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高中政治第十课) PPT教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812.00 KB
- 文档页数:38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作为世界观,辩证法昭示我们,世界是一个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世界;作为一种思维方法,辩证法要求我们以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
把握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涵,有助于我们自觉树立创新意识,有助于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0.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10.1.1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书本是传播知识的载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任何书本知识都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谁也不可能“一眼望穿天下事,一书写尽天下理”。
权威往往比普通人更能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但任何权威都不可能永远正确,永远不犯错误。
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专家点评与辩证的思维方法相对立的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其基本特征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10.1.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落和灭亡。
高中政治书章节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①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②信用卡、支票和外汇第二课多变的价格①影响价格的因素②价格变动的影响第三课多彩的消费①消费及其类型②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①发展生产满足消费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①企业的经营②新时代的劳动者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①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②股票、债券和保险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①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②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八课财政与税收①国家财政②征税和纳税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①市场配置资源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第十课新发现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①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②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①面对经济全球化②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①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②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③政治生活,自觉参与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①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②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③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④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①政府,国家行政机关②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①政府的权力,依法行政②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六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①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②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第七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①处理民族关系的选择,平等、团结、共同繁荣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③中国共产党的宗教基本工作方针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①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②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①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②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③我国外交方针的基本目标和宗旨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生活①体味文化②文化经济、政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①感受文化影响②文化塑造人生第二单元文化继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①传统文化的继承②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第五课文化创新①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②文化创新的途径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②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①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①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②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第九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十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①生活处处有哲学②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①哲学的基本问题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②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①世界的物质性②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①意识的本质②意识的作用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①人的认识从何而来②在实践中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②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②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①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①社会发展的规律②社会历史的主体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①价值与价值观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③价值的创造与实现选修三(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①国家的本质②现代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③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④国际组织概观专题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①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②英国的议会和政府③法国的民主共和制与半总统制④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专题三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①美国的联邦制②美国的两党制③美国的三权分立④美国的利益集团专题四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选择①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②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的新型政体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专题五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①联合国: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②中国与联合国③走进世界贸易组织④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式⑤欧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
高二政治【主要哲理汇总】:☆(辩证)唯物论:1、物质决定意识,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能指导人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
3、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唯物)辩证法:5、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6、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办事情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同时搞好局部,用整体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7、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优化的趋向,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8、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要求我们既要坚信前途光明,充满信心;又要做好走曲☆(唯物)辩证法:9、坚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其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10、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同时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11、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历史唯物主义:12、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3、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1)根本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强调利用好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材料一 2009年6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