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谈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11
标点符号考点重点归类一、顿号1、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序数)的地方必须用顿号。
2、并列作谓语或作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3、同类词语并列才用顿号,不同类词语需用逗号4、并列的成分后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用逗号。
5、并列的引号、书名号间不用顿号人们称之为“飞虹”“卧虹”。
我看了《青春万岁》《林则徐》《风暴》等书。
二、问号1、连续问句,表示强调(反问、质问)每个问句末均可用问号2、选择问句,在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
3、主谓倒装句,问号放在句末,中间用逗号。
4、有的句子虽使用了疑问词,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句,只是陈述一种想法或观点,句末不用问号。
5、直接引用的句子里如果包含问号(或感叹号),引用时要保留。
6、祈使句中,为表示委婉语气也可用问号例如:请你们安静点,好吗?三、引号1、表示强调、反语、特定称谓可用引号。
(连用的引号间不用顿号)2、和冒号连用,表直接引用,句末点号在引号内。
3、引用部分,作为句子的成分,句末点号在引号外。
4、引用部分是个完整的句子,并单独成句,句末的句号在引号外。
5、双引号里面再需要用引号,则使用单引号。
6、引用部分如含有“!”“?”,引用时要保留。
四、冒号1、总结上文的结论或提示下文(不超过一句完整的话),用冒号。
2、用在被注释的词后面。
3、“某某说”“某某想”后面,不想强调提示语,或不想直接引用,不用冒号斯大林说过,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五、分号(用来分清层次或避免歧义)1、用来隔离并列的分句。
各分句有自己的主谓语,并已用过逗号,且无关联词相连,用分号。
2、二重以上的复句,如果第一重是并列关系,且无关联词联系,用分号。
如: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们也没什么好声气;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
3、偏正关系的复句,偏句的独立性较强,且已使用过逗号,又无关联词连接,偏句用分号。
她已久不和人们交口,因为阿毛的故事是早被人家厌弃了的了;但自从和柳妈谈了天,似乎又即传了开去,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2018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必备:容易用错的标点符号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语文辅导资料,来帮助大家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希望各位考生在2018年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一、冒号误用对话中“××说”(或相当于“××说”的语言)在中间,前后都有引用的话,“说”后应用逗号。
但有人常常误用为冒号。
例①“怎么了?”一个关切的声音传来:“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助吗?”(1999年中考杭州试题)该例“传来”后边应用逗号,用冒号是错误的。
二、后引号与相邻的点号位置有误例②老刘头望着没有一丝云彩的天空,自言自语地说:“老天啊,你下点雨吧”!(1998年淮阴市题)该例句末尾的叹号不应在后引号外,应放在后引号内。
例③“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1999年北京市题)该句“春”后边的逗号位置有误,应放在后引号外。
一般说来,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点号在后引号内;如引用的话是作者语言的一部分,末尾标点在引号外。
三、省略号与“等等”不能并用例④事实也是如此,我对字画、古玩、盆景、古典家什、玲珑湖石……等等都有兴趣。
(1997年苏州市题)该句中省略号与“等等”意思是重复的,二者应该去掉一个,保留一个。
四、书名号该用时不能忘掉,也不能误用其他标点例⑤1947年底,茅盾在新创办的小说月刊任编委,并在文汇报上发表长篇小说《锻炼》。
(1999年西安市题)该句“小说月刊”、“文汇报”是刊物、报纸名称,都应分别加上书名号。
例⑥“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这本书提出了“实”、“准”、“简”三原则,对我们写作应用文很有帮助。
(1999年乌鲁木齐市题)该句“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应用书名号,不能误用引号。
五、圆括号误用例⑦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标点符号误用34例第一篇:标点符号误用34例标点符号误用34例一.顿号误用顿号表示句内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
但,易出现下列误用现象。
1.约(概)数间误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 [点拨]这儿‚三、四‛是约(概)数,不应有顿号。
2.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
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
[点拨]由‚共同‛可知‚三四‛并非一个班。
不能缺顿号。
3.集合词语间误用顿号。
‚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
[点拨]‚大专院校‛是集合词语,已约定俗成,不能断开。
另如,‚工农兵‛‚生动感人‛‚中小学生‛‚公检法三家‛等。
4.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
来这儿参加冬令营的有湖南、湖北的中学生、广西、云南的大学生。
[点拨]‚中学生、广西‛中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5.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今年春季,这个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点拨]此句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子内部的成分并列,而是三个主谓句的并列,应该用逗号。
