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下半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 格式:docx
- 大小:21.01 KB
- 文档页数:6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试题—试讲:小学语文:
1、《掌声》全文
2、三年级的《爬山虎的脚》
3、山中好友
初中语文:
说影响物侯的因素
初中化学:
蛋白质和氨基酸
小学数学:
1、东南西北的认识
2、小学数学千米的认识
3、量一量,长方形面积
初中英语:
语法主要是was were过去式
美术:
1、中国画构图
2、泰姬陵赏析
小学英语
考的现代进行时教学
小学体育
侧位体前屈
后滚翻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试题—答辩初中英语(用英语问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是说童年和大学经历
第二个如果我是老师如何把语法讲明白
第三个语法重在学习还是重在应用
语文:
你会怎样教学生认识生字?。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中小学结构化真题(精选)结构化(中小学)题目解析一、综合分析类【题目来源】1月6日上午浙江省嘉兴市结构化面试考题【考题一回顾】有的老师在安排座位的时候会先把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安排在好的位置上,再安排学习不好的同学的座位。
对于这一做法,你怎么看?【参考答案】1. 老师按成绩的好坏安排学生座位的做法是非常不妥当的,这是一种不公平对待学生的表现。
老师的这种行为容易在班级当中形成“成绩至上”的思想,这种做法是与素质教育理念相违背的。
2. 分析这一做法会造成的不良影响。
一是学习好的同学先挑座位,容易使其产生优越感;二是学习不好的同学后挑座位,容易使其产生自卑感;三是座位的调整会影响整个班级的氛围,是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
3. 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例如: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不以成绩论英雄,要根据学生的身高等情况合理安排座位;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多样化考核,积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教育部要加速教育体制改革进度,转变现有的应试教育制度,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落实解决类【题目来源】1月6日上午福建省福州市结构化面试考题【考题一回顾】班上有学生偏科,作为班主任,你怎么办?【参考答案】1. 学生偏科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班主任,我会主动承担责任,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偏科问题。
2. 从多角度入手解决问题。
首先,全面梳理总结。
全面梳理班上学生的偏科情况,并分析学生以往的考试试卷,针对学生偏科的科目进行分析总结。
其次,多方调查了解。
和学生、课代表、班干部、家长以及授课老师沟通,了解学生偏科的原因。
例如,是学生对某些科目不感兴趣,不能进入状态;还是学生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对教授这一学科教师的不认可而不愿意认真学习这门功课。
最后,与多方沟通,解决问题。
既会私下与偏科的学生沟通,告诉其偏科的严重性,帮助其调整心态。
也会与授课老师交流,建议授课老师在授课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7下半年⼩学语⽂教师资格证⾯试真题(第四批)【4】 ⼩学语⽂《桥》 ⼀、考题回顾 ⼆、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新课 北京奥运是中国通向世界的桥,书籍是通向智慧的桥,沟通是增进情感的桥,信任是真挚友谊的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桥》,这⼜是⼀座怎样的桥呢? (板书课题)。
(⼆)初读课⽂,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出⽰⾃学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学习⽣字词。
2.检测⾃学情况 3.概括课⽂围绕桥讲了⼀件什么事情? (洪⽔——⽼汉——村民) (三)抓住重点,体会情感 1.感受洪⽔:播放洪⽔视频,你感受到了什么? ①课⽂是怎样描写洪⽔的? (像泼、像倒;⼭洪咆哮着,像⼀群受惊的野马,从⼭⾕⾥狂奔⽽来,势不可挡。
近⼀⽶⾼的洪⽔已经在路上跳舞了。
) ②这些句⼦采⽤了什么修辞⼿法?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喻、可怕) ③你能⾃⼰的话来形容⼀下洪⽔吗? 2.感受⼈们的⼼情:找出描写⼈们表现的语句,交流汇报。
(⼀百多号⼈你拥我挤的往南跑。
⼈们⼜疯了似的折回来。
⼈们⼜跌跌撞撞的向桥跑去。
) 3.当危险来临之时,逃⽣是⼈们的本能,此时,唯⼀能给⼈们带来⽣的希望的是什么?你从哪句话知道的? (东⾯西⾯没有路,只有北⾯有⼀座窄窄的⽊桥。
) 4.这是⼀座怎样的⽊桥?这仅仅是⼀座窄窄的⽊桥吗?桥的这边随时都有⽣命的危险,桥的那边可能就有⽣的希望,这还应是⼀座什么桥? (⽣命桥,⽣死桥) (过渡语:如果⼀百多村民同时从⽊桥上经过会有什么后果?在这紧要关头,是谁挺⾝⽽出,疏散撤离。
) 5.体会⽼汉⾼贵的品质: ①这是⼀位怎样的⽼汉? (像⼀座⼭) ②画出⽼汉和⼩伙⼦之间动作的词语: (“推,揪,瞅”) 为什么? (严格要求把⽣的希望留给⼈民,危险共产党承担。
) ③“少废话,⾛!”是否与前⾯的⽭盾? (在⼉⼦⾯前,⽼汉同样是⼀座⼭,⽗爱如⼭。
) (四)总结全⽂,深化中⼼ 1.分⾓⾊朗读课⽂。
2.情景剧表演。
《桥》1.试讲10分钟2.指导学生理解对山洪的描写并最后才交代父子关系的作用,体会这种表达特点。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矛和盾的集合》1.试讲10分钟.2.指导学生理解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就能成为赢家的道理。
