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铁二号线基础设施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85 MB
- 文档页数:8
西安市快速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地下工程施工方式摘要西安市快速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地下车站、区间的施工方式受结构型式、工期、工程造价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依照施工进度和施工对环境、投资、工期等的阻碍,进行了地下车站施工方式的比选。
对不同区间隧道采纳明控法、矿山法、盾构法进行施工的适应性作了分析。
讨论了饱和砂土液化、湿陷性黄土、饱和软黄土等不良地质情形下所采纳的工程方法,对地裂痕及文物爱惜等问题作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地铁车站,区间隧道,施工方式1 项目背景西安市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规画、研究进展城市快速轨道交通。
目前《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计划》已经报国家批复,近期打算建设2号线和1号线。
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2号线(以下简称2号线)是西安市首条动工建设的轨道交通工程,为西安市轨道交通线网南北向骨干线。
线路北起待建的郑西铁路客运专线西安北客站,向南至终点韦曲站。
2号线近期建设线路全长,其中地下线、放开段、高架线。
全线共设21座车站,其中4座高架站、17座地下站,5座车站别离与其它轨道交通线换乘。
一期工程为铁路北客站至长延堡站,除城运村以北至北客站为高架段之外,其余均为地下线。
2 沿线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地形地貌西安市位于渭河冲积平原—关中平原的中部。
2号线呈南北向展布,贯穿城区,沿线地形平坦开阔,东高西低,中间高南北双侧低,平均坡降约2‰~5‰,局部黄土梁洼区坡降较大线路。
自北而南依次通过渭河冲洪积平原、黄土梁洼、橘河冲积平原三个次级地貌单元。
地层岩性关中平原中部沉积了巨厚的第四系地层。
2号线线路通过不同的地貌单元,岩性及岩土组合也有较大不同。
各车站、区间隧道要紧修筑于第四系全新统、上中更新统风积及冲积土层中,其横波速度为170~350m/s,属中硬场地土和中软场地土两类。
前者要紧散布渭河、橘河河床及阶地域、后者要紧散布于黄土梁洼区。
沿线地层以人工填土、黄土、黄土状土、砂层、粉质粘土为主。
对2号线阻碍较大的地质问题有地裂痕、饱和软黄土、湿陷性黄土、液化砂层。
1.1工程概况二号线北起铁路北客站南至韦曲,沿西安市南北向主客流走廊布设,线路通过铁路北客站、行政中心、经济开发区、钟楼、小寨商业文化中心、高新开发区、曲江新区、西安国际展览中心、长安区等大型客流集散点,连接了将在2010年建成的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北客站、市行政中心和三个开发区,二号线作为线网中的骨干线,与一号线构成轨道交通网络中的十字骨架。
二号线规划线路全长26.302km,其中地下线20.919km 、敞开段0.450km、高架线4.933km。
全线共设21座车站,其中4座高架站、17座地下站,其中5座车站分别与其它轨道交通线换乘。
二号线设车辆段及停车场各一座,车辆段选址在北郊经济技术开发区,停车场在长安区西寨村以南设。
二号线控制中心设置在北大街什字西北角,二号线与一号线合建控制中心一座。
全线共设2座主变电站,分别设置在张家堡及长延堡。
最高行车速度80km/h,列车编组初近远期均采用6辆。
远期运能4.32万人次/小时。
工程自2006年下半年开工,2011全线建成通车。
1.1工程特点1.2.1客流二号线位于城市南北向主客流走廊上,是线网中的骨干线。
二号线的建设将会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方便出行。
1.2.2文物保护西安钟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基座用青砖白灰砌筑而成,上部为木质结构楼体,地基极小的变形都可能对其造成永久的破坏。
城墙是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城垣建筑,外部为散体材料砌筑,内部为夯填土层,其建筑材料与建筑形式对变形特别敏感。
如何减小区间隧道通过时对钟楼及城墙的影响需作专题研究。
1.2.3工程地质条件二号线从北至南主要穿越湿陷性黄土地层,黄土的湿陷性对工程的主要危害是由湿陷引起的附加沉降使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从而造成建筑物变形或破坏。
西安市自50年代以来发现13条地裂缝,大的地面沉降凹槽7个,二号线通过其中的12条地裂缝及一条地面沉降凹槽。
