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有性生殖教案1
- 格式:docx
- 大小:10.50 KB
- 文档页数:4
2019最新华师大版科学八下《植物的有性生殖和发育》教案
第一节植物的有性生殖和发育
(宁波春晓中学王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花的基本结构
2.理解花的主要部分是花蕊。
过程与方法:1.学会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掌握花的基本结构。
态度情感价值观: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作用,认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相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花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难点:解剖花并制作粘贴花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法、合作交流、探究式、启发式
[教学准备]采摘各种不同的花、镊子、放大镜、解剖针、解剖刀、白纸、胶水。
探究植物的有性生殖——生物八年级下册《植物的生殖》教案教案植物是地球上最早演化出的生物,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
繁殖是植物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中有性生殖是植物最主要的一种繁殖方式。
在生物八年级下册中,《植物的生殖》教案就深入剖析了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与原理,为我们揭开了植物生命的神秘面纱。
一、植物有性生殖的原理植物的有性生殖是指通过花粉和卵细胞的结合,使种子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它是通过生殖器官花来完成的。
花由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和柱头组成。
花瓣是吸引昆虫传播花粉的色彩缤纷的部分;而花粉则是雄蕊上生产的,负责传递花粉粒子;柱头则是雌蕊的顶端,是接收花粉的地方。
有性生殖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授粉和受精。
在授粉阶段,花粉粒子会被风或昆虫等带到柱头上,此时花柱会向下延伸来避免自我授粉,以获得异源性授粉。
在受精阶段,花粉会融入卵细胞并与之结合成为新的生命体——种子。
二、植物有性生殖的种类1.单子叶植物生殖:将花序和花放在同一层次上,因为它们都来源于花托的同一部分组织。
这些植物的花通常是小而不显眼的,不吸引昆虫。
2.双子叶植物生殖:将花和花序分离,花序聚集形成花坛。
在这种情况下,花的大小和形状变得多样化,吸引昆虫传播花粉。
例如:玫瑰、菊花、茉莉等。
3.风媒植物:这种植物不依赖昆虫传播花粉,而是依靠随风飘散的方式来进行有性繁殖。
常见的风媒植物包括杨树、柳树、稻子、小麦等。
三、植物有性生殖的重要性植物有性生殖是植物种群保持多样化和适应性的重要方式。
新一代个体能够从父母的基因中获取遗传信息,这使得植物群体更具有适应性和竞争力,使这些植物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同时,在有性生殖中,花色和形态的不同也使得植物更具有变异性,为人类创造了更多的美丽和经济价值。
四、生物八年级下册《植物的生殖》教案中的重点在生物八年级下册教案中,通过详细介绍植物有性生殖的原理、种类和重要性,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有性繁殖的过程和意义。
教案强调体验性教学,为学生展示了植物有机体内部构造和繁殖方式的基本知识。
《植物的有性生殖》教学设计共三课时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及传播。
有性生殖对植物繁殖后代起着重大作用及意义。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花的主要结构及传粉的方式也较为重要。
【知识与能力目标】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2、说出花的结构与果实发育的过程3、举例说出果实和种子与传播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1、观察法、分析法、查找资料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认识来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2、果实和种子利于传播的特点及意义。
【教学难点】1、理解并能描述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2、说出花的结构与果实发育的关系教师准备:1、教学光盘及有关植物花的图片资料以及实验材料。
学生准备:1、准备实验和实习的有关材料。
【导入新课】说到花,大家有什么感受?在我们身边经常会看到美丽多姿和芳香四溢的花,你们喜不喜欢花?如果喜欢,请说说喜爱花的原因。
1、对植物本身来说,开花有什么意义?2、花是怎样变成果实的呢?观赏图片:十大名花【讲授新课】第一课时:让学生说出刚才图片中花的结构:(补充影片中的单性花,两性花的概念。
)一、植物的传粉和受精1、花的结构让学生概述印象中花的结构,然后对比书本,让学生自学讨论各部分的作用。
然后通过动画,图表进行总结。
介绍完花的结构后,讨论以下问题: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答:花的雌蕊和雄蕊2、传粉提出“传粉”概念:雌蕊花药里的花粉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传粉(1)两种方式:自花传粉、异花传粉(拓展)两种方式的区别、意义(2)异花传粉的媒介介绍风媒、虫媒、鸟媒(注)有条件的学生可进一步探究各类风媒花、虫媒花等的特点思维拓展:传粉受影响造成减产进一步理解传粉的重要性师:当花粉通过种种途径成功地落到雌蕊柱头上,会发生什么呢?3、引入“受精”过程受精 (多媒体)受精形成果实、种子的过程回忆复习:子房的结构观察、并积极思考要求学生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受精过程。
初中生物植物生殖教案
教学内容:植物的生殖方式及生殖器官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及生殖器官;
