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按作用时间分类可分为短效知识分享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4
临床糖皮质激素药物作用、分类、使用原则、肾内科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策略糖皮质激素药物是人工合成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属于甾体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又称为皮质类固醇。
具有抗炎、抗过敏、抗细菌内毒素、抗休克、允许作用和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
但GCs 在迅速控制病情的同时可以导致菌群失调、消化性溃疡、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股骨头坏死、肾上腺功能减退等不良反应。
GCs分类及使用原则GCs按药物半衰期长短,可分为短效(可的松、氢化可的松)、中效(泼尼松、泼尼松龙和甲泼尼龙等)、长效(地塞米松、倍他米松)3 类。
对于需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一些肾脏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宜采用中效激素治疗。
生理剂量和药理剂量的 GCs 具有不同作用,应按不同治疗目的选择剂量。
生理情况下糖皮质激素主要影响物质代谢,超过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的作用:冲击剂量:以甲泼尼龙为例,7.5 mg~30 mg/(kg·d)大剂量:以泼尼松为例,> 1 mg/(kg·d)中等剂量:以泼尼松为例,0.5~1 mg/(kg·d)小剂量:以泼尼松为例,<0.5 mg/(kg·d)长期服药维持剂量:以泼尼松为例,2.5 mg~15 mg/d糖皮质激素的撤药:短疗程者可快速减药,长疗程者需缓慢减药,遵循先快后慢原则:激素疗程在7d之内者,可以直接停药,超过7d 者,则需要先减药后撤药;泼尼松 30 mg/d × 2 周者,可以每 3~5 d 减少泼尼松 5 mg/d 的剂量;泼尼松 50 mg/d × 4~8 周者,则需要每 1~2 周减少泼尼松5 mg/d 的剂量,至 20 mg 左右后每 2~4 周减 5mg。
如果在减药过程中病情反复,可酌情增加剂量。
糖皮质激素在肾内科应用GCs 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及药物特点制订,治疗方案包括选用品种、剂量、疗程和给药途径等。
所有感染性疾病使用 GCs 皆应慎重并严格掌握适应证。
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全套一、概述是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苗体激素,主要为皮质醇(CortiSo1)体内糖皮质激素分泌主要受下丘脑-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轴调节具有调节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还具有抑制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克等作用。
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分类1按来源分为内源性的: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外源性的: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地塞米松2、按作用时间长短分为短效:可的松、氢化可的松中效: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长效:地塞米松3、按给药途径分为口服、静脉、局部外用、吸入4、可的松与氢化可的松区别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具有生理活性的是氢化可的松无生理活性,需代谢转化为活性代谢物可的松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肝脏代谢转化发生代谢转换的部位肝脏可的松与氢化可的松药代动力学吸收差异氢化可的松生物利用度高于可的松,因此同等疗效,氢化可的松的用量小于可的松代谢差异氢化可的松无需转化,适用于肝功能障碍患者及急性或严重应激状态药效学与内源性皮质激素功能相同,同时具有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活性适用于生理替代疗治疗用于药理作用抗炎治疗时,水钠潴留副作用明显5、泼尼松和泼尼松龙的区别具有生理活性的是泼尼松龙无生理活性,需代谢转化为活性代谢物泼尼松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代谢中相互转化发生代谢转换的部位肝脏药代动力学一代谢差异,肝功能障碍患者直接使用活性成分泼尼松龙药效学一作用完全相同,可等剂量交换6、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抗炎作用免疫抑制作用抗过敏作用抗毒抗休克作用内分泌系统疾病替代治疗、紧急情况抢救风湿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多与自身免疫有关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等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病、联合化疗方案组分之一肾脏系统疾病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等严重感染或炎性反应严重细菌性疾病伴有休克或与感染有关的脏器损伤、严重病毒性疾病7、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疾病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