西安地裂缝具有三维活动特性,轨道交通区间隧道通过活动地裂缝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罕见的。
西安地铁二号线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调查报告摘要:西安地铁二号线,北起西安北客站,一期至国际会展中心站,二期至韦曲南站。
整个工程施工采取了多种施工方法,其中车站多用明挖法,区间多用盾构法。
还有整个工程对城墙、钟楼的保护也采取了十分科学的措施。
西安地铁的管理是以西安地铁运营分公司经营,从人才队伍、车站、车票、车辆段、车辆、设施设备等多方面的全面考虑,来使得西安地铁能够高效,经济,快捷的为西安的发展提供便利,方便城市居民,加快经济发展,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做出杰出贡献。
关键字:西安地铁二号线、运营管理、施工、地裂缝、车站、盾构法。
引言:西安地铁二号线(一期),北起西安北客站,向南沿未央路、北关正街至北门外,穿越古城墙北门后,沿北大街至钟楼,绕钟楼后沿南大街至南门里,穿越古城墙南门后,沿南关正街、长安路、小寨、纬一街至国际会展中心站。
线路全长26.4千米,设车站20座。
一期工程,已于2011年9月16日上午10时在地铁行政中心站举行开通仪式,并于当日14时正式投入试运营。
二号线(二期)会展中心到韦曲南段,已于2009年底开工,到2012年与一号线同时建成通车。
调查方式:主要以查阅资料为主,在官方网站,相关杂志,相关论文与调查报告,图书馆及亲身走访地铁站和乘坐地铁。
调查总结:一、规划:(1)、沿线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1地形地貌西安市位于渭河冲积平原~关中平原的中部,二号线呈南北向展布,贯穿城区,沿线地势平坦开阔,东高西低,中间高南北两侧低,平均坡降约2~5‰,局部黄土梁洼区,坡降较大。
2地层岩性西安市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其内沉积了巨厚的第四系地层,二号线线路通过不同的地貌单元,岩性及岩土组合也有较大差异。
各车站、区间隧道主要修筑于第四系全新统、上中更新统风积及冲积土层中,其横波速率为170~350m/s,属中硬场地土和中软场地土两类,前者主要分布渭河、潏河河床及阶地区、后者主要分布于黄土梁洼区。
3水文地质二号线主要行径于潜水含水层系统中,渭河河漫滩及一、二级阶地一带水文地质条件差,含水层厚,渗透系数大,其它地段均较好。
西安地铁二号线调查报告┊┊┊┊┊┊┊┊┊┊┊┊┊装┊┊┊┊┊订┊┊┊┊┊线┊┊┊┊┊┊┊┊┊┊┊┊┊西安地铁二号线调查摘要:西安地铁二号线,为西安地铁首条开工线路,也是首条运营线路,一期工程主线于2006年09月28日开工建设,2011年09月16日通车。
全长20.50公里,设17座地下车站。
地铁的运营,在给市民带来便捷交通方式和更多出行选择的同时,仍存在着种种问题。
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实地调查等形式,以地铁二号线为切入点,从地铁站外观、站点设置、计费方式、人员服务等多个方面入手,调查了西安地铁。
通过对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对地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地铁服务水平,为乘客创造一个良好的乘车环境。
关键词:西安地铁二号线、地铁营运、地铁站┊┊┊┊┊┊┊┊┊┊┊┊┊装┊┊┊┊┊订┊┊┊┊┊线┊┊┊┊┊┊┊┊┊┊┊┊┊目录0 引言 (3)1 调研背景及目的 (3)2 研究方法 (4)2.1主要研究方法 (4)2.1.1 文献方法 (4)2.2.2 实地考察 (4)2.2调研具体安排 (4)2.2.1 调研具体时间及地点 (4)2.2.2 调研站点选择及说明 (4)3 调查结果 (4)3.1西安地铁运营分公司 (4)3.1.1 公司概况 (4)3.1.2 组织机构 (4)3.2地铁运营 (5)3.2.1 营运时刻表 (5)3.2.2 营运线路 (6)3.3人才队伍 (7)3.4基础实施 (7)3.4.1 车站 (7)3.4.2 渭河车辆段 (11)3.4.3 车辆 (12)3.4.4 设施设备 (13)3.5票务政策 (15)3.5.1 票务知识 (15)3.5.2 车票种类 (15)3.5.3 地铁票价 (17)3.6导向标识 (18)3.6.1 出入口标识 (18)3.6.2 站厅购票 (18)3.6.3 选择进站闸机进站 (18)3.6.4 候车乘降 (19)3.6.5 检票出站 (20)4 结果分析 (20)5 结果评估 (21)6 解决方案 (24)7 参考文献 (25)┊┊┊┊┊┊┊┊┊┊┊┊┊装┊┊┊┊┊订┊┊┊┊┊线┊┊┊┊┊┊┊┊┊┊┊┊┊西安地铁二号线调查报告0 引言西安地铁二号线(一期),北起西安北客站,向南沿未央路、北关正街至北门外,穿越古城墙北门后,沿北大街至钟楼,绕钟楼后沿南大街至南门里,穿越古城墙南门后,沿南关正街、长安路、小寨、纬一街至国际会展中心站。
