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一轮复习北美和美国
- 格式:pptx
- 大小:15.11 MB
- 文档页数:34
区域地理单元测试北美洲第 I 卷(选择题共50分)右图是沿36°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
1.该月平均气温,图中②地高于旁边地区的缘由是A.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B.副热带高压限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C.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显著,大气逆辐射强D.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2.下面关于地形与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阿尔卑斯山脉大致呈东西向分布,有利于太平洋暖湿气流的流淌,故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得以向内陆延长②阿巴拉契亚山脉呈南北走向,使得山脉以东地区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③科迪勒拉山系呈南北走向,阻碍了太平洋暖湿气流的运行,致使北美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仅局限于大陆西岸的狭长地带④落基山脉高山区因地势高,气候类型具有独特高山性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读经纬网简图,已知M地以西和N地以东均为陆地,推断3~4题。
3.M地旁边的洋流是A.日本暖流B.秘鲁寒流C.北大西洋暖流D.加利福尼亚寒流4.N地旁边的山脉是A.落基山脉B.安第斯山脉C.大分水岭D.太行山脉读北美洲沿北纬40度地形剖面图,回答5~6题。
5.盐湖城的气候类型有可能()A.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高原山地气候6.⑤处洋流是()A.东澳大利亚暖流 B.拉布拉多寒流C.墨西哥湾暖流 D.巴西暖流下图为世界某大陆地形剖面图。
读图回答7~10题。
7.下列地理事物位于该大陆上的是()A.维多利亚湖B.密西西比河 C.德干高原 D.咸海8.该大陆上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是()A.温带大陆性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9.关于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是玉米种植区 B.②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C.③平原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 D.④地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10.关于图示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中部已形成世界闻名城市带B. 东部平原已形成世界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区C. 西部硅谷已形成世界最大电子装配工业中心D. 东北部是世界上闻名的传统工业区北美洲的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具有很大的航运价值,被称为“美洲的地中海”。
班级姓名学习目标:指图说出北美地区的范围,在地图上找到主要的国家及首都读图说出北美地理位置及其地理环境特征理解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对农业的影响[读图识记]读课本图识记以下内容1、经纬度:120°W,100°W,80°W,30°N,50°N2、河流、湖泊:密西西比河、圣劳伦斯河、五大湖、墨西哥湾、哈得孙湾、加利福尼亚湾3、高原、山脉:拉布拉多高原、落基山、阿巴拉契亚山1.概述(1)位置:美洲北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东临太西洋范围: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丹麦)(2)地形:的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山区:山脉(落基山等)、高原、盆地相间分布,山脉是板块与板块相撞而成。
东部高原山地区:主要高原、山脉中部平原:(南部密西西比、西部大平原)(3)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中的世界最大淡水湖,五大湖作用形成,除湖外均为美、加两国共有(4)气候为主无热带雨林、草原气候(大部分在北温带)。
地形对气候影响大。
2.美国(1)国土组成:除本土48个州,1个特区外,还有州和州(2)自然条件特点本土都在温带(南部为亚热带),阿拉斯加在高纬度,属于寒带和亚寒带,夏威夷在(故热带产品需进口)。
平原面积占全国面积一半以上,耕地占世界的10%本土三面濒临海洋:东临,西临,南临湾____________和五大湖为灌溉、航运和发电提供便利,是世界第四长河矿产、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高消费和浪费仍大量进口,是世界进口石油最多的国家(3)多民族国家和种族间的不平等人口分布和区域,东北部人口稠密,西部高原人口稀疏。
近几十年来人口由向迁移(4)农业的现代化和专业化农产品输出最多的国家,需进口,农业高度机械化生产地区专门化,分为棉花带、带、带、乳畜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带(注意读图看分布区),便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大规模使用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5)发达的工业和主要城市3地广人稀、人口集中于南部走廊,首都渥太华,全国最大城市,森林分布广,全国70%以上是水域,附近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第十六单元第三十八讲1.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表() A.表明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B.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C.表明美国赢得了民族独立D.标志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确立答案:B2.《独立宣言》声明:“政府从被统治者的同意获得公正的权力……任何政府一旦破坏这些目的,人民即有权变革或废除它,并且建立新的政府,根据这些原则奠定它的基础,并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的安全和幸福的方式组织它的权力。
