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组织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4
铁路货运组织简介铁路货运组织是指负责组织、管理和执行铁路货物运输的机构,通过运输和分配货物以满足国家和社会的物流需求。
铁路货运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和高效的物流服务。
本文将介绍铁路货运组织的重要性以及在运输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
铁路货运组织的重要性铁路货运组织在现代物流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促进国家经济发展铁路货物运输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铁路货运组织的协调安排和高效运作,大量的商品和物资得以准时、安全地运送到需要的地方。
这不仅促进了生产要素的流动,还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2. 降低物流成本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铁路货运具有较低的运输成本。
由于铁路运输的特点是批量大、运行成本低、运力丰富,因此可以提供相对低廉的运费,降低物流成本,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经济实惠的运输服务。
3. 减少环境污染铁路货运是一种相对环保的运输方式。
相比之下,公路货运会产生大量的尾气和噪音污染,而铁路货运则大大减少了这些污染物的排放。
铁路货运组织的兴起和发展,对于改善空气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铁路货运组织的作用铁路货运组织在铁路货运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运输规划和调度铁路货运组织负责对货物运输进行规划和调度。
他们根据运输需求和资源状况,合理安排运输计划,提高运输效益。
通过科学的运输规划和调度,铁路货运组织可以有效减少货物的滞留和运输成本,提高铁路货运的运行效率。
2. 协调各方合作在铁路货运中,涉及到多方的合作,如货主、运输公司、铁路局等。
铁路货运组织负责协调各方的合作,确保货物能够准时、安全地运送到目的地。
他们负责与各方沟通,解决运输中的问题,提高货物的流通效率。
3. 货物追踪和监控铁路货运组织通过使用物流追踪系统,对货物的运输过程进行监控和追踪。
他们能够实时掌握货物的位置和运输状态,及时解决运输中的问题。
铁路运输业运输组织优化与效率提升方案第一章铁路运输业运输组织现状分析 (3)1.1 铁路运输业运输组织概述 (3)1.2 铁路运输业运输组织存在的问题 (3)第二章运输组织优化策略 (4)2.1 运输组织结构优化 (4)2.2 运输资源配置优化 (4)2.3 运输组织流程优化 (5)第三章货运组织优化 (5)3.1 货运计划编制与执行 (5)3.2 货运站场布局与优化 (5)3.3 货运运输方式创新 (6)第四章客运组织优化 (6)4.1 客运服务流程优化 (6)4.1.1 客流调查与分析 (6)4.1.2 客运服务流程设计 (7)4.1.3 客运服务流程实施与监控 (7)4.2 客运站场布局与优化 (7)4.2.1 客运站场布局原则 (7)4.2.2 客运站场布局优化措施 (7)4.2.3 客运站场布局实施与监控 (8)4.3 客运产品创新 (8)4.3.1 客运产品创新方向 (8)4.3.2 客运产品创新措施 (8)4.3.3 客运产品创新实施与监控 (8)第五章运输调度优化 (8)5.1 运输调度体系优化 (8)5.2 运输调度技术手段创新 (9)5.3 运输调度信息管理 (9)第六章运输安全与环保 (9)6.1 运输安全管理体系优化 (9)6.1.1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9)6.1.2 加强安全培训与教育 (10)6.1.3 提升安全监测与预警能力 (10)6.2 运输环保措施与技术 (10)6.2.1 优化运输结构 (10)6.2.2 推广绿色交通工具 (10)6.2.3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0)6.3 运输安全与环保监管 (10)6.3.1 完善监管法规体系 (10)6.3.2 强化监管手段 (10)6.3.3 建立多方参与的监管机制 (11)第七章人力资源优化 (11)7.1 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11)7.1.1 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1)7.1.2 岗位分析与优化 (11)7.1.3 优化人员配置 (11)7.2 员工培训与激励 (11)7.2.1 制定系统化的培训计划 (11)7.2.2 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 (11)7.3 人才引进与培养 (12)7.3.1 引进高素质人才 (12)7.3.2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12)7.3.3 搭建人才成长平台 (12)第八章运输信息化建设 (12)8.1 信息技术在运输组织中的应用 (12)8.1.1 概述 (12)8.1.2 运输组织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12)8.2 