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部队野外驻训卫生防病的特点和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191.40 KB
- 文档页数:2
野外驻训部队卫生防疫保障特点及其启示杨占清;刘元东;黄尉初;党勃;王猷金;孙华斌;于晓敏【期刊名称】《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年(卷),期】2007(25)6【摘要】通过随同野外驻训演习部队全程参与保障,根据野外驻训演习地域的环境特点和部队的实际,认真梳理分析,总结了战区联勤部队野外驻训演习卫生防疫保障特点、类型及其启示:(1)坚持加强技术督导和行政处罚相结合,以技术督导为主;(2)坚持常规预防措施与应急措施相结合,二者并重;(3)坚持"自身造血"和"被动补血"相结合,以"自身造血"为主;(4)坚持体系保障与社会保障相结合,认定社会保障的可行性;(5)坚持常规保障和探索性保障相结合,探索卫生防疫保障新模式。
这些对策对部队野外驻训演习和战时做好卫生防疫技术保障,确保官兵身体健康和训练任务的圆满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页数】3页(P391-393)【关键词】野外训练;卫勤保障;卫生防疫;预防与控制【作者】杨占清;刘元东;黄尉初;党勃;王猷金;孙华斌;于晓敏【作者单位】济南军区联勤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济南军区联勤部卫生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21.4【相关文献】1.紧贴保障需要抓好野外驻训——65370部队完成2011年度驾驶员野外驻训 [J], 刘永学;王宇飞;于海生2.空军部队野外驻训特点及对卫勤保障的影响 [J], 牟德军;郭永敬3.野外驻训部队卫生防疫实施社会保障的方法与效果 [J], 杨占清;于晓敏;黄尉初;刘元东;付留杰;党勃;王猷金;唐木涛;车吉泊;苏静静4.某炮兵部队暑期野外驻训卫生防疫工作的基本经验 [J], 王国民5.野外驻训卫生防疫保障社会化主要特点及对策 [J], 杨占清;黄尉初;刘元东;付留杰;李子建;苏静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LA HEALTH解放军健康 2018 · 1PLA HEALTH201810春季传染病的病原体与特点易引起暴发流行并经呼吸道传播的病原体 春季容易引起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传播途径大多经呼吸道,其病原体如下。
①病毒:流感及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SARS冠状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②细菌:脑膜炎双球菌、白喉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军团菌、炭疽杆菌、鼠疫杆菌;③衣原体和支原体;④其他未知杆菌。
各类病原体引起的临床特点 不同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①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成多样化,一种病毒可引起不同类型的临床综合征,而一种综合征也可由不同病毒引起。
除发热外,有呈呼吸道感染临床综合征,以全身酸痛、咽痛、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流行性感冒、SARS、人禽流感等;有以皮肤黏膜出疹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如麻疹、风疹、水痘等;也有以神经系统感染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如柯萨奇病毒、新型肠道病毒等;还有以腮腺肿大为主要表现,如流行性腮腺炎等。
②细菌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各异。
如以斑丘疹、溃疡、焦痂为主要表现的猩红热、炭[春季是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时期,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特别是在北方,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呼吸道传染病。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多年来我们总结出针对春季传染病防控的工作经验,保证了官兵的身体健康。
部队春季传染病的防控马海虹俄立谦/摄《《 防病天地PLA HEALTH201811疽,以中枢系统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白膜为主要表现的白喉,以肺炎为主要表现的军团病等。
部队春季卫生防病教育部队春季卫生防病教育春季是各种疾病产生的高发季节,也是卫生防病工作的重点。
南方的春季常阴雨连绵,低温与暖温交替出现,阴雨季节,湿气及昼夜温差较大,环境中的细菌病毒也进入繁殖活跃期,因此,预防各类流行性疾病的发生,切实抓好春季卫生防病工作,对保障执勤官兵和职工的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常见的春季传染病主要包括“二流”,即流行性感冒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三炎”即肺炎、甲型肝炎和腮腺炎,“三疹”即麻疹、风疹和病毒疹,其他的还包括水痘和红眼病等。
这些疾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等传播。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一些常见病及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首先是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它主要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进行传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也可以传播。
典型的临床特点是急起高热、显著乏力,全身肌肉酸痛,而鼻塞、流涕和喷嚏等症状相对较轻。
