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理化检验技术期末复习word资料35页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34
卫生高级职称(理化检验技术)题库及答案所含题型:单选题、共用选项一、单选题1.薄层色谱法测定苯甲酸及其钠盐时,样品酸化后,用于提取苯甲酸的是( )A.乙醇B.乙酸C.正己烷D.己烷E.乙醚答案:E2.不适合于用索氏提取法测定其中的总脂肪的样品是( )A.固体样品B.挥发性样品C.液体样品D.不挥发性样品E.半固体样品答案:E3.取0.10ml一氧化碳纯气,用空气稀释至10L,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浓度是( ) A.B.C.D.E.未给出配制时的温度和大气压无法计算标准状况下浓度答案:A4.用活性炭管作为固体吸附剂采集工作场所的空气中有毒物质,如用溶剂解吸时,最常用的有机溶剂是( )A.B.乙醇C.D.甲醇E.答案:A解析:解吸溶剂应根据待测物及其所使用的固体吸附剂的性质来选择,非极性待测物易为非极性固体吸附剂吸附,解吸时通常用非极性解吸液。
例如大多数有机溶剂蒸气被活性炭采集后,用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作解吸液。
极性待测物易被极性吸附剂吸附,通常用极性解吸液解吸,如醇醛类化合物常用硅胶采集,用水或水溶液作解吸液。
5.车间空气中,可用注射器采样和直接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的化合物是( )A.一氧化碳B.苯C.氮氧化合物D.铅E.有机磷农药答案:B解析:当空气中污染物浓度高于分析方法检测限时,可用注射器采样。
苯是易挥发物质,车间空气中的浓度通常高于气相色谱法的检测限。
6.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测硒,在用纯硒配制贮备液时,下列溶解方法中,正确的是( )A.B.在HCI溶解液中溶解C.D.在HCl溶解液中加热溶解E.在NaOH溶液中溶解答案:A7.在锰的甲醛肟分光光度法中,一些金属离子会与甲醛肟形成络合物,干扰锰的测定,加入盐酸羟胺和EDTA可减少干扰,在下列各项中,不会对锰的测定产生干扰的元素是( )A.铁B.铜C.钴D.镍E.砷答案:E解析:用甲醛肟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锰时,水中的铁、铜、钴、镍、钒、铈均可与甲醛肟形成络合物,干扰锰的测定,加入盐酸羟胺和EDTA可减少其干扰。
卫生检验复习题习题(后面有答案)一、选择题1.湿法消化方法通常采用的消化剂是()。
A 强还原剂B 强萃取剂C 强氧化剂D强吸附剂2.常压干法灰化的温度一般是()。
A 100℃~150℃B 500℃~600℃C 200℃~300℃D 300℃~400℃3.当蒸馏物受热易分解或沸点太高时,可选用()方法从样品中分离。
A 常压蒸馏B 减压蒸馏C 高压蒸馏D 水蒸气蒸馏4.防止蒸馏暴沸现象产生的有效方法是()。
A 加入暴沸石B 插入毛细管与大气相通C 加入干燥剂D 加入分子筛5.()是利用被测物质中各组分挥发性的不同来进行分离的方法。
A 灰化法B 蒸馏法C 抽提法D 色谱法6.用溶剂浸泡固体样品,抽提其中的溶质,习惯上称为()。
A 浸提B 抽提C 萃取D 抽取7.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提供公证数据,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建立()A、质量保证体系B、仪器设备管理体系C、实验室环境管理体系D、组织机构管理体系8.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对检验工作应坚持什么方针()A、信誉第一的方针B、管理第一的方针C、质量第一的方针D、荣誉第一的方针9.一个毒物有多个标准检验方法时,要求这些检验方法()A、有可比性B、有相同的灵敏度C、有相同的精密度D、有互补性10.某一实验室,用同一检验方法测得食品中铅;小李的测定误差为2%,而小王的测定误差为10%,经统计检验,检测结果不存在离群值;两人检测的误差相差那么大,是因为存在()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过失误差D、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11.我国制定的卫生标准属于()A、国家标准B、卫生行业标准C、地方性标准D、企业标准12.为了保证样品从采样到报告结果,整个过程不会发生差错,最关键的做法是()A、采样后及时送交实验室B、交接时要口头交代清楚C、交接签字D、从采样到报告结果,每个样品要使用统一标号13.作为卫生检验的标准方法,必须满足哪个基本要求()A、实验室检测的要求B、卫生标准的要求C、检测样品的要求D、仪器设备的要求14.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在检验工作中遇到数量与质量发生矛盾时,应做到()A、保证信誉不受影响B、保证按时完成检验数量C、保证检验质量D、保证准时提交检验报告15.()下列哪种是由于分析人员的粗心大意或违反操作规程办事所造成的误差?A 系统误差B 偶然误差C 固然误差D 过失误差16.下列有关pH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5个)、填空(50空)、选择(28题)、简答(4题:水质、空气(1计算;1最小采气量))食品理化检验绪论总体(population):具有相同属性的被检验的食品的总和样品(sample):从总体中抽出的作为总体的代表参加检验的一部分食品采样方法:袋装样品按(袋数/2 )1/2进行抽样,固体样品采用“四分法”缩分采样量:1.5Kg, 供检验、复查、备查用保存原则:防止污染、防止腐败变质、稳定水分、固定待测成分保存方法:净、密、冷、快湿消化法:简称消化法,在适量的食品样品中加入硝酸、高氯酸、硫酸等氧化性强酸,结合加热来破坏有机物,有时还要加入一些氧化剂(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或催化剂(如硫酸铜、硫酸汞、二氧化硒等),以加速样品的氧化分解,完全破坏样品中的有机物,使待测的无机成分释放出来,并形成各种不挥发的无机化合物,以便作进一步分析鉴定的方法。
优点:分解有机物速度快、所需时间短、加热温度较低、可以减少待测成分的挥发损失。
缺点:易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泡沫,可能出现碳化引起待测成分损失,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需操作人员随时照管;试剂用量大,空白值有时较高湿法中酸的性质比较:氧化性:高氯酸>硝酸>硫酸稳定性:硫酸>高氯酸>硝酸干灰化法:简称灰化法或灼烧法,将样品放在坩埚中,在高温下灼烧使食品样品脱水,焦化,并在空气中氧的作用下,使有机物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气体而挥发,剩下无机物供分析测试用。
优点:能处理较多的样品,提高检出率;不加试剂,空白值较低;适用围广,操作简单,省时省事。
缺点:敞口高温导致被测成分挥发;坩埚对被测成分的吸留致使某些成分的回收率低。
提高回收率的措施:①采取较适宜的灰化温度②加入助灰化剂③加酸加水,促进灰化。
感官检验:以人的感觉为依据,凭人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对食品的质量进行检验,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比重(specific gravity):现称相对密度,是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同温度下的纯水质量的比值。
卫生理化检验的对象:包括水、空气、食品土壤、化妆品、生物材料等检验卫生理化检验的一般程序:1、样品的采集与保存2、样品分析的前处理3、样品分析4、检验结果的报告卫生理化检验常用的分析方法:一、感官检查法,感官检查法是卫生理化检验工作者首先是用的检验方法,如果感官检查不符合卫生标准可不必再进行卫生检验二、物理检查法三、化学分析法,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常用于毒物分析,定性分析常用于常量分析,>0.1%,分为重量分析和滴定分析,重量分析法主要是利用一定的方法讲待测组分与样品中的其他组分分离,或将待测组分转换为一定形式后与样品中的其他组分分离,然后乘凉某一分离部分的质量,在计算出待测组分的质量,本法操作麻烦,费时但准确度较高,分为:1.挥发法2.萃取法3.沉淀法4.吸附阻留法滴定分析法分为1.酸碱滴定法2.沉淀滴定法3.氧化还原滴定法4.配位滴定法四、物理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分为:1.电化学分析法①电位法②电导法③极谱分析法2.色谱法①薄层色谱法②气相色谱法③高效液相色谱法3.光化学分析法①紫外-可见光光度法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③荧光分析法④比浊法样品分析前的常用处理方法(为消除或减少干扰因素而才去的预先处理措施称为样品前处理)分为:1.有机质分解法:①干法,高温灼烧氧化分解破坏样品中的有机成分,主要用于食品中无机元素、铅、铜、锌、铬、铁的测定但不适用于砷、汞的测定。