”《独立宣言》中的这些表述()①体现了“社会契约”思想②承认了国家主权属于人民③鼓舞了北美人民独立斗争④表明北美人民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由题干可知,“政府从被统治者的同意获得公正的权力”“人民即有权变革或废除它”说明①②,而《独立宣言》的发表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进行,说明③④。
答案:D3.美国的《独立宣言》声称:“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美国人民在“改变或废除它”的过程中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战役是() A.萨拉托加战役B.瓦尔密战役C.约克镇战役D.莱比锡战役解析:本题考查再现能力。
通过材料可知“改变或废除它”的过程是独立战争,而独立战争的转折性战役是1777年的萨拉托加大捷。
答案:A4.1783年的一天,华盛顿在一个花园里举行小型宴会,当时有记者问他:“先生,您是怎么打败英国佬的?”华盛顿风趣地说:“先生,我先纠正您一个错误,不是我,而是美国人民打败了英国强盗……。
”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 A.华盛顿的诙谐幽默值得我们学习B.在国际力量的援助下,美国人民最终战胜了英国殖民者C.美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是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D.华盛顿与美国人民在战争中的地位同等重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做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
显然,华盛顿是在强调美国人民在独立战争中的巨大作用。
高三一轮复习区域地理——北美洲检测题(含详解)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寒潮在美国经常长驱南下,其影响因素除大气环流外,主要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分布D.洋流分布2.下列各组国家中,都属于典型移民国家的是:A.美国、德国B.南非、埃及C.日本、澳大利亚D.加拿大、新西兰3.图示区域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现存的天然森林主要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亚寒带针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4.图中世界最大淡水湖群的成因是A.地壳下陷B.冰川作用C.河流侵蚀D.板块张裂下图为美国阿拉斯加地区简图。
图中南北方向连接油田到海岸的线是阿拉斯加输油管道,这是世界上第一条深入北极圈的输油管道。
有近一半的输油管道架空修建并采用泡沫塑料保温,有比较完善的抗地震措施,在平坦地带也采用“之”字形铺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阿拉斯加输油管道在平坦地带采用“之”字形铺设的原因是A.为管道可能发生的纵向移动和横向移动预留空间B.增加管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轻管线附近单位面积地面的承受压力C.增加管线长度,减缓输油速度,防止管道爆裂D.为了避开沼泽和沟谷等地形复杂之处6.下列有关阿拉斯加及其附近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历史角度看,人口自然增长是其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B.阿拉斯加对外联系主要依靠海运和空运C.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影响阿拉斯加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D.阿拉斯加的农业生产主要以畜牧业为主下图示意某岛位置。
完成下面小题。
7.该岛屿()A.南北长约250千米,东西长约750千米B.位于印度半岛的东南C.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D.岛屿以山地、丘陵为主,水能丰富。
8.该岛东北侧降水远多于西南侧,是因为东北侧()A.离海较近,东南季风影响大B.植被茂密,水循环量大C.抬升东北信风,多地形雨D.赤道低压控制,多对流雨大安的列斯群岛位于南美大陆和北美大陆之间,加勒比海北缘,年平均气温25°C~26°C,8月最热;年降水量因向风、背风而异,山地迎风坡达1 500毫米以上,背风坡在1 000毫米左右。
北美与美国教案教师教学实施方案(地理)授课年级高二课题北美与美国课程类型一轮复习课时 1 上课日期年月日授课老师教学目标1.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构成,知道美国的民族和人口构成特征2.掌握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3.掌握美国的人文地理特征及工农业生产条件4.了解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导学建议重点难点1.美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征及形成原因2.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3.美国的人文地理特征教学建议充分利用地图说明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状况;利用图表等资料,说明美国的工农业生产特点及种族的构成;使用美国地形图、气候图,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利用有关数据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高新技术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课后督促学生完成《固学案》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导学案》《预学案》《固学案》2.