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14文创园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19.40 MB
- 文档页数:41
上海工业创意产业园案例分析文/沈芳(技术研发部)09年的春天,我去上海参观创意产业园,这些创意产业园多为上海的老厂房改建而成,这让我想到一位哲人说过:“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传说和歌曲已经沉默,它依旧诉说……”。
都市人的性情意绪和生活足音在这里凝结、沉淀,老厂房中所流传的情感又感染着当今人们的思想、趣味、观念;我在工业创意产业园区感受到了老厂房的新姿态,它们娓娓向世人述说几十年来不平常的历程。
案例一:上海建国路8号桥建筑地点:上海市卢湾区建国中路8号建筑面积:一期12000多平方米,二期8400平方米入驻企业数:40余户产业导向:创意类、艺术类及时尚类开发商:上海华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香港时尚生活策划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建筑设计:日本HMA建筑设计事务所上海建国路“8号桥”一期(1~8号楼)前身是上汽集团所属上海汽车制动器厂,于2007年12月27日正式改建落成,其中80%的面积为办公楼,用于出租;20%为餐饮、咖啡吧等配套服务设施。
“8号桥”二期(9号楼)前身是国营金属加工工厂,座落在一期的对面,横跨建国路,为避免工业园的人流对建国路的车流带来影响,一期、二期用横跨在马路上的“桥”联系起来。
改建后的建筑命名为“8号桥”有着特别的意义:形象上,每一座办公楼都有天桥相连,每座桥的造型均不同,极富工业感(图01、02);内涵上,它是连接国内外各创意咨询服务团队的沟通之桥。
此地渐渐成为上海设计界最具品牌价值和最时尚的一张名片,吸引了众多创意类、艺术类以及时尚类的企业,比如英国著名设计师事务所ALSOP、法国F-emotion公关公司、日本HMA建筑设计、香港风尚国际有限公司等等。
老工厂的层高有5米,与新建的传统办公空间相比,经过改造的厂房用做办公的空间自由度更大,有着别样的魅力。
此外,将那些厚重的砖墙从旧房子上拆下来重新组合,并进行一番艺术处理,以凹凸相间的砌造方式凸显了墙面的纹理(图03:9号楼立面局部),保留了原厂房里林立的管道、班驳的地面(图04:典型的厂房空间),使得整个空间充满了工业文明时代的沧桑韵味。
798艺术区:文化产业的成功案例我是798艺术区的创始人,一个热衷于文化和艺术事业的人。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798艺术区如何成为文化产业的成功案例。
798艺术区位于中国北京,原本是一个废弃的电子厂。
20世纪50年代, East German architects designed this factory, whichwas known as the "Big Electric Building". 然而,在21世纪初,这个废弃的工厂迎来了一次新生。
我们看到了这个工厂的潜力,决定将其改造成一个艺术区。
我们保留了原有的工业建筑风格,同时引入了现代艺术元素。
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氛围吸引了众多艺术家、设计师和文化爱好者的关注。
我们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宽敞的创作空间,同时举办各种艺术展览、文化活动和艺术交流。
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国内游客,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
798艺术区逐渐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文化艺术交流平台。
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是2013年的"798国际戏剧节"。
这个戏剧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剧团和艺术家,为观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表演。
在这个戏剧节期间,798艺术区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参观,这对于提升798艺术区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除了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798艺术区还拥有许多特色餐厅、咖啡馆和书店。
这些场所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让他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享受到美食和文化。
如今,798艺术区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文化产业的成功案例。
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为更多的人提供一个了解和欣赏艺术的平台。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798艺术区的成长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这些细节不仅是我们成功的关键,也是其他文化产业可以借鉴的经验。
1. 工业遗产的改造与利用:798艺术区的前身是一个废弃的电子厂,我们保留了原有的工业建筑风格,同时引入了现代艺术元素。
工业遗产园区沉浸式体验案例要说工业遗产园区的沉浸式体验,那北京的798艺术区可太有代表性啦!一、园区背景798原本是老工厂嘛,那些大厂房、大烟囱,到处都透着一股子工业时代的硬朗劲儿。
后来啊,艺术家们就像发现了宝藏一样,纷纷入驻。
二、沉浸式体验之旅开始1. 视觉盛宴一走进798,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些保留完好的工业建筑外观。
