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与美国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3
北美与美国【学习目标】1.记住北美和美国的位置和范围,并能根据经纬线及重要地理事物定位。
2.能在地图上找出北美主要的地形区,并能描述北美的地形特点。
3.记住北美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并能根据地形、洋流等要素分析气候的成因。
4.了解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特点和分布。
5.记住美国主要农业带的分布,能分析美国农业发达的原因。
6.记住美国三大工业区和主要城市,能说明三大工业区的特点。
【课前预习】北美一、 地理位置与范围1、经纬位置:2、海陆位置:美洲北部,北临北冰洋,西邻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3、范围: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丹麦)。
区别:北美地区是指北美洲吗?二、 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特征: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其次是平原,地势起伏较大,东中西三大地形区南北纵列分布。
西部:高大的山地;中部:广阔的平原;东部:低缓的山地和高原。
2、气候特征:(1)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三带; (2)大陆中部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3)气候深受地形影响① 西部高山阻挡,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在沿海的狭长地带。
② 东部低缓,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
③ 中部地形平坦,冷空气可长驱南下,有寒潮天气,夏季暖湿气流也可自由北上,有飓风、龙卷风天气。
【合作探究1】1、北美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范围广阔的原因。
中央大平原贯通南北,冬季来自北冰洋的极地冷空气课直抵南部墨西哥湾;夏季墨西哥湾暖湿气流也可长驱北上,形成了面积广大的冬冷夏热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2、比较北美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异同及原因。
同:均位于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原因:地处中纬,常年受西风控制。
异: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沿海岸呈南北延伸的狭长带状分布,欧洲西部东西分布范围更广。
原因:北美洲西海岸高大的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西侧迎风坡降水丰富,气候温暖湿润,东侧背风坡降水稀少,形成半干旱气候。
3、北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极地气候分布与其他地区的差异及原因。
北美和美国教案课题:北美和美国一、教材分析本节主要讲述“北美概况”包括北美的地理位置、三大地形区、五大湖群、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的类型。
美国国土组成及三大地形区,自然条件及农业专业化,三大工业区的分布。
二、教学目标.北美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的组成和分布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掌握美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地区生产专门化的特征掌握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发展的条件及其工业中心的分布三、学习重难点:北美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的组成和分布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发展的条件及其工业中心的分布四、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北美和美国的一些基本概况在初中就一学过,但深入点的知识比如北美三大地形区、五大湖群、美国农业专业化、美国工业区分布等了解很少,所以讲解时要细致,结合地图,放慢速度。
五、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讲解法六、课前准备.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在地图册找到北美和美国地图。
.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七、课时安排:1—2课时八、教学过程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读图识记、了解概况在北美地形图上找出:美国、加拿大、格陵兰岛;北极圈、大洋、海湾;五大湖、密西西比河、尼亚加拉瀑布;城市群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北美位置和范围学生活动:在地图册上找出北美的经纬度位置及范围,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20º-160º,主要在30ºN-80ºN。
北美地区位于西半球的北部,主体部分在温带,寒带面积较小。
范围:北美是指北美洲的北部,包括加拿大、美国和属于丹麦的格陵兰岛。
海陆位置:临三大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东面是大西洋,南面是墨西哥湾,陆上与墨西哥分界。
北美地形:南北纵列的三个地形区:学生活动:在地图册上找出北美三大地形区北美地形南北纵列,分为三个地形区:西部高山区、中部平原区、东部高原山地区;地势中间低,东西两侧高;冰川地形广布。
