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就在我们身边
- 格式:pptx
- 大小:2.59 MB
- 文档页数:7
历史的心跳,就在我身边本文是关于高中作文的历史的心跳,就在我身边,感谢您的阅读!时间逝去了,只余文字;文字毁了,尚有灰烬;而灰烬散去了,还剩什么?大概是印象中历史的心跳声吧!—题记奴隶制国家的心跳声是急促的。
从禹建立夏朝,到商汤灭夏,到武王伐纣,再到烽火戏诸侯。
青铜色的辉煌,转瞬即逝,曾经的一切,在历史的心中,就像在昨天一样历历在目。
伤了将士,死了国王,只有妲己和褒姒还徘徊在回忆中……春秋长国的心跳是紧张的。
随着一次次战役一个个国家在版图上消失。
屈原哭了,庞涓输了,赵王悔了,只有嬴政在阿房宫喜不自禁。
诸子百家熙熙攘攘的争鸣声,还回响在耳边……秦汉之际的心跳声是不稳定的:指鹿为马,将秦朝指近了尾声;霸王别姬,让项羽别掉了江山。
纷乱的年代,孕育了抒情长诗,“力拔山兮气盖世”却抵不过“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楚汉之争的风云在象棋上划过一道楚河汉界。
之后的汉朝,平静的走进了尾声,恰似大海之上,无大波澜,偶尔外戚王莽投石入海,想就此惊起惊涛骇浪,却被刘秀压了下去……魏晋时期的心跳是动荡的。
三国不乏美人:甄姬一死,《洛神赋》问世;孙尚香堪称脂粉英雄;大乔倾人国;小乔倾人城……西晋的统一在历史长河中一闪而过,最精彩的片段是梁绿珠落花一般的坠楼而死。
东晋动乱而璀璨,字有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画有顾恺之,线条优美,活泼传神……隋唐的心跳比较舒缓。
胡姬缀着金铃,醉了无数诗人;乐坊美姬,红袖一扬,犹抱琵琶半掩面;《霓裳羽衣曲》舞的玄宗厌了“六宫粉黛”,舞出了贵妃,更似芙蓉刚出水。
待到“安史之乱”,将士的鲜血溅湿了美人德衣裙,敌人的呼喊淹没了诗人的忧愁。
桌子翻了,杯子碎了,美酒洒了,只有李白还不肯醒……宋代的心跳声是沉闷的。
司马光的一块儿大石头砸破了缸,砸出了《挥麈录》,砸出了这个词的年代。
有人“夜饮东坡醒复醉”,有人“为赋新词强说愁”,有人“漠漠轻寒上小楼”,最后,还是李清照的眼泪哭的海棠花“绿肥红瘦”……元朝的心跳是苍劲有力的。
身边的历史调查报告身边的历史调查报告一、引言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通过了解过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在,并为未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然而,历史往往被视为遥远的过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历史无处不在。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展示一些身边的历史调查结果,以证明历史的重要性和与我们生活的联系。
二、身边的历史调查结果1. 街道名称的历史背景我们每天都在走过的街道,其名称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
例如,我所居住的街道名为“中山路”,这是为了纪念中国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先生而命名的。
通过这个街道名称,我们可以回顾孙中山先生的贡献和中国革命的历史。
同样,其他街道的名称也有其独特的历史意义。
例如,“和平街”代表了和平与友谊的重要性,“文化路”强调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了解街道名称的历史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城市发展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建筑物的历史价值我们身边的建筑物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价值。
无论是一座古老的教堂,还是一座具有特殊意义的政府大楼,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故事。
例如,我所在城市的一座老旧教堂,建于19世纪末,是该地区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这座教堂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和变迁,承载着居民们的信仰和文化传统。
通过了解这座教堂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地居民的宗教信仰和社会发展。
此外,政府大楼也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
例如,一座历史悠久的市政厅,可能是该市政治和行政中心的象征。
通过了解这座建筑物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城市的政治发展和决策过程。
3. 传统节日的渊源身边的传统节日也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
每年的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例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庆祝的是农历新年。
这个节日起源于古代中国,与祭祀祖先、驱逐邪灵、迎接新年等传统习俗有关。
通过了解春节的历史渊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根源和传统价值观。
4. 文物的保护与传承身边的文物也是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源。