操作方法:称样→炭化→溶解→转移定容→进样分析②湿法,氧化剂的强酸:浓硝酸、浓硫酸、高氯酸,强氧化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催化剂:硫酸铜、硫酸汞、五氧化二钒有硝酸-硫酸法,硝酸-高氯酸法,硫酸高温催化法2.溶剂提取法强氧化剂:①浸渍法,利用液体溶剂浸泡固体样品,常用的溶剂有水、酸性或碱性水溶液以及乙醚、乙醇、丙酮、氯仿、笨、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分为冷浸法和回流提取法②萃取法,样品为液体时,利用与样品溶液互不相容或部分溶解的溶剂,分配定律:K=分配比D=C有/C水萃取百分率E=D/(D+V水/V有)提高萃取效率的途径:a选择合适萃取剂b选择适宜萃取条件c增加萃取次数d增加萃取剂的体积③固相萃取3.挥发分离法:①气化法②蒸发法③蒸馏法水质卫生检验水是一种极好的溶剂,自然界中不可能存在纯净的水,根据其用途分为生活饮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
第一节计量法规和计量认证1计量法和法定计量单位1计量法第一条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制定本法。
第五条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各种计量基准器具,作为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
第八条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可以建立本单位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经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
第二十二条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
2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计量认证。
第三十三条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的内容:(一)计量检定、测试设备的性能;(二)计量检定、测试设备的工作环境和人员的操作技能;(三)保证量值统一、准确的措施及检测数据公正可靠的管理制度。
第三十四条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提出计量认证申请后,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应指定所属的计量检定机构或者被授权的技术机构按照本细则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内容进行考核。
考核合格后,由接受申请的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发给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未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不得开展产品质量检验工作。
3法定计量单位是强制性的,各行业、各组织都必须遵照执行,以确保单位的一致。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并选用少数其他单位制的计量单位来组成的。
(1)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2)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3)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4)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5)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6)由词头和以上单位所构成的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
法定单位的定义、使用办法等,由国家计量局另行规定。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量的名称量的符号单位名称单位符号长度l﹙L﹚米m质量m 千克﹙公斤﹚kg时间t秒s电流I安﹙培﹚A热力学温度T开﹙尔文﹚K物质的量n摩﹙尔﹚mol发光强度Iv坎﹙德拉﹚cd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平面角弧度rad立体角球面度sr3.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4.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换算关系和说明时间分min1min=60s[小]时h 1h=60min=3600s天(日)d1d=24h=86400s平面角度(°)旋转速度转每分r/min体积升L, ﹙l﹚1L=1dm3 =10-3m3能电子伏eV级差分贝dB6.国际单位制中词头因数中文符号106兆M103千k102百h101十da10-1分d10-2厘c10-3 毫m10-6 微u10-9纳n10-12皮p2 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和实验室能力认可1 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和实验室能力认可的依据计量认证是我国通过计量立法,对为社会出具公证数据的检验机构(实验室)进行强制考核的一种手段。
食品理化检验学:是研究和评定食品品质及其变化的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
食品污染:是指食物中原来含有或者加工时人为添加的生物性或化学性物质,其共同特点是对人体健康有急性或慢性危害。
干法灰化:是用高温灼烧的方式破坏样品中有机物的方法,也称灼烧法。
湿法消化:利用强氧化剂加热消煮,破坏样品中有机物的方法。
样品采集:就是从总体中抽取样品的过程;样品: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分析材料。
可疑值:在实际分析测试中,由于随机误差的存在,使多次重复测定的数据不可能完全一致,而存在一定的离散性,并且常常出现一组测定值中某一两个测定值与其余的相比,明显的偏大或偏小,这样的值称为可疑值。
极值:虽然明显偏离其余测定值,但仍然是处于统计上所允许的合理误差范围之内,与其余的测定值属于同一总体,称为极值。
极值是一个好值,这是必须保留。
异常值:可疑值与其余测定值并不属于同一总体,超出了统计学上的误差范围,称为异常值、界外值、坏值,应淘汰。
总酸度:指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
有效酸度:指被测溶液中H+的浓度。
挥发酸:指食品中易挥发的有机酸。
酸性食品:经消化吸收、代谢后,最后在人体内变成酸性物质,即能够产生酸性物质的称为酸性食品。
碱性食品:代谢后能够产生碱性物质的食品。
物理检验法:根据食品的物理常数与食品的组成及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检测的方法称为物理检验法。
灰分:食品经灼烧后所残留的无机物质称为灰分。
一般食品中的灰分是指总灰分而言。
酸价(又叫酸值):是指中和1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它是脂肪分解程度的标志。
油脂的过氧化值:是指100g油脂中所含的过氧化物,在酸性环境下与碘化钾作用时析出碘的克数。
TBA值:每千克样品中所含丙二醛的毫克数,即为硫代巴比妥酸值,简称TBA值。
印胆:胆囊的通透性增加,胆汁外溢,绿染肝脏和临近器官。
