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速同步闪光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13.48 KB
- 文档页数:3
1.1 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在对数码相机的特点和基本组件了解之前,下面来了解一下数码相机是如何工作的,这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机的各项关键参数,深入了解相机的性能。
当打开相机的电源开关后,主控程序芯片开始检查整个相机,确定各个部件是否处于可工作状态。
如果一切正常,相机将处于待命状态;若某一部分出现故障,LCD屏上会显示一个错误信息,并使相机完全停止工作。
当用户对准拍摄目标,并将快门按下一半时,相机内的微处理器开始工作,以确定对焦距离、快门的速度和光圈的大小。
当按下快门后,光学镜头可将光线聚焦到影像传感器上,这种CCD/CMOS半导体器件代替了传统相机中胶卷的位置,它可将捕捉到的景物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此时就得到了对应于拍摄景物的电子图像,由于这时图像文件还是模拟信号,还不能被计算机识别,所以需要通过A/D(模/数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才能以数据方式进行储存。
接下来微处理器对数字信号进行压缩,并转换为特定的图像格式,常用的用于描述二维图像的文件格式包括Tag TIFF(Image File Format)、RAW(Raw data Format)、FPX(Flash Pix)、JFIF(JPEG File Interchange Format)等,最后以数字信号存在的图像文件会以指定的格式存储到内置存储器中,那么一张数码相片就完成拍摄了,此时通过LCD(液晶显示器)可以查看所拍摄到的照片。
前面只是简单介绍了其大致的过程,下面结合图1-1来详细地介绍相片成像的整个过程。
图1-1 成像原理示意图(1)当使用数码相机拍摄景物时,景物反射的光线通过数码相机的镜头透射到CD上。
(2)当CCD曝光后,光电二极管受到光线的激发而释放出电荷,生成感光元件的电信号。
(3)CCD控制芯片利用感光元件中的控制信号线路对发光二极管产生的电流进行控制,由电流传输电路输出,CCD会将一次成像产生的电信号收集起来,统一输出到放大器。
闪光灯基础知识扫盲我们都知道闪光灯可以⽤来补光,但闪光灯有多少种分类?各⾃⼜有什么作⽤?使⽤闪光灯有什么禁忌呢?本专题将分享闪光灯的各种基础知识,只有了解更多,才会拍的更好。
闪光灯原理与发展历史最早的闪光灯可以追溯到1887年,诞⽣于德国的⽤于摄影的闪光灯。
早期的闪光灯使⽤镁,氯酸钾和硫化锑的混合粉末作为主要发光材料,镁在通电之后,与空⽓中的氧⽓发⽣氧化反应,产⽣强光,照亮被摄体(同时也产⽣⼤量烟雾),因此亦称作镁光灯。
在之后的20世纪20年代,以此原理制成了闪光灯泡,即将铝和镁缠绕的灯丝放置在充了氧⽓的灯泡中。
这样的灯泡是⼀次性使⽤,使⽤完如需再次闪光需更换灯泡。
在希区柯克电影后窗中即有相关情节。
⽽现时使⽤的闪光灯多为电⼦闪光灯,主要由灯管,电容以及相应的控制电路组成。
其发光应⽤⾼压放电发光原理,即先为电容器充电,在触发时,灯管内充的⽓体(氙⽓或其它惰性⽓体)受电容放电瞬间形成的⾼压电场电离⽽发出极其强烈耀眼的可见光,⽽完成闪光任务。
随着LED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些可拍照⼿机选择了使⽤LED来进⾏补光,⽽⾮传统的电⼦闪光灯使⽤的氙⽓灯管。
闪光灯的英⽂名为FLASH LIGHT/中⽂全称为“电⼦闪光灯”,⼜称⾼速闪光灯。
电⼦闪光灯通过电容器存储⾼压电,脉冲触发使闪光管放电,完成瞬间闪光。
通常的电⼦闪光灯的⾊温约为5500K,接近⽩天阳光下的⾊温,发光性质属于冷光型闪光指数(GN)闪光灯制造商为每部闪光灯所设定的发光强度,通常是以ISO 100为基准来设定。
闪光指数通常⽤GN来表⽰,为Guild No.的缩写。
其表⽰⽅式根据采⽤的单位是⽶或英尺⽽分为两种,GN的计算可以⽤「GN=光圈F值x拍摄距离」的公式来计算。
⼀般135单反相机的内置闪光灯指数约为12(⽶制),如果⽤光圈F4来拍摄,也就是说有效闪光距离为12/4=3⽶。
闪光灯的分类⼤致分内置和外置为两⼤类。
内置闪光灯⼀般的单反相机、APS相机、傻⽠式相机都配有内置闪光灯,根据相机的不同GN有所不同,单反相机的GN约为12左右。
什么是闪光灯前帘同步、后帘同步和高速同步?