3.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窃读记》1.指导学生学习对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窃读的快乐,感受本文遣词造句的精妙。
3.指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
《卖火柴的小女孩》2。
指导学习从三次擦火柴所看到幻象,体会小女孩的悲惨生活及想象的合理性。
3.指导学生朗读。
《赵州桥》2.会认10各生字,会写14各生字。
读通课文。
3.随文理解“雄伟、创举、坚固、冲击力、节省”等词语的意思。
《杨氏之子》2.体会杨氏之子回答妙在何处?3.指导学生背诵课文,体会文言的美感。
《给予树》2.会认个字,会写个字。
随文理解“沉默不语”的意思。
3.指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理解本文的内容。
《赶海》2.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3.结合语境理解“俘虏、武将、余晖”的意思。
《一次成功的实验》2.通过重点词句理解小女孩为别人着想的精神。
3.指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
《乌鸦和狐狸》2.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3.指导学生理解“你--您”的区别,并会在生活中用一用。
《狼和小羊》2.指导学习生字。
3.指导学习“进和近”的区别。
《美丽的小兴安岭》2.指导学生想象小兴安岭美丽的画面,体会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指导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
《一路花香》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读出陶罐与挑水工对话的寓意。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感情。
《香港,璀璨的明珠》2.指导学生查字典学习新字生词。
3.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
《爷爷和小树》2.指导学生朗读,在读中感悟对大自然的保护和热爱之情。
3.训练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小小的船》2.指导学生朗读,感悟夜空之美,生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017下半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含答案解析2017下半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并将其代码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本题50小题,每小题0.6分,共30分)1.“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这句话出自()A.《大学》B.《论语》C.《学记》D.《孟子》2.首次将《教育学》作为大学课程进行讲授的学者是()A.夸美纽斯B.康德C.赫尔巴特D.裴斯泰洛齐3.“你要满足你的要求和愿望,你就必须认识和思考,但是为了这个目的,你也必须行动,知和行又是那么紧密地联系着,假如一个停止了,另一个也随之停止。
”这句话反映的教学原则是()A.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C.巩固性原则D.差异性原则4.1904年颁布并实施的“癸卯学制”是以()的学制为蓝本的。
A.美国B.德国C.日本D.英国5.《我们怎样思维》的作者是()A.杜威B.怀特海C.卢梭D.布鲁纳6.开展“教学与发展”实验,以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一般发展”概念的提出者是()A.巴班斯基B.维果斯基C.杜威D.赞科夫7.设计教学法,又叫单元教学法,其提出者是()A.克伯屈B.特朗普C.柏克赫斯特D.兰喀斯特8.“开其意,达其辞。
”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循序渐进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9.关于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B.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C.在人的发展中起塑造作用D.在人的发展中起定型作用10.在古代,“道”和“德”是两个概念,道德二字合用,始于战国时期的()A.老子B.孟子C.孔子D.荀子11.“教学是教儿童,不是单纯教教材,要展开真正的学习,儿童必须参与教学过程。
有意义的学习只是在教材同学生自身的目的发生关系,由学生去认知时,才能产生。
教资资格证小学语文面试真题1.考题分析【答辩题目解析】1.简简述这篇文章的体裁?【参考答案】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
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去编织奇异的情节。
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
童话主要描绘虚拟的事物和境界,出现于其中的“人物”,是并非真有的假想形象,所讲述的故事,也是不可能发生的。
但是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植根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光。
童话创作一般运用夸张和拟人化手法,并遵循一定的事理逻辑去开展离奇的情节,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以及超越时空制约,亦虚亦实,似幻犹真的境界。
此外,它也常常采用象征手法塑造幻想形象以影射、概括现实中的人事关系。
2.你本次课设计了小组讨论环节,你觉得怎么才能加强小组讨论的效果呢?【参考答案】课堂小组讨论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实践活动,合理地组织课堂小组讨论,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益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
