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6
生活中大气压强的例子并解释
1. 喝饮料的时候呀,你有没有发现,当你用吸管吸的时候,饮料就会顺着吸管跑到你的嘴里。
这就是大气压强在起作用啦!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大气压强,那我们怎么能轻松地喝到饮料呢,那得多费劲呀!
2. 你看那拔罐,为啥能吸在皮肤上不掉下来呢?这也是大气压强呀!就好像有一双无形的手紧紧抓住一样,神奇吧!
3. 注射器大家都见过吧,当我们把活塞往外拉的时候,药水不就被吸进来了。
这可不是魔法,这就是大气压强的功劳呢,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4. 挂毛巾的吸盘挂钩,按在墙上就能稳稳挂住东西。
这不就是大气压强在帮忙么,如果没有它,我们怎么能这么方便地挂东西呢,那多不方便呀!
5. 钢笔能吸墨水,也是大气压强的作用哟!墨水源源不断地被吸进钢笔里,就好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真的太神奇啦,你说呢?
6. 气球能吹起来,并且不会马上瘪掉,这里面也有大气压强的一份功劳呀!它就像一个小卫士,保护着气球呢,你之前想到过吗?
7. 我们用的高压锅,利用大气压强能更快地把食物煮熟。
哇,没有大气压强,我们做饭可要花更多时间了,想想都头疼呀!
8. 大家都玩过充气城堡吧,气充进去就能立起来,靠的也是大气压强呀!不然那城堡怎么能稳稳地在那呢,是不是很神奇呀!
9. 飞机能在天上飞,也和大气压强有关系呢!这大气压强的作用可真是无处不在呀,真的好厉害!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大气压强真的太神奇了,它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和惊喜呀!。
9.3 气体的压强典型例题【例1】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如果不慎玻璃管里进入少量空气。
根据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得出的测量值比实际大气压大还是小一些,为什么?答案:如果玻璃管里进入空气,那么管内水银面的上方就不是真空,这些空气也会产生一定的压强作用在水银面上,如图,管外大气压等于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管内空气产生的压强之和。
因此,根据管内水银柱读出的测量值比实际大气压要小一些。
【例2】将一支长20cm的玻璃试管装满水银后,倒置托入水银槽中,如图。
若在试管顶部)。
点开一个小孔,管中水银将:( )。
A.从点喷出.向下移动 D.无法判定.无法判定.保持不动 C.向下移动点喷出 B.保持不动分析:选择试管内与水银槽内水银面相平的一点,点处于平衡状态。
点受到向上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受到向下的压强也为,管内水银柱高度不会大于20cm,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因此水银柱受到试管向下的压强,(为试管内水银柱的高度)。
若从点处打开,大气从点进入试管,受到大气的压强,点受到向下的压强为,比向上的大,处的水银将向下移动,整个试管中的水银也将向正确。
下移动,C正确。
答案:C 【例3】用瓶塞塞紧装满水的塑料瓶,再在瓶壁上穿一个小孔,水不会从孔中流出来如果打开瓶塞,水流会从孔中流出,这是为什么?分析:当瓶塞塞紧时,瓶壁的小孔处的水受到瓶外大气压强的作用向瓶内,同时还受到瓶内水的压强向瓶外,由于这时大气压强大于瓶内水的压强,所以水不往外流。
瓶塞打开时,水面上受到大气压强作用,使小孔处的水向外的压强增大,所以向外流。
解题:瓶塞塞紧时,小孔处的水受到的瓶外大气压强大于瓶内水的压强,所以水没流出来。
打开瓶塞后,水面上受到大气压强作用,使瓶内水的压强增大,大于小孔处的水受到向内的大气压强,所以水向外流。
气压强,所以水向外流。
)。
【例4】高压锅煮牛肉时,牛肉容易烂,其原因是( )。
)。
A.高压锅内压力较大,牛肉被压烂。
B.高压锅内水温较高,牛肉的高温下易煮烂。
有关大气压强的几个趣味小实验1、自动喝水的杯子【实验目的】观察封闭容器中的燃烧使容器中气压变小。
【实验内容与现象】取一个浅盘子,一个玻璃杯,一张不大的薄纸和火柴。
把盘子放到桌上,盘内装入少量水。
将纸点燃并迅速塞入玻璃杯内,再马上将杯口向下倒扣在盘中(图)。
随着火灭烟生,杯子像一个干渴得冒烟的喉咙,把盘内的水“喝”得一干二净,而且进入杯内的水不会再流出来。
如果把一枚硬币事先放入盘内的水底,那么,此时你可以不湿手指地将它取出来。
当然,扣杯子时注意杯口不能把这个硬币罩住。