严重精神病史癫痫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新近胃肠吻合术后骨折创伤修复期单纯疱疹性角、结膜炎及溃疡性角膜炎、角膜溃疡8、药物相互作用避孕药、雌激素:药理作用增加或减少非苗体类抗炎药:不良反应增加三环类抗抑郁药:毒性反应增加免疫抑制剂抗胆碱药排钾利尿药9、停药反应长期中或大剂量使用减量过快或突然停用可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样症状轻者表现为精神萎靡、乏力、食欲减退、关节和肌肉疼痛重者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低血压等危重者甚至发生肾上腺皮质危象,需及时抢救10、反跳现象长期使用减量过快或突然停用可使原发病复发或加重应恢复糖皮质激素治疗并常需加大剂量,稳定后再慢慢减量I1糖皮质激素常见不合理使用主要类型遴选药品不适宜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或有配伍禁忌重复给药。
糖皮质激素剂量换算三类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按其生物效应期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激素。
短效激素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天然激素,其抗炎效力弱,作用时间短,不适宜抗风湿病治疗,主要作为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替代治疗。
中、长效激素为人工合成激素。
中效激素包括:强的松、强的松龙、甲基强的松龙、去炎松。
抗风湿病治疗主要选用中效激素。
长效激素包括: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药。
长效激素如地塞米松,抗炎效力强,作用时间长,但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明显,不适宜长疗程用药,只可作为临时性用药,如抗过敏等。
倍他米松也是长效激素,主要用于局部封闭,现常用的是复方倍他米松。
使用时三类药物剂量可以相互换算如:地塞米松=强的松5mg=甲强龙4mg=氢化可的松20mg药物等效剂量(mg)相当抗炎作用受体亲和力滞钠作用血清半衰期(分)药理半衰期(小时) HPA**抑制时间(天)与白蛋白亲合力氢化可的松 20 100 2 90 8~12 ~ 100可的松 25 1 2 30 8~12 ~ 128强的松 5 5 1 60 12~36 ~ 68强的松龙 5 220 1 200 12~36 ~ 61甲强龙 4 1190 0 180 12~36 ~ 74去炎松 4 190 0 300 12~36 -地塞米松 25 710 0 200 36~72 >100倍他米松 25 540 0 >300 36~72 >100列表如下:1、计量换算(mg):可的松25=氢化可的松20=强的松5=强的松龙5=甲强龙4=曲安西龙4=倍他米松=地塞米松=氯地米松2、抗炎作用(mg):可的松=氢化可的松1=强的松=强的松龙4=甲强龙5=曲安西龙5=倍他米松25=地塞米松30=氯地米松403、盐皮质激素效应:可的松 =氢化可的松 =强的松 =强的松龙 =甲强龙-- =曲安西龙-- =倍他米松-- =地塞米松-- =氯地米松--4、药理半衰期(小时):可的松8~12=氢化可的松8~12=强的松12~36=强的松龙12~36=甲强龙12~36=曲安西龙24~48=倍他米松36~54=地塞米松36~545、血浆半衰期(分钟):可的松30=氢化可的松90=强的松60=强的松龙200=甲强龙180=曲安西龙300=倍他米松-100~300=地塞米松100~300用法一般分为:1.短程用药(不超过1个月)。
糖皮质激素指导原则2023(附表)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被广泛用于呼吸科等多学科疾病的治疗。
糖皮质激素是国家医疗所需的基本药物,但在基层医疗机构存在不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甚至导致药源性糖尿病、骨质疏松等药品不良事件。
为进一步规范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更新并修订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3版》,内容如下。
一、糖皮质激素的治疗疗程和剂量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种类繁多,按照药物作用时间的差异,可分为短效、中效、长效;如表1所示。
表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药效对比小剂量:<0.5mg∕(kg×d)泼尼松中剂量:0.5-1mg∕(kg×d)泼尼松大剂量:>1mg∕(kgχd)泼尼松冲击剂量:7.5-30mg/(kg×d)甲泼尼龙长疗程维持剂量:2.5-15mg∕d泼尼松其用药方案包括:冲击治疗,短程、中程、长程治疗以及替代治疗(见表2)。
表2糖皮质激素的用药方案特殊人群通常包括儿童、老年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由于这类群体特有的生理状态,糖皮质激素在特殊人群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有别于其他用药人群。
为此,临床应严格把控特殊人群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指征。
对于儿童,需根据其病情、年龄、体重确定糖皮质激素的最佳治疗方案。
孕妇应使用最低有效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以控制原发疾病;接受中等以上剂量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20mg∕d)的哺乳期妇女应避免哺乳。
三、糖皮质激素的全身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药物治疗作用的同时,亦有众多的药品不良反应。
1 .皮肤和外貌:皮肤紫纹、轻度多毛症、水牛背、满月脸。