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初中作文当月光洒在残垣断柱上的时候,当一切都消失在熊熊烈焰中时,你的心在哭泣吗?我曾去过最著名的废墟,当我抬起头时,早已泪流满面。
她为我诉说着在真实的历史,那段最伤痛的回忆。
她饱受了历史的沧桑和烈火。
这便是我从圆明园里所带走的一切。
其实历史不曾离开过我们,当你走到无论哪个地方时,哪里或许有废墟,有祠堂,或者传说。
走进那茫茫大漠,飞沙走石,没有生命在这儿繁衍,只有那一条前人所留下来的路——丝绸之路。
风越刮越大,雨愈加烈了,窗外风雨飘摇。
我走出家门,任凭雨注洗涤着我的思绪。
百家岩上,竹林七贤的歌声,笛声,低回婉转,在这里凝固了,随着一曲《广陵散》,他们又散了。
那碧绿的翠竹,向来访者无声的诉说着这里曾有的美丽故事……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现在剩下的有多少。
一切都被高楼大厦所代替。
*南的小镇也消失在风雨中。
现在所有的历史都在博物馆里收藏着,废墟也被建成公园,失去她原有的模样。
只有大水法的废墟矗立在那,向我们诉说着英法联*的滔天罪行。
废墟的存在,却更能让我们洞察到中华的历史。
那,依依的杨柳,千呼万唤,却怎么也无法挽留曾经的一切;滔滔的*水,千万次的奔腾,却让中华的历史永驻。
历史,离开过我们吗?它们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我们要牢记。
周总理说过:“我们可以不记仇,但我们不可以遗忘。
”风吹皱了一池的春水。
雨静之后,一切都变了,废墟中传来历史的声音,一遍又一遍:“不要遗忘……直到永远。
”原来,历史不曾离开过我们,只不过是我们遗忘了它。
让我们一起去倾听历史遗留下来的心声……。
身边的历史高一杨梓辰每个人的身边都存在着许多历史,或大或小,但都难以忘却。
我身边的历史源于我的爷爷,我从他那儿得知到的故事,是我感触颇深。
我的爷爷和奶奶都是是地主的儿女,而爷爷却没因此获得更多良好的教育,直到现在也不会说普通话,字也不认识几个。
奶奶呢,据说当初斗地主时,因为家庭为了留住后代,她和兄妹们都被抱给了帮忙种地的农民家里。
奶奶本姓倪,因为抱给了一户杨姓人家,就随姓杨,关于奶奶家的故事,她不愿意告诉我,我自然也就不敢追问。
爷爷姓袁,祖上是在江西、河南一带,是清嘉庆年间袁家的某位祖先考中了举人到丽江华坪做官,才来到了云南。
到天平天国运动时,因为国家动乱,袁家的另外三个家族也因避难来到了华坪,听爷爷说他家过来时拉了四车的黄金,可以说是非常“阔”了。
虽说祖上是地主,但据爷爷说,他们袁家从不迫害农民,都是以公道的价格买了农民的地,请农民来地里干活,平时也经商来赚取钱财,才在当地有了不小的名望。
正当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时,我家族的一场灾难来临了。
红军的队伍来到了华坪,所有富裕人家都没能幸免,袁家也不例外。
当袁家人都被赶出家门时爷爷才6岁,只剩下爷爷的几个哥哥带着他生存,其它几户袁家人至今没有下落。
但爷爷并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总是刻苦能干,因为知道自己是被哥哥们收养的,所以爷爷每次干活时都比别人更多了一份猛劲。
别人砍一担柴,爷爷就砍两担,不到天黑不回家。
哥哥们也很关心爷爷,有吃的都先拿给他。
他长大后,他踏踏实实的性格,也被奶奶的养父所看中,不久,爷爷和奶奶纠结为了夫妻,就有了以后的故事。
而我爷爷因为不想给哥哥们造成负担,做了上门女婿,所以我才会姓杨。
奶奶的养父去世后并没有给奶奶和爷爷留下多少遗产,有的就是那屋后的一片土地。
爷爷也不会什么技能,自然而然地下地成了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甚至有时连过年都扛着甘蔗去街上卖,维持生计。
爷爷奶奶有两个孩子,爸爸和姑姑,家里还有祖母,所以生活难免会有些艰苦,但他不怕苦,硬是用自己那黑黝黝的手,撑起了一片天。
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作文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是文明的积淀,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
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无论是古迹、文物、民俗,还是传统习俗、口耳相传的历史故事等等。
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东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既是一种文化传承,也是一种精神寄托。
一、古迹古迹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重要标志,它们见证了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比如中国的长城、故宫、颐和园等古建筑,它们不仅有着雄伟壮观的外观,更重要的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一座座古老的城堡、寺庙、园林,都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了解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二、文物文物是历史留下来的珍贵遗产,它们以其独特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卫城、中国的兵马俑等等,这些文物都是古代文明的杰作,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瑰宝。
在我们身边,也有一些历史文物,比如古代青铜器、陶瓷器、书画作品等等,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的勤劳和智慧,也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忆。