首先感谢好友邀请
先说前帘同步、后帘同步,这分别是慢速同步闪光的两种形式:
机械快门的主要结构是由前帘和后帘组成的,在按下相机快门按钮后,前帘抬起,感光器受光,后帘依照指定曝光时间落下,感光器遮蔽,曝光结束。
对于静态物体的拍摄,前帘同步和后帘同步的效果是基本一致的,都可以在吸收背景光线的前提下,确保主体充分曝光。
但是用于拍摄移动物体时,两种形式的效果是不同的:
一、前帘同步慢速闪光:光影痕迹在主体移动方向之前
快门前帘完全打开后,闪光灯击发,主体轮廓先被固定,在主体之后形成移动痕迹:
二、后帘同步慢速闪光:光影痕迹在主体移动方向之后
快门后帘即将关闭时,闪光灯击发,主体先移动一段距离,最后轮廓被固定:
相对而言,实际中后帘同步用的更多一些。
三、高速同步闪光
相机的快门帘是逐步打开的,我们启用闪光灯时,如果快门帘全部打开后,闪灯还处于击发状态,那么可以达到均匀的曝光效果,如果闪灯在快门帘全部打开前就关闭了,就会导致曝光不足或不均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确保大多时候都能达到均匀有效的曝光,一些闪灯就支持高速同步闪光功能,在快门帘开启的所有时段内,闪光
灯都发出高速频闪,确保每一时刻曝光均匀。
篇幅有限,具体可以百度,在此不予赘述。
个人经验,仅供参考,欢迎讨论,共同提高。
闪光灯慢速同步玩出技巧改善夜景人像拍摄效果近年一些入门级的单反相机或半专业数码相机、甚至是普通的DC,在其闪光灯功能中都会设有一个“慢速同步”的选项,其作用是改善夜间人像的拍摄效果。
过去在拍摄夜间人像时,由于背景距离太远,闪光灯对夜间背景根本不起作用,所以就要用慢快门拖长曝光时间使背景有足够曝光,同时以闪光灯令主体曝光,故出现“慢速同步”的设定。
新手常犯错误:上图只用一般闪光模式照亮前景,背景根本没有足够时间曝光。
使用夜景人像:夜景人像模式由于本身含有slow sync闪光设定,因此前后景都可以正常曝光。
夜景模式=慢速同步只要快门在相机的最高同步速度以下,闪光灯都可以与快门同步,只是快门时间越长,越受环境光影响。
大家此时应该明白,所谓慢速同步其实是混合环境光与闪光灯的摄影手法。
闪灯用来使近距离的主体曝光,快门就用来控制背景的曝光量。
所以相机内置的“夜景人像”模式,其实就是预设的慢速同步程序。
设定会因相机及预设ISO而异,可能会被拖慢至1/15 秒、1/8 秒,甚至1 秒也不一定,所以要使用脚架避免背景模糊不清。
尼康D3000中的防红眼+Slow闪光模式:此模式左边的样片就是一张夜景人像的示范照故意玩弄残影如果能明白慢速同步的道理还可以玩出一些特别效果,大家不妨尝试故意用较慢的快门如1/4-1/2之间,用闪光灯拍摄移动的物件。
此时你会发现拍到物件移动残影的同时,又可以拍到物件动作凝固的一刻。
这种手法被很多摄影师运用在舞会之中(看清舞者身影的同时,还带有跳舞的动感,非常有趣)。
使用1/100秒同步,物件动作被凝固,没有残影故意使用1/2秒同步,闪光后因为环境光的关系留下了残影。
图解“前帘同步”和“后帘同步”首先来说,这是关于闪光灯的两种同步方法,大多数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上都具备这两种功能。
理论:前帘同步和后帘同步应该是慢速同步的两个形式。
