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球仪上看世界(上课)
- 格式:ppt
- 大小:4.27 MB
- 文档页数:54
“从地球仪上看世界”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2.恰当地运用表示地理方位和位置的术语。
二、教材分析“从地球仪上看世界”是七年级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的综合探究课。
本单元把人们生活的区域扩展到整个世界,展示世界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而地球仪是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所以认识和了解地球仪是认识世界、认识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探究活动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观察地球仪”重在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认识地球仪,进而认识地球;把学生头脑中平面的地图印象转化为立体的空间印象。
第二部分“使用地球仪”重在让学生根据前面的观察和分析,学会运用地球仪上的经纬网来确定地理事物的位置,来分析它们的地理环境特征。
三、学情分析在七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课中,涉及到了地图三要素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从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地图上的经纬网可以用来确定方向。
而在第一单元的综合探究课——从地图上获取的信息中,学生通过观察各种类型的地图,对经线、纬线的特点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初一同学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够,光从地图上观察抽象的经线、纬线还是难以理解。
所以在这节探究课中,就需要充分利用地球仪这个直观的教具,让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小组的讨论来对地球仪和地球仪上经线、纬线进行深入地探究。
四、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了解其基本构造,掌握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2.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半球的划分;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东西半球的划分;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
六、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
向学生展示两张赫晓光创新绘制的北半球版世界地图和南半球版世界地图,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地图。
提问:与传统地图相比,创新地图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南极洲、北冰洋完整地呈现出来了、澳大利亚大陆有明显地变形……教师归纳总结:这是因为地球表面为不可展开的曲面,当人们把曲面上的地理要素转绘到平面上的时候,虽然人们已经用地图投影的方法,让失真的程度减少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