注意,放入盘内的水不能太多,否则这个杯子可能喝不完盘内的水。
2、水在倒置烧杯里上升【实验目的】观察倒置空杯里水的上升,学习气压或大气压。
【实验步骤】参看图(1)在一个大烧杯中放入约110毫升的色水,并将它们放到三角加热台上。
(2)对大烧杯加热,同时将一小烧杯倒置于大烧杯中。
(3)使杯中的水至少沸腾一分钟,注意观察气泡的走向与小烧杯是否倾斜翻倒。
(4)把两个烧杯一起移走,并将火盖灭。
(5)在烧杯冷却过程中,观察两烧杯中水的运动。
【现象解释】在水煮沸的过程中,液态水转化为水蒸汽。
在倒置的烧杯中生成的水蒸汽占据了烧杯中的空气的位置。
水沸腾的时间越长,生成的水蒸汽越多。
冷却的过程是蒸汽冷凝的过程。
蒸汽又冷却变成水时,小烧杯内部的压强减小。
所以小烧杯外部的水被外部较高的大气压推进倒置的小烧杯中。
为缩短实验时间,可用一些冷水滴在小烧杯上,使小烧杯中的水上升。
加热时间足够长,水可以完全充满小烧杯。
3、利用自行车气筒测量大气压强【实验目的】用气筒近似测定大气压强。
【实验内容与要求】取一个自行车打气筒,先把打气筒的活塞完全推到底部,然后把气筒的出气口涂上厚油脂使它被密封。
在气筒的手柄中心处固定一个挂钩,利用它可以吊挂重物。
拿住打气筒的筒壁,使气筒倒置。
逐渐增加挂钩上所挂重物的重量,记下打气筒的活塞开始慢慢匀速下落时所挂重物的重量G。
测量打气筒气管的内径,计算出打气筒活塞端部的面积S。
以下是一些运用大气压强的例子:
气象预报:气象学家使用大气压强的测量值来预测天气情况。
通过观测气压的变化,可以得出气压高低和气压系统的移动方向,从而预测天气的变化趋势,如晴天、阴天、雨天等。
海拔测量: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利用这一特性,测量仪器可以通过测量大气压强来确定地点的海拔高度。
通过在不同高度处测量气压,可以绘制气压等高线图,帮助确定山脉的海拔高度和地形。
气压控制系统:大气压强的变化也被应用于一些控制系统中。
例如,汽车轮胎的气压会影响车辆的稳定性和燃油效率。
检测和调整轮胎气压可以提高行驶安全性和燃油经济性。
气压计:气压计是一种用来测量大气压强的仪器。
它广泛应用于气象观测、气象研究、航空航天等领域。
气压计可以提供大气压强的实时测量值,帮助研究者了解大气系统的运动和变化。
高空气球:在科学研究和气象观测中,高空气球经常被使用。
高空气球可以携带气压计等仪器上升到高空,测量大气压强和其他气象参数。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深入了解大气的结构和变化。
这些例子展示了大气压强在气象、测量和控制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大气压强作为一个重要的气象参数,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抓取机器人1.1 利用大气压强可以设计抓取机器人。
1.2 抓取机器人利用大气压强将气囊内的空气排出,使得机器人具有抓取和松开的功能。
1.3 大气压强对于抓取机器人的设计和运作起着重要作用,使得机器人可以实现抓取和放开目标物体的功能。
二、饮水机2.1 饮水机中利用大气压强使得水可以顺利流出。
2.2 通过大气压强的作用,饮水机可以将储存于水桶中的水稳定地送至出水口。
2.3 大气压强让饮水机的水流畅稳定,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和方便程度。
三、大型机械设备3.1 大气压强可以作用于大型机械设备,使得设备的部分功能得到改善。
3.2 在大型机械设备中,有一些部件需要利用大气压强来推动和稳定运行。
3.3 大气压强在大型机械设备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使用。
四、橡皮膜4.1 橡皮膜可以利用大气压强实现自动吸附和释放。
4.2 大气压强作用于橡皮膜,可以使得橡皮膜具有吸附和释放的能力。
4.3 利用大气压强可以使橡皮膜在一些应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夹取和输送物体等。
五、气垫5.1 气垫利用大气压强实现悬浮和移动功能。
5.2 大气压强支撑气垫,使得物体可以在表面附着并实现悬浮运动。
5.3 气垫利用了大气压强的原理,实现了一些特殊场合下的悬浮和移动功能。
大气压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涉及到抓取机器人、饮水机、大型机械设备、橡皮膜、气垫等各个领域。
大气压强不仅在科技创新中扮演重要角色,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