2 .眼:眼球突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3 .心血管系统:液体潴留、高血压及早发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4 .消化系统: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或穿孔。
5 .血液系统:血常规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加,易被误认为细菌感染。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分类和剂量换算、甲强龙、强的松、地塞米松等激素治疗Bell麻痹、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急性脊髓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等疾病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要点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称为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的甾体激素,具有抗炎、抗毒、抗休克和免疫抑制功能,应用临床多个领域疾病。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分类及剂量换算按照作用体内时间长短,糖皮质激素分为短效、中效与长效三类。
氢化可的松、可的松等短效激素,作用时间为8—12小时;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松龙等中效激素,作用时间为12—36小时;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长效激素,作用时间多在36—54小时。
短、中、长效激素激素计量换算:可的松 25 = 氢化可的松20 = 泼尼松5 =泼尼松龙5=甲泼尼龙4 =去炎松4=倍他米松0.6=地塞米松0.75。
短、中、长效激素激抗炎作用换算:氢化可的松1=可的松1/0.8(即 1.25)=泼尼松 1/3.5=泼尼松龙1/4=甲泼尼龙 1/5=去炎松 1/5 =倍他米松 1/25=地塞米松1/30。
Bell麻痹Bell 麻痹治疗及时使用激素是关键,早期大剂量应用激素类药物可抑制组织炎性反应,脱水消肿,减轻神经受压,有利于神经恢复。
激素用法用量:1)地塞米松5—10mg/d 静脉注射;或泼尼松 20—30 mg/d,晨一次顿服,一周后渐停用;由带状疱疹引起者,糖皮质激素联合阿昔洛韦 0.2 g, 每日 5 次,连服 7—10 天。
2)对于无禁忌症16岁以上患者,发病3天内选用泼尼松或泼尼松龙口服,30—60mg/d,连用 5 d,之后于5d内逐步减量至停用,发病 3 天后使用糖皮质激素是否获益尚不明确。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常用口服治疗方案为泼尼松1 mg/kg/d或每日 60mg开始,维持4周,之后缓慢逐渐减量,根据临床好转情况,每2—4周减5—10mg。
治疗效果判断需1—3个月。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一、糖皮质激素的分类1.按照生理作用机制分类1.1短效糖皮质激素:主要通过抑制炎症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发挥作用,作用时间较短,常用于急性炎症的缓解。
1.2中效糖皮质激素:作用持续时间较长,通常用于较为严重的慢性炎症或疾病。
1.3长效糖皮质激素:持续时间更长,适用于需要长期控制的慢性病情。
2.按照药物的构造分类2.1氢化糖皮质激素:结构中糖环上的一个碳原子被氢原子所取代,具有更强的抗炎作用。
2.2非氢化糖皮质激素:结构不含氢化的糖环,抗炎作用相对较弱,但副作用更少。
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1.炎症性疾病的治疗1.1皮肤炎症:糖皮质激素外用可以迅速缓解炎症症状,如湿疹、接触性皮炎等。
1.2呼吸系统炎症:糖皮质激素通过减轻肺部炎症,可有效地缓解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1.3骨关节炎: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关节炎炎症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2.免疫性疾病的治疗2.1自身免疫病: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免疫反应,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2.2移植排异反应: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移植物排异反应,用于移植手术后的免疫抑制。
3.其他临床应用3.1出血性疾病:糖皮质激素可以提高血小板聚集功能,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出血性疾病。
3.2恶性肿瘤治疗的辅助应用:糖皮质激素可缓解恶性肿瘤患者的症状,如恶心、呕吐等。
3.3其他免疫调节治疗:糖皮质激素可用于调节炎症、免疫反应,对多种免疫性和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应用。
结论:糖皮质激素作为一类重要的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炎症、免疫性疾病等方面。
在本文中,我们详细阐述了糖皮质激素的分类和应用。
了解糖皮质激素的分类有助于临床合理应用不同类型的药物。
同时,我们还介绍了糖皮质激素在不同疾病领域的应用,包括炎症性疾病、免疫性疾病以及其他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剂量和疗程等因素,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读者对糖皮质激素的分类和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临床药物选择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长效中效短效~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GC)主要影响正常物质代谢。
