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高考政治强化复习讲义: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二第四十二课时民事权利和义务及人身权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200.04 KB
- 文档页数:12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知识梳理(针对浙江选考考纲考点)专题二民事权利和义务1、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a.民事法律关系包含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民事主体是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
(温馨提示:并非所有的公民都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只有具备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权利能力实际上是所有公民均具备的,是他们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
行为能力则因人的年龄、智力状态而有所不同,未成年人就可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义务所指的对象。
因具体的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
比如: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权的客体是人格利益。
(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
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
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二者通常是等价有偿和对等互利的。
所以作为民事主体,一方面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也必须依法履行义务。
2、实现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c.1.如何实现和维护自己的权利?民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法律依据以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实际行动。
人们必须自觉在法律的规范下来协调和解决冲突,所有社会成员既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使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另外,民事权利主体还应该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
2.违反义务,有什么后果?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哪些?(1)为了切实保障民事权利,法律对于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违反义务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民法通则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和赔礼道歉。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知识梳理(针对浙江选考考纲考点)民事主体是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
(温馨提示:并非所有的公民都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只有具备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权利能力实际上是所有公民均具备的,是他们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
行为能力则因人的年龄、智力状态而有所不同,未成年人就可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义务所指的对象。
因具体的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
比如: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权的客体是人格利益。
(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
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
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二者通常是等价有偿和对等互利的。
所以作为民事主体,一方面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也必须依法履行义务。
1.如何实现和维护自己的权利?民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法律依据以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实际行动。
人们必须自觉在法律的规范下来协调和解决冲突,所有社会成员既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使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另外,民事权利主体还应该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
2.违反义务,有什么后果?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哪些?(1)为了切实保障民事权利,法律对于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违反义务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民法通则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和赔礼道歉。
这些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权利人在实现自己的权利、向他人追究法律责任的过程中,要注意民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
考点1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a •识记)1•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是由民法调整的_________ 关系和—关系。
我国民法总则规定:“民法调整________ 主体的_________ 、法—口__________ 技只之间—系和财F 4 ”2•民事法律关系包含的三个要素: _________ 、_______ 和_______ 。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纟9.!)民事法律关]体:是民事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它因具体的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
特别提示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权的客体是人格利益。
(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 _________ 和承担的o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是」一的,也是的。
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二者通常是.—一和丄H •的。
考点2实现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c•运用•重点);民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b •理解)1 •含义(1)民事权利:民事主体依法所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或者实施某一行为(作为或不作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
(2)民事义务:民法法律规范规定或当事人约定,义务人为一定的行为或不为一定的行为,以满足权利人利益的法律约束。