动宾短语并列时同此,如‚他常来这里下棋、品茶、听书‛也错。
6.语气词后误用顿号。
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点拨]名词加了‚呀‛‚啊‛‚呢‛等就成了短句,用逗号不用顿号。
7.连词前面误用顿号。
参加这次龙舟赛的有永顺花船、辰溪红船、以及沅陵黄船。
二、逗号误用8.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逗号。
我校是……培训学校之一,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点拨]此句中‚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教师队伍‛都是动词‚有‛的宾语,也无层次上的大小,所以它们之间用顿号即可。
9.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点拨]‚白天‛前应该用分号,因为该句三个分句却是两层意思,不如此显示不出层次。
当然,层次间关系除并列外,也可能是承接、转折、因果。
10.在话语人的最后误用逗号李三问:‚去哪里?‛‚操场!‛王二答道,这两个字吐得很重,让李三有些发蒙。
标点符号误用例析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的一套符号,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清句子结构,辨明不同语气,正确地理解词语的性质和文章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标点符号的使用,下面就常见的标点符号误用举例辨析。
一、句号的误用:1.语气强烈的祈使句误用句号如:小王气愤极了,高声喊道:“你给我出去。
”“你给我出去”不是一般的陈述句,而是一种感情强烈的祈使句,用句号不足以表达这种愤怒情绪,应该为叹号。
2.在句意连贯处误用句号如:没有朋友,一个人是孤单的,做什么事都很难顺心。
爬山没有劲,打球没有趣,连看电影、看比赛,都缺乏滋味。
句中“爬山”后边的几个句子都是对“做什么事都很难顺心”的具体说明,句意是连贯的,可见“顺心”后面应该为冒号。
这样,文气就变得通畅了。
3.并列复句的分句间误用句号如:小张为人忠厚,对自己严格要求,说到做到。
对他人则宽大为怀,热情周到。
这是一个并列复句,“为人忠厚”后面有四个小句,实际上是两个并列的关系分句,“说到做到”后边的句号用得不对,应该为分号。
二、问号的误用:1.否定陈述句误用问号如:发现的这具女尸无头、无手,没有办法从面部特征和指纹上查明死者是谁?实质上这是一个否定性的陈述句,“谁”并不是表示疑问,而是表示指称(不定指),句末的问号是误用,应改为句号。
2.非疑问句误用问号如:至于谁来当我们出版社的总编辑?直到现在还没有人知道。
上面句子里,虽有疑问代词“谁”,但并不是疑问句。
“总编辑”后边的问号用错了,应该为逗号。
3.间接引语中的陈述句误用问号如:座谈会上有人问他对目前相声表演中出现的新形式,如男女对口相声、电吉他相声、群口相声有什么看法?句中虽然出现了“问”字,但是整个句子只是陈述提出的情况,属于间接引语,并没有直接引用说话人的疑问句,语调也是平缓的,显然是个陈述句。
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
4.选择问句中问号的位置错误如:请问:到底是生来就盲的人比半道才盲的人幸福呢?还是恰恰相反。
这是一个由关联词语“是……还是……”关联两个候选项的选择问句。
几种容易用错的标点符号的用法标点符号在写作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帮助划分句子结构、引导阅读节奏和表达感情。
然而,有些标点符号的用法经常被人们误用,以下是几种容易用错的标点符号的用法。
1. 逗号逗号是我们使用最频繁的标点符号之一,它常用于分割并列的词语、短语或从句。
然而,有时候我们会误用逗号来分割不同的句子,这违反了句子的语法结构。
句子之间的分割应该使用句号、分号或连词来完成。
2. 冒号冒号通常用于引出一个或多个项目、定义、解释或引言。
然而,冒号的使用也需要注意,并非所有引入的内容都适合使用冒号。
例如,在一个问题之后使用冒号可能是不正确的,因为疑问句本身已经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3. 分号分号常用于分割并列的句子或独立的分句,或用于分隔含有大量标点符号的句子。
然而,有些人可能误用分号来替代逗号或句号。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通过理解句子的结构来判断应该使用哪种标点符号。
4. 句号句号用于表示句子的结束,它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
在使用句号时,需要注意的是,它应该放在引号之外,除非引号中的内容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5. 破折号破折号用于插入一个解释性的短语或表示强调。
然而,许多人会误用破折号来替代逗号或分号。
因此,在使用破折号时,我们应该确保其前后的内容是紧密相关的,并且在删除破折号后句子依然成立。
总而言之,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写作的重要一环,理解它们的用法能够使句子更加清晰、准确。
以上是几种容易用错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对于避免语法错误和提高写作质量非常有帮助。
继续深入探讨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可以帮助提高写作的清晰度和表达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和注意事项。
6. 问号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的结束,它能够向读者传达出疑问的语气和语调。
在使用问号时,需要注意不要在陈述句或命令句的末尾误用问号。
除非句子本身是一个直接的疑问句,否则不应该使用问号。
7. 感叹号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情感或强调某一观点。
然而,感叹号的使用需要谨慎,过度使用会使文本的语气夸张或显得不正式。
中考语文易错题系列之标点符号运用标点符号是语言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运用标点符号能够使文章更加准确、凝炼,增强表达效果,但是在中考中常常成为学生易错的地方。
本文以常见的标点符号易错题为切入点,进行解析和讲解,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标点符号的运用。
一、逗号的运用逗号是一种较常见的标点符号,它的运用涉及到分句、列举、分隔并列词组等多种情况。
