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预防跌倒坠床的品管圈
- 格式:ppt
- 大小:8.39 MB
- 文档页数:84
品管圈活动在预防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预防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由7名护士组成,确定主题为”品管圈活动在预防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寻找问题根本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结果在活动期间,科室病区共发生意外跌倒事件2起,1例为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头晕引起,1例由于突发心脏病所致。
结论科室开展品管圈活动,为高危跌倒患者的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避免和减少了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标签:品管圈;预防;患者跌倒;应用品管圈指的是由同一单位或者其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间自发组织的,科学地运用品管工具,能够持续性地进行效率提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等活动的一个小组,运用品管圈活动对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跌倒进行预防管理,可避免和减少了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1 方法1.1品管圈的组成我科室品管圈小组共由7名护士所组成,圈员们经过互相讨论共同制定了圈名以及圈徽,并经投票选举共选出圈长1名、辅导员1名以及秘书1名。
根据科室实际情况,经过圈员多次讨论决定本次品管圈的主题定为”患者跌倒的預防管理”,活动日期自2013年7月~12月。
1.2发现问题在2013年1月~6月,我科室共发生跌倒事件10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为65岁。
其中心肌梗死患者有4例,高血压患者有3例,老年人肺心病患者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有1例。
跌倒的时间分别为:清晨5例,日间2例,夜间3例。
患者跌倒后无意外伤害4例,造成面部、手部擦伤3例,头皮外伤出血2例,颅内出血患者1例。
1.3根本原因小组成员讨论患者跌倒的原因,并分别从护士、患者、疾病等不同的方面绘制出鱼骨图,见图1。
图1 患者跌倒原因鱼骨图1.4针对上述原因制定整改措施1.4.1全员培训跌倒属于一种突发事件,无固定的模式,并且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多种多样[1]。
应该不断加强患者、医务人员以及陪护的家属预防跌倒的意识,对其进行管理知识的培训以及健康宣教活动,以增强其意识,降低患者在住院期间跌倒事件的发生。
品管圈在预防患者跌倒坠床警示标识中的应用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患者对跌倒坠床警示标识的认知率。
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组织,对科室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按照活动步骤开展相关质量改进。
结果:经品管圈活动,将防范措施未落实的例数由改善前的31例下降到改善后的15例,患者不知道相应防范措施的例数由16例下降到7例,完成了预定的目标。
提高了患者的知晓率及护士落实措施的执行率,提高了圈员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标签:品管圈;预防跌倒坠床;警示标识品管圈(qualitycontrol circle,qcc)是指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类似的基层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形成的小集团[1]。
2013年8月---10月,我科开展了以提高患者对跌倒坠床警示标识知晓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
通过各项措施措施使患者对警示标识的知晓率显著提高,提升了科室的护理质量。
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1方法。
1.1-2成立品管圈及选定主题召开品管圈会议,12名圈员们根据科室存在的问题经过头脑风暴列出了5项待选主题,并对待选主题打分,最终确定了以“提高患者对跌倒坠床警示标识的知晓率”为本次活动主题。
1.3 计划拟定针对此次活动制定了计划表,时间段从2013年7月------2013年12月,分为九大步骤。
1.4现状调查圈员们在2013年8月4日-----8月15日利用自制查检表对跌倒坠床警示标识进行检查,共95例。
其中缺陷例数:防范措施未落实31例,患者不知道相应的防范措施16例,患者不了解高危项目的含义9例,未向病人解释警示标识含义4例,资料收集不完整2例,标识放置时间〉4小时2例。
通过分析得出警示标识知晓率低的原因主要有:1.不知道警示标识作用,2.护士未落实标识中的措施。
1.5设定目标:防范措施未落实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百分值*圈能力=31-31*73.4%*64%=16(原来有31例有问题。
目标是控制在16项以内)。
患者是否知道警示标识的相应措施目标值:通过计算,目标值=8(之前100例有16例不合格,现在的目标是100例中有8例以内不合格)。
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品管圈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品管圈:让我们一起守护患者的安全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一聊如何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的问题。
我们要明确一点,跌倒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对于患者来说,这可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
1.1 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我们要让患者认识到跌倒的危害性,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我们可以通过举办一些讲座、培训班等形式,向患者普及跌倒的知识,让他们知道跌倒后应该如何处理,以及如何预防再次跌倒。
我们还可以邀请一些专业的医生、护士来给患者讲解,让他们更加信服。
1.2 改善患者的生活环境我们要关注患者的生活环境,尽量减少跌倒的可能性。
比如,我们可以定期检查患者的房间,看看是否有杂物堆积、地毯破损等问题;还可以帮助患者整理床铺,确保床单整洁、床边无障碍物。
我们还可以提醒患者注意地面的湿滑程度,避免在雨天或拖地后立即行走。
1.3 加强患者的体育锻炼我们要加强患者的体育锻炼,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我们可以组织一些适合老年人的体育活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让患者在运动中锻炼身体,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感。
我们还可以鼓励患者多参加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加阳光照射,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跌倒的风险。
2.1 优化医院的服务流程除了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我们还要从医院的角度出发,优化服务流程,降低跌倒的发生率。
比如,我们可以设置专门的陪护区,为需要照顾的患者提供便利;还可以帮助患者解决上下楼梯的问题,如设置扶手、安装电梯等。
我们还可以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2.2 加强医疗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另外,我们还要关注医疗设备的更新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比如,我们可以定期检查防滑垫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防滑垫;还要注意检查轮椅、拐杖等辅助设备的安全性,确保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意外。
我们还要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管理,确保其质量过关。
品管圈活动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管理中的运用摘要:目的:探讨了品管圈活动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管理中的运用。