红砖墙上爬满了岁月的痕迹,就像一位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讲述过去的故事。
厂房的大铁门,锈迹斑斑,可就是这种锈迹,让人感觉特别酷。
然后就是各种艺术展览。
从超现代的抽象画到奇奇怪怪的雕塑作品。
比如说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巨大的金属雕塑,像是一个变形的机器人,又像是从未来穿越回来的外星生物。
它就那么突兀地立在一个老厂房改造的展厅中间,周围的旧墙壁和这个超现代的雕塑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就好像是两个不同时空在这个地方交汇了。
还有那些涂鸦墙,五颜六色的。
有些涂鸦特别有创意,像是把电影里的科幻场景搬到了墙上,人物的眼睛好像会跟着你走似的。
走在涂鸦墙之间,就感觉自己像是走进了一个露天的艺术画廊。
2. 听觉的奇妙之旅在798的某些角落,会有街头艺人在表演。
有拉小提琴的,那悠扬的琴声在老厂房之间回荡,就像是给这个工业遗产园区配上了一首优雅的背景音乐。
还有一次听到一个哥们儿在敲非洲鼓,那节奏明快的鼓点,让整个园区都充满了活力。
而且啊,一些艺术工作室里也会传出各种声音。
比如有个陶艺工作室,能听到陶泥在转盘上旋转时发出的“嗡嗡”声,还有工匠用工具修整陶坯的轻微刮擦声,就像在听一场泥土的交响曲。
3. 触觉与互动体验在一些手工制作工坊里,那可太好玩儿了。
有做皮具的,你可以亲手摸一摸那些柔软又坚韧的皮革,感受它们的质感。
然后在师傅的指导下,自己动手缝一个小钱包或者钥匙链。
当你用针穿过皮革的时候,那种感觉特别实在,就好像把自己的创意和对这个园区的喜爱都缝进了这个小物件里。
还有个活字印刷体验区呢。
你可以用手拿起那些小小的铅字,感受它们沉甸甸的重量,然后排版、刷墨、印在纸上。
1 北京:798艺术区闻名国内外的北京798艺术区,位于北京东郊大山子地区的一角,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的一家大型国有工厂,现在成为北京艺术家的一个聚集地。
798厂区占地1平方公里,具有典型的包豪斯风格,是实用和简洁完美结合的典范,所有建筑均由德国设计师设计,厂房窗户向北,这种设计充分利用天光和反射光,保持着光线的均匀和稳定。
本世纪初,厂区一部分房产闲置了下来。
为充分利用这部分房产,厂房被陆续出租。
一批艺术家和文化机构进驻这里,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厂房,逐渐发展成具有国际化色彩的艺术新区。
2 上海8号桥2003 年,8 号桥开始开发,将20 世纪70 年代所建造的上海汽车制动器厂的老厂房经过新的设计改造后注入时尚、创意的元素,打造成沪上时尚创意园区之一,也开启了对城市中心旧厂房的系统及商业化改造这一全新商业形态和运营模式。
改造中,原先那些厚重的砖墙、林立的管道、斑驳的地面被保留下来,使整个空间充满了工业文明时代的沧桑韵味。
项目首期从规划、改造、招商、到投入运营管理,历时不到一年,把凝聚着历史底蕴的老厂房变成了吸引创意人才、激发创意灵感、集聚创意产业的新载体。
极富特色的外墙最能体现建筑上新旧结合的设计思路,设计师摒弃了原厂房的白粉涂墙,拿来从旧房子上拆下来的青砖重新组合,以凹凸相间的砌造方式突现了墙面的纹理,例如沿街1 号楼的墙面增加了不锈钢及反光玻璃贴面,夜晚的时候,整个墙面熠熠生辉,很有现代感。
作为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引领者,8 号桥始终专注于研究、打造、反思和再探索属于自身的独特的品牌理念,并依托于此来实现价值。
真正将园区打造成了有品质的生活空间,这显著区别于传统的办公楼宇,更适应创意设计行业所需。
自建成以来,来自各类创意产业行业的顶尖公司纷纷聚集入住8 号桥,直接形成了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第一个样板。
如今8 号桥更是汇聚了在香港主板上市的最大传播集团之一的现代传播、全球排名第二的办公家具制造商Herman Miller、唯一独揽四项国际设计顶级大奖的中国设计公司LKK 洛可可公司、全球第二大广告传播集团WPP 旗下成员GREY group 等一系列全球顶尖公司8 号桥既是时尚潮流的代表,更是创新理念的发源地。
工业模型沙盘制作奇之艺模型以建筑行业为立足点,满足从室内设计到城市规划等不同类别不同尺度的模型制作需求,同时承接机械工业等相关领域的模型项目。
奇之艺在前期项目设计分析、中期模型制作及设备调试、后期打包运输与现场安装等每一个环节中,均展现出高度的专业性和严谨的执行力。
为了更好地表现每一个作品的独特性,我们致力于综合运用声学、光学、电学、力学等物理技术来表现精彩的微缩景观世界。
优秀作品的产出来源于丰富的制作和管理经验,以及与客户的良好沟通和对品质的不懈追求。
奇之艺模型转变常规的以甲方设计需求为主导的制作型、加工型的运作形式,采用逆向模式,从乙方的专业视角提供项目评估和量身定制的设计思路。
这种乙方为主导的服务形式强调了经验的价值,以达成更精准的作品呈现。
奇之艺模型坚持用设计思维来制作模型的艺术化道路,严格把控管理人员的质量和团队人员配置,保证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可控性和最终的完美呈现,以得到客户对我们持续的信任与尊重。
【奇之艺·案例】腾讯大铲湾方案(设计方:NBBJ)1:300 制作周期:3周【奇之艺·案例】深圳罗湖船埠街片区项目(Aedas + Vova),1:500,制作周期:2周【奇之艺·案例】质子治疗系统(委托方:中广核)1:70 制作周期:3周【奇之艺·案例】万科梅林项目方案(设计方:JKP)1:300 制作周期:10天【奇之艺·案例】珠海横琴人文天地(发展商:瑞萌投资)1:300 制作周期:2周【奇之艺·案例】深圳市东湖水厂扩能改造工程(设计方:CUBE)1:250 制作周期:1周【奇之艺·案例】深圳魏桥总部(设计方:JKP)1:200 制作周期:10天【奇之艺·案例】沈阳中德产业园工业互联网创新基地核心区城市设计(设计方:Aecom)1:1000 制作周期:2周【奇之艺·案例】塘朗山公园(设计方:Ida & Billy Architects)1:300 制作周期:2周。