下面列举一些易错的情况:1. 有一些同学在复合句中使用逗号来连接两个主句,这是错误的。
正确的做法是使用连词来连接两个主句,如“而、却、还、但、然而”等。
例:他跑得很快,大家都没有追上他。
(错误)他跑得很快,但大家都没有追上他。
(正确)2. 在列举词组或成语时,逗号可以用来分隔不同的词组。
要注意的是,逗号不应该在同一个词组内使用。
例:慷他人之慨,众人之所望建德者。
(错误)慷他人之慨,众人之所建德者。
(正确)二、句号、问号和感叹号的运用句号、问号和感叹号是常见的结束符号,它们的使用是为了表明句子的结尾或者语气的变化。
以下是一些易错的情况:1. 在复合句中,如果句子的主句和从句都是陈述句,应该使用句号而不是逗号。
例:他说他很忙,我却觉得他只是在找借口。
(错误)他说他很忙。
我却觉得他只是在找借口。
(正确)2. 在选择疑问句和陈述句时,要根据语境来确定使用何种符号。
例:你是不是去过上海。
(错误)你是不是去过上海?(正确)三、冒号、分号和引号的运用冒号、分号和引号是较为复杂的标点符号,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的方式也不同。
以下是一些易错的情况:1. 冒号用在引言、解说、举例等情况下,表示引导、解释、说明的作用。
例: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写道:独立寒秋。
(错误)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写道:“独立寒秋”。
(正确)2. 分号多用在复合句中,表示不同的意思或并列成分之间的分隔。
例:他今天表现很好;可能是因为他昨天休息得很好。
(错误)他今天表现很好;可能是因为他昨天休息得很好。
标点符号考试中常见错误例说范文1:标点符号是语言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表达情感、意义和语气的关键。
不过在考试中,很多同学常犯一些常见的标点符号错误。
我总结了几个例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避免这些错误。
首先是句号和逗号的混淆。
很多同学在使用句号和逗号时,往往容易混淆它们的用法。
一般来说,句号用于结束一句话,而逗号用于分隔一个长句中的各个成分。
例如,“她走进了房间,看到了一张漂亮的画。
”这里的逗号用于分隔长句中的两个成分,表示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而句号则表明这个句子已经结束了。
其次是标点符号的重复。
有时候,同学们会在一个句子中,不必要地使用连续的标点符号,这样会影响文本的整体美感。
例如,“他喜欢运动,”这样的用法既没有必要,也会让人感到不舒服。
相反,应该在正确的位置使用标点符号,以增强句子的表达力和语调。
最后是标点符号的缺失。
很多同学在快速写作时,可能会忘记添加必要的标点符号,导致句子表达不清楚。
例如,“昨天晚上我去了看电影我看了一部很好看的电影”这样的句子显然存在一些问题,应该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来调整语气和语调,例如,“昨天晚上我去了看电影,看了一部很好看的电影。
”总的来说,标点符号是语言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在考试中一定要仔细思考和正确使用它们,以确保自己的表达清晰且表意明确。
重点分析:本文的重点是介绍标点符号在考试中的常见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例子和解决方法。
文章的结构清晰,分别从混淆、重复和缺失三个方面讲述了标点符号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例子。
用词方面简单明了,没有大量使用专业术语,容易被读者理解。
范文2:在写作时,使用恰当的标点符号非常重要,它可以让我们的文章更加清晰明了,表达意思更加准确。
然而,很多同学在使用标点符号时,常常犯一些常见的错误。
以下是一些例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运用标点符号。
首先是句子前的标点符号。
很多同学在写作时会将句子前的标点符号用错,直接影响到文章的整体结构。
2018年中考语文标点符号误用典例解析作者:温志成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8年第36期“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既是日常语文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中考语文常见的一个考点。
从考查形式上看,判断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是否正确这种形式占据着主流位置。
现以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对标点符号运用考查出现频率较高的设误类型作一下分类解析。
一、问号的误用1.非疑问句误用问号。
【典例展示】(山东泰安卷)我很想看看这北极老鼠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便在后面紧追不舍。
【误用解析】有些句子虽然含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不能想当然地用问号。
例句虽有疑问词“什么”,形似疑问,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句中问号要改为逗号。
2.选择问句中误用问号。
【典例展示】(天津卷)把报刊亭改造成志愿者服务站?还是生活服务便民亭?人们对此意见不一。
【误用解析】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
例句应把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二、顿号的误用1.概数之间误用顿号。
【典例展示】(江苏扬州卷)“光辉的理想像明净的水一样,洗去我心灵的污垢。
”他在心里默念了三、四遍。
【误用解析】邻近两个数字连用如果表概数,数词之间语言上没有停顿,不用顿号。
例句中“三四”是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的数目,中间不能用顿号。
如果用了顿号,就成了“三”和“四”并列了,这显然不符合原意,应将“三”和“四”之间的顿号去掉。
2.并列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典例展示】(陕西卷)优秀传统文化是有灵气的、是有力量的。
【误用解析】例句中“是有灵气的”与“是有力量的”均是句子中的动宾短语,两个分句之间应该用逗号隔开。
3.并列的引号、书名号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典例展示】(湖北恩施卷)传统文化自身的价值与魅力,放大了当代传媒的“圈粉”、“造星”功能。
