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住院患者坠床跌倒发生率
- 格式:pptx
- 大小:7.55 MB
- 文档页数:44
品管圈对降低住院患者坠床跌倒发生率的作用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在预防住院患者坠床跌倒工作中的应用作用。
方法:运用回顾分析法,梳理2019年2-8月在我院住院的60名高危患者的资料信息,在确定其坠床跌倒核心归因的前提下,对应实施系列防护措施。
并对品管圈服务开展前后的住院患者坠床跌倒率加以综合比较。
结果:在推进品管圈临床护理工作后,住院患者再未出现过坠床跌倒事件,事件发生率由以往的15.00%降至了0.00%。
(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结论:在住院区执行品管圈工作后,住院患者坠床跌倒事件的发生率得到了明显降低,充分保障了患者在院接受治疗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品管圈;住院患者坠床跌倒;作用为贯彻人本理念,切实强化医院临床医疗服务质量,医院可以减少、防范住院患者坠床跌倒事件的发生为临床护理侧重点,预防患者出现“二次受伤”,保证其住院安全[1]。
对此,医院应深度分析以往住院患者发生坠床跌倒问题的多样原因,与时俱进的开展品管圈服务活动,实现以往临床护理缺陷不足的针对性弥补,整体优化医院临床护理效果。
本次试验以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获得了品管圈可有效避免住院患者发生坠床跌倒事件的结论,现作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 基础资料统计2019年2-3月在我院住院的60名高危患者基础资料信息,其中存在跌倒坠床隐患的有44例,详见表1:表1 2019年2-3月60例住院患者坠床跌倒情况的调查(n,%)分析统计表可知,引发住院患者坠床跌倒的核心原因为医院走廊、病房、卫生间等地点的地面湿滑,且欠缺“小心地滑”等安全警告标识的特设。
细化分析该影响因素的起因或许可为院方忽视了患者坠床跌倒的危害性,住院区保洁卫生工作未谨慎完成,住院区防摔防护设施未充足配置等;其次为住院患者自身及其监护人未牢固建立起安全防护意识[2]。
这可能是因为院方未能高质落实安全防护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未向其清晰传递患者坠床跌倒的严重性,也未向其传授预防坠床跌倒的方法措施等。
项目: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编号:ZYY-ZKB-CQI-2022-002部门:护理部人员:医护人员时间:2022.08.01--09.01存在问题2022年6月普外科、儿科、骨伤科1科发生3例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事件,6月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为0.05‰,第二季度我院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发生率0.065‰。
改进依据 1.我院2022年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阈值≤0.06‰监测指标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指标定义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例次数/同期住院患者总床位日目标值2022年8月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为<0.06‰现况数值2022年6月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为0.05‰,第二季度发生率0.065‰预期延伸效益原因分析真因验证经护理安全组全员讨论最终确定:1.护士对跌倒高风险患者未识别2.护士对高风险患者措施落实不到位3.高风险患者无陪护或陪护未履行职责为真因PLANWHY WHAT HOW WHEN HOW OFTEB WHERE WHO 真因1护士对跌倒高风险患者未识别目标状态护士能正确、熟练使用评估工具,在入措施 1.1各科室再次组织对预防跌倒/坠床风险评起止时间2022年08月03日频次1次区域各护理单元落实人或各科护士长院、转科、手术后等病情有变化时对患者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知晓率100%估工具的使用培训措施 1.2培训后进行考核起止时间2022年08月03日频次1次区域各护理单元落实人(或参与人)各科护士长措施 1.3护士长、质控组每周检查患者跌倒/坠床评分与患者情况是否相符。
起止时间2022年08月03日-30频次每天区域各护理单元落实人(或参与人)各科护士长、质控小组真因2护士对高风险患者措施落实不到位目标状态根据患者跌倒/坠床风险等级落实相应的防护措施,高危患者措施覆盖率100%措施 2.1加强对高危患者宣教安全设施的使用起止时间2022年08月04日频次每天区域各护理单元落实人(或参与人)床位护士措施 2.2加强跌倒高发时段对高风险人群的巡视。
基于JCI标准运用PDCA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JCI标准下运用PDCA循环管理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应用效果。
方法:成立PDCA小组,对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确定要因,制定对策并实施,实施前后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运用PDCA模式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由实施前的跌倒发生率0.325‰降至实施后的0.165‰。
结论:根据JCI标准实施PDCA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保证患者安全,减少意外伤害,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
关键词 PDCA;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跌倒是指突发的、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面或更低的平面上[1]。