朝阳法院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3.07.27•【分类】其他正文朝阳法院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典型案例案例一某文化公司诉某网络公司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裁判要旨文创园区利用工业用地对外出租房屋用于商业经营,并非必然导致房屋租赁合同无效。
出租方是否具有为承租方办理营业执照的义务,应当根据双方合同约定、租赁用途、合同目的等进行综合判断。
基本案情2018年,某文化公司与某网络公司签订《租赁合同》,约定某文化公司将某文创园区内房屋出租给某网络公司用于商业经营。
合同签订后,某网络公司未按照约定支付租金,某文化公司诉至法院要求确认解除合同、某网络公司支付租金及违约金。
某网络公司提出反诉,称涉案房屋属于工业厂房,与商业用途不符,故《租赁合同》应属无效,而且即使《租赁合同》有效,因无法办理商业营业执照,某网络公司的合同目的也无法实现,故某文化公司构成违约,应当返还租金、违约金并赔偿损失。
裁判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某文化公司和某网络公司签订的《租赁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某文化公司提交了涉案园区土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的登记手续,虽然涉案地块原为工业用地,与现在作为文创园区商业运营用途不符,但此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的管理性强制性规定,并非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故该事由不影响双方《租赁合同》的效力。
关于某网络公司抗辩的营业执照办理问题,《租赁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某文化公司办理营业执照的义务及相关违约责任,但某网络公司租赁房屋系用于商业经营,故其要求某文化公司协助办理商业类营业执照属正常经营的需要。
因房屋所在地块原有规划用途为工业,且涉案园区系整体产权,未对内部楼栋办理单独产权,导致出现营业执照办理周期长、注册地址楼栋与实际经营楼栋有差异的问题,但该情形并不足以构成根本违约。
相反,某网络公司长期拖欠租金的行为已构成根本违约,最终法院根据双方在合同履行中的过错程度进行判决。
全国最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案例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国范围内,涌现出了一大批充满创意和活力的美丽公共文化空间,它们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学习交流的场所,更加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些全国最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案例。
1. 北京798艺术区北京798艺术区是我国最著名的艺术创意公共空间之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坐落在原解放军总部仓库区。
如今,这里成为了国内艺术家创作和展示作品的重要场所,也是国际知名的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地。
在这里,人们可以享受到当代艺术的魅力,感受到文化创意的无穷魅力。
2. 广州大剧院广州大剧院是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国内最著名的大型文化演艺场所之一。
该剧院的外观设计极具现代感,令人耳目一新,内部设施更是一流,不仅拥有优秀的演出团队和丰富的演出资源,更有着良好的观赏体验。
广州大剧院成为了当地人们享受高雅艺术的场所,也成为了国际知名的演出场地,吸引了许多世界级作品的演出。
3. 上海M50创意园上海M50是上海著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坐落于虹口滨江,园区内聚集了大量的艺术家工作室、画廊等艺术机构,是我国当代艺术和文化产业的代表之一。
在这里,人们可以领略到国内外顶尖的艺术作品,感受到文化创意的魅力。
M50也是许多艺术家们的创作天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评台。
4. 成都宽窄巷子成都宽窄巷子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由宽巷子和窄巷子组成,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和文化特色。
在这里,人们可以品味到成都特有的悠闲生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可以领略到街头艺人的表演和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
成都宽窄巷子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成为了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
5. 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作为唐长安城的皇城宫苑,大明宫是我国古代皇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历史悠久,文物丰富。
如今,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成为了西安一处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哥本哈根美术馆文创案例分析
概述
本文旨在对哥本哈根美术馆的文创案例进行分析。
哥本哈根美术馆是世界知名的艺术机构之一,致力于展示和推广艺术作品。
为了吸引更多观众并增加收入来源,美术馆进行了一系列文创活动和产品开发。