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大气压强的原理和应用,将其更好地运用到生产生活中,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气压强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从抓取机器人到饮水机再到大型机械设备、橡皮膜、气垫等各个领域。
它的影响和作用无处不在,为现代社会的科技创新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发展。
以下将对大气压强在具体应用中的原理和效果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在抓取机器人这个领域中,利用大气压强的抓取机器人被设计成为一种具有多功能抓取功能的机器人。
利用大气压强的例子
利用大气压强的例子有很多,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例子:
1.大气压力驱动自来水供应:自来水厂在处理自来水时,通常会利用大气压力来推动水流,使水经过各种过滤、净化等处理设备,最终供应给居民使用。
2.大气压强驱动汽车制动系统:汽车制动系统中的制动器通常会利用大气压力来控制制动力度。
当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时,制动器就会利用大气压力使制动器的钳子夹紧车轮,从而制动车辆。
3.利用大气压力制作手动搬运器:手动搬运器通常由一个空气压缩机和一个气动缸组成。
当操作员转动气压缸内的螺旋弹簧时,气缸内部的气体被压缩,产生压力,从而驱动搬运器的运动。
4.利用大气压力控制飞机降落装置:在飞机降落过程中,降落装置通常会利用大气压力来控制机翼和襟翼的展开和收缩,并控制飞机的下降速度和姿态。
以上是一些利用大气压强的例子,说明了大气压力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 1 -。
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例子
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于地面或物体表面的压力。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
利用大气压强来完成各种有趣的实验和操作。
1. 吸管喝水
当我们用吸管吸水时,我们实际上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我们先将吸管
中的空气全部挤出,并将吸管放入水中。
然后,我们轻轻地吸一口气,使得吸管内部形成一个低气压区域。
由于外部空气的压力比内部低,
水就会被自然地推入吸管内,最终进入我们的嘴里。
2. 水泵抽水
水泵也是利用了大气压强来抽水的。
当我们启动水泵时,泵体内形成
了一个低气压区域。
由于外部空气的压力比内部低,因此地下水就会
被自然地推入泵体内,并被送到高处。
3. 空调制冷
在制冷过程中,空调利用了大气压强来完成热量传递。
空调中有一种
叫做制冷剂的液体,在高温环境下它会蒸发变成蒸汽,并从室内吸走
热量。
然后,这种蒸汽会被压缩成液体,并从室外排出去。
4. 眼镜吸盘
在游泳或潜水时,我们可以使用一种叫做眼镜吸盘的工具来防止水进
入眼睛。
这种吸盘利用了大气压强来产生吸附力。
当我们将吸盘贴在
眼镜上,并将它推到脸上时,空气被挤出,形成了一个低气压区域。
由于外部空气的压力比内部低,因此吸盘会自然地贴在眼睛上,并且
不会掉落。
总之,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大气压强来完成许多有趣的实验和操作。
这些例子展示了大气压强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
大气压强是指由大气分子对物体表面的压力所产生的压强。
为了证明大气压强存在,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一:水桶实验
将一个水桶口朝下放置在水中,水桶不会沉入水中,而是被水推起。
这是因为水桶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力比上部少,而大气压力使得水向上推力等于水下压力,因此水桶不会沉入水中。
实验二:水柱实验
将一根长的透明塑料管子一端封口,另一端放入一个水池中,并保证管子充满水。
将手指捂住管子的开口,将管子慢慢拔出水池,可以看到水在管子内部形成一根高柱,这是由于大气压力使得水在管子中保持高度,当手指离开管子开口时,水柱会流回水池中。
实验三:吸管实验
将一根吸管放入一杯水中,将手指捂住吸管口,在水的另一端吹气,会发现吸管中的水会被吸起。
这是由于吸管内部的气压下降,使大气压力将水推入吸管。
这些实验都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气压力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应用,例如气压计、真空吸盘等。