运输信息资源整合 (13)8.2.1 概述 (13)8.2.2 运输信息资源整合的措施 (13)8.3 运输信息平台建设 (13)8.3.1 概述 (13)8.3.2 运输信息平台建设内容 (13)第九章运输市场营销与客户服务 (14)9.1 市场营销策略 (14)9.1.1 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 (14)9.1.2 产品策略 (14)9.1.3 价格策略 (14)9.1.4 渠道策略 (14)9.2 客户服务优化 (14)9.2.1 服务流程优化 (14)9.2.2 服务质量提升 (15)9.2.3 客户关系管理 (15)9.3 品牌建设与推广 (15)9.3.1 品牌定位 (15)9.3.2 品牌传播 (15)9.3.3 品牌服务 (15)9.3.4 品牌创新 (15)第十章运输组织优化实施与评估 (15)10.1 运输组织优化实施策略 (15)10.1.1 制定运输组织优化方案 (15)10.1.2 优化运输资源配置 (16)10.1.3 改进运输组织流程 (16)10.2 运输组织优化效果评估 (16)10.2.1 评估指标体系 (16)10.2.2 评估方法 (16)10.2.3 评估结果分析 (17)10.3 持续改进与优化 (17)10.3.1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17)10.3.2 加强技术创新 (17)10.3.3 强化政策支持 (17)第一章铁路运输业运输组织现状分析1.1 铁路运输业运输组织概述铁路运输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承担着大量旅客和货物运输任务。
铁路运输组织管理汇报人:日期:目录CATALOGUE•铁路运输概述•铁路运输组织与规划•铁路运输设备与设施•铁路运输管理体制与政策•铁路运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铁路运输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01CATALOGUE铁路运输概述•定义:铁路运输是指利用铁路线路和铁路车辆进行的货物或旅客运输活动。
铁路运输的定义与特点特点运输能力大:铁路运输可以同时承载大量的货物和旅客,具有较高的运输能力。
目的地。
铁路运输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铁路运输的事故率较低。
安全性高受气候影响小能源消耗较低铁路运输不受天气影响,可以在任何气候条件下进行运输活动。
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铁路运输的能源消耗较低,更加环保。
030201铁路运输是现代物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经济发展铁路运输可以将不同地区连接起来,促进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
连接地区经济铁路运输能够快速、安全、大量地运输货物和旅客,提高了物流效率。
提高物流效率铁路运输的重要性铁路运输起源于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而逐渐普及。
历史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铁路运输的技术和设备也不断更新和发展,如高速铁路的出现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等。
发展铁路运输的历史与发展02CATALOGUE铁路运输组织与规划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趋势,预测未来铁路运输的需求量和发展趋势。
分析不同地区和不同运输方式的竞争状况,为铁路运输策略提供依据。
指导铁路运输资源的配置和调度,以满足运输需求并提高运营效率。
铁路运输需求预测铁路运输能力规划制定铁路运输能力的扩展计划,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运输需求。
优化铁路运输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的利用效率。
根据铁路运输需求预测,规划铁路线路、车辆、设备等资源的需求量和配置。
铁路运输调度与指挥制定铁路运输调度计划,根据运输需求和资源状况安排列车运行时刻表。
通过先进的调度系统和指挥手段,实时监控列车运行状态和线路状况。
及时处理突发情况,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准时和高效。
铁路运输组织方案1. 概述铁路运输组织方案是指对铁路运输系统进行合理规划和组织安排的方案。
通过科学的组织方案,能够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确保货物的安全和及时到达目的地。
本文将介绍铁路运输组织方案的要点和方法。
2. 优化线路布局铁路运输组织的第一步是优化线路布局。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铁路线路,可以减少运输距离和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地理信息系统(GIS)、数学模型等,可以对线路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最佳的线路布局。
