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听诊
- 格式:pptx
- 大小:934.47 KB
- 文档页数:33
肺部杂音听诊要点
一、肺部听诊要点。
1.位置:应双肺左、右分开听诊,每肺部分别从上、中、下听诊,要把上下缘听诊清楚。
2.强度:应听空腔实音,一般杂音的发出位置、大小、强弱要注意观察。
3.质:要辨明是呼吸音、杂音及心音,形成综合印象。
4.伴性:注意观察杂音是否伴有哮鸣音、嘶索音等伴性音。
5.变化:如有杂音,可改变病人体位后比较变化,以及容易发现少见的杂音及病变。
二、听诊的一般步骤。
1.聆听各肺部的呼吸音,分辨出平静呼吸音、加强呼吸音及湿罗音;
2.当听到有杂音时要多聆听,应注意杂音的强弱及其变动、伴性及发出部位;
3.比较双肺的强弱,及其变化;
4.注意听及不同位置的杂音,如极少量的杂音可到更深的位置听诊;
5.深呼吸及咳痰后重复聆听,尤其是胸腔积液患者要注意深层位置的杂音变化;
6.如关注某一部位,建议定位灵敏的胸膜悬雍听诊法,可发现少见的杂音及病变。
肺部听诊的内容
肺部听诊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确定肺部是否有异常声音或气体。
以下是肺部听诊的主要内容和拓展内容:
1. 肺部听诊的内容包括:
- 呼吸音:呼吸音是指肺部呼吸时产生的气流通过肺部的声音。
正常呼吸音为双音性,呼吸音强度逐渐增强,由近音到远音,可分为粗呼吸音和细呼吸音。
- 杂音:肺部杂音是指肺部听到的异常声音,如呼吸杂音、痰鸣音、肺泡破裂音、气鸣音等。
- 呼吸节律:呼吸节律是指呼吸的频率和深度。
正常呼吸节律为24小时周期性呼吸,即白天呼吸频率较慢,夜晚呼吸频率较快。
- 肺部音调:肺部音调是指肺部声音的音调和节奏。
正常肺部音调为柔和、均匀、稳定。
2. 肺部听诊的拓展内容:
- 肺部听诊可以用于诊断许多肺部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肺不张、空洞等。
- 肺部听诊还可以用于评估肺部功能,如评估肺功能、肺活量、气体交换等。
- 肺部听诊可以用于评估病人的预后,如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反应等。
- 肺部听诊还可以用于监测病人的健康状况,如作为生命体征的监测手段。
- 肺部听诊可以通过耳机或专业设备进行,可以在任何环境下进行。
总之,肺部听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学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肺部是
否有异常声音或气体,评估肺部功能,监测病人的健康状况,并在任何环境下进行。
肺部听诊实验报告在医学诊疗技术中,肺部听诊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技术。
通过听诊医生可以了解患者呼吸道和肺部状况,并对患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为了加深对肺部听诊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本次实验选取了三种听诊方法:胸壁前、背部和锁骨下。
下面分别对三种方法进行实验记录和分析。
实验设备:听诊器、实验者和患者。
实验方法:1. 胸壁前听诊法首先,让患者坐着,双臂自然放松,松开背心的紧身衣或衣扣。
实验者拿起听诊器,先从患者的胸骨下面听起,慢慢移动听诊器,找到最佳的听诊点。
在听诊过程中,加大或减小听诊器的压力,可以更清晰地听到声音。
记录下患者的呼吸音和杂音,并与胸部正常听诊结果进行比较。
2. 背部听诊法3. 锁骨下听诊法实验分析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胸壁前听诊法是最为常规的听诊方法,可以最准确地听到患者的呼吸声和杂音。
但是需要注意,它受患者身体位置的影响较大。
如果患者的身体位置不正确,我们可能会听到一些误导性的声音,从而导致诊断结果不准确。
因此,在进行听诊操作时,应特别关注患者的身体位置。
背部听诊法常用于肺部背部病变的检查,如肺炎和肿瘤等。
实验中,我们发现背部听诊法可以清晰地听到背部呼吸声和杂音,但受肌肉和体形的影响比较大。
因此,在使用背部听诊法时,应掌握正确的听诊点位置,并注意选择合适的压力和角度。
锁骨下听诊法适用于检查上肺野和纵隔部分的病变。
我们发现锁骨下听诊法对于听到患者的呼吸声和杂音效果很好,但是诊断鼾音和呼吸音过于困难。
因此,在选取听诊方法时,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决定是否要使用该听诊方法。
总结本次实验介绍的三种听诊方法是肺部听诊中比较常用的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尝试了不同的监听点和方法,并且根据听到的呼吸声和杂音,实现了对患者状况的初步判断和诊断。