西安地铁二号线建筑设计调研摘要地铁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上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在宣传城市文化底蕴时,地铁的建筑设计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大多数前人的研究中,地铁的建筑设计往往很容易被忽略。
本文将以西安地铁二号线的建筑设计为切入点,探讨城市地铁建筑设计对于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从总体上,研究整体地铁建筑设计的特点。
本文是以实际建筑为调研对象,希望以此为鉴,进一步发展地铁建筑设计。
关键词西安地铁地域性文化特征建筑设计轨道交通的发展史,是近现代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愈来愈注重效率和便捷,公共交通系统在这一认知下迅速发展,大众便捷运输系统——地铁由此问世。
它与城市规划建设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在城市文化底蕴的宣传与发展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但一直以来,学界对于地铁交通的研究总是重点关注隧道结构及交通专业领域的问题,建筑设计方面的研究略显少数。
事实上,探索地铁交通设计中的建筑设计,对建筑设计师在城市规划创作上,有着预见性的作用和极佳的现实意义。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对于西安地铁二号线的建筑外观设计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大多数建筑设计的对象的存在相同的特征,它们一般都由内部空间及外部体量组成。
而就地铁而言,它的外部体量即地面上的地铁站的外观;内部空间即地铁的整个地下空间,包括:月台、通道、站厅层、站台层和隧道,部分地铁还设有地下商城等。
地铁出入口位于地面,它的一个重要作用便是凸显了地域文化特征。
通过现场调研发现,西安地铁二号线的整体走势是自北向南,共有二十一个车站,主要分为五大类不同类型的出入口设计,其中,行政中心站为特殊车站,有全线唯一的出入口建筑类型。
第一种,筒状玻璃顶配合石材建筑构件,这里运用了古中国建筑中较为经典的砖墙设计,并且该建筑造型方圆结合,体现中国文化中的“无规矩不成方圆”的设计理念;第二种,方形玻璃“盒子”搭配金属建构材料,这一种设计运用了木构架和斗拱等元素,在细节处运用了传统装饰,凸显出特别的中国风设计;第三种,曲面玻璃顶加入口金属装饰,这一种运用了传统中式圆柱设计,且灰色金属感配色使得古今结合更具现代感;第四种,筒状玻璃顶配合钢制建筑构件,这里也运用了木构架、斗拱等设计,且同样的方圆结合经过重新组合后,使得整体建筑更具新意;第五种,曲面玻璃顶配合红色“圆柱”,中国红的元素融入其中。
地铁二号线西安地铁二号线(西安)引言地铁二号线是西安市的一条重要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该线路全长26.5公里,设有21个车站,连接了城市的南北两个重要区域,为西安市民的日常交通提供了便利。
本文将对地铁二号线的建设背景、线路规划、站点设置、运营情况以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建设背景随着西安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加大。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交通效率,西安市决定启动地铁二号线的建设。
地铁二号线作为西安市第二条轨道交通线路,将极大地改善市内南北方向的交通状况,方便市民出行。
二、线路规划地铁二号线的规划始于2010年,经过几年的勘测和筹备,于2015年正式开工。
该线起于西安市南端的机场新城,沿着市区南北方向穿过主要交通干道,最终抵达西安市北郊的九曲沟。
线路全长26.5公里,共设有21个车站,包括13个地下站和8个高架站。
三、站点设置地铁二号线的站点位置经过精心规划,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其中,一些重要的站点包括:1. 机场新城站位于地铁二号线的起点,是机场新城规划中的重要交通枢纽。
该站不仅方便乘客从机场到市区的交通,还能连接机场周边的商业中心和居民区。
2. 西安火车站站作为西安市的交通枢纽之一,该站是地铁二号线与其他线路的换乘站点。
乘客可以从这里方便地转乘到其他地铁线路或火车。
3. 大雁塔站位于西安市的中心区域,这个站点拥有大量的旅游资源。
旅客可以从这里方便地前往大雁塔、历史博物馆等著名景点。
4. 九曲沟站这个站点位于西安市的北郊,周围是郊区的居民区和农田。
乘客可以从这里出城,欣赏郊区的风景,或是前往九曲沟风景名胜区游览。
四、运营情况地铁二号线于2020年正式开通,目前已经投入运营。
该线路每天的运营时间为早上6点到晚上10点,运营密度为每5分钟一班,高峰时段可以适当加密。
地铁二号线的运营状况良好,深受市民的欢迎。
