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考】高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复习二名著导读
- 格式:ppt
- 大小:104.50 KB
- 文档页数:12
2023年7月浙江省高二学业考试(学考)语文试卷真题统编版高二总复习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那是1961年7月的一天,下课铃声响过之后,袁隆平拍去身上的粉笔灰尘,掖着讲义夹(jiā/jiá),匆匆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
采用常规法▲出来的早稻常规品种正在勾头散籽,▲一派丰收景象。
袁隆平把讲义夹放在田埂上,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查/察)起来。
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的水稻植株上。
他屏(pínɡ/bǐnɡ)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夹(jiā)查屏(pínɡ)B.夹(jiā)察屏(bǐnɡ)C.夹(jiá)察屏(pínɡ)D.夹(jiá)查屏(bǐnɡ)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培育呈现鹤立鸡群B.培养呈现独树一帜C.培育呈献独树一帜D.培养呈献鹤立鸡群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文学是时代的镜子,作品是时代的产物,书写现实、反映时代始终是文学创作的主流。
中国文学历来有观照现实、文以载道的优良传统。
(▲),通过一部部观照现实而又植根现实的文学作品,因其写实性、艺术性和深刻的思想性建立起文学的高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3.下列依次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到用血和泪书写出百姓疾苦的“三吏”“三别”②再到生动刻画封建家族荣辱兴衰和生活景象的《红楼梦》③从真实反映衣夫劳作、士兵征战、青年爱情等古代生活的《诗经》A.②①③B.①②③C.③①②D.③②①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一部部观照现实而又植根现实的文学作品,因其写实性、艺术性和深刻的思想性建立起文学的高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高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教案必修二第一单元教学过程:一、单元梳理散文自古就是文学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分为“叙事散文”、“写景散文”、“抒情散文”三大类,它的灵魂是“形散而神不散”。
中国现代散文,是“五四”以来在继承古代散文优秀传统和借鉴国外散文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涌现出一大批散文名师和佳作。
二、复习《荷塘月色》(一)基础知识积累1、关于作者朱自清 (1898 —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1923 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
1929 年出版诗集《踪迹》,1928 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着名的散文作家。
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着作有《朱自清全集》。
2、字音字形生难字注音煤屑( xi è)媛( yu án)女玲鹢( yì)首踱( duó)步袅(niǎo)娜(núo)弥(mí)望蓊( wě ng)蓊郁郁( yù)敛裾(jū)梵( f àn櫂(zhào)将移纤(xiān)腰)婀(ē )多音字辨析处:独处(chǔ)处( chù)长脉:脉(mài)络脉( mò)脉含情曲:曲( qū)曲折折曲( qǔ)高和寡颤:颤(chàn)动战( zhàn)栗荷:荷( hé)包荷( hè)枪实弹形似字辨析( 1)点缀( zhuì)( 2)敛裾( j ū)( 3)僻( pì)静( 4)惦( di àn)记辍学( chuò)倨( j ù)傲避( bì)让掂( di ān)量啜( chuò)泣拾掇(duō)盘踞( j ù)癖( pǐ)好譬(pì)如踮( di ǎn)脚3、近义词辨析( 1)嬉:游戏玩耍。
如“嬉笑驽骂”。
嘻:笑的样子或声音。
高二语文上册阶段性复习——专题复习《名著阅读》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2春•三明期中)下列有关《红楼梦》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荣宁两府的宁国公和荣国公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宁国公居长,他的儿子是贾代化,孙子贾敬,贾珍是贾敬之子,贾蓉是贾珍之子;荣国公的儿子是贾代善,其妻贾母是金陵世勋史侯家小姐,他的孙子有贾赦、贾政,贾琏是贾赦之子,贾宝玉和贾环是贾政之子。
B.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到林如海已是科第出身。
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
林如海年已四十,原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死了,膝下只有嫡妻贾敏所生的女儿林黛玉,年方五岁。
黛玉之母离世后,黛玉应贾政之召来到了荣国府。
宝黛初见,两人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C.赤瑕宫的神瑛侍者,以甘露之水浇灌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行将枯萎的绛珠草,使其“得延岁月”,幻化人形,修成女体。
神瑛侍者欲下世为人,绛珠仙草感念他的恩惠,发誓用一生的眼泪来偿还他,跟随他下凡历劫,这就是所谓的“木石前盟”“眼泪还债”。
D.门子给贾雨村的护官符上写着: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为马。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这门子向他讲述四大家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密切关系。
贾雨村惧怕四大家族的势力,不思甄士隐赠银之恩,胡乱判案,放了凶手薛蟠,并书信告知贾政和王子腾。
2.(2022春•历下区校级期中)下列对《红楼梦》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由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的兴衰史和宝黛钗爱情悲剧这两条主线构成网状结构,描绘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社会历史生活画卷。
B.红楼梦第一回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C.《红楼梦》运用多重视角来表现人物。
读者对“贾宝玉”的了解来自冷子兴、贾敏、林黛玉、王夫人、警幻仙姑等人口中、心中、眼中,这种技巧使人物立体丰富,文章灵活多变。
D.《红楼梦》第三回中,宝玉的出场是由他在贾府中的特殊的地位、身份和性格特点决定的。
高二语文名著导读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20-23题。
(12分)(一)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
