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财政学第四章
- 格式:ppt
- 大小:4.07 MB
- 文档页数:56
《财政学》习题库及参考答案第一章财政概述二、单项选择题1. (A )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A、公共物品B、私人物品C、消费品D、固定资产2.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
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A )。
A、混合物品B、公共物品C、私人物品D、准私人物品3. (A )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财政B、税收C、货币政策D、国际贸易4. (D )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A、竞争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5. ( C )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A、竞争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三、多项选择题1.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BC )。
A、垄断B、信息不充分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D、自由竞争2. 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 AB )。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C、私人性与非私人性D、垄断性与非垄断性3. 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是( ABCD )。
A、行政手段B、组织公共生产C、财政手段D、法律手段4. 财政的基本特征( ABC )。
A、阶级性与公共性B、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C、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D、固定性第二章财政职能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 C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C、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经济稳定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2.收入分配的含义通常指对(C )的分配A、国民总产值B、国内总产值C、国民收入D、社会个人收入3.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主要调节(C )的分配A、国民收入与个人收入B、集体收入与国家收入C、企业利润与个人收入D、国家收入与个人收入4.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主要是为了取得(C )A、经济效益B、社会效益C、经济与社会效益D、企业效益5.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A )A、C+V+MB、C+VC、V+MD、C+M6.财政收入最主要来源是( D )A、农业B、重工业C、建筑业D、轻工业7.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A )A、东部沿海B、中部省份C、西部地区D、北部地区二、多项选择题1.财政对资源配置的形式( AC )A、财政直接配置资源B、财政间接配置资源C、财政通过宏观调控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D、财政通过微观调控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2.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产生的原因( ABD )A、市场机制不完善B、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消费需要C、物质生产部门的消费须要D、财政分配的本质特征3.财政实现收入再分配职能的手段(A BC )A、税收B、转移性支出C、购买性支出D、财政性支出 4.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对比关系为(ABC )A、总供给大于总需求B、总供给小于总需求C、总供给等于总需求D、总供给与总需求无关系5.从总供给的角度看,国民收入的总供给包括(ABCD )A、消费B、储蓄C、政府提供的商品和劳务D、进口商品6.从总需求的角度看,国民收入的总需求包括(ABCD )A、消费需求B、投资需求C、政府支出需求D、出口需求第三章财政收入概述二、单项选择题1.财政收入实际增长是指( A )A、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B、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升率C、财政收入增长率等于物价上升率D、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2.按照马克思产品价值的构成理论,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是由(D )构成.A、cB、v+cC、m+vD、c+v+m3.财政积累的源泉是(B )A、vB、mC、v+mD、c+v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分配格局变化的显著特征是向(D )倾斜.A、政府B、公有制企业C、其他所有制企业D、居民个人5.当价格总水平上升时,( D )最有利于提高财政在价格再分配中所占的分额A、人头税B、定额资源税C、比例流转税D、累进所得税6.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 A )A、税收收入B、企业收入C、债务收入D、事业收入7.在财政收入形式中,通过信用方式取得的收入是( C )。
⽣产成本正如所有其他的经济物品⼀样,纯公共物品的增加要以追加的资源投⼊为条件,⽣产任何⼀个追加的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永远是正的关于公共产品概念的深⼊阐释第⼀,即使每个⼈消费该产品的数量⼀样,并⾮所有⼈对该消费的评价都相同举例:国防。
有的⼈担⼼外来威胁者对国防的估值⽐其他⼈⾼按照受益范围分(后三者的划分并⾮绝对的)全球性或国际性公共品(global or international public goods多国公⺠能同时享⽤的公共品,其受益范围外溢到其他国家,⽐如⼤⽓层的保护全国性公共品(national public goods)指⼀国公⺠都能毫⽆额外成本地享⽤的公共品。
如国防、法律制度等局部均衡分析孤⽴地分析单个市场的供求与价格的均衡关系⼀般均衡分析考虑各种市场和价格的相互作⽤庇古模型的结论⼀个⼈对公共品提供⽔平需求的决定条件,即个⼈对公共品消费的边际效⽤等于纳税的边际负效⽤鲍温模型1943年美国经济学家鲍温(H.Bowen)在论⽂“经济资源配置中投票解释公共产品的市场均衡假定:市场中只有公共品,A、B两个消费者A、B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是DA 、DB ,市场供给曲线为SS。
公共品的消费不可分割,每个⼈所消费的公共品数量相等,且与公共品的市场需求数量相等,故QA=QB=Q。
A、B要为享⽤公共品⽽分别⽀付的不同价格,价格之和等于公共品的市场价格,即 PA+PB=P鲍温模型的结论关于私⼈产品的需求和供给有效提供私⼈产品的条件:所有消费者的边际私⼈收益与边际社会收益相⼀致,并且都等于边际社会成本关于公共产品的需求和供给有效提供公共产品的条件:所有消费者的边际私⼈收益之和等于边际社会收益和边际社会成本私⼈产品和公共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的主要差别私⼈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需求曲线的横向相加公共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需求曲线的纵向相加林达尔均衡模型基本特征早于萨缪尔森模型。
不同于庇古模型和鲍温模型,因为它考虑了政治因素,试图找出⺠主社会中公共产品产出的合理⽔平,以及在不同的⼈之间如何分摊公共产初始税收份额结构(h1,1- h1)A偏好的公共品的提供量为G1, B偏好的公共品的提供量为G2意⻅不统⼀政府降低A的税收份额,提⾼B的税收份额……直到某个税收结构使额恰好能够提供双⽅都同意的公共品的供给量为⽌,此时AA与优公共品供给量G*,对应税收份额结构为(h*,1- h*)E点即为林达尔均衡点。
第四章公共品及其供需均衡本章概要公共品是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的,有着特殊的最优化供给条件、模型和实现机制,它涉及到公共支出的最佳规模及其决定、公共支出的筹资即公共收入的决定等问题。
本章在明确公共品、私人产品及混合公共品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公共品的需求及均衡问题,并讨论了提供公共品的实现机制问题。
学习目标在完成本章的学习之后,您需要掌握以下内容◆公共品、混合公共品的定义、内涵◆公共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别◆纯公共品与混合公共品的均衡分析◆公共品的提供机制4.1 公共品的定义与特征一、公共品“公共品”一词,英文为“public goods”,中文译名甚多,诸如“公共产品”、“公共物品”、“公用品”、“公共财货”、“公共商品”等。
而现有英文文献中,与“public goods”含义近似的词汇还有“social goods”、“collective goods”等。
公共品是相对于私人产品(private goods)而言的。
我们先来看苹果和路灯的区别。
苹果和路灯当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产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把这两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放到一起讨论?一个苹果,如果你把它吃了,别人就无法享用。
夜里,路灯照亮了你走的路,但丝毫不妨碍其他过路人的照明。
苹果是私人产品,而路灯是公共品。
公共品是指具有公共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
为现代经济学所广泛接受的公共品定义是萨缪尔森提出的1。
萨缪尔森指出,纯粹的公共品是这样的产品,即“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
按照他的观点,所谓公共品就是所有成员集体享用的集体消费品,社会全体成员可以同时享用该产品;而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社会成员对该产品的消费。
1Samuelson, P. A. (1945a, November),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36, pp. 387-389; Samuelson, P. A. (1945, November), “Diagrammatic of a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37 , pp.350-356.这就引出了公共品区别于私人产品的两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