五、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地铁二号线的开通对西安市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西安地铁二号线小寨站设计摘要:小寨站是西安地铁二、三号线的换乘站,两线车站土建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
经过对设计边界条件及车站换乘形式的分析研究,确定换乘方式为“丁”字岛-岛换乘。
结合对车站设计方案的介绍,对“丁”字岛-岛换乘车站的设计经验做出小结归纳,可做为后续类似车站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西安地铁小寨站换乘丁字节点Abstract: the small village is the subway station two, three on line transfer station, two line stations civil engineering synchronization design, simultaneous construction. “After the design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the station transfer form of analysis and study of the change to the way to determine the” d “word island-change to the island. Combining the design scheme of the station, introduces the “d” word island-island design experience of transfer station a summary induced, and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to the station and subsequent reference.Keywords: subway in xian to small village stand transfer t-shaped node一、车站概况小寨站是西安地铁二、三号线的换乘站,位于长安南路与小寨路相交的十字路口。
最终西安2号线AFC技术方案早上一睁眼,西安2号线AFC技术方案的构思就像一幅地图,在我脑海中展开。
这个方案已经在我心中酝酿了10年,从最初的构思到现在的成熟,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与突破。
一、项目背景咱们先来聊聊这个项目。
西安2号线作为西安市的重要交通线路,客流量巨大。
为了提高运营效率,降低乘客出行时间,我们决定引入自动售检票系统(AFC)。
这个系统将覆盖整个2号线的所有站点,实现自助购票、自助验票,让乘客出行更便捷。
二、技术方案1.系统架构AFC系统分为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
硬件设备主要包括自助售票机、自助验票机、车站控制管理系统等;软件系统则包括中央数据处理系统、车站数据处理系统、终端应用程序等。
2.自助售票机支持多种支付方式:现金、、、银行卡等;语音识别功能:支持普通话、英语、西安话等多种语言;互联网售票:乘客可在线购票,现场取票;无人售票:机器自动售票,无需人工干预。
3.自助验票机快速识别:采用人脸识别技术,1秒内完成验票;多重校验:结合二维码、身份证等多种校验方式,确保乘客身份真实性;自动统计:实时统计客流数据,为运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4.车站控制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监控车站客流、售票、验票等情况;数据处理:对客流数据进行分析,为运营决策提供依据;应急处理:遇到突发情况,可快速启动应急预案。
5.中央数据处理系统数据整合:将各车站数据汇总,形成完整的数据体系;数据分析:对客流、售票、验票等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数据共享:与西安市交通部门、公安机关等实现数据共享。
三、项目实施1.设备安装设备运输:将自助售票机、自助验票机等设备运输至各站点;设备调试:对设备进行现场调试,确保正常运行;设备培训:对车站工作人员进行设备操作培训。
2.系统调试硬件设备调试:检查设备硬件是否正常,如售票机、验票机等;软件系统调试:检查软件系统是否稳定,如数据处理、网络通信等;整体联调:将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进行联调,确保整个系统正常运行。