脊椎旁红染:腐败菌沿血管蔓延,血液渗出红染周围组织,特别是脊椎旁纵行大血管最为明显,即所谓“脊椎旁红染”现象。
202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理化检验技术(中级383)专业知识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A1型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关于理化检验技术中的酸碱滴定法,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B、酸碱滴定法是基于酸碱中和反应进行的。
C、酸碱滴定法中,酸碱滴定剂的标准溶液需要定期标定。
D、酸碱滴定法中,滴定终点可以通过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
2、在理化检验技术中,以下哪项不是对化学试剂进行质量检验的指标?A、纯度B、稳定性C、含量D、气味3、题干:以下关于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酶活性测定方法要求高灵敏度和准确性B、酶活性测定方法应避免反应条件的干扰C、酶活性测定方法需采用高浓度底物D、酶活性测定方法应选择合适的检测波长4、题干: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以下关于光吸收峰的描述,正确的是:A、光吸收峰的位置与物质的分子结构无关B、光吸收峰的形状与物质的分子结构无关C、光吸收峰的位置可以反映物质的分子结构D、光吸收峰的强度与物质的分子结构无关5、题干:在生物化学检验中,用于检测肝细胞损伤程度的主要指标是:A、血糖B、血清淀粉酶C、丙氨酸转氨酶(ALT)D、乳酸脱氢酶(LDH)6、题干:下列哪项不是导致血清中胆固醇升高的因素?A、高脂饮食B、缺乏运动C、遗传因素D、长期饮酒7、在水质分析中,用于测定水中硝酸盐氮的方法是:A. 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B. 纳氏试剂比色法C. 4-氨基安替比林直接分光光度法D.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E. 水杨酸-次氯酸盐比色法8、下列哪一项不是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的主要组成部分?A. 泵系统B. 进样器C. 色谱柱D. 检测器E. 原子化器9、在理化检验中,用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的方法是()A、苏丹Ⅲ染色法B、淀粉-碘化钾法C、双缩脲比色法D、酸性品红染色法11、在进行水质检测时,测定水中氨氮含量的方法是?A、重铬酸钾法B、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C、碘量法D、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E、高效液相色谱法13、下列关于理化检验技术中酸碱滴定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利用酸碱反应来确定物质的含量。
第一章卫生理化检验技术概述第一节卫生理化检验的内容与意义卫生理化检验定义:运用物理、化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特别现代化的仪器分析理论与技术为手段,检测分析环境中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物质种类和数量的一门技术性学科。
卫生理化检验意义:1 、用来检验其监测对象是否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
2 、可初步阐明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对人体的影响程度。
3 、为制定各类卫生标准和采取卫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卫生理化检验的分类:1、根据研究领域分类营养与食品卫生检验、环境卫生检验、劳动卫生检验2、根据检验对象分水质检验、食品检验、空气检验、土壤与底质检验、化妆品检验、生物材料检验3、根据检验的性质分类监督检验、鉴定检验、委托检验卫生理化检验工作的一般程序:样品采集、样品分析前处理、样品分析、检验结果报告(一)样品采集的基本原则:代表性整体的性质:均匀性或随机性:从一个仓库中,采集部分粮食进行分析,来说明该仓库存放的粮食是否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整体的某一特征:典型性:检验车间空气,目的是了解某作业某有害物质的污染程度以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样品采集注意事项1合理选择采样仪器、设备和容器;2密封、避光、防潮、防污染等;3低温冷藏发,防止样品腐败,一般不加入防腐剂。
4严格认真的填写采样记录。
(二)样品分析前处理由于样品的种类、形态各异,所含有的成分复杂,其中待测组分的存在形式也不同。
因此许多样品不能直接用于检测分析,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预处理。
(三)样品分析应根据检验的目的、检测项目,结合实验室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分析。
由于卫生理化检验是卫生监督与执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此具体检验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国家颁布的各种标准检验方法。
(四)检验结果的报告对于任何一份样品的检验,最后都应发出规范的检验结果报告书。
第二节卫生理化检验常用分析方法在日常的卫生理化检验工作中,采样、样品前处理之后,就将开始进行分析。
由于检验目的不同,样品的种类、状态、性质各异,选用的分析方法就各不相同。
卫生理化检验学第一篇总论第一章卫生理化检验概述1,精密度:是指对同一均匀试样的多次平等测量值之间的彼此符合程度,是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大小的程度。
,2,准确度:是指测定值与真值之间一致程度。
测定值与真值愈接近,误差就愈小,测定结果就愈准确。
第二章样品分析前的常用处理方法1,无机化处理法定义,分类(湿消化法,干灰化法)(1)a, 湿消化法:简称消化法,是常用的样品无机化方法之一。
通常是在适量的样品中,加入硝酸、高氯酸、硫酸等氧化性强酸,结合加热来破坏有机物,使待测的无机成分释放出来,并形成各种不挥发的无机化合物,以便做进一步的分析测定。
b,方法特点:优点①分解有机物的速度快,所需时间短。
②加热温度较低,可以减少待测成分的挥发损失。
缺点①在消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操作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②由于消化初期,易产生大量泡沫,使样液外移。
③消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碳化,引起待测成分的损失,因此需要操作人员随时照管。
④由于试剂用量大,空白值有时较高。
c, 消化的操作技术:分为敞口消化法、回流消化法、冷消化法和密封罐消化法等。
P16(2)干灰化法:a,干化法的优缺点:优点:①, 基本不加或加入很少的试剂,因而有较低的空白值: ②, 能处理较多的样品;很多食品在灼烧后灰分少、体积小,故可加大称样量(可达10g左右),[在检测灵敏度相同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检出率;③,灰化法适用范围广,很多痕量元素的分析都可采用: ④, 灰化操作简单,空白值最小;需要设备少,灰化过程中不需要人一直看守,可同时作其他实验准备工作,并适合做大批量样品的前处理,省时省事.缺点:①由于敞口灰化,温度又高,故容易造成被测成分的挥发损失: ②, 其次是坩埚材料对被测成分的吸留作用,由于高温灼烧使坩埚材料结构改变造成微小空穴,使某些被测成分吸留于空穴中很难溶出,致使回收率降低: ③,所需时间长。
因此,在分析测定食品中痕量重金属时,一般多采用湿法消化。