2 •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⑴积极行动:民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法律依据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二(2)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所有社会成员既要』,又要________________ ,使社会健康和谐地发3 •违反义务须承担法律责任⑴条件:我国法律保护各类民事主体的 ___________ 和________ ,要求人们尊重他人的权利启觉履行义务。
为了切实保障民事权利,法律对于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2)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____ 九―,消除危险,.,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礼道歉。
专题二民事权利和义务第四十二课时民事权利和义务及人身权【分析考情扫描考向】积极维护人身权①理解:生命健康权2015·10月浙江,37结合李某对其养子的侵权案例,考查生命健康权(选择题Ⅱ)法治意识:增强法律意识,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利②理解: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2018·11月浙江,37结合甲因与乙结怨,而对乙采取的报复行为,考查公民的人身权(选择题Ⅱ)科学精神:准确分析人身权利法治意识:增强法治意识,维护他人人身权2017·04月浙江,35结合张某诋毁英雄的事例,考查人身权利(选择题Ⅱ)命题分析预测1.高频考点: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人身权2.命题预测:结合具体案例,考查本课的相关知识考点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1.民事主体:民事主体是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
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它是民事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它因具体的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
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两者通常是等价有偿和对等互利的。
考点二实现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1.实现民事权利:民事权利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实际行动。
所有社会成员既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使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
2.承担民事责任(1)民事义务:我国法律保护各类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和财产权,要求人们尊重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2)法律责任:为了切实保障民事权利,法律对于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3)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这些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选一选:甲在某饭店吃饭,邻座乙、丙因喝酒发生吵架,继而动手打斗。
第四十二课民事权利和义务及人身权考情分析考点展示考试要求考题列举考查热度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a 无★☆☆☆☆实现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c2018浙江11月选考,34(选择)2018浙江4月选考,35(选择)2017浙江11月选考,41(2)(综合)2015浙江10月选考,42(2)(综合)★★★★★民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b 无★☆☆☆☆积极维护人身权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b 2015浙江10月选考,37(选择) ★★☆☆☆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b2018浙江11月选考,36(选择)2017浙江4月选考,35(选择)2016浙江10月选考,37(选择)★★★★☆知识点一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考点1 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1)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我国民法总则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①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
②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因具体的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
③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提醒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因具体的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
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权的客体是人格利益。
对点训练1.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民事法律关系。
以下情形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①甲与乙约定某日商谈合作开发房地产事宜②甲对乙说:如果你考上研究生,我就嫁给你③甲向乙借人民币10万元忘记归还,乙向甲索要④甲不知乙不胜酒力而极力劝酒,致乙酒精中毒住院治疗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D解析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③④分别构成债权债务关系和人身损害赔偿关系,正确;①②不构成民事关系,排除。
2018年浙江高三政治选考复习:《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知识点总结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知识点复专题二:民事权利和义务1、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它由三个要素构成:主体、客体和内容。
民事主体是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2、实现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实现民事权利除了必须具备法律依据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实际行动。
既要用法律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是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
而违法义务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这些方式可单独使用,也可合并适用,具体使用哪些方式要根据具体案例来判断。
3、民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法院不再支持其要求保护权利的主张。
4、人身权:1)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身体和健康是每个人从事一切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表现包括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和死亡。
