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第五版微观经济学 第六讲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均衡.ppt
- 格式:ppt
- 大小:517.00 KB
- 文档页数:29
微观经济学重点概念1.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决定需求的因素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
其中的主要因素有: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等。
2.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
3.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dQf P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4.商品的需求表商品的需求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的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5.需求曲线的特征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是负值。
它们都表示水泥股票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6.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7.供给函数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8.供给表商品的供给表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9.供给曲线的特征供给曲线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值。
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
10. 均衡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11. 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12. 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市场上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的状态,也被称为市场出清状态。
13.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14.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点动)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第三章消费者选择第一节效用论概述第二节无差异曲线第三节效用最大化与消费者选择第四节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第五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第六节市场需求曲线第一节效用理论概述对幸福的理解:萨缪尔森提出的幸福方程式——效用幸福欲望一、关于效用的概念(一)效用(utility)的定义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有无或效用大小取决于个人主观心理评价。
效用因时因地而异。
效用与其实际价值无关。
(二)效用的两种表示方法1、基数效用表示法(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基数的理解:基数是可以加总求和的数。
a.可以具体衡量;b.可以加总求和;c.可以有效用量的比较。
2、序数效用表示法(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序数的理解:序数是不能加总求和的数。
a.不可以具体衡量;b.不可以加总求和;c.不可以有效用量的比较;d.只能根据偏好的程度排列出第一、第二……的顺序。
X(消费量)TU X(总效用)MUX (边际效用)0011010 2188 3246 4284 5302 6300 726-4 3、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0X MU XMU(X)60XTU X6TU(X)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含义: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所消费的数量的增加,总效用是增加的,但是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
(2)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一是由于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讲,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剌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
二是在一种商品具有几种用途时,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这样,消费品的边际效用便随着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递减而递减。
吃饼某些人的婚姻轨迹I love you!!!For ever and ever!!!I found her/him boring ..……Every daya quarrel……你能想象边际效用递增的商品吗?二、基数效用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基数效用论)1、消费者均衡的含义:这是指在消费者的偏好不变、商品现行价格和消费者的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消费N种商品时既不愿再增加、也不愿再减少变动购买数量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