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为了达到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最终目的,
把 “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主张“存 天理,灭人欲”。
2.影响 (1) 在元、明、清时期,朱熹被统治者尊崇为 “大贤”,地位仅次于孔孟。 (2) 朱 熹 的 理 学 还 跨 出 国 门 , 被 日 本 德川幕府 奉为“官学”,被朝鲜王朝奉为 ___________ “国教”。
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
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
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黄老之学 C.程朱理学 B.佛学 D.陆王心学 )
【命题分析】
本题通过文天祥的事迹切入
考查程朱理学,也体现出新课程对学生“阅 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在朱
熹对理学改造和完善以后,逐渐成为南宋以
后的正规思想。文天祥的这种气节反映的就 是理学思想。对于宋明理学部分,近几年高
考中考查的频率比较高,在学习时应注意将
宋明理学与当前人们追求个性解放、思想自 由进行联系。 【答案】 C
【规律总结】
有关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
理论实质,其出题的形式多样。不论形式如
何,只要把握住“理生万物”是典型的客观 唯心主义观点即可。因为“理”是脱离物质,
宇宙观
认为天理是宇 强调理之源在于天 宙万物的本原, 理,而天理就是三 主张先有理而 纲五常 后有物
二程 把天理与伦理 道德直接联系 起来,认为“ 人伦者,天理 也”
朱熹 指出人性本来与天 理一致,强调“存 天理,灭人欲” 认为“格物致知” 的目的在于明道德 之善,而不是求科 学之真
伦理观
认识论
“格物致知”
脱离任何个人意识而变成独立的存在,而“
心生万物”则是主张物质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 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