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工业工程现场改善:2作业测定1.doc
- 格式:doc
- 大小:112.00 KB
- 文档页数:21
IE工程师工作指导(新手IE有必要了解下)工业工程技朮(Industrial Engineering)IE强调系统优化,以使整个系统效益最佳、IE充分考虑和重视人在整个系统中的作用。
改善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工业工程(IE)的职责:组织、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业工程(IE)的任务:追求更高的效率和生产率工业工程(IE)的目的(核心):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工业工程(IE)的意识:成本和效率意识简化和标准化意识变革意识(问题和改革意识)系统意识(全局和整体意识)人本意识(以人为中心的意识)工业工程(IE)的目标:使生产系统投入的要素得到有效的利用,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安全、提高生产率,获得最佳效益。
一.工业工程的四大基本职能1.规划:确定研究对象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或服务所采取的特定行动的预备活动。
包括总体目标、政策、战略和战术的制定和各种分期实施计划的制订。
2.设计:为实施某一既定目标而创建具体实施系统的前期工作。
包括技术准则、规范、标准的拟订最优选择和蓝图绘制。
3.评价:对各种系统、规划方案、设计方案以及各类业绩,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确定活动包括各种评价指标和规程的制订、评价实施。
4.创新:改正现行研究,使其更有效的生产,服务和动作。
二.工业工程与现场改善1.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是一门应用科学,兼有管理及技朮的知识领域。
2.IE是以工程技朮为基础,配合科学管理的技巧来发现、解决、预防问题﹔3.IE的最终目的是:由管理的动作,使企业能获得最大的利益(与成本或经济效益有关4.IE的操作理论均婪能符合实际的需要﹔5.IE是运用重点管理的技巧,在任何问题上做重点突破。
三.IE的定义:美国工业工程师协会的定议:“IE-------是研究人、物料、设备、能源的消息组成的综合系统的设计、改善和设置的工程技术,它应用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来确定、预测和评价由该系统可得到的结果”。
IE管理IE的来源于industrial(⼯业) engineering(⼯程)两个英⽂单词的第⼀位字母。
⼯业⼯程是⼀项具有很强⼯程背景的管理技术,产⽣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发展成熟于⼯业化⼤⽣产时期,⾄今已有近100年的历史。
美国⼯业⼯程师协会于1955年为IE定义为:"IE是对有关⼈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组成的整体系统进⾏规划、设计、改进和实施的⼀门科学,它从数学、⾃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吸取有关的专门知识和技术,同时运⽤⼯程设计与分析的原理与⽅法,以阐述、预测和评价上述系统所得到的成果。
"⼆战以来,由于运筹学、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法的产⽣和⼴泛应⽤,使IE所适⽤的领域越来越⼴,内容与⽔平也不断发展与提⾼。
主要研究领域⼯业⼯程基础(⼯作研究): 利⽤⽅法研究和作业测定(⼯作衡量)2⼤技术,分析影响⼯作效率的各种因素,帮助企业挖潜、⾰新、消除⼈⼒、物⼒、财⼒和时间⽅⾯的浪费,减少劳动强度,合理安排作业,并制定各作业时间,从⽽提⾼⼯作效率。
⽅法研究⽬的是减少⼯作量,建⽴更经济的作业⽅法;时间研究旨在制定相应的时间标准。
设施规划与设计:对系统(⼯⼚、医院、学校、商店等)进⾏具体的规划设计,包括选址、平⾯布置、物流分析、物料搬运⽅法与设备选择等,使个⽣产要素和各⼦系统(设计、⽣产制造、供应、后勤保障、销售等部门)按照IE 要求得到合理的配置,组成有效地集成系统。
涉及SE、OR、⼯作研究、成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效学、⼯程经济学、计算机模拟等知识。
⽣产计划与控制:研究⽣产过程和资源的组织、计划、调度和控制,保障⽣产系统有效地运⾏。
包括⽣产过程的时间与空间上的组织、⽣产与作业计划、⽣产线平衡、库存控制等。
采⽤的⽅法:⽹络计划(计划评审技术PERT、关键路线法CPM)、经济定货量(EOQ)、经济⽣产批量(EPQ)、物料需求计划MRP以及⽣产资源计划MRP-II和准时制JIT。
⼯程经济:IE必备的经济知识,既投资效益分析与评价的原理与⽅法。
第二章#1.什么是工业工程?是简明地表述IE的定义。
答:工业工程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认、预测和评价。
”IE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地提供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探求各种方法给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带来满足和幸福。
@#2.如何理解工业工程的内涵?答:1.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
提高质量是提高生产率的前提和基础,提高生产率是IE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把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联系起来综合研究,追求生产系统的最佳整体效益,是反映IE内涵的重要特点。
2.IE是综合性的应用知识体系。
IE是一个包括多种学科知识和技术的庞大体系,实际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科学。
3.IE应用注重人的因素。
生产系统的各组成要素中,人是最活跃和不确定性大的因素。
4.IE是系统优化技术。
3.试述经典IE与现代IE的关系。