板与柔性面板制作成一体结构,避免了在使用时水平方向上多块翻转模板交接处出现明显折角的情况,使折角处能够平顺过渡,便于进行施工和体形控制,减少了相对于传统翻转模板在施工中的水平方向上弧线体形控制难度的问题,且浇筑后的混凝土外观美观,使用效果好,通过实践达到大坝混凝土单仓连续上升浇筑12m高度,拥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审稿人:李东锋)~~~~~~~~~~~~~~~~~~~~~~~~~~~~~~~~~~~~~西安地铁二号线二期1标项目控制网复测工作完成日前,公司路桥分局测量大队圆满完成了设计移交的西安地铁二号线二期1标项目控制网复测6个GNSS点、12个精密导线点、11个二等水准点的控制网复测数据采集及成果上报工作。
西安地铁二号线二期1标项目是路桥分局首个承建的地铁项目,为确保首根桩顺利开工,在人员少、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测量大队及时开展复测前内外业培训,并带领项目测量人员“架静态、测导线、推水准”。
由于设计移交GNSS点都在楼顶,过程中多次“电话沟通、爬梯上楼”,克服种种困难。
目前,控制网复测成果报告已上报监理,成果满足规范要求。
中老铁路普亚村一号隧道出口提前61天贯通老挝当地时间1月3日上午10时许,由水电三局承建的中老铁路四标段普亚村一号隧道出口至2号横洞大里程提前61天安全顺利贯通。
此次贯通是继普亚村一号隧道平导3-1横通道施工正洞大里程至平导4-1横通道施工正洞小里程,及进口至平导3-1横通道施工正洞小里程贯通后的又一节点目标顺利实现,贯通误差控制在2厘米内,符合规范要求。
该目标提前圆满完成,标志着普村一号隧道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普亚村一号隧道位于相嫩站~班普亚站区间,属于Ⅱ级风险管理隧道,为全线重点隧道,全长6016米,隧道设计由进口、1号横洞+平导、2号横洞、出口共4个工区组织施工。
普亚村一号隧道出口至2号横通道大里程施工区域由出口工区单面掘进,完成掘进2100米,是公司承建施工标段内单面第二长度作业面。
地铁作为公益性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对改善城市投资环境、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带动沿线房地产开发起到了巨大作用,其社会效益远大于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
地铁是巨额资金密集型系统,地铁的建设投融资模式可分为政府财政投资、商业投资和混合投资三种模式。
但是由于轨道交通业作为大型基础设施产业,具有公益性、时间长、见效慢,收回投资低等特点,使地铁投资方无法将所产生的全部效益(外部效益)内生化,票款收入仍然是目前国内地铁公司的主要收益来源,地铁公司的经营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票价水平,因此如何在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采用适宜的地铁价格策略,提高地铁企业的经营效益,并在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积极性的同时,进一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成为当前继续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西安地铁线网规划由6条线组成,全长251.8公里,共设车站150座。
规划中一、二、三号线为骨干线,四、五、六号线为辅助线,为“棋盘加放射型”网状结构,线网客流覆盖率82.5%,服务范围覆盖了全市61个主要客流走廊和大型客流集散点中的52个,线路直接连接或延伸方向辐射中心城镇和外围规划,全日客运量将达到509.5万人次,承担居民出行总量的比例为25%,占公交总量的50%。
西安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由铁路北客站至韦曲南站,全长 26.3km,设车站21座,线位纵跨市区南北,一期工程按一次规划设计两次建设实施。
即将开通的线路北起铁路北客站,南至会展中心站,全长20.55km,设17座车站,车辆维修基地一座,控制中心一座,主变电站两座,工程总投资人民币100.53亿元,折合每公里约4.89亿元,计划于2011 年9月28日通车试运营。
会展中心站至韦曲南站预计2013年年底通车。
市物价局成本调查队对地铁2号线铁路北客站至会展中心段的成本进行了监审,核定其完全成本为每年9.36亿元,单位人次成本为12.40元;扣除固定资产折旧每年2.66 亿元和贷款利息每年4.08亿元后,运营成本为每年2.62亿元,单位人次成本为3.47元,(其中扣除广告物业收益后运营成本为1.82亿元,单位人次成本为2.41元)。
西安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供电系统简析
张霞
【期刊名称】《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年(卷),期】2010(000)005
【摘要】以西安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为例,介绍地铁工程供电系统构成及运行方式.主要针对正常运行方式和故障运行方式下的2种运行模式进行分析.