三、民俗民俗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习俗和风俗文化,它们承载着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比如中国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它们不仅是古代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表现,更是凝结着古代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
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古老的民俗,比如传统的婚嫁习俗、宗教信仰、民间故事等等,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力量,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四、历史故事历史故事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它们以文字、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千百年,成为了人们心中永远的记忆。
比如中国的三国故事、水浒传、西游记等经典名著,它们不仅是文学巨作,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动人的历史故事,比如英雄传奇、古代战争、帝王传奇等等,它们让我们感悟到了历史的波澜壮阔,也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思考和启示。
综上所述,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它们以各种形式和方式,展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
中华民族历史观作文篇一《历史就在身边中华民族的历史可老长老长了,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文字,而是像一幅幅鲜活的画儿。
就说我上次去北京的经历吧。
我下了火车,直奔故宫。
那故宫啊,可真叫个大。
我站在午门门口,就觉得自己像个小蚂蚁。
我当时就想啊,古代皇帝可真够摆谱儿的,弄这么大个宫殿住着。
进了故宫,我一边走一边看那些宫殿建筑,那红墙黄瓦特别扎眼。
我走到太和殿前,那广场大得能停下好多辆汽车。
我就瞅着那太和殿,想象着以前皇帝坐在龙椅上,大臣们在下面跪着,肯定特别严肃。
我还看到了那些台阶上的雕刻,超级精致,一个个小神兽栩栩如生。
我就想,这故宫见证了多少王朝的兴衰啊。
从明朝开始建立,一群能工巧匠日夜忙碌,不知道费了多少心血才建成。
这中间经历了多少皇帝的更替,发生了无数的故事。
清朝的时候这里也是权力的中心,那时候的大臣们上朝的时候估计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说错话丢了脑袋。
后来溥仪被赶出去,故宫的性质就开始发生变化了。
现在啊,这里成了老百姓向往的历史文化景点,世界各地的游客都来这感受中国古代宫廷的魅力。
这就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一部分啊,它就这么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不是书本上的几个文字,而是可以触摸,可以感受的存在。
咱平常生活里这种能感受到历史的事儿可不少,只要用心去找,历史就在身边。
篇二《历史在胡同深处》中华民族的历史可不光是在那些大宫殿大庙宇里,胡同里的历史也是别有滋味儿。
有一回我有幸去了北京的胡同。
刚进去的时候,就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不一样的小世界。
那胡同里都是一间间的小四合院,门有大有小。
我进了一家四合院,房东大爷特别热心。
他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跟我唠嗑。
他说他们家这个四合院可有年头了,说从他爷爷那辈儿就住在这儿。
他开始给我讲这胡同的故事,说以前这胡同里的人家啊,晚上睡觉都不怎么关门,邻里关系可好着呢。
哪家要是做点好吃的,比如说蒸个包子啥的,还会给邻居送点过去。
他回忆起以前胡同里还有挑着担子卖糖人儿的,小孩子们一听见那独特的叫卖声,就跑出去围着看。
历史伴我少年行作文
《历史伴我少年行》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历史就像一个装满了好多好多故事的大宝藏,一直陪伴着我长大。
我第一次对历史感兴趣,是因为看到了电视里放的秦始皇的故事。
他统一了六国,好厉害呀!那时候我就在想,以前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呢?
后来,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上下五千年》,我就像找到了宝贝一样,天天翻着看。
我知道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真的好有责任心。
还有诸葛亮,聪明得不得了,用好多巧妙的计谋打了胜仗。
历史里的故事让我明白了好多道理。
比如廉颇负荆请罪,让我知道了做错事要勇敢承认错误。
历史就像一个好朋友,带着我穿越时空,看到了过去的世界。
我要继续和它一起走下去,发现更多有趣的事情。
《历史伴我少年行》
亲爱的小伙伴们,我要跟你们说一说历史这个好朋友。
我喜欢历史,是从爷爷给我讲的岳飞的故事开始的。
岳飞呀,是个大英雄,他带着士兵们打坏人,保卫国家。
爷爷讲得可精彩啦,我听得入了迷。
在学校里,老师也会给我们讲历史故事。
有一次讲了郑和下西洋,那么大的船队,去了好多好多地方,真让人惊讶!