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
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韩非子》)【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
②用:使。
③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
(2分)孔子:韩非子:【答案】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以法治国【解析】第一段文字选自《以德治国》里的篇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显然孔子提倡的是以德、礼治国。
第二段文字从最后一句“故不务德而务法”看,韩非子强调治国必须“务法”,即“以法治国”。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
(4分)(二)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答案】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
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互相补充。
(分析2分,评论2分)【解析】这实质上是一道探究题。
探究性题目的做法,一是要联系文本,不能脱离文本,凭空探究;二是要联系自己,要观点明确,言之有据,有真情实感。
此题要求对材料二中的“刑”还是“信”的问题进行探究,发表看法,这需要结合材料已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3】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2分)【答案】楚狂接舆会赞成桀溺的观点,颜回会赞成孔子的观点。
高二语文名著导读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填空题。
(5分)⑴在去______________的途中,马车夫洋洋得意地向____________介绍一座据他所说是“愚蠢而无益的宫殿”的正在建设的大厦。
⑵聂赫留朵夫的姐姐关心两件事:一是他要跟玛丝洛娃结婚;二是他要 ______________对第一件事她要阻止,对第二件事她 ________________⑶玛丝洛娃所在队伍中有一个害肺痨的青年人,他叫______,聂赫留朵夫特别喜欢他。
【答案】(1)监狱聂赫留朵夫(2)把土地交给农民倒不介意(3)克雷里佐夫【解析】这是外国经典长篇中的经典情节,应该熟悉掌握。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2.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林黛玉进贾府》中,黛玉第一次见到了贾府中的众多人物,主要有贾母、两位舅母、嫂子李纨、探春三姐妹、王熙凤、贾宝玉等人。
(《红楼梦》)B.孔子的学生伯鱼问孔子的儿子陈亢“你从夫子那里得到过与众不同的教导吗?”,陈亢的问答让伯鱼了解到了学习《诗经》《礼》的重要性。
(《论语》)C.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向高公馆要一个丫环作妾,高老太爷把鸣凤送给冯乐山为妾,可是鸣凤心里只有三少爷觉慧,生性刚烈的她以死抗争,投湖自尽。
(《家》)D.看到爱斯梅拉达思念弗比斯十分痛苦,卡西莫多自告奋勇去找弗比斯,告诉弗比斯,爱斯梅拉达在等他,但那负心的弗比斯却不肯再见爱斯梅拉达。
(《巴黎圣母院》)【答案】B【解析】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课外阅读的积累,只要求了解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B项,表述不正确,孔子的儿子是伯鱼,陈亢是学生。
所以选B。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3.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8分)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2021-2023北京高中合格考语文汇编名著阅读一、名著阅读1.(2023春·北京·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品堪称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百科全书,如林黛玉初到贾府时,王熙凤便给她介绍“茄鲞”的具体做法,这让读者领略了贾府精致的饮食文化。
B.“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这一情节中,冷子兴介绍了宁荣二府主要家庭成员的情况,透露出一个钟鸣鼎食之家如今儿孙一代不如一代的光景。
C.作品中的判词暗示了人物的命运,比如“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这两句预示了贾惜春虽贵为贾府的小姐,却最终出家的结局。
D.小说中的“家庭闺阁琐事”内涵丰富,如尤氏告诉病中的秦可卿不必照例早晚请安,既表现了尤氏对晚辈的关心,也写出了贾府的礼仪规范。
2.(2023春·北京·高二统考学业考试)请阅读下图,从选文最后一段中找到相关依据,解说《红楼梦》中王夫人与林黛玉是怎样构成亲属关系的。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
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
在中国,这句话是含糊得很。
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
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
在我们中国“阖第光临”虽则常见,但是很少人能说得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提到了我们的用字,这个“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
“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
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必修一复习目标:1.第一单元的复习重点是情感与意象。
在鉴赏这些诗歌时,一方面要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要分析诗歌中的意象。
2.识记第二单元的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特别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的识记;掌握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学习古文叙事简洁.生动的特点。
3.第三四单元掌握重点字词。
一.课文要点解读。
1.《沁园春·长沙》上阕写景,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橘子洲头美丽壮观的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
下阕回忆与战友们一起从事革命活动的不平凡岁月,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敢于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青年革命者。
2.《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诗人因此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这首诗写得含蓄朦胧。