因此,正确的肺部听诊方法可以提高医生的诊断效果并为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同听诊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选择适合的听诊方式,并综合分析和判断检查结果。
肺部听诊的顺序和部位肺部听诊是呼吸系统检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手段,通过听取肺部的呼吸音,医生可以初步判断肺部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肺部听诊的顺序和部位。
一、肺部听诊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肺部听诊之前,患者需要采取适当的体位,通常可以选择坐位或卧位。
听诊时,环境应保持安静,以确保能够清晰地听到呼吸音。
医生需要温暖听诊器的胸件,避免寒冷刺激引起患者不适。
同时,医生要熟悉听诊器的使用方法,确保能够准确地听取声音。
二、肺部听诊的顺序肺部听诊一般遵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的顺序。
首先,从肺尖开始听诊。
肺尖位于锁骨上方,医生将听诊器置于此处,听取双侧肺尖的呼吸音。
然后,沿着锁骨中线和腋前线,逐步向下听诊,依次经过肺的上叶、中叶和下叶。
接下来,听诊背部。
从肩胛上区开始,沿着肩胛线向下,依次听诊双侧背部的上、中、下肺野。
最后,听诊侧胸部。
沿着腋中线,听诊双侧侧胸部的呼吸音。
这种顺序可以确保全面、系统地听取肺部各个区域的声音,避免遗漏重要的听诊部位。
三、肺部听诊的部位1、前胸听诊部位锁骨上窝:位于锁骨上方的凹陷处,可听取此处的呼吸音。
锁骨中线:从锁骨中点向下延伸的垂直线,在第 2 至第 6 肋间进行听诊。
腋前线:沿腋窝前缘向下的垂直线,在第 4 至第 8 肋间听诊。
2、后背听诊部位肩胛上区:在肩胛冈以上的区域,通常在第 1 至第 2 胸椎水平。
肩胛间区:位于两肩胛骨之间,从第 3 胸椎水平开始,向下至第 7 胸椎水平。
肩胛下区:在肩胛下角以下的区域,从第 8 胸椎水平开始,向下至第 10 胸椎水平。
3、侧胸听诊部位腋中线:沿腋窝中线,在第 4 至第 9 肋间进行听诊。
在每个听诊部位,医生需要停留足够的时间,仔细分辨呼吸音的性质、强度、频率等特征。
四、正常呼吸音在了解肺部听诊的顺序和部位后,我们还需要知道正常的呼吸音是什么样的。
1、支气管呼吸音特点:声音较强、高调,吸气相较呼气相短。
听诊部位: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 6、7 颈椎及第 1、2 胸椎附近。
肺部听诊实验报告肺部听诊实验报告引言:肺部是人体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肺部我们可以听到呼吸音和其他异常音。
肺部听诊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呼吸状况和诊断呼吸系统疾病。
本实验旨在通过肺部听诊实验,了解肺部的正常呼吸音和一些常见的异常呼吸音,为日后的临床实践提供基础。
实验方法:本次实验使用了一台电子听诊器和一位志愿者作为实验对象。
实验过程中,志愿者坐直,并将胸部暴露出来以方便听诊。
实验者将听诊器的胸膜面放在志愿者的胸部不同位置进行听诊。
实验过程中,实验者记录下听到的呼吸音并进行分类。
实验结果:通过肺部听诊实验,我们听到了以下几种呼吸音:1. 气管呼吸音:气管呼吸音是一种清晰而响亮的呼吸音,类似于风吹过狭窄的管道时产生的声音。
这种呼吸音通常在气管处听到,是正常的呼吸音之一。
2. 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是一种低沉而粗糙的呼吸音,类似于风吹过粗糙的表面时产生的声音。
这种呼吸音通常在支气管处听到,是正常的呼吸音之一。
3. 肺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是一种轻微而细腻的呼吸音,类似于细小气泡破裂时产生的声音。
这种呼吸音通常在肺部听到,是正常的呼吸音之一。
4. 干湿性啰音:干湿性啰音是一种异常的呼吸音,通常表明呼吸道有痰液或分泌物阻塞。
干性啰音类似于细小的颗粒摩擦声,湿性啰音类似于气体通过液体时产生的咕噜声。
这种呼吸音通常在肺部听到,是一种常见的异常呼吸音。
5. 哮鸣音:哮鸣音是一种异常的呼吸音,通常表明气道狭窄或阻塞。
哮鸣音类似于高音哨声或吹口哨时产生的声音。
这种呼吸音通常在气道处听到,是一种常见的异常呼吸音。
讨论:通过肺部听诊实验,我们对肺部的正常呼吸音和一些常见的异常呼吸音有了初步了解。
正常的呼吸音清晰而响亮,反映了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
而异常的呼吸音则表明呼吸系统可能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干湿性啰音和哮鸣音是常见的异常呼吸音,可能与呼吸道疾病有关。
干湿性啰音通常与痰液或分泌物阻塞有关,可能是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的症状。