在优化线路布局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2.1 货物流量预测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需求,对货物运输流量进行预测。
根据预测结果,确定所需的运力和线路布局。
2.2 地理条件考虑地理条件对线路布局的影响,如地形、地质条件、自然灾害等。
选择适合铁路建设的地理位置,确保线路的安全和可靠性。
2.3 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线路的起止点和途径的区域,确保铁路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并提供良好的服务。
3. 调度和运输计划优化线路布局后,需要进行合理的调度和制定运输计划,以保证铁路运输的顺畅进行。
3.1 列车调度根据货物运输的需求和列车运力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列车调度方案。
通过合理安排列车行驶的时间和间隔,可以减少列车的拥堵和延误。
3.2 车辆管理对铁路运输车辆进行管理,包括车辆的运行状态监测、维修保养和更新等。
通过合理的车辆管理,可以提高运输的效率和安全。
3.3 运输计划制定合理的运输计划,包括货物的装载、配送和卸载等环节。
通过合理的运输计划,可以提高运输的效率,减少货物的损失和延误。
4. 安全管理铁路运输组织方案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方面。
通过科学的安全管理措施,可以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和可靠性。
4.1 安全检查对铁路线路、设备和车辆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技术要求。
4.2 安全培训对铁路运输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事故防范、火灾安全、应急救援等。
铁路运输组织学知识点罗列《铁路运输组织学》知识点铁路运输组织学主要内容包括:铁路客流、货流组织,车站组织,铁路车流组织,列车运行图,铁路运输能力计算与加强,铁路运输生产计划和铁路运输调度工作。
名词解释:1•道口:是指在铁路线路上铺面宽度在2.5米以上,直接与道路贯通的平面交义。
2•前方站、后方站:列车开往的车站为前方站,反之为后方站。
3•人行过道:是指在铁路线路上铺面宽度不足2.5米,直接与道路贯通的平面交义。
其中:城市人行过道的宽度一般为0.75〜1.5米,乡村人行过道的宽度一般为0.4〜1.2米,人行过道只准行人及自行车通过,禁止畜力车、机动车通行。
4•平过道:是指在车站、货场、专用线内,专为内部作业使用,不直接贯通道路的平面交叉。
5•重型轨道车:系指车体自重在一吨以上,发动机功率超过16・2kw的轨道车。
重型轨道车运行时按列车办理。
6•车列:按列车性质和编组计划编成并连挂在一起的若干车辆。
7••车组:两辆及其以上的车辆连挂在一起称为车组。
8•区段:铁路线路在两个区段(编组)站间的线段。
9•区段站:设有机务段或机务折返所的车站,主要办理无调中转列车的技术作业,机车的更换或整备,乘务组换班,区段摘挂列车编解,直通列车甩挂及部分列车的编解作业。
10•站段:系指运输业基层站段及房建段。
口•一钩作业:单机或机车连挂车辆,由一股道到另一股道并变更运行方向的调车作业。
溜放(或解散车列)作业中,溜出(或解散)车辆进入一股道为一钩。
第一部分铁路客流、货流一、铁路旅客运输铁路旅客运输是利用旅客列车把旅客及其凭客票托运的行李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铁路运输组织的内容之一。
重点是探索铁路旅客运输设备的合理布置,旅客运输生产过程的合理组织和科学管理的方法,新技术在旅客运输中的运用,寻求提高旅客运输能力的途径。
它的主要任务是:•满足广大人民的旅行需要;•安全、迅速、准确、便利地运送旅客和行李,包裹,邮件;•保证旅客在旅行途中舒适愉快并获得文化生活上的良好服务。
铁路运输组织与管理预案第1章铁路运输组织与管理概述 (5)1.1 铁路运输组织与管理的重要性 (5)1.2 铁路运输组织与管理的主要内容 (5)第2章铁路运输组织结构 (5)2.1 铁路运输组织架构设计 (5)2.2 铁路运输组织各部门职责 (5)第3章铁路运输计划管理 (5)3.1 运输计划编制 (5)3.2 运输计划实施与调整 (5)第4章铁路运输调度管理 (5)4.1 列车运行图编制 (5)4.2 调度命令与运输指令 (5)4.3 运输调度信息化 (5)第5章铁路客货运输组织 (5)5.1 客运组织管理 (5)5.2 货运组织管理 (5)第6章铁路运输安全保障 (6)6.1 运输安全风险防控 (6)6.2 运输应急预案 (6)第7章铁路运输设备管理 (6)7.1 机车车辆管理 (6)7.2 线路桥梁设施管理 (6)第8章铁路运输服务质量管理 (6)8.1 客户服务质量标准 (6)8.2 客户投诉处理 (6)8.3 服务质量改进措施 (6)第9章铁路运输市场营销 (6)9.1 市场分析与预测 (6)9.2 运输产品设计与推广 (6)9.3 价格策略与竞争分析 (6)第10章铁路运输财务管理 (6)10.1 成本控制与核算 (6)10.2 收入管理与分析 (6)10.3 财务风险防控 (6)第11章铁路运输人力资源管理 (6)11.1 人才引进与培养 (6)11.2 员工绩效评估与激励 (6)11.3 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 (6)第12章铁路运输法律法规与标准化 (6)12.1 铁路运输法律法规体系 (6)12.2 铁路运输标准化建设 (6)12.3 法律法规与标准化的贯彻执行 (6)第1章铁路运输组织与管理概述 (6)1.1 铁路运输组织与管理的重要性 (6)1.2 铁路运输组织与管理的主要内容 (7)第2章铁路运输组织结构 (8)2.1 铁路运输组织架构设计 (8)2.1.1 集团公司层面 (8)2.1.2 分子公司层面 (8)2.1.3 车站层面 (8)2.1.4 车间层面 (8)2.2 铁路运输组织各部门职责 (8)2.2.1 运输部门 (8)2.2.2 车站部门 (8)2.2.3 车辆部门 (8)2.2.4 线路部门 (8)2.2.5 信号部门 (9)2.2.6 通信部门 (9)2.2.7 人力资源部门 (9)2.2.8 财务部门 (9)2.2.9 安全生产部门 (9)2.2.10 科技部门 (9)2.2.11 市场营销部门 (9)2.2.12 物资采购部门 (9)第3章铁路运输计划管理 (9)3.1 运输计划编制 (9)3.1.1 列车运行图编制 (9)3.1.2 运输组织方案编制 (10)3.1.3 运输服务计划编制 (10)3.2 运输计划实施与调整 (10)3.2.1 运输计划实施 (10)3.2.2 运输计划调整 (10)第4章铁路运输调度管理 (11)4.1 列车运行图编制 (11)4.1.1 编制原则 (11)4.1.2 编制方法 (11)4.1.3 编制内容 (11)4.2 调度命令与运输指令 (11)4.2.1 调度命令 (11)4.2.2 运输指令 (12)4.2.3 发布与执行 (12)4.3 运输调度信息化 (12)4.3.1 内容 (12)4.3.2 发展 (12)第5章铁路客货运输组织 (12)5.1 客运组织管理 (12)5.1.1 铁路旅客运输的意义和特点 (13)5.1.2 客流与旅客列车 (13)5.1.3 铁路旅客运输计划 (13)5.1.4 客流调查与旅客运输组织 (13)5.2 货运组织管理 (13)5.2.1 铁路货物运输 (13)5.2.2 货源调查与货运量预测 (13)5.2.3 铁路货物运输的基本原则 (13)5.2.4 货运站工作组织 (13)5.2.5 货物列车组织 (13)第6章铁路运输安全保障 (14)6.1 运输安全风险防控 (14)6.1.1 风险识别与评估 (14)6.1.2 风险防控措施 (14)6.2 运输应急预案 (14)6.2.1 应急预案制定 (14)6.2.2 应急预案实施 (15)第7章铁路运输设备管理 (15)7.1 机车车辆管理 (15)7.1.1 机车车辆选型与配置 (15)7.1.2 机车车辆检修与维护 (15)7.1.3 机车车辆运用管理 (15)7.1.4 机车车辆技术改造与创新 (15)7.2 线路桥梁设施管理 (15)7.2.1 线路设施管理 (16)7.2.2 桥梁设施管理 (16)7.2.3 隧道及地下设施管理 (16)7.2.4 防灾减灾设施管理 (16)第8章铁路运输服务质量管理 (16)8.1 客户服务质量标准 (16)8.1.1 乘车环境:保证列车内环境整洁、卫生,温度、湿度适宜,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铁路运输组织》教学大纲
Railway Transport Organization
课程代码:0110051
适用专业:交通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执笔者:宋建业,朱昌锋编写日期:2009.10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铁路运输组织》是交通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系统地讲解了现代铁路运输体系及其运输组织的基本原理,内容包括铁路客运组织、铁路货运组织、铁路车站及枢纽工作组织、铁路车流组织、铁路货物运输计划、铁路运输能力与铁路运输调度指挥工作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较为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使非运输专业的学生熟悉铁路车站、铁路局运输组织工作的业务流程和具体作业组织方法,以满足铁路运输相关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熟悉铁路运输生产的过程及特点,掌握铁路运输组织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并及时关注本学科发展动态,以便于全面了解铁路客运、货运、行车组织各环节的作业过程与方法,形成铁路运输组织管理完整的、科学的概念。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绪论(2学时)第一篇铁路客流组织与货流组织(总4学时)第一章铁路客流组织(2学时)铁路旅客运输的意义、特点和组织原则,客流的概念、分类及其构成,旅客列车的分类,客流调查与铁路旅客运输计划的编制原理。
第二章铁路货流组织(2学时)铁路货物运输的意义、特点,货源调查与货运量预测,货流组织及其构成,铁路货物运输的基本条件、组织原则。
第二篇车站工作组织(总14学时)
第一章概述(2学时)车站作业及其分类,车站作业系统的基本特点,车站工作组织的基本原则,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内容与作用,车站生产活动及其技术作业过程
第二章调车工作(2学时)调车工作概念,牵出线调车与驼峰调车的基本原理与作业特点,调车钩、调车程的概念,调车作业计划的编制原理与方法。
第三章接发列车与中间站工作组织(实验教学,2学时)车站接发列车工作流程,中间站工作组织原则与方法。
第四章客运站工作(2学时)客运站的主要技术设备、技术管理和工作组织,旅客和行包流线及流线组织的概念,客运站工作日计划图的编制原理。