卫生检验2019第一章:概论1.分析方法的建立:检测条件的优化;校准曲线的绘制;样品前处理条件的优化;干扰试验;实际样品的测定;方法性能指标的评价2.精密度:是指对同一均匀试样的多次平行测量值之间的彼此符合程度,是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大小的程度3.准确度:是指测定值与真值之间一致的程度,测定值与真值愈接近,误差就愈小,测定结果就愈准确4.检出限:是指对某一特定的分析方法,在给定的可靠程度内能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第二章:样品分析前的常用处理方法1.湿消化法:简称消化法,是常用的样品无机化方法之一。
通常是在适量的样品中,加入硝酸、高氯酸、硫酸等氧化性强酸,结合加热来破坏有机物,使待测的无机成分释放出来,并形成各种不挥发的无机化合物,以便做进一步的分析测定2.方法特点:(优点)分解有机物速度快,时间短;加热温度低,减少待测成分挥发损失;(缺点)消化过程中产生大量有害气体,需在通风橱中进行;可能出现碳化引起待测成分损失,需操作人员随时照管;试剂用量大,空白值高3.干灰化法:简称灰化法或灼烧法,通常将样品放在坩埚中,在高温灼烧下使样品脱水、焦化,并在空气中氧的作用下,使有机物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气体而挥发,剩下无机物供测定用4.灰化法的优缺点:(优点)不加或加很少试剂,空白值低;能处理较多样品;加大称样量;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所需设备少,不需要人看守;(缺点)易造成待测成分的挥发损失;回收率低;所需时间长5.提高回收率的措施:1.采取适宜灰化温度2.加入助灰化剂3.促进灰化和防止损失6.溶剂提取法:依据相似相溶原则,用适当的溶剂将某种成分从固体样品或样品的浸提液中提取出来,而与其他基体成分分离7.液相色谱分离法:利用物质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两相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当两相做相对运动时,在两相间进行多次分配,分配系数大的组分迁移速度慢,反之迁移速度快,从而实现组分分离第二篇:食品理化检验1.食品理化检验的内容:1.食品的感官检查2.食品营养成分的分析3.食品添加剂的分析4.食品中有毒有害成分的分析5.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快速检验2.食品样品的采集原则:两个原则第一,采集样品需均匀,有充分代表性,能充分反映总体的组成、质量和卫生状况第二,采样过程中要设法保持原有食品的理化指标,防止待测成分逸散或污染3.保存原则:防止污染、腐败变质,稳定水分,固定待测成分4.保存方法:做到净、密、冷、快5.样品前处理的目的:消除干扰成分,浓缩待测组分,使制得的样品溶液满足分析方法的要求6.食品的营养成分:指天然食品或加工食品中所含对人体有营养意义的成分。
第一章绪论水的循环:社会循环、自然循环。
水环境的组成:水中的生物群落、与各种水体共存的底泥、整个水圈(水溶液)。
生活污水:主要来自人口集中的城市。
污染物多为无毒的无机盐、需氧有机物、病原微生物和洗涤剂;主要成分为水,通常水>99%,固体物质<1%;水质成分呈有规律的日变化,用水量呈有规律的季节变化。
工业废水:是目前水体污染最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物种类最多、毒性大、含量变化大、不易净化、处理难等。
农业污水:有机质、植物营养素、病原微生物、化肥、农药的含量高;面广、分散、难于收集和治理;农药和化肥有80%~90%均可进入水体,有机氯等残留期长的农药可用水一起参与循环,形成全球性污染。
水质:水及其中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
水质指标:衡量水中杂质的具体尺度。
1 直接用杂质的含量或浓度表示;2 利用某一类杂质共同特性间接反映其含量的,如有机物可用容易被氧化的共同特性即耗氧量作为综合指标;3 水质指标与测定方法有关,如浑浊度、色度。
水质理化检验的特点:1 测定对象多变,水质指标种类繁多,监测目的的不同。
2 待测成分含量变化大 3 干扰严重4可供选择的方法多选择定量方法:对于任何样品,如果不经任何处理就能直接定量测定显然是最方便的,这就是我们选择方法的依据。
1 首先应考虑待测成分在样品中的含量水平,根据其浓度优先考虑那些不需富集的测定方法 2 其次应考虑共存成分的影响 3 还要注意测定方法的定值内容 4 必要的精密度和简化操作。
第二章水样的采集、保存与处理第一节水样的采集与保存1.采样原则:聚乙烯塑料(以P代表)容器:金属硬质玻璃(以G代表)容器:有机物2.河流采样点的确定:应根据河流的不同流经区段设置背景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
①背景断面是提供水系未受污染时环境背景值的采样断面,该断面应尽量不受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所以需远离工业区、城市居民区、农药和化肥施用区及主要交通干线。
第一部分:水质理化检验1、水污染定义:在人类的社会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给各种水体环境带来杂质,当这些杂质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水质变化,给人类环境和水的利用产生不良影响,就称水污染。
2、污染源的类型:凡向水体排放或释放污染物的来源和场所,都叫做污染源。
可分为自然和人为两大类。
3、水质指标:衡量水中杂质的具体尺度。
各种水质指标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和数量,由此可判断水质的优劣和是否符合要求。
第一节、三氮的测定NH3-N、NO2-- N、NO3--N总称为三氮,主要来自含氮有机物和粪便污染,以及特殊工业污水。
随着无机化作用的进行,水中有机氮化合物不断减少,微生物的营养素不断减少,水中致病性微生物也逐渐减少,因此三氮的含量多少常作为水体有机污染程度以及自净能力的指标。
无机化作用:水中复杂的含氮有机物在微生物和氧气的作用下转化为简单无机物的过程。
NH3 (NH4+) →NO2-→NO3-+ - - 新近(污染情况水体自净能力)- + - 不久- - + 很久+ + + 连续一、NH3-N氨氮在水中主要以两种形态存在NH4+ 和NH3。
一般要求饮用水中的氨氮不得超过0.02mg/L。
1、纳氏试剂比色法(1)原理:在碱性溶液中氨与纳氏试剂碘化汞钾生成棕黄色的碘化氧汞胺,反应产物在15-30分钟内稳定,颜色深浅与氨氮的含量成正比。
(2)特点:本法是用于无色透明、氨氮含量较高的水样,本法准确、操作简便、但抗干扰能力差。
2、样品前处理--蒸馏法a.原理:利用在碱性条件下NH3易挥发,通过蒸馏使其与水中共存成分分离而消除干扰,再进行比色法检测。
b.特点:本法可分析有色浑浊干扰成分多的水样,也可用来分析成分复杂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c.操作:加热蒸馏,稀酸溶液做吸收液。
水样调至中性水样(25.0ml)标准系列↓+水至25ml↓+酒石酸钾钠↓+纳氏试剂混匀,放置15分钟,比色测定d.注意事项:a采样后尽快分析。
如需保存加硫酸使PH1.5~2于4℃下保存.b余氯加Na2S2O3除去。
卫生检验水质理化检验复习题及答案一题术语解释水圈质量控制水资源检出限水的社会循环空白实验水污染校准曲线工作曲线标准曲线二题判断题1一般天然淡水含有三类物质溶解性物质胶体物质悬浮颗粒物对2水环境包括整个水圈及生存于水中的生物群落和与水体共存的底泥对3Ⅲ类水域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娱乐用水区错42004年我国130000Km河流中全年期水质为Ⅲ类水河长占128 错5 2004年我国在评价的50个湖泊中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有18个对6全球的水总储量约为138×108 Km3 错7在全球的水总储量中772 为淡水错8水具有流动性不可替代性可更新性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和商品性等诸多特点对9一个人体内水量比维持平衡的水量减少 45 L就会死亡错10我国依据地表水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四类错三题选择填空1全球的水总储量约为 138109 Km3其中278 为淡水1在全球的淡水中224为河流湖泊等地表水2在全球的淡水中772 为冰川2水具有流动性不可替代性可更新性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和 C 性等诸多特点A 可塑性B 扩散性C 商品性D 治疗性3一个人体内水量比维持平衡的水量减少 C L就会死亡A 45B 56C 78D 9104我国依据地表水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C 