对流感的预防还是以药物为主,包括既经济又可靠的便利药物中成药板蓝根,每日早晚可各服用一包,西药则可以选择金刚烷胺,成人每次100毫克,每日2次即可。
一、调整工作节奏,保障睡眠时间,提高自身免疫功能;二、随时洗手,降低流感病毒的传染性;三、加强锻炼,增进血液循环,改善体质;四、勤开窗户,让空气流通,减少室内病毒的污染;五、勤晒被褥,利用日光中的紫外线杀死病毒。
其次来了解一下红眼病。
红眼病全年均可发生,以春夏季节多见。
红眼病是通过接触传染的眼病,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等。
红眼病多是双眼先后发病,患病早期,病人感到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常感觉眼睛磨痛,像进入沙子般地滚痛难忍,紧接着眼皮红肿、眼眵多、怕光、流泪,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严重的可伴有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得了红眼病后要积极治疗,一般要求要及时、彻底及坚持。
《《 军训天地PLA HEALTH20199野外驻训重防疫为圆满完成驻训卫生防疫任务,确保野外驻训无传染病疫情及食物中毒事件发生,保障官兵身体健康,我们必须重视卫生防疫工作。
做好流行病学侦察,制订卫生防疫预案。
与驻训地疾控中心联系,了解驻训地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及疫情动态,掌握应对方法。
驻训前要深入驻训地现地查看可能存在的疫病隐患。
走访离驻训地较近地区的居民,对本地情况掌握详细。
根据获取的信息,详细做好卫生防病工作具体预案。
综合环境卫生整治。
在帐篷区100米外设置围栏或拉上铁丝网,防止营区外人员、牲畜及禽类等随意进入;平整营区场地,清除围栏内水坑、垃圾、杂草等;在帐篷区外50米设置1.5~2米深坑式野战厕所,外加遮阳网,进口处加纱网门帘,便坑边置石灰粉,便后及时撒粉掩盖;设置3~5米深垃圾池,周围设护栏,外盖遮阳网,每日撒粉遮盖。
科学消杀灭。
野外驻训防疫重点鼠、蚊、蝇、虫。
每日对厕所、垃圾池消毒,定期清理粪便、垃圾,消除蚊蝇蛆孳生地;科学施药,鼠洞周围、帐篷内置鼠饵站,投放鼠药,并定期补充、更换;针对蚊蝇虫等的生活习性及活动规律,在污水坑、垃圾池、厕所、杂草处,交替喷洒敌敌畏、甲胺磷、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品来消灭蚊蝇虫,并尽力将其消灭在卵及幼虫期,以减少繁殖。
严格落实饮食卫生制度。
加强肉食品检验。
严格把控进购渠道,肉食品进入营区必须经专业人员检疫,并随机抽查送往地方检疫中心检验,确保肉食品安全。
积极协调军需部门,定期对厨房、食堂进行卫生监督,落实分餐、流水洗碗、餐具消毒、食品留验、生熟分开制度。
发放的菜品装箱上架,保持通风,防止腐烂变质。
定期清理炊事车上及周围的残留食物、冰箱内的较长时间的冰冻食品,防止霉变。
餐具消毒,保持卫生清洁,防止食源性疾病发生。
每周组织人员对各炊事班主副食库、军营超市进行检查,对过期食品、违劣食品严禁食用,杜绝食物中毒发生。
驱除营区周边大篷车、小餐馆,严禁官兵到大篷车及小餐馆购买食品及就餐。
某高原寒区驻训部队卫生防疫保障的做法和思考
一、驻训部队应严格执行军事卫生管理制度,加强日常检查和管理,保证环境卫生。
二、要加强空气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通风,采用低温、高湿、弱风尘场所为宜,注意室内外温差,减少自然条件不良之害。
三、要提高驻训部队的饮食卫生,严格控制食品的供应量,维持兵员的营养需求,建立兵员膳食控制系统,把握最新的饮食营养术语等。
四、要加强对驻训部队兵员体检系统改善,组织定期体检训练,控制各种训练强度,改善驻训部队的健康状况,提中高原人体所有急性发病的自我意识和抗疾病的能力。
五、要深入开展血液检测,全面掌握兵员的血液健康状况,根据检测结果情况要及时改变住宿、饮食等安排,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六、要积极推行风疹、登革热、流感等病毒病的预防和控制,加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把驻训部队作为重点保障对象。
做好野外驻训期间卫生防病工作的几点体会摘要:为做好野外驻训期间卫生防病工作,维护官兵身心健康和部队高度集中统一,制定科学防病措施组织实施。
分析总结经验做法及利弊得失,为其他部队做好野外驻训工作提供借鉴,为部队能打仗、打胜仗奠定基础。
关键词:野外驻训卫生防病卫生部门体会中国分类号:R82文献标志码:A近年来随着部队改革的深入推进,野外驻训工作已经成为部队常态,点多面广,时间长,任务重,训练强度大,这就为卫生防病工作提出来更高的要求,要牢固树立保健康就是保战斗力的口号,科学筹划精确实施各项卫生防病措施,提供最科学的卫勤保障。
下面我就结合自身体会,总结近几年参加野外驻训的做法。
一、成立组织领导,制定各种预案卫生防病工作不仅仅是医务人员的事,需要全员参与,全员重视,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要成立由作训、卫生、军需、营房等部门组成的卫生防病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会议,协调任务分工,重点解决矛盾问题,结合这次部队驻训的任务特点与实际,认真研判卫生防病任务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卫生防病计划,到达驻训场后迅速成立救护所,由军医、卫生员负责具体实施,各项急救药品,常用器材迅速到位,以便尽快展开工作。
预案在前。
卫生部门及时召开卫生人员会议,研究驻训保障的任务特点,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野外驻训铁路输送卫勤保障应急预案,野外驻训期间突发急病应急预案,野外驻训卫生防疫应急预案等,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更好的开展卫生防病工作,维护官兵的身心健康。
二、开展卫生防病教育,普及卫生防病常识在部队驻训前,军医要根据驻训的任务和特点,驻训场的自然条件等,科学制定教育计划。
根据驻训期间可能发生的常见病,突发病,通过集中授课、专题辅导、观看光盘、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卫生教育,普及卫生防病常识,防病于未然,培养官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育官兵提高自身防护能力,加强自我防护教育,有针对性的预防中暑、淹溺、雷击、食物中毒、常见皮肤病、虫咬伤及训练伤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