如何理解经典IE是现代IE的基础和主要部分?答:经典IE重视与工程技术相结合(不知道)4.如何理解工业工程与生产率工程的关系?答:工业工程与生产率工程有着共同的目标——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工业工程技术和方法是企业提高生产率的直接途径,即工业工程师生产率工程的基础;工业工程技术的发展将推动生产率管理和控制方法的改善,而生产率改善方法的创新、发展将促进生产率的发展;生产率工程的发展将丰富工业工程技术、方法,推动工业工程的发展。
5.IE学科的性质如何,怎样理解这一性质?答:IE是一门工程学科;为使生产系统有效运行,IE技术人员要不断对其加以改善,因而必须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进行模拟、实验、分析研究。
选择最好的改进方案。
所以,IE是一门工程学科。
6.IE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是什么?答:1.IE与管理。
基础工业工程(IE)试卷二一.选择题1.经济学家用()来衡量生产系统这种转换功能.A.经济效益 B.效率 C.生产率 D.效益2.从科学管理开始,IE 发展经历了()时代A.科学管理和工业工程 B.科学管理,工业工程和IE运筹学C.科学管理,工业工程和IE与系统工程D.科学管理,工业工程和IE 与运筹学,IE与系统工程3.企业中IE 活动的主要领域是()A.生产设计 B.经济分析 C.工作研究 D.质量管理4.从IE 发展历程和国内外应用经验来看,()是发展的起点,也是现代IE 的基础和组成部分.A.系统工程或价值工程 B.质量管理或成组技术 C.传统IE或基础IE D.线性规划或网络计划技术5.按测定方式,生产率可以分为()A,静态生产率和动态生产率 B.财务和审计C.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原材料生产率,能源生产率,外汇生产率D.直接劳动生产率和总成本生产率6.影响国家和部门生产率的因素有()A.产品设计,生产系统设计 B.生产规模,职工素质 C.人力资源,科技水平 D.宏观管理7.基本生产过程包括()、A.生产准备过程 B.劳动过程 C.辅助生产过程 D.工艺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8.方法研究内容包括()A.劳动过程分析 B.基本生产过程分析 C.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 D.自然过程分析9.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上对一个劳动对象或一组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成生产过程中的一部分称()A.工艺B.工序C.操作D.动作10.工艺程序分析是对现场宏观分析,把()作为分析对象.A.工艺方法 B.生产系统 C.工艺程序 D.空间配置11. 在生产现场中,常有()对一台设备(一项工作)进行操作,则称为联合操作作业A.一个工作人员 B.一组工作人员 C.两个或两个以上操作人员 D.班组人员12.利用联合操作分析图对联合操作进行分析的基本原则是()A.发掘空闲与等待时间 B.减少周期时间 C.人与机的动作如能同时完成为最佳 D.获得最大的机器利用率13.双手操作程序图以双手为对象,记录其动作,表示其关系,并可(),提供一种新的动作观念,找出一种新的改善途径.A.研究双手的动作平衡 B.发掘“独壁”式的操作C.指导操作者如何有效地运用双手,从事生产性的工作D.发现伸手,找寻以及笨拙而无效的动作14. 核心动素为()A.身手,移物,持住 B.装配,拆卸,使用 C.检查,寻找,握取 D.放手,计划,对准15.消耗性动素为()A.伸手,移物,持住 B.计划,休息,延迟,故延 C.装配,检查,使用 D.检查,寻找,预定位16. 作业测定的目的是()A.平衡作业组成员之间的工作量B.提供估算标价,销售价格和交货合同的基础资料C.制定作业系统的标准时间,改善作业系统,制定最佳作业系统D.确定机器利用率指标和劳动定额,并可以作为制定奖励办法的基础17.作业测定的主要方法有()A.估工法 B.统计法 C.时间研究 D.工作抽样 E.预定时间标准法 F.标准资料法18.时间研究步骤为()A.测时,剔除异常值,决定观测次数,计算正常时间,计算标准时间B.收集资料,划分操作单元,测时,计算正常时间,决定宽放时间,计算标准时间C.决定观测次数,测时,进行评比,决定管理界限,决定宽放时间,计算标准时间D.划分操作单元,测时,评比,宽放,计算标准时间.19.“5S”活动的目的就是()A.要使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员都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和工作标准B.不断改善现场,使现场环境和人们的心情处于最佳状态C.严格控制检查,评比,考核制度 D.不懈地坚持,不断地改善,不断地循环20.定置管理是研究()三者相互关系.A.人与物处于立即结合状态,人与物处于寻找状态B.人与机操作情况,物流情况,作业者情况C.人,机,物D.人有良好的工作状态,人有部分工作处于寻找状态人与物无关二.填空题1.经济学上,用__________来衡量__________的这种转换功能,表示__________的使用效率.2.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生产过程中__________的作用,提高__________.3.国内外数例证明,IE的应用对_________和_________生产率的提高确有积极作用,取得很大效益.4.从IE发展历程和国外应用经验来看,_________或_________是发展的起点,也是现代IE的_________和_________部分.5.产出与投入比值愈大,即__________愈高,能创造__________的经济价值,具有__________效益.6.工业工程的目标就是__________,使之更有效的运行,取得__________的效果.7.方法研究帮助我们寻求______________的方法,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使______________标准化.8.作业测定是制定______________时间标准,以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时间.9.标准时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部分内容组成10. 