类A 三B 四C 五D 六1在 A条件下GrVI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配合物测定540nm波长的吸光度与标准比较定量A酸性 B碱性 C37°C D100°C2测定水中总铬时除去高锰酸钾的方法为AA沿瓶壁加入95的乙醇2ml继续加热煮沸直至溶液变为棕色B沿瓶壁加入95的乙醇2ml继续加热煮沸直至溶液变为无色com molL12H2C2O42ml继续加热煮沸直至溶液变为棕色com molL12H2C2O42ml继续加热煮沸直至溶液变为无色3清洁的地面水在正常情况下所含溶解氧接近饱和状态海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约为淡水的 BA70 B80 C90 D95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A溶解氧为34mgL鱼类就会死亡B氧在水中溶解度随空气中的氧分压和大气压的增加而增加随水温升高而降低C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与有机污染有密切关系D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与水层深度无关5铂-钴标准比色法测定水的色度其测定范围是B 度A 050B 550C 035D 5356测定水的色度的标准方法是 CA 稀释倍数法B 铬钴比色法C 铂钴标准比色法D 电导分析法7我国水质卫生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色度不超过 C 度A 5B 10C 15D 208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氰化物浓度为 AA 小于005mgLB 00501mgLC 0102mgLD 05mgL以下9测水中氟化物不能用 AA 离子选择电极法B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C 硝酸银容量法D 离子色谱法10水质卫生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浑浊度应为B NTUA 不少于05B 不超过1C 至少为15D 不超过1511对不同浑浊度范围读数的精度要求不同若浑浊度为10100NTU则读数精度为A 1NTU B 5 NTU C 10 NTU D 50NTU12记录水温一般应准确至 C 摄氏度A01 B 03 C 05 D 1013蒸馏酚的蒸馏器叫 BA 普通蒸馏瓶B 全玻蒸馏器C 烧瓶D 凯氏瓶14测汞仪的排气口应装有 A 吸收液以防止汞蒸气对室内的污染A HClB KMnO4C H2SO4D HNO315人类使用量最大的金属是 AAFe BCu CAu DAg16酸性高锰酸钾测定COD的酸度为C molL为宜com com C 045 com17酸性高锰酸钾的加热时间控制在 B 分钟A25 B30 C15 D20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A用标准稀释法测定BOD前要先准备好蒸馏水作稀释水B生化需氧量是指水中的有机物在好气性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生物氧化分解所消耗氧气的量C我国在GB3838-2002中规定地表水BOD5不超过3-10mgL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为<50mgLD我国卫生标准规定地面水的溶解氧不得低于4mgL东北地区渔业水源不得低于4mgL19水中的氨氮测定方法较多经典测定水中氨氮的方法是B 也是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分析方法A水杨酸盐光度法 B纳氏试剂光度法C氨气敏电极法 D氨氮自动分析仪法20蒸馏水样时为了使氨容易馏出需加入磷酸盐调节水样pH为A 左右com com com com21在氨氮的检测中对含有余氯的水采样后应立即加入 A 脱氯A硫代硫酸钠 B氢氧化钠 C碳酸钠 D硫酸钠22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应控制在 C molL左右com com com com多选题1CrVI具有较大的毒性表现为 BCDA心脏骤停 B内脏出血 C呕吐腹泻 D皮肤粘膜溃疡2水中铬的测定方法有 ABCD等A分光光度法 B原子吸收光谱法 C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D极谱法3铬的特点是 ABCA 坚硬B 耐腐蚀C 有银白色光泽D 有金黄色的光泽4测定氰化物的水样保存方法是 ACA采集水样后必须立即加氢氧化钠 B 采集水样后必须立即加盐酸C使水样pH>12 D 使水样pH<25酸性高锰酸钾测定COD的优点有 ABCA简便快速B耗资少C二次污染危害少D对有机物氧化效率高6水温与哪些因素有关 ABCDA 气温B 热污染C 日照D 水层深度7引起水浑浊的物质是ABC 等A 泥沙B 原生动物C 细菌D 低分子无机物8水臭的产生是由 ABCDA 水中生物的繁殖死亡B 有机物的腐败C 生活污水污染D 工业废水污染9测定水中氰化物的方法有 ABCDE 等A 容量法B 分光光度法C 离子选择电极法D 离子色谱法E催化法10以下正确的是ABCA 测定臭和味的水样要用玻璃瓶采集B 采样后如不能立即检验应将采样瓶充满水样不留空隙冷藏6小时内检验C 将水样稀释至分析人员刚刚嗅到气味时的浓度称为嗅阈浓度D 嗅气和尝味分为冷法和热法冷法是指在0℃时取100ml水样置250ml三角瓶中振荡后从瓶口嗅其臭并尝其味不要咽下12水中铁的来源是 ABCDA地质风化 B矿石冶炼 C铁制品的生产 D金属铁的氧化腐蚀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A地面水中铁以二价存在B大量铁进入人体可引起急性肠胃炎肝脏损伤甚至死亡C Fe3在PH 5时水解生成黄棕色沉淀D氧化铁粉尘可引起肺气肿是一种辅助致癌物14二氮杂菲光度法测铁时加盐酸酸化的作用是ABCDA 溶解铁的难溶性化合物B 消除氰化物的干扰C 消除亚硝酸盐的干扰D 消除多磷酸盐的干扰15测定总铁时需 ACA 先将水样中用盐酸酸化至PH 1B 先将水样用氢氧化钠碱化至pH 11C 再用盐酸羟胺溶液将Fe3还原成Fe2D 再用草酸将Fe3还原成Fe216二氮杂菲光度法测铁的注意事项是ACA乙酸铵的加入量必须准确一致B测总铁时必须按顺序加试剂先加乙酸铵缓冲液后加还原剂C先加还原剂后加缓冲液D酸化含氰及硫离子水样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17重铬酸钾法测定COD的特点是 ABCA操作复杂B存在对Ag2Hg2的污染C氧化效率高四题回答问题1使用乙醚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2点2使用硫酸时应注意什么问题怎样操作沾在皮肤上应怎么办3怎样判断质控图的质量1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氟化物标准曲线的斜率实测值不得低于 mV否则电极不能使用A 40B 50C 591D 452氟电极最适宜在PHB 范围内测定A 45B 56C 78D 893用标准加入法测氟化物时φ1与φ2应相差C mVA 4050B 5060C 3040D 20304我国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规定氟化物的上限值为 C mgLA 05B 10C 15D 205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化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 氟电极由氟化镧单晶膜组成B 饱和甘汞电极是指示电极C 在半对数纸上绘制标准曲线以普通格为横坐标D 以对数格为纵坐标6水的臭和味的强度等级分为 D级A 3B 4C 5D 67测定氟化物用水蒸气蒸馏处理样品时若有机物的含量高为避免与高氯酸作用而发生爆炸可用 B代替高氯酸A 盐酸B 硫酸C 氢氧化钠D 氢氟酸8 D 是易燃品A 硫酸 B硝酸 C 盐酸 D 乙醚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A 测铁最常用二氮杂菲光度法B 测铁最常用火焰原子吸收法C 测铁最常用的是EDTA配合滴定法D 水中铁含量过高会使水有铁锈味10. A 是应用最广泛的测定水中亚硝酸盐氮的方法是标准检验方法A 重氮偶合光度法B 离子色谱法C 示波标谱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11.