根据我的观察积累,我认为需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学生特点组建讨论小组并合理分工。
一般是以前后左右4人为一组,“组长”,负责每次的讨论任务;“汇报员”,负责汇报每次的讨论结果;其余两位学生则协助组长负责信息的搜集和整理。
2.设计的问题要明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避免过于笼统,只有问题明确了,学生才不会像无头苍蝇,才能让讨论取得良好的效果。
3.讨论时间要充足。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注意自己设计的问题需要多长时间来讨论,以便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千万不能让小组讨论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一个“过场”。
4.精心准备,随机应变。
教师一方面要在课堂上认真组织、维持秩序、巡回指导;另一方面要对自己设计的问题深入钻研,对学生可能得出的观点作出种种假设,防止课堂上出现意想不到的局面。
5.及时总结反馈。
通过总结反馈,学生之间、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对比、评价,发扬优点,补救缺点,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都是大有好处的。
2017年小学教师招考面试题及答案假如你正在讲课突然两位同学在课堂上打起架来,作为教师的你会怎么办?碰到这样的事,我会停止讲课,用沉默来提醒他们这是课堂。
如果他们还不停止,我会直呼其名要求停止动作,回到自己的位置坐好。
然后继续讲课,给他们时间彼此冷静冷静。
或许在他们冷静后自己就可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双方和好。
接下来,我会及时跟进,了解事情的原委,除了找两个同学单独了解,还有必要找知情人进行询问,得出一致的说法,以为我下一步处理做好准备。
在了解了整个事情经过后,分别针对双方所犯的错误及认错态度,力求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打架的不良后果,说服其向对方道歉。
如果性质比较恶劣的话,会要求其做书面检查,并通知家长,不过不到万不得已,我不愿意这样做,因为如果做的不妥,很可能让两个学生内心结下怨恨。
上课铃响了,你走进教室了,班里还是一团糟。
这时你怎么办?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必要动怒,我会径直走到讲台上,宣布上课。
如果学生还是在下面议论纷纷,想必在上节课或课余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会沉默地注视着学生,用这样的安静来提醒他们上课。
讲一个简短的小故事,小笑话,然后对课程做精彩的引入,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到我的课堂。
你的班上有一位同学经常迟到,作为班主任该怎么办?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经常迟到是不对的,除非家里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没能按时上课,真是这种情况我会想办法与家长沟通,让他们明白,孩子正是读书的重要年龄,要尽量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有了家长的支持和监督,相信孩子迟到的机会就不多了。
如果只是因为态度问题,我有以下几个办法:1.买了小闹钟送给他,告诉他,老师希望这个小闹钟可以帮助老师叫你起床。
2.把班里的钥匙交给他保管,我想他应该不好意思让全班同学等他一个人。
3.一般学生迟到一般就是迟到几分钟,通知上第一节课的任课老师,等他来了再讲课,然后说:“好,现在同学们都到齐了,我们开始上课”。
下课后,其他同学就会帮老师对他进行教育了。
2017下半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考题精选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时间为2018年1月6日-7日,根据中公教师考试交流小学语文《匆匆》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一)导入1.用PPT出示明代钱鹤滩所做的明日歌,请学生大声朗读,思考其中的含义,说说其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出原因(稍作互动,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都用鼓励性的语言评价)。
然后引题:自古以来,时光易逝、人生苦短就是文人创作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匆匆》。
(板书标题)2.用ppt出示朱自清简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PPT出示生字词,教师范读、范写,学生朗读,练习写)2.再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画一画主旨句。
(主要写时光易逝而人生庸碌无为,主旨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三)再读课文,小组学习1.同学们先读一下文章的第一段,来说说大意。
(引出主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2.请同学以同桌为单位,结合文本讨论作者是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这个意思的呢?这种表达方式又有怎样的效果呢?(用对比的方式。
对比之处有两点:1.意思的对比:燕子、杨柳、桃花的情况都是有去有回、周而复始的,只有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用对比引发读者的思考;2.句式的对比:在讲述燕子、杨柳、桃花时用了较为规整的排比句,显得开篇有文采有气势,读起来朗朗上口。
然而讲述我们的日子时,就脱离了排比的句式,用了平易近人的语言来反问。
使句式活泼生动,富于变化。
)3.第二段里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结合具体语句简述原因。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读懂这段的关键句: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用比喻的手法将人生的时间比作针尖上的一滴水,当一滴水回归大海时,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比喻人生的时间消逝与无声无息间。