标准时间与工时定额的联系在于,标准时间是____________的依据,工时定额是____________的结果.11.以__________的速度将30只销子插入30只孔内,为正常速度.12. 常用的速度评比尺度有__________种,即__________分法,__________分法和__________分法.13.“5S”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项活动的总称.14. “5S”活动具体于现场管理是:将“5S”活动___________,严格执行___________,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平.三.问答题1. IE可应用于哪些领域?解释为什么有如此广泛的适用性?2. 什么是生产率?提高生产率有什么重要意义?3. 动作经济原则有哪些?4. 生产流程有哪几种类型?生产流程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 如何进行现场管理优化?为什么要在现场管理应用工业工程?四.计算题1. 用模特法分析下列动作并求 MOD 数:伸手 30cm ,把桌子上的杯子抓起,放到桌子的另一端,移动距离 40cm 。
IE题库(附答案)一、填空题1、最早提出科学管理得人就是______国得_____;(美国、泰勒)2、工业工程‘IE’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英文单词得缩写;(INDUSTRIAL ENGINEERING)3、基本IE就是属于古典IE,就是指_________与________;(方法研究、作业测定)4、IE就是为了把企业得______最大化、______最小化,各阶层管理者为了完成目标,利用IE进行改善;(利益、损失)5、生产得四要素指得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员、机械设备、原材料与方法)6、生产效率指得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实际生产得合格品数量与_________得比值;(标准产能)7、写出以下工程记号分别代表得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工) ◇---- (质量检查) □--- (数量检查) ▽----- (储存)8、工序状态分类为5种:(1)_____(2)____(3)____(4)_____(5)______;(加工、运输、检查、停滞、储藏)9、通常产品投放流水线时主要依据___________文件进行排拉作业;(工程作业流程图)10、IE得核心就是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升生产效率)11、质量改善循环‘PDCA’指得就是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计划、执行、检查、矫正)12、附加价值就是指企业从________中创造出新得价值;(生产活动)13、5S管理5S指得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14、现场所存在得问题可以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领域划分。
IE工业工程现场改善:2作业测定1.docIE工业工程现场改善:2作业测定1工业工程现场改善:第二章作业测定第一节作业测定概述一. 作业测定定义与目的1. 作业测定的定义:国际劳工组织的工作研究专家对作业测定下的定义是“作业测定(工作衡量)是运用各种技术来确定合格工人按规定的作业标准,完成某项工作所需标准时间.”他是采用时间研究﹑工作抽样﹑预定时间标准﹑标准数据法等特定程序和方法﹐来研究完成一定的作业所需标准时间的一种方法合格工人: 定义为“一个合格工人必须具备必要的身体素质,智力水平和教育程度,并具备必要的技能知识,使他所从事的工作在安全、质量和数量方面都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
”作业标准:“经过方法研究后制定的标准工作方法,及有关设备、材料、负荷、动作等的一切规定。
2. 作业测定的目的(1)作业测定是正确设计和合理改善操作系统的依据(2)作业测定用与管理工作﹐可以正确和核算企业生产工作量﹐做为编制计划﹑合理安排生产进程﹑计算操作人员的需求量﹑调整劳动组织等的依据﹔可以正确计算劳动消耗﹐做为计算产品成本和计件工资的重要依据二. 标准工时制定方法比较1. 经验判断法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凭经验估算出工时消耗来制定定额的方法是一种估计法,简便易行,但误差较大。
2. 历史纪录法根据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推断出同等内容工作的时间是一种统计分析法,比经验法具有科学性,但不够精确、可靠。
3. 作业测定在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对生产时间和辅助时间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制定标准时间的方法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客观、令人信服。
三. 作业测定的主要应用1. 不同工作方法,同样条件下时间短者为好方法;2. 平衡作业成员之间的工作量;3. 决定每个作业人员能操作的机器数量;4. 提供编制生产计划和调度的基础数据;5. 提供销售价格和合同评审的依据之一;6. 确定机器稼动率指标和工时利用率指标;7. 是实施制造成本管理的基础.四. 作业测定的阶次第一阶次﹕动作。
工业工程现场改善宝典之作业测定概述作业测定是工业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和改进生产过程的效率和效果。
它是通过收集数据、分析和计量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如操作时间、动作频率和运输距离等,来评估工作站点的工作负荷和工作内容。
这样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机会,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作业测定的好处作业测定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要素进行测定和分析,可以识别出低效的环节,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 优化工作内容:作业测定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工作站点的工作内容,发现不必要的或重复的操作,从而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质量。