我还去了博物馆,看到了古代的东西,像漂亮的瓷器、古老的铜钱。
我好像能感觉到很久以前的人们是怎么用这些东西生活的。
历史让我知道,我们的国家有着很悠久很厉害的过去。
我要好好学习,把这些历史记在心里,以后讲给更多的人听。
身边的历史500字身边的历史,就是指我们身处的地方所拥有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
我所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小镇,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
据历史学家研究,这个小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
那个时候,这里是一个重要的商贸集散地,吸引了许多商人和旅行者。
因为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成为了南北贸易的重要枢纽。
在这个时期,许多商人在这里建立起了自己的家族和商业王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小镇逐渐发展壮大。
在明清时期,这里的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了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许多农民和手工工人在这里生活和工作。
他们勤劳朴实,为这个小镇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这个小镇的历史并不仅仅是繁荣与兴盛。
在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成为了中国军队的后方基地。
许多抗日战士在这里组建和训练部队,为保卫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
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胜利,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除此之外,这个小镇还有着许多历史文化遗迹。
比如,有一座古老的寺庙,据说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这座寺庙是当地人信仰和礼拜的地方,也是他们心灵的寄托。
另外,还有一座古老的城墙,曾经用来抵御外敌的入侵。
虽然现在已经残破不堪,但它仍然是这个小镇历史的见证。
身边的历史不仅仅是一段过去的故事,更是我们自身的根基和记忆。
通过了解和研究身边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份和责任。
同时,这也是我们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身边的历史是一本厚重的书,需要我们去细细品味和阅读。
只有通过了解和学习,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身边的历史。
让我们一起走近身边的历史,感受那些曾经的辉煌和悲壮,为我们的未来添上一抹独特的色彩。
历史就在我们身边第12课了解身边的“历史”案例评析:武进教育局教研室贲新文一、学情分析我校位于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春秋淹城遗址旁。
淹城历史悠久,文物珍贵,传说丰富,前景灿烂,为我校得天独厚的历史学习资源。
学生大多为淹城子民,对淹城有很深感情,展开活动有优越的条件和现实意义。
二、活动目标设计1、学习和运用收集材料、调查研究等方法,了解具有本地区特色的身边的“历史”。
2、培养探究式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3、培养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
4、通过了解身边的历史,切身感受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激励学生察往知来,与时俱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活动准备1、从周围现实生活经常接触的事物选定主题。
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确定一个主题,大家分工合作,查找资料,寻找实物。
另外,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单独展开调查研究,寻找自己身边的“历史”。
2、整理有关资料,按历史的时序编制成相应的“历史”展示品。
展示品最好是实物配以文字说明,也可以用音像形式。
参考选题1、我国货币的演变收集贝壳、圆形方孔钱、铜板、银币、各种版本的人民币。
2、购物票证的兴衰收集粮票、布票、猪肉票、鱼票、蔬菜票等,了解我国购物票证的兴衰,感受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的成果,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3、我国计算工具的演变收集小竹棍、石子、算盘、计算器等。
4、照明手段的变迁收集蜡烛、油盏头、煤油灯、手电筒等。
5、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6、生活燃料的变化7、老照片8、调查某一街道或地方的变迁。
9、再现古淹城四、活动设计、过程及说明以《再现古淹城》为例。
㈠、走一走,看一看,穿越时空访淹城历史课搞系列活动,没有学校领导的支持和班主任的支持是难以实施的。
我借一(3)中队要开展少先队观摩活动之机,找到了一(3)班的班主任,提出帮她搞一个《再现古淹城》活动的设想,班主任很高兴,校领导也很支持,要求是“要搞出点名堂来”。
我校的学生多数是淹城子孙,对淹城历史早有耳闻,但耳闻不如一见。
记录身边的历史范文在这个世界上,身边的一切都是历史的一部分。
从我们生活的地方到周围的人,都可以为历史添加重要的组成部分。
过去的事件和发展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身边的历史事件和故事,它们塑造了我们的现在和未来。
首先,让我们从身边的地方开始。
我居住在一座小城镇中,它有着悠久的历史。
这座城市以其美丽的建筑和传统的文化而闻名。
然而,这个城镇曾经是一个贫瘠的荒地,被一片茂密的森林所覆盖。
在几百年前,这片土地上的居民开始清理森林并种植农作物。
他们努力克服自然环境的艰难条件,最终建立了一个繁荣的城市。
我们现在看到的街道、房屋和公共广场都是历史的见证,它们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和演变。
不仅仅是地方的历史,身边的人也是重要的历史见证。
我曾经有幸认识一位年长的邻居,他亲口向我讲述了他经历的一些历史事件。
他在二战期间是一名士兵,亲眼目睹了战争的破坏和残酷。
他告诉我关于战场上的生活和他与战友之间的友谊。