PDCA循环也称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根据客观规律总结提出,是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体系[2]。
我院从2016年引进JCI标准对医院进行质量管理,并于2017年4月正式通过JCI评审。
依据JCI 评审标准,降低病人跌倒/坠床导致伤害的风险是患者安全目标之一。
我院在患者安全管理过程中,采用PDCA循环进行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质量改善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将实践过程报告如下。
1 问题分析1.1现状调查2016年3月至7月,我院发生住院患者跌倒例次数分别为1例、2例、3例、5例、3例,共14例,跌倒发生率为0.325‰。
2016年8月,我院成立跌倒专项质量改善小组,由护理部、医务科、后勤保障科、药剂科、营养科、临床住院医师、护士、门诊护士等多学科、多部门组成,明确职责、相互协作。
1.2原因查找PDCA小组成员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并结合临床实际,每人提出2~3条可能导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将这些原因围绕4大方面进行分类,寻找每一个潜在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整理并绘制成鱼骨图。
1.3主因确定设计跌倒/坠床发生原因查检表,由小组成员对住院跌倒事件进行投票,即每人均对各条原因进行评选,运用柏拉图进行数据分析,根据“二八”法则,确定主要原因为以下5项:①无规范化评估制度;②无系统性针对性培训;③健教知识未掌握;④设备设施不安全;⑤无持续性及时性监管系统及组织。
PDCA循环管理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第一阶段:计划(plan)2020.06.01~06.071.主题选定:提高住院患者跌倒/坠床措施落实率1.1选定来源:日常护理质控反馈较多出现因防跌倒措施不当导致的护理安全隐患,日常预防措施落实不到位。
1.2选定原因: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伤害是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之一,跌倒是康复训练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过程中常发生的护理安全隐患,减少发生跌倒是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护士长组织全科护士进行讨论,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如下:2.现状的把握2.1收集问题:根据2020.6.1~6.7预防跌倒/坠床情况,从患者、护士、环境、设施等各方面查找影响跌倒/坠床落实率的主要因素。
2.2确立问题:提高住院患者跌倒/坠床措施落实率2020.6.8~6.303.对策拟定:(1)落实安全知识宣教,责任护士对有跌倒风险评估患者积极进行安全知识宣教,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入院须知及病房环境,高风险患者24小时家属陪同。
(2)环境设施:病房减少人员走动,地面保持清洁干燥、无障碍物,完善病房安全设施并保持功能完好。
(3)病人活动区域张贴醒目预防跌倒/坠床标识,责任护士及其他各班护士对患者进行跌倒/坠床预警告知,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警惕性。
(4)各班护士按要求巡视病房,对高危患者加强巡视,并做好交接班。
(5)护士长不定期检查高危患者预防措施落实情况。
4.目标设定: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2020年7~9月降低至0.2%以下)第二阶段:执行(Do)2020.07.01~08.311、逐项阅读防跌措施,分阶段评估宣教效果。
责任护士利用每天中午下班前和下午下班前的半小时(这两个时间段的工作量相对较少)向高危患者进行宣教,新入院高危患者也做好宣教,宣教次日,由责任护士评估已接受宣教的患者,若有不完全掌握防范措施者,立即针对未掌握部分再次宣教,责任组长负责抽查执行情况。
2、加强陪客和探视人员管理,减少病房人员走动。
降低患者跌倒坠床所致伤害发生率一、问题聚焦患者高某,男,67岁,胃癌术后第五天,凌晨4:32分下床如厕。
此时家属在旁熟睡,患者也未向护士告知如厕需求,独自下床。
途中,患者因双腿发软不慎摔倒,左额部着地,致4cm伤口,头颅CT检查示未见明显异常,予伤口缝合对症治疗。
类似跌倒案例尤其是老年患者跌倒,在临床中并不少见。
患者跌倒/坠床是院内伤害的主要风险之一,它往往会增加患者的住院天数,浪费医疗资源,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还可能引起医疗纠纷。
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事件,不仅被列入JCI国际患者安全目标,也是中国医院协会制订的患者安全目标,是评价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如何准确地识别高风险跌倒患者,如何为这类患者提供适合的预防措施,如何消除环境中的危险因素,从而减少患者因跌倒所致的伤害?围绕这些问题,我院2012年成立项目小组,启动“降低患者跌倒/坠床所致Ⅱ、Ⅲ级伤害发生率”的质量改进项目。
二、现状与原因根据院内2011年跌倒/坠床事件的统计,跌倒患者中:①65周岁以上老年人占跌倒总人数的57.14%,且65周岁以上患者跌倒发生Ⅱ、Ⅲ级伤害率高达50%;②因治疗/药物/麻醉反应造成的跌倒事件占跌倒总数的10.20%;③因环境中危险因素造成患者跌倒的事件占跌倒总数的8.16%。
引起患者跌倒/坠床的常见高危因素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共发生患者跌倒/坠床事件14例,其中Ⅱ、Ⅲ级伤害的跌倒共6例。
2012年第一季度日常跌倒/坠床风险管理稽查结果显示:①护士对高危跌倒评估准确率为94.44%,②对高危跌倒/坠床患者预防措施落实率为88.89%;③医护人员对增加跌倒风险的药物辨识不足。
三、PDCA循环P医院成立专项小组,成员来自护理部、药剂科、IT中心和后勤管理中心等部门。
根据分析结果,专项小组成员认为主要从提升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准确率、落实跌倒预防措施、确保环境安全、提升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意识等几个方面制定相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