3. 减少人力资源浪费:通过作业测定,可以发现不必要的工作环节或低效的操作方法,从而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作业测定的步骤作业测定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测定的目的:在进行作业测定之前,需要明确测定的目的,例如是为了改进工作流程还是为了评估工作站点的工作负荷。
2. 收集数据:在测定过程中,需要收集与工作站点有关的各类数据,如操作时间、动作频率和运输距离等。
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时间记录和工作日志等方式收集数据。
3. 分析数据:收集完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例如计算平均操作时间、操作频率和运输距离等。
还可以通过流程图、动作分析和时间-运动系统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4. 评估工作站点: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工作站点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和改进的机会。
可以使用评分方法或者根据工作站点的产出和效率等指标进行评估。
5. 提出改进措施: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措施,例如减少操作时间、优化工作流程、重新安排工作内容等。
改进措施应该根据工作站点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制定。
作业测定的应用案例以下是一个作业测定的应用案例,以说明如何通过作业测定来改进生产过程。
案例描述: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希望提高其装配线的生产效率。
他们使用作业测定来评估装配线上的工作站点,发现其中一个工作站点的工作负荷较高,工作内容存在不必要的重复操作。
IE工业工程及现场改善IE:INDUSTRIAL ENGINEERINGINPUT(投入)企業: ╳100%ONPUT(输出)企业的目的均希望依最少投入(INPUT)得到最大的产出版(ONPUT).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4M: 人MAN机MACHINE料MATERIAL法methodP-D-C-A: P –PLAN计划D –DO 做执行C –CHECK 检验确认A –action 反馈IE:1.依工程技术为主,达到科学管理技巧进行P-D-C-A.2.透过管理来运作3.应用科学(身体力行的能力)4.重点管理,重点管制IE的范围1. 工程分析2. 工作标准3. 动作研究4. 时间研究5. 时间标准6. V.A(价值分析)7. 工厂布置8. 搬运设计IE起源于工业研究时间研究泰勒,吉尔布雷斯工作研究“最佳”途径工作方法(在现有的工作方式中) 目的:a过程简化可否省略b更好c标准d时间最小工作研究运作技巧:方法or作业测点基础上方法的研究步骤:1. 选择问题2. 认定理想方法3. 现状分析4. 比较5. 方法设计6. 标准化工程符号:1. 加工:2. 搬运:3. 检查:A品质检查B数量检查4.停滞: (旧资料: )制品工程分析:1.直列型: 1 2 32.合流型,中间插入再加工步骤: 1 2 3 413.分崎型: 1 2 3 1 2 31 2 34.复合型: 1 2 3 41 2制品工程分析的步骤1.分析的目的:2.了解现有资料:A成品图 B SOP C流程图 D BOM E SIP检验标准3.划工程图4.调查分析:A 流程是否顺畅(顺序) B作业距离C瓶颈工序D异常5.抓不合理项目6.改善:改善前绘制工程分析表IE(INDUSTRIAL ENGINEERING)的定义:在工学中以设计改善,设定来综合人,材,料设备等系统的结合,为了明示预测,评价该系统所产生的结果而使用工学分析或设计原理与技巧,融合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专业技术知识和经验.IE是籍着设计,改善或设定人,料,机的工作系统,以求得到更高生产力的专门技术.1. 改善:把有的系统修改的更完美,更适合.2. 设计:是将设计或改善的系统导入企业的运作体系,亦能够稳固地发挥.IE的认识:1. IE依工程技术为主,配合科学管理的技巧进行P-D-C-A的过程.P-D-C-A:P –PLAN计划D –DO 做执行 C –CHECK 检验确认A –ACTAON 反馈2. IE依管理来运作.3. IE为应用科学,故IE工程人员必备身体力行的能力.4. IE为重点管理技术.在任何问题上做重点管制.IE四大原则:E-C-R-SE:删除,取消(ELIMINATE) eliminateC:合并(COMBINE)R:重排(REARRANGE)S:简化(SIMPLIFY)IE:a厂务IE:水电气机器资讯B PIE:1. liyont (人流:1.2 物流1.8)2.流水线管理3.制程改善4.品质管理IE现场改善七大手法:A防错法(工作简化法)B动改法(动作经济原则法)C流程法(工作分析法)D生产线平衡法(line balance)E工作抽样法F时间研究法G动作分析法IE手法说明1. 防错法(防愚法)--工作简化法A避免做错,一次性把工作作对.a不需要注意力,即使人为疏忽也不会犯错B防错法之“三不”构造原则: b不需要专业知识和高度技能c不需要经验和直觉2. 防错法需考虑的几个方面:a使作业的动作轻松b使作业不需要技能直觉c使作业不会有危险d使作业不信赖感官3. 防错法进行步骤:a发现人为疏忽b设定目标,制订实施计划c调查人为疏忽的原因d提出防错法的改善的方案e实施改善案f确认活动成果g维持管制状态4. 防错法在实施中之两种态度:(1)消极态度;a缓和影响法:即作业中失败的影响在其汲及过程中用方法使其缓或吸收.b异常检出法:即虽然已有不良或错误现象,但在下一制程不可将之检出,以减少或剔除其影响.(2)积极态度:a排除法即剔除会造成错误的要因b替代法即利用正确的方法来代替c容易法即使作业变得更容易或更合适1. 断根原理:将会造成错误的原因从根本上排除掉,使绝不发生错误.2. 保险原理:用二个以上的动作必需共同或依序执行才能完成工作.3. 