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一种美好理想的象征,它是美好的却又是迷朦而不可及的。
表现了诗人孤独.消沉的情绪。
3.《再别康桥》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诗人对母校的一片深情。
对康桥的赞美,其实就是对岁月的感慨,对爱.自由和美的追求。
4.《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诗人呈献给自己保姆的一首颂歌,也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抒情诗。
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表达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5.《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所著。
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的言行,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得当。
《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春秋》作传,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
6.《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2024年华东师大版高二语文上册月考试卷85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____B. 俗之所否,____去之C. 鲍叔不以我为____D. 鲍叔不以我为____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个完整的故事,每折限一个宫调。
《长亭送别》出自“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王实甫的《西厢记》。
B. 《陈情表》《报任安书》中的“表”和“书”都是中国古代的文体之一。
其中“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书”指“书信”,《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回信。
C. 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是他著名的四大悲剧。
D.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可以分为内篇、外篇、杂篇,由庄子及其门人、后学所写。
3、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①(周紫芝)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
回头双鬓已星星。
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
只愁飞诏下青冥②。
不应③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注】①光州:今河南潢川;南宋时期是接近金国的边防重镇。
使君,汉唐以来,称州郡的长官为使君,此沿袭旧称。
②青冥:青色的天空。
这里代指朝廷。
③不应:不顾。
下列对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A. 上片的前两句交代了六年阔别中两人天各一方的情形,主要是为了与后文再次离别形成对比,表现了阔别之久远,离别之伤感。
B. 诗人没有料到短暂相聚后又要再次分离;上片中“谁知”;“还与”的搭配,表达了他不得不再次送友人登程时内心的悲伤。
C. 此词写惜别之情;却一反常态,以较多的笔墨塑造了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使君形象,表达出对友人的勉励和期许。
高中语文必读名著导读普通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养成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语文必读名著导读,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必读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最富有浪漫主义小说。
小说的情节曲折离奇,紧张生动,变幻莫测,富有戏剧性和传奇色彩。
小说表现了雨果对封建政府和教会的强烈憎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主要情节:故事发生在中世纪。
“愚人节”那天,流浪的吉卜赛艺人在广场上表演歌舞,有个叫埃斯梅拉达的吉卜赛姑娘吸引了来往的行人,她长得美丽动人舞姿也非常优美。
这时,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弗罗洛一下子对美丽的梅拉达着了迷,他内心燃烧着情欲之火,疯狂地爱上了她。
于是他命令教堂敲钟人,相貌奇丑无比的卡西莫多把埃斯梅拉达抢来。
结果法国国王的弓箭队长弗比斯救下了埃斯梅拉达,抓住了卡西莫多。
他把敲钟人带到广场上鞭笞,善良的吉卜赛姑娘不计前仇,反而送水给卡西莫多喝。
敲钟人虽然外貌丑陋,内心却纯洁高尚,他非常感激埃斯梅拉达,也爱上了她。
天真的埃斯梅拉达对弗比斯一见钟情,两人约会时,弗罗洛悄悄在后面跟着,出于嫉妒,他用刀刺伤了弗比斯,然后逃跑了。
埃梅斯拉达却因谋杀罪被判死刑。
卡西莫多把埃斯梅拉达从绞刑架下抢了出来,藏在巴黎圣母院内,弗罗洛趁机威胁吉卜赛姑娘,让她满足他的情欲,遭到拒绝后,把她交给了国王的军队,无辜的姑娘被绞死了。
卡西莫多愤怒地把弗罗洛推下教堂摔死,他拥抱着埃斯梅拉达的尸体也死去了。
人物形象:1、爱斯梅拉达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真善美的化身,无论是从外表到内心,爱斯梅拉达的形象都是美的。
在雨果的笔下,爱斯梅拉达的形象就像是照射在灰暗、阴沉画面上的一束灿烂的阳光。
所有见到他的人都为她的美晕眩着、震撼着,她成为整个巴黎圣母院故事中最光彩照人的形象。
诗人甘果瓦、敲钟人卡西莫多、骑兵队长弗比斯,甚至供职于宗教的副主教弗罗洛都被她的美弄得意动神摇,几近疯狂。
高二会考语文知识点(完整版)高考语文复习不如在原有比较熟悉的知识上去提升,通过梳理会发现,原来多少知识已经掌握。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会考语文知识点(完整版),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会考语文知识点1.明代传奇剧《牡丹亭》的是汤显祖,清代传奇剧《长生殿》《桃花扇》的分别是洪、孔尚任。
2.“三言”小说是指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编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是指明代小说家凌蒙初编写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3.我国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写作的《聊斋志异》,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
4.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儒林外史》。
我国古典小说创作达到水平的标志是长篇小说《红楼梦》,是清代的小说家曹雪芹。
其中后四十回由高鹗续写。
