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 第十课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共19张PPT)
- 格式:pptx
- 大小:2.18 MB
- 文档页数:19
第十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意:这里的主体既是国家、社会等宏观层次,也包含公民个人层次,是宏观与微观的统一。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2)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3)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4)现实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上出现了种种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解决这些社会问题,从而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社会,培养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7)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3、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2)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202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十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引言•时代新人的历史和内涵•时代新人应该坚持的原则•具体措施和方法目•实践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录01引言1目的和意义23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民族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新人,为民族复兴提供人才保障。
推动文化创新,促进文化多样性,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文化综合实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业体制。
主要内容和课程安排02时代新人的历史和内涵时代新人的定义和特点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新人应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进步。
具备高度的国家意识时代新人应具备高度的国家意识,关注国家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作出贡献。
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时代新人应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勇于探索和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03文化素质时代新人应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了解中外优秀文化成果,具备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时代新人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01政治素质时代新人应具备坚定的政治素质,了解国情、民情、社情,有较高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参与意识。
02道德素质时代新人应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时代新人的培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只有培养一大批具备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才能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时代新人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时代新人应具备适应时代发展所需的素质和能力。
第十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和要求(1)作用: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承载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2)要求:核心价值观必须同一个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一个民族、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一个民族、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和作用(为什么)(1)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化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华文化的“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文化建设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
知识拓展:中华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①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要同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华文化的“魂”,中华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
③“魂”与“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统一于文化建设的实践中。
(三)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么办)(1)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2)使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使之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第十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第一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重要性1.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2.重要性(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二、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一、判断题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决定社会道德水平的高低。
(×)提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可以提升社会道德水平,但是对社会道德水平不起决定作用。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
(×)提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备战2021届高考·课课练】《文化生活》第十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A组高考题 + 20届模拟题---- 教师版 ----1.(18江苏)近年来,基于信任的移动互联社交方式迅速崛起,人们很容易因传播者的亲友身份而轻信其转发的内容,以致于有些似是而非的“科学流言”广泛传播。
材料启示我们,必须()A.坚决抵制腐朽文化B.提高思想道德修养C.加强科学文化修养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1.C 人们很容易因传播者的亲友身份而轻信其转发似是而非的“科学流言”内容,启示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ABD不符合题意。
2.(16浙江)退休教师韦思浩,本可以享受悠闲优雅的晚年生活,却为了捐资助学而甘当“拾荒老人”,以极致的方式诠释了慈善的真义,也感动了无数人。
韦老师的义举感召我们()①做传统美德的实践者②做先进文化的建设者③做家庭美德的传播者④做职业道德的弘扬者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A 韦老师的义举感召我们要做传统美德的实践者,做先进文化的建设者,感染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去,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②符合题意。
材料不涉及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③④与题意不符。
3.(13江苏)某著名大学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
精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真正的情感和责任。
这是因为()A.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B.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3.D 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A错误。
“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与题干不符,B不符合题意。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不符合题意。
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将影响到对他的发展,所以大学要高度重视,D符合题意。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十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习目标】1.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 为什么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4.如何筑牢理想信念之基?5.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自主学习】第一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一)核心价值观对民族、国家的意义1.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
2.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判断是非曲直的。
3.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1.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2.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3.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一个民族和国家对核心价值观的要求:1.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2.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3.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什么)1.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核心价值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的集中体现:体现社会主义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基固本的工程。
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要强化引导、养成、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2.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3.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第二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一、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一)为什么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1、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必修3 文化生活考点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考纲导学(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思维导图知识清单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地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2)重要性:①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政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为什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是非曲直价值标准+共同价值追求+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三个层面一定要区分清)①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②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③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4)要求(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第十课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对应学生用书第202页核心素养术语必背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增加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2.科学精神:明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及如何培育、明确开展志向信念教化的要求及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3.法治意识: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驾驭,不断增加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
4.公共参与:通过学习,培育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通过主题演讲等形式,进一步坚决志向信念。
1.国家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合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同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体现,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汲取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
5.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6.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筑牢志向信念之基。
7.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深化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普及科学学问,强化社会责随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学问体系考点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价值目标,自由、同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
(2)缘由:①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合力、感召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合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汲取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