慢速同步是指在拍摄夜景中的人物肖像时既用闪光灯保证人物的正确曝光,又用慢速快门保证背景夜色的正确曝光。
而闪光灯的闪光方式又分为前帘和后帘,因为焦平面快门,由前帘和后帘两部分构成。
平常,快门帘的动作是在按动快门瞬间前帘移动,打开快门,胶卷(或影像传感器)曝光,然后后帘移动遮光完成曝光。
两种同步闪光工作原理:用闪光灯拍摄时是在前帘打开瞬间,闪光灯闪光并照射被摄体,然后后帘关闭完成曝光,称之为前帘同步。
后帘同步时,前帘打开后闪光灯不闪光,而在后帘关闭前一瞬间闪光灯才闪光并完成曝光。
进一步说明:用低速快门在傍晚、夜间或室内拍摄动体时,如果用前帘同步,当闪光灯闪光后,由于被摄体还在移动,所以会在曝光位置前方留下被摄体移动的虚影;但如果用后帘同步拍摄,虽然仍然会拍下被摄体移动的虚影,不过闪光灯是在后帘关闭之前才闪光,所以能把被摄体拍得很清楚。
例如在结婚典礼上用后帘同步拍摄新婚夫妇及有手持蜡烛的人行进的场面,画面上新婚夫妇拍得很清楚,而在新婚夫妇后面留有蜡烛的光迹,画面充满罗曼蒂克的情调。
这两种方式的区别对于拍摄静物来说没有什么区别,主要是在拍摄运动物体(比如开着车灯的汽车)的时候效果还是很不一样的。
前帘闪光同步,是先闪光。
如果画面有活动的景物和人群,就会把刚才拍清楚的影像给覆盖住,主要用在光线较暗的时候拍清楚主体。
后帘同步,用在想表达运动的物体上。
过程基本是这样:后帘同步开启时,快门开启,拉出一串运动的影像,最后闪光灯开启,将主体定格,最后的定影很清楚,前面有一串影子,特殊效果用于表现运动。
就是会有若干活动的人群会在画面上留下不同颜色和不同光线,不同明暗的划痕。
有了这些运动的影像,最后在关闭快门的那一瞬间一闪光,最后闪光的那个固定影像就不会被前边的那些滑动的影像所覆盖,有了这么一个好看的背景,这种闪光模式是不是更精彩了?以上均摘自“百度百科”飙老鼠:如果是拍摄静物的话,那“前帘同步”和“后帘同步”拍出来的效果没有什么不同。
摄影技巧学习拍摄慢速同步慢速同步(Slow Sync)是一种常用的摄影技巧,它可以在拍摄夜景或低光环境中捕捉到更多的细节和光影效果。
本文将介绍慢速同步的原理、使用方法以及一些实用的拍摄技巧,帮助摄影爱好者们更好地掌握慢速同步拍摄技术。
一、慢速同步的原理慢速同步是将闪光灯与长时间曝光结合使用的技术。
在普通的快门速度下,闪光灯的光线只有瞬间的时间照亮被摄对象,因此无法在拍摄夜景等环境中得到理想的效果。
而通过将快门速度调慢至数秒或更久,闪光灯的光线能够充分照亮被摄对象,同时背景也能由相机的感光度来捕捉,从而达到在夜景中清晰拍摄被摄对象的效果。
二、慢速同步的使用方法慢速同步通常有两种模式:前帘慢速同步和后帘慢速同步。
1. 前帘慢速同步:在这种模式下,相机先打开快门,然后闪光灯发光照亮被摄对象,最后快门关闭结束曝光。
这种模式适合拍摄静态场景,可以准确捕捉到被摄对象的姿态和表情。
2. 后帘慢速同步:在这种模式下,相机先打开快门,闪光灯在快门关闭前最后一刹那才发光照亮被摄对象。
这种模式适合拍摄动态场景,可以在拍摄过程中捕捉到被摄对象的移动轨迹。
三、慢速同步的实用技巧1. 使用三脚架:由于慢速同步需要较长的快门速度,所以在拍摄时最好使用三脚架来避免手持拍摄造成的抖动,以确保图像清晰度。
2. 控制光线平衡:慢速同步拍摄时,背景光线往往较暗,而被摄对象光线较亮。