自动原理:以各种光学,电学,力学,机械学,化学等原理来限制某些动作的执行或不执行,以避免错误的发生.4. 相符原理:籍用检核是否相符合的动作,来防止错误的发生,5. 顺序原理:避免工作之顺序或流程前后倒置,可依编号顺序排列,可以减少或避免错误之发生.6. 隔离原理:籍分隔不同区的方式,来达到保护某些地区,使其不能造成危险或错误的现象发生,隔离原理亦称保护原理.7. 复制原理:同一件工作,如需做二次以上,最好采用“复制”方式来达成,省时又不错误.8. 层别原理:为避免将不同之工作做错,而设法加以区别.9. 警告原理:如有不正常的现象发生,能以声光或其它方式显示出各种“警告”的讯号,以避免错误的发生,10. 缓合原理:以籍各种方法来减少错误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害,虽然不完全排除错误的发生,但可以降低其损害的程度.A.防错法的目的:如何避免做错事情,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的精神能够具体实现.B.动改法的目的:改善人体动的方式,减少疲劳使工作更为预适,更有效率,不要蛮干C.流程法的目的:研究探讨牵涉到几个不同工作站或地点之流动关系,籍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D.平衡法的目的:研究工程流动间或工序流动间负荷之差距最小,流动顺畅,减少因时间差所造成之等待或滞留现象.总之,流程法,平衡法是发掘问题的方法.防错法,动改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动改法(动作经济原则):即人在操作作业时,通过改善能以最少劳力达到最大工作效果的经济法则.(1)**动改法之基本原则.1.动作能量活用原则在人的身体各部位,凡是能餐有进行动作能力的部分,不管何部位,都希望全面能活用2.动作量节约原则多余的运动量,不但浪费时间和空间,更会消耗体力.3. 动作法改革原则能动的部位使其全部,活动可以节约的能量可以省去的徒劳动作也尽量去除,而动作的方法还是有改善的地方.(2)动作经济原则又是依人体,工具,场所布置来归纳分类.1.关于人体动作方面:a双手并用原则b对称原则c排队合并原则d降低等级原则e经济动作等级表f免限住性原则g避免突变原则h节奏轻松原则I利用惯性原则j手脚并用原则k迁当姿势原则2.关于工具设备方面a利用工具原则b万能工具原则c易干操作原则d迁当位原则4. 关于场所布置方面a定点放置原则b双手可及原则c按工排序原则d使用容器原则f近使用总原则g避免担心原则e用陆送法原则:尽量利用重力方法,陆送零件材料或成品h照明通分原则I服装护具原则3.动作改善的重点:必须从排除下列开始A需要用力气的工作.亦即必须使手脚或全身用力能完成的工作,或向膝盖下方伸手及蹲下拿起物品的动作,因为这些工作会引起肌肉的疲劳.B不自然的姿势C需要注意力的工作D厌恶的工作以下四者,均是动作改善的重点,只要稍加留意,就可发现许多工作可以大改善.动作改善的技巧:不外乎剔除,合并,重排与简化四者.IE工程师主要范围:1. 工程分析2. 工作标准3. 动作研究4. 时间研究5. 时间标准6. V.A7. 工厂布置8. 搬运设计**工作研究1.工作研究以研究及分析现有的生产过程及方法.并能找出一个最佳生产方法的一种管理科学.1. 工作研究的目的:A生产过程可否简化及省略B工作方法更完善C作业标准化D决定标准时间**方法研究(Method Research MR)IE里(工作研究)是以生产工厂的整个制造系统为主要的活动对象,而工作研究的运作技巧主要是由(方法)及(作业测定)所构成.而(方法研究)又是由(动作研究)发展而来,其目的是追求最完善,最有效率的生主系统及工作方法,并加予确立.(作业测定)又是由(时间研究)发展而来,与(方法研究)同时配合进行,或者可说是方法研究所确定睡的生产系统及工作方法,定量测定(多余的时间)要素及(无效的时间)要素等非生产部分,并进行削减,并作为以后管理计划控制的依据.针对以上对(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的了解,也可说(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是一体两面,具有互补性.当在做(方法研究)时,虽然目的是要取(取佳的方法),而在取得后,就需把(时间)确定.反过来说,当在做(时间)测定时,也要考虑测定的(时间)是否最佳的(方法)了. (一)方法研究的技巧如何进行(方法研究),首先应从生产现场的工作系统来探讨.1. 生产对象(物)应经由作业过程,经由时间,空间的变化做逐一的分析研究此部分也成定义的(工程分析),也可说是一种(生产系统分析),可使用产品工程分析表,生产流程图等分析工具,从原料到成品,来做经济性和探讨.2. 生产主体(人)人是生产的主体,对作业过程,在生产对象物的工作方面做分析研究.此部分是广义的(作业分析),也就是(工作方法分析)可藉由作业者的作业规范,工作抽样,基本动作,PTS或影片进行分析,或应用(动作经济原则)在作业过程,人,机的稼动状况.人与机的配合上追求作业地区或作业者的作业方法的合乎目的,合理性. (二)方法研究实施步骤使用方法研究的技巧,以期解决问题的原则性步骤:1. 选择问题,并将问题的目的的明确化.问题的选择可来自3种情况.A利用现有的资料,整理出问题点,并把握原因.B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并预测潜在的原因C认为应该解决的问题选定的问题目的明确化选定的问题对期望的成果(目标)予设定.2. 设定理想方法应认清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之后,再去抓住要达成最终目的的最经济手段是什么也就是说在步骤2里,尽量避免现行方法的影响应思考如何对于所选定问题的理想方法.3. 现状分析将选定的问题,使用IE的技巧来加以直接观察,并作成数据的分析.4. 比较分析结果将第3个步骤的现状分析与步骤2的设定和理想方法作比较,可使现状与理想的方法的差异明确化,在此可使用(5W2H)法加以探讨.5W2H:5W: WHAT WHY WHERE WHEN WHO2H: HOW HOW TO DO5. 改良方法设计经过探讨的整理之后,考虑现在或将来或许是企业的限住条件之外,来设计一个最佳的工作系统或方法.下面是一般企业里在被考虑的限住条件;1. 生产数量2. 使用空间3. 品质,机能4. 管理复杂化5. 过多人员6. 费用7. 实施日程8. 劳务关系针对上面的这些限住条件应以考虑,并进行改良方法之设计.改良方案的设计,应无以试行,并做逐项修改,才可定案.6. 标准化扩实施改良方法,即为新的最佳方法,经过认可后,即做成作业标准书,并以此训练,教导员工执行新的工作方法,新的工作方法也应该给以新的标准时间.。