5.“晚清四大谴小说”是指刘鹗的《老残游记》、吴沃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李宝嘉的《____现行记》、曾朴的《蘖海花》。
6.中国古代“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7.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成书于春秋时期,内容上分第1页共5页“风”“雅”“颂”三个部分,表现手法上主要采用“赋”“比”“兴”。
它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8.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是《国语》,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楚辞》,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是南朝梁刘勰撰写的《文心雕龙》;第一首长篇叙事诗是东汉民歌《孔雀东南飞》9.“乐府双璧”指的是北朝民歌《木兰辞》和东汉民歌《孔雀东南飞》。
10.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是指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是指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
语文考试必备古今异义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2、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3、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4、颜色憔悴5、形容枯槁6、而能与世推移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离骚”者,犹离忧也。
近三年(2021-202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语言文字运用考点:文学常识1.(2023春·湖南·高二学业考试)文学常识填空。
指出下列内容对应的作家或作品。
①鲁迅鲁镇祥林嫂鲁四老爷作品:②林教头山神庙风雪《水浒传》作家:③别里科夫套子俄国短篇小说作家:2.(2023春·湖南·高二衡阳市八中校考学业考试)文化常识填空。
指出下列对联写的是中华民族的哪个传统节日。
①上联:银花火树开元夜下联:紫气丹光拥玉台②上联:延年畅饮菊花酒下联:避恶遍插茱萸枝③上联:桂花开时,香云成海下联:月轮高处,广寒有宫3.(2023春·天津·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元杂剧的代表性作品,“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
B.《促织》《变形记》这两篇散文都写了人化为虫的故事,在“变形”中寄寓着批判。
C.长篇乐府诗《琵琶行》,述说了作者白居易的人生遭际,抒发了诗人的人生感慨。
D.宋代苏轼所做《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蕴含壮志难酬的忧愤及旷达洒脱的豪情。
4.(2023·新疆·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短歌行》的作者是东汉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他和儿子曹丕、曹植并称“三曹”。
B.郭沫若的《女神》是中国新诗的代表作品,表达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C.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诗人,作品有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喜剧《威尼斯商人》等。
D.左迁,贬官、降职的委婉说法。
罢、免、废、除、黜、谪、拜等词也有降、免官职之意。
5.(2023春·广东·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各项中,作家、作品、人物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A.关汉卿——《窦娥冤》——张驴儿B.沈从文——《边城》——翠翠C.契诃夫——《变色龙》——别里科夫D.老舍——《骆驼祥子》——虎妞6.(2023春·北京·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主张,如“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吾日三省吾身”等。
高二语文名著常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导语】着眼于眼前,不要沉迷于玩乐,不要沉迷于学习进步没有别人大的痛苦中,进步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足够的量变才会有质变,沉迷于痛苦不会改变什么。
xx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语文名著常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红楼梦》1、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2、《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晴雯)。
3、《红楼梦》的两条主线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4、《红楼梦》中,“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时从分。
〞说的是(薛宝钗)5、《红楼梦》中,“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如秋波。
虽怒时而假设笑,即嗔时而有情〞。
说的是(贾宝玉)。
6、《红楼梦》中,“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缝必主淫。
漫言不有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说的是(秦可卿)。
7、贾府的媳妇,稳重贤惠,本分随和,青春丧偶,统领众姐妹,曾负责海棠诗,此人便是(李纨)。
8、“未假设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的作者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此诗的名字是《葬花词》,此诗意在喻人,悲叹自己的命运,控诉社会的黑暗,其思想性与艺术性均到达境界。
9、《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相传后40回是(高鄂)所作。
10、《红楼梦》中有两句诗评论王熙凤在贾府衰亡中的悲惨下场,这两句诗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11、《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12、《红楼梦》中,“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贵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说的是(袭人)。
13、“四春〞之中,性格比拟懦弱的是(迎春),精明志高、具有管理才能的是(探春),最后出家为尼的是(惜春)。
14、《红楼梦》中结的两个诗社分别是(海棠社)和(桃花社),社长是(李纨和林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