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269.00 KB
- 文档页数:10
科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提问1:你们怎么来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提问2:比较这6种动物百米赛跑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小结:我发现:六种动物都奔跑100米(相同距离),运动得快的所需时间短,运动得慢的所需时间长很快,第二场比赛也即将开始了。
这一场比赛有两位非常有趣的运动员——兔子和乌龟。
2、新龟兔赛跑在上一回动物王国的运动会上,兔子因为骄傲自满在比赛中睡着了,结果,乌龟赢得了比赛。
兔子非常不服气。
兔子对乌龟说:“我今天一定要夺回我的第一名!你敢不敢跟我赛跑?”乌龟说:“好啊”二、探究1:在两条相同跑道上,比较运动的快慢假如将龟兔赛跑搬到实验室进行模拟。
教师提问:在两条一样长的跑道上,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1、模拟龟兔赛跑假如用两个相似的乒乓球分别用红球代表兔子,用黄球代表乌龟。
我们如何来模拟它们的运动?(提示:上节课学习斜面上的运动时,我们如何让小球动起来)学生:通过时间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学生:因为它们都跑了100米,用的时间不同。
跑得快,用时短,跑得慢,用时长。
(学生齐读结论)学生:我们可以用不同高度的支架,模拟运动,用高的支架模拟跑得快的兔子的运动,用低支架模拟跑得慢的乌龟的运动。
学生:1、相同长度的跑道二、12分钟通过阅读,展现重点,也吸引学生的注意。
故事引入,联系上下文,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丰富课堂。
联系上节课的知识,引导学生尝试思考科学实验的设计思路。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公平性,从而形成科学实验的思维——科学实验设计应当遵循控制《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实验记录单一、比一比:将动物按照运动的快慢排名次给动物按照从快到慢排名次:。
我的发现:六种动物都奔跑米(距离),运动得快的所需时间,运动得慢的所需时间。
二、探究1:在两条相同跑道上,比较运动的快慢记录表1:在两条相同跑道上,比较运动的快慢不同物体运动快慢兔子(红球)乌龟(黄球)我的发现:在两条相同长度的跑道上,运动相同的距离,同时开始运动,先到终点的,运动所需,运动得;后到终点的,运动所需,运动得。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课题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单元1学科科学年级3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科学知识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科学探究1、应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2、利用秒表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科学态度1、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2、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知道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导入新课讲授新课1、展示图片:汽车、自行车、行人同在一座大桥上行进,谁快谁慢?2、各种物体运动的快慢不一样,怎样来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漫呢?一、给运动的快慢排序1、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以12秒91的获得冠学生活动回答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让学生知道各种物体运动的快慢不一样。
军,美国选手特拉梅尔亚军13秒18,古巴选手加西亚季军13秒20,中国的刘翔为什么能获得冠军?【提示】相同距离内,时间短,运动快;时间长,运动慢。
2、春天到了,动物王国举行100米奔跑大赛,计时如下:回答让学生知道距离相同时,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
请根据图表,将动物按照运动的快慢排列名次,并记录下来。
(1)要求:给参赛的动物队员编号,按奔跑100米所需时间排列名次。
(2)填写动物100米奔跑大赛成绩统计表通过排序进一步理解运动的快慢给小动物编号名次动物编号时间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第六名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
二、实验1:两条相同轨道上小球运动快慢1、实验目的: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怎样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2、实验材料①两条2米以上的直线轨道②两个不同小球3、注意事项①轨道相同②轨道一端高一端低③小球大小不同④小组合作,分工明确⑤秒表计时取整数⑥做好测试记录4、小组分工操作员、计时员、发令员、记录员5、秒表使用方法(1)秒表结构回零开始/停止(2)使用方法右手握秒表拇指控制右键食指控制左键(3)口诀右按右停左回零6、秒表读数方法1:2354/I\分秒十毫秒读作:一分二十三秒五四写作:1.23.547、实验过程按时间排序说出自己的排序理由听实验目的准备实验材料听注意事项认真听和看秒表的结构学着使用秒表探索两条相同轨道不同小球的运动快慢利用秒表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①操作员蹲在轨道的起点,两只手各拿一球放在轨道起点。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6.学习过程设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聚焦:揭示课题(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11.说说怎样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呢?教师活动11.出示汽车、自行车、行人在一座大桥上行进的图片,提出问题:不同的物体运动有快有慢,怎么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呢?活动意图说明:图片体现“各种物体运动的快慢不一样”这一现象,由此来引出“怎么来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呢?”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1、2、3、4、5)学生活动21.根据图表,将动物按照快慢排列名次。
名次动物编号奔跑100米所需时间(秒)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第六名2.全班交流排序结果和排序方法学生活动31.学生回答:怎样比较这两个小球的运动快慢?2.学生合作探究:比较小球运动的快慢实验活动实验观察小组分工合作,然后观察哪个小球运动到终点。