准备与美国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以及与美国自然特征有关的图片和视频,查找有关美国农牧业的图片或视频,以及有关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图片或视频,制作思维导图,编写课程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1.在图书馆或上网查阅美国相关资料,调查美国农牧业的有关情况,了解美国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等情况2.把在预习中碰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供在课堂上和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导学过程设计学生行为(预设)媒体运用认真观看,积极思考问题。
通过多媒体播放与美国有关的视频或图片,如纽约城市群、自由女神像、白宫等学生交叉检查预学部分的情况,并进行得分统计,供教师评价参考PPT展示预习答案学生认真完成,与同伴互查,把疑惑的问题记录下来,与小组讨论,及时纠正,达到预想的预习效果多媒体展示美国地形、气候的图片或视频,如科罗拉多大峡谷、密西西比河等可能有以下疑问:1.美国的自然环境的特征是什么?2.美国气候特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3.美国地形特征对其气候形成的影响是什么?展示美国国家地质公园景观的视频或图片环节二美国的经济发展1.美国人口众多,城市化水平高,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发达可能提出以下问题:1.美国的农业类型是什么?2.拉动美国经济的主要产业是什么?3.美国乳畜带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多媒体展示美国乳畜业农业景观的图片或视频,美国硅谷的图片或视频2.美国专业化农业生产:乳畜带(东北部工业区)、玉米带(乳畜带以南)、小麦区(中央大平原,北部为春小麦)、棉花带(玉米带以南或北纬30°以南)、畜牧和灌溉农业区(落基山脉、高原盆地)3.美国三大工业区:东北部工业区(重工业)、南部工业区(石油、化工、宇航)、西部工业区(航空、石油、电子)第三知识运用监督学生完成当堂练习,即《技能应用与拓展》,要求人人达标,可以不时抽查学生的作业情况学生小组讨论或同桌之间互查,将不会的问题向老师请教PPT展示相关答案层级第四层级思维建模归纳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关键词:移民国家、世界最大农产品出口国、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资源消耗大国学生做好记录,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完成好思维导图的填写PPT展示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总结概括提升创设总结情境【旁白】同学们,本课时我们探究了美国的有关知识,重点记忆美国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以及掌握世界最大农产品出口国、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资源消耗大国等知识学生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表现出良好的学习状态多媒体播放轻松的轻音乐板书设计第14课时西半球的国家——美国美国1.国土组成2.移民国家3.自然条件4.农业地区专业化5.主要农业带6.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7.资源消耗大国。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第十五讲北美地区与美国1.知识与技能〔1〕理解北美地区的位置与范围,人口特征。
〔2〕理解北美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并理解北美地形对其气候的影响。
〔3〕理解美国的自然地理的优越性,并以此分析美国农业、工业和城的分布及其特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图,培养学生的读图才能。
〔2〕通过剖析北美地形对其气候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才能。
〔3〕通过学生调用地图资料,探究美国自然地理的优越性,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才能和学习的才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地理观。
〔2〕通过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污染严重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二、重点难点1.重点:北美地形分布对气候的影响;美国农业和工业的分布及其特点。
2.难点:北美地形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自制PPT、地理图册、板画五、教学过程【课时安排】1课时PPT展示尼亚加拉大瀑布景观导入本课内容:北美地区和美国。
区别:北美地区和北美洲。
一、北美的位置和范围找出北美地区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包含的国家。
1.经纬度位置:带为主,北部为带〔25ºN—85ºN,20ºW—170ºW〕2.海陆位置:美洲北部北起,南至,东临,西临。
3.范围:、、。
二、外来移民大聚集早期: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属于黄色人种;如今:白色人种和英语为主的地区,总人口3亿。
三、自然地理特征〔从地形、气候、水文三方面理解〕1.地形北美地区的地形分布有什么特点?主要有哪些地形区?通过剖面图归纳:地形特点:东西高,中部低;以山地、平原为主五大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读出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概湖、尼亚加拉瀑布、圣劳伦斯河的位置和特点。
展示北美洲水系图加以理解本区最大河流--密西西比河。
2.水文:河湖众多〔利于灌溉、航运、发电〕3.气候1.找出芝加哥、新奥尔良、西雅图所属的气候类型并描绘其气候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