【总页数】3页(P12-14)
【作者】张霞
【作者单位】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处,陕西西安,7100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
【相关文献】
1.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效益简析 [J], 李洪亮;李春燕
2.成都地铁2号线电客车车钩常见重大故障简析 [J], 蒲高
3.南京地铁2号线列车控制与监测系统简析 [J], 葛刚;孙路
4.大坡度地形条件下的地铁站设计简析——以厦门2号线二期天竺山站为例 [J], 陈皓
5.简析煤矿供电系统中PMSM控制算法 [J], 肖清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南段建设征地拆迁和
管线改迁的通告
佚名
【期刊名称】《西安市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08(000)009
【摘要】<正> 西安地铁建设是省、市重点工程,也是我市目前投资规模最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拉大城市骨架、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促进城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加快地铁一、二号线南段建设征地拆迁、管线改迁和环境综
【总页数】1页(P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9.24
【相关文献】
1.关于认真做好京沪高速铁路(天津段)征地拆迁和管线迁改工作的通知 [J], ;
2.广州市人民政府文件——关于广州轨道交通二号线南延段和八号线工程建设的通告 [J], ;
3.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西安地铁标识和地铁二号线站名的通告 [J], ;
4.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地铁二号线建设中进行征地拆迁和管线改迁的通告 [J], ;
5.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轨道交通建设涉及管线等设施迁改和轨道穿越有关工作的通知 [J], ;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本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对我们本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实
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以便更好地实现它的宗旨和目标。
根据本次规划,我们主要重点投资于建筑、交通、水利、能源等四大
类基础设施建设。
其中,建筑设施主要包括以西安市为中心的城市更新、
建筑物改造和新建工程等;交通设施主要包括以西安地铁为主的城市轨道
交通建设;水利设施主要包括西安市河流治理和水资源开发等;能源设施
主要包括西安市可再生能源发电等。
在本次规划的实施过程中,截止至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建筑、交通
和能源设施建设的预备工作,基本成立了相关施工单位和管理机构,并开
始实施施工。
其中,建筑设施工程施工进度较快,施工单位已经完成了部
分建筑物的改造,并且正在进行新建工程的施工;能源设施的施工也进展
顺利,有关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实施也已进入施工阶段;西安地铁建设
也取得阶段性成果,已经施工建设了西安地铁1号线、2号线和3号线等。
对于水利设施的建设,本次规划的实施进度较为缓慢,目前仅完成了
部分开发研究及规划初稿的拟定。
综上所述。