除了上述实验,大气压强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进行测量,例如使用气压计。
气压计是一种可以测量大气压强的仪器,常用于气象、地质、环境等领域。
通过气压计可以得到当前大气压强的数值,有助于我们了解天气情况,进行气象预报等。
大气压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通过实验和仪器的测量,我们可以证明它的存在。
在日常生活中,大气压强也有许多重要应用。
大气压强原理的应用实例1. 水压控制系统•水压控制系统是利用大气压强原理实现的一种流体控制系统。
•当水箱上方的压力低于大气压时,水会从管道流入水箱。
•当水箱上方的压力高于大气压时,水会从水箱流出。
•这种系统常用于水泵及水管的自动控制,确保水箱中始终保持一定水位。
2. 高空作业安全保护装置•高空作业安全保护装置是利用大气压强原理设计的一种安全设备。
•当人员进行高空作业时,装置通过感应大气压力的变化来判断人员是否发生失重或坠落。
•当大气压力突然下降时,装置会自动触发报警系统,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护人员的安全。
3. 汽车燃油喷射系统•汽车燃油喷射系统利用大气压强原理来控制燃油的喷射量和喷射时间。
•当发动机需要燃油时,喷油嘴通过控制阀门来打开,利用大气压强将燃油喷射进气门。
•当发动机不需要燃油时,阀门关闭,停止喷油。
•这种系统能够实现精确的燃油控制,提高燃油利用率和发动机性能。
4. 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利用大气压强原理来测量气压的变化。
•当气压发生变化时,传感器内部的压力会改变,从而产生相应的电信号与气压变化成比例。
•这种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气象观测、气候研究、飞机飞行控制系统等领域,提供重要的气压信息。
5. 大气压控制空调系统•大气压控制空调系统利用大气压强原理来实现对空调的温度和湿度控制。
•当室外温度较高时,系统利用大气压将热空气排出室外,从而实现降温效果。
•当室内温度过低时,系统通过增加大气压力,将热空气吸入室内,提高温度。
•这种空调系统能够自动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6. 气压钟•气压钟是利用大气压强原理来测量时间的一种钟表。
•钟表内部有一个气压计,通过测量大气压力的变化来判断时间的流逝。
•这种钟表通常用于户外活动、登山、探险等场合,可以在无需电池或手动上绕的情况下工作。
7. 高空气压锻造技术•高空气压锻造技术是利用大气压强原理进行金属锻造的一种方法。
•在高空气压的作用下,金属材料可以更容易地变形和塑性变形。
生活中的大气压强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很多影响,下面是50个例子:1.飞机起飞时,随着飞机升高,大气压强逐渐减小,乘客可能会感到耳鸣和耳塞感。
2.在海拔较高的地方,如山区或高原,大气压强较低,人们感到氧气不足,出现高原反应。
3.当气压强变化很大时,如果经常旅行,可能会感到头痛或眩晕。
4.大气压强会影响天气现象,升高时天气往往晴朗,降低时天气往往多雨。
5.大气压强会影响气象指数,例如温度、湿度、风速等。
6.大气压强会影响气体的密度,当大气压强升高时,气体的密度也会升高。
7.大气压强会影响气象探测仪器的工作,例如气压计、气温计、湿度计等。
8.大气压强会影响热气球的升高和下降。
9.大气压强会影响飞机的升高和下降。
10.大气压强会影响风力发电机的工作效率。
11.大气压强会影响山地车的升高和下降。
12.大气压强会影响潜水员的深度控制。
13.大气压强会影响滑翔机的飞行高度。
14.大气压强会影响高尔夫球的飞行距离。
15.大气压强会影响篮球的弹力。
16.大气压强会影响跑步运动员的综合成绩。
17.大气压强会影响汽车的油耗。
18.大气压强会影响汽车轮胎的气压。
19.大气压强会影响烹饪时水的沸点。
20.大气压强会影响烹饪时食物的熟烤时间。
21.大气压强会影响钟表的时间精度。
22.大气压强会影响水流的速度。
24.大气压强会影响绿植的生长。
25.大气压强会影响灭蚊剂的效果。
26.大气压强会影响玻璃瓶内的饮料的保存时间。
27.大气压强会影响氧气钢瓶的使用寿命。
28.大气压强会影响涂料的颜色饱和度。
29.大气压强会影响汽车排气管的发出的声音。
30.大气压强会影响滑雪运动员的滑行距离。
31.大气压强会影响摩托车的加速度。
32.大气压强会影响风车的转速。
33.大气压强会影响滑翔伞的飞行效果。
34.大气压强会影响自行车的行驶速度。
35.大气压强会影响潜水员的浮力控制。
36.大气压强会影响足球的弹力。