文创活动
美术馆举办了多个文创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
其中包括艺术家讲座、创意工作坊、展览互动等。
这些活动不仅提供了观众与艺术家互动的机会,还增加了观众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产品开发
为了丰富观众的购物体验,美术馆还开发了一系列文创产品。
这些产品包括艺术书籍、艺术品复制品、纪念品等。
通过将艺术作品转化为实用的产品,美术馆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并增加了收入来源。
成功因素
哥本哈根美术馆的文创活动和产品开发取得了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
1. 艺术家合作:美术馆与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合作,吸引了更多观众的关注。
2. 与本地社区合作:美术馆积极与当地社区合作,举办各种文创活动,增加了观众的参与度。
3. 精选艺术品:美术馆选择了一系列独特且具有吸引力的艺术作品,提高了文创产品的质量。
结论
哥本哈根美术馆的文创活动和产品开发为其带来了成功,不仅吸引了更多观众,提高了观众的参与度,还增加了收入来源。
这一案例向其他艺术机构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可以借鉴其成功的策略和方法。
以上是对哥本哈根美术馆文创案例的简要分析,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初步了解该案例的综合概述。
北京751文创园区的华丽转身国内首个以工业设备设施再利用的文创园区—北京751园区,致力于发展原创设计、品牌发布、推介交易、展演展示、时尚体验等产业,着力打造国际化、高端化、时尚化、产业化的创意产业集聚区。
751每年举办国际会展及新品发布活动500余场,是北京国际设计周的重要载体,形成了良好的以时尚设计发布为主的产业生态圈。
文:张于惠子商业·消费 BUSINESS从工厂大院到文化消费新地标两大支柱产业共同发展能源产业正东集团供热能力近1000万平方米,万千瓦,中心。
燃气联合循环发电量容量120兆瓦;力575吨/持高端、减排和能源循环利用上取得产的北京电子城热电联产工程在环境保护各个指标上均实现实现了时尚设计行业及文创关键人才集聚,建立共生关系,形成高端时尚设计资源的集聚。
目前,751园区已经聚集设计师工作室及相关公司(机构)120余家,拥有奥迪亚洲研发中心、米未传媒、小柯剧场、腾讯WeSpace、天和丰、极客公园、知行车谷、华新意创等一批知名创意设计企业。
新消费业态丰富751园区聚集众多高质量的特色消费业态,如设计师品牌折扣店北京首店—时堂、概念生活方式咖啡体验馆—TIANROAST、莱卡旗舰店、幸会潮玩、㞭客烘焙等新消费业态,以及喜茶、OUR bakery等商业配套,形成由点到线的十字消费街区,满足园区人群多元社交需求,助推园区消费结构升级。
其中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家居设计、汽车设计、音乐设计、文化科技类、新消费品牌超过80%,其他配套类企业近20%。
品牌活动影响力辐射广751园区利用改造后的工业空间资源,为高端品牌发布、原创设计展示。
提供场馆场地,包括国际一流时尚品牌如爱马仕、万宝龙、阿玛尼;知名汽车品牌奥迪、奔驰等。
每年举办的文化创意活动多达80余场,参与人数达100余万人次,并自主策划了751国际设计节、751汉文化节、宇宙工厂等原创品牌活动。
751国际设计节。
城市更新进程中老工业园区的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分析——
以合柴1972文创园为例
尹乐嘉;赵前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24(21)4
【摘要】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是人类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随着21世纪科技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服务业逐步取代传统工业,在城区内
出现了大量的工业废弃地。
在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阶段,工业遗产物具有不可忽视
的特殊价值,是见证城市工业文明和社会发展的“活化石”。
现如今,保护工业遗产
已成为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普遍共识,在我国,针对各个城市工业遗产的研究、保
护与利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文章以安徽省合肥市的合柴1972文创园为例,探讨
城市更新中工业遗产改造与利用的方式,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工业遗产的价值为城
市的有机更新提供新思路,促进城市发展、激发城市活力。
【总页数】4页(P37-40)
【作者】尹乐嘉;赵前
【作者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城市建筑与安全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3
【相关文献】
1.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背景下的工业遗产再利用研究——以本溪湖工业遗产群保护性开发为例
2.城市更新背景下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思考——以洛阳涧西工业遗产为例
3.钢铁类工业遗产改造再利用实践——以上海不锈“博绣荟”文创园项目为例
4.UGC视角下工业遗产型旅游地形象研究——以合肥市合柴1972文创园为例
5.城市更新视角下的工业遗产再利用研究——以怀柔金隅兴发科技园项目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