2. 掌握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
2. 学会观察和描述植物生殖器官的特征。
三、教学准备:
1. 教案、教材、教具;
2. 实验室实验道具;
3. PPT演示。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及生殖器官的重要性。
2. 讲解:
(1)植物的有性生殖:介绍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包括花的结构和花的授粉过程。
(2)植物的无性生殖:介绍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如分株、球茎等。
3. 实验:
让学生实地观察实验材料,并通过实验验证植物生殖的过程。
4. 演示:
通过PPT演示,加深学生对植物生殖方式及生殖器官的理解。
5. 练习: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或完成相关练习。
六、教学反馈: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指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七、拓展:
鼓励学生观察和收集更多植物生殖的信息,并进行拓展学习。
八、教学总结:
对本课学习的重点进行总结,强调植物生殖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深学习。
《植物的生殖》教案学习目标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举例说出生物的无性生殖的方式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植物的扦插。
重点: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和举例。
难点: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后代的遗传特性。
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交代目标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生殖这一基本特征,正是靠着这一特征才能使每种生物得以繁衍后代,下面请同学们回顾我们以前学过的有关生殖的内容。
(植物的生殖、人的生殖、细菌和真菌的生殖、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的生殖。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自主学习P1-4有关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内容,来解决一下几个问题:1、通过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概念,归纳两种生殖方式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两种生殖方式的后代各有什么特性?3、结合两种生殖方式的概念列举除课本以外的例子。
4、无性生殖的优势是什么?学习任务二: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自学P4-6有关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有关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那些无性生殖的方式来栽培农作物?2、列举常用无性生殖方式来繁殖后代的植物。
3、嫁接时应注意什么?4、扦插需要哪些条件?5、扦插材料应怎样处理?1.克隆羊“多莉”是将白色绵羊的乳腺细胞核移植到黑色绵羊的去核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然后经过一系列培养而成,请分析。
①“多莉”的繁育过程是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②常见的无性生殖的形式还有哪些?③你能说出哪些生物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吗?2. 植物的无性生殖在农业生产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你还能举出一些实例吗?这些植物是否也能进行有性生殖?3.植物园引进一盆稀有的花卉,技术员想在短时间内大量繁育出成千上万盆相同的花卉,你帮他想一个比较理想的方法?具体的操作过程是怎样的?4、农业生产中只要利用种子繁殖后代都是有性生殖,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5、尝试揭示为什么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而无性生殖的后代只有一个亲代的遗传特性?四、教师点拨,归纳总结让学生结合板书进行总结。
《八年级生物下册《植物的生殖》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植物生殖的基本概念,掌握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及其应用。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理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展示一些常见的植物,如玫瑰、月季、苹果等,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生长特点。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植物是如何繁殖后代的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第二课时:有性生殖1.讲解概念:介绍有性生殖的定义,即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新的个体。
2.展示实例:以桃花为例,讲解花的结构和生殖过程。
3.观察实验:让学生观察桃花的雌雄蕊,了解传粉和受精过程。
4.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有性生殖的优点,如遗传多样性、适应环境等。
第三课时:无性生殖1.讲解概念:介绍无性生殖的定义,即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的个体。