化抽象为形象,使“时间的流逝”这个概念更具体。
2017下半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考题精选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时间为2018年1月6日-7日,根据中公教师考试交流小学语文《匆匆》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一)导入1.用PPT出示明代钱鹤滩所做的明日歌,请学生大声朗读,思考其中的含义,说说其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出原因(稍作互动,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都用鼓励性的语言评价)。
然后引题:自古以来,时光易逝、人生苦短就是文人创作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匆匆》。
(板书标题)2.用ppt出示朱自清简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PPT出示生字词,教师范读、范写,学生朗读,练习写)2.再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画一画主旨句。
(主要写时光易逝而人生庸碌无为,主旨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三)再读课文,小组学习1.同学们先读一下文章的第一段,来说说大意。
(引出主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2.请同学以同桌为单位,结合文本讨论作者是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这个意思的呢?这种表达方式又有怎样的效果呢?(用对比的方式。
对比之处有两点:1.意思的对比:燕子、杨柳、桃花的情况都是有去有回、周而复始的,只有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用对比引发读者的思考;2.句式的对比:在讲述燕子、杨柳、桃花时用了较为规整的排比句,显得开篇有文采有气势,读起来朗朗上口。
然而讲述我们的日子时,就脱离了排比的句式,用了平易近人的语言来反问。
使句式活泼生动,富于变化。
)3.第二段里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结合具体语句简述原因。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读懂这段的关键句: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用比喻的手法将人生的时间比作针尖上的一滴水,当一滴水回归大海时,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比喻人生的时间消逝与无声无息间。
化抽象为形象,使“时间的流逝”这个概念更具体。
2017下班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幼儿园】1.小班捕鱼音乐游戏2.故事活动:推涂果酱的房子3.角色扮演娃娃家4.《种树的爷爷》5.游戏大雪飘飘风大快跑,风小慢跑,太阳出来了停下。
答辩:你为什么要当老师6.儿歌《小猪胖嘟嘟》7.大班表演游戏《喜羊羊与灰太狼》8.大班故事讲述丑小鸭的故事9.诗配画《江南》10.弹唱《两只小鸟》11.语言领域儿歌《太阳和月亮》12.弹唱《气象预报员》【小学语文】1.《爷爷和小树》2.《卖火柴的小女孩》3.《桥》4.《弈秋败弈》要求:讲解字词然后学生能够知道、复述这个故事;教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文言文的美感;试讲十分钟5.《我的伯父鲁迅》6.《杨氏之子》7.《山中访友》8.《秦兵马俑》9.《伯牙绝琴》10.六年级《月光曲》前段11.小学语文还有六年级的《索溪峪的“野”》12.《匆匆》【小学数学】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2.解决问题的策略,10.解决问题的策略绿花12朵,黄花是绿花的2倍,红花比黄花还要多7朵,求红花的数量。
要求数形结合。
3.轴对称图形4.平移与运动5.表内乘法6.苏教版二年级的我们身上的“尺”7.我们身上的尺-认识一米和一厘米8.千克与克,答辩问题:教学目标是什么?9.长方形和正方形中的,认识周长,和测量周长10.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答辩:除法竖式那个横杠代表什么意思11. 表内除法12. 用身体尺量。
答辩:统一长度单位的设计的很好,怎么样可以更完善?你是师范生吗?13.试讲课题:平移和旋转。
答辩:你为什么想成为小学数学老师。
14.平移与旋转15.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答辩:老师认为听话的学生是好学生你怎么看16.长方形与正方形17.长方形、四边形、正方形18.周长的认识,19.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设计,20.我们身上的尺,认识一米和一厘米【小学英语】1.读写题:介绍自己,年龄,班级,最喜欢的运动等等2.句型题 Joy likes to go to concerts because it is cool.3.let's chant Chant A cat and a rat A cap and a hat The cat likes rat The rat likes hat 要求:分析A的音标4.语音教学:ear(ear, near, hear) Put your ear, near my ear, put your ear, near my ear , and you will hear, and you will hear, and you will hear, NOTHING!!! 朗读律动,用创设情景游戏操练的方法学单词答辩:你觉得教小学生记单词最好的方法是什么?5.人教版三上 story time6.抽到six 到ten 词汇教学:大象跟猴子。