工业工程现场改善第一篇方法/工具篇工业工程现场改善:第一章方法研究第一节方法研究的概述一. 定义方法研究------对现有的或拟议的工作(加工,制造,装配,操作)方法进行系统的纪录和严格的考查,作为开发和应用更容易,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以及降低成本的一种手段.二. 方法研究的目的1.改进工艺和程序2.改进工厂,车间和工作场所的平面布置3.改进整个工厂和设备的设计4.改进物料,机器和人力的利用,5.改善工作环境三. 方法研究的内容:包括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和动作分析三个层次四. 方法研究的基本程序1.选择研究对象,弄清问题;2.通过直接观察,纪录有关的全部事实;3.应用恰当的技术,严格而有序地分析事实;4.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因素,开发最适用,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5.建立新的标准工作方法;6.通过定期检查,推动标准方法的实施五. 纪录和分析的方法1. 6种符号:表示操作表示搬运,运输表示检验表示暂停或等待表示储存表示操作和检验同时进行2. 分析时的六大提问技术: (5W1H)What---完成了什仫?Where---何处做?When---何时做?Who---由谁做?How---如何做?Why---为什仫要这样做?3. 分析时的“ECRS”四大原则(1).取消(Eliminate)---改善的最佳效果,取消不必要的工序,操作,动作(2).合并(Combine)---对于无法取消而又必需者,看是否能合并(3).重排(Rearrange)---经过取消,合并后,进行重排使其具有最佳的顺序(4).简化(Simple)---经过上述三步后,考虑能否采用最简单的方法及设备,以节省人力,时间及费用第二节 程序分析一. 程序分析概述1. 定义:程序分析以现行工艺为基础,采用专用的图表和符号对其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应用5W1H 技术和ECRS 四大原则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改进,提出合理的工艺流程和车间平面布置与物料搬运路线 2. 程序分析对象对现场的宏观分析,把整个系统作为分析对象从第一个环节到最后一个环节,从第一道工序到最后一道工序,对整个过程进行的分析研究,它不以分析某一生产岗位、某一环节为目标.3. 程序分析目的消除和改变整个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的作业内容、作业方法、作业程序和作业现场的空间配置通过分析、研究、改进,设计出先进的高效的作业方法,科学的作业程序,以及合理的空作业测定操作分析动作分析工作研究间配置。
IE工业工程现场改善:2作业测定1工业工程现场改善:第二章作业测定第一节作业测定概述一. 作业测定定义与目的1. 作业测定的定义:国际劳工组织的工作研究专家对作业测定下的定义是“作业测定(工作衡量)是运用各种技术来确定合格工人按规定的作业标准,完成某项工作所需标准时间.”他是采用时间研究﹑工作抽样﹑预定时间标准﹑标准数据法等特定程序和方法﹐来研究完成一定的作业所需标准时间的一种方法合格工人: 定义为“一个合格工人必须具备必要的身体素质,智力水平和教育程度,并具备必要的技能知识,使他所从事的工作在安全、质量和数量方面都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
”作业标准:“经过方法研究后制定的标准工作方法,及有关设备、材料、负荷、动作等的一切规定。
2. 作业测定的目的(1)作业测定是正确设计和合理改善操作系统的依据(2)作业测定用与管理工作﹐可以正确和核算企业生产工作量﹐做为编制计划﹑合理安排生产进程﹑计算操作人员的需求量﹑调整劳动组织等的依据﹔可以正确计算劳动消耗﹐做为计算产品成本和计件工资的重要依据二. 标准工时制定方法比较1. 经验判断法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凭经验估算出工时消耗来制定定额的方法是一种估计法,简便易行,但误差较大。
2. 历史纪录法根据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推断出同等内容工作的时间是一种统计分析法,比经验法具有科学性,但不够精确、可靠。
3. 作业测定在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对生产时间和辅助时间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制定标准时间的方法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客观、令人信服。
三. 作业测定的主要应用1. 不同工作方法,同样条件下时间短者为好方法;2. 平衡作业成员之间的工作量;3. 决定每个作业人员能操作的机器数量;4. 提供编制生产计划和调度的基础数据;5. 提供销售价格和合同评审的依据之一;6. 确定机器稼动率指标和工时利用率指标;7. 是实施制造成本管理的基础.四. 作业测定的阶次第一阶次﹕动作。
人的基本动作测定的小阶次第二阶次﹕单元。
由几个连续动作集合而成﹐例如﹕伸手握取材料﹐放置零件第三阶次﹕作业。
通常由两三个操作集合而成﹐若将作业分解为两个以上的操作﹐则不能分配给两个以上的人一分担的方式进行。
第四阶次﹕制程。
将进行某项活动所必须的作业进行串连五. 工时消耗分类及标准时间构成制造时间的构成六. 作业测定主要方法1.时间研究(秒表时间研究) 2.预定时间标准法3.标准资料法以下会做详细介绍第二节时间研究一. 时间研究的定义时间研究是一种作业测定技朮,旨在决定一位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在标准状态下,对一特定工作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要的时间.以上定义的含义: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即要求操作者必须是一个合格的工人,而且该作业必须适合于他做;操作者对该项特定工作的操作方法,必须受过完全的训练;操作者必须在正常速度下工作,不能过度紧张,也不能过度延误,工作时生理状态正常.在标准状态下:系指用经过方法研究后制定的标准工作方法,标准设备,标准程序,标准动作,标准工具,标准机器的运转速度及标准的工作环境等二. 时间研究的工具秒表﹑观测板﹑时间测量记录表格﹑笔﹑计算器﹑测量距离及速度的仪器三. 时间研究的步骤1. 