他还谈到了战后的重建和经济崛起,他亲眼见证了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这个故事让我意识到,历史不仅仅存在于教科书中,它也存在于身边的人的记忆和经历中。
此外,身边的历史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
家庭传统和习惯是个人历史的一部分。
我的家人有一个独特的传统,每年圣诞节我们都会聚在一起,亲手制作美食并分享快乐的时刻。
这个传统始于几代人前,是我们家族的一种纽带和团结力量。
这个传统承载了许多回忆,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每年都期待这个特别的时刻。
它不仅仅是我们的个人历史,也是我们家族的一部分。
另外一个有趣的身边历史是与技术的发展有关的。
我是一个科技爱好者,对技术的发展非常感兴趣。
我还记得当我第一次接触到电脑时的激动和好奇心。
那时的电脑非常笨重,功能有限。
但是现在,电脑的发展已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高效。
我亲眼见证了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这些改变了我们与世界沟通的方式。
这是一种最近的历史,但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题留下的痕迹,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身边的历史遗迹吧。
你们有没有留意过,其实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到处都可以找到历史留下的痕迹呢?这些痕迹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时光胶囊,讲述着这座城市的过去。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吧!首先,让我们从学校里开始。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操场旁边的那棵大树?据说,这棵树已经有上百年的树龄了!它见证了学校从小学堂发展到现在的模样。
想象一下,在很久很久以前,也有像你们一样的小朋友在这片树荫下嬉戏、读书呢!这棵树就像是一个活生生的历史见证者。
再看看街道上那些老房子吧。
虽然它们已经有些年头了,但它们的门窗、雕花以及建筑风格,都保留着过去的记忆。
有些房子的门楣上还刻着"恭喜发财"这样的古语呢!我们可以想象,在很久以前,这些房子曾经是熙熙攘攘的商铺或者人家,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兴衰沉浮。
你们知道吗?就连公园里的一些石碑、雕塑,也可能承载着历史的故事。
比如公园中央的那尊古代将军的雕像,它就是为了纪念这位曾经英勇保卫城池的将军而建立的。
再看看公园里的石牌坊,上面镌刻着精美的花纹和对联,这就是祖先们留下的艺术瑰宝啦。
除此之外,博物馆里也珍藏着许多文物古迹。
比如说陶器、青铜器还有各种各样的玉器,都记载着古人的智慧和技艺。
有些博物馆还会展示一些老照片、手稿等等,给我们一个窥视过去生活的机会。
这些文物就像一本本活着的历史书,等着我们去翻阅和了解。
最后,就连我们吃的食物,也能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哦。
比如著名的本帮菜,就是根据古人的烹饪习惯发展而来的;而那些特色的点心糕点,更是源于很久很久以前人们的手艺。
吃一口美食,就仿佛穿越时光,品尝历史的滋味。
看啦,原来历史的痕迹无处不在呢!它们就像一本厚厚的书,每一处遗迹都是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我们要好好珍惜这些历史遗产,因为它们不仅见证了城市的变迁,更将我们与祖先们的智慧和传统连接在了一起。
龙源期刊网 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作者:王黎冰来源:《作文周刊(中考版)》2008年第26期易中天先生在央视“百家讲坛”中讲汉朝和三国的事儿,乍听起来像个说书的。
他说,袁术弄了个假玉玺,胆子就大起来了——“耗子腰里别杆枪,起了打猫的心。
”听听这些妙论,真令人开心。
我们之前被初中的历史课本弄倒了胃口,几本厚厚的历史教材,陈胜吴广、汉武大帝、李自成……所有的人物都只是一个纯粹的名字,没有性格,没有生机,也没有趣味。
教科书上的每一句话都能幻化出无数个填空、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题,你只有不停地背……我们完全没有办法对这样的历史产生兴趣。
幸而出现了黄仁宇、吴思、易中天等人,从另一些角度为我们讲解了历史——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曲折有趣、生机勃勃,你可以从天下大势和人物性格推测、论证每个历史事件的细节,那些机缘巧合的故事,比生动的电视剧还要引人入胜。
也许,这才是历史的真正面目。
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讲完汉朝以后,又出版了一本《帝国的惆怅》,书中重点讨论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与人性。
这里面的史料很鲜活,主要从关键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入手,分析当时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性格爱好、家庭环境、政治主张、人际关系等,个个仿佛都是活生生的。
他们对时代和局势,甚至对整个历史进程的影响,也随之变得通俗易懂。
我以为,易先生注意的是“普及”,史料全被“翻译”成了白话文,看起来也像在看小说。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以“普及”为目的讲述历史是一种形而下的选择,因为“普及”将会使历史显得浅显,失去学术自身的品质。
然而我觉得恰恰相反,针对现阶段的现实状况,“普及”是一种对路的选择,将会提高大众对历史的关注度,吸引更多的人对历史进行思考,并表达他们的看法——这样的历史研究将更加多元化,研究思路将更加开阔,更有意义。
其实,历史从未走远,历史活生生地在我们身边,从央视“百家讲坛”的高收视率即可看出大众对历史知识的大量需求。
重要的是,我们以什么方式来讲述历史,接纳历史。
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留下来的名胜古迹作文“哎呀,周末咱们去哪儿玩呀?”我问爸爸妈妈。
“嗯,要不我们去附近的那个古迹看看吧。
”爸爸提议道。
“好呀好呀!”我兴奋地拍手。
于是,那个周末,我们一家三口来到了那处名胜古迹。
哇,一走进这里,我就感觉仿佛穿越了时空一般。
古老的建筑矗立在那里,带着岁月的痕迹,就好像一位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默默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好奇地这里摸摸,那里看看,“爸爸妈妈,你们快来看呀,这石头好特别呀!”