2017下半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一批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生活导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场景:1.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你会怎么办?(学生自主回答)2.考试时,监考老师有事走开了一下,你会作弊吗?(学生自主回答)教师引导: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的主人公跟我们一样有过相似的经历,那他是怎样选择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钓鱼的启示》。
(板书:钓鱼的启示)(二)整体感知,通读课文1.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教师范读,强调一些字词(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
2.“启示”是什么意思呢?(生回答:启示是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的意思。
)(三)深入研读,深入体会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总结:课文写了“我”小时候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大鲈鱼,可父亲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
“我”从中受到终生的启示。
2.自由读课文2、3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我”钓到了一条什么样的鱼。
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我和父亲当时心情是怎样的?总结:“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板书:得意)同学们再次一起怀着高兴的心情来读这句话。
3.我和父亲钓到这么大、这么漂亮的鲈鱼时,有一种欣喜、得意的心情,那“我们”面对这么诱人的鱼时,做出了怎样的选择?为什么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板书:放鱼)读一读他们的对话,想一想他们当时的心情。
(板书:委屈、沮丧)总结:因为没有到捕捞时间。
是啊,父亲盯着诱人的鱼,内心正经历着道德的考验,是把鱼留下还是放鱼。
父亲最终选择了放鱼。
(四)巩固提高读了父亲告诫“我”的话,你是怎么想的?总结: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五)小结作业搜集关于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板书设计】略【答辩题目解析】1.简述本课的教学思路。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试题示例:小学全科/images/20180101/f75d9e773e649ac91be8e0ccfaa754e9. png" width="544" height="666"/> 3.基本要求:(1)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2)试讲时要体现师生互动。
(3)引导学生经历探究、验证的过程。
(4)试讲时间共10分钟。
三、答辩环节(5分钟)1.必答题:请背出拼音字母表的声母表。
2.选答题(选择其中1道题作答):(1)演唱一段儿童歌曲,并辅以恰当的形体动作。
(2)画出一幅简笔画,并讲解绘画的过程。
(3)做一节广播体操,并讲解该节广播体操的动作要领。
(4)朗读以下对话,注意读出感情。
‘Can I have some money?’Alizon called again. ‘I’m very hungry !’John Law stopped . ‘Stop following me, ’he said .‘I’m not going to give you money.’‘Give me money!’Alizon said.‘I don’t want to give you money.’the pedlar said./images/20180101/ba5d00d12182b9b49a40eda61b9e59 b8.png" width="160" height="53"/> 2.选答题(选择其中1道题作答):(1)试唱三句《歌唱祖国》,演示起拍的指挥动作。
(2)说出5种绘画工具,并介绍其中一种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
(3)演示老师组织学生集队的口令和动作。
(4)用表示颜色的三个英语单词说连贯的两句话。
栏目为您推荐:2018年教师资格证报名教师资格证报考热点问题、、、、、2017年教师资格证面试。
小学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考题回顾1题目:富饶的西沙群岛2内容:富饶的西沙群岛西沙群岛是海南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魅力无比: 有深蓝的,淡蓝的,浅绿的,杏黄的。
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因为海的高低不平,有山庄,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海底的岩石上长著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展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的蠕动。
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找威武。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里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有的全身布满采绝的文条: 有的头上长一簇红缨; 有的周身像插好多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 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试讲题目上长满了刺,鼓起来像皮球一样圆。
各种各样的鱼多的数不清。
正像人们说得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西少群岛有拣不完的贝充,大的,的,颜色不一,开状千奇百怪。
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
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群爬到沙滩上来产卵。