西安地铁二号线基础设施
调查报告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交通运输
姓名:
学号:
完成时间:2014年6月
二〇一四年六月
(充实一下简介的内容,帮忙把进站前两个问题写完整,看一下整体是否需改动,有错误的地方改一下,还有麻烦做个总结)
一、西安地铁简介
西安地铁的标志采用了建筑城墙的造型,充分的代表了西安的古文化,而方形的地铁标识在中国还是第一例,我国其他城市的地铁标识多是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状,之所以采用方形的设计,是渗入了中国古代印章的涵义,代表着地铁对市民的一种承诺。
同时为了突出中国特色,标识也采用了最具有代表的中国红。
首先是它的红色底色,是中国传统的喜庆颜色,在交通设施中也是引人注目的警示色,能够起到突出的作用;其次,它采用城墙作为基本形状,白色和红色也是色彩上反差对比突出的搭配,同时也象征着地铁是一种公共设施,是纯洁的,没有杂质的,外面采用了城墙垛口的形状,内侧的椭圆既代表城墙的城门,也是地铁隧道的造型,二者公共构成了一个M型,也是地铁metro在国际上的公认的标识,线条流畅,也象征着地铁运行的通畅。
2011年9月16日通车试运营。
西安地铁2号线,为西安地铁首条开工线路,也是首条运营线路,一期工程主线于2006年9月28日开工建设。
全长20.50公里,设17座地下车站。
该线路位置为西安市南北向主客流走廊,线路将西安火车北站、西安市行政中心、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中心北大街及钟楼、南郊省体育场、小寨、西安电视塔、韦曲等大型客流集散点串联起来。
西安地铁的开通,标志着西安从此走上了地铁的时代,更加快捷方便的交通工具,为广大乘客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出行方式。
全线共设17站,分别是:北客站-北苑-运动公园-行政中心-凤城五路-市图书馆-大明宫西-龙首原-安远门-北大街(换乘①号线)-钟楼-永宁门-南稍门-体育场-小寨-纬一街-会展中心。
二、乘车中存在的问题
乘客乘车流程:进站→购票→进闸→候车→乘车→下车→出闸→出站
1.进站
①.入口
②.下楼购票
③.乘客进行安检
乘客安检过程时,人多的时候检查的并不是很严格,会有浑水摸鱼的情况。
安检人员发现乘客携带水时会让乘客当场喝一口,让人会有种抗拒不舒服的感觉。
且安检口出较为混乱,应清楚的划分出两条道路,使安检乘客与不需安检分离开,使乘客能快速通过。
2.购票
西安地铁一、二号线均为自动售票机,且购票机状态分为可正常使用、只充值、只硬币购票、只纸币购票和系统维护五种。
出现状况的设备应尽快进行维修,更好的给乘客提供服务。
在高峰期或者大部分时间还是要排很多人进行购票。
纸质购票或充值时经常出现不识别的情况,要反复确认很多次,且对纸币的面值有要求,会给使用者带来较大的不便。
人民币面值标注不全面,标注的是十元和五十元的面值,但二十元也可以进行使用却没有标注,给充值乘客带来极大的不便。
凤城五路站:没有充分考虑超高峰期的人流量,购票距离预留较短,售票机台数较少且出现故障较多,使乘客的等待时间较长。
钟楼站和北大街站:为了满足人的大量流通售票机设置的数量较多。
在人流量较大的时候,乘客都会选择距入口较近的售票机进行购票,有些售票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没有很好的起到分散人流的作用。
3.进闸
地面上的指示标志不够明显,且很少有人会关注。
闸机通过方式标志不明显,且服务人员较少,有些乘客看不到或者不会使用,则经常会出现一些刷了好几次都过不去的状况,延长了乘客的出行时间。
对于老人和带小孩而言,反应稍慢就有可能通不过闸机,给这些乘客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且在没有地铁服务人员监管的情况下,有些乘客可能会两个人一起通过闸机。
没有充分的考虑身体不方便的乘客的乘坐情况,没有清晰的标注出残疾人的通行通道,有些乘坐轮椅的乘客无法通过闸机。
因此闸机应该选择更加人性化的设计来保证乘客的通过。
4.候车
①.下楼梯候车
乘客通过闸机需要下楼梯去乘坐地铁,楼梯的种类有普通楼梯、扶梯和残疾人专用的电梯。