《北美、美国》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适时点拨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15讲北美和美国一、北美的范围和位置1、范围:包括加拿大、美国和属于丹麦的格陵兰岛---不等于北美洲2、海陆位置:美洲北部,北起北冰洋,南至墨西哥湾,东靠大西洋,西临太平洋读图查找:格陵兰岛、纽芬兰岛、阿拉斯加半岛、拉布拉多半岛、白令海峡、哈得孙湾、墨西哥湾3、经纬度位置:20ºW-160ºW,主要在30ºN-80ºN;主体在温带二、地形东西两侧高,中部低;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三大地形区地形单元特征成因西部高山区海岸山、落基山等平行山脉构成科迪勒拉山系北段山脉南北走向,东西排列;多山,盆地高原相间;多火山地震两大板块挤压形成高大褶皱山系(年轻高大—4000以上)东部高原山区加拿大的拉布拉多高原、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山山脉南北走向山势低缓高原山地古老,久经侵蚀而低矮--1000以下(多煤铁)中部平原区北部多冰川湖(第四纪),南部密西西比河冲积平原南北纵横,地势平坦密西西比平原由密西西比河冲积形成三、气候1、气候特征?(1)类型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夏季降水稍多)。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热带沙漠气候、极地气候(2)受地形影响显著A西部南北走向高山,阻挡了西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在西岸迎风坡形成地形雨,太平洋沿岸湿润,降水由沿海向内陆急剧减少。
沿岸温海(西风、暖流),地中海,热带沙漠气候(副高、寒流)呈狭长分布B中部大平原贯通南北。
冬季,北冰洋的极地干冷气流可以长驱直达墨西哥湾,同时越过低矮的东部山地到达东部沿海。
形成寒潮。
冬季,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天气寒冷。
C中部大平原贯通南北,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可以长驱直达北部。
东部山地比较低缓,对大西洋湿润气流阻挡作用不显著,降水由东部沿海向内陆递减。
夏季本区普遍暖热。
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探究1:美国五大湖东部冬季常大雪----大湖效应(3)气候类型、分布、特征归纳项目类型分布特点原因热带沙漠气侯西南侧(230—300N)全年高温少雨副高与信风、寒流亚热带季风气侯南部墨西哥湾沿岸夏热冬暖,夏雨较多季风环流作用地中海气侯西部沿海(300—400N))夏热干冬暖湿副高与西风交替控制温带大陆气侯落基山脉以东大部分地区夏热冬冷降雨量少受海洋影响少,主要受大陆控制温带海洋性气侯西部沿岸(400—600N))夏凉冬冷,降雨较多盛行西风、暖流极地气侯北冰洋沿岸气温极寒降雨降雨稀少极地气团与对岸冷空气相遇,抬升,形成锋面降水探究2:为什么极地气候西高东低?(洋流、轮廓)探究2:为什么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呈狭长的带状?探究3:北美洲、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共同特点及原因:大体分布于中纬地带的大陆西岸;主要原因:常年受来自暖流上空的盛行西风的影响不同特点及原因:其分布北界的纬度,在欧洲比在北美洲高;其分布区的东西宽度,在欧洲比在北美洲宽许多;主要原因----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影响的纬度范围远大于北太平洋暖流对北美洲影响的纬度范围:欧洲中纬地区平原占优势,且东西延伸,利于西风影响的深人;北美洲西部有平行于海岸的高大山系,西风难以深入大陆内部。
世界地理——北美与美国 学案 一、学习目标要求:①北美洲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②能够分析说明北美洲地形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③分析说明美国农业区及其生产条件。
二、自主预习导航1.填图(1)写出上图中标注字母的海洋、山河的名称A 、 洋;B 、 洋;C 、 洋;D 、 山;E 、 山; K 、 山;F 、 河;G 、 湾;H 、 海(2)在图中标注:60°W 90°W 120°W 60°N(3)写出下列经纬线穿越的地形区 40°N三、认知过程导学1.右图是美国大陆剖面图,读图完成 (1)填注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 、 山;B 、 山;C 、 ;D 、 山;E 、 平原,F 、 谷地;G 、 山地; (2)结合上图,描述北美地区的地形特点。
(3)北美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东部高原、山地海拔较西部低(1000m )?中部平原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读北美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1)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本区所占的范围最广,为什么?(2)分析本区的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呈AB CDFGE太平洋大西洋ABK南北狭长分布,东西较窄的原因:3.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美国工业区和主要城市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分)(1)填写下列农业带(区)的名称: e :__________;f :__________;g :___________;简述e 农业带的区位因素 。
(6分) (2) 除洪涝灾害外,①地的主要气象灾害还有________________。
(2分)(3)20世纪50年代以来,a 、b 、c 、d 四个工业区之间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什么?试从拉力作用的角度解释该人口迁移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5分)(4)美国农业带(区)分布图反映出美国农业生产具有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 _______,其优势是_______________ ___。
16.北美与美国【教学目标】1.北美的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2.美国和加拿大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考点解读】1.结合区域地图,分析北美地形特征,说明地形对北美气候、水文的影响;2.根据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美国农业发达的原因,并掌握美国农业带的区位优势;3.结合美国地图分析美国工业区的形成条件、工业部门及主要城市。
【基础知识】一、北美概况1.位置和范围:北美北起北冰洋,南至美国和墨西哥国界,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主要包括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丹麦)。