为了实现光线平衡,可以适当调整闪光灯的输出功率,使背景光线与被摄对象的光线更加协调。
3. 引导被摄对象:在拍摄动态场景时,可以利用闪光灯的闪光效果来引导被摄对象的移动轨迹,以获得更加生动的图像效果。
4. 利用反射板:慢速同步模式下的闪光灯光线柔和而均匀,可以通过使用反射板将光线反射到被摄对象的侧面或底面,以获得更加柔和的光影效果。
5. 合理运用前帘慢速同步和后帘慢速同步:根据被摄对象和拍摄环境的不同,可以灵活运用前帘慢速同步和后帘慢速同步的模式,以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
1.闪光灯同步速度不少人反应D90机内闪光灯光线生硬,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闪光痕迹明显,画面生硬很不好看,其实只要适当设置和使用,内闪还是有一定作用的,D90机内有个选项,叫“闪光同步速度”,选项从1/60到30秒,默认是选项1/60,这个选项的意思是开启闪光灯拍照时,快门的最慢速度,比如选了1/60,开启闪光灯拍照时,快门速度就只会快于这个数值,而不会比这个数值慢,有些人会问这个数值怎么设置才是最好的呢,如果不是抓拍的话,当然是越慢越好,因为越慢的快门速度就越能得到曝光均匀的画面,因为在很多情况下被摄主体和背景有一定距离,闪光灯因受照度范围的影响,导致画面出现近处主体曝光准确,而背景部分因照度低而偏暗的高反差现象。
如要消除这种反差,可利用低速快门如1/2秒、1秒甚至更长时间的曝光拍摄,这样背景部分的画面受低速快门的影响可以获得更多的感光,从而获得正确的曝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反差,获得与真实情景光线更接近的照片。
当然,如果是暗光环境抓拍的话,闪光同步快门速度越快越好。
2.慢速快门同步闪光模式里有个模式是slow,选择该模式的快捷键是按住闪光灯的快捷键,同时转动前拨轮,选择这个模式以后,闪光灯同步速度这个选项就等于已经失效,据我理解,这个选项的意义应该是:自动选择更慢的快门速度,以在保证主体曝光正常的同时使背景适当曝光,如果选了此模式,就算“闪光灯同步速度”选了1/60,实际拍照时相机也可能选择更慢的快门速度。
因此,用此闪光模式拍出的照片光线更柔和,更接近实际光线情况。
但是选择次模式,因为快门速度较慢,容易糊片,最好上架子3. 后帘同步后帘同步就是快门关闭之前的一瞬间,闪光灯发光。
利用后帘同步可以拍出很多有意思的照片,尤其是在低照度的环境时尤为明显。
转个例子,在傍晚或低照度环境里,使用标准镜头以下或广角镜头拍摄一个人骑自行车斜方向迎面而来的画面,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保持拍摄角度和画面不变,使用1/8秒或1/4秒或更慢的快门速度,后帘闪光同步模式,将会得到一张在被摄主体后面有拖影而被摄主体清晰的照片。