凤城五路站:考虑经济和人流量的因素,此只有上行扶梯而没有下行扶梯,但出于人性化的考虑,为了便利腿脚不方便的人和服务大众的理念,可以在每个地铁站都设置这种上下行扶梯。
钟楼站和北大街站:这两站人流量较大,具有上下行双向的扶梯。
②.乘坐地铁时,区分地铁方向的设施
图中一部分只有在一号线部分地铁站才有,图二很好的帮助了乘客了解乘车信息。
③.地铁站的便民设施
便民设施包括ATM机、残疾人电梯、卫生间、宣传书报架、食品售卖处、果蔬售卖处等。
ATM机的使用人数较少且银行较单一,给乘客取款带来不必要的费用,应选取较便民的银行。
其中卫生间指示标识不够清晰,并且卫生间只在地铁站乘车区域的一个方向存在,乘客不容易寻找。
且卫生间的清洁工作不够及时,极易散发出难闻的味道。
但一号线的卫生间设施较好,地上铺有防滑垫。
果蔬售卖处是西安地铁公司积极响应乘客需求、实践服务型商业经营思路而最新推出的又一个便民服务项目,在全国地铁系统也属于首创。
西安的地铁站目前仅有小寨站和市图书馆站设有果蔬售货架,今后还将选取行政中心、省体育场、北大街等8个站点作为销售点。
可适当添加便民设施,如爱心伞等。
凤城五路站:便民服务设施较少。
钟楼和北大街站:便民服务设施较多,但使用的人数较少。
食品售卖处鲜有人问津;宣传书报架上没有及时摆上书刊,一般时候只是个空书架。
④.乘客上车时的注意事项
屏蔽门处的候车线不够明显,乘客在等车时,还是硬是靠近屏蔽门站立,给乘客的人生安全带来隐患,一号线的标线就较为明显。
且乘客上下车还是会有拥挤的状况。
5.乘车
客室顶部安装有空调、座椅下方安装有电加热器,冬暖夏凉,给乘客提供了舒适的乘坐环境。
门区设有LED动态电子地图,方便乘客了解到站情况。
客室内部安装有LCD液晶显示屏,以便乘客能够随时了解车辆运行情况以及时事新闻。
客区采用纵向座椅,设置3道扶手杆、吊环、立柱杆增加握位。
为了方便残疾人乘客乘车,客室内设置有残疾人轮椅区域,并安装了固定轮椅的安全带。
扶手采用不锈钢管制成,高强度,易于清洁、维护。
座椅采用玻璃钢材料,表面平整度
好,造型美观,有较长使用寿命。
西安地铁在全国率先采用每个车站一个独立标识(即“一站一标”),也采用“城墙章”式的矩形图案设计,在车站立柱、车站显著位置、屏蔽门盖板、导向牌等配合颜楷字体的站名出现,方便乘客。
美中不足的是,西安地铁车站的英文翻译采用汉语拼音,因此国外乘客乘车时可能有所障碍。
6.下车及换乘
地铁下车时,有时仍然会撞上上车的人。
乘客的自觉意识不够高,总会有急着挤上车的情况。
下车时直接找上楼出战的电梯、楼梯相对便利,相对走楼梯的人,乘坐扶梯的乘客更多,所以总会在扶梯上去的地方短暂的拥挤。
对比凤城五路及北大街等站,可以看到修建地铁时,这方面的考虑:凤城五路站站台相对小了点;北大街及钟楼等站就是两个向上的扶梯加快了运送速度。
北大街站还有个重要角色——换乘站。
换乘不出站,直接根据指示标志可以实现换乘,这是换乘站的方便之处,可在我们实际的换乘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换乘标志清楚,但换乘通道由围栏围成,看着不够清楚,不能随自然感觉行走,要分辨一下;换乘距离远,走很远的路,对于一些有重要事情着急的乘客,不方便。
再者,对于年轻人可能换乘还相对容易,老年人来讲就费力一些,需要有工作人员特别注意下。
7.出闸
出闸时由于人数较多,总会出现拥挤现象,大家着急的情况下就会在“黄线”内刷卡,导致无效等状况增加时间,且再次刷卡时,会显示此卡无效,要去工作人员处办理业务才能重新刷卡出站。
8.出站
一般地铁出站分为四个方向,即十字路口四个角落,出错站就会有很大的麻烦,上去路面还要过马路才能到你想去的方向,所以出站时的地图、地标很重要。
西安地铁的地图。
地标有2D和3D两种,其实对于方向感较好的人两种都一样,同样对于方向反不好的人,两种都没什么差别,建议使用类似钟楼出站口的标志,除了地图外会清晰的表明出站口处的标志性建筑物或地名(通俗易懂,众所周知
为宜)等。
6.下车及换乘
换乘标志对于年轻人来说很好区分,但对于老人来讲,可能需要有人帮助。
7.出闸
8.出站
12.乘客出站前地图指示标志
出站后地图地标看不懂,方向感不好的人总是出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