测定亚硝酸盐氮时实验用水应用以下的 AA 超纯水 B一般去离子水 C 一般蒸馏水 D 新鲜蒸馏水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A 酚是羟基直接与芳环相连的化合物B 蒸馏时能将水蒸气一起挥发的酚叫挥发性酚沸点高于230℃C 酚类化合物易溶于乙醇和乙醚D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规定饮用水中挥发性酚不超过0002mgL13.镉柱还原光度法测定水中的硝酸盐氮的最低检测质量为AA 005ugB 01ugC 002ugD 02ug14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规定水中的硝酸盐氮不得超过 DA 10mgLB 5mgLC 15mgLD 20mgL15测定COD水样时最好用C 采集A玻璃瓶 B塑料瓶 C棕色玻璃瓶 D以上都可以16 酸性高锰酸钾法测定COD的操作程序是CA 100mL水样5mL13硫酸comlL12H2C2O4B 100mL水样comlL15KMnO4 5mL13硫酸C 100mL水样5mL13硫酸comlL15KMnO4D 100mL水样comlL12H2C2O4 5mL13硫酸17亚硝酸盐氮是含氮有机物受细菌作用分解的氮循环中间产物在水中不稳定在缺氧条件下形成 BA 硝酸盐B 氨C N2D NO218.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Ⅲ类水中亚硝酸盐氮含量BA ≤10mgLB ≤015mgLC ≤01mgLD ≤006mgL19.用重氮偶合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氮时溶液酸度对显色影响较大如水样偏碱则需用 C 溶液调节pHA 浓硫酸B 浓硝酸C 稀磷酸D 稀盐酸20.水样中挥发性酚的含量超过10mgL用A 测定挥发酚A 溴化容量分析法B 紫外光度法C 色谱分析法D 4-氨基安替比林光度法21测定水中硝酸盐氮其水样保存是于每升水中加入 C 浓硫酸并于0~4℃保存24h内完成测定A 04mLB 06mLC 08mLD 10mL22.用二碘酸酚光度法测定水中的硝酸盐氮须对水样进行处理若要除去水中氯化物应加AA 硫酸银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 硫酸钠溶液 D 氯化钠溶液二多项选择题34分1测定溶解氧的方法主要有ABCA碘量法 B溶解氧测定仪法 C电导测定法 D酸性高锰酸钾法2测定BOD的方法有 ABCD 等A标准稀释法 BBOD仪器测定法 C库伦法 D微生物传感器法3有剧毒的氰化物是 ABCA氰化氢 B氰化钠 C氰化钾 D铁氰化钾4.水中氰化物主要来源是 ABCDcom般含有氰化物C有机玻璃制造工业废水 D生活污水污染天然水5水中氰化物的净化途径主要是 ACA氧化 B还原 C 挥发 D沉淀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A氰化物是一种快速剧毒物质 com的氰化钠就会死亡comL D氰化物可以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体内7水中氰化物的测定方法有 ABCD 等A容量法 B分光光度法 C 离子选择电极法 E离子色谱法8水中亚硝酸盐氮的测定方法主要有 ABCDA 重氮偶合光度法B 离子色谱法C 示波极谱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9氟在自然条件下的存在状态可以是BCDA F2B HFC NaFD LaF310对于氢氟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A 是一种弱酸B 可以腐蚀玻璃C 可保存在聚乙烯塑料瓶中D 可保存在玻璃瓶中11目前测定氟化物的方法有 ABCD 等A 氟离子选择电极B 氟试分光光度法C 茜素磺酸钠比色法D 离子色谱法12.测定挥发酚水样说法正确的是 ABCDA 采样后立即加磷酸酸化水样至pH40B 按1gL比例加入硫酸铜C 4℃冰箱保存D 24h内测定13水的色度的测定方法有 ABDA 铂钴标准比色法B 铬钴比色法C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D 稀释倍数法14氟在人体内过多会引起 BCA 龋齿B 氟斑牙C 氟骨症D 骨质疏松15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TISAB的作用是 ABCDA 保持被测液离子强度的稳定性B 掩蔽干扰离子铝铁等C 保证溶液的pH为56D 缩短平衡时间16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化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A 测定去离子水时电位值达到-370mVF电极才能够正常的使用B 电极响应时间为5min后电极电位变化 05mv方可读数C 用标准加入法时两次电位值之差应为3040mVD 混匀溶液的方式是用玻棒搅拌17.离子色谱测水中的硝酸盐氮可同时测定下列哪些离子 ABCDA NO3 ˉB F ˉC ClˉD SO42ˉ硬度部分第三章一般理化检验指标总硬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总硬度是_____的总浓度碳酸盐硬度又称_____是总硬度的一部分相当于与水中_____及_____结合的__________所形成的硬度答钙和镁暂硬度碳酸盐重碳酸盐钙镁2非碳酸盐硬度又称_____当水中__________含量超出与它所结合的_____及_____的含量时多余的__________就与水中的氯离子硫酸根和硝酸根结合成非碳酸盐硬度答永硬度钙镁碳酸盐重碳酸盐钙镁3水的硬度原指沉淀肥皂的程度主要是_____和_____的作用答钙镁盐4EDTA滴定法测定总硬度时如水样中铁离子含量_____时可在临滴定前加入250mg_____或数毫升_____掩蔽答 30mgL氰化钠三乙醇胺5用EDTA滴定法测定总硬度缓冲溶液中加入镁盐可使_____答含镁较低的水样在滴定时终点更敏锐6用EDTA滴定法测定总硬度的原理是在pH10的条件下用_____络合滴定钙和镁离子以_____为指示剂滴定中游离的_____和_____首先与_____反应到达终点时溶液的颜色由_____色变为_____色答EDTA溶液铬黑T钙镁离子EDTA紫亮蓝7当试样含正磷酸盐1mgL时钙可与之生成_____若同时还存在铝钡铅锰等离子干扰时应改用_____法测定答沉淀原子吸收8EDTA滴定法测定总硬度适用于测定_____水和_____水不适用于测定_____如_____本法测定的最低浓度为_____答地下地面含盐高的水海水005mmolL9我国GB7477-87标准分析方法规定钙和镁总量的单位是以_____表示答mgLCaCO3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EDTA具有广泛的络合性能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其组成比几乎均为11的螯合物答√2我国总硬度单位已改为mgL 以碳酸钙计答√3用EDTA滴定法测定总硬度加入氰化钠作掩蔽剂时必须保证溶液呈碱性答√4用EDTA滴定法测定总硬度在临近滴定终点时滴定速度要稍快答×接近终点时宜稍慢并充分振摇5环境监测中常用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的总硬度答√6总硬度是指水样中各种能和EDTA络合的金属离子总量答×总硬度是钙和镁的总浓度71碳酸盐硬度相当于钙镁离子与水中碳酸盐及重碳酸盐结合所形成的硬度答√2非碳酸盐硬度是指水中多余的钙镁离子与氯离子硫酸根和硝酸根结合形成的硬度答√81碳酸盐硬度又称永硬度答×暂硬度2非碳酸盐硬度又称暂硬度答×永硬度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入1一个德国度是指A 1升水中含10mg氧化钙10 mgL CaOB 1升水中含10mmol氧化钙10 mmolL CaOC 1升水中含10mg钙离子10 mgL Ca2答A2在适当的pH条件下水中的Ca2Mg2可与EDTA进行A 中和反应B 络合反应C 置换反应D 氧化还原反应答B3测定硬度的水样采集后每升水样中应加入2ml 作保存剂使pH降至左右A NaOHB 浓硝酸C KOHD 25E 15答BE4在用EDTA滴定法测定总硬度时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二钠镁和氯化铵-氢氧化铵缓冲溶液主要是A 增加镁离子生成同离子效应B 加大滴定液中的EDTA量使反应完全C 增加镁离子以获得良好的终点显示答C5用EDTA滴定法测定总硬度时在加入铬黑T后要立即进行滴定其目的是A 防止铬黑T氧化B 使终点明显C 减少碳酸钙及氢氧化镁的沉淀答A6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时整个滴定过程应在内完成A 2minB 5minC 