37.大气压强会影响跳水运动员的跳跃高度。
证明大气压强的著名实验1、马德堡半球实验:年,马德堡市长奥托·冯·格里克听到托里拆利的事,又听说还有许多人不相信大气压强;还听到有少数人在嘲笑托里拆利。
因此,虽然远离意大利的格里克在德国,但他很为托里拆利抱不平。
他匆匆忙忙打听去玻璃管子和水银,再次搞托里伽利略这个实验,推断这个实验就是准确无误的;再将一个密封较完整的木桶中的空气吸到,木桶就“砰!”的一声被大气“甩”打碎了!有一天,他和助手做成两个半球,直径14英寸,约37厘米,并请来一大队人马,在市郊做起“大型实验”.这年5月8日,马德堡市风和日丽,一大批人围在实验场上,熙熙攘攘十分冷清.有的积极支持格里克,期望实验顺利;有的断言实验可以失利;人们在议论着、在争议着、在应验着;除了的人一边在大街小巷里往实验场走,一边高声大喊:“市长出演马戏了!市长出演马戏了———”格里克和助手当众把这个黄铜的半球壳中间垫上橡皮圈;再把两个半球壳灌满水后合在一起;然后把水全部抽出,使球内形成真空;最后,把气嘴上的龙头拧紧封闭.这时,周围的大气把两个半球紧紧地压在一起.格里克一挥手致意,四个马夫拖去十六匹高头大马,在球的两边各铁链四匹.格里克一声令下,四个马夫扬鞭催马、背道而扎!似的在“跳绳”似的.“加油!加油!”实验场上黑压压的人群一边整齐地喊着,一边打着拍子.4个马夫,8匹大马,都搞得浑身是汗.但是,铜球仍就是原封不动.格里克只好摇摇手暂停一下.然后,左右两队,人马大增.马夫们喝了些水,几双头额上的汗水,又在准备工作着第二次实验.格里克再一挥手,实验场上更是热闹非常.16匹大马,使劲拉,八个马夫在大声吆喊,挥鞭催马……实验场上的人群,更是弯曲脖子,一个劲儿地看著,不时地收到“哗!哗!”的响声.突然,“啪!”的一声巨响,铜球分开成原来的两半,格里克举起这两个重重的半球自豪地向大家高声宣告:“先生们!女士们!市民们!你们该坚信了吧!大气压就是有的,大气压弱就是小得这样难受!这么不可思议!……”原理实验完结后,仍有些人不认知这两个半球为什么扎不行,七嘴八舌地反问他,他又冷静地并作着详细的表述:“平时,我们将两个半球密切伸直,无须用力,就可以分离.这是因为球内球外都存有大气压力的'促进作用;相互抵销均衡了.似的没大气促进作用似的.今天,我把它抽成真空后,球内没向外的大气压力了,只有球外大气紧紧地挡住这两个半球……”.即抽气前,半球的外部压力等同于其内部压力等同于大气压。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小实验1.覆杯实验如图1所示,取一玻璃杯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手按住纸片把杯子倒置,放开手后,硬纸片立即下落。
若在杯内盛满水后再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手按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放开手后,纸片不下落,水也不流出,这表明大气有压强,正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纸片不下落。
2.瓶吸鸡蛋如图2所示,广口瓶内装少量细沙,将一块浸有酒精的棉花点燃后投入瓶中,然后迅速把剥去壳的熟鸡蛋紧盖在瓶口上。
待纸熄灭后,向瓶外浇冷水,瓶中气体压强减少,小于外部大气压强,在大气压作用下鸡蛋被压入了瓶中。
3.小试管爬升实验如图3所示,将粗试管装满水后,再将稍细的空试管插入粗试管中至一半深度处,将两试管迅速倒置过来,放开细试管后,则会看到细试管在粗试管内缓缓上升,这表明大气有压强。
4.用注射器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如图4所示,取一注射器,把针筒倒夹在铁架台的铁夹中,先将活塞推到针筒顶端,排尽空气后用橡皮套将管口套牢,再在活塞颈上拴上细绳,绳下挂几个钩码,活塞也不易拉下来。
5.用挂衣钩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如图5所示,将两个带有软塑料托的压力衣钩的软塑料托相对,用力挤压,排出其间的部分空气,即使在衣钩下挂一较重的物体,也不易将两个衣钩分开。
6.用橡皮吸盘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如图6所示,将木凳面弄湿,把像皮吸盘直立在光滑的凳面上,握住木柄往下压,这时吸盘内气体被挤压出来,再提起木柄,凳子亦被提起,可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7.用气球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如图7所示,在橡皮塞中插入两支细短玻璃管,一根玻璃管口套上一个小气球,并用线扎紧,另一根接厚橡胶管后与抽气筒相连。
用橡皮塞塞紧广口瓶瓶口,用抽气筒抽出瓶中的部分空气,此时套在另一玻璃管口的小气球就膨胀起来。