活动记录表教师活动21.探索活动一(1)出示动物王国的100米跑步竞赛成绩的图片。
(2)学生根据图表,将动物按照快慢排列名次。
(3)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提醒按从快到慢的顺序填写动物的编号和奔跑100米所需的时间)。
(4)全班交流排序结果和排序方法。
(5)小结:六种动物都奔跑100米(相同距离),所需时间短的运动的快;所需时间长的运动的慢。
教师活动31.探索活动二(1)教师出示两个不同的小球、两条相同的轨道(具有一定的坡度)的实物或图片。
(2)提问: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怎样比较这两个小球的运动快慢?(3)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4)教师完善比较方法:以轨道的最高处为起点,以轨道的最低处为终点,拿着两个小球摆放在起点处同时轻轻松手,让它们自由滚落,观察哪个小球运动到终点。
(5)小组合作探究,比较小球运动的结果。
(6)教师小结:运动相同的距离,同时开始《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作业设计学习内容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学习目标1.通过探索活动后,能知道“运动相同的距离,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2.经过本科的研讨,会应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案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这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以及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的快慢与速度的关系。
为后续学习速度的计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简单的实验操作和观察现象有一定的经验。
但是,对于速度的概念和计算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直观的实验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让学生掌握在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的快慢与速度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以及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的快慢与速度的关系。
2.难点: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物体运动快慢的规律,理解速度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小车、计时器、测量尺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速度的物体运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运动的快慢。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实验材料,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小车在不同距离内运动的时间。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小车在相同距离内运动的时间,并记录数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讨论并总结物体运动快慢的规律。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相同距离内,物体的速度不同,我们如何来比较它们的快慢呢?学生进行讨论,教师给予解答。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以及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与速度的关系。
最新科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科学探索探索一、给动物排名次动物王国进行赛跑,请根据图表,将动物按照动物的快慢排名次,并记录下来。
猎豹是陆地上跑的最快的动物。
动物奔跑100米需要的时间和名次记录表:猎豹用时最短,是第一名。
大象用时最长,是最后一名。
按奔跑的速度从快到慢的顺序排名:猎豹、羚羊、斑马、兔子、黑熊、大象。
结论:在相同距离内,可以根据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越快;所用的时间越长,运动的越慢。
科学资料现在百米赛跑的世界纪录是由牙买加著名短跑健将博尔特创造的,他于2009年8月17日在德国柏林创造的记录是9秒58。
在全世界几千种哺乳动物中,运动最快的时速可达100多千米,而运动最慢的是分布在美洲热带森林中的一种三趾树懒。
它每小时只能走100米左右,比乌龟爬得还要慢。
探索二、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怎样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
实验材料:两条长度相同的轨道,红、黄两个颜色的小球。
实验步骤:(1)准备两条长度相同的轨道,一端垫起,形成斜坡。
红球的轨道坡度要高于黄球的轨道坡度。
(2)将两个小球在轨道较高的一端同时释放。
(3)观察两个小球运动的快慢。
(4)小组讨论如何比较两个小球运动的快慢,分析哪些因素可作为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依据,最后确定实验结论。
实验记录:实验分析:轨道长度相同,同时释放,先到达终点的说明运动的快。
实验结论:在相同的距离内,红球用时短,所以红球运动的快。
探索三、在同一条轨道上,怎样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
实验材料:直线轨道、黄色小球、红色小球、秒表、记录单。
操作步骤:(1)将轨道的一端垫高,使轨道成为一个斜面,上端是起点,下端是终点。
(2)几个同学分工合作,用秒表测量不同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所花的时间,并记录下来,至少测量3次(为了减少误差)。
(3)小组讨论如何比较两个小球运动的快慢,说出判断依据,最终得出结论。
实验记录:实验分析:在同一条轨道上,黄球用时2秒,红球用时3秒,用时短的说明运动的快。
教科版三下第一单元第5课《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习题一、填空题1.实验时我们一般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有时候也有发令员。
2.猎豹、兔子和羚羊赛跑,第一名是_________,第二名是_________,第三名是_________。
3.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先到达终点,说明它在相同的距离内运动得_________。