2.北美和北美洲的区别:北美和北美洲(North America)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政治地理学概念,后者是自然地理学概念。
北美和拉丁美洲(简称拉美,英文Latin America)构成完整的美洲;而北美洲和南美洲(South America)也构成完整的美洲,由于北美的经济发展与欧洲相似,在文化特色中都与欧洲息息相关(欧化等),都居在发达国家地段,人种大部分是欧罗巴人种及欧洲裔,北美又有“第二欧洲”的别称。
3.地形: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冰川地形广布;南北纵列分布着三大地形区,即西部高大山系,中部平原广阔,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
(1)西部高山区: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形成一系列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
海岸山脉、落基山脉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共同组成了科迪勒拉山系,且与盆地、高原相间分布。
(2)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久经侵蚀,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
(3)中部平原区:北起北冰洋沿岸,南抵墨西哥湾,地势北高南低,中部平坦,为中央大平原,北部多冰蚀湖泊,如五大湖群,南部是密西西比河平原。
难点解读1:北美地形对其水系分布的影响(1)地势东西两侧高,河流发源于东西部高山、高原地区。
(2)发源于两侧高山、高原的河流流向地势较低的中部平原,注入大西洋(墨西哥湾)或北冰洋,这些河流都有较大的汇水面积,如密西西比河。
第九节北美与美国学案学案概述:北美地区是指北美洲这一大洲的区域,包括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三个国家。
其中美国是北美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力。
本学案将重点探讨北美与美国的地理特点、历史背景、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
一、地理特点1. 北美地区地理位置:北美洲的西北部,北部和中部。
2. 自然地理特点:地广人稀,地势起伏,纵横交错的高山和广阔的平原,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等重要水系。
3. 气候特点:北美地区气候多样,从北极到亚热带气候分布。
二、历史背景1. 北美地区原住民文明:印第安人是北美洲最早的居民,他们建立了复杂的文明和社会结构。
2. 殖民时期:欧洲殖民者在16世纪后期到17世纪初期开始在北美洲建立殖民地,其中最著名的是英属北美殖民地。
3. 独立战争:美国于1776年宣布独立,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4. 西进运动:19世纪中期,美国发生了西进运动,探索、开发和占领西部边疆地区。
三、经济发展1. 工业化:美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工业大国之一,自19世纪末开始工业化进程,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
2. 农业:北美地区拥有肥沃的农田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农业发展非常活跃,农产品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3. 资源:北美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这些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文化特色1. 语言和宗教:北美地区以英语和西班牙语为主要语言。
宗教方面,基督教是主要信仰,包括天主教和新教各个教派。
2. 文化交流:北美地区是世界各种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各种艺术、音乐、电影等文化形式在北美得到发展和传承。
3. 体育和娱乐:美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体育大国之一,包括篮球、橄榄球、棒球等运动都在北美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总结:北美地区及其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拥有独特而多样化的地理、历史、经济和文化特点。
地理上,北美地区拥有多样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历史上,北美地区经历了殖民时期和独立战争等重要事件;经济上,北美地区经济发达,农业和工业都有不俗的发展;文化上,北美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和体育娱乐活动。
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北美与美国》教案一、课标要求:1、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环境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举例说明美国与其他地理事物的。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区域地理中世界地理部分,主要介绍北美洲及美国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情况。
本节课要突破两个重点:一是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二是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但要利于自身,还要与周边国家相协调。
对于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要从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位置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非常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位置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命运。
地形和气候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两个因素决定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方向。