“哈哈,宝贝,这可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呢。
”妈妈笑着说。
爸爸接着说:“是呀,这些名胜古迹都是我们的先辈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呢。
”
我一边走一边想,这些古迹以前都发生过什么呢?它们见证了多少人的故事呀?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个庭院里,里面有一棵参天大树,那粗壮的树干得好几个人才能合抱过来。
我仰着头看着,“哇,这棵树好高好大呀,它一定在这里生活了好久好久吧!”
“对呀,它说不定比我们的爷爷奶奶年纪都大呢。
”爸爸笑着说。
我们在古迹里逛了好久,每一处都让我着迷。
那些精美的雕刻,那些古老的布局,都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魅力。
当我们要离开的时候,我忍不住回头看了又看,心里暗暗想:我们身边有这么多历史留下来的名胜古迹,它们就像宝藏一样,等着我们去发现,去了解。
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它们呀,让它们能一直存在下去,让更多的人看到它们的美丽和价值。
这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吗?。
我身边的历史征文我身边的历史征文(精选24篇)我身边的历史征文篇1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和平的,可谁又想到几十年前的抗日战争呢?我们正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才让日本看上了我们国家,看上了一个能源富足的但科技落后的一块“大肥肉”。
让日本的侵略计划才得以实现。
日本先是击败水上舰队——北洋水师,并要求清政府赔偿巨额军费。
要是现在,我们一定要遏制,一定要反抗,一定要打击!可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没有反抗,只是懦弱的与日本政府进行谈判,签署了近代中国历史上最不平等的《马关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为侵略战争埋下了伏笔。
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爆发后,日本军在中国发下了滔天罪行,如:“731活体实验”“三光政策”“南京大屠杀”等惨无人道的罪恶行径。
令许多人震惊的是,在南京大屠杀中,有许多未投降的国军也被日本人用机枪活活打死。
整整30万人啊!几十万鲜活的生命啊!就在日本人的弹指一挥间消失了,一起与昔日并肩作战的兄弟们消失了,几十万手无寸铁的老百姓瞬间倒下了我们中国抗日了八年,也被侵略了八年,这八年我们国家受尽了耻辱。
这也说明科技落后就要挨打挨揍的道理。
我们的先辈用一腔斗志昂扬的热血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去堵日本人的枪口,赤手空拳地跟日本人去斗,是先辈们为我们创造了这美好的生活。
如今,我们的科技飞速发展,但是我们几十年前的耻辱是忘不掉的,唯独让我们的科技发展的更强大,武器更先进,才能洗刷耻辱保卫我们的国家,以此报效我们的祖国,让我们每个人都对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身边的历史征文篇2暑假期间,妈妈陪着我去钟楼社区参加了一项活动:参观日军细菌战展览馆。
一路上,我和其它小伙伴都非常的激动。
当我们走进日军细菌弹投放遗址时,我的心情一下子沉重了许多,看到了一幅幅悲惨的画面:废墟旁的一堵破墙坑坑洼洼的,那是被日本兵空投炸弹炸毁的。
还有被细菌感染的杨春莲老奶奶,她那一只烂的不成样子的腿,血肉模糊伤口坑坑洼洼的,夏天烂脚的水,皮屑都会掉在地上或床上,所以每个夜晚他们都是在煎熬中度过。
关于历史在我身边的作文关于历史在我身边的作文本文简介:历史在我身边作者:刘浩权中华上下五千年光阴,无论是令人唏嘘的感情,还是狼烟滚滚的战场,亦或是豪迈自在的古名人……都已被记载在史书之上,铭刻在我的心中,在我身边。
手夹一本《大中国史》,走进博物馆,细细观看那一件件文物,像身临其境般,穿越时空,走进历史,品味那一段段不同的时光。
时光倒流,地点变换。
转瞬之关于历史在我身边的作文本文内容:历史在我身边作者:刘浩权中华上下五千年光阴,无论是令人唏嘘的感情,还是狼烟滚滚的战场,亦或是豪迈自在的古名人……都已被记载在史书之上,铭刻在我的心中,在我身边。
手夹一本《大中国史》,走进博物馆,细细观看那一件件文物,像身临其境般,穿越时空,走进历史,品味那一段段不同的时光。
时光倒流,地点变换。
转瞬之间,来到那月光洒照之下的戈壁,见那西域之中,有一位带着面具的男子,正骑着战马,在战场之中厮杀,身边是“塞上燕脂凝夜紫”的惨状,看到此处,男子摘下了面具,露出一张俊美的脸庞,他就是兰陵王——高长恭。
鸣金收兵,他又一次大获全胜,但他一样还是愁眉不展:为他的国家命运而担忧,谁知道,在这时光之中,国家未来会如何呢?如今,在眼前的,是当时士兵们的盔甲。
这一段历史,是硝烟弥漫、血光四散的。
让时间又随意变换几百年,来到那江涛滚滚的泊罗江之畔,只见一人正准备纵身跳江,加上他眼中悲伤的光彩,没错,他,就是屈原。
国家已灭,一心热血的他无处投身,只好写下绝命诗,在生前留下《离骚》,发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感叹的屈大诗人,也逃不过国破人亡。
后来百姓自发找他,他也早已——尸骨无存了。
现在,在手边的,是当时屈原的文物,这一段历史,是悲伤但又不失壮烈忠诚的。
最后,穿越到了宋代,金兵入关,肆意烧杀抢掠。
这时,一位将军挺身而出。
岳飞大将军出征,率领着英勇无畏的岳家军,一路披荆斩棘、势如破竹。
这时,岳飞认为收复河山已胜利在望,说出了“笑饮匈奴血”这样的豪言壮志。