4.在相同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_________,物体运动得越快;所用的时间越_________,物体运动得越慢。
5.在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实验中,小组实验要合理分工安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6.短跑运动员跑完60米用了10秒,他的速度是_________米/秒。
7.在相同的距离内,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越_________,说明物体运动得_________。
8.在同一条轨道上,要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可以用_________测量不同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所花的_________,并记录下来。
至少测量_________次。
9.各种物体运动的快慢不一样,可以通过测量物体_________来比较快慢。
10.测量时间可以使用_________计时。
11.小球运动相同的距离所花的时间越少,运动的越_________(填“快”或“慢”);所花的时间越多,运动的越_________(填“快”或“慢”)。
12.短跑运动员跑完60米用了6秒,他的速度是_________米/秒。
二、选择题13.在测量不同物体运动快慢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应该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增加实验的准确性B.计时员和发令员最好是同一个人,这样可以增强实验的准确性C.有一组测量数据跟其它组有较大差别,我们应该对它进行修改14.在做科学实验,以下哪一句说法是正确的()。
A.小组内一般分操作员、计时员和记录员,有时候也有发令员B.小组内只有记录员和操作员要观察实验现象,其他人可以不观察C.小组内的所有事务都听组长的,不需要讨论15.小余同学想把新鲜采摘的杨梅送给离他家10千米的朋友,他选哪种交通工具最快()。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实验设计一、教材简析:《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的快慢》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学期《物体的运动》单元第5课时。
在整个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中,关于物体运动中“速度”的概念学习,本单元是第一次而且是唯一一次。
但从整体的大单元角度审视,本单元是围绕“运动是物体的基本特征”这一个核心概念编排的。
所以不是要引导学生去深挖,反而要把握好“初步经历”的度。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在经历和体验中进行推理论证和模型建构,从而提升科学素养。
在教材编排中,《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是《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的“铺垫课”,从课堂结构来说是相同的,在前一课中获得方法,然后在后一课中用同样的方法,获得认知和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顺向思维加一个逆向思维。
所以本节课,让学生获得方法(探究的方法、使用工具的方法、数据的处理)将是重点。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于“快慢”是有很充分的生活体验的,比如在运动场上跑步,特别是“坐车”。
但是三年级的学生主要思维的是具象思维,具体到快慢这一个生活经验上:看到路上一辆车超过另外一辆车,就知道谁快谁慢;看到同时起步的同学奔跑,谁先到终点,就谁快。
学生的认知反应的是客观实际,但是少了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究:影响物体快慢的因素是哪些?这就需要我们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入数据作为实证,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课堂的关键点不在于“深挖”,而在于厘清学生思维的逻辑,强调经历和体验。
所以,需要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让其充分的经历和体验,以层层递进和螺旋上升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距离与时间的关系。
三、设计思想:树立“注重经历、体验和发现”的教学观念。
由生活经验导入——矛盾聚焦,寻找公平——游戏,获得方法——探究,获取数据——数据处理——得出结论——拓展运用。
学生是学习科学的主体;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一、选择题1.正常情况下,奔跑100米需要时间最多的是()。
A.黑熊B.大象C.兔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大的物体就是运动慢B.有的物体运动快,有的物体运动慢C.兔子的运动一定比乌龟快3.要想研究物体的运动速度,必须要知道()。
A.物体的颜色B.路程和时间C.物体的长度4.两位同学从不同的地点和时间直线行走,不能比较他们运动快慢的是()。
A.只测量行走的距离B.测量相同时间内行走的距离C.记录相同的距离内所用的时间5.下列关于运动的快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来表示,常用速度单位是米/秒或千米/小时B.自行车一定比汽车速度慢C.通过同样的路程,所需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D.同样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6.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运动相同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长,速度越()。
A.小B.大C.无法确定7.下列交通工具中,运动速度最快的是()。
A.B.C.8.测量小球的运动速度需要测量3次,其中较好的做法是()。
A.3次3个人掐秒表B.3次都同一个人掐秒表C.随便哪个人掐表9.我和猎豹赛跑,同跑100米(猎豹跑完100米用时5秒),赛跑结果谁快谁慢()。
A.我快,猎豹慢B.我和猎豹一样快C.猎豹快,我慢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距离内,花时间长则说明物体运动快B.人类奔跑100米比羚羊快C.斑马奔跑100米需要的时间比黑熊的短,说明斑马运动得比黑熊快11.以下动物中奔跑速度最快的是()。
A.兔子B.乌龟C.狼12.飞机开完1800公里花了2个小时,它的速度应该是()。
A.900公里/小时B.900公里/秒C.1800公里/小时13.比较不同组的“过山车”的轨道长短不能用下列哪样工具()。
A.卷尺B.细绳C.秒表14.在学校田径运动会60米跑的项目中,测量速度的工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