糖皮质激素的分类主要是依据它们在体内作用的时间长短来划分:短效约为8~12 h中效约为18~36 h长效为36~54 h而各类的代表药物,一句口诀来帮助记忆:可的、泼尼、长米松,中效冲击甲强龙短效:大部分与「可的」有关,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
中效:多带「泼尼」二字,如泼尼松、泼尼松龙、甲基泼尼松等。
而中效常用药物甲强龙是唯一可应用于冲击疗法的药物,对此后文还会介绍。
长效糖皮质激素:就是长效药物多含「米松」的名称,如地塞米松、倍他米松。
但三者的区别不仅仅只限于作用时间,主要还在以下几方面存在差异:1. 不同的生物效能升糖:糖皮质激素能促进糖原异生;。
但需要注意应用过多时可能出现类固醇性糖尿病。
抗炎功效:激素有起效快而且非特异性的抗炎作用。
对于升糖和抗炎作用,长效糖皮质激素的相对效能最强,中效次之,而短效最弱。
但须注意,糖皮质激素会降低了机体的防御功能。
因此必须同时应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以防炎症扩散和原有病情恶化。
2. 对电解质代谢作用糖皮质激素也有较弱的盐皮质激素的作用:潴钠排钾,并通过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拮抗抗利尿素而利尿。
三者的盐皮质激素活性:短效最强,中效次之,长效最弱。
3. 对HPA 轴的负反馈作用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 轴)的负反馈影响:短效GC< 中效="">< 长效=""> 4. 免疫抑制方面长效与中效均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临床上免疫移植治疗中效激素更常用,因其半衰期短些。
5. 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从强到弱:依次是甲强龙(中效)、地塞米松(长效)、氢化可的松(短效)。
6. 其他长效激素副作用较多,而中效激素最少短效糖皮质激素,代表性药物: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小贴士一般来说口服药物选择氢化可的松,而静脉应用选择琥珀酸氢化可的松。
这两者几乎是一样的,起作用的都是氢化可的松。
2016-10-13 20:17 来源:丁香园作者:天边一棵草、菜菜字体大小-|+糖皮质激素(GC)的作用广泛而复杂,且随剂量在生理情况下所分泌的糖皮质激素主要影响正常物质代谢。
糖皮质激素的分类依据主要是根据它们在体内作用时间的长短来划分:短效约为 8~12 h,中效约为 18~36 h,长效为 36~54 h。
而各类的代表药物,笔者为大家总结了一句口诀来帮助记忆:可的、泼尼、长米松,中效冲击甲强龙。
短效糖皮质激素:大部分与「可的」有关,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
中效糖皮质激素:多带「泼尼」二字,如泼尼松、泼尼松龙、甲基泼尼松等。
而中效常用药物甲强龙是唯一可应用于冲击疗法的药物,对此后文还会介绍。
长效糖皮质激素:所谓「长米松」,其实就是长效药物多含「米松」的名称,如地塞米松、倍他米松。
但三者的区别不仅仅只限于作用时间,主要还在以下几方面存在差异:1. 生物效能不同升糖作用:糖皮质激素能促进糖原异生;减慢葡萄糖分解并减少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以此增加肝糖原、肌糖原含量并升高血糖。
但需要注意作为机体调节糖代谢的重要激素之一,其应用过多时可能出现类固醇性糖尿病。
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有快速、强大而非特异性的抗炎作用。
对各种炎症均有效。
对于升糖和抗炎作用,长效糖皮质激素的相对效能最强,中效次之,而短效最弱。
但须注意,糖皮质激素感染治疗、减轻症状的同时,也降低了机体的防御功能。
因此必须同时应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以防炎症扩散和原有病情恶化。
2. 对水电解质代谢作用糖皮质激素也有较弱的盐皮质激素的作用:潴钠排钾,并通过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拮抗抗利尿素而利尿。
从长效到短效,三者的盐皮质激素活性越来越强:短效最强,中效次之,长效最弱。
3. 对 HPA 轴的负反馈作用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 轴)的负反馈影响:短效 GC< 中效 GC< 长效 GC。
4. 免疫抑制方面长效与中效均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临床上免疫移植治疗中效激素更常用,因其半衰期短些。
南宁市中医医院药学部 530000激素类药物种类有性激素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甲状腺激素类等作用于内分泌系统的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是应用比较普遍的一类,这类药物还可以细分为糖皮质素类、盐皮质素类、肾上腺皮质性激素,其中糖皮质激素应用最为普遍,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激素”。
例如:泼尼松、地塞米松、布地奈德、曲安奈德等。
糖皮质激素按作用时间分类主要分为短效能药物(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中效能药物(如泼尼松、甲泼尼龙)、长效药物(如地塞米松);按给药途径分类可分为口服、注射、局部外用或吸入。