资源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也至关重要,拥有丰富的资源可以增强一个国家的实力。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三、学情分析:高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于教材中的内容通过阅读和小组讨论可以基本掌握。
但是学生的知识储备还不够全面和系统,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补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美国与其他地理事物的。
3、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美国与其他地理事物的。
六、教具和方法:1、多媒体课件。
2、小组讨论法。
3、讲解法。
4、课堂练习法。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北美与美国。
2、讲授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北美洲和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探讨美国与其他地理事物的。
最后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
3、巩固练习: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北美和美国【学习目标】1.记住北美和美国的位置和范围,并能根据经纬线及重要地理事物定位。
2.能在地图上找出北美主要的地形区,并能描述北美的地形特点。
3.记住北美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并能根据地形、洋流等要素分析气候的成因。
4.了解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特点和分布。
5.记住美国主要农业带的分布,能分析美国农业发达的原因。
6.记住美国三大工业区和主要城市,能说明三大工业区的特点。
【自主学习】一、地理位置请在北美图上填注:1、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巴芬湾、哈德孙湾、丹麦海峡、墨西哥湾、白令海峡2、佛罗里达半岛、拉布拉多半岛、格陵兰岛,密西西比河、圣劳伦斯河3、落基山、中央大平原、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4、五大湖的名称(苏必利尔湖、密歇根胡、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5、主要国家:美国,加拿大及首都6、经纬位置:7、海陆位置:美洲北部,北临洋,西邻洋,东临洋区别:北美地区是指北美洲吗?范围:、、(丹麦)。
二、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特征:以和为主,其次是平原,地势起伏较大,东中西三大地形区南北纵2、气候:特征:(1)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三带,(2)大陆中部以为主(3)气候深受地形影响3、河流与湖泊北美洲河流多,水能资源丰富,有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是世界第四长河。
①西部高山阻挡,、分布在沿海②东部低缓,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③中部地形平坦,冷空气可长驱南下,有天气,夏季暖湿气流也可自由北上,有台风、天气。
五大湖:是世界最大淡水湖群,是由过去作用形成的湖。
该湖群位于美加之间,由、、、、组成三、居民和经济1、人口3亿多,人种为主,城市化水平高,通用语言,土著居民和因纽特人是黄色人种.2、北美洲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其中以和人口密度最大。
东北部人口稠密,西部高原人口稀疏。
近几十年来人口由东北部向东南、西部“”迁移。
3、经济(高度发达,对外贸易依赖性最大)水力资源、森林资源、渔业资源丰富,五大湖——________,阿巴拉契亚——________,墨西哥湾——________,西部(落基山脉)——有色金属渔场是世界著名渔场。
遂宁东辰荣兴国际学校高2016级高二地理导学案 使用时间:2014年 月 日 编号: 014 编写人:何爱琼 审题人:程君 学生姓名: 评分:《北美地区》导学案学习目标: 1、北美的位置和范围2、地形特征3、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4、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成因5、美国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
6、主要农业带及农作物的分布,农业生产的特点。
7、主要的矿产分布、工业区和工业城市。
【课前预习】 一 北美洲地理概况 北美洲填图:1、 画出西经30 º、60 º、90 º、120 º、150 º;、北纬30 º、40 º、50 º、60 º2、标出北美洲主要半岛:东部:拉布拉多半岛、佛罗里达半岛、南部:尤卡坦半岛、西部:下加利福尼亚半岛、阿拉斯加半岛3、标出北美洲主要岛屿——东北:格陵兰岛、、纽芬兰岛 东南:古巴岛、海地岛4、标出周边主要的海上咽喉要道:白令海峡、巴拿马运河、佛罗里达海峡 (1)填写地名:A 是 州; B 国); C 国); D (国); (3)填写山脉名称: E ;F ;G 。
(4)填写名称:H 是 岛,该岛附近有丰富 的 资源,试分析原因I 是 湾;J 岛;K 是 河。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征:如下图,北美的地形分为东中西三部分,(1)西部为 区,形成 走向的高大山脉,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共同组成了 山系,其形成原因为 。
(2)中部为 区,地形平坦,称为 大平原,其形成原因为 (3)东部为 区,有美国的 山脉。
其形成原因为A B2.河流: __________河,是世界第四长河,自北向南流入___ __湾;________河,北美洲河流水能资源丰富,有著名的 大瀑布,五大湖:是世界最大淡水湖群,是由过去 作用形成的湖。
从东向西依次是_________湖、_________湖、_________湖、_________湖、_________湖,其中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 _____湖。
北美与美国教案创设情境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旁白】同学们,今天我们将探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美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时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进入本课时的内容中去认真观看,积极思考问题。