肺部听诊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及背景介绍肺部听诊作为医学临床常用的一种诊断手段,是通过观察和倾听患者肺部的听诊音来辨别肺部异常情况的方法。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模拟医生的实际操作,了解常见肺部听诊音的产生机制以及对应的疾病条件。
二、实验装置与方法1. 实验装置:听诊器、模拟人体胸腔模型、肺部疾病模拟装置2. 实验方法:(1) 在正常呼吸状态下,使用听诊器对正常胸腔进行听诊,记录正常呼吸音的特征。
(2) 使用肺部疾病模拟装置制造哮鸣音、湿啰音等疾病音,分别对病态胸腔进行听诊。
(3) 对比正常呼吸音和疾病音的区别,进行总结与分析。
三、实验结果及讨论1. 正常呼吸音的特征:(1) 软而均匀的吸气音和吐气音,音量一致。
(2) 吸气音较短促,吐气音较长,两者之间有小的平顶期。
(3) 吸气音和吐气音均匀稳定,无杂音。
2. 肺部疾病音的特征:(1) 哮鸣音:类似于小孩子哭泣的音质,高频、较持久,常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2) 湿啰音:类似于涌泉声或细小泡沫爆破的声音,通常伴随肺部积液、肺炎等情况。
3. 讨论:通过实验观察和比对,我们发现不同的肺部疾病对应着不同的听诊音。
哮鸣音的产生是由于病理性支气管收缩引起空气通过收缩狭窄的气道时形成的;而湿啰音则是由于类似液体通过狭窄通道时产生的气液声震。
这些听诊音的产生主要是由异常的气流和气体在呼吸过程中的传导和共振作用引起的。
四、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总结出肺部听诊实验的主要结论如下:1. 对于正常胸腔,吸气音和吐气音应该均匀稳定,无杂音。
2. 哮鸣音是特定肺部疾病的典型听诊音,通常与支气管收缩和狭窄有关。
3. 湿啰音是液体通过狭窄通道时产生的气液声震,与肺部积液或肺炎等情况有关。
五、实验心得与改进意见通过这次肺部听诊实验,我深刻了解了不同肺部疾病对应的听诊音特征及其产生机制。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实验装置的可靠性以及模拟人体胸腔模型的逼真程度等,这些问题可以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性。
肺部听诊1.听诊方法: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微张口平静均匀呼吸。
检查者从肺尖部开始听诊,听诊顺序为由上而下,从前胸到侧胸,再听背部,同时应左右、上下对比。
必要时可嘱被检查者做深呼吸或咳嗽几声后进行听诊,以鉴别听诊音的性质。
例如听到少量或不对称的啰音,可嘱患者咳嗽数声后昕诊,如啰音消失,提示为气道内分泌物或坠积性因素所致。
2.正常呼吸音:健康人体肺部可听到气管砰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和肺泡呼吸音。
(1)支气管呼吸音:颇似将舌抬高后张口呼吸时所发出的“哈”音,其强度响亮,音调高;吸气时弱而短、呼气时强而长,吸气与呼气比为1:3。
正常人在喉部肭骨上窝、背部第6颈椎至第2胸椎附近均可听到,越靠近气管区域音响越强。
(2)肺泡呼吸音:颇似上齿咬下唇呼吸时发出的“夫”音,其音响柔和吹风样,音调低;吸气时音响较强,音调较高、时限较长;呼气时音响较弱,音调较低、时限较短;吸气与呼气比为3:1。
正常人大部分肺野均可听到。
(3)支气管肺泡呼吸音:亦称混合呼吸音,是支气管呼吸音与肺泡呼吸音的混合音。
吸气音和呼气音的强弱、音调、时限大致相等。
一般说来,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的吸气音与肺泡呼吸音的吸气音相似,其呼气音与支气管呼吸音的呼气音相似。
正常人在胸骨两侧第1、2肋间隙、肩胛间区的第3、4胸椎水平及肺尖可听到。
3.异常呼吸音(1)病理性肺泡呼吸音:为肺脏发生病变时所引起的肺泡呼吸音减弱、增强或其性质改变。
①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见于呼吸运动障碍、呼吸道阻塞、肺顺应性降低、胸腔内肿物、胸膜疾患等;②肺泡呼吸音增强:见于运动、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贫血、代谢性酸中毒等;③呼气音延长:见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局部呼气音延长见于局限性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如支气管肺癌;④断续性呼吸音:又称齿轮性呼吸音,见于肺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胸膜粘连等;⑤粗糙性呼吸音:见于支气管炎或肺炎早期。
(2)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在正常肺泡呼吸音分布的区域内听到了支气管呼吸音,即为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