渔业工人把把海龟翻一个身,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
西少群岛也是乌的天下。
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
遍地都是鸟蛋。
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类,这也是非常保贵的肥料。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门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
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少群岛必将变的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3基本要求:(1)通过诵读以及文本分析了解西沙群岛(2)引导学生了解西少群岛的美丽富饶(3)十分钟之内完或试讲,配合合理的板书。
答辩题目1.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思路。
2请价说出本文主要的修辞手去并进行简要的赏析。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根据昨天的预习,请几位同学当一次小导游,给大家介绍自己所了解的西沙群岛。
2.学生自由发言。
3.学生提问小导游,如:(1)西沙群岛的海面为什么五光十色?(2)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二)探究文本1.过渡:西沙群岛的海滩、海岛又是怎样的呢?有哪些同学比较感兴趣?2.探究体验:探究一:(课件出示)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
最有趣的……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
学生思考:①你喜欢这些美丽的贝壳吗?想一想,贝壳有哪些颜色?形状到底怎样奇?怎样怪?②这些贝壳真是美丽,真是奇特,学生尝试读出它的“美”和“奇”!③学生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大声朗读、小组读)把海龟的“趣”读出来。
西沙群岛的海滩神奇有趣!(学生再次自由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这部分课文。
)探究二:(课件出示)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学生思考:①读完后,西沙群岛的鸟给你留下怎样的感觉呢?学生通过“鸟的天下”“各种”“遍地”“厚厚”等词语体会“鸟多”的特点。
②西沙群岛真是鸟的乐园。
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鸟,你能把众鸟齐鸣的场面向大家描述一下吗?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先个人练习,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教师总结: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感受到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
老师相信祖国的西沙群岛必将在你们的手中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三)听写词语1.自书复习,准备听写。
2.听写。
听写后自己对照,改错。
(四)布置作业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课后搜集描绘祖国风光的谚语、诗句。
【板书设计】略【答辩题目解析】1.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思路。
【参考答案】纵观全文,本文是总——分——总结构。
第一自然段为概述,点出西沙群岛具有海上交通的重要,国防战略的重要,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等方面的优势,所以“是个可爱的地方”,以“可爱”为总起部分。
第二至第六自然段,是分述,是全文的重点部分。
就文章的结构脉络而言,这部分是按进入群岛的地点的变换,由上而下,由近及远的顺序,从海面——海底——海中——海滩——岛上五方面进行分说。
就对总起概述的具体分述而言,这一部分的每一自然段都各自围绕着一个意思细说。
文章的最后自然段,从内容上看,是顺着前面具体的内容即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的延伸性总结,从结构上看,是第一自然段的一种呼应,也作为全文的总结。
2.请你说出本文主要的修辞手法并进行简要的赏析。
【参考答案】本文主要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
比喻,是本课用得最多的修辞。
教学比喻句不要只满足认得什么像什么,而要引导学生准确地认识比喻义,这样的教学才到位。
如:“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是形状,而把“西沙群岛”比喻成“南大门”,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是意义和作用。
其次,运用夸张,可以生动、形象、深刻地表情达意。
“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教学时要指出:两句都从“密度”的“高”进行夸张,说明数量的多。
同时,要告诉学生,夸张要注意可信的“度”。
对以上重点句的教学,要讲清特色,教给方法,引导灵活迁移,切不可只满足于机械的模仿。
小学语文《威尼斯的小艇》一、考题回顾题目:威尼斯的小艇2.内容:威尼斯的小艇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有又深,有点像独木舟。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
小艇穿过一座座开式不同的石桥。
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
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
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著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