这是由于抽走瓶内部分气体后,瓶内压强减小并小于瓶外大气压强,因而大气压强将瓶外部分气体压进了气球。
8.用钢笔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将钢笔插入墨水中,按下胶管外的弹簧片,将胶管中的空气排出一部分,松开弹簧片后墨水就被“吸”进了胶管中。
大气压的几个有趣实验
马德堡半球实验。
是1654年时,当时的马德堡市长奥托·冯·格里克于神圣罗马帝国的雷根斯堡(今德国雷根斯堡)进行的一项科学实验,目的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而此实验也因格里克的职衔而被称为“马德堡半球”实验。
当年的进行实验的两个半球仍保存在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馆中。
现实也有供教学用途的仿制品,用作示范气压的原理,它们的体积也比当年的半球小很多。
若把半球的空间抽成真空,就需再用十六匹马才能拉开。
结论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强是存在的,并且十分强大。
实验中,将两个半球内的空气抽掉,使球内的空气粒子的数量减少、下降。
球外的大气便把两个半球紧压在一起,因此就不容易分开了。
抽掉的空气越多,半球所受大气压力越大,两个半球越不容易分开。
案例——大气压强
【背景】以前讲“大气压强”这一节时总是有一些问题困惑这我,比如:1、是否演示托里拆利实验,因为如果操作不当水银对身体会有害处的。
2、大气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对大气压的理解较困难。
而今年我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了课件来代替了托里拆利实验,下载了许多的有关大气压强现象的视频来完成本节课。
【教材分析】本节主要讲的是关于气体压强的初步知识,与前面所学的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会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并且知道托里拆利实验说明了什么,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
【学生分析】对于大气压强学生体验不到它的存在,这会造成学生对大气压知识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测量大气压和利用大气压知识分析解释有关现象时,可能弄不清其中的物理情景,思路和表述语言都会出现混乱,所以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解释一些常见的与大气压有关的物理现象。
2.知道标准大气的值,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3.了解大气压强的变化在测高度和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原理、实验操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具体事例,感受大气压的存在。
2.通过本节的学习,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能运用大气压的变化
预测天气的变化。
【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的测定。
【教学难点】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教具】多媒体、皮碗一对、玻璃杯、硬纸片、水、金属盒气压计、水银气压计
【课堂实录】
一、引入:
通过演示装满水的杯子盖上纸片再倒置过来纸片不掉下来,引发学生对此现象的思考。
并提示已经学过的液体压强,在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
空气也能流动,那我们周围是否存在大气的压强?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现象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新课学习
师:地球周围的大气也受到重力的作用,且有流动性,所以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也有压强,叫做大气压强。
师:(播放视频)生活中感受大气压存在的例子。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现象让学生初步了解大气压强)
生:如何证明大气压强确实存在呢?