发布: 15-09-2010各种功能,操作简便,适合各个水平的数码单镜反光相机用户主要特点•高端闪光灯功能,体积小•用户界面,直观操作•快速无线控制模式可控制两个遥控闪光灯组的闪光输出•可自动侦测和控制闪光灯头温度的上升•自动侦测和识别安装在闪光灯头的专业硬性彩色滤光片(荧光灯/白炽灯)技术特性电子构造自动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和串联电路闪光曝光控制相机同步模式:慢速同步,带防红眼的慢速同步,后帘同步,后帘慢速同步拍摄模式:自动FP 高速同步,FV 锁定闪光闪光指数28/92 (ISO 100, m/ft.), 39/128 (ISO 200, m/ft.)闪光涵盖范围多级自动变焦覆盖的范围为24-120mm再循环时间约2.5秒(镍氢或碱性电池)/ 3.5秒(锂电池)闪光数约160(碱性电池)/ 260(镍氢电池)重量(电池、存储卡和机身盖) 约360g (只能用于闪光灯)约450g (带4节1.5V碱性AA 电池)其他特点预备闪光,热熔断路功能,可通过兼容的数码单反相机进行固件升级,硬型色彩滤镜体积约71.0 x 126.0 x 104.5 mm电源要求使用以下型号的同一品牌的4节AA型电池• 1.5 V 碱性AA 电池• 1.5 V AA锂电池• 1.2 V镍氢电池AA 充电电池提供附件闪光灯座AS-22,尼康柔光罩SW-14H,白炽灯滤光片SZ-3TN ,荧光灯滤光片SZ-3FL,软相机套SS-700发布: 01-07-2008SB-900 是一款高性能的闪光灯,是作为取得巨大成功的尼康SB-800 的继任款开发的。
设计时着重强调了SB-900 的实用功能,配合与尼康创意闪光系统兼容的尼康SLR 相机使用时实用功能特别明显。
它提供了广阔的17-200mm 的自动变焦范围(对SB-800 的24-105mm 进行扩展),3 种照明样式,配全信息LCD 面板的新设计流线型操作,以及与新一代AF 感应器兼容的自动对焦辅助照明。
首先来说,这是关于闪光灯的两种同步方法,大多数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上都具备这两种功能。
理论:前帘同步和后帘同步应该是慢速同步的两个形式。
慢速同步是指在拍摄夜景中的人物肖像时既用闪光灯保证人物的正确曝光,又用慢速快门保证背景夜色的正确曝光。
而闪光灯的闪光方式又分为前帘和后帘,因为焦平面快门,由前帘和后帘两部分构成。
平常,快门帘的动作是在按动快门瞬间前帘移动,打开快门,胶卷(或影像传感器)曝光,然后后帘移动遮光完成曝光。
两种同步闪光工作原理:用闪光灯拍摄时是在前帘打开瞬间,闪光灯闪光并照射被摄体,然后后帘关闭完成曝光,称之为前帘同步。
后帘同步时,前帘打开后闪光灯不闪光,而在后帘关闭前一瞬间闪光灯才闪光并完成曝光。
进一步说明:用低速快门在傍晚、夜间或室内拍摄动体时,如果用前帘同步,当闪光灯闪光后,由于被摄体还在移动,所以会在曝光位置前方留下被摄体移动的虚影;但如果用后帘同步拍摄,虽然仍然会拍下被摄体移动的虚影,不过闪光灯是在后帘关闭之前才闪光,所以能把被摄体拍得很清楚。
例如在结婚典礼上用后帘同步拍摄新婚夫妇及有手持蜡烛的人行进的场面,画面上新婚夫妇拍得很清楚,而在新婚夫妇后面留有蜡烛的光迹,画面充满罗曼蒂克的情调。
这两种方式的区别对于拍摄静物来说没有什么区别,主要是在拍摄运动物体(比如开着车灯的汽车)的时候效果还是很不一样的。
前帘闪光同步,是先闪光。
如果画面有活动的景物和人群,就会把刚才拍清楚的影像给覆盖住,主要用在光线较暗的时候拍清楚主体。
后帘同步,用在想表达运动的物体上。