2.展示实例:以土豆、草莓为例,讲解无性生殖的方式。
3.观察实验:让学生观察土豆的切块繁殖和草莓的匍匐茎繁殖。
4.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无性生殖的优点,如繁殖速度快、保持母本性状等。
第四课时: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联系与区别1.对比分析:让学生对比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找出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3.实践应用:举例说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嫁接、扦插等。
第五课时: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学生对植物生殖的理解。
2.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设计一个关于植物生殖的实验方案,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1.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2.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结合实际生产生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生殖的意义。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有性生殖教学重点:理解有性生殖的过程和意义。
植物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生物八年级下册《植物的生殖》教案。
一、有性生殖植物的有性生殖是通过传粉和授粉的方式实现的。
传粉是指花粉从雄蕊传到雌花的过程,而授粉是花粉粒与雌蕊柱子的结合和花粉管的生长过程。
它们的完成需要很多的辅助,比如花蜜、风、昆虫、鸟类等。
在两性花的植物中,雌雄花器官于同一花中,它们之间的传粉和授粉便可以自行进行。
而在异性花的植物中,需要其他植物、昆虫,甚至动物来完成。
植物的有性生殖从根本上说是基于遗传的转移和竞争。
通过授粉,花粉与雌性花柱结合,花粉管长期竞争生存,形成的种子拥有随机的遗传因素和突变,进而产生更加多样化、适应力更强的后代。
二、无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是指不经由花粉的传递、授粉,而是由植物自身进行繁殖的过程,它最常见的表现便是通过茎、叶子和根的子类型繁殖。
无性繁殖最常见的方法是植物的侧枝、匍匐茎或者地下块茎、球茎等,这些都能够自行发芽成长,因此枝条会划定出新的独立的个体,进而形成新的植株。
在植物学中,无性繁殖是最普遍的一种繁殖方式,大部分植物都具备这种生殖方式。
植物的无性生殖相对于有性生殖具有一些优点,比如无需等待外来的受精、不用等待季节和紧急境况的繁殖、可以确保样品的基因稳定性等。
但是,无性繁殖会和环境下的变化失去适应性。
这是因为无性繁殖所生出来的每一个植株之间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如果一些生物进化了对特定生境更加有利的生理属性,假如这些物种仅仅通过无性繁殖,其后代便会遭遇低环境适应性的问题。
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不同的繁殖方式各有优缺点,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繁殖条件,选用不同的繁殖方式,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无论是有性还是无性繁殖,它们都是生物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令我们更加感受到自然界中不同生物的复杂性和美好。
⽣物《植物的⽣殖》教学设计(精选8篇) 作为⼀⽆名⽆私奉献的教育⼯作者,有必要进⾏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作,教学设计⼀般包括教学⽬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店铺为⼤家收集的⽣物《植物的⽣殖》教学设计,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物《植物的⽣殖》教学设计篇1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解种⼦的结构,及不同种类植物种⼦结构的异同、了解裸⼦植物、被⼦植物的划分依据。
本课还安排有⼀个学⽣实验,⼀个观察与思考,⼆组讨论。
教学重点: 在于培养学⽣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的科学的结论。
教学难点: ⼀、学⽣实验的顺利进⾏; ⼆、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个指导学⽣进⾏研究、探究的过程,使学⽣动⼿、动脑、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分析: 初⼀学⽣⽣物知识积累不多,特别是实验的机会少、动⼿能⼒差,教学在重视探究性学习⽅式的同时,更应该教会他们初步的实验⽅法及步骤。
初⼀学⽣的思维⽐较活跃,凡事都想知道个为什么,因此,讲课前安排恰到好 处的提问,不仅能把学⽣注意⼒吸引过来,还能极⼤的提⾼学⽣学习⽣物的兴趣与积极性。
本课内容较多,学⽣年龄⼩,⼤脑兴奋中⼼容易疲劳,注意⼒集中的时间较短,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中不断变换教学⽅式给予刺激和加强。
教学⽬标: ⼀、知识⽬标: 1.通过学习,知道种⼦的主要结构。
2.描述菜⾖种⼦和⽟⽶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能说出种⼦植物⽐其他三类植物占优势的原因; 4.识别校园或本地公园内常见的裸⼦植物和被⼦植物。
⼆、能⼒培养: 1.学会科学观察的基本步骤及⽅法,培养学⽣观察、分析思考的能⼒; 2.通过⼩组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三、情感教育: 1.参与收集种⼦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的交流和合作。
2.通过认识本地常见裸⼦植物和被⼦植物,认同绿⾊植物与⼈类⽣活的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