师:(播放视频)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做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是学生真正认识到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是相当大的)
并提出问题---此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生:大气压强的确存在并且还很大。
师:根据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还表明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那么大气压强有多大呢?
生:探究“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师:同学们谁能设计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值”的实验?
生:(讨论回答)用两个塑料挂钩的吸盘可以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用测力计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压对吸盘的压力。
然后测出吸盘的面积,计算出大气压强的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计算能力)
生:进行实验并计算。
师:我们如何准确测量大气压的值呢?早在1644年意大利的科学家托里拆利就精确地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下面就播放“托里拆利实验”的演示过程。
师:(播放课件)“托里拆利实验”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代替演示实验安全、生动、准确、用时少,学生观看清楚)
师:讲述大气压强相当于 760毫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760毫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大气压的数值是多大?怎么计算?大气压强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请同学们根据液体压强
的计算公式:P= ρ g h = 103kg/m3×9.8N/kg× 0.76m=1.01×105Pa。
告诉学生,大气压的值不是固定不变的,把 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
一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10牛的力作用在 1cm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比大象躺在地上的压强还要大。
解释我们为什么感觉到这么大的大气压呢?
师:同学们请思考这样两个问题:(1)阴天农村家里烧火做饭时,柴火不易着这是为什么?(2)登山运动员煮饭为什么用高压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生:(讨论回答)可能与气压有关,
师:(1)大气压受天气的变化而变化,一般而言,地面上高气压的地区往往是晴天,地面上低气压的地区往往是阴雨天.由于气压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气压的测定是天气预报的依据之一。
(2)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大气压是由于大气层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离地面越高的地方,上面的大气层越薄,空气的密度也越小,那里的大气压强越小。
师: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常见的气压计,主要有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
(展示)两种气压计,并说明其用法。
生:讨论交流“大气压强与天气”
三、小结:
(1)大气有压强吗?它有什么特点?你可以做哪些实验来证明?你还可以列举哪些事例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2)你会估测大气压吗?有哪些方法?说一说。
(3)托里拆利实验中,应注意的哪些问题?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
(4)大气压与海拔有何关系?
四、布置作业:57页 3题、4题
【板书设计】
第四节大气压强
1.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也有压强,叫做大气压强。
2.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还表明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3.一标准大气压的值:P= ρ g h = 103kg/m3×9.8N/kg×
0.76m=1.01×105Pa
4. 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播放许多的视频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较容易地理解了大气压强。
在演示实验过程中,采用多媒体动画来模拟托里拆利实验,避免学生及老师受到伤害,虽然是模拟实验但学生认真地观看了整个实验过程,收到理想的课堂效果。
在课堂中,学生的探究、讨论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动脑思考,亲自体验探究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本节课使用了大量的多媒体技术,学生通过视频知道了生活中的一些有关大气压的现象,但是由于时间的问题没能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有关大气压的事例,没能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解释大气压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