10min答B7当水样在滴定过程中虽加入了过量的EDTA溶液亦无法变蓝色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溶液pHA 偏低B 偏高答A四问答题1简述用EDTA滴定法测定水中总硬度操作时主要注意哪些问题答1水样如系酸性或碱性应用氢氧化钠或盐酸溶液中和后再加入缓冲溶液2临近滴定终点时每次加入滴定剂应少量并充分振摇3在加入铬黑T指示剂后要立即进行滴定整个滴定过程应在5min内完成4控制缓冲溶液的pHpH10在夏天长期存放和经常打开瓶塞将引起氨水浓度降低使pH下降2用EDTA滴定法测定钙和镁总量时如何进行采样和样品保存答采集水样可用硬质玻璃瓶或聚乙烯容器采样前先将瓶洗净采样时用水冲洗3次再采集于瓶中采集自来水及有抽水设备的井水时应先放水数分钟使积留在水管中的杂质流出然后将水样收集于瓶中采集无抽水设备的井水或江河湖等地面水时可将采样设备浸入水中使采样瓶口位于水面下2030cm然后拉开瓶塞使水进入瓶中水样采集后尽快送往实验室应于24h内完成测定否则每升水样中应加入2mL浓硝酸作保存剂使pH降至15左右3硬度的表示方法有几种各是什么答硬度的表示方法有五种即mmolL德国硬度°DH英国硬度°Clark法国硬度degreeF美国硬度mgL4什么叫缓冲溶液答缓冲溶液是一种能对溶液酸碱度起稳定作用的试液它能耐受进入其中的少量强酸或强碱性物质以及用水稀释的影响而保持溶液pH值基本不变五计算题1吸取水样250ml加蒸馏水250ml用001098molL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消耗EDTA溶液587ml计算此水样的硬度以CaCO3表示答此水样的硬度为2578mgL CaCO32称取744克EDTA溶于1000ml蒸馏水中配制成EDTA滴定液经标定后的浓度为1988mmolL用该溶液滴定500ml某水样共耗去EDTA50ml问1EDTA标准溶液的理论浓度是多少以mmolL表示EDTA的分子量为37252样的总硬度是多少以CaCO3表示答1EDTA的理论浓度为1997mmolL2水样的总硬度为1988 mgL CaCO33某水样中CaMg的浓度分别为25mgL和16mgL计算该水样的硬度以碳酸钙计原子量Ca 40Mg 24O 16C 12答该水样的硬度为129mgL CaCO34吸取250ml水样加入250ml蒸馏水用001098molL的EDTA-2Na标准溶液滴定消耗498ml分别以德国度和CaCO3 mgL 为单位求出该水样的硬度原子量Ca 40C 12O16答该水样的硬度为1227°DH2187mgL CaCO3。
理化检验复习题(根据食科食品分析考试而整理,仅供参考,食科没有考实验的过程,咱们就不好说啦,大家还是根据自己情况复习。
祝大家考试顺利哦!)1实验室的设置样品处理室天平室化学分析室分析仪器室试剂贮藏室试剂配置准备室2食品理化分析实验室布局俯视示意图1、样品处理与器皿洗涤室;2、有机溶剂萃取、抽提室;3、试剂配制与器皿贮存室;4、分析天平室;5、试剂贮存室;6、操作室(离心、振荡、蒸馅);7、各类分光光度计室(可见光、紫外光及荧光分光光度计);8、电化学仪器室(酸度计、离子计及极谱仪等);9、气相色谱仪室;10、原子吸收仪室;(高效液相色谱仪室)A.洗涤池;B.水泥台;C.通风柜(橱);D.试剂柜或钢橱;E.实验操作台3常用仪器设备光学分析仪器电化学分析仪器色谱分析仪器4采样的原理概率论: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当抽样数目达到一定量时,则抽样误差遵守正态分布。
大数定律:抽样数越多,其样本平均数值接近总体的概率也越高5样品的分类检样:在整批待测食品的各个部分采取的少量样品称为检样原始样品:把质量相同的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称为原始样品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处理再抽取其中一部分供检验用者称为平均样品6采样的注意事项1采样工具应清洁、干燥,防止带入杂菌或污染2盛样容器,贴好标签3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4采样后应迅速送检5采样数量:以满足检验项目对样品量需要为标准7样品保存的原则1防止腐败变质2防止污染3稳定水分4固定待测组分8样品保存方法可用4个字概括净密冷快9预处理的目的1使待测成分分离出来2除去干扰物质3使样品溶液更加纯净4使待测成分的浓度适合分析方法灵敏度的要求10湿法消化概念在样品中加入氧化性强酸,并配合其他氧化剂和催化剂,同时加热消煮使有机物氧化分解的方法方法将样品和消化试剂放于凯氏烧瓶内,在电炉上加热进行消化,直到样品消化完全、消化液澄清透明为止(置于通风橱内)优点:适用于各种食品速度快挥发或附着少回收率高缺点:劳动强度大消耗试剂多,空白值偏高产生酸雾和气体对人体有害11干法消化概念:通过高温灼烧的手段使有机质彻底氧化、分解的方法方法:将样品置于土甘蜗中,在高温灼烧下使食品脱水焦化,在空气中氧的作用下使有机物氧化、分解,生成CO2、H2O和其他气体而挥发掉优点:可消化大量样品试剂用量少空白值低操作简单缺点:速度慢,时间长高温易造成某些元素挥发损失土甘蜗的吸留作用,回收率偏低12平均值:多次重复测定结果的平均值误差:分析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第一部分:水质理化检验1、水污染定义:在人类的社会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给各种水体环境带来杂质,当这些杂质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水质变化,给人类环境和水的利用产生不良影响,就称水污染。
2、污染源的类型:凡向水体排放或释放污染物的来源和场所,都叫做污染源。
可分为自然和人为两大类。
3、水质指标:衡量水中杂质的具体尺度。
各种水质指标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和数量,由此可判断水质的优劣和是否符合要求。
第一节、三氮的测定NH3-N、NO2-- N、NO3--N总称为三氮,主要来自含氮有机物和粪便污染,以及特殊工业污水。
随着无机化作用的进行,水中有机氮化合物不断减少,微生物的营养素不断减少,水中致病性微生物也逐渐减少,因此三氮的含量多少常作为水体有机污染程度以及自净能力的指标。
无机化作用:水中复杂的含氮有机物在微生物和氧气的作用下转化为简单无机物的过程。
NH3 (NH4+) →NO2-→ NO3-+ - - 新近(污染情况水体自净能力)- + - 不久- - + 很久+ + + 连续一、NH3-N氨氮在水中主要以两种形态存在NH4+ 和 NH3。
一般要求饮用水中的氨氮不得超过0.02mg/L。
1、纳氏试剂比色法(1)原理:在碱性溶液中氨与纳氏试剂碘化汞钾生成棕黄色的碘化氧汞胺,反应产物在15-30分钟内稳定,颜色深浅与氨氮的含量成正比。
(2)特点:本法是用于无色透明、氨氮含量较高的水样,本法准确、操作简便、但抗干扰能力差。
2、样品前处理--蒸馏法a.原理:利用在碱性条件下NH3易挥发,通过蒸馏使其与水中共存成分分离而消除干扰,再进行比色法检测。
b.特点:本法可分析有色浑浊干扰成分多的水样,也可用来分析成分复杂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c.操作:加热蒸馏,稀酸溶液做吸收液。
水样调至中性水样(25.0ml)标准系列↓+水至25ml↓+酒石酸钾钠↓+纳氏试剂混匀,放置15分钟,比色测定d.注意事项:a采样后尽快分析。
如需保存加硫酸使 PH1.5~2于4℃下保存.b余氯加Na2S2O3除去。
c水硬( Ca2+ Mg2+ )加酒石酸钾钠溶液络合。
d蒸馏时PH应为7.4,加缓冲溶液。
e加入标准溶液后即加水稀释混匀,再加其它试剂,防止生成沉淀。
f测定时,避免在同一环境内使用浓氨水。
e.计算:T:水样颜色相当于标准溶液的体积(ml)C:标准溶液的浓度(ug/ml)V:取样量(ml)二、NO2--N是含氮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水中检出亚硝酸盐氮,说明污染有机氮化合物正在分解,水体在不久前受到污染,结合NH3-N、NO3--N,可推测水体污染和自净程度。
饮用水NO2--N不得超过0.001mg/L比色法1、原理:在稀盐酸溶液中,亚硝酸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化对氨基苯磺酸,后者再与盐酸甲萘胺偶合产生紫红色偶氮染料,在540nm处比色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
2、操作:处理后水样调至中性标准系列↓+水至50ml↓+对氨基苯磺酸混匀放置3分钟↓+醋酸钠缓冲溶液混匀↓+盐酸甲萘胺混匀放置10分钟比色测定3、注意事项:(1)有色金属离子干扰测定,用Al(OH)3絮凝法,过滤除去悬浮物。