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夹着圣经,坐著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在定的小艇。
簇拥在- 一起的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白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
静家笼罩看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已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3.基本要求:(1)通过文本分析了解艇外开;(2)引导学生感受船夫的驾驶技术;(3)要有提问环节,适当板书,模拟学生作答。
答辩题目本堂课你的教学评价相对苍百,你怎么改进?你的情感教学标是什么,你怎样实现它的?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欣赏动画,感受威尼斯。
(课件展示威尼斯的图片。
)(1)学生边听边想: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学生交流(河道多、桥梁多、名胜多、岛屿多、小艇多)。
2.背景介绍教师介绍威尼斯相关知识:位于欧洲亚得里亚海滨,周围被海洋环绕,由118个岛屿组成,全城有117条纵横交错的大小河道,靠400多座桥梁把他们连结起来。
只有西北角一条长堤与大陆相通,有“水城”“百岛城”之称。
这儿风光秀美,古迹甚多,有120座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罗克式大教堂,有120座钟楼,64座修道院,40座宫殿,是驰名全球的旅游胜地。
威尼斯城热闹非凡,但城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不见红绿交通灯,小艇就是“公共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同样闻名于世。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威尼斯的小艇)(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划出文中不会的生字词。
2.学生思考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学生同桌讨论,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肯定学生回答并进行总结。
(小艇的样子、速度,船夫的驾驶技能,小艇的用途。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读1.学生阅读第二自然段,找到课文描写小艇形态特点的句子。
学生找到后积极发言。
(精巧、奇特)出示句子:“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起来轻快,灵活。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通过两个句子对比,学生思考哪一句描写地更生动形象。
(第二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得更形象,更具体。
)2.学生阅读第三自然段,划出重点句子。
小组内成员进行讨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提示:河上行船速度极快的时候——操纵自如,不手忙脚乱;急驶的时候——能够拐弯;拥挤的时候——能够挤进挤出;极险极窄的地方——能够穿过去。
说明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3.全班自由读第五自然段。
①看看威尼斯人坐小艇去做什么?(学生找到原文,自由回答并进行朗诵。
回答之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②作者写的是威尼斯的小艇,可为什么又写威尼斯的夜晚?小组讨论,记录员随时记录,小组代表在班级内进行分享。
(通过写威尼斯夜的静,反衬出了小艇与城的关系密切,更说明了小艇的作用大。
)(四)小组讨论,拓展延伸教师组织活动:学生当威尼斯小导游。
学生来充当导游,介绍威尼斯的风光和小艇给游客。
教师表扬发言同学。
学完文章,你对威尼斯有什么样的感情呢?(学生自由发言。
)(五)小结作业“东方威尼斯”是苏州,“亚洲威尼斯”是泰国的曼谷,“北欧威尼斯”是斯德哥尔摩。
同学们课下收集这些城市的资料,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再次领略异国风情。
【板书设计】略【答辩题目解析】1.本堂课你的教学评价相对苍白,你怎么改进?【参考答案】语文教学中要求实现教学评价多样性,教学主体多元化。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以小组讨论形式进行思考,在分享的过程中除了对答案正确与否进行评价,我还可以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以及思考问题的角度进行评价,在班级的共享过程中除了我对学生的评价,还可以加入学生互评的环节。
也有学生回答问题以后,可以用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回答的情况,进行自评。
同时我还可以对学生互评和自评的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经过这样的方式,评价主体多元化了,评价角度多样化了,用不同主体说出的语言自然比较丰富。
那么,这样的课堂评价就比较有亮点了。
2.你的情感教学目标是什么,你怎样实现它的?【参考答案】本节课情感教学目标感受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以及文章语言美,感受异域风情文化,体会对威尼斯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主要从鉴赏威尼斯的美景升华到情感,最开始播放威尼斯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威尼斯的美景;然后通过学生间合作去分别欣赏描写小船、船夫的相关语句,体会美文的同时感知威尼斯带给我们视觉上的享受。
最后让学生通过争当小导游的方式帮助学生体会出对威尼斯的喜爱之情。
小学语文《静夜思》一、考题回顾1题目:静夜思2内容: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塑明月,试讲题目低头思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