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课

  • 格式:ppt
  • 大小:2.38 MB
  • 文档页数:4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统一
文化上 统一文字
大统一
思想上?
政治、经济 国家统一、要求稳定、 加强皇权、中央集权
思想?
“百家争鸣” 一家
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对国家政策老在指手画脚。不 利于政策实行、社会稳定、思想统一
评价“焚书坑儒”?
1、统一了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2、使古代的文化典籍遭到极大的破坏;
3、钳制思想,摧残了文化,不利于思想上的活跃
• 如何评价董仲舒的新儒学 • ①虽然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充满了唯心的色彩, 但是大一统确实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 祖国统一的需要。所要扬弃的是其中唯心主义成 分。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扼杀一切不 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鼓励各种学 术思想的争鸣。②“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 学说,纯属唯心主义,无稽之谈。但是要求统治 者爱护百姓,却是有利于封建统治长久的。 • ③“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虽然是从维护 封建统治秩序着想,但是确实有利于中国封建经 济的发展,也对今天中国农民负担过重的现象有 一定的借鉴意义。④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扬 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成分, 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 尤其是其中的“信”为今天社会的迫切需要。孝 道应当注入社会主义的道德内涵,是人们的社会 义务。
北 京 国 子 监 中 的 孔 子 像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巩固了政治统一,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大一统”与“神话 皇权”);
促进传统主流文化的进步,推动了儒学正统 地位的确立; 文化专制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汉代儒学为什么能成为正统思想?
时代的需求——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春秋时期:应运而生 战国后期:蔚然大宗 儒家思想的 发展经历: 秦朝时候:遭到打击 汉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背景:从“无为”到“有为” 二.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影响:儒学成为正统
一、从“无为”到“有为”
什么是“无为而治”?
与 民 宽松 休 息
百家 复兴 儒学 复苏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 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 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 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 食货志》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 前87年)汉朝第六帝。在位五 十四年。他加强中央集权,最 终解决王国问题;广设学校, 推行儒学;兴修水利,治理黄 河;用兵匈奴,打通西域,开 发西南和华南,把西汉疆域扩 大了一倍以上。使西汉达到了 鼎盛。但其频繁用兵,又喜欢 巡游,行程达9000公里,致 使“海内虚耗,户口减半”。 司马光认为他“有亡秦之失而 免于亡秦之祸”。
“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 “治”:治理。 意思是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无为而治决不是一无所为,不是 什么都不做。应该是不妄为,不随意 而为,不违道而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1、汉初的“无为”
汉 初 形 势 战争 破坏 社会 凋弊 “无为”
黄老之学 (道家)
政治:必修①:P12、P14 (1)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 (2)加强皇权:用身边做侍从、秘书工作的人任尚书 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经济:必修②:P17 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稳定物价。实行货币官铸、盐铁 专卖、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征重税等
军事:课外补充: 成功反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 者,宜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 深察名号》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 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 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董仲舒《春秋繁露· 顺命》
• 人之为人,本于天也。人之形体,化天数 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 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 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 四时;人生有喜怒哀乐之答,春秋冬夏之 类也。 • ──董仲舒《春秋繁露· 为人者天》 •
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 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结 合秦汉史实指出依据。
秦始皇 政策
汉武帝
不 同 原因 点 影响
相 同 实质 点 作用 目的
秦始皇 政策 不 同 点 排斥、打击 秦刚刚统一,需要巩固君 主专制; 统治受到儒士攻击 儒学发展进入低潮
董仲舒的简历应该加上哪些内容才能吸引汉武帝?
面临问题 解决之道
边境不宁 诸侯割据 中央集权
新儒学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限田、减轻赋税、徭役 三纲五常
君主专制
土地兼并 限制兼并 缓和矛盾 阶级矛盾 制定规范
•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 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 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 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 子之术者,皆绝某道,勿使并进。邪辟之 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 知所从矣。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
汉武帝 尊崇 国力强盛,建设大一统的政治 需要;董仲舒发展儒学,适应 了统治者的需要 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
原因
影响
目的 相 同 点 实质
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 文化专制 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思想的 自由发展
作用
1、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一观点 主要是看到了董仲舒 A.主张“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B.提出“大一统”思想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 于天子。” D.认为“与天同者,大治”,天降祥 瑞;“与天异者,大乱”,天降灾祸。
先秦儒学 理论基础 思想来源 仁 儒家 汉代新儒学 天人感应 儒、道、法、阴 阳五行等家 维护专制集权 政治显学、独尊 谈论神学 僵化不变、“圣 经”
与统治者关系 学派地位
思想内容 发展趋势
批判时政 诸子学派之一
谈论现实问题 充实发展,追 求真理
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回顾必修一、必修二归纳汉武帝 “有为”的表现
1、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思想: 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今子大夫既已 著大道之极,陈治乱之端矣,其悉之究之,孰之 复之。” 政治: 起用大批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儒学开始成为任官授爵的标准
教育: 规定儒家经典——《五经》为教科书并设 专职教官“博士”。 ——教育开始为儒家垄断
兴办太学,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 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 后即可到政府任官。 ——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提高了儒 学的地位。 下令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 教育系统。 ——儒学进一步推广,开始在民间处于独尊地 位。
孔子主张仁和礼,反对苛政,不符 合社会大变革和新兴地主阶级建立 强权、扩张统一的要求。
秦朝儒学受打击——焚书坑儒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

Hale Waihona Puke Baidu政治上
朝------ 大统一的时代
1、统一六国
大统一
经济上
2、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权至 高无上,中央设三公,地方废分封设郡县。
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修驿道
• 4、 汉武帝时期,中国思想 界逐渐由 “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反映 的根本性问题是( ) • A 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 B 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 C 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
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与诸阴阳之道。君为 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 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春秋繁露· 基义》 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 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祐,而享鬼神之灵, 德施于外方,延及群生也。 ——《汉书· 董仲舒传》
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不同:
孔 子
孔子,淳于越和董仲舒都是 儒学专业毕业,他们生于不 同的时代,在找工作时会得 到一样的结果吗?
淳于越(左一) 谏秦
董仲舒
为什么就没 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 一个国家要 我呢? 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 14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
年周游列国的政治游说中, 东奔西走,屡次碰壁,多
次遇到危险,险些丧 命。后虽被鲁国迎回,但鲁 终不用孔子。
2、从“无为”到“有为”的 原因:
可能性:经济恢复,社会安定, 国力日盛
必 要 性
边境不宁 王国膨胀 土地兼并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 旱,则民人给家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 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 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 ———《后汉书· 食货志》
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
匈奴威胁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 出
姓 名
董仲舒 性 别

出生年月公元前179年 籍 贯 汉代广川郡
新儒学: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 家等学说的儒学 民 族 汉 族 专 业 儒 学 学 历
主要成就 创立新儒学工作经历 景帝时
哲学学士 经学硕士
求职岗位 皇帝顾问
担任博士
个人特长
应变能力强,能根据时代需要改造思想。
2、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但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发展” 体现为 ①由以道德教化为主发展为外儒内法 ②由“民本”发展为“君本” ③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 ④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 A.①②④ C.①②③ B.①③④ D.②③④
3、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 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下 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C.实践德政,推行教化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 纲”
1、董仲舒的新儒学提出的一系列主张迎合 了时代的需要 (根本原因) 2、汉武帝时期,边境不宁、王国势力膨胀、 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为加强中央集 权,采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
探究学习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 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 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 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