很多人会痰“激素”而色变,主要就是因为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大剂量或长期应用这类药物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及用药时间成正比,主要有:①医源性库欣综合征,如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皮肤紫纹瘀斑、骨质疏松、自发性骨折甚至坏死、女性多毛月经紊乱或闭经不孕、男性阳痿等;②诱发或加重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各种感染;③诱发或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造成消化道大出血或穿孔;④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⑤高脂血症、肌无力、肌肉萎缩,儿童长期应用影响生长发育等。
⑥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出现皮肤局部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等;⑦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包括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和念珠菌定植感染,长期使用较大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者也可能出现全身不良反应;⑧鼻内糖皮质激素对鼻腔黏膜有一定刺激作用,可引起鼻腔干燥、鼻结痂、鼻出血等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那么多,为什么我们还在使用它呢?糖皮质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甾体激素),生理剂量糖皮质激素在体内作用广泛,不仅为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的调控所必需,且具有调节钾、钠和水代谢的作用,对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起重要作用。
药理剂量糖皮质激素主要有抗炎、免疫抑制、抗毒和抗休克等作用。
①抗炎作用,在药量剂量时能抑制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的炎症,对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及其他因素引起的炎症反应均有抑制作用,既可减轻或防止急性验证器的炎症、水肿还可减轻和防止炎症后期的纤维化、粘连及瘢痕形成;②免疫抑制作用,具有抑制巨噬细胞和其他抗原呈递细胞的功能并减弱它们对抗原的反应、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数目,抑制炎症物质的合成等,缓解过敏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对抗异体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等;③抗毒素作用,能提高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应激能力,减轻毒素对机体的损害,同时具有对感染毒血症的高热有退热作用;④抗休克作用,解除血管的痉挛,改善微循环,从而达到抗休克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有哪些?带你了解权威知识糖皮质激素原本是人体的肾上腺分泌的一种化学物质,但后来人类发现这种东西能够治疗疾病,于是就研发出了多种糖皮质激素的药物,比如大家熟知的氢化可的松、二丙酸倍氯米松就属于这类药物。
一、糖皮质激素包括哪些药品?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根据其血浆半衰期分短、中、长效三类。
临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药物有:
短效激素包括:氢化可的松、可的松。
中效激素包括:强的松、强的松龙、甲基强的松龙、去炎松。
长效激素包括: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药。
当然还有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二丙酸倍氯米松、丙酸氟替卡松。
二、临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有哪些?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根据其血浆半衰期分短、中、长效三类.临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药物有:短效激素包括:氢化可的松、可的松。
中效激素包括:强的松、强的松龙、甲基强的松龙、去炎松。
长效激素包括: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药。
三、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S)是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主要为皮质醇(cortisol),具
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还具有抑制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克作用。
称其为“糖皮质激素”是因为其调节糖类代谢的活性最早为人们所认识,在临床工作中激素因具有较强的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而广泛应用于支气管哮
喘治疗中,近年来哮喘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在支气管哮喘的常规治疗中当抗生素应用、支气管扩张剂使用、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不能达到满意疗效时,在无绝对禁忌证时应及早应用激素冲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