【误用解析】引号、书名号本身虽然不表示停顿,但在读的时候,中间必然会产生自然的停顿,在形式上已把并列结构显示出来了。
2018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常见标点符号误用例谈
1.非疑问句用问号
例: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分析:这条路谁能走通虽然有疑问词,但它是不知道的宾语,整个句子是一个动宾结构的陈述句,故不能用句号。
2.倒装句中问号前置
例: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分析:这是一个倒装句,我的小姑奶奶是全句的主语。
凡是倒装句,问号应置于句末,才能准确地表达出疑问或反问语气。
不能一看到发问便加问号。
3.分句之间用顿号
例: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分析:这里实际上是三个分句,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应用逗号而不是顿号。
欢快、昂扬、奋发是联合词组。
凡是联合词组,最后一个成分后面,不能用顿号。
4.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的剧目。
分析: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
第二层次应改为逗号。
5.连词前面用顿号
例: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
名。
分析:或是连词。
在不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无论是或,是和,是及,是与,均不能用顿号。
可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6.概数中间用顿号
例:她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分析:十七八岁是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
既然是概数,就不能用顿号。
7.集合词语中间用顿号
例: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分析: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
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8.句中没有句号径直用分号
例: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分析: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虽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
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
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
9.句子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
例:一、学习贵在自觉。
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
二、学习贵在刻苦。
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分析: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内点号。
既然已用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经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类了。
或者句号改为逗号,或者分号改为句号。
10.冒号后面提示范围不清
例: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情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分析: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
其实不然。
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
或者将冒号改为逗号,或者将引号后的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11.句中短暂停顿用冒号
例: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分析:三位女杰和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是同位词组,中间只需要短暂停顿,不必用标点符号。
如果一定要用,只宜用破折号,用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来解释说明三位女杰。
12.同一句子中用两处冒号
例: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脱产培训。
分析:宣布后面用了冒号,措施后面也用了冒号:这是不符合标点符号使用习惯的。
在同一个句子里,冒号一般只能用一个,否则便面目不清。
两个冒号中应改一个为逗号。
13.引语中某某说后用冒号
例: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分析:凡是在一段引语的中间插入某某说,这某某说后面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冒号。
冒号在这里的作用是提示下文,用了冒号,前面的引文便没有着落了。
14.引语中句子末尾的点号误置
例:①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
海不复回。
②为了子孙后代,为了中华民族,他们成了盗火的普罗米修斯。
分析:用了引号后,句末点号究竟是在引号内还是在引号外,关键是看引用部分是独立成句的还是从属于引用者的。
第①句中引用的是完整的两句,句末点号应在引号内。
第②句中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只是整个句子的宾语部分,句末点号应在引号外。
一般来说,凡前面用了冒号,便提示下面引文独立成句。
15.不是书名用书名号
例:《丽达公寓》即日出售,
分析: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
丽达公寓是商品房的名称,是不能用书名号的。
不能为了突出某一表述对象,滥用书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