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作文英文回答:As I look around, I see many historical remnants that have been left behind. These remnants serve as a reminder of the past and provide us with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history of our surroundings. For instance, in my neighborhood, there is an old abandoned factory that used to be a hub of industrial activity. Its dilapidated walls and broken windows tell a story of a bygone era. It reminds me of the booming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he impact it had on the local community.Another example of a historical remnant in my area is a centuries-old church. Its majestic architecture andintricate stained glass windows speak of a time when religion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people's lives. This church stands as a symbol of faith and spirituality, and it continues to attract visitors who are interested in exploring it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In addition to these physical remnants, there are also intangible ones that have been passed down through generations. Oral traditions, folktales, and cultural practices are all part of our historical heritage. These intangible remnants provide us with a deeper understandingof our roots and help us connect with our ancestors. For instance, in my community, there is a traditional dancethat has been performed for centuries during special occasions. This dance represents our cultural identity and serves as a way to preserve our traditions.中文回答:回顾身边的环境,我看到了许多历史的遗留物。
标题:我身边的历史故事在我生活的这个世界里,历史的烙印深深刻画在每一个角落。
从我记事起,我就生活在这片充满历史气息的土地上,聆听着过去的故事,感受着历史的韵味。
今天,我想分享一些发生在我身边的历史故事,这些故事或许微不足道,但它们却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我理解历史的一种方式。
我家住在一座小城市,这里有一座古老的钟楼,每当我抬头看向钟楼,我总能看到时间的痕迹。
这座钟楼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见证了这座城市几百年的历史。
钟楼的每一面砖墙都充满了历史的记忆,每一次钟声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在城市的另一边,有一座古老的庙宇,叫做“明月寺”。
据说这座寺庙建于明朝,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每当我路过这座寺庙,我总能看到络绎不绝的游客和信徒,他们来这里感受历史的厚重,寻找内心的宁静。
在我上学的路上,有一座古老的桥叫做“太平桥”。
据说这座桥是清朝时期修建的,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每次经过这座桥,我都能感受到那种古老的气息,仿佛能看到历史的影子在桥上来来往往。
我的祖辈们也是历史的一部分。
他们经常给我讲述一些家族的故事,比如祖辈们如何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如何经历战争和动荡。
这些故事让我明白到,历史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更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我身边的历史故事还有很多,它们或许看似微不足道,但它们却是我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
这些故事让我明白到,历史并不只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而是与我们现在的生命息息相关。
它们塑造了我们的文化,影响了我们的思想,也让我们更加珍视现在的生活。
通过这些故事,我学会了尊重历史,理解历史的重要性。
历史是我们过去的记忆,也是我们未来的指南。
只有通过了解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现在的生活,更好地规划未来的方向。
这些故事也让我更加热爱这片土地。
我知道,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我经历什么,我都可以从这些故事中找到自己的根。
因为这些故事让我明白,我们都是历史的一部分,我们都在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最后,我想说的是,历史并不只是关于过去的记忆,而是关于我们的记忆。
身边的历史,时代的变迁作文素材
今天和爸爸去逛街,无意间路过一条老街。
老街的房子很特别,窗户又小又高,墙壁上还贴着各种各样的广告,让人感觉充满了古老的记忆。
爸爸说,这里以前都是小商店,卖各种各样的东西,但人们不太喜欢来这里买东西。
我问爸爸:“以前的人是怎么生活的?”