2)姓名权: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法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此外,公民有权使用笔名或者其他别名。
3)肖像权:公民有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和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以营利为目的,未经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广告、商标、装饰橱窗等,应当认定为侵犯公民的肖像权的行为。
4)名誉权:民法通则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公民和法人都享有名誉权。
专题二民事权利和义务第四十二课时民事权利和义务及人身权【分析考情扫描考向】1.民事主体:民事主体是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
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它是民事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它因具体的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
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两者通常是等价有偿和对等互利的。
考点二实现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1.实现民事权利:民事权利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实际行动。
所有社会成员既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使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
2.承担民事责任(1)民事义务:我国法律保护各类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和财产权,要求人们尊重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2)法律责任:为了切实保障民事权利,法律对于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3)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这些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选一选:甲在某饭店吃饭,邻座乙、丙因喝酒发生吵架,继而动手打斗。
乙用酒瓶向丙砸去,丙躲闪,甲头部被砸伤。
本案中乙应该对甲承担的民事责任有()①赔偿损失②恢复名誉③赔礼道歉④恢复原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本案中乙砸伤了甲,应该赔偿损失,包括医药费等,同时还应赔礼道歉,①③符合题意;②一般适用于侵犯人格,不符合题意;④一般适用于侵犯财产权,不符合题意。
答案 C考点三民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民法总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考点四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1.法律要求尊重每个人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
2.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是首要的人格权。
专题二民事权利和义务第四十二课时民事权利和义务及人身权【分析考情扫描考向】考点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1.民事主体:民事主体是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
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它是民事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它因具体的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
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两者通常是等价有偿和对等互利的。
考点二实现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1.实现民事权利:民事权利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实际行动。
所有社会成员既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使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
2.承担民事责任(1)民事义务:我国法律保护各类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和财产权,要求人们尊重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2)法律责任:为了切实保障民事权利,法律对于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3)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这些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选一选:甲在某饭店吃饭,邻座乙、丙因喝酒发生吵架,继而动手打斗。
乙用酒瓶向丙砸去,丙躲闪,甲头部被砸伤。
本案中乙应该对甲承担的民事责任有( )①赔偿损失②恢复名誉③赔礼道歉④恢复原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本案中乙砸伤了甲,应该赔偿损失,包括医药费等,同时还应赔礼道歉,①③符合题意;②一般适用于侵犯人格,不符合题意;④一般适用于侵犯财产权,不符合题意。
答案 C考点三民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民法总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考点四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1.法律要求尊重每个人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
2.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是首要的人格权。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身体和健康是每个人从事一切活动必不可缺的前提条件。
3.侵犯他人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考点五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考向一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例1】(2018·04新高考,40.2)11月9日,小李看中一网店3 000元的A款手机,要求店主给予8折优惠,店主同意,但要求小李两日内下单付款。
11月10日,小李发现该店举行“11月11日购买B款手机降价1 000元”的促销活动。
小李与店主联系,要求A款手机也降价1 000元,店主回复:“好的,先支付3 000元,优惠款三天内返还”。
小李当即下单并支付了3 000元。
三天后,小李收到手机但未收到返还款,与店主交涉要求返还优惠款,店主只同意按8折优惠返还600元,小李表示拒绝。
指出该店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及方式,并说明理由。
(3分)解析本题以生活中的事例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考查考生对合同履行原则、违约与违约责任等知识点的把握。
设问指出该店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及方式,并说明理由。
该店应承担违约责任,继续履行。
该店未按变更后的合同履行,已构成违约。
该店应按小李的要求继续履行,返还1 000元。
答案应承担违约责任,继续履行。
该店未按变更后的合同履行,已构成违约。
该店应按小李的要求继续履行,返还1 000元。
[对点练1] (2015·10新高考,42.2)从事运输的赵某与H二手车贸易公司签订了购车合同,约定以30万元的价格购买该公司一辆运输车,并按约定交纳了5万元定金。
赵某在约定期限的最后一天交款提车却遭拒绝。
原来,H公司已将该车以38万元卖给了周某,并帮助周某办理了过户手续。
赵某要求H公司继续履行合同,而该公司要求解除合同,并退还定金。