方法: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2020年7月~2021年7月我院住院的老年患者(70例)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35例)及采取品管圈活动护理管理的观察组(35例),之后对比两组护理管理后发生跌倒坠床情况。
结果:各组跌倒、坠床发生率对比,观察组的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住院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显著降低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运用与推行。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预防;患者;跌倒;坠床;管理;运用住院部患者由于自身及外在的原因常发生跌倒、坠床事件,使患者产生不安感,导致其身体受到伤害,延长其住院时间,增加家庭经济负担[1]。
因此,预防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坠床事件在改善其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
品管圈是由有关联的工作人员或相同工作性质的工作人员组成的圈[2]。
故本研究选择我院住院部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实施常规护理和品管圈活动,之后对比两组的护理管理效果。
具体研究结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我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70例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5例,男女比例为13:22;对该组患者的年龄分析可知,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60岁,年龄均值在(70.01±1.52)岁。
对照组:35例,男女比例为20:15;对该组患者年龄统计可知,最小年龄63岁,最大年龄82岁,年龄均值在(71.25±1.55)岁。
本研究所抽取的这些老年患者,经过分析对比其基本资料后可知,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可纳入分析。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的直接批准同意,参与研究的患者及其家属均处于知晓的状态,且与医院签订了知情同意文书。
排除标准:正参与其他研究者;存在其他严重疾病患者。
品管圈活动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中的效果评价发表时间:2015-10-21T15:23:43.940Z 来源:《中医学报》2015年9月第30卷供稿作者:程丽[导读]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知识知晓率,降低了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了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
程丽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010050【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以“提高住院老年患者及家属对跌倒坠床知识的知晓率”为主题,对呼吸科住院患者的跌倒事件进行现状调查,采用头脑风暴法及鱼骨图分析法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将呼吸科住院患者及家属对跌倒坠床知识知晓率提高到79%,制定对策,组织实施,并运用 PDCA管理方法进行效果评价与改进。
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由之前的 2.63%降至 0.93%,患者及家属对跌倒坠床知识知晓率由50%提高到 89.9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知识知晓率,降低了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了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
【关键词】品管圈;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中图分类号】R197. 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620-02品管圈(QCC)于1962年由日本科技联盟建立,是指由工作场所相同、相似的人员自发的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活动团队,运用条脑风暴法,按照一定的活动步骤,运用品管圈工具及手法,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题目来源是最迫切解决的问题,2013年12月-2014年5月发生不良事件中跌倒占25例,患者身体及心理受到不同程度伤害,部分患者延长了住院时间并增加医疗费用,同时降低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极大影响了医疗质量和患者对医疗的信赖[2]。
2014年6月圈员们应用头脑风暴确定了4个待解决的问题,依据患者安全指南、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等级医院评审要求等内容,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及文献,应用优先次序矩阵表,通过加权评分最终确定“提高住院老年患者及家属跌倒坠床知识知晓率”为本次品管圈改善的主题,临床效果满意,现汇报如下。
品管圈活动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管理中的运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住院患者的安全是医疗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跌倒坠床是导致住院患者意外伤害和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统计,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住院患者因跌倒坠床而导致受伤甚至死亡。
如何有效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成为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传统的医疗管理中,预防跌倒坠床主要以单一的措施为主,如依靠护栏、护士提醒等。
这些单一措施往往难以全面防范住院患者的跌倒坠床风险。
有必要引入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从根本上提升预防跌倒坠床的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管理中的应用,评估其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推广和实施策略。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望为现有的跌倒坠床管理模式带来新的启示和改进,提升住院患者的安全保障水平。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管理中的运用,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影响。
通过对品管圈活动的概念和原理进行深入探讨,明确其在跌倒坠床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机制。
同时,本研究旨在总结品管圈活动如何有效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并通过对现有研究和实践案例的分析评估,确定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出具体的推广和实施策略,促进品管圈活动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为提升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水平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是医疗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跌倒坠床不仅会给患者造成身体和心理的伤害,也会增加医疗机构的医疗负担、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成本,甚至可能导致患者的死亡。
品控圈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品控圈活动,可以实现医护人员之间的密切协作和沟通,促进各个环节的协同配合,提高各项工作的执行效率和质量,从而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患者的治疗体验。
因此,探讨品控圈活动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管理中的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