爸爸微眯着眼睛,仿佛在回忆着什么,“以前的人还没有现在这么多方便,还没有手机,没有电脑,自然也就没有现在这么多好吃的。
不过,他们住得离大自然很近,可以静静地听着小鸟唱歌,闻着花香,也有很多朋友一起玩游戏。
”
然后爸爸带我去了一个博物馆。
里面有很多以前的文物,我看到了一辆古老的自行车,爸爸说,他小时候就是骑着它去读大学的。
自行车看起来很旧,我无法想象爸爸是怎么骑着它去读大学的,一定很辛苦吧。
博物馆里还有一些老照片。
照片上的人穿着奇怪的衣服,看起来很严肃。
爸爸说,这是他爷爷奶奶的结婚照,他们平时穿的衣服都是那个年代的流行款式。
我想,时间真是奇妙,它会让一切慢慢地改变,把老旧的东西变成历史,然后又会出现新的东西。
我感觉自己好像看见了一个流动的世界,它一直在不断地变化。
我开始想象,等到我老了,现在的手机、电脑,会不会也像老自行车和老照片一样,变成历史呢?未来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好期待啊!。
历史在身边我们生活在延续不断的历史中,历史牵缠着我们的一切,如影随形,无处不在。
蓦然观望,其实历史离我们不遥远,它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哪怕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句方言问候,一道饭桌上的特色小食,一种过节的习俗……点点滴滴,都是历史的足迹。
作为一个到那都能碰到老乡的潮汕人,我们的潮汕食物即使在外地也是脍炙人口,有,牛肉丸,菜头粿,韭菜粿,绿豆糕,蚝仔烙,乒乓粿,猪脚圈等等,素有“美食之乡”的称号,而潮汕功夫茶在中国茶艺之林更是一枝秀出。
潮州工夫茶,亦称潮汕工夫茶,起源于宋代的茶俗,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既是一种茶艺,也是一种民俗,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
好客的潮汕人在饭后之余,有客来访之余,总喜欢搬来功夫茶具喝上几轮芳香四溢的茶。
工夫茶是潮汕一带品茶的一种风尚,以其独特、精细而闻名。
所谓工夫茶,是指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而且操作时必须很“工夫”。
潮汕工夫茶在全国可谓最精致、最考究、最著名的茶道,是茶文化的高峰。
工夫茶很讲究选茶、用水、茶具、冲法和品味。
茶叶要形、味、色俱佳;烹茶用水要求洁净、甘醇,以山泉为上,江水为中,井水为下;盛茶器皿以江苏宜兴的朱砂泥制品为佳;瓷杯要选用细白透亮的精美小杯;品茶则讲究色、香、味外,还讲究喉底韵味。
而饮茶程式、礼仪更是繁复,比如茶冲出来后,一般是冲茶者自己不先喝,请客人或在座的其他人喝,且一般是顺手势先拿旁边的一盅,最后的人才拿中间一盅,还有如果喝茶的过程,来了尊贵的客人,就得撤换茶叶重新冲茶。
在喝茶的过程中,我最喜欢品茶的过程。
茶的颜色是澄黄澄黄般的,那么吸引人;而茶的香,是一种淡淡的花的清香;茶的味是最令人回味的,刚入口是有一丝苦涩,但接着而来的是淡淡的清香,待到茶已流入喉咙,是一丝余下的甘香,这就是所谓的喉底韵味,整个过程令人回味无穷。
而在品茶中也能悟到人生哲理,人生如茶,开始虽苦涩令人难以下咽,但越喝越感觉有一股清香,越喝越沁人心脾;是呀,只要熬过了苦难,我们就能拥有余下的“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