第五章货运站工作组织(2学时)了解货运站的主要技术设备、货运站配置、作业及分类;理解车站货运作业组织原理;掌握货场设备合理布置及合理使用方案,货车载重量的合理利用的原理与方法。
第六章技术站工作组织(2学时)技术站列车到发技术作业过程,货车集结过程及集结停留时间的概念,车列解编作业组织,货物作业车的取送作业组织,铁路车站与企业专用线的统一技术作业过程。
第七章车站作业计划、调度指挥及统计分析(2学时)车站日班计划、阶段计划的内容与编制原理,车站调度工作的内容及意义,车站统计与分析工作的内容及方法,主要工作指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第三篇车流组织(总8学时)第一章铁路车流组织概述(1学时)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意义及任务,货物列车的分类、车流组织方法,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本质,按不同运程进行货物列车分类的原理与方法。
第二章车流运行径路(1学时)车流运行的经济径路、特定径路的基本概念,车流径路与列车编组计划的关系。
第三章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1学时)装车地直达列车的概念,装车地直达运输的组织方案、效果及开行条件。
第四章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4学时)
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主要影响因素,单组列车编组计划方案的优化原理,满足单组列车编组开行去向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和绝对条件的概念原理,运用表格分析法编制单组列车编组计划的优化方案,分组列车的概念及其编组计划的编制原理。
第五章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确定与执行(1学时)违反编组计划的概念,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最终确定的有关问题。
第四篇列车运行图(总4学时)第一章列车运行图概述(1学时)列车运行图的意义及作用,列车运行图的分类及图解表示,列车运行图要素的概念及其查定计算方法。
第二章列车运行图要素(3学时)列车运行图的构成要素,车站间隔时间及追踪间隔时间的构成原理。
第五篇铁路运输能力计算与加强(8学时)第一章概述(1学时)铁路运输能力的概念及构成、综合运输能力的概念,能力限制的概念。
第二章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2学时)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平行运行图、非平行运行图的通过能力计算原理,限制区间及其运行图周期的概念和构成,扣除系数的概念及构成。
第三章铁路车站通过能力计算(1学时)车站通过能力的概念,到发线通过能力、咽喉道岔通过能力计算原理,车站通过能力的最终确定方法。
第四章铁路车站改编能力计算(2学时)车站改编能力的概念,编组站驼峰解体能力及峰尾编组能力计算的原理,掌握驼峰解体能力及峰尾编组能力计算方法。
第六章铁路运输能力的加强(2学时)铁路运输能力加强的基本原理,增加列车重量、提高行车密度和行车速度的主要措施与方法,各主要加强措施的适用条件,运输能力加强方案的比选原理与方法。
第六篇铁路运输生产计划(6学时)第一章铁路运输生产货运计划(2学时)铁路货物运输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内容,货物运输计划编制的质量要求,货物运输计
划的编制方法,货物运输计划的执行与考核。
第二章铁路运输生产技术计划(4学时)铁路运输生产技术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内容,技术计划的编制原理方法,技术计划的数量与质量指标。
第三章运输方案的编制(自学)运输方案的任务与作用,运输方案的主要内容。
第七篇铁路运输调度工作(2学时)第一章铁路运输日常管理概述(2学时)运输调度工作的意义和一般原则。
第二章旅客运输日常工作计划(自学)客运调度工作,客流分配计划与车站旅客输送日计划,站车客流信息传报内容。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统计与分析》、《运筹学》、《铁路运输设备》、《冷藏运输》、《集装运输》。
后修课程:《车流组织理论》、《编组站综合自动化》。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铁路运输组织学》,杨浩,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
《铁路客运组织》,谢立宏,王建军,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铁路货运组织》,陈宜吉,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年
《铁路行车组织基础》,宋建业,谢金宝,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年
《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与统计分析》,宋建业,谢金宝,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