过程基本是这样:后帘同步开启时,快门开启,拉出一串运动的影像,最后闪光灯开启,将主体定格,最后的定影很清楚,前面有一串影子,特殊效果用于表现运动。
就是会有若干活动的人群会在画面上留下不同颜色和不同光线,不同明暗的划痕。
有了这些运动的影像,最后在关闭快门的那一瞬间一闪光,最后闪光的那个固定影像就不会被前边的那些滑动的影像所覆盖,有了这么一个好看的背景,这种闪光模式是不是更精彩了?如果是拍摄静物的话,那“前帘同步”和“后帘同步”拍出来的效果没有什么不同。
慢速同步闪光详解
闪光灯是摄影师军火库中一种极具创造性的利器,如果你把它和慢速快门结合使用,照片的效果会更加奇妙。
近距离拍摄运动场景,并使用1/500秒以上的高速快门,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不过使用低于1/125秒的快门速度制作模糊背景,并使用闪光灯凝固运动物体能让你的照片更具魅力。
使用慢速快门拍摄背景或物体的运动,并通过闪光灯将运动凝固的拍摄手法很是独特,能够营造出其他手法很难达到的速度感。
利用TTL相机和闪光灯,这种手法很容易实现。
你可以在弱光的环境中、室内或使用非常小的光圈(如F22),来降低快门速度。
即使你的追拍技术不好也不用担心,闪光灯能帮你凝固物体。
准备拍摄使用慢速同步闪光时,需要你能够全面地控制相机,所以不要使用单反相机的全自动模式,最好使用全手动或快门优先模式。
具有夜景模式的小型数字相机拍摄效果也不错,因为它们能以足够的时间来曝光背景并使用闪光灯为前景补光。
你最好能够预测运动轨迹并预先对焦。
最好追踪物体并进行单次拍摄而不要连续拍摄,因为那样你会很快耗尽电池的电量。
你追拍的速度越快你能够得到的拖影也就越长。
当你的拍摄主体比背景亮度低的时候,效果会非常好,背景中的拖影很容易就能凸现出来。
测量背景的曝光值,然后选择相对较慢的快门速
度,可以从1/60秒开始然后左右调整。
当你使用手动模式时别忘了调整光圈。
如果你使用TTL闪光,相机会计算拍摄主体的曝光。
使用手动闪光需要抓好时机,在拍摄时要做好准备。
高级技巧巧用慢速同步闪光能让你的照片眩目诱人。
虽然看上去复杂,其实有些高级技巧也很容易掌握。
旋转在使用这个技巧时,要尽量使用最广的镜头。
这样不但能让你在照片的周边得到更多的光线拖影,而且还能减小旋转过程中偏离轴心造成的误差。
如果你使用35毫米以上的镜头,你会发现很难保持物体在镜头的中心。
使用连拍以及前帘同步能提高拍摄成功的概率。
预先对焦在拍摄主体上,然后可以通过切换到手动模式或使用锁定键锁定对焦距离。
选择相对较慢的快门速度,如1/100秒或更低,然后根据背景设好光圈。
通过取景器观察,然后保持相机不动,把头远离取景器但要能看清画面的中心。
在按下快门前开始以中心对焦点为轴旋转相机。
使用连拍模式,按下快门的同时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来回旋转相机。
变焦最好使用80毫米以下的镜头,如18~55毫米或17~35毫米的镜头。
可以手持相机拍摄,也可以使用三脚架来应用这一技术。
不过你必须使用单次拍摄模式,因为你需要控制何时闪光。
将闪光灯设为后帘同步,这样你可以在变焦过程的末尾开启闪光。
先构图,然后通过半按快门预先对焦。
使用慢速快门,大约1/30秒或更低,然后根据背景设置好光圈值。
按下快门,同时变焦,并保证相
机稳定。