通过多媒体播放与美国有关的视频或图片,如纽约城市群、自由女神像、白宫等第一层级预习情况检查分小组让学生对预习部分中的教材知识回顾及自主预习检测进行检查;走下讲台,查看各小组完成情况,并进行评价学生交叉检查预学部分的情况,并进行得分统计,供教师评价参考PPT展示预习答案第二层级环节一美国的地形、气候及其影响分小组合作探究,最好是前后两组交叉合作,指导、监督学生合作探究学生认真完成,与同伴互查,把疑惑的问题记录下来,与小组讨论,及时纠正,达到预想的预习效果多媒体展示美国地形、气候的图片或视频,如科罗拉多大峡谷、密西西比河等1.美国的地形:西部高原山地,中部是广阔的中央大平原,东部有阿巴拉契亚山脉2.美国气候类型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显著可能有以下疑问:1.美国的自然环境的特征是什么?2.美国气候特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3.美国地形特征对其气候形成的影响是什么?展示美国国家地质公园景观的视频或图片3.西部山脉阻挡太平洋暖湿气流向东深入,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仅分布于沿海;东部低矮山地,受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递减;中部平原地平,两侧山脉南北走向,冷暖气流南下北上畅通,气候大陆性强环节二美国的经济发展1.美国人口众多,城市化水平高,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发达可能提出以下问题:1.美国的农业类型是什么?2.拉动美国经济的主要产业是什么?3.美国乳畜带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多媒体展示美国乳畜业农业景观的图片或视频,美国硅谷的图片或视频2.美国专业化农业生产:乳畜带(东北部工业区)、玉米带(乳畜带以南)、小麦区(中央大平原,北部为春小麦)、棉花带(玉米带以南或北纬30°以南)、畜牧和灌溉农业区(落基山脉、高原盆地)3.美国三大工业区:东北部工业区(重工业)、南部工业区(石油、化工、宇航)、西部工业区(航空、石油、电子)第三层级知识运用监督学生完成当堂练习,即《技能应用与拓展》,要求人人达标,可以不时抽查学生的作业情况学生小组讨论或同桌之间互查,将不会的问题向老师请教PPT展示相关答案第四层级思维建模归纳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关键词:移民国家、世界最大农产品出口国、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资源消耗大国学生做好记录,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完成好思维导图的填写PPT展示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总结概括提升创设总结情境【旁白】同学们,本课时我们探究了美国的有关知识,重点记忆美国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以及掌握世界最大农产品出口国、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资源消耗大国等知识学生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表现出良好的学习状态多媒体播放轻松的轻音乐板书设计第14课时西半球的国家——美国美国1.国土组成2.移民国家3.自然条件4.农业地区专业化5.主要农业带6.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7.资源消耗大国。
【关键字】高二案云南省芒市中学高二地理《北美和美国》教案新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北美三大地形区的的组成及其分布特点。
思考题1北美的地形具有什么样的特点?2.描述北美的气候类型和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思考题2北美东西两岸的降水量的分布有何差异?形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什么?3.知道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特点和分布。
思考题3北美五大湖与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有何不同?4.知道美国主要农业带的分布,并能根据美国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其农业发达的原因。
思考题4借鉴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的经验,我国在发展粮食生产上可采取哪些措施?5.知道美国三大工业区和主要的工业城市,并能够比较说明美国三大工业区的特点。
思考题5综合分析美国成为现代工农业强国的条件?二、问题与例题问题1:北美的地形具有什么样的特征?这对北美地区水系的分布有何影响?问题2:北美的气候类型有哪些?哪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最大?为什么?问题3:读北美降水量分布图,描述北美东西岸的等降水量线疏密差异,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问题4:说出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世界最大的淡水湖、和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的位置,并解释北美五大湖的形成原因。
问题5: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有哪些?问题6:读美国本土工业分布图,简要说明美国煤炭、铁矿、石油等矿产的分布。
问题7:读美国本土工业分布图,简要说明美国主要工业区的分布。
三、目标检测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地区位于________洲,大陆西侧临_______洋。
B点所在国家为________国。
(2)图中A点7月平均气温低于_______℃。
西海岸地区年降雨量比内陆_______,最多的地方超过________毫米,造成西海岸多雨的大气环流因素是受________控制,地形因素是__________。
(3)B点所在国家农业现代化侧重于_______。
A点所在的地区发展农业最优越的气候资源是________,该地农业发展经历了放牧草场、大田谷物、经济作物、蔬菜水果、花卉园艺五个阶段,这种变化主要是受_______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