(2)重氮化最佳PH1.4,偶合化最佳PH2.0~2.5,用醋酸钠缓冲溶液来维持。
(3)显色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低于15℃时,可适当进行水浴加热。
染料的稳定性也与温度有关,温度低,显色慢褪色也慢;温度高,显色快褪色也快。
(4)试剂加入次序应严格遵守操作步骤,试剂的加入要间隔合适的反应时间。
三、NO3--N是水中含氮有机物无机化作用的最终产物,如果水中只有NO3--N,有机氮、NH3-N、NO2--N都不存在,则表示污染的有机物已分解完全。
但NO3--N含量过高,对人体健康有害,可引起儿童血液中变性血红蛋白增加。
有些国家规定,饮用水中NO3--N不得超过20mg/L。
1、麝香草酚分光光度法(1)原理:硝酸盐与麝香草酚在浓硫酸溶液中生成硝基酚,在碱性溶液中发生分子重排而变为黄色化合物,415nm处比色测定。
(2)注意事项:a去除颜色:用Al(OH)3絮凝法,过滤除去悬浮物。
b去处氯化物:AgNO3 → AgCl Cl-+ NO3-→ NO +NOClc扣除亚硝酸盐的影响:加高锰酸钾NO2-+ H2SO3 → NO + HNO32、二磺酸酚比色法浓硫酸与酚作用生成二磺酸酚,二磺酸酚在无水条件下与硝酸根作用,生成硝基二磺酸酚,中和至碱性,后者发生分子重排而变为黄色化合物,410nm处比色测定。
3、镉柱还原法4、紫外分光光度法第二节、耗氧量的测定一、概述1、定义: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指水中还原性物质在规定的条件下,被强氧化剂氧化,所消耗氧化剂相当于氧的量。
结果以O2mg/L 表示。
用于表明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是评价有机物污染的指标之一。
水中有机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氨基酸、脂肪酸、酯类等,其来源一是动物或植物的残骸分解,二是来自排入水体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二、测定方法1、酸性KMnO4法(1)原理:水中还原性物质在酸性条件下,加热至沸时被KMnO4氧化,剩余氧化剂用H2C2O4还原,根据KMnO4的量求COD。
(2)操作步骤:100.0ml水样置于处理锥形瓶+H2SO4+10.0mlKMnO4↓+加热至沸 10min↓+ 10.0ml H2C2O4↓+ KMnO4 → v1↓+ 10.0ml H2C2O4↓+ KMnO4 → v2计算 0.01N (N1VI = N2V2)(3)注意事项:a测定要严格按操作条件进行。
b反应要维持一定的酸度,以[H+]0.43M为宜。
太高KMnO4自动分解;过低反应速度太慢。
酸度只能用H2SO4调节。
c水样消耗KMnO4为原加入量的一半左右,如果水样COD 值较高(即高锰酸钾的特征色很快消失)。
则需将水样稀释后测定,稀释水样要做空白测定。
由于稀释倍数不同COD值不同。
因此测定结果要注明稀释倍数。
d要测平行样e Cl- 浓度大于 300mg/L有干扰2、碱性KMnO4法(1)原理:水样的还原性物质在碱性条件下,用KMnO4氧化,过量的KMnO4在酸性条件下用H2C2O4还原。
(2)操作步骤:由于碱性条件下KMnO4氧化力低,可防止Cl-干扰。
酸性CODMn大于碱性CODMn。
3、K2Cr2O7一定量的水样在强酸性条件下,K2Cr2O7将有机物氧化,剩余的氧化剂K2Cr2O7以邻菲罗啉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回滴,由消耗氧化剂 K2Cr2O7的量求COD。
4、以上三种方法的比较第三节、挥发性酚的测定一、酚的分类挥发性酚:是指蒸馏时能随水蒸气一起挥发出的,多数沸点小于230℃的酚。
结果以C6H5Omg/L计,多数是指一元酚类。
二、苯酚特性弱酸性、易氧化、易吸附、易被微生物分解,mp42℃,bp181.7℃四、测定方法1、水样的采集与保存硬质玻璃瓶,采样后尽快分析,加保存剂后也只能在4℃不超过24h。
保存方法: a、+NaOH使PH<11 →钠盐,降低挥发性,抑制微生物分解。
b、+H3PO4 → PH=4 ,加CuSO4抑制微生物2、样品前处理水蒸气蒸馏:全玻蒸馏器250ml水样+H3PO4 → PH=4 +CuSO45ml 蒸馏收集250ml馏液(各种酚馏出的速度相差很大)3、溴化滴定法a.原理:在含过量溴的溶液中,酚与溴反应生三溴苯酚剩余的溴与碘化钾作用,释放出游离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液滴定,根据硫代硫酸钠标液的用量。
与空白溶液比较得出酚的含量。
b.操作:酚的溴化碘的游离滴定c.注意事项:不能直接取溴水:剧毒易挥发,取量不准确且新生态反应活性高,有利于溴化反应完全进行。
4、4-氨基安替比林比色法(1)原理:在PH=10.0±0.2和铁氰化钾作为氧化剂的条件下,显色剂4-氨基安替比林与酚类化合物生成红色安替比林染料,比色测定。
水溶液中λ=510nm颜色稳定30分钟;CHCl3溶液中λ=460nm颜色稳定4h (2)方法特点:不能测定对位有取代基的酚;直接比色法适于0.1~2mg/L 水样;萃取比色法适于0.002 ~ 0.1mg/L水样。
(3)注意点:a使用全玻磨口蒸馏器。
b蒸馏时用H3PO4调。
c严格遵守加液顺序。
d加入氨缓冲溶液,使溶液呈碱性,防止4-氨基安替比林缩合为安替比林红。
e加入4-氨基安替比林与酚缩合。
f加入氧化剂以形成醌式结构的红色氨替比林染料,先加氧化剂可将酚氧化成醌。
第四节、铬的测定2、测定Cr(Ⅵ)(1)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a原理:在酸性条件下,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生成紫红色络合物。
比色测定。
b注意点:造成Cr(Ⅵ)损失和污染的因素:样品的保存期尽量短,容器内壁要光滑,否则易吸附,不能用刷子刷,容器不能用铬酸洗液洗。
影响比色定量的因素:水样本身有色,水样浑浊。
影响氧化还原的因素:酸度对反应有影响,温度影响稳定性。
(2)测总铬碱性KMnO4a原理:Cr3+ + KMnO4 → Cr6+ + MnO2↓KMnO4(剩)+ C2H5OH →CH3CHO + MnO2↓MnO2用 MgO → Mg(OH)2絮凝→ MnO2·Mg(OH)3 ( MnO2·Mg(OH)3 对Cr6+有吸附)转移(过滤、洗涤)、定容b特点:由于要过滤,所以适用于浑浊水样,多用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氧化力较弱;重现性较好。
酸性KMnO4a原理:Cr3+ + KMnO4 → Cr6+ +MnSO4KMnO4 + NaN3 + H2SO4 → N2↑+ MnSO4b特点:氧化力强,多用于清洁的地表水;重现性较差,NaN3还原能力强第二部分:食品理化检验第二节、食品样品的采集和保存一、食品的特点:1、不均匀性2、易变性二、采样方法1、采样原则——样品有代表、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合理性2、采样方法:随食品的形状、种类和检测项目的要求而异。
(1)同属性(同质)食品样品的采集(2)不同属性的样品的采集单独采样,分别测定。
三、样品的保存1、保存原则:防止污染、防腐败变质、稳定水份、固定待测成分2、保存方法:净、密、冷、快第三节、食品样品的前处理一、食品样品的制备(常规处理)1、除非可食的部分2、去机械性杂质3、均匀化处理:防污染、全部过筛二、食品样品的无机化处理无机化处理:是针对无机成分测定的前处理方式。
1、湿消化法(1)定义:简称湿法,适量样品中加入浓HNO3 HClO4 H2SO4等氧化性强酸,结合加热来破坏有机物。
有时加一些氧化剂KMNO4,H2O2或催化剂CuSO4,HgSO4,SeO2,V2O5等,以加速样品的氧化分解,完全破坏有机物,使待测的无机成分释放出来。
(2)常用的氧化性强酸的特点(持久性、氧化能力)① HNO3HNO3 温热及光照 O2+NO2+H2OO2+NO氧化力强、溶解力强、持久性差(bp121.8℃)、有NOX干扰②浓热HClO4浓热HClO4 加热新生态O+O2+Cl2氧化力强、持久性较好(bp203℃)、容易发生爆炸③浓H2SO4碳化力强、溶解度不好、持久性较好(bp338℃)、氧化能力较弱:N → NH3(3)常用混合酸HNO3-HClO4 HNO3-H2SO4 HNO3-HClO4-H2SO4(4)终点判断:无色透明或淡黄色透明不再变化(5)消化的操作技术①敞口消化法②回流消化法③冷消化法④密封罐消化法⑤微波消化法湿法消化装置(p12)(6)消化操作的注意事项①消化所用的试剂,做空白实验②防暴沸③消化过程中需要补加酸和氧化剂时,首先要停止加热,稍冷后沿瓶壁缓缓加入,以免发生剧烈反应,引起暴沸,造成对操作者的危害和样品的损失,以及对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