隆起、质硬,溃疡表面可见明显的坏死组织,口腔异味明显。
(3)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口腔卫生差,菌斑指数3,牙石(+++),牙龈红肿、易出血,探诊出血(+)。
②无牙周袋。
③41,42 ,43,45 ,46,47 缺失。
(4)主诉疾病的治疗原则:①溃疡局部病理刮片证实诊断。
②局灶扩大切除+下颌骨方块切除+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5)全口其他疾病的治疗设计:①根据全身情况进行龈上洁治术和口腔卫生维护。
②由于口腔内恶心病变的存在,缺失牙暂不考虑进行修复,根据患侧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再做决定。
7、患者,女,59 岁主诉:牙龈肿胀 6 年现病史: 6 年前牙龈逐渐肿胀,影响进食,未经治疗。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9 年,口服硝苯地平8 年;无传染病及药物过敏史。
检查:龈乳头增生明显,呈球状、结节状,颜色呈淡粉色,质地坚韧,略有弹性,牙龈边缘少许发红,增生覆盖牙冠的13~12,牙周袋深4-7mm,前牙出现松动移位,牙石量少。
左下侧切牙远中邻面可探及龋坏,达牙本质深层,叩(-),探(-),冷、热诊无反应,x 线片示左下侧切牙根尖阴影。
病例分析:(1)疾病的诊断?(2)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3)主诉疾病的鉴别诊断(4)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5)疾病的治疗设计?【参考答案】(1)诊断:①主诉诊断:药物性牙龈增生。
②非主诉诊断:左下侧切牙根尖炎。
(2)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检查:龈乳头增生明显,呈球状、结节状,颜色呈淡粉色,质地坚韧,略有弹性,增生覆盖牙冠的1/3~1/2 ,牙周袋深4~7mm前牙出现松动移位,牙石量少。
②既往史:高血压病史9年,口服硝苯地平8年。
(3)主诉疾病的鉴别诊断:①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该病无长期服药史但可有家族史,全口的龈缘、龈乳头和附着龈普遍增生,甚至到膜龈联合,增生牙龈覆盖部分或整个牙冠,牙龈增生范围广泛,程度重。
②以牙龈增生为主要表现的慢性龈炎:炎症较明显,好发于前牙的唇侧和牙龈乳头,增生程度较轻,覆盖牙冠一般不超过1/3 ,有明显的局部刺激因素,无长期服药史。
(4)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左下侧切牙远中邻面龋达牙本质深层,叩(- ),探(- ),冷热诊无反应,X 线片示左下侧切牙根尖阴影。
(5)治疗设计:①与内科医师协商,停止使用硝苯地平,更换其他降压药。
②通过洁治、舌I」治以清除菌斑、牙石及其他局部刺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