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系统及脑脊液循环
- 格式:ppt
- 大小:6.62 MB
- 文档页数:31
脑脊液的循环途径
脑脊液是一种在大脑和脊髓中循环的透明液体,它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包括
保护大脑、提供养分和移除废物等。
脑脊液的循环途径是指它在体内的循环路径,下面将介绍脑脊液的产生、循环和吸收过程。
脑脊液的产生
脑脊液主要由脑室系统中的脉络丛细胞产生。
这些细胞通过血浆中的物质,如水、葡萄糖、电解质等,在脑室内形成脑脊液。
同时,脉络丛细胞还能分泌一种脑脊液特有的蛋白质,帮助维持脑脊液的正常成分。
脑脊液的循环
脑脊液的循环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脑室系统和脑脊膜。
脑室系统循环
脑脊液首先在侧脑室中产生,然后通过中脑脑室、第四脑室和脑脊液囊进入蛛
网膜下腔。
在蛛网膜下腔中,脑脊液对脑组织提供支持和保护作用。
接着,脑脊液通过蛛网膜下腔的小孔进入脑脊液囊,最终被吸收并排出体外。
脑脊膜循环
脑脊膜循环是指脑脊液通过脑脊膜的途径循环。
脑脊液从蛛网膜下腔流向小脑
裂池和颅底区域,通过蛛网膜孔进入下颅窝脑脊液池,最终进入淋巴系统。
脑脊液的吸收
脑脊液的吸收主要通过颅骨和颈部的淋巴系统完成。
慢性脑室系统的脑脊液会
通过蛛网膜下腔的小孔进入蛛网膜下腔及脑脊液囊,然后进入颅底和脑室池。
这些区域的脑脊液最终被吸收到颈部淋巴系统中,从而维持脑脊液的动态平衡。
综上所述,脑脊液的循环途径包括脑室系统循环和脑脊膜循环,通过这些途径,脑脊液得以不断地产生、循环和吸收,维持着大脑和脊髓的正常功能。
脑脊液循环途径
一、脑脊液的生理功能
脑脊液是由脑室、脑脊液通道和蛛网膜下腔组成的液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脑脊液在人体内循环不断,起着支持和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这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主要是由脑脊液腺分泌的,在脑室内生成后,通过特定的通道流动,最终被吸收到血液中,形成脑脊液的循环。
二、脑脊液的循环途径
1.脑室系统的产生与流动:
–脑脊液主要是由脑脊液腺分泌的,在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内不断生成。
–侧脑室生成的脑脊液首先会通过孟德尔小脑室连通到第三脑室,随后经过中脑导水管进入第四脑室。
2.全脑脊液循环:
–脑脊液在脑脊液循环系统内不断流动,从第四脑室出来后,进入蛛网膜下腔。
–蛛网膜下腔是脑脊液与外部环境的接口,脑脊液通过这个脊膜空腔,与脑组织和脊髓组织相连。
–脑脊液在蛛网膜下腔内沿着脊髓和脑组织周围循环,提供支持、保护和养分输送。
三、脑脊液的重要性
脑脊液循环途径的畅通对于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脑脊液在
脊膜腔内流动,可以稳定脑组织的环境,预防脑组织受到损伤。
同时,脑脊液还具有排除代谢废物、运输养分和神经递质的重要作用,是中枢神经系统健康运作的关键。
四、结语
总的来说,脑脊液循环途径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在维护大脑和脊髓功能
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脑脊液的产生、循环途径和生理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机制。
希望通过这篇文档,使读者对脑脊液循环途径有更深入的认识。
脑室和脑脊液循环脑室和脑脊液循环一・脑脊液产生部位:脑脊液存在于脑室系统、脑周围的脑池和蛛网膜下腔内,可被视为脑和脊髓的组织液和淋巴。
脑脊液是透明而稍带黄色的液体,它在婴儿期约有40 — 60毫升,在幼儿期约有60- 100毫升,在少年期约有80-120毫升,到了成年则在150-200毫升之间。
正常的脑脊液舒张压CSF介于150-180mm水柱,脑脊液的总体积为125 - 150ml。
二・脑脊液的生成:1.脑脊液主要由脑室的脉络丛分泌。
2.脑室的组成:(1)脑室系统Ventricularsystem[前角frontalhorn][室间孑L foramenofMonro][下角temporalhorn][脉络从choroidplexus][前房atrium][后角occipitalhorn][透明隔septumpellucidum][三脑室3rd][中脑导水管aquaductofSylvius][4脑室4th](2)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1)侧脑室:位置:大脑的每一侧半球,包括额叶、顶叶、颍叶及枕叶,在大脑外侧裂深部还藏有岛盖及岛叶(或称脑岛),每侧半球内都有一个腔,叫侧脑室,内部充满脑脊液。
2)第三脑室位置:是位于间脑正中的矢状位的裂隙。
沟通:借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借中脑水管与第四脑室相通。
3)第四脑室位置:是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的腔隙。
底为菱形窝,顶伸入小脑内。
沟通:下通脊髓中央管,上通中脑水管,借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
(3)脉络丛脉络丛(choroidplexus)见于第III、IV脑室顶和部分侧脑室壁,它是由富含血管的软膜与室管膜直接相贴并突入脑室而成的皱嬖状结构,室管膜则成为有分泌功能的脉络丛上皮。
脉络丛上皮由一层立方形或矮柱形细胞组成,细胞表面有许多微绒毛,细胞核大而圆,胞质内线粒体很多。
细胞侧面之间靠近游离面处有连接复合体。
上皮下是基膜,基膜深部是结缔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