收集资料(1)为制定某一操作的标准时间,必须对整个操作有详细而完整的了解,不能遗漏操作的任何部分,或有任何错误,否则将导致标准时间的失误.通常记录数据的项目均应列入时间研究表格的表头或首页.(2)一般收集的资料按性质可分类如下:因产品的设计不当而发生的无效时间因产品生产过程中计划及操作方法不当而发生的无效时间因产品生产过程中管理原因而发生的无效时间a.能迅速识别研究内容的资料b.能正确识别制造的产品或零件的数据c.能正确识别制造程序/方法/工厂或机器的数据d.能识别操作者的数据e.有关工作环境的资料2. 划分操作单元(基本原则)(1)每一单元应有明显易辨认的起点和终点.(2)单元时间愈短愈好,以能精确测记为宜.(一般取2.4S)(3)人工操作单元应与机器单元分开.(因为时间研究主要测定人工单元)(4)尽可能使每一人工单元内的操作动作为基本动作,以便易于辨认.(5)不变单元与可变单元应分开.(6)规则单元,间歇性单元和外来单元应分开.3.n -试行先观察的次数例题:某一单元试行观测10次,结果如下:7,5,6,8,7,6,7,6,6,7平均值欲得误差±5%,可靠度95%问需观测多少次?例题:对某项操作单元已观测20次,结果如下:0.09,0.08,0.10,0.12,0.09,0.08,0.09,0.12,0.11,0.11,0.12,0.09,0.10,0.12,0.10,0.08,0.09,0.10,0.12,0.09设相对误差±5%,可靠度95%﹐试计算其理论观测次数为多少?4. 时间测量测量时间的方法(1)归零法:分别测定各动作单元时间,因为在测定时间需要不断归零,所以测时相对费时(2)累积记时法:利用电子式秒表本身具有每次按停,则显示当时时间,利用这一功能记录作业单元的时间及工序时间.(3)周程记时法:既采用每次去掉一个单元时间,适用于单元较小及周程较短作业,计算比较麻(4)连续测时法:当第一单元开始,按动秒表,在整个过程不使秒表归零,任其继续走动,当每一单元完毕时,看指针并且记录时间,待全部记录完毕,再将两相邻单元的表面相减,以求得每单元时间5. 剔除异常值[]次256.246*********4022≈=-⨯=N []次3222204.0204022≈-⨯=N例题:某一单元观测20次,漏记一次,结果如下:20,20,21,20,22,20,19,24,20,2219,21,20,28,21,20,20,22,M ,20管制上限27,管制下限15,28为异常值,予以剔除例题:某单元观测20次,数据如下:10,10,10、10、10、10、10、10、10、10、10、9、9、10、10、9、14、10、10、9,利用观测数据确定管理界限,如有异常值,剔除后再计算新的管理界限。
X=10,σ=1,上限13,管制下限7,14异常,剔除重新计算:X=9.79,σ=0.408上限11.04,管制下限8.566,无异常值6. 算观测时间剔除异常值的每一个单元所有时间值的算术平均值即为该单元的操作时间。
单元操作时间=∑(观测时间)/观测次数7. 对观测时间进行评比(1)单元操作时间为操作者个人的平均时间(2)有争议,靠人判断,不一定客观(3)评比指时间研究人员将所观测到的操作者速度与自己所认为的理想速度(正常速度)作比较(4)评比要有具体的数字表示其快慢(5)常用速度评比国际公认的正常速度▲行走:平均体力男子无负重以 4.8km/h(1.3m/s)的速度在平直道路上行走▲将30只销子插入30个孔,用时0.41min,0.82s/个▲30s 内分发扑克牌评比尺度■60分法■100分法■75分法评比因数=实际评比值/正常评比值英国时间研究专家提出,认为在有刺激的情况下比无刺激的情况下速度快1/3评比中的注意事项◆有效操作速度◆用力大小◆操作难易__◆需要思考的操作8. 时间宽放操作时所需的停顿和休息时间,加入正常时间。
操作时所需的停顿和休息时间称宽放时间★合理的宽放率★企业自定宽放时间=正常时间×宽放率宽放=私事+疲劳+程序+特别+政策(1)私事宽放操作者生理上需要,如喝水,上厕所,擦汗等对于轻松工作,为正常时间的2%-5%对于较重工作为5%-7%对于举重或者天气炎热无空调为7%(2)疲劳宽放可以根据人员努力度/姿势/细致程度/重复动作与紧张度/单调性/创造性注意力等等来评价宽放系数(3)程序宽放(作业宽放)主要是由于材料/零件/机械/工具/等生产相关物品造成的非周期性,不规则的准备或是清扫等类似的作业.a.作业台及场地的简单清洁与准备包括转换产品品种时间消耗b.由于来料及零件不良造成的停顿.(4)特别宽放时间根据产品的工艺特点或生产计划周期的长短,不同的产品,不同的生产线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设定特殊宽放,无特别原因的话不可以乱加特殊宽放,那样失去标准时间的客观性与准确性(5)政策宽放时间由于企业的管理制度所造成的管理时间的占用.例:班前会及交班会及体操时间.宽放率和宽放时间计算宽放时间=私事+疲劳+程序+特别+政策宽放率(%)=(宽放时间/正常时间)×100%宽放时间=正常时间×宽放率标准时间=观察时间×评比系数×(1+宽放率)政策特别程序疲劳私事IE工业工程与QC七大手法7 IE工业工程与QC七大手法前言:质量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生产水平、管理水平和文化水平.产品质量的提高,意味着经济效益的提高.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正经历着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变,市场竟争也由人格竟争为主转向质量竟争为主.而所有企业的目的均系希望以最小的投入(INPUT)得到最大的产出(OUTPUT),以致独得最大的效益.那么如何在质量保证的基础上,使企业独得最大的效益呢?只有降低成本和提高企业的生产力,把这些“投入”做最有效的组合,以达到质量稳定、效率高、交期准、浪费少、成本低.这就是近代工业界工业工程(IE)所要做的主要工作.IE简介1.甚么是IE?IE就是指INDUSTRIAL(工业) ENGINEERING(工程).它由两字词之首字母组合而成.2.IE的起源?IE的基础也是最早的起源来自于『工作研究』,而『工作研究』的主要构成是来自泰勒(Frederick W.Taylor 1856~1915)的『工作研究』与吉尔布雷斯(Frank B Gilbreth 1868~1924)的『动作研究』二者所构成.3.IE的目的?应用科学及社会学的知识,以合理化、舒适化的途径来改善我们工作的质量及效率以达到提高生产力增进公司之利润进而使公司能长期的生存发展下去,个人的前途也有寄托之所在.因此,简单地说,IE的目的就是充分利用工厂的人力、设备、材料,以最经济有效的工作方法,使企业独得最大的效益.4.为甚么要有IE?*持续的进步是企业及个人长久生存的根基.*改善就是进步的原动力,没有改善就没有进步.