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儿的补液原则课件PPT

  • 格式:ppt
  • 大小:573.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液或生理盐水)以扩充血容量。一般按20ml/kg,总 量不超过300ml,于30-60min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入。 (4)日常维持量为5-6ml(kg.h)。 (5)新生儿补液最好使用输液泵24h均匀输入。
小儿补液注意事项
• (1)护士应该掌握患儿病情,根据患儿的年龄、脱水程
度合理调节补液滴速。补液注意观察患儿尿量,如每小 时尿量达到下表参考值,说明补液是恰当的,如低于表 中参考值,应加快速速度,如尿量过多,则应减慢输液 速度。
• 发育异常:
分析诊断
• 重点:定位诊断,是神经系统疾病
诊断的核心和基础,是神经系统疾 病诊断中最具有特色之处。
• 神经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表现:
感觉障碍,运动障碍。
• 临床诊断多从此二大障碍入手分析
诊断。
神经系统疾病的分布
(1)局限性病变:如面神经麻痹。 (2)多灶性病变:MS、多发性脑梗。 (3)弥漫性病变:如播散性脑脊髓炎
• 刺激症状:如癫痫、灼性神经痛等。 • 断联休克症状:指中枢神经系统局
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引起在功 能上与受损部位有密切联系的远隔 部位神经功能短时丧失。如脑休克、 脊髓休克等。
定位诊断
• 中枢性:
–脑部:脑实质(皮质、脑干、小 脑),脑膜。
–脊髓:上界和下界,髓内或髓外, 硬膜内或硬膜外。
定位诊断
和多发性硬化。代谢性脑病、GBS 等。 (4)系统性病变:运动神经元疾病、 亚急性联合变性、遗传性共济失调 等。
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
• 缺损症状:如感觉丧失、肌肉瘫痪
等。
• 释放症状:如锥体束损害后瘫痪时
肢体的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 巴彬斯基征阳性;基底节病变所产 生的手足徐动症等。
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
周发展至高峰。少数暴发性起病,数小 时至1天达高峰。伴有感染症状。
• 脱髓鞘性: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缓解-
复发。
分析诊断
• 变性:隐袭起病,缓慢进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主要侵
犯某一系统,如ALS、AD、PD等。
• 外伤性:明确外伤史。 • 肿瘤性: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 • 遗传性:儿童或青春期起病,部分成年
期发病。
补液速度
(1)补液遵循以下原则: 1)一个计划:一个24小时计划。 2)两个步骤:补充累计损失量、维持补液。 3)三个确定:定性、定量、定步骤和速度。 4)四句话: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随时补 钾,随时调整。
(2)累计损失量应为8-12h内补充足8-10ml(kg.h)。 (3)伴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首先快速输入等渗含钠液
• (2)观察患儿心肺情况,如发现患儿心率加快、 呼吸急促、咳嗽、肺部有湿罗音,应立即停止输 液或减慢输液速度。
• (3)观察患儿有无寒战、发热等输液反应,发现 输液反应后应立即停止输液,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 (4)观察患儿中心静脉压和心电图的变化。
• (5)使用输液泵的患儿要保持静脉通路通畅,及 时处理仪器报警,保证补液按计划进行。
• 周围性:
–颅神经:核性、核上性、核间性、 核下性。
–周围神经:根性、丛性、神经干、 末梢性。
– 肌肉:肌肉本身、神经肌肉接头
常见症状和表现
• 肌肉病变:肌无力、肌萎缩、肌痛、假
性肥大、肌强直等,无感觉障碍。
• 周围神经病变: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
障碍,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瘫。
• 脊髓病变:截瘫或四肢瘫,传导束性感
小儿的补液原则
临床 常见张力液的配置
补液方法
• 小儿外科的补液通常由累计损失量、额外丧失量、生理
需要量组成。
• 1.累计损失量 累计损失量指原有脱水和电解质丢失程度。 根据脱水程度及性质补充。轻度脱水为30-50ml/kg;中度 脱水为50-100ml/kg;重度脱水为100-150ml/kg。通常对 低渗性脱水不2/3张含钠液;℃等渗性脱水不1/2张含钠液; 高渗性脱水不1/3-1/5张含钠液,如临床上判断脱水的性质 有困难,可先按等渗性脱水处理。
• (6)补液期间应检测患儿生化指标的变化,遵医 嘱抽取血液标本。
神经系统疾病的 分析诊断
神经病学的特点
神经病学的特点:
• 疾病的复杂性 • 症状的多样性 • 诊断的依赖性 • 工作的风险性 • 疾病的难治性
神经病学的重要性:社会老年化、诊断手 断的提高、治疗方法的进步
分析诊断
• 定向诊断:确定是否为神经系统疾病,有
1、尽量用一个病灶来解释患者的全 部临床表现。
2、首发症状往往是病变的始发部位。 3、并非临床上所有的体征均有相应
的病灶存在(颅高压时的外展神经 麻痹),头颅MRI有明确的病灶但 病人却无相应的症状和体征(无症 状性脑梗塞)。
觉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
• 脑干病变:同侧颅神经症状,对侧肢体
障碍(交叉性运动-感觉障碍)。
常见症状和表现
• 小脑: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构音
障碍和肌张力减低。
• 大脑半球:刺激性病灶可出现癫痫,
破坏性病灶出现瘫痪。
• 基底节区:表现为肌张力的改变
(增高或减低),运动异常(增多 或减少),震颤。
注意事项
• 2.额外丧失量 额外丧失量指补液开始后继续损失的液体 量,如胃肠减压引流液。通常补1/3-1/2张含钠液。发热、 大量出汗和气管切开的患儿,一般体温升高1℃,从皮肤中 丧失的低渗液体为3-5ml/kg。各种体液丢失的性质见下表
各种体液损失成分表
3.小儿水分的生理需要量的计算
• 例: • 新生儿体重4kg,生理需要量应为: • 4kg×100ml/(kg.d) =400ml
• 婴儿体重12kg,生理需要量应为:
• 10kg×100ml/(kg.d)(第一个10kg)+2kg (第二个10kg) ×50ml/(kg.d)=1100ml
• 儿童体重26kg,生理需要量应为: • 10kg×100ml/(kg.d)(第一个10kg)+10kg
×50ml/(kg.d) (第二个10kg) )+6kg ×20ml/(kg.d) (第三个10kg)=1620ml
无神经系统的定位体征。
• 定位诊断:病变部位何在,即解剖诊断。
是从神经系统损害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结合神经解剖、推断其受损的部位。
• 定性诊断:决定病变的性质和病因,即病
因诊断。(血管性、感染性、脱髓鞘性、 变性、外伤性、遗传性、占位性、发育异 常等)
分析诊断
• 血管性:急性起病,速达高峰。 • 感染性: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数日至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