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儿的补液原则课件PPT
- 格式:ppt
- 大小:573.00 KB
- 文档页数:7
儿科补液三部曲之一ﻫ小儿补液是儿科医生的基本功,尤其是基层医院,腹泻的小儿特别多,更是要熟练掌握.补液问题一直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特别是经验不足的临床医生。
这里,我根据现有的补液资料,及其自己的理解,总结如下:补液三部曲。
ﻫ一、首先,我们必须先判断孩子的病情到底如何,属于哪种脱水程度,以知道我们下一步的补液计划.ﻫ1、程度性脱水判断:ﻫ轻度脱水: 由于身体内水分减少,患儿会稍感到口渴,有尿排出,检查见患儿一般情况良好,两眼窝稍有陷,捏起腹部或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尚快。
(轻度脱水最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有尿排出,一般情况可,哭时有泪)中度脱水: 患儿的出烦躁,易激惹;口渴想喝水,婴儿四处找奶头,如果得到奶瓶,会拼命吸吮;医学教育网原创啼哭时泪少,尿量及次数也减少;检查见患儿两眼窝下陷,口舌干燥,捏起腹壁及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慢.(中度脱水主要的判断标准:开始烦躁,易激惹,哭时泪少,眼窝下陷)ﻫﻫ重度脱水:患儿现为精神极度萎缩、昏睡,甚至昏迷;口喝非常严重,啼哭时无泪流出,尿量及尿次数明显数少。
检查见患儿两眼窝明显下陷,口舌非常干燥;捏起腹壁及大腿内侧皮肤后回缩很慢。
(重度脱水判断标准:精神萎靡,甚至昏睡。
皮肤相当的干燥,甚至出现了花纹,哭时无泪,无尿排出。
)ﻫ2、渗透性的判断:ﻫ低渗:血清钠〈130mmol/L;(初期并未有口渴症状,但是极易发生脑水肿)ﻫ等渗:血清钠130-150mmol/L;高渗:血清钠>150mmol/L。
(口渴症状相当的明显,高热,烦躁、肌张力增高)小儿补液三部曲之二先前,我们已经了解判断了小儿脱水的基本判断方法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应该了解,补什么,补多少,怎么补的问题了。
一、补什么、补多少ﻫ1、补液总量:轻度失水:90—120ml/kg*d中度失水:120-150 ml/kg*d ﻫ重度失水:150-180ml/kg*d补液总量是由三部分组成的: 一般需按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计算。
最新儿童补液幻灯片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儿童补液与营养》教材第四章“补液原则与实践”部分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儿童脱水程度的判断,补液量的计算,常用补液溶液的种类及其适应症,补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补液疗效的评估。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儿童脱水的判定方法及补液的基本原则。
2. 学会计算不同脱水程度儿童的补液量,并能够选择合适的补液溶液。
3. 能够识别补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补液量的计算和补液溶液的选择。
教学重点:儿童脱水程度的判断,补液原则的理解,以及补液过程的监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补液幻灯片精品课件、挂图、脱水评估量表。
2. 学具:计算器、笔记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实践情景(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儿童脱水的案例,引发学生对补液知识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利用幻灯片详细讲解脱水的判定标准、补液原则、补液量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具体例题,演示如何根据脱水程度计算补液量,并选择合适的补液溶液。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案例进行实操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补液过程监控与注意事项(10分钟):讲解补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6. 补液疗效评估(5分钟):介绍补液疗效的评估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脱水程度的判定标准。
2. 板书右侧:补液原则、补液量的计算公式。
3. 中间区域:留白,用于课堂实时记录学生疑问和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案例,判断儿童脱水程度,并计算补液量。
(2)简述补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 答案:(1)脱水程度判断及补液量计算结果。
(2)注意事项清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探讨特殊情况下(如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的补液原则及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