—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改善是永无止境的,必须长久持续去进行.4.IE的主要范围?*工程分析*价值分析(V.A) *动作研究*工作标准*时间研究*时间标准*工厂布置*搬运设计5.为甚么要有改善(IE)七大手法?*以不教而战,谓之杀.*徒然要求改善而不讲求方法、技巧,于事无补.*给人一条鱼吃,不如教他捕鱼的技术.*要求捕更多的鱼,首先必须讲求捕鱼技术的传授与使用.*改善七大手法(IE 7 TOOLS)就是协助我们改善我们工作的技术.IE七大手法简介改善(IE)七大手法有哪些?名称目的1.动改法改善人体动作的方式,减少疲劳使工作更为舒适、更有效率,不要蛮干.2.防错法如何避免做错事情,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的,精神能够具体实现.3.五五法借着质问的技巧来发掘出改善的构想.4.双手法研究人体双手在工作时的过程,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之地方.5.人机法研究探讨操作人员与机器工作的过程,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6.流程法研究探讨牵涉到几个不同工作站或地点之流动关系,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7.抽查法借着抽样观察的方法能很迅速有效地了解问题的真象.IE手法—工作简化的循环有效的实施「工作简化」机构—增加生产机构—提高工作实际降低成本管理上情绪利益个人—工时缩短收获个人—聪明才智收益增加有发展机会提高工作效率IE七大手法之一—-------- 防错法1.意义::防错法又称防愚法,其义为防止愚笨的人做错事.也就是说,连愚笨的人也不会做错事的设计方法. 狭义: 如何设计一个东西(一套方法),使错误绝不会发生.广义: 如何设计一个东西(一套方法),而使错误发生的机会减至最低的程度.因此,更具体的说”防错法”是:1>. 具有即使有人为疏忽也不会发生错误的构造—不需要注意力.2>. 具有外行人来做也不会做错的构造—不需要经验与直觉.3>.具有不管是谁或在何时工作能不出差错的构造—不需要专门知识与高度的技能.2.功用1>. 积极: 使任何的错误,绝不会发生.2>. 消极: 使错误发生的机会减至最低程度.3.应用范围任何工作无论是在机械操作、产品使用上,以及文书处理等皆可应用到.4.基本原则在进行”防错法”时,有以下四原则可供参考:1>. 使作业的动作轻松2>. 使作业不要技能与直觉3>. 使作业不会有危险4>. 使作业不依赖感官EXL:在连续几个测试站间加档板,防止未测品流至下一站.5.基本原理1>. 排除化: 剔除会造成错误的原因.2>. 替代化: 利用更确实的方法来代替.3>. 容易化: 使作业变得更容易、更合适、更独特,或共同性以减低失败.适合化、共同化、集中化、特殊/个别化.4>. 异常检出: 虽然已经有不良或错误现象,但在下一制程中,能将之检出,以减少或剔除其危害性.5>. 缓和影响: 作业失败的影响在其波及的过程中,用方法使其缓和或吸收.6.应用原理1>. 断根原理: 将会造成错误的原因从根本上排除掉,使绝不发生错误.2>. 保险原理: 采用二个以上的动作必需共同或依序执行才能完成工作.3>. 自动原理: 以各种光学、电学、力学、机构学、化学等原理来限制某些动作的执行或不执行,以避免错误之发生.目前这些自动开关非常普遍,非常简易的“自动化”之应用.4>. 相符原理: 藉用检核是否相符合的动作,来防止错误的发生.5>. 顺序原理: 避免工作之顺序或流程前后倒置,可依编号顺序排列,可以减少或避免错误的发生.6>. 隔离原理: 藉分隔不同区域的方式,来达到保护某些地区,使不能造成危险或错误的现象发生.隔离原理亦称保护原理.7>. 复制原理: 同一件工作,如需做二次以上,最好采用“复制”方式来达成,省时又不错误.8>. 层别原理: 为避免将不同工作做错,而设法加以区别出来.9>. 警告原理: 如有不正常的现象发生,能以声光或其它方式显示出各种“警告”的讯号,以避免错误即将发生.10>. 缓和原理: 以藉各种方法来减少错误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害,虽然不能完全排除错误的发生,但是可以降低其损害的程度.EXL:1.鸡蛋之隔层装运盒减少搬运途中的损伤.(缓和原理)2.设立多层之检查方法,考试后检查一次看看,有没有犯错的地方.(保险原理)3.自动消防洒水系统,火灾发生了开始自动洒水灭火.(警告原理)4.汽车之安全带,骑机车戴安全帽.(保险原理)5.加保利龙或纸板以减少产品在搬运中之碰伤.(缓和原理)6.原子笔放在桌上老是给别人不经意中拿走,怎么办呢?贴上姓名条或加条绳子固定在桌上.(隔离原理、警告原理、缓和原理)IE七大手法之二—动改法1.手法名称又称动作改善法,简称为“动改法”,是:*省力动作原则*省时动作原则*动作舒适原则*动作简化原则此原则以最少的劳力达到最大的工作效果,其原为吉尔博斯(Gibreth)最先提出,后经研究整理增删.其中以巴恩斯(Ralph M.Barnes)将之补充完成.2.动作改善原则可分为三大类二十项.3.三大分类为:1>. 有关于人体动用方面之原则,共包含8项.2>. 有关于工作场所之布置与环境之原则,共包含6项.3>. 有关于工具和设备之设计原则.共包含6项.详细之20项原则将在后面详加介绍.4.有关人体动用原则(动作经济原则)原则1: 两手同时开始及完成动作原则2: 除休息时间外,两手不应同时空闲原则3: 两臂之动作应反射同时对称.原则4: 尽可能以最低级动作工作说明:欲使动作迅速而轻易,唯有从动作距离之缩短,以及动作所耗体力减少上着手.欲达到此目的,其实际对策则为选取级次最低之动作,使动作范围缩小.并使物料及工具尽可能靠近手之动作范围内.工作时,人体之动作可分为下列五级:原则5: 物体之”动量”尽可能利用;但如需用肌力制止时,则应将其减至最小度.原则6: 连续曲线运动较方向突变直线运动为佳.原则7: 弹道式运动较轻快.原则8: 动作宜轻松有节奏.原则9: 眼睛的视点应尽少变动并尽量接近.原则10: 适当之照明;应有适当之照明设备,使视觉满意舒适.所谓合适的照明,其意义应包括:1>.必须有合适其工作的充足光度. 2>.必须有合适颜色的光线,且应避免闪光.3>.必须有合适的投射方向.原则11: 工作抬椅高度适当舒适原则12: 尽量以足踏/夹具替代手之工作.原则13: 尽可能将二种工具合并.EXL: 将两种功能不同的印章,修改成具有两种功能的单独印章.原则14: 工具物料预放在工作位置.原则15: 依手指负荷能力分配工作.原则16: 手柄接触面尽可能加大原则17: 操作杆应尽可能少变更姿势.IE七大手法之三—流程法现场作业改善方法: 现场作业改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