双方协商无果。
赵某因此受到较大损失,遂将H公司诉至法院。
运用《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知识,指出H公司应承担何种民事法律责任及承担方式。
(3分)解析民事责任包括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然后针对“赵某在约定期限的最后一天交款提车却遭拒绝”判断出违约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接受定金的一方违约,应该双倍返还定金;守约方受损,可以提出赔偿损失。
根据案情,合同约定了定金,赵某因此受到较大损失,H公司应承担双倍违约金以及赔偿金。
答案H公司应承担民事违约责任。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和本案情况,该公司应双倍返还定金,还应承担一定数额的赔偿金。
民事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民事责任仅限于财产责任,也包括非财产责任,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考向二维护人身权【例2】(2018·11月浙江选考,36)【加试题】甲与乙因工作原因结怨。
为报复乙,甲在网络上散布乙有婚外情等不实之词,还将偶然偷拍到的乙与异性多人在饭店大堂正常聚餐的照片发布在网络上作为佐证。
甲的行为侵犯了乙的( )A.名誉权B.肖像权C.姓名权D.隐私权解析我国法律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甲为报复乙,在网络上散布乙有婚外情等不实之词,侵犯了乙的名誉权,A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
答案 A解后反思:人身权的判断方法[对点练2] (2015·10新高考,37)李某常以未完成作业和撒谎为由殴打养子,致其体表广泛挫伤并产生畏惧心理。
事件披露后,警方对李某实施刑拘,检察院提起公诉。
近日,法院一审宣判,李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在本案中,李某( )①侵害了养子的人身权②侵犯了养子受教育的权利③侵犯了养子的身份权④侵害了养子的生命健康权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此题考查法律常识的相关知识。
李某常以未完成作业和撒谎为由殴打养子,致其体表广泛挫伤并产生畏惧心理,本案中李某侵害了养子的人身权,故①正确;本案中李某殴打养子,侵害的是养子人身权而不是受教育的权利,故②错误;本案中李某殴打养子,侵害的是养子的生命健康权,不是身份权,故③错误,④正确。
故选C。
答案 C易错点1 未成年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矫正训练1 关于民事主体,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民事权利能力是所有自然人均具有的B.民事行为能力不是所有自然人都具有的C.未成年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但所有成年人都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D.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解析民事主体,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民事权利能力是所有自然人均具有的,但是民事行为能力不是所有自然人都具有的,故A、B、D三项表述均正确。
C选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入选。
答案 C提醒年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若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也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易错点2 混淆自然人的肖像权、名誉权、姓名权矫正训练2 李某和张某系同班同学,均为7岁。
因张某长的矮胖,李某在张某的照片上写上“肉丸子”字样,嘲笑张某。
张某发怒,打破了李某的鼻子。
本案中( )A.张某侵犯了李某的生命健康权,他必须承担侵权责任B.李某侵犯了张某的姓名权,他毋须承担相应民事责任C.李某侵犯了张某的名誉权,其监护人需承担民事责任D.李某侵犯了张某的肖像权,他必须承担相应民事责任解析本案中李某和张某均为未成年人,李某因污辱张某被打破鼻子,李某侵犯了张某的名誉权,其监护人需承担民事责任,C项符合题意;A、B、D项均与题意不符。
正确选项为C。
答案 C提醒肖像权指自然人对其外部形象所享有的人格利益;姓名权指使用、决定、改变自己姓名的权利;名誉权指对自然人人格的社会评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2018年元旦前后,很多人在朋友圈里晒起自己十八岁的照片,以致敬自己的青春芳华。
正常情况下,年满十八周岁在法律上意味着( )①已经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②订立的合同无需法定代理人追认③不能再向父母讨要学费和生活费④不再受《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约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正常情况下,年满十八周岁在法律上意味着已经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订立的合同无需法定代理人追认,①②符合题意;正在读书或无挣钱能力的可以向父母讨要学费和生活费,但其言行不再受《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③④说法错误。
正确选项为A。
答案 A2.吕某和妻子张某给女儿取名“北雁云依”并申请户口登记,遭到当地派出所的拒绝。
吕某诉至法院,请求判决派出所拒绝以“北雁云依”为姓名办理户口登记的行为违法。
本案中( )A.当地派出所侵犯了吕某女儿的姓名权B.吕某是女儿的法定代理人也是辩护人C.吕某应当对自己的主张承担举证责任D.如果吕某不服法院判决,上诉期限为15天解析吕某的女儿姓名还没有正式登记,谈不上姓名权受到侵犯,故A错误;辩护人是指接受被追诉一方委托或者受人民法院指定,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辩护权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人,故B错误;该举证的主体应该是派出所,故C错误;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可见,如果吕某不服法院判决,上诉期限为15天,故D正确。
答案 D3.关于民事权利的实现,表述正确的是( )①人们必须自觉运用法律来协调和解决权利间的冲突,以实现民事权利②所有社会成员都要用诉讼方式实现权利③有了法律依据,自然人就能实现自身的民事权利④“重刑轻民”的传统法律思想不利于自然人民事权利的实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或者实施某一行为(作为或不作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
简单地说就是权利主体对实施还是不实施一定行为的选择权。
故人们必须自觉运用法律来协调和解决权利间的冲突,以实现民事权利,“重刑轻民”的传统法律思想不利于自然人民事权利的实现。
故①④入选。
②表述本身错误。
③表述过于绝对。
答案 D4.A县人民政府为建宾馆,向该县B银行贷款500万元,届期未能偿还。
B银行以A县人民政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该案所涉及的法律关系( )A.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B.应属政府行政行为,不应由民法调整C.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纵向经济关系D.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可以得知,政府向银行贷款属于借贷合同法律关系,在这种法律关系中,政府机关与银行是平等的民事主体。
因此该案所涉及的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故D项表述正确入选。
A、B、C三项表述均错误,排除。
答案 D5.甲到朋友乙的家里做客,没有经过乙的同意,擅自打开乙的电脑,看乙的个人文件资料,其中涉及到乙的个人生活和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甲的行为侵犯了乙的( )A.名誉权B.隐私权C.肖像权D.荣誉权解析甲的行为是在没有取得乙同意的情况下,偷看涉及到乙的个人生活和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侵犯了乙的隐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